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奋斗在红楼-第3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行┪⒚睢
  众人相互寒暄着。
  少顷,户部尚书赵鹤龄,带着户部、工部的官员、书吏二十多人过来。众权贵、巨商们纷纷起身见礼。
  赵尚书坐在主桌上,四周的目光看过来,扬声道:“诸位,朝廷再次与尔等会商。今日一定要得出一个合适的方案来。”
  皇商那桌上,刘皇商脸上微微露出苦笑,对于、王两皇商小声道:“不如户部定下来,我等执行的好。这般商量,又商量到什么时候去?”
  两名皇商各自点头。这是主流的看法。
  二楼大厅中响起一阵嗡嗡的声音。这时,贾琏站起来,拱手一礼,道:“赵大人,在下有一个方案。”
  赵尚书脸上不动神色,笑着点头,“哦?但讲无妨。”
  贾琏接着道:“近日来,各家对份额的分配,多有不满。究其原因,还在于没有明确原则。什么原则?凡是有利于推行银币的人,我们就要多给份额。凡是,愿意推广银币的人,我们就要多给份额。
  有鉴于于此,在下斗胆将份额分为三个档次。第一档:内务府;第二档:户部、工部、蜀王府、陕西富商景璘、松江府富商李纶;晋商、徽商、广州行商、天顺丰、三大皇商、贾府。第三档:汉王府、北静王府等。”
  贾琏话音一落,二楼的厅中,一阵沸腾。
  汉王的长子宁镀当即讥笑道:“岂有此理,按照你贾琏的说法,我们这些人,今日算是白来了。怎么你贾府都够格到第二档中?”
  魏其候侯府的许管家跟着道:“琏二爷,这未免太过份了吧?”他和贾琏在一个桌子上。
  高之令道:“琏二爷大约没去过我们苏州,太不将我们太湖地区的商帮放在眼中了。竟然没有我们的份额,这是什么道理?”
  贾琏对其他人的质问,并没有什么反应,但对高之令的指责,却是反应极大,冷笑着嘲讽道:“高员外想要一个理由?我可以给你一个理由。你长的丑。我长的比你帅,这就是最好的理由。”
  “哈哈!”一阵哄笑声响起!
  没有人会认为这是真正的理由。但,都看得出来,贾府在针对高之令。这位楚王的代表。当然,贾琏说的确实有道理。
  看一看,贾琏英俊潇洒,身姿修长,一身蓝色的锦袍,世家子弟的风范浸润到骨子里。而反观苏州巨商高百万,矮小,脸上有胎印,长的比较丑。
  其实,明眼人都看的出来,蜀王府代表的是杨皇后,陕西富商景璘八成和大理寺卿李康适有关。李廷尉曾任陕西布政使,据闻他和华相交好。松江府富商李纶代表的是卫相。
  这是一个相当豪华的政治阵容。天子加皇后,军机处的两个大学士,外加六部中的户部,工部。啧啧…
  唐道宾笑着摇头,对纪鸣道:“纪同年有没有觉得,这是子玉的风格?”
  一个反问语句,再加上“凡是”这种大白话的口吻,还有这样“美丽即是正义”的嘲讽逻辑。说不是贾环教的,谁信?
  纪鸣笑着点头。
  …
  …
  巨大的哄笑声,让高之令涨红了脸。他感觉到贾琏赤——裸——裸的恶意。
  百川通的殷无忌开口挑唆,笑呵呵的道:“琏二爷这个理由挺新奇的。我们这在座的,能比琏二爷更英俊的,只怕很少。难以服众啊!”他并非要拉高之令一把,而是要让贾府成为众矢之的。
  贾琏侧身,面对晋商的一桌,讥笑道:“我忘了说明一点,诸位晋商员外,都是身家百万,我这个方案,是要将百川通排除在外。百川通赞助大周日报,前些时日,嘲讽我贾府嘲讽的很带劲啊。”
  你麻痹。殷无忌脸色一僵,没想到“惹火上身”。当场就想破口大骂,一口气堵在喉咙里,半天没吐出来。
  贾琏把话点的很明白,贾府和楚王系的恩怨。一时间,二楼厅中,变的安静起来。这种政治斗争,没有那个商人想站队。
  路庸皱皱眉头,正要打算开口维护两句。
  这时,赵尚书突然出声,道:“这个方案不错。大家的意见呢?”
  天顺丰的东家,号称西南钱王的胡炽果断的出声捧场,道:“敢问老大人,第一档,第二档,第三档的份额具体怎么划分?”
  这话其实很蹊跷。贾琏提的方案,胡炽却直接问赵尚书。而且,赵尚书是在表露了自己意愿的前提下,征询众人意见的。不少人,心中都有些谱了。
  想想,那些联合起来的政治力量吧!心里就算有些意见,也得憋着。胳膊拧得过大腿?
  赵尚书笑眯——眯的,不慌不忙的道:“内务府占15%,第二档11家各占7%,第三档12家,合计占8%。”
  徽商的汪鹤亭、马均泰心中计算后,立即表态,“我等听从朝廷吩咐。”
  接下来,众人纷纷表态。至于,质问贾琏的汉王府,魏其候府,高之令,殷无忌即便反对亦无济于事。
  汉王府的宗人令,说白了,就是个皇家的面子功夫而已。有些话,锦衣卫可是报到天子案头去了。敢闹事,后果自己掂量。
  至于,魏其候府,旧武勋集团和新武勋集团,天然对立,根本不是经济利益可以收买得了的。那么,干吗还要给他们分?给点汤汤水水,就算团结钱了。
  而贾府和楚王,算是在某种层面上,撕破脸。
  不能,别人打着踩你的脸的主意,你还要腆着脸,贴上去吧?
  …
  …
  赵尚书宣布结果之后就离开云宾楼,具体的事务,要请各家派人,到户部去办理。
  云宾楼中,纷纷散场。
  最失意的,是高之令,殷无忌、宁镀。他们三个,是九日前,笑贾琏笑的最开心的人。
  贾琏看看手些发抖的高之令,笑一笑,转身下楼。想踩着贾府上去?京城这水,没你想的那么简单的。
  消息,随即传开。
  报社的编辑们都像炸开了一般,纷纷写稿。于他们而言,谁又想到事情会出现反转呢?明明是开着,一帮人反对贾府,要踢出贾府,没想到,最终被踢出局的是高之令,殷无忌。而且,汉王府的份额,非常少。
  …
  …
  马车中,汪鹤亭和马均泰,都是笑着摇头,这个方案,对徽商不错。这也是四大财团纷纷赞同的原因。
  汪鹤亭笑道:“高百万要傻了。他的二十万打了水漂。”
  马均泰微微一笑,“我在想,殷无忌,八成会有麻烦咯!晋商那帮人,说团结也团结。说是一盘散沙,也是散沙。他们的票号要是合并成一家,我们这些人还做什么银业?百川通,被排斥在发行银币之外,只怕要渐渐式微。”
  汪鹤亭笑着点点头。


第六百九十一章 春风袅袅(一)
  西南钱王胡炽在东城置办了一套住宅。这是一处五进的大院。奴仆、丫鬟、管家、美妾都配置的齐全。
  坐轿子回来后,胡炽一身长衫,清廋、矮小,坐在椅子上喝着普洱茶。
  族侄带着两个机灵的少年在面前侍候,说话。“四叔…,今天的会商怎么如此之快?”
  胡炽喝着茶,笑道:“朝廷里的贵人把事情定好了,还谈什么?结果,对我们而言还不错的。贾探花,还是讲究的。”说着,将今天的情况说了说。
  整个过程,现在来看,很清晰。第一次会商,其他落选户部名额的权贵、富商都闹起来。矛头嘛,直指贾府。贾府在名单中太惹眼。
  而闹起来后,却是恰恰给了幕后操盘者改变标准的口实、机会。这个幕后操盘者,便是大学士卫弘、贾环。他们作为首倡者,拿到应有的份额。
  否则,按照京城里上下的共识,第一条界限是权贵、巨商。卫相和贾环,都拿不到相应的好处。算白忙活一场。
  不过,为了推行银币,四大财团,都拿到相应的份额。这一点,还是做事应有的态度。若是权力和资本的结合,只是为了个人捞好处,那他就看贾环不起。
  胡炽吩咐道:“你去贾府下个帖子。我在京城里还要待一段时间,和贾探花见面,吃杯酒。”
  族侄笑着答应着。
  既然来京城的目的达成,他自是心情极佳。
  …
  …
  城南,广州行商的会馆中。夜色朦胧。云宾楼的消息,到此时京城消息灵通的人都已经知道。等明天的报纸出来,便是满城几百万人都知道。
  广州行商的领袖伍观恒,在偏厅里和同乡、翰林院庶吉士陆储小酌。
  伍观恒今年六十七岁,清廋,马脸,尖嘴,拿着精致的酒杯,含笑着道:“叔厚,你是没听到贾府那位琏二爷的话:我长的比你帅,这就是理由。吓,这话当时把我给吓住。美丽即是正义,按照贾探花这个思路,我也属于被排除在外的人。”
  伍观恒作为久经商场的风云人物,今天的事情自是看得清楚:认认真真走形式。
  很明显,是由贾环主导此次银币份额蛋糕的划分。否则,贾府有底气说将高之令,殷无忌排除在外?没见今日会商结束时,那两人失落的神情?
  7%的份额,便是1400万两白银,保证金是70万。这对于广州行商来说,只是小钱。而一年的利润是280万两,很丰厚了。
  陆储时年29岁,笑一笑,喝着酒。这话不好接。伍世伯可以自嘲相貌,但他不可以附和。
  伍观恒抿一口酒,道:“叔厚,此子必成大器。我在京中,还要盘桓一些时日,你帮我约一下他,我和他见面聊一聊。”
  他到京中,有些时日。虽然不是官场中人,但对大致的局势还是看到的清楚。当前京中的夺嫡之局,已经白热化。所谓白热化,就是大部官员,已经在思考站队的问题了。
  这次楚王系的两个钱袋子率先攻击贾府,其实是整个大局的一个缩影:楚王系和贾府的关系并不融洽。但,说实话,他真不看好,楚王身边的东林党们,能斗的过贾环。
  几十年后,贾环必然是朝堂上的风云人物。他提前投资。
  陆储道:“好的,伍世伯。”
  …
  …
  魏其候府中,魏其候从五军都督府回来,在外书房中,听着许管家的汇报。
  许管家气愤的道:“老爷,小的虽然极力反对,但是无法奏效。汉王府的镀爵爷也是。贾府实在太过份。”
  魏其候五十多岁,似笑非笑的看了自己的都总管一眼,“那你的意思是?”
  许管家慷慨的道:“老爷,请你和汉王等人沟通。陛下、皇后娘娘的份额,咱们不动,但绝不允许贾府独占7%。”
  “狗屁!”魏其候忽而爆发,将手里的茶碗重重的放下,骂道:“就你这点小伎俩,还想玩合纵连横。是玩死劳资。滚出去!”
  魏其候心里气不气?当然气。但是,贾府所提出的方案,仅仅是一个方案吗?写在纸面上就做成事了?背后没有沟通,谁理他贾环?
  不说别的,就他现在去和蜀王沟通,能得到结果?再比如,他去和华相沟通,能沟通出什么来?
  平心而论,魏其候心里对贾环并没有什么看法。他还和贾环的恩主何大学士合作过。但,现在贾环是打压他。拿他刷了一遍在旧武勋集团中的好感。可以预见,旧武勋集团对贾环曾经干掉南安郡王的一些疑虑,都将消失。
  换言之,贾府,在旧武勋集团中的地位,将显著上升。就看贾环,怎么将贾府的那7%的份额分出去。贾府的份额比北静王府还要高。
  …
  …
  就如同魏其候府中的愤怒,在三月十五日这天,京城中上演着种种的情绪画面。
  贾环借贾琏之口,所提出的方案,并非是一个完美的方案。有人拿到筹码,有人没有。所以,势必是有人高兴,有人不爽,有人失落。比如,汉王府中。贾府作为勋贵,皇亲国戚的一员,未免太不把宗人府放在眼中。
  比如:晋商里的殷无忌。他都没搞明白怎么回事,就被秒杀!铸币权,百川通拿不到,同乡们,谁带他玩?
  比如,苏州巨商高百万。他一向是扮猪吃老虎,但来到京城之后,却没想到真被老虎吃了。二十万两银子打了水漂没拿到铸币份额不说,还出了丑。
  可以预见,“我长的比你帅,这就是理由”,在京城报纸的报道下,会成为他人生的污点。京城水深啊!
  其他诸如贾琏和贾蓉,贾蔷的等贾府众子弟的畅饮,和史、王、薛家的沟通,不必细说。
  不管各方的反应如何,三月十五日会商,整个铸造、发行银币的方案就算定下来。整个过程,就像是资深的猎手,布置了一个并不高明但精巧的局。
  当京中的权贵,巨商们闹腾时,权力与资本结合,所带来的巨大的能量释放出来,轻而易举的碾碎了一切反抗的力量。
  如此的简单。并不繁杂。于贾环和卫大学士而言,在为国家做事的同时,要确保自己应得的份额。就是这样的简单。但,所带来的影响,对时局的影响,却是深远的!
  比如:银币的发行对全国经济的影响。拿到发行银币资格的商家,在银行业中,必将走的更远。
  比如,贾府和楚王系的关系…,比如,资本力量,在权力指挥棒下,继续追逐权力,重新配置。
  雍治十六年的暮春,要来了。桃花明媚。


第六百九十二章 春风袅袅(二)
  三月十五日会商后,第二天上午,户部关于铸造、发行银币方案的奏章就已经到了皇城内的军机处。
  军机处票拟后,上奏天子。二天后,天子批复。随后,关于钱币改革的事情便做起来。
  户部、工部,大量的人力、物力调动起来。一项项的工作逐步推进:制定钱法,收取各家的保证金,制定名册,厘清权责,签订契约。工部在城南的作坊里,几十名工匠用心的铸造着母钱。另有,在各地设立铸造局的事宜。在工部与各家来回的磨嘴皮中,定下地址。
  西苑,春风沉醉的御花园中,午后的阳光落在花园东面临湖的楼阁中。亭中二楼,太监、宫女们捧着各种器具侍奉在一旁。入眼皆是皇家的用度,颜色。
  雍治天子一身明黄色的龙袍,舒服的倚在铺着精美的明黄色团龙图案坐褥的塌椅中,眺望着北海,久久不语。
  娇小玲珑的独孤贵人乖巧的侍立在一旁。双十年华。精致的五官如若刀削般的立体。冷艳动人。一身粉白色的紧身胡服。愈发显得乳挺腰细。玉臀小而圆翘。她身高虽然不高,但笔直的双腿却予人一种修长感。别具风情的性——感美人。
  吴王从亭下上来,等在天子身后,看着天子发白的鬓角,心中有些忧伤。说起来,他是天子简拔的,这份恩情他如何能忘?
  “皇弟来了?”雍治天子并没有回头,仿佛是刚回过神来,道:“怎么,为贾环说情来着?内务府占15%的份额,不是朕应该得的吗?”银币份额一事,贾府出头,得罪了那么多人,有些话,自是传到天子耳中。
  这个世界,从来都不缺聪明人。很明显,贾环主导了银币份额分配一事。而讲内务府的份额定的这么高,用意不就是讨好天子,想要复官吗?
  吴王心中一叹,幸好贾环和他谈的“刷好感”不是这个。弯腰低头答道:“臣弟不敢。工部的金银母钱已经铸造好。臣弟拿来,请陛下一观,并命名。”
  “哦?”雍治天子起身,走过来,面对着吴王。时年四十六岁的雍治天子颇显老态。脸上的法令纹,很是明显。皮肤灰暗。整个人如同即将枯萎的老树。只是,依旧散发着帝王的威严。“呈上来,给朕看看。”
  吴王下楼,片刻后,手里拿着一个托盘上来。上面放着一套9枚钱币。金币三枚、银币6枚。款式各不相同。
  新拟定的钱法:社会流通的以1元的银币为主,但会辅以价值更大的金币,以及面额更小的银角,分1角、2角、5角。但由于有铜钱的存在,银角的推出并不急迫。
  雍治天子伸手,从铺着黄绸缎的银盘上,拿起钱币,把玩着。
  吴王介绍道:“陛下,金银币各三种款式。区别在于图案上。臣斗胆,请工匠分别印上了太祖皇帝和陛下的图案。请陛下恕罪。”还有一种,印的是一个农民种地的图案。
  雍治天子看着银币,笑道:“这有什么罪?朕也有闻,海外诸国,在钱币上印着其国王的图像。”说着话锋一转,道:“将朕的图案印上去,这是贾环的主意?他倒是全才。诗词,绘画,商业都懂。”
  吴王点头,奏道:“确实是贾环提供的想法。陛下文治武功,远迈前朝。当使万民景仰,无日不得见天颜。”
  雍治天子心情畅快的哈哈大笑,道:“朕的文治武功,比太祖不如。再者,民以食为天。历朝历代,莫不劝农。灵雨既零,命彼倌人,星言夙驾,说于桑田。你们想的不错。命名,就以朕的年号吧。雍治银元。”
  “臣遵旨。”吴王低头,答应。心中,知道他和贾环,都已经成功的在天子心中加分。
  …
  …
  时至三月二十二日,山中桃花盛开、灿烂明媚。故事很凄美的桃花扇,让众美人们,对桃花,寄语良多。正所谓:暮晓春来迟。先于百花知。岁岁种桃花,开在断肠时。
  红楼诸钗的诗社名,可就是桃花社。黛玉仿古体,作桃花行,重建桃花社。诗曰:桃花帘外东风软,桃花帘内晨妆懒。帘外桃花帘内人,人与桃花隔不远。
  贾环带着妻妾、金钗们在东庄镇住了将近一个月,收拾行李,准备返回京中。
  铸造、发行银币之事,已经完结。大局落定。消息已经从京中传来。贾环不用继续呆在东庄镇“避(猥)嫌(琐)”。他要是在京中,谁敢去踩贾府呢?
  这天下午,贾环带着小厮出门,到闻道书院的新校区,教师宿舍区域,书院院长叶鸿云的小院里煮茶,喝酒。
  在书院里攻读的诸位同学先后到来。大师兄公孙亮、罗君子、庞泽、乔如松、秦弘图、纪澄。
  闻道书院的学生虽然一界界的出来,但是科场上还是他们这一批书院的核心弟子最早,最先。
  庭院中,苍松如许。众人在轩窗处,随意的落座。
  叶鸿云已经四十多岁,岁月匆匆。头上皂条软巾垂带,穿着宽松的儒衫,性情温和,道:“诸生齐聚,吾亦兴致飞扬。诗酒趁年华。诸生自取。”
  公孙亮一身白衫,面若冠玉,丰神俊朗,笑道:“叶先生太偏心了。我等每隔几日来请教。今日不过是子玉要回京了。”然后,用力的拍拍贾环的肩膀,长叹一口气,“知我者,谓我心忧!”
  众同学爆笑。
  大师兄昔日爱慕东庄镇上的林姑娘,但因其容貌而退。而今,林佳人已是贾环的妾室,却是容貌清丽绝美。
  贾环笑着摇头,抿一口酒。
  闲谈几句,叶先生道:“山长来信说三月中就要来京中,不知道为何迟到?子玉可有消息?”
  贾环摇头,“或许是在路上有什么事情耽搁了。去年山东、河北段的漕工叛乱,朝廷招抚。今年开春。或许,水路并不顺畅。”
  罗向阳道:“早该以海运代漕运。当今文华殿大学士华墨,魄力不足。执政平庸。”
  众人议论了几句朝政。庞泽提醒道:“子玉,这次发行银币之事,你们贾府虽然得利,但冲在前头,得罪了不少人啊!”
  贾环点头,从容的笑着道:“是这样的。”
  吹一句牛,打个不恰当的比方,这叫做:欲带王冠,必承其重。贾府想要获利,不冲锋在前,顶楚王的牛,难道指望那些老大人们出面?这不现实嘛。
  一个人,若不想得罪人,估计这辈子什么事情都做不成。做事情,哪有不得罪人的?重点在于权衡。在贾府获利,与得罪他人之间,对贾环而言,利大于弊。
  叶先生轻轻的点头,看着贾环的脸庞。感受着贾环强大的意志,心中轻叹一口气。
  实话说,这种压力,他估计他受不了。贾环不被天子所喜,先得罪晋王,再和楚王交恶。这种局面,在接下来四五十年内,怎么看,都是死局。
  贾府一家老小的命,都指着贾环的啊!如履薄冰。可他这位弟子,依旧是思维清晰,目标明确。实属难得!他内心里,亦愿意相信,贾环可以解开这个死局。
  纪澄问道:“贾院首,那么,接下来呢?”他很崇拜贾环。现在是生员。等着参加明年的北直隶乡试。
  贾环就笑,“当然是,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这份自信,感染着众同学。
  众同学各自而笑。或大笑,或抚掌而笑,或微微一笑。午后,暮春的清风,抚过庭院里的松柏。
  …
  …
  雍治十六年春深,三月二十三日,贾环携娇妻美妾,贾府的金钗们自东庄镇而返。
  而金銮殿上,雍治天子正在表彰修书完成的方宗师。参与人员,各有加封。
  马车逶迤。平稳的行驶在官道上。精美的马车中,贾环躺在林芝韵的美——腿上,思索着。
  当日,他在潭拓寺中,和宝姐姐说,银币之事,他要达成的目标。此时,完成了最重要的两个:刷天子的好感,解除拒绝蜀王求娶探春带来的隐患:可能引发杨皇后的不满。
  那么,剩下的呢?
  要帮子文的舅舅将庄子从殷无忌手中夺回来,还要帮陈也俊整治苏州巨商高之令。
  昨天庞泽和他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