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奋斗在红楼-第2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宝玉含泪催促道:“云妹妹,你快家去吧。我回头就让老太太打发人去接你。”回去晚了,恐她二婶娘要责骂她。
史湘云抱着黛玉哭,“林姐姐…”
贾环带着丫鬟过来,由远而近,沉静的站着,见湘云看过来,轻轻的点头,道:“云妹妹,你放心的回家住几日。稍后,我打发人接你过来。”
贾环这话,让史家的一个女人嘴角浮起一抹讥讽的笑意。不过,对方乃是贾府的当家人,她不敢出言讽刺。几日?说不定过几日,你就成了平民了。这贾府,谁当家还不知道呢。
史湘云的马车,从大观园的正门出发,在秋雨越走越远,渐渐的消失在夜色中。
…
…
在潇湘馆吃晚饭时,气氛还有点伤感。湘云在地方,从来就不缺乏笑声。她一走,感觉很明显。
贾环晚上还要去一趟六宫都太监夏守忠府上。元妃怀孕,她那里需要人照顾。他需要填银子给夏守忠。
这时,雪雁进来道:“三爷,外头派人来传话,说甄家二爷来访,有急事求见。”
第六百一十二章 甄家事、恶意、废牌、契机
甄宝玉?
贾环之前还问过甄家到京城后是否派人来贾府,当时香菱很不理解:两家的关系已经破裂,甄家怎么会登门?
其实,原因很简单:贾家和甄家是多年的世交,虽说分道扬镳,但如今甄府落难,有事到贾府求教,若是贾府不理,贾家的名声会非常难听。这就是世故人情。
贾环沉吟着起身,“姐姐,妹妹,你们先吃。我去外面看一看情况。”
宝钗和黛玉的俏脸上不约而同的流露出担忧的表情。甄家的急事,肯定是麻烦事。只是两人都是聪慧的女子,并没有询问。
宝钗点头,在灯光下,肌肤雪白,明丽无端,温声道:“夫君,你先忙吧。你爱吃的几样菜,我让厨房给你留着。”
黛玉坐在饭桌边,细声说道,声若清箫,极为悦耳:“紫鹃,你把蓑衣给环哥拿来。还下着雨呢。”
贾环在紫鹃、莺儿的服侍下,在宝钗、黛玉美眸的注目下,换了竹制的蓑衣,心中柔情难抑,穿过雨帘,前往荣国府的前院。在偏厅中见到甄宝玉。
甄宝玉和大脸宝的模样一模一样,标志性的大圆脸,面如傅粉,唇若施脂。只是,此时甄家落魄,衣着装饰,人物气度,一眼就可将他和大脸宝区分开。
甄宝玉穿着半旧的天蓝色文士衫,起身作揖行礼,道:“见过环世兄。今日冒昧前来,望世兄海涵。”甄宝玉与大脸宝同岁,但这时,他自不可能称呼贾环“世弟”、“贤弟”。“世兄”一词,亦是世交平辈间的称呼。
贾环轻轻的点头,做个手势,道:“甄世兄客气了。”等甄宝玉坐下来,贾环主动的道:“甄世兄有事可以直说。”
甄宝玉感激的一笑,他内心中已经是忧心如焚,径直道:“不瞒贾世兄,家兄今日下午被顺天府的衙役拘走。说他违了朝廷的令,要将他流配到西域。万望贾世兄帮忙。另外,舍妹想要见你一面。她此时就在府外的马车中。”
甄宝玉说的不算清楚,贾环一听就懂。京城里由他倡议的“严打”已经结束。但规矩延续下来,但凡有作奸犯科的人,不是流放到西域就是流放到西南。甄礼被抓,要判的话,却是有去西域的可能。只是,甄三姑娘要见他,倒让他有些诧异。
贾环脑中的思路一闪而过,没有犹豫,道:“甄世兄不必早急。我与礼世兄我让人拿名帖带你去顺天府探视。救人的事情,只能明日再说。”
官府晚上不上班。贾环要运作,只能等明天。顺天府通判傅试是贾政的门生。
甄宝玉感激不尽,作揖道:“谢贾世兄仗义相助。我去叫舍妹进来。”
贾环点点头,独自在厅中而坐。夜色中,厅外的小雨朦胧,夜色扑朔迷离,雨雾重重。
…
…
将时间线倒推回几天。
一辆华丽的紫顶蓝厢马车自京城内城西的阜成门出来。四匹来自高昌的高头骏马奔驰。官道上的行人、商旅莫不避道。用的起这样的马车,无一不是达官贵人。光是那四匹骏马,就是价值数千金。
马车驶进了京城外城西临街的一处富丽堂皇的大宅院中。永昌公主扶着嬷嬷从马车中下来,穿着弹墨绫碧绿色棉袄,水泻百褶长裙,清新雅致的少妇,二十四岁的芳龄,风情万种。
只是,永昌公主皱着眉头,进了正房中。她刚见过顺亲王。当前朝堂中,都在骂贾环。她和顺亲王的谈话内容不得而知。
正房中,等候着的顺天府府衙快班严捕快笑着上前来,察言观色,帮永昌公主换衣服,“公主殿下,我前些日去西郊的东庄镇上提案犯,回来时,在城西遇到一个极其漂亮的女子。”
永昌公主正对着铜镜,欣喜着自己的娇容,脸上浮起一抹妩媚的笑容,问身后情夫,“你想死了,是吗?”笑的很妩媚,内容很惊悚!她可以有很多男人,但这些情夫只能有她一个女人。
严捕快忙赔笑着道:“我哪儿敢?只是听说公主你说在为天子收罗美人,所以留意着。容貌不比商贵人差。我特地去打听了,那小娘子是姓甄,是甄家的三姑娘。”
“哦?”永昌公主脸上的笑容这才淡去,很有兴趣的问一句,“那个甄家?”
严捕快嘿嘿笑道:“前太子妃的甄家。她是太子妃的妹妹。”他长的很英俊,却笑的很猥琐、龌龊。
天子纳兄嫂,焉知不好儿媳?戏文里,唐明皇不就是抢的儿媳。据闻,天子就是因为太子妃的遗言,放过甄家。要知道,甄家是多大的罪啊!太子可是叛乱。甄家是太子的岳家。
永昌公主瞬间明白自己这情夫话里的意思,很刺激,咯咯娇笑,眼眸一转,转身挑起严捕快的下巴,“抱我进去。”
…
…
雨夜中,贾环在会客的偏厅中微微沉思着。约二十多分钟后,甄宝玉带着甄三姑娘进来。贾府的小厮们都留在厅外。
甄祎摘下头上黑色的帷帽,在明亮的烛光中,露出她俏丽如花的容颜。精致的五官带着英气,俊眉星目,肌肤白皙。一身暗红色的长裙,身姿修长,青丝挽起,俏脸不施粉黛。甄家有女初长成。
贾环脸上的讶然之色,一闪即过。他有很多年没有见到甄三姑娘了。三年还是四年,他记不大清楚了。今日再见,却是女大十八变。少女的姿容更甚往昔。
甄祎的美眸落在贾环脸上。当日的青衫少年,已经是名满天下的探花,且成为贾府的执掌者。她心中的情绪,难以言喻。好一会,她收敛了情绪,屈身行礼,“甄祎见过贾世兄。”
贾环轻轻的点头,伸手示意甄祎起身,“三姑娘,你我是旧识,不必客气。甄世兄说你要见我。”
甄祎咬牙道:“我大哥是被陷害的。今天随后,就有人告诉我,说只要我愿意进西苑侍奉天子,一切就没事。”说完,俏脸上带着一抹羞红色。一个姑娘家,要说这样的事,很丢人。
甄宝玉当即就傻眼,结结巴巴的道:“三妹妹…,你之前为什么不给我说?”这种层级、黑暗的事情,完全超出他的想象。
贾环没说话。
他意识到麻烦来了。有些事情,根本瞒不住人。比如,永昌公主在给天子进献美女。京城中中等以上的勋贵世家基本都知道。永昌公主要送甄三姑娘入西苑,这是几个意思?
永昌公主对贾府的敌意,早就已经表露。
贾府帮落魄的甄家解决麻烦,是人情世故。但,甄家的衰落,和他,是脱不了干系的。甄祎心里对贾府,对他是怎么想的,谁知道?政治,往往很少是摆明车马的较量,而是于无声处听惊雷!
贾环看着面前的焦虑难安的甄宝玉,羞愤焦急的甄祎,缓缓的道:“三姑娘,我不建议你进西苑。礼大哥,我会救他出来。”
甄祎站着这里,就表明她不愿意去西苑侍奉天子。或许,因为甄家曾经里皇权太近了,被灼伤。而他,两害相权取其轻,他宁愿和永昌公主“啰嗦”,亦不愿,元春在宫中多一个对手。
…
…
送走甄家兄妹,贾环心中沉甸甸的。黑暗中恶意的獠牙张开,他已经感受到其冰冷的锋锐。
王、史两家,以及外延的四大家族的力量;宋天官与何大学士的朝争,晋王,顺亲王,楚王。现在这个名单上,再加上永昌公主。暗中,浪潮汹涌!
贾环心事重重的外出见过六宫都太监夏守忠,第二天晚上到陈太监府上见面。陈太监在宫外内城北面置办了一栋宅院。作为贾贵妃凤藻宫中的大太监,他并不缺银子。
秋雨下了两天,至晚上已经停了。天阴无月。陈太监在正厅中招待贾环。
陈太监三十多岁,将近四十,喝着温酒,叹道:“贾大人,咱家在宫中都听说了。你正在被那些官儿们骂。骂就骂吧。还能怎么的?”
贾环笑一笑,没说话。
陈太监再叹口气,道:“宫中的情形平稳。夏公公只认银子,还算照拂。天子近日都在西苑。或者,招杨贵妃过去候驾。很少到凤藻宫中。”
贾环微怔,沉默的点点头。贾贵妃见不到天子,贾府的贵妃牌算废掉。和陈太监谈了一会,将一张银票放在酒桌上,告辞离开。
深夜之时,整个京城笼罩在一片漆黑中,点点灯火难驱夜色。贾环在马车中,久久的沉思不语。
…
…
同一时间,位于外城东的荆园中歌舞达旦,临湖的楼宇中,美人与名士唱和,觥筹交错,曲乐之声不绝于耳。
相比于,荆园正厅里的欢娱,一水之隔的韩谨所在的小院就要清静的多。美人的歌声从湖面上飘来。他约了三五好友,在深夜中浅酌闲谈。
大头秀才童正言摇摇头,叹道:“不及江南林大家多矣!可惜她退隐了。”
今科庶吉士,与金陵李家结亲的罗华笑着点头,“确实不如。”当日,金陵码头的盛况,他曾经听说。据说,一曲拟古决绝词唱的荡气回肠。令人潸然泪下。
韩谨微微一笑,美人都是浮云,男儿只有功业才是真。喝着酒,吟诵道:“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罗子车笑道:“子恒这是醉了。”走市井路线的《大周日报》近日在攻讦贾环的事情推波助澜,着实吸引不少“读者”。影响力见涨。意气风发。
萧梦祯胖乎乎的,有点看不过眼,问道:“子恒,你与贾兄也算是友人。为何这次要在暗中推波助澜?”
韩秀才笑了笑,道:“开之,公事与私交要分开啊。我得楚王看重,自然要尽忠王事。”
何大学士,理学大家,支持长幼有序的继承规则。这对楚王是不利的。此次宋天官挑战何大学士的威严,朝中的反对势力一拥而上,他如何能不出手?
打倒贾环,只是其中的第一步而已。
萧梦祯突然发现,韩秀才说的好有道理,他竟然无言以对。只是,心中却是长长的叹了一口气。他不该来荆园喝酒的。
…
…
一般而言,骂人的事情不能持久。持久的骂,就没什么威力。贾环挨了十几天的骂,各种骂人花式。他每天一封自辩的奏章都被淹没在百官的口水中。但,他却并没有主动请辞。
这让朝廷中不少老油条感到惊讶。要知道,很多部院大臣,都被骂的辞职。还有人被骂死的。有人在衙门里感叹道:“看来贾探花的脸皮,和他的才华一样啊。”
贾环不请辞,局面就僵持着,真理报之事依旧没个说法。但,这绝对不是结束。
十月二十八日,刑部给事中戴琮上书,奏请朝廷将贾环下狱治罪。罪名有十条。就不一一列举了。言官可以风闻奏事。奏章传出,朝野瞩目。
军机处,何大学士将奏章压了一天。二十九日常朝,何朔带着朝臣在皇极殿朝拜御座时,左副都御史韩伯安当众发难,当面质问。何朔没有表态。随后,票拟后,上报天子。
局势在十月底于贾环而言,陡然的变得凶险起来。近乎于是图穷匕见!
十月三十日,朝廷休沐。当天下午,一匹八百里报捷的骏马自北面而来,进入京城:大捷,十月中,九省都检点王子腾率军出榆林,于塞外与察哈尔部大战,斩首五千。
贾环得知消息时,正在家中“宴请”来访他的两个学生:吴王世子宁澄、燕王宁淅。
说是宴请,其实是在后院里“喝下午茶”:吃烧烤,喝黄酒,并闲谈。
贾环这时间已经停了吴王府的课程。但学生自是可以登门来看他。师徒三人随意的在桌子边坐着。
宁澄咬着竹签子上的羊肉,笑嘻嘻的道:“贾先生,我姐给我们说,叫我们来看看你。尽一尽师生的情分。等你被罢官下狱,再来看你,就不大合适。”
贾环抿了一口酒,道:“这不像你姐姐的风格。”
宁澄笑道:“小瞧我姐了不是?她还是很大气的。当然,她确实对你不服气。她和九哥心里都等着看你的笑话。只是当着我的面没说出来。”
宁淅担忧的道:“先生,事情真的无可挽回了吗?要不,你辞官吧!总好过下狱。”
贾环没说话,眼睛看着窗外。别人都以为他脸皮厚,耐弹。朝堂内外已经有人笑称他是贾棉花。但真正的原因是,他才十四岁,仕途才刚刚开始。怎么可能辞官?
他和那些部院大佬怎么比?人家的官是可做可不做。反正仕途风光都看够了。他呢?没了官身这张皮,很危险的!
这时,外头一个小丫鬟进来报,“三爷,蓉大爷让我来报。王舅老爷在塞外大捷…报捷文书已经到京中。满城皆知。”
贾环微怔,随即笑起来,道:“好消息!”拿起酒杯,一口饮尽杯中的酒,将酒杯用力的搁在桌面上。近乎于砸在桌上。
破局的契机来了。
第六百一十三章 答庞士元
“什么?他竟然说好消息?”吴王府中,宁潇毫不掩饰她的鄙视,大而明亮的凤眼微斜,就这么看着回来告诉她这个消息的弟弟。另有一种美人风姿。
京城里谁不知道贾环前段时间在真理报上捣鬼,将他舅舅王子腾提名武英殿大学士的机会给打掉了?现在处境艰难,哦——,又想起来王子腾是他舅舅?
这什么人啊!
宁澄虽说才十三岁,但身为吴王世子,政治上的东西多少还是懂一点,好笑的道:“姐姐,我理解你要看贾先生笑话的心思,但你不得不承认,王检点这个大捷来的正是时候。”
宁淅附和的点头。能帮助到先生就好。
宁潇冷哼一声,高傲的扬起洁白、优美的下颌,漂亮的凤眼眯起来。某探花不是官僚,但还是个俗人,没有一点底线。
…
…
贾环将两个学生打发走,坐马车直奔何府,求见何大学士。今日休沐,何大学士理当在家中。
等到了何府,却被告知何大学士今日在军机处值班。贾环等到深夜,才在书房中见到何大学士。
贾环见到何大学士的第一句话是,“何相,王检点擅开边衅,理当撤职问罪。请何相上书天子。”
何朔惊讶的看了贾环一眼,眼中满是欣赏,捻须一笑,道:“这是自然。我已经和刘临川他们谈过。国库空虚,夸耀武功,将会拖垮国家。”并且,正在推行的一条鞭法的成果都将毁掉。
…
…
王子腾在西北边境出师大捷,朝廷内外喜气洋洋。以国朝兵锋之盛,四夷小国断无取胜的可能。
十月三十日的下午,旧武勋集团的头面人物如北静王、南安郡王等,纷纷沟通,上书,保奏王子腾的功劳。蠢蠢欲动。
贾环因为当晚不在贾府中,北静王派去的人没找到他,没有与会。
然而,第二天上午,一则消息如同一盆冷水兜头淋下来。大学士何朔亲自上书天子:有功将士赏赐照发,令有司核之。但严惩擅自出兵的王子腾。
何朔在奏章写道:“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国之战止,俱决于圣天子。岂有操于边将之手乎?…当今之时,国力未复,擅开边衅,钱粮耗费几何?民力耗费几何?王子腾其罪当斩!”
何大学士的意思,是否对外作战,决定权在朝廷,不在边将。此风不可涨。否则,将复唐朝旧事: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其次,国库里现在没钱,怎么打?战争是前方将士们打赢的,同样需要后勤的支撑。打的是国力。大周在近年内,连番征服西域、西南。国力损耗。再打一场大战,将伤到国家元气。
消息一出,满朝官员惊讶无比,细想之下,又觉得何大学士的奏章在情理之中。
关于大周对草原蛮族的战略早就定下来。王子腾之前上报过朝廷。朝廷批复是要求等国家消化了西域、西南两地,再战。当前以守为主。王子腾是大捷,但却是违令了。
关于王子腾的处置,瞬间在舆论中取代了“处罚贾环”成为热点。十一月初二,奏章不断,满朝的中高级官员都参与其中。何大学士都亲自下场,要砍王子腾的头,这还有什么好说的?大臣们都在表态。
再者,法不责众。
朝争至此,如若巨大浪潮,达到顶峰。这是数个事件汇合而成的顶峰。猛浪若奔,暗流汹涌!
十一月初三,雍治天子谕令:十一月初六,在武英殿中议事。
参与朝争的各方都明白,决战的时刻就在三日后。天子将亲自裁决。
焦点有三个,第一,王子腾如何处置。这牵扯到旧武勋集团是否能如愿的推出其旗标人物。之前,已经失败一次。
第二,真理报,贾环如何处置,要做一个说法。天子不提,自有朝臣们会提。骂了半个月呢,不可能没个结果。刑部给事中戴琮的奏章,天子还没有批。
第三,武英殿大学士的人选拖了这么久,廷议结果连续被打回两次。事不过三,该有定论了。
不过,在朝廷的明眼人看来,还有第四个潜藏的焦点:兵部尚书属谁?
…
…
雍治天子“体贴”的将裁决日期定在了三天后。深秋之末,天寒地冻之时,京城中仿佛汹涌着一股暗流。官场中人都感受的得。
午后时,北静王府中一处精美的敞轩中,明亮的玻璃窗外,北风吹佛着枯树。
北静王和南安郡王喝着温酒,闲谈。
四王八公集团的核心人物,左都督牛继宗、都督佥事石光珠在西域。贾家贵妃的父亲贾政在福建。王子腾在九边榆林。在京中的核心,就剩他们二人。外加一个能代表贾家的贾环。
南安郡王的面相给人很刻薄的感觉,微笑着轻晃精巧的酒杯,道:“水王爷,要不你和贾子玉谈一谈?这可不能由着性子来。”
贾环反对王子腾的立场,满京城皆知。但是,内部竞争,不能影响到大局嘛!
北静王和贾府的关系是比较深的,他年纪二十出头,小南安郡王一辈,人物秀丽,一身白色的龙袍,想了想,苦笑道:“我看难。”
他和贾环谈的比较深,知道贾环的想法。
王子腾要出兵征讨察哈尔部的事情,他之前告诉过贾环。成,如何处理。败,如何处理。
他是赞同贾环,不要在夺嫡中过早站队的观点。但王子腾有军功,上升,对旧武勋集团而言,是一件好事。他们当然要推王子腾上去。这个时候,北静王不可能因顾忌贾环的看法,逆大势而动。
王子腾站队,当然影响不到他。但,要说服贾环很难。
南安郡王咂了一口酒,讥讽的笑了笑。
贾环没有去武英殿议事的资格,但可以预见,十一月十六日,贾环必然会出现在武英殿中。因为,贾环是当事人之一。
但是,贾环若当着朝臣的面,弹劾其舅舅王子腾,叫旧武勋集团里其他人怎么想?殊为不智。不顾全大局嘛!
年轻人的脾气,都很冲。往往会付出成长的代价。
…
…
外城西,永昌公主的府中,后院某处院落的浴池中,水汽氤氲。永昌公主舒服的泡在浴池中,胴——体在水中若隐若现。几名男宠帮她搓背、按摩。另有宫女四人在四角添加热水。
永昌公主问道:“事情办的如何了?”
身在浴池中的严捕快道:“甄家的小姑娘说还要考虑考虑。”
永昌公主冷哼一声,态度不满,“你回去催一催你们府尹。”
“是。公主殿下。”严捕快在顺天府中当捕快。面见顺天府府尹(正三品)孙嘉很方便。
…
…
国朝的规矩,地方亲民官,是不能擅离地境。而且主官吃住都在衙门中。
所以,清宫戏中,总有些官老爷半夜被长随催着从妓女家里出来,“请大人上轿。”画面相当滑稽。艺术来自生活。夜不归宿,属于违例,要背御史弹劾的。
晚间时分,顺天府府尹孙嘉在后院中,召见下属通判傅试,问起监牢中甄礼的事。
傅试暗中照看甄礼的事,他自是知道。一个府尹,对府衙里的事要是不知道,那就太废材。
傅试拱一拱手,道:“大人,贵人之事,与我等何干。等结果出来罢。”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