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奋斗在红楼-第3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卡利米就是去年逃回波斯的波斯帝国河中总督。很难说,此次贾拉里出兵,他在其中没有起到鼓动的作用。
  吐火罗的危局,就此解除。
  依照贾环的命令,周军焚烧木鹿。将这座呼罗珊首府,攻打河中的基地变成白地,作为报复。同时,遣使往巴格达问罪:若胆敢再犯周境,我朝大军定将屠灭呼罗珊全境,再与阿巴斯陛下会猎于巴格达城下。
  逼迫其签订城下之盟。索要战争赔款,承认河中为周王朝的势力范围。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据闻,萨菲王朝在位的阿巴斯大帝,文韬武略。与奥斯曼帝国作战,时常占着优势。威胁这种政治人物,其必定会有雪耻之念。
  贾环手里固然有丝路这张经济牌:丝路商旅,可以走恒罗斯往北至沙俄、奥斯曼帝国。但,他派出的使者,态度如此强硬,搞大新闻,未必没有其他的意图。
  贾环将东返京师。他在西域的战功,只怕锦衣卫已经摆在雍治天子的案头。
  …
  …
  碎叶入秋之后,朱雀大街的苹果树就长的极为茂盛,红通通的果实挂在枝头,沉甸甸的。城中飘溢着苹果的甜香味。其实,快要到中秋了。
  夕阳将下,红霞漫天。贾环的府邸中,后花园出的三层小楼中,贾环正在“教着”石玉华唱曲。
  准确的说,他在点歌。他将他印象中的现代歌曲哼一遍,有个大致的调子。请玉华唱给他听。这是他在军政大事之余,独有的享受、放松。
  整个七月,他都非常的忙碌。河中大战一起,他在碎叶,轻松不起来。
  石玉华今日穿着月白色镶紫边的长裙。秀发盘起。寒秋时,依旧显得身段婀娜。用她细腻、空灵的声音演唱着,缠绵的曲子:“昆仑巅,江湖远,花谢花开花满天。叹红尘,落朱颜,天上人间。情如风,情如烟,琵琶一曲已千年…”
  贾环微微沉浸在她的歌声中。这是仙剑系列里的一首主题曲。那一部,他已经忘掉。想着第一部 里,李逍遥和赵灵儿、林月如的情殇,何其的令人惋惜啊! 
  赵灵儿纵身一跃,不知所踪,生死两茫茫。林月如不再醒来。
  悲剧总是动人心的。但谁希望自己的生活里充满着悲剧?
  他不想他和玉华也如此。
  …
  …
  石玉华唱完缠绵悱恻的曲子,就听得楼下“蹬蹬”的脚步声响。等在楼下有一会的元霜公主轻快的上楼,还是人未到,声音先至:“咯咯,玉华姐姐唱的好缠绵。啊…,使君在这里!”
  小楼下就一个洁儿候着。她以为小楼上只有玉华姐姐。见到贾环微感诧异,提着草绿色的襦裙,屈身行礼,甜笑着祝贺道:“元霜恭喜使君在呼罗珊大获全胜。”
  八月中旬,前线的战况,已经传回来碎叶。
  贾环微笑着伸手,示意元霜公主起来。他坐在小楼里的案几边。可以眺望窗外的秋景。案几上摆着茶碗,各式糕点。此时,他的腿伤已好。
  元霜公主和石玉华笑谈了一会儿,笑吟吟的道:“使君,值此大胜,中秋佳节,官府安排什么庆祝活动?不若在朱雀门内的广场上举办一个篝火大会吧。我可以出一个歌舞节目。”
  国人重三节:端午、中秋、春节。
  中秋节的习俗是: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猜灯谜。中秋思乡啊!
  三个多月前,端午节时,贾环推广汉俗,特意举办了马球赛。当日,他遭到刺杀。中秋节是否会举办公开活动在两可间。所以,元霜公主这么问。
  贾环就笑,轻抿着香茗,看着这位粟特第一美人,十七岁的纯净少女,秀美如玉,肤若凝脂,道:“可以。”
  …
  …
  几天后,中秋佳节。入夜后,一轮明月高悬在澄净的夜空中。天公作美。
  自周军攻下碎叶后,原碎叶的宫城便开放给游人。朱雀门内的广场上,在晚间时燃烧起一个个的篝火堆。各种食物和牛羊肉由厨师、奴仆们准备着。
  王宫总声音喧闹。周军在前线的大胜,令碎叶一片欢腾。
  不断的有各种富丽的马车抵达朱雀门外。而后,达官贵人们进入。相比于三个月前。碎叶上层的架构又发生新的变化。最显著的变化,便是周军位于龟兹的各衙门抵达,突骑施人权贵被清洗。
  左布政使韩伯安、丁右布政使、柳按察使、汪学士等人纷纷入场。至广场北面处落座。虽为篝火大会,但采取分席制,以贾环等人所在的为最大的篝火。
  “呵,好大的场面!”韩伯安坐在居左的位置上,和丁右布政使讥笑道。他和贾环不对付。
  但是,贾环举办任何官方活动,他哪里敢不参加呢?节度使之威!更何况,贾环现为西域留守,可以用总督府的名义行事,他顶多阳奉阴违。
  明面对抗,决然是不会的。他是老官僚。
  丁右布政使微微一笑,他和韩伯安是政敌,没少相互扯后腿。但,此刻心中确实略有不快。他们都到了,贾环还没到。这要在中原,一个跋扈的名声少不了。
  贾环的本官才是一个西域布政司左参议(从四品)而已。他们都是从二品的高官。
  柳按察使距离较近,笑一笑。这两位很有心气啊!估计和京中联络过。西域平定后,有很多好位置。别的不说,就庞泽那个权吐火罗总督的位置,多少人眼红?
  这时,广场上三面分布的人群纷纷起身,却是贾环到了。
  贾环还是一袭精美的石青色的长衫,头戴唐巾,文士装束。身姿挺拔,步履从容,被众人簇拥着而来。气度非凡。他身边跟着一位大美人。正是绝代名伶,闻名西域、碎叶的美人石玉华。更衬出他的风采、地位。
  柳按察使摇头一笑,“贾使君,这人生啊…堪称完美啊。功绩、美人双收。令人羡慕。”起身相迎。
  “参见使君!”可以容纳万人的广场上,参与篝火大会的众人,纷纷向贾环行礼。有的人是跪礼,有的是行军礼;文官们,俱是弯腰行礼。
  提学大宗师汪学士看着左布政使韩伯安、丁右布政使向贾环躬身行礼,微微一笑。有些人,成不了事!就过过嘴瘾。当然,这何尝不是贾环权势稳固的表现?
  石玉华站在贾环的身边,深刻的感受到他的威仪。放眼看去,黑压压的人群,俱是低头行礼。心中禁不住为他感到骄傲。他只比她大一岁!
  贾环温和的笑道:“诸君请起。今日佳节,无须多礼。”
  众人纷纷起身,一阵喧闹后,贾环带着石玉华在主位落座。
  由汪学士主持的中秋晚宴开始。数个节目后,便是康国元霜公主领舞的歌舞。
  十名少女载歌载舞。气氛热闹。“是谁送你来到我身旁…”元霜公主能歌能舞,唱的正是这首奔放、热烈的《天竺少女》。
  元霜公主身穿着贴身的胡服彩裙,勾勒着她少女的身段,窈窕多姿。彩袖飘飞,舞姿旋转。配合着她洁白的肤色,在皎洁的月光下,粟特第一美人,名不虚传。引得场中掌声、喝彩声阵阵!胡地少女,终究是比中原大胆、奔放。
  她明澈的眼波,几番从贾环脸庞上滑过。
  当日,乌兹别克人的可汗要掠走她和玉华姐姐,被贾环干掉。波斯的河中总督卡利米亦曾想将她送到巴格达。现在也被砍掉了脑袋。她心中很快乐。
  不久之后,她就要西返撒马尔罕了。她倒是挺想谢谢贾环,只是不知道如何开口。
  “好!”“好!”
  当元霜公主舞蹈毕,朱雀门的广场上,响起山呼般的喝彩声。至此,碎叶城的人们方才真正的认识她。这一晚,她的风姿,不知道要令多少男子倾倒!梦中思念。
  元霜公主刚刚退场。她去换衣服。她在这里自是有位置。这时,一名信使疾驰而来,径直冲到广场正中,翻身下马,“使君,漠北捷报!齐大帅率军灭拔野古部!”
  刚刚稍微停歇下来的广场上,再次响起山呼海啸般的呼声,“万胜!”、“大周万胜!”众人的热情,如同火山般迸发。身在其中,即便是文官都受到感染。
  正所谓:人心效顺,匹夫无不报之仇!为什么贾环斩波斯帝国呼罗珊总督贾拉里,得到一片支持?原因在此。
  雍治十七年,在漠北强大起来的拔野古人,组成联军,攻入西域,屠戮汉民。其罪孽,罄竹难书,十恶不赦。那么,这事,不是平定西域就完了,还要杀到他们的老巢去!
  兴王师以复大仇!
  贾环站起来,看着广场上声势浩大的欢呼声,仿佛是排山倒海的滔天巨浪。而他站在这巨浪的潮头!
  在此时,在这最顶峰的高潮时刻,他心中清楚:他的西域生涯结束了。
  他将东返京师。
  西行漫漫,已经三年。他在西域的荣耀、权力、地位,都将成为过去式。这金戈铁马的战争生涯,犹若一场战鼓激昂的梦!令他刻骨铭心,难忘。
  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三年弹指一挥间。
  …
  …
  贾环处理完场面上的事情,收了齐大帅给他的书信,带着石玉华返回府邸中。
  因今晚中秋佳节,府中略显清冷。明月如圆盘,清辉万丈,落在府中精美的庭院、屋舍中。
  贾环牵着石玉华的手,往她的卧室里走去。
  石玉华玉颜上满是娇羞的绯红,低着头,柔婉顺从的跟着贾环。她知道要发生什么。她和贾环并没有待到篝火晚会结束,而是中途退席。贾环跟她说:玉华,我们要返京了。
  “咯吱…”
  贾环轻轻的关上木门,拥着石玉华。注目着她。月华落在她绯红、滑腻的脸蛋上,风情无限,美不胜收。
  “玉华…”
  贾环轻轻的捧着石玉华的玉脸。都能闻到彼此的气息,微微带着些酒意。四个多月的朝夕相处。此刻,千言万语,都在喉咙里,在心头,在对视的眼神中。相互明了。
  石玉华妩媚的剪水双瞳,微微闭上。只缘感君一回顾,使我思君朝与暮。她的睫毛颤抖着,显示着她的紧张。
  黑漆漆的卧室中,月色如水。
  片刻后,外头突然传来元霜公主的声音,“玉华姐姐…”
  贾环和石玉华被打扰。贾环看着怀中衣衫不整的美人,扬声道:“玉华不在!”
  本来挺紧张的石玉华,听得外面元霜公主“啊”了一声,落荒而逃,禁不住一笑。娇嗔贾环。此地无银三百两。
  贾环将灯点起来。抱着玉华到里屋中。洁儿进来服侍。正房中,灯火通明如白昼。
  长夜,悠悠的过去。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
  …
  八月十六日的上午,贾环到总督府处理政务。漠北大胜,各种事务繁忙。
  石玉华至上午八时才慵懒的起床,在洁儿的服侍下,对镜梳妆。泪珠如断线的珍珠般跌落。
  身后四五名丫鬟收拾着她的行李。
  贾环将往北庭金满县参加周军的祭祀,和齐总督交接后,汇合沈迁才东返。而她打算提前离开,沿纳伦城、姑墨城、龟兹城一线东返中原。君向潇湘我向秦。
  洁儿低声啜泣,忍不住劝道:“姑娘…,你这是何苦?”
  石玉华没回答。她知道贾环想留她在他的身边。但是,太困难。三爷,不是所有的幸福,你都留得住啊!有中秋一夕,她此生无憾。愿不辞而别。
  一个时辰过去,石玉华的行李都收拾好。她走出她居住的东边院落,准备上车,离开碎叶。
  她想起贾环教给她的那首曲子。碎叶,被天山阻隔,和昆仑山不搭边。但,她那边从疏勒去吐火罗,就越过昆仑山脉。
  昆仑巅,浮生远,梦中只为你流连。笑红尘,画朱颜,浮云翩跹。情难却,情相牵,只羡鸳鸯不羡仙。
  “走吧!”
  石玉华留恋的看着她居住了四个多月,度过许多欢乐时光,铭刻在生命中的住处,坐进马车。清唱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洁儿呜呜痛哭。怎么会变得这样啊。她此前还为姑娘高兴呢。
  马车徐徐的驶到侧门处,忽而停下来。石玉华还停留在回忆中,洁儿哽咽的问道:“怎么回事?”挑起窗帘,然后一声惊呼,“啊…”仿佛受惊的兔子般,“姑娘,你看…”
  石玉华泪眼婆娑的抬头,从马车窗中,看到一个石青色长衫的青年站在门口。不是贾环是谁?他不是去光禄坊的总督府了吗?
  贾环并没有解释他为什么在这里,温和的一笑,仿佛能温暖人心,道:“玉华,北庭的秋色很美,我们一起去看看。”
  江湖远?不会的。


第八百九十七章 三年已去——补一更,求订阅
  从北庭草原穿过星星峡,便进入瓜州。
  星星峡。山峦起伏,丰吹过赤红色的枫叶,在这残秋冷肃之中,仿佛有火焰在奔腾。
  一支约四千人的队伍中,刚走出险要的星星峡,队伍的末端,便响起阵阵欢呼声。
  走出星星峡,虽然还在西域东边的一角,但便算是进入河西走廊。瓜州不远。而瓜州往南数百里,便是河西重镇敦煌。
  队伍中,有贾环从碎叶带来的商队,比如郭家、韩家的商队,根就在敦煌。横跨数千里,返回家乡,他们如何能不欢呼呢?此时已是秋末。
  七月初,国朝远征漠北的大军取得胜利,开始北返。贾环在八月中秋接到齐大帅的信,启程往北庭金满。九月中,在北庭金满县祭祀后,齐驰往京叙述,并献俘陛前。
  贾环则是带着五百亲兵,带着石玉华、钱槐、胡小四、张四水、易俊杰等人一起东返。沈迁、杨大眼、胡炽等人都是随行。
  除开跟着的大量商队外,队伍中,还有一支西域马球队,准备往京城参赛。
  西域方面,曾季高在碎叶主持军务。日常政务归三司处理。乐白驻扎在撒马尔罕,防备波斯人东来。
  张四水知道贾环此次东返,不会再回西域,辞掉判官一职,跟着贾环东返。
  庞泽、柳逸尘、秦弘图、黄观等人则是留在西域担任官职。
  队伍末尾的欢呼声感染着真个队伍。中军中,齐驰一身灰袍便服,骑着马,捻须而笑,意气风发,吩咐道:“我们前往北山祭奠将士们后再往嘉峪关。商队要往敦煌的可自便。愿随我往中原的,尽快赶上我们。”
  传令兵将齐驰的命令传下去。队伍中,近千人的商队抓紧时间,分离而去,前往敦煌。
  齐驰和贾环闲聊,想起北山战役时,感叹道:“子玉,你在金满县写的祭词,当真是深入人心!”
  三年以来,在西域战争和反抗胡人压迫中牺牲的大周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西域反抗胡人压迫中牺牲的汉人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三百年,从那时起,为守卫西域、维护国家完整,争取汉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胡炽笑一笑,点点头。这碑文写的相当有力度!必将入青史!国朝文宗。
  贾环微微肃容,道:“大帅,不是我写的好,我只是如实将那股情感,写出来。”
  齐驰点点头,看着眼前的北山,感慨难言!
  雍治十八年至西域,雍治二十年冬返。历时三年。这三年,是血战的三年。是金戈铁马的三年!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
  …
  十月下旬,齐驰、贾环一行的队伍,走出河西走廊,抵达关中平原。所到之处,无不受到热烈的欢迎。
  真理报上,对西域的平定,远征漠北的胜利,大书特书!这是国朝武功的极致。直追盛唐。
  寒冬笼罩着关中大地。虽热没有下雪,但旅途中,人们、马匹都呵出浓浓的白气。
  官道上的一处驿站外,贾环、沈迁、张四水在野外烤着火。杨大眼、高子重等亲卫护着。两只羊在火堆上转动着,撒上孜然、香料,香气四溢。
  钱槐、胡小四两人卖力的转动着,羊肉表皮已烤得金黄。胡小四道:“三爷,沈二爷,快好了。”
  贾环微笑着点头,看看阴沉着的夜空,道:“过了关中平原,再出潼关,便是洛阳。我们都是骑兵,直上华北平原,年底前,可以赶回京师。”
  沈迁留着小胡子,俊眉星目,极其的出众,笑道:“我以为你会想着先去金陵呢。”
  他想起他的未婚妻贾探春,想起当日在京城里,他时常往贾府里走动。三年后,这种人生际遇,谁想的到?
  贾环就是一笑。他的家信,已经早就送往金陵。宝姐姐她们应该收到。
  只是,贾母在雍治十七年十月去世,政老爹的三年守孝期刚到,他何时上京呢?刚满守孝期,就急着去京城,只怕政老爹会畏惧别人议论吧?
  特别是在贾史王薛四大家族势力极具消退的背景下。王子腾从榆林出兵,折损数千将士,被五军都督府的魏其候行文训斥。这涉及到新旧武勋集团的斗争。
  …
  …
  金陵十月。德润坊贾府中。
  丁忧在家的前通政使贾政在上午时分,叫贾琏过来商议。书房中,冬日柔和。
  贾政五十多岁,一身灰色儒衫,头戴进贤冠,鬓角斑白,气度儒雅。略显暮气沉沉。他在仕途上的雄心,亦随着这三年丁忧而消失。
  “琏儿,这是你环兄弟的信,你看看。”
  贾母身死,要守三年孝的荣国府这一支。贾蓉、贾蔷、贾芸等人都在京中看顾两府家业。贾琏在贾政面前跑腿。至于贾宝玉。贾政议事并不叫他。
  贾琏穿着华美的青色锦袍,唇红齿白,三年过去,依旧是英俊潇洒的公子哥儿。
  他这三年的日子过得极其惬意。上头没有他老子贾赦时不时找他麻烦。
  贾府在金陵,得益于环兄弟,关系网编制的很大。他作为贾府负责外头的爷们,日子逍遥自在。
  屋里头,凤姐儿和他有个小子,心思在儿子上较多。她脾气不改。喜欢压他一头,但如今贾家比王家如何?到底是差点底气。他忍忍就过去。
  贾琏接过信,信中贾环建议贾政启程前往京师,完成贾探春的婚事,不宜再拖。
  贾琏斟酌着了一会,道:“老爷,咱们家终究是京中的世家。况且,环哥儿要回了。”
  贾政被说动,捻须道:“是啊!”
  消息随即传遍整个贾府。从金陵启程,前往京师,走水路,正常行程一个月可至。
  …
  …
  京师。
  寒冷的天气,令常朝成了一件苦差事。清晨时分,年事已高的张安博在儿子张承剑的服侍下,准备出门。他今年七十五岁。忽而想起一件事来,“伯苗,子玉大约何时到?”
  张承剑胖胖的身材,三年来一点没便,笑呵呵的道:“父亲,真理报上有报道。大约年底回。”
  张安博摇摇头,轻叹道:“他该晚点回的。”朝堂上,风雨正急啊。由老仆扶着,坐马车前往皇宫。


第八百九十八章 问君何时归(上)
  十一月上旬,雍治二十年的第一场雪席卷京师、北直隶。
  东庄镇上,三纵三横的街道上,略显安静。冬风寒冷,积雪冷冽。这些年,因教育而兴起的东庄镇,发展的繁华无比。
  妙峰山上的潭拓寺因吴王的关系,在京中香火极盛,修建的金碧辉煌。智尘大师远近闻名。
  闻道书院幽静的校舍区中,老槐盘虬卧龙,小雪如粉装。
  闻道书院的第二任院长叶鸿云,在小童美婢的服侍下,招待着前来拜访的公孙亮。
  二十九岁的公孙文约,如今是书院在学术上的领头人,北直隶公认的儒学名家。其人如龙。
  大师兄公孙亮一袭白衫,面若冠玉,丰神俊朗。西域曾有人将贾环比作周郎。那是从功绩而言。实则,容貌、气质上,大师兄更有周郎风姿。
  小轩中,布置的极具文士气氛。窗前的桌几处,公孙亮笑呵呵的喝茶,“叶先生何必担忧?不过是御史弹劾而已。朝廷又不会当真取缔书院。”
  叶鸿云叹口气,“文约,没那么简单的!”
  今年西域大胜,以西域总督、定西候齐驰为第一功。而京中大半人都知道,这是齐驰抢了贾环的功劳。在封赏时,诸将各有封赏,偏偏是在贾环委任几个文官的封赏上颇有分歧。特别是,实质上的吐火罗总督庞泽。
  山长据理力争,最终给的官职是:西域守备司疏勒镇团练副使,权吐火罗总督事。
  这是官场的铁规。庞士元只得一个秀才功名,想要做总督,非常难。若他是两榜进士,早就是加官进爵。这还是因为漠北远征,军机处的大学士们做了妥协。
  但因为此事,山长恶了武英殿大学士宋溥。河南道御史繁御史弹劾闻道书院沆瀣一气,结党营私,理当取缔。这份弹劾八成出自宋溥的授意。
  官场上的事情,公孙亮不擅长,道:“叶先生,等子玉回京就好。现在担忧无益。”
  叶先生苦涩的叹口气,点头赞同,道:“不知道子玉几时可以抵达京师。”
  公孙亮笑道:“总归在年底前可以赶回来。”提起贾师弟,他颇有些神采飞扬。贾师弟在西域纵横万里,亲提大军灭敌国,冲冠一怒为红颜,想着就令人神往啊!
  …
  …
  十一月十三日,休沐日后。将近年底,翰林院中较为清闲。检讨厅中,一干翰苑词臣们都在闲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