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奋斗在红楼-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风物景致是一方面,关键点是:贾赦院与荣府中花园隔断。林黛玉从贾母处到贾赦院竟然要先出垂花门绕道,往东过荣府正门,再进入仪门之内。
这其实也就将贾赦和贾母不和的关系隐晦的点出来。
贾环和贾琮抵达邢夫人宴客的正房处时,屋檐台阶上早候着的一个体面丫鬟,笑着将两人领进去。
贾赦院的正房堂屋富丽堂皇,通透宽敞,摆设精致。三五个丫鬟、婆子簇拥着正坐在屋内右侧的椅子上的邢夫人。
邢夫人年纪约四十左右,穿金戴银,暗红色的绸缎衣衫,一副贵妇人的打扮,手拿着汝窑茶杯喝茶。她见贾环、贾琮进来,笑吟吟的道:“哟,环哥儿来了,快坐,快坐。看这天热的!满头大汗。”
房间中大小丫鬟、婆子们闻言立即动起来:端茶、倒水、递毛巾、打扇子。
感受着身边传来的轻风,贾环心里暗叹邢夫人这正房夫人的“威风”、享受,躬身行礼道:“见过大太太。”寒暄几句天气炎热后,洗过手脸,整理清爽之后,坐到邢夫人身边。
贾琮羡慕的看着贾环的待遇。他从来没有在太太这里享受过三哥这样的待遇。
邢夫人拉着贾环的手,看了他一回,笑着对四周的丫鬟和婆子们道:“这模样和宝玉比是差些,但也差不太多。到底和三姑娘是亲姐弟。看这稳重的样子,宝玉哪里比得上?”
一众丫鬟和婆子们都附和的笑起来。
邢夫人的陪房王善保家的大声笑道:“太太说的极是。”声音洪亮,引人注目。
红楼书中,抄捡大观园的就是邢夫人的陪房王善保家的领头。探春还狠狠的抽了她一耳光。
听着邢夫人示好的话,贾环心中多少就有点明白今天这顿饭的含义:邢夫人可能是要拉拢他。拉拢他做什么?自然和王夫人、王熙凤对着干。
贾府之中,并非风平浪静。用文艺一点的话来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用直白一点的话来说:不宅斗、撕逼的大家庭,你信么?
贾环也清楚:为什么会是选择在现在这个时机呢?因为,他在王熙凤的打击和报复下依旧活蹦乱跳。在王熙凤身上“刷声望”不难,难得是刷完之后还“活着”。他恰好满足这个条件。
贾环并非刚出茅庐的年轻人,不动神色的和邢夫人聊着。片刻后,邢夫人打发贾琮离开,然后吩咐摆饭,又将伺候的丫鬟、婆子打发的远远的看着,和贾环一边吃饭一边说话(密谈)。
贾环言谈沉稳,这对邢夫人而言这并非什么好消息,她笑着道:“环哥儿,我听说你母亲将你拘禁在府里读书。这怎么行?小孩子那有不贪玩的。你要是想出府,可以走东边这里的角门。”
贾环心里一晒:我走东边的角门出府,送个大把柄给你吗?
但贾环并不想拒绝贾赦的“好意”。毕竟,他现在在贾府里处境还是有些危险,便说道:“谢大太太好意。有需要的话,我会的。”
邢夫人今天和他见面没有贾赦的授意才有鬼。
邢夫人在红楼书中是什么形象?
她禀性愚犟,只知奉承贾赦,家中一应大小事务,俱由贾赦摆布。出入银钱,一经她手,便克扣异常,婪取财货。儿女奴仆,一人不靠,一言不听,故甚不得人心。
这样一个贪婪、自私自利、没有原则、智商需要充值的人,不可能是“知心大妈”,专门来请他谈心吃饭。
必须是她背后的贾赦授意她。
邢夫人对贾环这个答案并不满意,但他到底是松了口,想了想,有点气愤的道:“环哥儿,凤姐儿将厨房里给你提供馊掉的饭菜,我也听说了。
要我说她就是乱来。不把你当小主子看。她这样的脾气、性格,怎么能服众,怎么能管家。唉…,我也是人微言轻,说话没人听。但凡有一点用处,我肯定会帮你说句公道话。”
贾环此时只想说两个字:呵呵。
他看起来像很蠢的人吗?邢夫人竟然用这种鬼话来糊弄他。真当他是8岁大的小孩啊?
贾府中,贾母不待见长子贾赦,偏心贾政。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看过红楼梦的人都知道。贾赦中秋节时还特意讲了个母亲偏心的笑话,贾母也承认她偏心。
邢夫人没儿没女,管家的媳妇王熙凤虽说是她的儿媳妇,可王熙凤只听贾母和王夫人的话,理都不理她。她在贾府里说话没什么份量,只能夹着尾巴做人。
当然,还有伺机反扑。谁不喜欢权力呢?抄捡大观园就是她的得意之作。
所以即便邢夫人帮贾环说话,那也绝对和公道扯不上关系,只是她再利用他作为斗争工具而已。
贾环就笑了笑,喝着贾府大厨房里出品的佳肴:荷叶汤。
邢夫人见贾环不为所动,就说的露骨了些,“别看我们这样的人家尽享荣华富贵,但也是要应付各种麻烦。要不是大老爷在外面挡着,殚精竭虑,府里哪有如今的局面?
我也不是贪图什么的人,但这府里也该有大房说话的地方不是?环哥儿,你是个有本事的,大老爷很看中你。咱们这样的人家,哪里用的早苦读求功名。等些时候,你琏二哥回来了,让他带你出府去玩。”
贾环就有点呲牙。邢夫人始终没搞明白一个问题,他出府就是为了玩吗?
好吧,八岁大的小孩,在外人眼中应该是这样的。但他要交换的条件并非只是出府玩!他要的是自由。
王夫人不让他出府,这不是说他真的就出不了府。王夫人还能把一个个的角门那里都安排人守住?至少贾赦这边她就管不了吧。
而是说,不经允许擅自出府,给王夫人知道了后果很严重。有了口实,看王夫人会怎么“炮制”他?国朝可是以孝治天下。
但邢夫人不过是贾赦的代理人,她给不了他这样的条件。
贾环看着邢夫人,貌似认真说道:“大太太,我听说我舅舅在朝中很得力,简在帝心。前些年,林姑娘的塾师贾雨村给我父亲轻易的谋了个金陵知府的美差。不知道大老爷和我舅舅关系如何?”
贾环一口一个“我舅舅”,说的是王子腾。王子腾在法理上是他舅舅。但王子腾显然是只认贾宝玉是外甥,不会认贾环的。
关于王子腾的事情,贾环也没有乱说。王子腾在红楼书中始终没有正面出现,但是每出现一次必然升官。历任京营节度使、九省统制、九省都检点。官运亨通。说一句简在帝心,并不为过。
王子腾现在是四大家族在政坛上的抗旗人物。
贾环这番话,看似问关系,其实是在讲条件:我有一个好舅舅,我投靠你贾赦有什么好处?就只是能够出去玩?
但知道贾环要离开贾府计划的人都知道他在说“鬼话”。很明显的是在套邢夫人的话。他想要知道贾赦如果要和贾政一系在内宅里斗,愿意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代价,往往就意味着决心。
知道贾赦的决心,贾环在日后贾府里的“斗争”中,心里就更有底。他可没有当贾赦、邢夫人“斗争工具”的“觉悟”。
邢夫人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呵呵笑起来。
王子腾是贾环的舅舅。这句话说出来就是个笑话。她当然明白贾环是在讲条件。
邢夫人稍微靠近贾环一些,略显的亲近,压低声音,笑着道:“该你们娘俩的,总少不你们的。”
赵姨娘什么想法,贾府里没有人不知道。
荣国府的爵位是由贾赦、贾琏这一支袭爵,这是板上钉钉的事情。赵姨娘看中的是贾政的家资。
荣国府家大业大,除了个人的私产外,要分家的话,只有两个人够资格,那就是贾赦、贾政。从目前的的形势看,贾母去世后,两人分家是十有八九的事情。
而贾政只有贾宝玉、贾环两个儿子。寡居的李纨和贾兰明显处于弱势。日后分家产的话…,赵姨娘的心思便昭然若揭。红楼书中,就有她请马道婆作法想干掉贾宝玉的事。
贾环自己也听赵姨娘亲口说过:还不如宝玉死了来得利索。
这份心事,邢夫人看得明白。她以为贾环也是这样想的。贾府里面不就盛传贾母不喜欢贾环的原因:就是他对贾宝玉的地位有想法吗?所以,将这个话题抛出来。
但玩智力游戏,邢夫人和贾环显然玩的不是同一款。
贾环就笑着点头。他知道贾赦的底线了。
第四十八章 贾府画卷(下)
一顿饭吃得气氛融洽。贾环从贾赦院正房里离开后,邢夫人就派小丫鬟去请贾赦过来。
午后酷热,房间里清静,带着丝丝凉意。贾赦听邢夫人说完,坐在木椅上轻轻的拈须沉吟。
邢夫人赔笑着。贾环拒绝从东面的角门出入,很警惕。说明他心里很清楚王夫人禁令的真正威力在哪里。
而又提到王子腾来加条件,其实表示他也是愿意合作的。
当然,后宅里面“合作”,并非立即有一个明确的人或者事(目标),需要等待时机。关键是要达成默契。
沉默良久,贾赦冷幽幽的轻哼了一声,“小小年纪,胃口挺大。”说着,甩袖离开邢夫人这里。
…
…
贾环步履轻快的顺着院落中的树荫,走廊往角门处走。
不得不说,邢夫人(贾赦)突然伸出“橄榄枝”来,让他看待贾府的视角突然变宽,仿佛一副巨型的画卷在他面前徐徐打开。
露出它最终、本来、真实的面目!
贾府的格局,贾环是有所了解的,但从来没有这样看的清晰。
之前的了解,不过是从原书、贾府各人的口中去了解、推测。今天亲耳听到邢夫人(贾赦)的想法,就像是眼前突然揭开了一层面纱般透彻。
如果将贾府比作棋盘,够资格在上面下棋的不过是寥寥数人。贾环一直将目光放在:贾母、贾政、王夫人、王熙凤四人身上。因为这四位贾府的掌权者都与他的生活相关。
但今天之后,他的视线中又多了两人:贾赦、邢夫人。
而这就像是数学里面的排列组合一样,即便组合的总数多出一位,产生的变数却是很多。
这也补全了贾环心中贾府格局的全图。
贾环从邢夫人口中了解的贾赦的底线,分两个部分来说:
第一,贾赦的诉求。他希望拿到贾府内宅的权力,因为这意味着银子和权力。这一点,邢夫人表达的很明确。贾赦是贾府的嫡长子,从礼法上应该是他来管家。
第二,贾赦的付出。贾环得有多天真才会相信邢夫人说的:该你们娘俩的,总少不你们的。
这看起来是说贾赦会帮忙贾环夺取更多的家产。但这种模糊的语言恰恰暴露出贾赦色厉内荏的本质,底牌:他根本就不敢开启“死斗模式”。
还记得贾环的试探吗?他问邢夫人:贾赦和王子腾的关系如何?邢夫人笑呵呵的不答。这其实就是答案:贾赦和王子腾没什么关系。贾赦不敢惹王子腾。而王夫人是王子腾的亲妹妹。
贾赦要搞的只是“宅斗”,准确的说是唆使贾环当先锋去斗:就是今天你落下我的脸面,我心里不爽。明天我落下你的脸面,我心里爽。啰啰嗦嗦的,来来回回就像小孩子过家家一样,又不影响各自地位,仅获得心里满足感。
精神自慰!
贾环相当厌恶、鄙视这样的行为。做事情没有一个明确、清晰的目标,搞什么名堂!
贾环并没有和贾赦联手的打算,这种还没接触就暴露出“猪队友”本质的人,要是当队友,不知道得被他坑得有多惨。相互利用而已。
当然,有了这次接触,达成所谓的“默契”,贾环在贾府里可腾挪的余地也就变大。
贾环出了贾赦院,返回住处。脑海中翻腾着贾府的格局。
…
…
贾府的地理格局是东、中、西三路构成。而权力格局也围绕着这展开。其核心利益焦点是:贾府后宅的管理权。
这涉及到银子、权力、待遇。
谁拥有后宅的管理权,谁就可以让贾府后宅的大小丫鬟、婆子、姑娘、姨娘们敬畏。看看贾母日常的待遇就知道。并非仅仅是“孝道”的缘故。
按照封建礼法来说,对贾母而言:夫死从子。她跟着贾赦住在一起,还是跟贾政住在一起随她喜欢,但很重要的一点,贾府内宅的管理大权,她要交出来。至少在表面上要交出来。
然而,很多时候往往是:规定是这样,实际操作又是一个样。因为在封建礼法中还有一条:百善孝为先。
举个例子:邢夫人在贾府里是个说话没份量的人。王熙凤在贾府里手段凌厉,很有威权。按理说,邢夫人碰到王熙凤哪会是对手,只能是被完虐。但王熙凤是邢夫人的儿媳妇,看邢夫人是怎么“玩”的。
书中第71回 。因为贾府的两个婆子对尤氏的丫鬟不敬,王熙凤打算处罚两个婆子。邢夫人在包括王夫人的很多人在场时,当众“陪着笑和凤姐求情”。
凤姐的反应是什么?估计很多人都想不到。
令得凤姐“又当着许多人,又羞又气,一时抓寻不着头脑,憋得脸紫涨”,“由不得越想越气越愧,不觉得灰心转悲,滚下泪来”。
婆婆当众赔笑着求儿媳妇,这传出去会是什么样的?这就是“百善孝为先”的一种用法:以退为进。威力巨大到王熙凤这样伶牙俐齿、精明强干的人都要败退。
邢夫人这样的战五渣都可以这样“调教”战斗力爆表的王熙凤。更别说贾母这样经历荣华富贵,贾府兴衰的老人精。
所以实际中,内宅是母亲掌权,还是媳妇掌权,主要看谁更高明。而很显然,贾母就是个很高明的人。她如今虽然是荣养,将贾府内宅的大权交给王夫人管理。但依旧拥有着决定权。
贾赦、邢夫人是权力边缘人。他们时刻想要进入权力中心。
但在王夫人面前,贾赦、邢夫人也就只能想想。王夫人本身就手段厉害,而且她现在有王子腾的支持,日后有嫡女贾元春的支撑。下面又有内侄女王熙凤帮衬。地位稳固。
因而贾府的权力格局是这样一条主线延续下来:贾母王夫人(贾政)王熙凤。这条权力链的中坚是王夫人。
王熙凤在这条权力链上并非不可或缺的一环。她只能算是个优秀的职业经理人。她是以侄儿媳妇的身份帮叔叔婶婶管家,很别扭的身份。她的权力来源于贾母和王夫人的信任。
正是因为并非不可或缺,所以书中当她生病之后,王夫人很轻易的就用李纨、探春、薛宝钗的组合将她给替换下来。
王熙凤并没有她看起来的那么强大!
最后,正如贾环所认为的:党内无派,千奇百怪。在这条权力链上,贾母和王夫人就没有矛盾吗?
有红学观点指出,王夫人在书中是逐步的将贾母架空。宝玉房里晴雯和袭人之争,就是双方在斗法。以静雯被撵出大观园病死,贾母的感叹做为失败的感言。
“这倒是正理,我也正想着如此呢。但晴雯那丫头我看他甚好,怎么就这样起来。我的意思这些丫头的模样爽利言谈针线多不及他,将来只他还可以给宝玉使唤得。谁知变了。”
领导说话,一般重点是“但是”之后的内容,看看贾母的“但是”之后说的是什么?联系上下文,仔细品读,很有深意。
宝玉的婚事,到底是黛玉还是宝钗,也是双方的矛盾焦点。
书中,贾母唯一一次骂王夫人是在贾赦要强娶鸳鸯时,贾母骂:“你们都算计我。”以贾母的老辣、机智、绵里藏针,怎么可能只是一句气话,她心里多少对王夫人还是有意见的。
当然,贾母和王夫人的矛盾对贾环而言,无须过多关注。在厌恶他这一点上,贾环相信贾母和王夫人的立场是一致的。她们是贾宝玉的守护者。
他能用的上的,还是贾赦的野望。
…
…
贾环和邢夫人见面后,便专心读书。时间缓缓的流逝。
邢夫人让他从贾府东边出府的建议就像一只小猫爪子在他心里不时的挠着。痒痒的。自由,当你失去它时就会无比的渴望。但他终究是克制住。只要走了一回,就是给邢夫人、贾赦送了一个把柄。
这种自由的代价太高!
八月十五中秋节前后,贾府里开始变得繁华喧闹,车水马龙。来往的都是达官贵人,如镇国公府、理国公府、齐国公府、治国公府、修国公府、缮国公府、南安郡王府、西宁郡王府、北静郡王府。
一批批的管家、内眷、载货的马车出入。这都是当年周朝开国时册封的第一批勋贵,算上荣国公、宁国公,东平郡王,合称“四王八公”。
然而,历经五朝共计一百五十三年的时间,当年错综盘杂的勋贵势力已经衰落。贾府这样的,荣国公的长子贾代善(贾母的丈夫)还能获封荣国公,现在都已经坠落为中等人家。
书中秦可卿的葬礼时对四王八公当前的境况有一个大致的描述:镇国公牛清之孙现袭一等伯牛继宗,理国公柳彪之孙现袭一等子柳芳,齐国公陈翼之孙世袭三品威镇将军陈瑞文,治国公马魁之孙世袭三品威远将军马尚,修国公侯晓明之孙世袭一等子侯孝康,缮国公之孙世袭三等伯石光珠(杜撰)。
旧有的势力的衰落、分化:有的还维持着昔日的荣光,有的沉沦下去。新的勋贵崛起。这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
但在端午、中秋、春节这三大节日,四王八公这样的旧勋贵群体还是会相互走动、联络感情、互通声气。特别是值此之时,朝堂上风高浪急。
但这种热闹和贾环无关。他还是从探春那里听来这些消息。比如东平郡王府和府里关系不佳,已经断绝来往。
二十三日下午,因为第二天放假,贾环放学的早一些,和贾兰一起回内宅。路过赵姨娘的小院时,贾环便进去转转,就听见里面传来呜呜的哭声。
哭声凄凄惨惨,委屈难言。
第四十九章 射雕英雄传
赵姨娘在卧室的床榻上匍匐着哭泣,头埋在被子里,像一只躲避沙漠里风暴的鸵鸟。
见此情状,贾环轻轻的叹了口气。很少见赵姨娘哭得这么伤心。她一贯有点没心没肺,受了委屈过两天心里就过去了。
跟在贾环身后进来的大丫鬟小鹊小声说道:“往日我们屋里的月钱都只扣1吊。上个月月钱足足短了4吊。这个月月钱,别的屋里都发了,就我们屋里没发。姨奶奶去找太太评理。给太太打了一耳光。还骂了一回。”
贾环眉头皱起来,缓缓的,冷声问道:“为什么?”
小鹊委屈的道:“当时二奶奶在。姨奶奶跟二奶奶的陪房来旺媳妇吵了几句,骂了王家的祖宗。太太就生气打了姨奶奶,将姨奶奶赶出来。”
“好威风,好煞气!王熙凤没骂人?”
“骂了。”小鹊低下头,懦懦道。她和赵姨娘一样,一贯怕王熙凤怕得厉害。赵姨娘今天都不敢质问王熙凤一句,就只敢和来旺媳妇吵吵。这还是因为之前来旺媳妇吞了她20两银子巨款的缘故。
贾环阴着脸,轻轻的点了点头。
王熙凤、王夫人。
他讨厌宅斗。非常,非常的讨厌!
就是一群吃饱了撑的慌的女人在精神上自慰。屁用都没有!将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
要斗争,就要有付出血淋淋代价的觉悟。而王熙凤显然没有这个觉悟!
王夫人呢,自以为是高高在上的菩萨,俯视着贾府众生,生杀夺予。但要记住革命导师恩格斯的名言:哪有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赵姨娘听到贾环的声音,爬起来,脸上有一块很清晰的巴掌印,眼睛红肿,哭诉道:“环哥儿,统共我和你房里的月钱就4两4吊钱,扣4吊钱不说,这个月还扣着不发。你说,我去评理有什么错?有什么错?来旺媳妇那个贱货,竟然骂我…”
贾府的月钱通常在每个月的二十号左右放。书中第39回 ,史湘云二十三日在大观园举行螃蟹宴时,袭人问平儿月钱怎么还不放。这里已经迟了几天。
赵姨娘和贾环的月钱各二两。另外4吊钱是4个大丫鬟的月钱。各一吊。
贾环表情平静,耐心的听赵姨娘哭诉完整个过程。不管怎么样,他占了小贾环的身体,确实就是赵姨娘下半辈子的依靠。赵姨娘前些日子对他也确实很不错。
赵姨娘在儿子面前哭了一回,痛骂来旺媳妇,抱怨太太偏心她内侄女,怯弱的说起王熙凤心黑手辣,心情渐渐的平静下来。絮絮叨叨的就说到晚饭时间。
贾环让小鹊去厨房里提了饭过来,陪着赵姨娘在堂屋里吃饭。蜡烛的灯光明亮。
赵姨娘扒着饭,担忧的道:“环哥儿,月钱没了,以后日子怎么过?”
贾环就笑了下,“娘,大不了我给你们发月钱。这件事我来处理。嗯,我来处理!”贾环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寒芒。
自来贾府以来,他除了对付他的乳母张嬷嬷是主动的以外,都是被动的承受着来自各方的压力。但这是不是给贾府的一些人错觉,认为他不敢主动出击呢?
他没有兴趣和王熙凤继续缠斗下去了。布局,等待收获,太慢,太慢!
他要“解决”王熙凤。
…
…
赵姨娘给王夫人打了一耳光的事情在贾府后宅算是一件不大不小的新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