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奋斗在红楼-第3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他们又往往非常的狡猾。
比如,今日东市之事。朝廷和他们讲道理,讲规矩,讲礼法。他们和朝廷讲拳头!好嘛,我现在代表朝廷和他们讲拳头。我估计,敦煌城中的胡儿倒是想和我讲道理!
呵呵。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我辈有幸站在历史的潮头。要对历史负责!不仅仅要恢复汉唐的荣光,还要有大秦帝国的风范。令胡儿不敢弯弓而报怨!”
这是他颁布新令的原因!
费状元正人君子,深受儒家文化影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有着强烈的使命感,击掌道:“善!当浮一大白!”举杯,给贾环敬酒。
贾环在地方上,有此志向,使命,理想,他在中枢,亦要如此。要对历史负责!
…
…
在贾环和费状元喝酒详谈时,寻找到共鸣时,在蒲桃城中,自敦煌出发的程攸,带着娄冻、郭灌、韩汤的商队,
第八百一十九章 胡儿该杀!
蒲桃城,原为楼兰故地。相信消失在罗布泊沙漠中的楼兰古国,很多人都知道。
汉代时名为鄯善。西域的地形,在葱岭以东,可以简单的概括为三山夹两盆。即,昆仑山、塔里木盆地、天山、准噶尔盆地、阿尔泰山脉。
鄯善位于塔里木盆地之南,汉代时,为南道诸国中的强国。班超出西域,就是常驻在于阗(今和田地区),纠集南道诸国的力量,影响西域。
而敦煌前往安西四镇之一的于阗,沿阿尔金山脉和罗布泊沙漠之间狭长的地带前行,经过蒲桃城、且末城,方可抵达。
郭家的商队,常年往葱岭以西的地区行商,这一次,因西域大乱,选择从南道返回敦煌,刚和和出使于阗的程攸等人遇到。
蒲桃城乃是丝绸之路的南道的重镇,必经之路。往西可至于阗,越葱岭。往北,沿着塔里木盆地的边沿,穿越沙漠,可以抵达龟兹。因而,城中繁华。
当然比敦煌中的商贸规模,还是不如。城中多为羌人、汉人。在西域的战乱中,这里因为距离敦煌比较近,还是给周王朝控制着。
两只商队,在蒲桃城南的商市中相遇,到可以存放货物的旅店(名为:邸)中坐下来吃酒,详谈。
“二叔,你们这一年多可好?都去那些地方?父亲给你的信可有收到?”旅店的小院正厅中,郭纶的三子郭灌,接着了程员外、娄冻、韩汤等人,感慨、喜悦的和二叔郭维说话。
东西厢房里,一众伙计们,忙碌的安置着货物,住处。喧闹在午后时分和着冬季的风声,一起传来。
郭维是一名五十多岁的男子,中等身材,须发半白,因常年在各地行商,颇为辛苦,脸上有风霜之色。穿着一身灰色的棉衣,带着帽子,奇怪的道:“什么信?家里有事?”
郭灌将郭家中标供应大军粮食,胡商骨利逼迫郭家,然而被杀的事情都说了一遍,叹道:“错非贾参议,我郭家哪能有今日敦煌大族的局面?贾参议与石大家有旧,委托父亲打听石大家的消息。父亲因而传信给二叔。”
郭维微怔,半响,才叹道:“灌哥儿,没想到我外出一年多,竟然发生这么多事情。苦了娥娘那孩子呐。说起石大家,我今年夏末在河中地区,听到过她的消息。她当时为石国国王的坐上宾。康国、安国都有意请她去表演技艺。现在她在何处,则不好说。西边的波斯国正在图谋河中地区。”
郭灌听的微叹口气。略微有些失望。若是能有确切的消息,该多好。
程攸则是微微笑着摇头。
敦煌城中,贾子玉和郭小娘子的传言未熄,却不料,他去于阗的途中,又听到贾环和石大家的故事啊。
天下名伶石玉华的名声,他在京城中,自然听过。也知道贾环和石玉华的关系。只是,在这茫茫黄沙的西陲县城中,听到这个消息,还是让他感到古怪。
娄冻眼睛珠子滴流的转着,他知道他们此行,除了宣讲杀胡令外,还要探听石大家的消息。
正厅中,几人正谈论着,交换着各自的信息。因身份保密,被称做程员外的程攸则是详细的询问着于阗镇的消息。他单枪匹马的去游说占据于阗的尉迟家族。自是需要详细的消息。
这时,跟着郭维的一名大伙计自厢房而来,道:“二老爷,位置不够,那些女子怎么安置?”
怎么回事?厅中,几道目光都看过来。郭家一向不经意人口贸易,只是近来在北山之战的战利品中,由贾环分配了一批奴隶。
倒不是奴隶贸易的利润不高,而是水太深。郭家并没有武力来保护。
郭维叹口气,对大伙计道:“再给她们要一间院落吧。”安排妥当,再对几人解释道:“唉…,这事说来话长。今年夏末,我们自河中回来,过葛罗玲,抵达疏勒镇。在那里遇到这些女子…”
…
…
雍治十八年春,二月初,姑墨大战。左都督牛继宗在天山南麓惨败。退守龟兹。
胡骑四出,攻占汉地。百姓流离失所。汉民被屠戮。或者成为奴隶。财富化为乌有。
从姑墨西下,则是安西四镇之一的疏勒镇,今喀什市。胡骑联军派将领拔野古孝德西下攻城,占领疏勒。
至夏末时,曾经繁华、兴旺的疏勒城,百业凋零。但城西的市场中,有一项生意极为的火爆:奴隶贸易。
夏末初秋,上午时分,天气微凉。八月初四,郭维带着郭家商队,抵达熟悉又陌生的疏勒西市。骆驼、马匹驮着自河中转运的货物,缓缓的行走长街中。
早有数名裹着头巾的胡人掮客过来搭讪,操着熟练的突厥语:“诸位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可要汉人女奴?西市里刚到了一批货。只要3银元一个。”
商队里的一名伙计奇怪的道:“怎么会这么便宜?”
汉女奴隶从哪里来的,这话不用问了。他们早在去往河中的旅途就得知消息。朝廷战败。而正常情况下,一名女子,至少要值20银元。这已经是极其低贱的价格了。人命如草。
留着胡须的掮客手指着两米开外,一处人气较弱的摊位,嘿嘿笑道:“这些女人都是拔野古部老爷们的大军中出来的。”
伙计顺着他手指着的方向看过去,顿时心中难以抑制愤怒,呼吸变得粗重起来。在这萧瑟的早风中,一群衣衫褴褛的女子站在临时搭建的台阶上,一个个目光呆滞。她们年龄平均在十三四岁左右,还有更小的…女童。
从军中出来,这是何等残酷的字眼!她们还只是孩子啊!这些胡儿、这些畜生!
郭维叹口气,“我们走吧!”他无能为力。这些少女、女童已经毁了。生不如死。
见郭维没有买的意思,几名掮客迅速的离开。还有一名红发的掮客,笑道:“客人想要看好货色,可以看看这边。”说着,在前面带路。
郭家商队在奴隶市场中走着。
左边的摊位中,一个囚笼里,一名男子抓着铁栏杆,拼命的嘶喊,他的妻子,女儿被一名胡商买走。可爱的女儿大声哭喊道:“爹,爹…”但还是被人带走。
中年男子跪在笼子里磕头,额头出血,“这位老爷,行行好,把我也买去吧。我会种地。我什么都会。”
但,回应他的是不屑的眼神,胡商衣衫华美,挺着肚子,道:“我买下你的妻子、女儿是送给贵人享用。我买下你干什么?我们不需要种地!我们只放马。哈哈!”
周边顿时响起一阵哄笑声。“哈哈!”各种胡语飙出来,如同群魔乱舞。
中年男子嚎啕大哭。他恨啊!当时,为什么不拿起刀!为什么要躲藏在地窖里?
这一幕幕令人痛彻心扉的画面,惨剧,在疏勒城的西市中,稀松平常。
再往前走,是人气极旺的一个摊位,不断的有年轻的汉人女子被送到台上来,然后被河中的胡商买走。河中地区,历来有蓄奴的传统。
掮客热情洋溢的介绍道:“这里都是上等好货。客人们要不要看看?”
汉人女奴们被买走,就在台上打上奴隶的烙印。一名壮汉,从火炉里拿出烧得通红的烙铁,直接烫在这些女子的身上,各个部位,由客人指定。在身体上,心灵下,留下难以磨灭的创伤、印记!
她们或许曾是贤妻良母,日夜操劳,勤俭持家,有丈夫,有孩子。她们或许曾是美丽的姑娘,是这城中青年们梦中的女子…而今,所有的女子,都衣不遮体,被人如同货物般的观看,买卖。
汉女奴们的惨叫声,疼呼声,台下胡人的狞笑,下流的口哨,看热闹的哄笑,贪婪,所有的声音,就这么混在一起!
郭维停下脚步。
…
…
“我看到那些人中,都是河中有名的奴隶商人,,落到他们手中,基本都是死。能救几个算几个吧。我买下40名女子。这一路上,有想不开自杀的,有病死的,现在还剩下14人。”
郭维声音低沉。
正厅中的气氛凝固。
程攸脸上的笑容,慢慢的淡去。他本来心情放松,当做听故事。女奴,总会联想些别的事情。然而,此时,心中非常的疼。如果朝廷不能保护自己的百姓,子民,同胞,还叫什么朝廷?
胡儿该杀!
娄冻心思灵活,此刻,却一阵黯然。因为,这是他的同胞。他同样买过胡人的奴隶。但是,那是战利品,谁让你们的男人来侵略、攻打我们?这是战败的代价。
然而,被卖的是他的同族呢?疏勒那些悲惨的女子!她们呢?他是汉人!立场在哪里?胡儿该杀!
韩汤一直沉默着。但,心中有热血在涌动。他读过几年书,也是个读书人,明白是非、黑白、道理!
杀胡令:暴胡残虐,杀我大周百姓、子民。自即日起,西域汉民,皆有义务屠戮、杀尽拔野古部等四族!我大周兵锋所向,四族中,凡敢持兵器者斩之!西域诸民,凡斩此四族中人,以人头向总督府请功。每人头,赏10银元!
他一度觉得贾大人是个狠人。这太残酷。不符合仁恕之道。但是,现在他觉得:胡儿该杀!你不杀光他们,日后,被卖的,就是你的妻子,儿女,子孙后代!
该杀!
这是整支在西域宣讲杀胡令商队所有人的心声!在蒲桃城的客栈中激荡。
第八百二十章 逃跑之前
十一月底,蒲桃城中,短暂相逢的两支商队,于次日分别启程。戈壁滩上,在冬月的寒风中,沙尘飞扬起,蒲桃城若隐若现。
那些悲惨的故事,激励着众人!
让人恨不得能立即光复西域,解救她们,解救在胡骑马蹄之下痛苦、呻吟的同胞。
然而,光想没有用。还要落实到行动中。
驼铃叮当,响在戈壁上。在蒲桃城中,宣讲杀胡令、废汉奴令后,近百人的商队迤逦前行。
…
…
雍治十八年九月初,北山战役结束,周军大胜。十月,龟兹被周军攻占。十一月,消息在西域各地传开。
十二月初二,哈密城中,残破的城池中,街市如同冬季,冷飕飕的没个人。
中午时分,哈密城中大街的酒楼中,五万联军名义上的主帅拔野古孝德召集四族中千户及都统议事。除开城内外掌握军队的千户,计有36名胡将。
同罗族大将婆实,回纥大将乌特勒两人带着麾下的将领在座。这两人就统率着近三万人。占据着残军中的大部!
蛮族的社会组织架构,最大的组织架构是族,下面是部落,再分姓氏,家庭。
以蒙古人为例,蒙古是族名。他们习俗、语言相同。在成吉思汗统一之前,蒙古高原上还有:塔塔尔人、蔑儿乞人等。被征服后,才都列为蒙古的部落。
而成吉思汗出自蒙古乞颜部。在蒙古人的可汗忽图剌汗死后,蒙古人分列为泰赤兀部、乞颜部。成吉思汗的父亲也速该就是乞颜部的首领。
这是两个大部落,下面还有许多小部落依附他们存在。
而乞颜部中,就有很多姓氏。部落里的贵族,可能是一个单一姓氏的小部落,也可能是几个姓氏合成的。其下属的牧民、奴隶,组成最基础的家庭单位。
此刻,漠北,哈密城中的情况就是如此。比如,拔野古,同罗、薛延、回纥,真论起来,其实都该叫铁勒人。但是,他们势力强大,就等同于是单独的一个族群。各族下面还有各大小不一的部落。
五万残军,分属四族,但有许多小部落组成。像同罗、回纥还好,有旗帜人物,大将坐镇。而如拔野古、薛延纯粹就是散沙。还有如吐谷浑首领伏重这样依附的小部落。
寒冬腊月,哈密城外寒风凛冽。酒楼内,烧着火炉,架着大锅,羊肉在锅中,热汽腾腾,脂香流溢。
众胡将分席依次而坐。
拔野古孝德时年16岁,坐在主位上,环视着一干胡将,缓缓的开口道:“龟兹被周军攻占,我已经决定,率军返回北庭。联络沙陀、突骑施、葛逻禄等部,再和周军大战。”
拔野古孝德话音刚落,大厅中顿时有五六名胡将反对。其中一人冷笑道:“孝德将军将大军失利的罪名扣在土门台吉身上,我们都认可。但你却像胆小鬼一样要逃跑,就这样的胆子,你怎么配做联军的主帅?”
这是拔野古部的一名贵族,任千户。
“哈哈!”大厅有十几人放肆的大笑起来。这让大厅中仿佛充满了哄笑声。由此可知拔野古孝德这个年轻的主帅,在联军中的威望。
拔野古孝德本是依附在蒙古察哈尔部的一名小部落首领。逃到漠北。得到宛国公主的青睐,几乎成为驸马,所以才能在军中有地位。现在,他娶了土门的妻子乌尼日。这算什么了?
这时,同罗大将婆实开口道:“孝德是我们联军的主帅,他的决定就是我的决定。慕容你笑什么?”
大厅中的笑声顿时戛然而止。
回纥大将乌特勒冷然的道:“现在是寒冬,柔远城有周军窥视,我们如何穿越大漠,攻打龟兹?若是龟兹没有丢失,我们自然去龟兹。现在,只有去北庭。你想去死,别拖着我们。”
两名大将表态,附和声顿时响起。其余的四部贵族们自然不敢再多言。
拔野古孝德轻拍着木椅扶手,脸上浮起残忍的笑容,冷幽幽的道:“既然大家都同意。那就定了。拔野古慕容当众挑战我的权威,来人,将他拖下去砍了。”
“你敢?”拔野古慕容当即愤怒的跳起来。
但…
几名吐谷浑的披甲士兵进来,将拔野古慕容砍翻,然后拖出去。大厅中鸦雀无声。
外面的叛乱,以及拔野古慕容的亲信,儿子,自然有同罗部去处理。
拔野古孝德微微一笑。宣布他巩固权力后的第一道命令,“将那些汉人的老人、小孩都杀掉。我们即将弃城,前往北庭过冬。”他的族人,亲卫,依附于他的吐谷浑部落,再加上吞并拔野古慕容的部落,他的势力将增至3000人。而在将来,他的部众还会更多。
…
…
哈密城东,拔野古孝德的营帐中,拔野古孝德接纳了主动来投的几名小部落首领的效忠后,回到后面的帐中。
身姿修长的少妇美人乌尼日正在帐中忙碌着,指挥奴隶将饰物、衣衫收起来。二十二岁的少妇,皮肤白皙,该凸的地方凸,该圆的地方圆。带着水一般的娇嫩,风情迷人。
见拔野古孝德一身披甲进来,乌尼日展颜一笑,迎上来,道:“将军回来了。”奉上马奶酒,服侍着拔野古孝德换下衣服,劝谏道:“我听闻将军要将城中数千名老人、孩子都杀掉,这怕是会使得汉奴们反抗!”
拔野古孝德坐在椅中,捏捏乌尼日的脸蛋,将她拉到怀中,笑道:“我的王妃,要施展仁义,也要看时机。军中的粮食不多了。”他喜欢称乌尼日为王妃。这能增加他御她时的兴致。
他嘴里如此说,其实真正的原因是:他要让汉人,尝到他曾经饱尝的痛苦。
乌尼日微微垂下眼睑。心中多少有些后悔。拔野古孝德,人虽然年轻,但有才略。她掌握不住。而且,此人非常的嗜杀。将来,只怕会败在此事上。
她或许应该考虑下她的未来。
…
…
十二月初五的夜晚。弯月走过云层。寂静的哈密城中,寂静无声。数千胡骑在城中集合。刀光、马蹄在月夜中闪着寒光。
黑夜里的屠杀即将开始。
第八百二十一章 我以我血荐轩辕。
“呱”,“呱”。
腊月里冷冽的寒风吹过哈密城头。乌鸦、秃鹫盘旋在这座县城规模的城市上空,发出沙哑的叫声。这叫声,格外的清晰,回荡在城中。
自数百里外柔远城出发的周军云骑军的一队哨探,逼近哈密城。
“城里出事了。去看看!”
为首的王小旗大喝一声,扬起马鞭抽着坐下的快马,带着十人小队冲向哈密城。作为军中的精锐斥候,他非常清楚,出现乌鸦、秃鹫,意味着什么!
哈密城门大开。进城后,如同死域。到处可见尸体,残垣断壁,大火后的痕迹。
“拔野古的畜生!”王小旗仰天大吼!难以发泄心中的苦楚。胡儿屠城了。
各处尸体,以老人、小孩居多。还有不少男女青壮。一面坍塌的府邸中,一名小男孩的尸体被砍为数截。几名斥候们各自红着眼睛,握紧手中的刀。
…
…
五万拔野古联军放弃哈密城的消息,飞速的传回到柔远城中。同时抵达的还有胡儿在撤离前屠城的消息。
云骑军主将乐白在接到消息,沉吟了半响。他的心情悲伤:这些胡儿该死。同时,作为军事主官,他还看到另外层面的东西:这个拔野古孝德非常的狠辣!
其在逃跑前屠杀了汉人奴隶。否则的话,这些汉民,将会成为周军的有生力量,壮大周军!
他未来可能会遇到一个难缠的对手。
乐白稍后命令周军小股部队进据哈密,并派出民夫逐步的清理已经成为死城的哈密城。幸而现在是寒冬,否则,极有可能引发一场大瘟疫!
再派人向瓜州的齐总督报讯。
…
…
胡儿屠城的消息,在抵达瓜州之后,随即向四周迅猛的扩散。消息所到之处,官吏、百姓哀伤。军中,要求复仇的声音不绝于耳。
听闻齐总督在听取消息后,沉默了半个时辰。而后,下令在哈密城收集骸骨,建祀庙、陵园,四时祭祀。
在雍治十八年的腊月,新春佳节前,整个社会的氛围呈现出一种压抑的沉默。但,这种沉默,不是绝望的,而是暴风雨前的宁静!
胡儿屠杀,并非今日才有。雍治十七年起,拔野古部联军入侵北庭,多少汉人被杀?多少城池被毁?多少村落夷为白地?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这不仅仅是现在纸上的诗歌,而是沉重的现实!
但是,不是说,被屠杀了十座城,再被屠一座哈密城,我们就应该麻木了!无动于衷!不需要悲伤!司空见惯!
不要这样妄想!春秋大义:齐襄公复九世之仇,春秋大之。现在,胡儿每屠杀一人,都是记载在人心之中,我们都会在将来加倍的还回去!
圣人教导的是: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直报直!
胡儿,等着!
…
…
贾环是在敦煌城南郭府中知道这个消息。
腊月十七日,郭家自河中商队返回的第二天,贾环应邀到郭府吃酒,听郭维说起河中,疏勒,石玉华的消息。
雍治十八年二月,姑墨之战结束。随即胡骑攻占安西四镇之一的疏勒(今喀什)。而石玉华是十七年秋,于敦煌从南道出发,经于阗,准备去龟兹。
龟兹以歌舞,铁器闻名于世。是西域的中心。但,算算时间,她极有可能是翻越葱岭,经由吐火罗地区进入河中。避开战乱。
从土地的富饶程度上看,吐火罗地区要略胜一筹,更盛产粮食。而从文化上看,处在中西文化交汇点上的河中地区,其名城,撒马尔罕,更加璀璨!
这里曾是花刺子摸帝国、帖木儿帝国的都城。常住人口为粟特人。石玉华的目的地,应当是此城。
而郭维在夏末时听到她出现在石国。这里曾是唐代的大宛都督府,其都城拓析城同样是是河中的名城。但距离吐火罗更远。她的行踪有些飘忽啊。
郭家的一处院落精美的花厅中,郭纶带着长子、次子作为陪客。八仙桌上,俱是精美的菜肴。
听郭维说完,贾环想了想,拱手道:“谢郭老丈告知石大家的消息。在下不胜感激!”
说起吐火罗,月氏国是吐火罗地区的强国。这么说来,一个月前在敦煌城中扎着红头巾,很风骚的胡儿跋忽勒可能知道石玉华的消息。石玉华这种级别的名伶,每到一地,必然引人瞩目。
跋忽勒现在还在敦煌的银矿里挖矿。
郭维连忙客气。
郭纶一身暗色的丝绸员外衫,笑呵呵的道:“若能为贾大人提供一些消息,便是极好的。哪里当得起贾大人道谢?”
正说话间,一名管家从花厅外进来,脸上带着黯然的神色,道:“老爷,城中有消息传来,拔野古四部联军屠了哈密城百姓,连夜逃往北庭!”
没有人会为素不相识的人悲痛欲绝。但,就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