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奋斗在红楼-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果是以清朝为红楼的背景,政治斗争参见康熙时期的九龙夺嫡。参见二月河的《雍正皇帝》。看看帝师邬思道是怎么“从石头上榨出油来”,琢磨帝王心术。
  这才是真正的政治斗争!
  日派和月派这种简单的、毫无政治逻辑的划分,简直是拉低官僚们的普遍智商。读一读二十四史,就知道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动物们,政治水平是何等的高超!
  …
  …
  贾环心中思考时,龙江先生已经笑着拍手,让歌姬进来跳舞。瞬间,笙歌隐隐,美人蹁跹。置身在这繁华盛景,真是人生自在的享受,让人乐而忘忧。
  贾环县试保送过关,心中忧虑尽去,便拿起酒杯抿了几口,吃着精美的菜肴,缓解腹中饥饿。有烤鹅、烧鸭、鸡汤、羊肉、清淡小菜等共八道菜。
  他和公孙亮两人刚才在文会时可没有资格入席。此时早就是饥肠辘辘。
  觥筹交错,美人歌舞停下来。贾环这时才发现跳舞的竟然还是之前献舞的那位绝美的佳人。约1米65的样子,身段比例极佳。容光慑人。
  龙江先生鼓掌笑道:“诗诗姑娘的舞蹈越发的精湛。今日在座俱是俊杰。不知道诗诗姑娘是否有意留下来陪客共饮几杯。”
  诗诗刚跳完舞,身穿青衣,微微气喘,****起伏,娇柔的道:“但听龙江先生安排。”即便是名妓花魁,即便是清倌,但在京城欢场上鼎鼎大名的龙江先生面前,她没有太多拒绝的余地。
  龙江先生就笑道:“诸位,看谁的才艺能打动诗诗姑娘。让诗诗姑娘甘愿陪酒。”
  贾环心里吐糟:我擦,你们喝花酒好歹考虑下我的感受。我才九岁啊!
  座中其余六人纷纷献艺。有的献琴曲、有的写诗文、有的写书法、有的说新奇的观点。各自施展解数,但那位诗诗姑娘都没有答应去陪酒。人美,舞美,但,是高冷范儿。
  贾环看公孙亮一脸的失望,感慨的喝了三杯酒。心里觉得好笑。进来时在美貌侍女面前刷脸成功的大师兄,在高冷范的花魁面前败下阵来。大师兄的经义、文章都是出色的,但总不能和花魁娘子谈论四书五经吧?有点伤氛围啊。
  龙江先生一眼看到正在看热闹的贾环,故意捉弄道:“贾小友诗才高绝,何不赋诗一首?看看能否打动诗诗姑娘的芳心。”
  其余几人纷纷起哄。
  容貌清丽的诗诗抿嘴轻笑,娇软的说道:“贾公子诗名动京师。诗词文章本是高雅之事。但诗诗贪心,想求贾公子一首诗词给自己增色。”
  求诗的事情,她说的很坦然。将贾环抬的很高。娇柔软语,娓娓道来。声音若清溪流泉。
  贾环心中赞赏。这位诗诗姑娘绝对是洞察人心的高手。说话得体。让人心生好感。怪不得能当京城青楼行当中的头牌。此时抛出一两首精品诗词,绝对能刷出足够的声望。
  但贾环并无刷声望的想法。名声,会对他的离去造成很大的影响。天下很大,但圈子很小。
  贾环无意中在京城中有了诗名,那天他是喝酒了,心里不痛快,强行装逼。但其实认识他的人不多。看看刚才冯紫英的反应就知道。麻烦能减少一点是一点。
  贾环道:“要让诗诗姑娘失望了。在下一时间难得佳句。”
  对美女,他当然是很乐意亲近的。和香喷喷的美女,坐近在一起喝喝酒,聊聊天,是蛮爽的一件事情。但他心中还是以自己逃离的计划为重。精虫上脑这种事他不会干。
  诗诗善解人意的软语道:“文章本天成,佳句偶得之。诗诗虽然失望,但能理解呢。”说着,向看热闹的龙江先生盈盈一礼,“龙江先生,诗诗今晚愿为贾公子斟酒。”
  我去!这转折有点不好吧?
  贾环有点无语。话说当红花魁今晚坐在他身边为他斟酒,传扬出去,又是刷名声吧?冯紫英在京城可是交游广阔的很。薛蟠、贾珍、太医等人物都有交往。
  众人都是起哄。一名大眼男子感慨道:“贾小友什么才艺都不展示,反倒能得花魁青睐,这还有没有道理可讲?让我等汗颜啊。我自愧弗如,喝酒三杯。”
  “真名士自风流。元化何必自伤。我陪你。”一干人都是笑着喝酒。心中实在有点抑郁。这么多男人,争不过一个小孩。
  龙江先生哈哈一笑,“诗诗姑娘真是个妙人。可!”
  诗诗姑娘展颜一笑,知道龙江先生看透她的想法。轻提青色的裙衫,坐到贾环身边的位置上。浅笑盈盈给贾环面前的杯子上满上酒。玉手白皙,一股淡淡的清香传到贾环的鼻子中。佳人当面,可惜,他只有九岁。
  其实,正是因为贾环只有九岁,诗诗才会愿意给他陪酒!这样才无损她的名声。九岁属于有心无力的范畴。
  贾环礼貌的道:“谢谢。”花魁娘子坐都坐过来了,他只能捏着鼻子认了。又一轮觥筹交错。
  年纪最小的贾环都有一位美女作陪,龙江先生便拿出放荡不羁的派头,手一挥,数名美丽的名妓入场,环肥燕瘦,各自挑选陪酒。
  贾环有点无语。他的老师可是就在精舍里住着。还有赵县令也在。这样喝花酒真的好吗?贾环没再关注场中的情形,和身边的女子聊着天。
  “还没有请教姑娘的名字。”
  “奴家苏诗诗。”
  “苏姑娘知道龙江先生什么身份吗?我今天跟着老师来参加文会,第一次见到龙江先生。”
  苏诗诗掩嘴轻笑道:“贾公子原来不知道龙江先生的大名。龙江先生本姓宁。号龙江。三鼎甲榜眼出身。原是清贵的翰林,后来辞官不做,当富贵闲人。
  寄情青楼山水之间,书画自娱。龙江先生一副画在京城中要卖数百两银子。褒扬姐妹们一句,立时身价倍增。”
  “哦。富贵闲人啊!”
  苏诗诗笑道:“龙江先生原是皇室远支,不在宗室名录中。但他中榜眼后,在殿试中和当今圣上认了亲。另外,龙江先生的父亲是前朝大学士。宰辅之后。可不是富贵闲人么?”
  贾环便点点头,苏诗诗说的肯定都是大路货色的消息。比如,龙江先生好好的翰林不做,辞官寄情美女和书画,这明显有问题。男人有权力,难道会没有美女?
  但即便这样,贾环也能感觉龙江先生逼格很高。他这位富贵闲人,比贾府里的宝二哥可是强多了。
  说笑间,酒宴的氛围达到高潮。有不少人有放浪形骸之举,和身边的美人调情。
  看着对面一位喂口杯的丰腴美人,苏诗诗心里很庆幸她今天选择坐在贾环身边。两人至始始终都只是在说话。
  突然间,一名仆人自外面而来,在龙江先生耳边几句。龙江先生点点头,片刻后,就见一名衣衫简朴的士子昂首而入,身材高大,神情忧愤。
  贾环看得却是微微一愣,看向大师兄公孙亮。公孙亮也一样的惊奇。因为进来的秀才,正是他们前些天在宛平县县衙里报名遇到的暴力秀才。
  真是人生何处不相逢。不知道他来这里是什么情况?


第八十三章 杨文宪公
  暴力秀才环视酒宴,杯盘陈列,美酒佳肴,心中郁郁,冷哼一声,愤愤的骂道:“国之硕鼠!”向居中而坐的龙江先生行了一礼,“韩某见过宁前辈。”
  龙江先生此时收敛了狂放不羁的笑容,神情平静,点点头,说道:“子桓不必多礼。且坐下共饮一杯。今日若是为官场中事而来就不要讲了。”
  韩秀才不肯坐,昂首道:“在下今日为万民而来!”
  龙江先生微微皱眉,压着性子,拿起精美的瓷器酒杯,缓缓的抿了一口。
  贾环心里啧啧称奇。这位韩秀才很有大腕的风范。一进门就把所有人都骂了。现在又逼格很高的“为民请命”。有个性!
  苏诗诗身体略微倾向贾环,小声介绍道:“这是京城狂士韩谨韩子桓。国子监贡生。”
  淡淡的的清香传来,令人心旷神怡。贾环轻轻的点头,静观场中事态发展。
  贾环和苏诗诗说话只是一瞬间的事情。韩秀才慷慨激昂的说道:“京畿重地,居民数百万。然,顺天府府尹陆新翰贪赃枉法,贪墨挪用永定河河防银两百万两,置万民于不顾。若有大雨,生民必将流离失所。龙江先生于心何忍?”
  贾环懂了。韩秀才是来举报的。
  他刚听苏诗诗说过龙江先生的身份。龙江先生和皇帝认了亲。那肯定可以见到皇帝。韩秀才是想要龙江先生将这件事捅给皇帝知道。
  但,心是好的。政治上极其幼稚。
  龙江先生喝着酒,淡淡的道:“我早已不问官场是非。子桓找错人了。”
  韩秀才疾呼道:“这不是官场是非。这是民生大计!宁前辈昔日在翰林院时慷慨直言,为民请命。名传天下。为何今日只图明哲保身乎?”
  龙江先生眼中闪过一丝痛苦的神色。但他并没有答应韩秀才的请求,转移话题道:“今日天色已晚,子桓既然不愿意坐下共饮,可先去休息。”
  韩秀才愤然道:“见民之将死而不救,此非读书人所为!国家艰难,硕鼠横行。小民艰辛,食不果腹。朝廷衮衮诸公尸位素餐,如若泥塑。不想宁前辈忘却初心,再无匡扶天下之志。只愿保自家富贵。道不同,不相为谋。韩某今日在此与宁前辈割袍断交!”
  偏厅中一片哗然!众人都是愤愤不平。哪有这样搞的。一言不合,就要绝交。那是不是天下人都要顺着你的道理才行?有人指责道:“韩秀才,你不要太张狂!”
  贾环轻轻的摇头。这位韩秀才约有二十多岁了,怎么还是个愣头青?龙江先生的看法是对的。顺天府府尹(知府)正三品,位高权重。这个位置的变动,不是政治斗争是什么?韩秀才只怕给人当了枪使。
  而韩秀才要龙江先生出头搞事,这实在是有点像战争题材的电视剧里面国军的台词,“弟兄们,给我冲啊!”,然而,正确的台词不应该是“弟兄们,跟我冲”吗?
  龙江先生沉默几秒,心情沉重的道:“也好。你我友尽于此。君子绝交,不出恶语。但我仍要劝子桓一句:明朝亡于党争,东林党鼓动生员议事,此非国家之福。”
  韩秀才并不回答,他还在愤怒的割袍断交。只是,一时间用手没将衣角撕开。
  贾环看得出来龙江先生其实很看重韩秀才,便有心打下圆场。他刚刚受了龙江先生的恩惠。没有龙江先生帮忙,赵县令不会当场同意点他过县试。
  韩秀才这种人,怎么说呢,并不讨喜。经常把事情搞得一团糟。但如果一个国家中没有这样正直的人,大约离亡国也不远了。
  贾环扬声道:“在下有一言,说给韩相公听一听。牢骚太盛仿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岂能因为一句话不合就和朋友断交?求同存异才是正理。”
  韩秀才听的有些道理,转身看向贾环,正要作答。陡然见到他小小年纪就学人喝花酒,倚红偎翠,怒斥道:“闭嘴。你这小儿今年几岁?竟然学人沉溺欢场,好女子色相。你懂什么叫民生艰难?何不食肉糜的蠢物。”
  我去!
  你那只眼睛看到我沉溺欢场了?诗诗姑娘距离我至少有半米的距离吧?我今晚摸都没摸她一下。
  贾环极其不爽的看着韩秀才。还能不能好说话?他不过好意劝一劝。韩秀才竟然直接开喷。贾环本来还想好好说一说的。但他不是热脸贴冷屁股的人。冷笑一声道:“
  韩相公既然一心为民,何不仿前朝杨文宪公义举,登高一呼,于左顺门力谏?何故在此为难龙江先生?”
  前朝杨文宪公就是明朝三大才子杨慎。明朝大礼议事件中,杨慎振臂高呼:“国家养士百五十年,仗义死节,正在今日!”带头去找嘉靖皇帝的麻烦。
  这句话相当的有煽动力,一大批热血青(官)年(员)跟随。结果当然是极其的惨烈。因廷仗而死十六人,杨慎被贬云南永昌卫,老死于此地。
  贾环这么说,当然不是唆使韩秀才去闹事、送死。韩秀才只是国子监贡生,没有官身,他到不了左顺门。贾环是讽刺韩秀才:让别人出头挑事当炮灰,自己躲在后面当乌龟。
  韩秀才当即脸涨得通红,“好,好,好。”转身向龙江先生行礼,“在下非是为难宁前辈,只是为国家计!这位小朋友说的对。当仿杨文宪公之举。国朝养士百五十年,仗义死节,正在今日!”
  韩秀才一番话说的掷地有声,向贾环拱了拱手,昂着头,义无反顾的出了偏厅。
  …
  …
  给韩秀才这么一闹,偏厅中酒宴的氛围陷入低潮。没有人还有兴致继续喝酒作乐。
  韩秀才确实也爆了一个猛料:顺天府府尹陆新翰贪墨了两百万两银子。众人都在思索这件事背后的含义,以及对各自的影响。
  龙江先生对贾环点点头,举起酒杯道:“要多谢贾小友为我挽回一位朋友。且同饮一杯。”
  贾环饮了一杯。算是还了龙江先生一个小人情。心里琢磨着愣头青的韩秀才八成会真的去登高一呼。当然,有没有人听他的就很难说。
  龙江先生环顾四周,说道:“今日兴尽,择日再请诸位共饮。”众人纷纷道是。
  龙江先生又道:“贾小友方才一句:牢骚太盛仿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很是出色。明日便可传遍京师。可有佳作,让我等再饮最后一杯。”
  贾环心里苦笑一声。他一不小心又抄了一句名句。名声要传估计也会传出去。懒得再计较什么得失了。不然就是:贱人就是矫情。当即道:“刚才酝酿了一首小词,写给诗诗姑娘。”顺带着算是给苏诗诗陪他喝酒的酬劳吧!
  众人都是欢呼叫好。气氛稍稍恢复。龙江先生让人上了纸笔。苏诗诗挽着衣袖口,露出雪白的手腕,神态动人,轻笑着给贾环研墨。美人添香。
  陪酒的另外7位名妓都是羡慕的看着苏诗诗。其实,贾公子只要说一句,欲问江梅瘦几分是写给她们当中谁的,身价立刻会飙升。等同水平的诗词不知道要让本是花魁的苏诗诗声名再盛多少分。
  贾环写完。苏诗诗以她清溪流泉般的声音念诵道:“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春分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带轻缠白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是一首浣溪沙的词牌。
  苏诗诗刚念完,便是满堂喝彩。满座的宾客都是叫好。有人拍着案几叫好;有人畅饮一杯;有人拍自己的大腿;
  一名妩媚妖娆的美人向贾环飞了一记眉眼;一名娇俏温柔的美人则是羡慕的看着苏诗诗,恨不得以身代替;一名修长美人目光灼灼的看贾环,似乎要一口把他吞下去…,
  龙江先生大笑:“贾小友当真是名不虚传!好词。”
  冯紫英道:“贾兄弟大才。不愧神童之名。爱花惜花,真乃我辈众人。”
  公孙亮惆怅的叹道:“贾师弟诗才天授。如锥处囊中,其末立见。”
  偏厅中的气氛重新热闹起来。贾环成为整个宴会的焦点、舞台的中心人物。
  龙江先生换了酒碗,一句句的为众人鉴赏这首词。上阕,“轻汗微微透碧纨”无疑是写苏诗诗刚刚跳完舞的神态。春分是节气。“流香涨腻满晴川”是女子梳洗后将香粉胭脂倒入水中。“满”字令人可以想象诗诗美人身上的体香。
  下阕,“彩带轻缠白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则是描写此时苏诗诗美丽的装扮,肌肤如玉。“佳人相见一千年”是说,希望能如同此刻相见的时候,和佳人相守在一起一千年。
  苏诗诗轻轻的吟诵,香腮微红,秀美粉润的嘴唇给洁白的贝齿轻咬着,心思飘忽。
  欢场之中,薄情薄幸的郎君从来不少。逢场作戏的吟诗,寄托情怀并不能当真。她不敢信“佳人相见一千年”这句话。而贾环年龄才九岁,他真的懂如何爱慕女子?
  但她又不得不承认,这一句让她仿佛要沉浸在某个美好的梦境中。希望能有这样的一个人来疼爱她。
  鉴赏完,龙江先生仰天大笑道:“痛快。诸君,满饮!”
  众人轰然举杯共饮,而后各自散去。
  回廊中,公孙亮醉醺醺和贾环并肩而行,摇摇晃晃,抑郁的说道:“贾师弟,恨不能有你的诗才,以博取美人欢心啊!”
  贾环喝得也有点高,呵呵一笑。这不是他写的,这是苏轼写给他的小妾朝云的。当然是情意绵绵。贾环心里对苏诗诗怎么想的,不得而知。
  若干年后,贾环和苏诗诗相逢于金陵城中,感慨的再次谈起今晚这首词。
  人生若只如初见。


第八十四章 府里的动静
  第二天上午,主人龙江先生高卧未起。赵县令和三家书院的山长带着各自的随从,留下帖子,各自离开。
  贾环、公孙亮坐在山长张安博的豪华马车中,舒适的返回二十里外的闻道书院。
  公孙亮给山长张安博说起昨晚酒宴韩秀才来举报顺天府府尹的事情。
  山长张安博微微沉吟,尔后对贾环笑道:“锥处囊中,其末立见。”
  这是很高的赞誉。贾环连忙谦虚的道:“山长过誉。弟子只是适逢其会。”
  山长张安博笑着摇摇头,“你们知道龙江先生是那一年的皇榜吗?十五年前丙申科的皇榜。当时是康顺二十三年。现在是雍治九年。”
  公孙亮还有点懵懵懂懂,不明所以。贾环瞬间就懂了。脑子里一连串的思路在极短的时间内串起来。
  他喵的。细思极恐。龙江先生是和康顺皇帝认的亲戚,他的父亲是康顺朝的大学士(预估是早期的)。那他是效忠于康顺皇帝还是雍治皇帝?
  听说,康顺皇帝现在是太上皇。但是历史上能有几个太上皇?天无二日,国无二主啊!
  出现太上皇有两种情况。第一,主动退位。清朝乾隆皇帝传位于嘉庆,当了几年的太上皇。但他大权在握。嘉庆是傀儡。
  第二,被儿子逼得退位。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玄武门兵变,弑兄杀弟,逼李渊退位。
  以龙江先生退隐江湖,寻花问柳,寄情书画的做派,怕是第二种居多吧。
  红学研究,普遍观点赞同红楼映射的历史背景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但曹雪芹病死于乾隆四十四年,乾隆逊位是乾隆六十年。曹雪芹是不可能知道乾隆会当太上皇的。太上皇这个设定,天知道他是怎么想的!
  贾环结合他现在了解的大周朝的情况,只想说一句:日了狗了。
  历史变得面目全非、乱七八糟!
  回到韩秀才事情的思路上。很明显,以龙江先生尴尬的身份,他出面找雍治皇帝举报顺天府府尹,陆府尹有没有事,贾环不知道,但龙江先生肯定会有事。
  韩秀才就是个棒槌!贾环现在知道山长夸他是什么意思。他无意中帮了龙江先生一个忙。
  龙江先生是宰辅之子,政治水平还是很不错的。他宁可和韩秀才绝交也绝不出头。但和京城名士韩秀才绝交。会对他的名声造成一定的影响。贾环的忙,就是帮在这个地方。
  韩秀才最终袖子没割下来,又说了句服软的话,自然不算绝交。
  龙江先生要承他一个人情!
  想到这儿,贾环心中有点小爽。来香山参加初春文会还是很有收获啊:县试保送资格拿到手,和龙江先生结交,和京城名妓诗诗姑娘一起喝酒。
  山长张安博看看贾环,再看看公孙亮,捻须轻叹。他这个弟子经义、文章、人品、性格都是极好的。但在权谋机变上稍有不如。还需要成长。
  “贾环,给你公孙师兄说说你的看法。”
  “好的,山长。”贾环笑着应下来。
  回程二十里的路程,在闲聊中缓缓的渡过。
  …
  …
  贾环回到书院后,没过两天就与同去京城参加县试的同学出发前往京城。计有:罗向阳、贾环、柳逸尘、卫阳共四人。
  二月二十六日。宛平县、大兴县县试同日开考。由于黎明前就要点名入场。三更天时,罗向阳、贾环、柳逸尘三人从居住的客栈启程出发。
  至于人生赢家:卫阳卫神童,卫家在京城中有住宅。他到京城中后就住在家里。自是从家中出发。
  三更天时,鳞次栉比的屋舍还笼罩在浓浓夜色之中。而街上已是车马辚辚。星星点点的灯火在大街上汇成一条线,恍如如长龙蜿蜒而行。
  贾环、罗向阳与柳逸尘在路口分别。柳逸尘要前往大兴县县学赴考。三人互相祝福:“祝两位好运。”“来日入泮再与柳兄相会。”入泮是中秀才后去文庙进行的礼仪。这是相当好的口彩。三人说笑着在路口分别。
  贾环和罗君子两人一路抵达县学,考棚外已经是人山人海。有贾环这样十来岁脸上稚气未脱的孩童。也有如罗君子十五六岁的少年。
  “贾兄,请。”罗君子微胖的圆脸上,露出自信的笑容。
  贾环笑着道:“罗兄,请。”他心里也有底。保送生。拿个案首没希望。过肯定没问题。他自己不会出纰漏。
  一路排队、搜身、唱名、进入考棚中。贾环拿到试卷,坐在考棚里自己的考房中,将长耳考篮中的笔墨纸砚都取出来摆在案几上。
  考篮里的东西都是他自己准备的。无非是细心二字。县试考四场或者五场有县官决定。每场考一天。第一场都被点过的学子,后面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