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奋斗在红楼-第2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先生,死者已矣。你不是常说,真正的猛士要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你不要过度的忧伤,当往前看。”
  贾环看看宁澄,自己这个十三岁的学生,这番话,宁澄说不出来。笑了笑,没说话。
  京城中所有的人都知道他要追查贾皇子的死因。但,雍治天子、朝廷都已经有定论,明文发出,夭折于时疫,将其安葬。他如何能将定论改掉?
  改不掉。也没有必要去改。有些事情,不需要证据,只需要看法!在直接下手的太监或者宫女已经死掉的情况下,他为贾皇子的复仇,干掉幕后黑手,就是对小皇子,对元妃的交待!
  在宁潇和宁恪两人眼中,贾环笑的有点刺人。能从那平静的笑容中,感受到他锋利的复仇意志。
  宁恪忍不住将他此行的目的说出,道:“贾子玉,我姨娘绝对没有参与这件事。你不是说欠我一个人情吗?我不要了。但,请你务必相信我的话。我以人格担保。”
  贾环看了蜀王宁恪一眼,微微有些诧异。他对蜀王的印象一般。两人在吴王府中有些小冲突。这时,对蜀王的印象倒好了些。蜀王放弃对他提条件,在此时帮杨贵妃说话,知恩图报。杨贵妃往日没有白对他好。
  但蜀王,有点天真!
  贾环见过杨贵妃,那是一个聪明得讲究“不争即是争”的美丽女人,在争宠上,非常的恐怖。而且,在宫中,谁都不得罪,小心翼翼。以贾环对她的了解,谋害贾皇子,杨贵妃肯定没有牵扯在其中。
  然而,很多人都没有始终明白一点:害死一个四个月大的婴儿,能有多难?在没有抗生素的年代,仅仅是炎症(六个月以前的幼儿很容易由感冒转肺炎),就可以轻而易举的可以干掉贾皇子。
  难点,在于如何善后!而刘公公显然做到了这一点。那么,杨贵妃在善后的事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呢?恐怕,没起什么好作用!
  贾环轻声道:“我信。”
  宁恪长长的松口气,看贾环顺眼了许多。然而,在政治斗争中,还属于一般选手等级的蜀王,显然不明白贾环的心思:
  贾环当前的要务,是集中一切资源、力量,干掉刘公公!此时,表露对杨贵妃的不满,殊为不智。
  宁潇明丽的凤眼看了贾环一眼,但最终什么都没说。她体谅贾环悲愤的心情。不想节外生枝。
  当然,同时也因为她并不看好贾环的行动。毕竟,杨贵妃是九哥的姨娘。
  即便,贾环在权谋,政治上,很擅长,给了她很多意外。但外臣,怎么影响宫中?如果能,第一个触怒的,便是当今天子。
  贾环不再讨论这个话题,对正在无声哭泣的宁淅道:“周贵妃已死。淅哥儿该长大成――人了。为师今日给你加冠礼。请你们几位观礼。淅哥儿,你的意思呢?”
  古代男子的成年,不是看年龄。而是看是否行了冠礼。比如贾环,早早的就在闻道书院加冠,表字:子玉。
  贾环给燕王加冠,有点犯皇家的忌讳,但说的过去。他毕竟是燕王行过礼的老师。而这个举动之后,他和燕王就是非常正式的师生关系。天地君亲师!
  远超贾环和宁澄这种启蒙老师的师生关系。一个读书人,一生中会有很多学生。但赐表字,加冠礼的,一定是非常亲近的学生。也是被士林所承认的弟子。
  贾环是在回报周贵妃的人情。周贵妃在宫中照顾元春,又因照顾贾皇子染病去世。这是很大情分。周贵妃所追求的,无非是希望燕王一辈子荣华富贵。
  周贵妃身死,周家立即衰落。她死了,他管!他保蜀王一世富贵。
  宁淅愣了下,随即,用力的点头,“学生愿意。”
  自母亲死后,天空都是黑的。此时,空荡荡的心中,仿佛重新找到了依靠、支柱。
  …
  燕王宁淅的冠礼,是在贾府族学中孔圣像前进行的。简单,而不是庄重。
  贾环赐表字:子文。希望宁淅好好读书,汲取知识,做一个文质彬彬的君子。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另外,给皇子赐字,颇多忌讳。他总不能赐“叔德”、“为善”、“中正”吧?
  宁淅在圣人像前叩首,礼成。宁澄闹着要庆祝。他的表字,自会由吴王取。贾环应允了,让宁澄先去三元酒楼定位置。将宁淅叫到他的书房中说话。
  “先生…”没有外人在,才十四岁的燕王宁淅,跪在贾环面前,哭的泣不成声,直剖心意,“我母亲死了。她是被人害死的。还有贾皇子。呜…”
  贾环没说话,目光越过宁淅,负手看向书房窗外的景物。
  许久之后,贾环收回目光,扶起宁淅:“子文,不要怕他们。知道吗?”
  宁淅含泪点头,“是,先生。”他听的出来,贾环心中有数,已经知道凶手是谁。
  贾环温和的拍拍他的肩膀,“去吧!”目送宁淅离开他的书房。很多话,他不能对宁淅明说。
  局势混沌的如同一团黑暗的阴云。他认定刘公公是幕后主使。但是,刘太监人在皇宫之中,他能办刘太监怎么办?是啊,很多人都在劝他,不要闹。因为,天子会很不喜欢。
  然而,他怎么可能就这样认了?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他有他的计划。
  首先是要了解各方面的情况,搞清楚,幕后黑手是谁。再才是制定计划,干掉他。
  …
  蜀王陈说,宁淅加冠,只是四月底的一个插曲。贾环送走薛蟠,于四月二十六日晚上,在内城的陈太监置办的院落中,见到他。
  陈太监陈赋言是贾元春的贴身大太监。贾环离京之前,和他见过面,千叮万嘱,然而还是出事。
  陈太监将他的妻子打发走,站着,自己打了自己几个耳光,“啪啪啪”,在深夜中,很清脆。陈太监道:“奴婢没有,对不起小主子,对不起贵妃娘娘,对不起贾大人,奴婢该死。”
  贾元春近来情绪一直不是很稳定,时而不吃不喝的发呆。陈太监、宝琴两人服侍左右。两个月过去,再加上贾母、王夫人时常进宫觐见,宽解她,且得知贾环复仇的态度,情况才渐渐的好转。所以,陈太监此时才能出宫。
  而贾环希望见贾元春一面的愿望并没有实现。元春,无法出皇宫探亲。她只让王夫人说,她将于雍治十六年的元宵回贾府省亲。
  深夜里九点多,灯火一点点,光线幽暗,房间中,潮湿而闷热。
  贾环看着陈太监打完耳光,这才轻轻的问一句,“陈公公,我、元妃对你如何?”
  陈太监羞愧的道:“恩重如山。奴婢有负贾大人所托。”他不想推卸责任。
  贾环点点头,从怀里掏出一叠文书给陈太监看。
  半个时辰之后,贾环上前一拳,将陈太监打到在地,高声痛骂道:“王八蛋,这么大的事,你说一句,不小心就完了?凤藻宫里,哪个太监、宫女的来历,你不清楚?你这个背主的奴才。别以为我杀不了你!”
  陈太监府中,一名中年男子,看着窗户上闪动的人影,听着贾环的怒骂,陈太监的哀嚎,微微一笑。目送贾环怒气冲冲的出了陈府。
  消息,当天晚上就传到锦衣卫。当京城所有人都认为贾环要搞事情,在引而不发的阶段,锦衣卫怎么可能不盯着他?
  …
  四月二十八日,凤藻宫中的大太监陈太监盯着一对熊猫眼,被贾贵妃被贬到浣衣局:罪名是他在贵妃面前犯了个小错。但真正的原因,朝廷内外传遍:
  贾环认为陈太监是内奸。因为,贾贵妃罚陈太监的当天,其母刚见过她,带来贾环的口信。
  然而,陈太监并不认错,在浣衣局中时常大骂贾环傻逼。
  京城的路边社中,对贾环的这个判断,褒贬不一。有人认为贾环是在故意找替罪羊,下台阶。有人觉得,陈太监配合、暗害贾皇子的概率还是很高。
  不管怎么说,随着贾环的第一只靴子落地,京中的氛围忽而松起来。似乎消散的还有西苑中的不满:贾环看起来,还是比较懂事的。
  朝政开始由春天的京察,转向增收商税的事宜,已经开始由零星的讨论刊发在真理报上。
  五月初二的晚上,何大学士派次子何以渐到贾府中请贾环到家中一叙。
  在国朝,领班军机大臣,已经是人臣的巅峰,是属于可以不用讲规矩的人。贾环于晚上七八点,到何府中。很多来求见何大学士的朝臣都看到。
  书房布置的简单,到处是书。何朔身材高大,六十多岁的人,目光炯炯有神,正在书桌后写信。等写完了信,这才摘下老花镜,道:“子玉来了。”
  贾环沉默的点点头。
  何朔喝口茶,开门见山的道:“子玉,宫中之事,非人臣所能言之。我无法帮你。”
  贾环拱手道:“谢何相。”因为,何大学士没有劝他。没有劝的意思,其实就是支持他的做法。
  很多事情,不能简单的认为宫中,朝中是割裂开的。特别是做官到何大学士这个等级,智商。晋王与锦衣卫指挥使毛鲲,大太监刘国忠走的近的事,谁不知道?
  作为文臣,何朔是相当不喜欢这样的皇子。难道违背历史潮流,复明朝的厂卫?那还怎么文官治国?
  刘太监的做法,令人很诧异。暗害贾皇子,为杨贵妃剪除争后位的对手,意图是什么?天子本来就宠杨贵妃,而贾环早早的表明,贾府不会推动贾贵妃争后位。
  何朔轻轻的叹口气,“子玉,这件事,很复杂。我听说商贵人,时常在西苑中陪天子看戏。”
  商贵人?贾环看向何朔,缓缓的点头。
  …
  …
  端午节前后,贾府全体出动,在清虚观打醮,为元妃祈福。
  五月初六,常朝。群臣在何大学士的带领下,在皇极殿中参拜御座。贾环身为正五品的通政司右参议,具备朝参的资格。在大殿中,随着群臣参拜,而后,步出皇极殿。
  皇极殿位于紫禁城正中,常朝结束后,官员们三三两两的散去,过昭德门,有的往文渊阁军机处而去。有的是出午门,往六部而去。还有的往西华门而去,回三法司。
  贾环一个人走着,身上有着不少目光。在皇极殿外的大广场上刚走没两步,一个小太监过来道:“贾大人,我干爹请你过去说两句话。”
  刘太监等在西侧弘义馆的走廊中,看着贾环在灰衣的小太监的带领下走过来。挤出一个虚假的笑容,拱拱手,“贾大人,好久不见,别来无恙。”
  清晨六点多,朝阳正在云层中喷薄而出,朝霞万丈。紫禁城的殿宇中,还带着夜间丝丝的凉气。夏日的光芒落在华美的廊柱上,蟠龙图案栩栩如生。
  贾环沉默的看着刘国忠。四十多岁的年纪,身形清,神情冷峻。这便是一系列事情的幕后主使。他内心中,此时,并不愤怒,而是无比的冷静。
  贾环的沉默,并没有让刘公公觉得有什么难堪,接着道:“在下听说你在查我的义子晁胜?”
  贾环看了刘公公一眼,道:“是的。”
  刘公公哈哈一笑,叹道:“人生若只如初见啊!在下可是很仰慕你的诗词,神交已久。当初见贾探花一面,不意你我此时竟然站在对立面。”
  贾环冷漠的道:“刘公公自己知道原因。只是,我很好奇,刘公公自己割了卵蛋,断子绝孙,进宫中,为的是什么?”
  “你…”旁边的小太监很不满的走上前半步。太监很忌讳,别人说他们没卵蛋。而贾环,在他眼中,根本就不可怕。能奈宫中何?贾贵妃已经失宠了!
  刘公公摆摆手,让这一位干儿子退下,嘴角带笑,眼中浮起回忆的神色,缓声道:“贾子玉,读书人,谁不想建立一番工业?奈何在下读书,科场蹉跎。
  国朝虽然依照明制,但却废除了司礼监,东厂,御马监等机构。太监不许读书。但,这应该是可以改变的。读书人将明朝三杨成为文官政治的祖师爷。在下,将会成为国朝太监政治的祖师爷。”
  这番话,刘公公说的神采飞扬。这是他的抱负。
  贾环不置可否,道:“刘公公,宫斗我不行,朝争你不行!言尽于此,你好自为之。”
  拱拱手,转身,离开皇极殿广场。r


第六百四十八章 疾风骤雨
  “哟…”
  看着贾环的背影在晨光中被拉长,小太监气不过,冷笑几声,道:“干爹,他还挺嚣张的!”
  贾环敢当着面嘲讽刘公公没卵蛋,确实很“嚣张”。而且,还撂下一句狠话:宫斗我不行,朝争你不行。
  刘公公笑了笑,很冷。贾环看起来胸有成竹。但,这世界上,并非只有他一个聪明人、狠人!连续不断的胜利往往会蒙蔽眼睛。人,不能自大啊!自大就要摔跟斗。
  …
  …
  贾环自四月上旬回到京城,近乎大半的朝臣们都在等着贾环“闹事”、或者说是“作死”。然后,从中寻找各自的机会。
  贾环身上的标签,不仅仅是旧武勋集团中的贾府执掌者,他同时还是何系的干将。贾环不得天子喜欢,何系同样会受到牵连。
  雍治十五年春的京察,何大学士压制了吏部尚书宋溥,大获全胜。势力空前。但,在如此强盛的局面下,朝廷各派系,都在悄然的形成默契。
  暗流涌动!
  就像张居正,在他成为大明王朝“摄政王”的情况下,朝堂中依旧有他的反对者。想要伺机赶他下台:万历五年的夺情事件。
  五月初六,在贾环踢掉了凤藻宫大太监陈赋言,在贾环和刘公公见过一面后,这场针尖对麦芒的死斗,终于由贾环率先拉开序幕!
  死斗,就是要以一方消灭另一方的肉――体为终极目标的斗争。这不叫政治斗争,而是你死我活的战争。
  如果,你的外甥死的不明不白,满城人不管不问,大姐姐近乎精神崩溃,怎么办?
  如果,政治对手,不择手段的进行挑衅,甚至越过底线,害死对四个月大的幼儿,怎么办?
  如果,高坐在御座上的那位,如同泥菩萨一样,漠视的看着这一切,甚至是,谁闹事,就收拾谁。怎么办?
  一个人,不能将善良变成懦弱。一个人,不能毫无底线、原则的退让。一个人,不能短视到:忍一时风平浪静。一个人,不能没有几根硬骨头!
  失却的公道,流逝的鲜血,被践踏的屈辱,只有用幕后黑手的血,才能洗刷,讨回。才能祭奠逝去的鲜活的生命,才能告慰活着的人们。
  要敢于斗争,敢于胜利。
  …
  …
  五月初八,膳食坊大太监刘国忠的义子晁胜,负责宫中食材采购的太监,在出宫采办时,因和街头混混倪二起了冲突,被北城兵马司指挥景田侯之孙裘良带人扣押。
  当晚,巡城御史的手札到北城兵马司中,要求裘良放人。接着,又有南安郡王、川宁侯各色人等派人求情。贾环当晚人就在北城兵马司中,冷眼看着这一个个出现的名字。
  五城兵马司,程序上五个对应的归巡城御史管辖。而裘良出身勋贵世家,与贾府交好。所以,旧武勋集团有人来求情,要求放人。
  须要知道,宫中食材采购,向来是花样、名目繁多。伪清时,皇宫里还出现过一两银子一个鸡蛋的笑话。要相信公公们的节操,不爱钱的太监不是一个好太监。
  晁公公负责这一块事务。自然不可能没问题。贾环看起来,似乎要从这里打破缺口。
  当天深夜,顺亲王的孙子宁浮带着晋王的口信,到景田侯府中施压,然后派人,在北城兵马司中将晁公公带走。


序幕就此拉开。
  很多内幕消息,比较隐蔽。比如,贾环当日就在北城兵马司中。但,这并不妨碍,路边社作出判断:这是贾环在对刘公公出手。但,效果看起来不是很好。被化解。
  京中热议,等待接下来的“好戏”。
  …
  …
  五月初十,下午。晋王到西苑中拜见天子未果。刘公公顺路送晋王出去。沿着西苑湖水的绿荫大路上,所有的宫女、太监都自觉的拉开距离。
  晋王没有见到天子,并不怎么沮丧。因为,他的八弟,楚王同样见不到他父皇。晋王一身红色的亲王服,器宇轩昂,笑呵呵的道:“刘公,给贾环盯上的滋味不好受吧?”
  刘公公冷峻的脸上露出一丝讥讽的笑意,道:“殿下,小儿辈不识规矩,等大事抵定,就送他进去。”
  其实,查采购、贪――污的事情,他根本就不怕。这是多年来宫中默认的事情。只是,他不想义子在北城兵马司中受苦,这丢的是他的脸面。
  外臣,若是能扳倒宫中的大太监,那才叫奇怪。当今天子,并不喜欢贾环,贾府的贵妃牌已经废了。说句不好听的,即便贾环恨死他,又能如何?
  他在宫中。
  …
  …
  四月份的时候,刘公公和晋王闲聊,曾经说过,废掉贾贵妃,在宫中的地位,目的并不是贾环,而是另有其人。当然,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当所有的人都在期待刘公公依靠晋王党和贾环大战三百回合时,剧本根本就不是按照路边社所设想的那样。庙堂诸公的想法,思路,和路边社不同。
  五月十三,朝中的红人党的旗帜人物,光禄寺少卿袁壕突然上书,请立杨贵妃为皇后。
  消息传出,满朝惊诧。
  谁都不明白,当前朝政的大局看点是如何制定增收商税的律法、规矩时,局部看点是贾环闹事,怎么突然的切到立皇后的事情上。
  当即,军机处何、刘两位大学士驳回,明言不可立杨贵妃为皇后。言官们纷纷上书。据闻,天子极其不喜。武英殿大学士华墨,立向暧――昧。
  这场风波刚刚由华墨等人掀起时,刘公公的出招:陕西布政使李康适(原扬州的李巡道)上书抵达京中,一条鞭法导致陕西出现民乱,抗税。请废一条鞭法。
  这比华墨的招法更凌厉。不过,双方的目的都是相同的:攻讦何朔!
  整个五月,朝堂、天下所有的官场都卷入到这件事中。一条鞭法的影响太大。科道言官们纷纷调转对准雍治天子的枪口,转而喷何大学士:祸国殃民!
  强推一条鞭法,导致出现民乱,这是要有人负责的。
  六月中,在福建提学副使贾政返回京中时,贾环作为真理报主编,去年推行一条鞭法的先锋大将,上书辞官!三次往返后,贾环的奏章被批复。
  自此,贾环从雍治十三年开始的官场生涯,在两年后,就此结束。而贾环的实际意愿,是想用他的辞职,来换取贾政官升两级。但他的想法,就此落空。
  …
  …
  贾环辞职之后,攻讦何大学士的声音减弱。但是,这并不是这场“疾风骤雨”的结束,而是开始。
  贾环离职之后,以副主编萧梦祯掌真理报,审查大权。大周日报随即加入攻讦何朔的阵营中。萧梦祯压不住韩秀才。
  晋王党,楚王党,华系,宋天官的宋系,都在盯着何系,局面很繁杂。
  在这样的情况下,何大学士只能退一步,将增收商税,改为对某些获利极高的货物增税:十税一。大约类似于南宋的博买制度。间而言之,就是对奢侈品增税。但,这个退一步的方案,依旧引起一些人的不满。
  有些人,眼中只有个人的家族利益,没有国家利益。
  七月份,在增收商税事情推动时,前面因陕西布政使李康适上书言一条鞭法的事,所中断的“立皇后”一事,在这几个月的酝酿后,终于到了图穷匕见的时候。
  七月二十二日,雍治天子的旨意下到军机处:立杨贵妃为皇后。何、刘两位大学士拒不奉诏。但,华墨起草了圣旨。何朔指令,将圣旨卡在六科的封驳程序。与大学士刘飞白,率六部高官,集体上书致仕,抵制此事。
  这是非常坚决的态度:死磕。对于读书人来说,如何能够接受兄嫂为皇后?还要不要脸?
  大臣们对付皇帝,造反肯定不行。第一个武器:骂皇帝。遇到弱势皇帝,比如隆庆帝,那就比较爽。碰到强势皇帝,那就要落几颗人头。第二个武器,集体辞职,撂挑子。何朔现在才用的就是这种办法。
  再比较激烈的,就是叩阙劝谏―标准模板,大礼仪中杨慎干的事。
  然而,雍治天子根本不吃这一套,在武英殿华墨的配合下,强行立杨贵妃为皇后。
  于八月初,准文华殿大学士刘飞白致仕,给车乘。贬刑部左侍郎田昌,贬大理寺卿梁锡。另有数人被贬谪。何朔惨败。但,天子挽留了何大学士。
  稍后,辽东总兵,原果勇营参将,天子心腹祈夏在边境大捷,天子龙颜大悦,赏赐无数!这与去年处罚王子腾的态度,大相径庭。
  换言之,领班军机大臣何朔,已经丧失了对朝堂的控制。这其中就包括,由贾环提出,他所赞成的,压制晋、楚两王夺嫡,避免影响朝政。
  何大学士已经无力压制。
  …
  …
  然而,这还不是这场朝廷大变局的终点:何失其权,重臣共逐。送别梁锡出京赴广西前,何朔请贾环、许澄、梁锡三人到府中小酌,说话。
  梁锡叹道:“天子是要倚重何相治国,才挽留。疾风骤雨啊。”
  何朔摆摆手,目光坚定,道:“老夫去职之日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