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奋斗在红楼-第2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围观中们一阵喧哗,各自议论。大脸宝一脸的懵逼。这事,就解决了?


第六百七十九章 最是不胜清怨春风中
  贾环第二天在贾府中听贾蔷说起昨天满庭芳中的冲突始末。
  纠风办中,清风透窗而入。上午时,春光明媚,庭院里鸟啼悦耳。贾环翻翻手中的资料,道:“黎宽?”
  昨天,他带着妻妾,贾府众位姑娘们从满庭芳二楼的包厢离开,并没有直接返城。而是在京中闻名的会所,澹云轩中要了一处临湖幽静的小院吃晚饭。庆功宴。
  从信丰街,东行十几米,便可进入澹云轩中。沿着院墙,绿树成荫,形成极佳的绿化带。往里面,走几十米,才是正院。其闹中取静的格局,颇受京城权贵、富商们的欢迎。
  至于,大脸宝在市井中,和别人的冲突,他根本没仔细问。而是和众金钗们谈着新白蛇传的剧本话题。
  贾蔷点点头,“嗯。环叔,就是他。百川通的东家殷无忌,便是想买下芳官巴结他。”
  贾环就笑了下,坐在书案后,慢慢的喝着茶。
  黎宽,丙辰科的榜眼。远不如同科的费状元那般耀眼。但黎宽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身份:苏州人。眼前,楚王的谋主,韩谨就是出身苏州。乡党啊!
  东林党的当代党魁柳安宜,现任苏州府通判(正六品)。他在苏州讲学,重开东林书院,领袖苏州文坛。
  黎宽和东林党,不可能没来往吧?包括,丙辰科的探花,彭鏊。苏州府吴县人。
  晋商和楚王,权力和资本,干柴烈火啊!
  贾环食指轻轻的敲一敲桌面,对旁听的刘国山道:“国山,留意一下晋商票号的情况。山雨欲来啊!”
  刘国山时年二十六岁,穿着青衫直裰,笑着点点头,“没问题。”京中已有风声,朝廷将分配铸币权,晋商怕是想要有所作为。
  刘国山出身于闻道书院,是贾环之前的上一任院首。当年,他在首善书院,跟着东林党闹事,以秀才功名,被禁止终身再入科场。他家中巨富,长袖善舞,现在跟着贾环做事,担任贾环的情报部门主管。
  贾环再道:“子泰,你帮我走一趟。拿我的帖子,去请周慎行在棋盘街中的云宾楼吃酒。我和他谈一谈。”
  雍治十三年乙卯科,探花是贾环。状元翁宗道,风度峻整,正人君子,因当年反对天子册封杨贵妃,被贬云南。
  而榜眼周慎行,被公认的人品不行。很早,就时常出入楚王的荆园。周榜眼是常州人!常州,距离苏州略有点距离。他不在楚王的核心幕僚圈中。
  这几年,楚王扩张势力是大势所趋。但是,贾环并不想,眼睁睁的看着敌方阵营不断的增强。下一步棋在边角上,制造一点矛盾,种一根刺。将来推到楚王这座大厦时,要省力些。
  而想必,以周慎行的品行,会很乐意接受他的建议。
  “好的。”柳逸尘答应下来。贾环则是带着张四水,贾蔷一起去族学挑人,筹办报纸。这次办报,将以贾家族学为贾府报纸:京城日报的核心班底。
  贾府的族学,从雍治十年开始改革,提供了一批读书识字,文化水平达到小学六年级的家仆、子弟。而今年正月后,贾环便下令:贾府族学自此,接受史、王、薛三家子弟就读。吸收、培养四大家族中的人才。
  教育是百年大计。贾环,很喜欢这种自下而上的,比较彻底的改良、掌控。足以,让贾府牢牢的主导着四大家族的方向。
  常申凯,就很喜欢别人叫他校长啊!
  …
  …
  春风朝夕起,吹绿日日深。
  京城西,宛平县,西城外,林府中。园林、景致,匠心独具。林家家中世代经商,原是京中的富商。但在雍治九年时,卷入户部的权力斗争中,家道中衰。而今,在林芝韵的打理下,逐步恢复元气。
  花园之中,一名身姿高挑的青衫美人,在春风里,斜倚栏杆,玉容幽怨,娥眉不展,将手中的花瓣丢在水池中,“唉…”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俏丽的丫鬟雨儿从外面进来,见自家姑娘慵懒、愁怨的模样,心中亦暗恼某人无情。老爷去年就请来府上吃过饭,就不肯给个准话。轻声道:“姑娘,马车已经备好了。你真要去东庄镇啊?”
  林芝韵轻轻的点头,“我去镇上的铺子查查帐。”其实,查账只是由头,她最美好的回忆,都在东庄镇上。
  雍治九年水灾中,那半个馒头,永远铭记在心;之后,在书生食府酒楼中上,在林家,在食档里,她带着面纱时,相谈甚欢。谈商业,谈趣闻;
  雍治十一年,他南下江南,前来东庄镇上告别,她当面试吃碧雪膏,面纱不慎掉落的尴尬、慌乱、娇羞。那种微妙的令人心悸的情绪,她如何能忘?
  雍治十四年春,在信丰拍卖行的包厢中,那一声“韵儿”的直白,让她脸上发烫,心中糯软,甜蜜难言。不枉费她一腔情思,为他筹银。
  只是,如此种种…,而今如此。她已经二十三岁!君若扬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沈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雨儿撅嘴,道:“姑娘,我去他府里找他。”
  林芝韵摇摇头,“雨儿,你不懂。”慢步,走出水榭。身姿婀娜,隆胸蜂腰。白腻如玉的耳垂上,两枚精致的银月形耳坠,随着她的步履轻摇。
  仿佛诉说着那份欲说还休的美丽。御姐的神韵流泻,风姿无双。
  最是不胜清怨春风中!
  …
  …
  二月中旬,京城的年味便已经淡去。城东教坊司的生意逐渐的好转——再没心没肺的人,也不会在正月里逛青楼。
  入夜时分,教坊司的三条胡同中,俱是灯红酒绿。热闹非凡。本司胡同东段,某名妓的绣楼中。歌舞、笑声不绝。
  自山西而来的晋商,吕承基和贾府的琏二爷一起吃着酒。心中苦笑。他早知道贾府在找他。晋商会馆里,此类消息灵通。但只要他还在京中做生意,就无法拒绝这顿酒。
  贾琏一身蓝衫,英俊潇洒。他办事很有章法,酒酣之处,才道:“吕员外,我的来意,想必你心里有数,请你看个价,我绝不还价。只是,林家原来的生意、铺子一定要尽快交割。”
  吕承基沉吟着,道:“琏二爷,茶叶、香料、药材铺子,如今不比几年前的价格啊!”
  林家衰落,他接着和林家二公子林心远结交的机会,顺势吞并了林家的产业。但随着林老板(芝韵)和贾探花越走越近,他将林家的西江月茶楼、布匹店,都卖回给了林家。
  如今,他手上拿着的都是赚钱的好买卖。这都是可以传给子孙的家业。他如何肯还给林家?
  三年前,贾环的婚礼,晋商集体送礼。他亦备了一份。贾环收下。当时以为无事了。没想到,时至今日,又起波澜。
  贾琏笑一笑,自信的道:“你说个数。”
  吕承基举起右手,张开,缓声道:“琏二爷,五万两银子…”看似为难,处在下风。但这个价格,其实还是不想卖。
  贾琏脸上的笑容顿时淡去,嚯的站起来,留下一句,“吕员外,你好好的想想罢。”大步出了绣楼。
  贾琏发怒,径直离开。但,吕承基脸上没有任何表情,缓缓的喝着酒。事涉身家,利益,他怎么肯甘心的让出去?少不得,要去晋商会馆里坐坐。
  …
  …
  贾府北园,外书房中。贾环听贾琏说完,“他不愿意卖?”禁不住皱眉。
  这是他想给林家的聘礼。韵儿念念不忘的,便是她家的祖业。林家的铺子,生意拿不回来,他哪里好意思纳韵儿为妾?


第六百八十章 自从一见桃花后
  贾环的外书房,基本只是会客的功能。陈设精美、雅致。书桌之外,布置着一套桌椅,墙壁上的字画俱是名家手笔。多宝阁中的文房装饰,价值不下千两。
  上午的小雨,滴落在玻璃窗上。贾环负手,缓缓的踱步,沉思着。这事,有一点棘手。
  贾琏道:“环兄弟,吕承基是给脸不要脸。真要我们府上发动起来,有他好果子吃?哼!他说是晋商,晋商的路庸,愿意为他得罪我们贾府?”
  商人,怎么和权贵之家对抗?贾琏心里对吕承基很不满。开出五万的价格,令他无功而返,没有完成贾环的嘱托。
  贾环回头,认真的道:“琏二哥,膨胀了!可做可不做的坏事,不要做。朝中盯着我们贾府的人,何曾少了?”他不讨雍治天子的喜欢,以华墨、袁壕为首的红人党,应该很有兴趣拿他刷业绩。贾府上下,近日来,给九卿的荣耀,搞的有点自大了。
  贾琏给贾环说的讪讪一笑。
  贾环沉吟着道:“这样吧,你和吕承基约个时间,我和他谈一谈。”他一会要去卫府见大学士卫弘。长谈下放铸币权的方案。这件事,暂时要放两天。
  唉…
  …
  …
  二月二十一日。东庄镇,春雨润如酥。
  依托着教育起家的东庄镇,在雨中,生机勃勃。豪华的马车川流不息。又是一年招生季。雍治十六年,是乡试年。
  北前坊,林府中,天色略暗。充满了女儿风情的闺房中,点着明亮的蜡烛。
  林芝韵在檀木方桌前,读着家中寄来的信:二兄林清远写的来。
  “妹妹,叶家再次上门提亲,许以正妻之位,聘礼丰厚。父亲拒之。以我看来,未必不如贾府小妾。妹妹素有主意,自己决断。父兄以你之意为准。
  官媒亦有数人有意求娶。优劣不一。
  近日京中银业大地震。京中大小报纸二十余家,纷纷报道。形势如沸水。朝廷有意择天下最有实力的数家票号、银号、钱庄联合铸造、发行银币。居中主持者贾环。”
  林芝韵放下信,幽幽的一声长叹。
  她二哥说是以她的意见为准。其实,还是有一定的倾向性。妾室,那里如正妻的地位?这是为她考虑。而她父亲,多半还是想依附贾府的权势。
  而她心里怎么想的?她当年带着面纱,却故意将脸上化妆,一个“井”字型的疤痕。她希望喜欢她的人,不是因为她的容貌,而是她这个人。
  她的想法是显而易见的。可是,你为何不来?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
  …
  雨儿穿着水粉色的掐牙背心,宛若邻家少女,在门口,想要进去,终究没进去。
  姑娘心里的苦,她知道。
  …
  …
  天下承平日久,京城中,茶馆兴起。茶馆中,提供饮食、茶水,台子上表演着评书、大鼓、相声、曲艺等,招徕生意。位于京城正阳门大街尾端的西江月茶楼,便算是个中翘楚。
  二楼的“西”字雅间中,安静幽雅。
  贾环、林心远、吕承基三人围坐在小桌边。几样点心:藕粉桂糖糕,松穰鹅油卷。一寸来大的各种陷的小饺儿。一壶凤髓茶!
  林心远的妾室,原来林芝韵的侍女,舒儿,站立在一旁。
  贾环轻轻的抿一口茶,道:“想不到啊!林子明、吕员外,你们说呢?”
  雍治八年,贾环到西江月茶楼卖,当日,便是在这包间中。人物,也是他们四人。当然,还少一个说书人:罗先生。已经八年过去了。
  吕承基附和的道:“是啊!”当年,那个毫不起眼的庶子,现在令他仰望。
  “贾先生说的是。”林心远则是一脸的古怪,他昨日才将信送到东庄镇他妹妹手中,结果,贾环今天就约他来西江月茶楼,谈赎回林家生意、店铺的事情。这…
  其实,去年底贾环到林家吃饭,他父亲表露出嫁女儿的意愿。贾环说他要准备一份聘礼。拖到如今三个月过去,林家上下都以为贾环是托词啊!
  贾环点一点头,道:“吕员外,林家当年的生意、铺子,不外乎茶叶、香料、药材三个行当。还在你手中的,资产,你报个价吧!我要用这些资产,做聘礼,娶林姑娘。”
  贾环说的很直白。
  但正是因为太直白,所以,吕承基顿感压力极大。
  要说,在这件事中,他是处在弱势一方。但是,涉及到利益,他不愿意就这样给贾环一口吞了。京城里,总有讲理的地方吧?晋商,不是没有门路。
  而贾环请他见见面,他拒绝不了。见了面,要谈这件事,他同样拒绝不了。
  吕承基正要开口说话,贾环摆摆手,道:“吕员外,五万两银子的价格,我不是出不起。但是,这明显浮高的价格,你觉得我吃了这个亏,日后会不会找你麻烦?
  你和林家当年的事,从生意人的角度而言,很正常。我不会干涉。我若是想整你,空手套白狼,就没有必要在这儿和你谈。吕员外,你说呢?”
  我能说什么?
  吕承基无语,面对贾环,和面对贾琏,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感受。他还想要再挣扎下,道:“贾探花,茶叶、香料、药材的利润有多大,你不是不知道。我没有必要卖…”
  贾环竖起手,打断吕承基的话,“我想买。你开个价。”很强势。
  吕承基一下子给逼到墙角。
  贾环再进一步,道:“这样吧。吕员外,三万两白银,我买下所有的铺子和商道资源。两万两现银,我再转两间贾府的煤铺子给你。”贾府的蜂窝煤生意,已经从作坊,转变成利润更大的煤铺子。蜂窝煤制作、销售,只是继续维持而已。
  这是很优厚的条件。京城中,一间正常运营的煤铺的价格,保守估计在八千两左右。京师三百万人,到了冬季,就要用煤。煤铺大赚特赚。
  吕承基心里盘算了一下,放弃抵抗,长叹一声,道:“但凭贾探花吩咐吧!”
  贾环笑一笑,对还懵逼着的林心远道:“子明,你去准备契约。银票我已经带来。等会签字画押。再送到衙门里盖章。”
  “哦,好,好。”林心远带着同样不明觉厉的舒儿离开包厢。去准备契约。
  包厢中,吕承基苦笑着喝一口茶,道:“贾探花厉害啊!你要是经商,我们这些人那有一条活路?”
  贾环携大势,软硬兼施,将吕承基压服。但他心中并无多少大快——感。商业谈判和政治斗争,都是在琢磨人心。而显然,政治斗争更高一级。
  贾环和贾琏的不同在于,贾琏是借势,而他就是贾府的势。
  办成此事,贾环心中轻松,喝着茶,道:“吕员外过奖!倒是有一事要请教下吕员外,你们晋商内部分几个派系?日升昌的路枢密不是在天子面前说的上话吗?百川通怎么和楚王交接?”
  这倒没什么不可说的。吕承基心里叹口气,贾府的这位执掌者,是个眼睛里揉不得沙子的人。
  内心之中,禁不住为他的选择,而感到庆幸。站在这样一个人物的对立面,很需要勇气。
  …
  …
  当天晚上,吕承基和林心远将所有的手续交割完。第二天上午,林家的信使到东庄镇,将林心远的信送到:这是贾环的聘礼。
  随行的,还有贾环的一方小书笺。书笺上,别无他话,只有一首小诗:二十年来寻旧忆,几回落叶又抽枝。自从一见桃花后,直至如今更不疑。


第六百八十一章 丁香一样的姑娘
  京城中的报纸,经过数年来的发展,优胜劣汰,已经有大小二十多家。最大的两家依旧是真理报,大周日报。全部受通政司右参议、真理报主编管辖。这是源自于雍治十四年,贾环在朝堂上的提议。
  而鉴于报纸在朝野、士林中的影响力日渐增大,朝堂内外已经有呼声,将审查报纸的决定权,交给通政使直辖。因为,正五品的通政司右参议有很大的概率压不住报纸背后的权贵们。当然,现在是魏翰林为真理报主编。他的脾气,连大周日报都敢查封,谁敢撩拨他的虎须?
  二月二十三日,京中报社,除了真理报以外,所有报纸都报道了一则消息:前真理报主编,前翰林侍讲,前通政司右参议,天下闻名的诗词才子,贾环贾探花,以三万两银子的聘礼,纳妾一人。
  满城轰动!
  要知道,以当年天下第一名妓苏诗诗的美貌、名气、才华,她被人(贾环)从教坊司赎身,费用亦不过八千两。
  消息来源,确切可靠。追求林家女儿的,不仅仅有林家的好友,还有京中的一些人家。
  东庄镇的林老板,在京城中布匹、餐饮行业内的名声很大。咸亨商行的书生食府,就是交给她经营。外城东的聚宝盆,信丰街中就有一家书生食府。
  而布匹生意,是林家的老行当。她的规模做的比父辈更大。内务府采购,供奉大内的布匹,她一家,要占十分之一。相当的厉害。还有代理的贾府的碧雪膏生意。
  这样一位女子,娶回家做主妇,嫁妆几许?至少不会低于5千两银子。5千两银子,大约等于类似于后世的500万。这样丰厚的嫁妆,觊觎的人怎么会少?
  就算传言中,她很丑,时常以面纱示人,又如何?更别说,她打理生意的能力。
  简而言之,已然二十三岁,还未嫁的林芝韵,很抢手。她的婚事,定下来,给贾环做妾,各方面自是立即都知道消息。随后,在各种感慨、叹息声传开。
  普遍的观点是羡慕:贾府当前的权势啊!何况,贾探花那么年轻,不是老头子。
  雍治十六年,二月二十四日,清明,宜婚嫁。
  小雨如烟。下午时分,林家的花轿和送亲的队伍自西城外而来,抬进无忧堂中。
  红楼原书第十六回 ,王熙凤口述薛姨妈将香菱嫁给薛蟠为妾的场景:故此摆酒请客的费事,明堂正道的与他作了妾。贾环在无忧堂的前院中置喜酒,宴请在京中的好友,以及贾府的子弟。
  一应待遇,和香菱、苏诗诗时大致差不多。热闹并不张扬。只不过,贾环去年年中纳两房美妾时,贾府、何系风雨飘摇。而今天,贾府中喜庆的氛围更浓。
  很多贾府来往的世家、勋贵子弟,不请自到。比如:王、史两家的子弟,李家的女婿罗华…
  无忧堂前院某院落中,正房和厢房摆了二十几桌酒。管家元伯安排着酒菜。
  …
  …
  无忧堂原来是汝阳侯府,足有一个半的贾府大。林芝韵的住处,宝钗安排在正房东面,黛玉院落更东的一处院落中。前院的喧闹,并未传来。
  幽静,精美、雅致的院落正房中,林芝韵给宝钗敬茶完,由丫鬟、仆妇们簇拥着回来,等在屋中。一身粉色绫罗长裙,凸显着她颀长的身姿,隆胸蜂腰,美态难言。
  此时约下午四点许,庭院外,春雨缠绵,点点滴滴落在石板上。屋中,红烛高照。映照着她面若桃花。
  贴身大丫鬟雨儿,十九岁的姑娘,约一米五五的样子,身段比例极好,黄金分割。穿着藕荷色的长裙,站在桌边,陪着自家姑娘说话。她算陪嫁的丫鬟。
  “姑娘,报纸上那些人真过份,净胡说八道呢。”
  “你理他们干什么?”林芝韵莞尔一笑,不在意的道。走到金丝楠木小桌边,玉指拈起一块抹茶绿豆糕,浅浅的咬一口,就着茶水,慢慢吃着。
  她今天些点紧张,加之昨晚没休息好,亦没有怎么吃东西。她二十二日上午接到哥哥的信,下午回京城。昨日,在家中准备,今天便出嫁。
  一切,似乎异常的仓促,但却又那样的自然、顺理成章。她心里很清楚,她嫁的不是贾府的权势。
  主仆俩正说着话,刻意的不去想心中的忐忑、不安、紧张、娇羞的情绪。就这样,嫁人了呢。
  这时,房门上响起几声轻敲声,“咚,咚。”雨儿还以为是贾府的丫鬟送东西来,扬声道:“进来吧。”随即,就见贾环推开门,穿着一身玉色的文士衫走进来。
  雨儿禁不住惊讶的张着小嘴,脱口而出:“啊…!贾公子,你怎么来的这么快?”算算时间,贾环应该还在外面吃酒。这才刚是春天黄昏时。
  雨儿娇小,伶俐,娇嫩,美艳。贾环好笑的道:“雨儿,你叫我什么来着?不怕我行家法么?”
  雨儿恍然的掩嘴。然后,低下头,嘟嘴。从今日起,她、姑娘和贾环的关系不同了。她是他的人了。她应该叫贾环“老爷”,在贾府里称三爷。
  见贾环进来,林芝韵本来还有些紧张的。给雨儿逗的一笑,起身,向贾环行一礼,道:“相公…”声音清脆悦耳,如珍珠落在玉盘上。只是,音量很小。如同蚊子般。
  林芝韵本以为她不会紧张,但,真正的“相公”两个字喊出口,顿然就想到现在的情况,关系的变化:她已经是他的妾室。清丽的容颜上,已见娇红。
  看着许久未见的佳人,贾环温和的笑一笑,径直走到她身前,温柔的拥她入怀。林芝韵的身高,比贾环要矮一些,约有166,显得高挑、婀娜。乳挺腰细。
  “韵儿,让你久等了。”
  一句话,一语双关。让房间中的情绪、氛围,突然间,如同一坛美酒被揭开,香气醉人,浓烈的化不开。
  他确实让她等的太久了。不仅仅是现在,也不仅仅是近来三个月的纳妾程序。雍治十四年春,他已经表露出意愿,两情相悦,却到今日,两年后,才娶她入门。
  林芝韵感觉琴弦就这样,被轻轻的拨动,心中,苦尽甘来的感觉涌起,漂浮着,让她如在空中,情难自禁,道:“相公,我前日在东庄镇见到你的信,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