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奋斗在红楼-第4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
  “参见贾学士!”
  贾环自殿外而来,将校簇拥着他。满殿的文官官员,大臣,在他面前尽低首!
  除开和贾环有渊源的人,其余人都是用的“参见”二字。完全的将贾环当做上官。
  能混到朝堂的,谁不是人精呢?
  贾环轻轻的点一点头,目光落在潇公主的身上。数年未见,她依旧倾城。而一夜未眠,她略显憔悴。贾环心中的柔情涌起,又用理智压下来。现在不是叙话之事。
  贾环环视着偏殿中所有人,一一的点头致意。这里,朝堂的中枢,周帝国的权力舞台上,有他熟悉的,有他不熟悉的。
  贾环道:“我的学生死了。但这不是你们造反的理由!”神情平静对秦弘图下令:“恭斋,将参与造反者带到殿外,就地处决。”
  “轰!”
  偏殿中,因为贾环这句话,瞬间炸开!声浪喧哗。仿佛沸水。
  没有人料到贾环会如此的干脆,直接。进殿之后的第一句话,就是问罪众人。第二句话是下令杀人。
  简单,直接,粗暴!
  千总林司带着士卒如狼似虎的扑上前。步军营刚刚投效,正是要表现时。
  梁国公宁烁被士卒按在地上,再也崩不住,情绪崩溃。贾环下的命令是“就地正法”啊!也就是说,他被拖到殿外就得死。仰着头,大叫道:“啊…,贾环,你不能杀我!我是雍治皇帝的嫡孙。我是皇子皇孙…,你杀我,何以堵住天下悠悠之口?”
  贾环平静的看了宁烁一眼,“我连父亲,雍治皇帝的嫡子都杀了,何必在乎你?”
  彭世俊没有任何的反抗,给两名士卒踹到在地,押着往外走。他愿赌服输。他不会向自己的仇人求饶!
  占城候脸如死灰,被士卒押着往外走,嘴里的懦懦的想求饶,但说不出完整的意思来。贾环看都没看他一眼。
  秦弘图手里拿着名单,手指一点,就有士卒配合的将点到的人给拖出来。施鉴、陶泰等人就是如此被拿下。
  萧丕为大学士,做在上首处,这时,用力的握着椅子扶手,看着自己的门生瞿炜被绑起来,忍不住道:“贾子玉,今日之事,牵连如此之广,有尚书、侍郎,你岂可不经有司审问,就诛杀!”
  这是一个程序问题!
  他知道他自己都跑不了,但要给大臣们留几分体面,就这样如同猪狗一样的被屠戮,读书人的体面还要不要?
  柳安宜训斥开靠近的士卒,高声附和道:“贾学士,你威福自专如此,莫非是要登基为帝吗?别忘了,你是如何答应费子允的?”
  贾环轻轻的一笑,带着嘲讽,看着萧丕,柳安宜,答道:“我不是来和你们讲道理的!”
  柳安宜面色微微僵住。嚣张,真的是太嚣张!但是,贾环兵权在手,控制着大局,他又能如何?十一年前,贾环杀雍治皇帝,还需要避讳。而现在,他根本无需有任何避讳。
  萧丕轻轻的一叹。千古兴亡事,不尽长江滚滚流!他是再也管不到了。果然是:天下英雄谁敌手?
  贾环做一个手势。停顿下来的步军营,锦衣卫,京营,立即上前,将彭鏊,柳安宜,萧丕几名高官押着,往殿外走。
  …
  …
  蜀王宁恪,站在人群中,全身僵硬着。局势如此变化,他如何想的到?他更想不到的是,贾环的报复,会如此的酷烈!这就是潇妹说的政治斗争的残酷性?
  站在他的角度,他刚好看到殿外的走廊上,一排排的高官们被押着跪在地上。贾环的心腹杨大眼,走廊处亲自监督行刑。刀光起,一颗颗的人头落地。
  “啊…”
  “贾学士,我错了,再给我一个机会吧!”
  “贾环,你这个不得好死的王八蛋!”
  惨叫声,求饶声,谩骂声,响彻在殿外的走廊上。血水,顺着汉白玉的台阶,流淌着。
  新城往沈澄苦笑着摇摇头,贾环真是一个狠人啊!这都下得去手。朝堂的高官,大学士,就这样被杀。给他的学生陪葬啊!心里头有气啊!
  …
  …
  偏殿中,不少文官都吓的两股颤颤。生怕掌握情报的秦弘图把手指向自己。那就得去殿外的黄泉路上走一遭。而家人会是什么结局,不问可知。
  太子宁炎被震住。躲在甄皇后的怀抱里,瑟瑟发抖。
  贾环对殿外的各种声音,充耳不闻。当年,他在西域尸山血海的趟过来,这点场面,只是小儿科。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今再问,金陵归矣,尚能杀人否?
  殿外的行刑很快就结束。杨大眼进来向贾环汇报结果。贾环点点头,道:“诸位,随我祭拜天子吧!。”
  造反的人杀光了,自然就不会有反对者!
  …
  …
  勤政殿是养心殿的西暖阁。贾环带着甄皇后,宁炎,文武官员,皇族,四五十人,一起自勤政殿偏殿出发,到养心殿的寝殿中,祭拜已经死去一天的永兴天子宁淅。
  贾环抵达的消息,早就传遍养心殿。贾环一行人到养心殿时,太监总管袁琪带着太监,宫女们在寝殿外迎接着,俱是跪地磕头行礼,“奴才等,参见贾学士。”
  近百余名太监,宫女伏地。不少人的声音带着激动,哽咽。
  贾环上前,扶起袁太监。他对太监,并无文官固有的歧视。太监有好人,有坏人,因人而论。这十余年,袁太监尽心竭力的辅佐宁淅,他认这个人情。
  “袁公公辛苦了。”
  袁琪感慨难言,眼睛有些泛红。他这一晚,也承受了非常大的压力。道:“贾学士,天子龙体就在里面。请!”
  寝殿中,光线明亮,空气里带着药味。御医们用一块白布,盖着永兴天子宁淅的头。
  百官俱是站立着。等待着贾环的动作。有太监上前,将帷幕打起来。贾环独自上前,看着床榻上躺着的弟子,心中的悲痛,涌起来。宁淅以父事他。而今,这个文弱的学生,却是去世。
  而以现在医疗水平,宁淅作为皇帝,享受最好的待遇,活到六七十岁,完全可以。而他死去时,才三十岁。多么的令人可惜,感叹,痛惜!
  或许,他亦是有责任的吧!
  贾环轻轻的抿一抿嘴,低声问道:“青美人人呢?”这话的意思,很多人都懂。
  站在床榻中段的甄皇后道:“她服毒自尽了。”
  贾环轻轻的点一点头,转过身,对甄皇后身旁的太子宁炎躬身一礼,道:“请太子立于天子床榻前。”
  宁炎看着贾环,目光有点躲闪。但,他知道,这位杀人的贾学士是保他来的。最终,目光询问母亲,皇姑之后,走到永兴天子的灵前,站直身体。
  贾环退后两步,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身后,百官跪拜,三叩九拜。山呼的“万岁”之声,在养心殿寝宫中,回荡不绝。
  周史:永兴十一年春,天子驾崩于大明宫。环自金陵归,夺兵权而制贰臣,率群臣拥立宣宗。措天下于泰山之安!nt


第九百八十六章 最是人间留不住
  二月初,正仲春。京城郊外,树发新叶,鸟语花香。京西北至京中的官道上,信使络绎不绝。
  “哒哒”的马蹄声自上午时起就密集不断。大明宫中的消息,不断的传向京中各处。
  其中最令朝臣们关心的消息,自然是帝位归属:太子宁炎在永兴天子灵前,由贾环率领着百官拥立!年号:治平。永兴天子的庙号为:宪宗。
  尊甄皇后为太后,皇太后贾元春为太皇太后。文武百官各有封赏。参与此次大明宫政变的谋逆者,全部都被贾环斩于勤政殿偏殿外。唯一的例外,便是蜀王宁恪。
  一队队的锦衣卫,正奉贾环的令,前外京城中查抄谋逆者的府邸。按照大周律,谋反,夷三族!
  一道道的命令下发,周王朝的中枢,在中断一天左右的时间后,恢复运行!
  为永兴天子发丧,停灵乾清宫。行文各衙门,天下各处,告知新帝登基!指定翰林学士蔡宜书写遗诏;赦免步军营士卒,清除其中占城候的心腹,抚恤京营,殿前侍卫司的将士。再由少府出银钱一百万元,犒赏三军!
  自上午至下午四时许,这些事情都在贾环的掌控下,有条不紊的进行着。京中惶惶的人心,迅速的安定下来。
  …
  …
  将近傍晚,红色的晚霞在天际边,熊熊燃烧,云朵呈各种形状。天地间的温度渐渐的下降,略微显凉。
  乾清宫沐浴在夕阳中,太监,宫女,锦衣卫,朝臣们来往着。有祭拜天子后来见贾环的大臣们。还有各种事务需要向中枢汇报处理的人员。
  “关于天子的丧礼和治平天子登基的花费,你去做一个方案吧!然后报给我看看。”贾环打发走户部侍郎卫康,端起书桌上的茶碗,轻轻的抿一口。
  此刻,南书房,军机处,五军都督府的核心人物都在这里。构成周帝国的中枢。计有:曾缙,殷鹏,蔡宜,纪澄,魏源质,北静王,新城王沈澄。
  北静王笑着道:“这个滑头啊!”卫康作为户部侍郎,昨天晚上,并没有第一时间赶到大明宫。避开了昨晚的政变大局。这是一个骑墙派的动作。
  精美,华贵的南书房中,响起几声附和的轻笑声。一干重臣们,依次在摆在书房中的长案后而坐。
  这并不算过分。他们都知道贾环和卫家的渊源。况且如今卫大学士还在世,足以庇护卫康。
  贾环没说话。
  当年,他初见卫康。卫康人物出众,清朗俊逸,言谈间令人如沐春风。很有亲和力。宛若宰辅一流的人物。然而,此时观来,则未必。卫贞白缺乏政治立场。
  此刻大局已定。众人闲谈了几句,贾环安排道:“晚饭时间将至,诸公都劳累一天一夜,今日就这样吧。有劳曾中堂今晚在宫中值守。”
  曾缙应下来,“份内之事。”心中略尴尬。本来,贾环现在所做的事,应该由他来做!他才是军机处的领班大臣。且是永兴天子托孤之臣。但他无力压制政变,威望大跌。
  贾环点一点头,离开南书房,到乾清宫的正殿中,看一眼他的学生:宁淅。他等会还要去拜访他的大姐姐,被尊为太皇太后的贾元春。
  …
  …
  贾环一路行来,不时的有官员、太监们向他行礼。他一一得体的回应着。
  乾清宫中的光线略显昏暗,入眼都是白幡,白灯笼。香烛的气味弥漫。宫正中,御座之下,听着永兴天子宁淅的棺木。
  越王宁澄作为皇族的代表,主持祭祀。礼部尚书胡璁,吏部尚书宁儒在此帮衬着。宁潇则是陪着情绪低落的甄皇后,不知所措的治平天子宁炎。
  时至傍晚,来祭祀的官员逐渐的稀少。贾环脸色肃穆的上前,为宁淅上了一炷香,再和宁潇,甄皇后,宁炎,宁澄,到乾清宫后的小殿中说话。
  此时,晚霞彻底的消失。暗淡的光线中,雕梁画栋的小殿中,各种器皿,家具,文玩都仿佛蒙着一层淡淡的纱。
  贾环坐在左首的椅子中,环视着几人,轻轻的叹一口气,道:“唉,子文年纪轻轻因病而亡,我有责任。你们不要怪他宠幸青美人!他不是机器,终究是个人。”
  他和宁潇都没有全力的去阻拦宁淅宠幸青美人。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宁淅,作为天子,是一个庞大的政治集团最大的底牌!按照所有人的期许:他应该好好的当皇帝,活得越久越好,这于他而言,是一种职责。
  但是,宁淅终究不是一个木头人,他有他自己的喜好,想法,有宠爱的美人,想保护她。
  皇帝,也是人。
  贾环心中此刻,并没有怨恨自己的弟子不自律,陷入温柔乡,怒其不争!他的心情,是悲痛、哀伤。纵然,他将谋逆着就地处斩,可这能唤醒他的学生吗?
  不能!
  永兴天子宁淅临终前,他想过:先生会不会怪他。他对不起先生这些年的栽培,厚望!
  贾环的回答:不怪。
  子文,一路走好!
  …
  …
  仲春的夜,带着清寒。夜空中,一轮明月高悬,几点星光熹微。月华如水,洒落在皇城中精美的宫殿中。
  吃过晚饭,贾环自寿康宫中出来。元春的贴身宫女抱琴、大太监黎威一路送出来。
  贾环由西华门出皇城,带着随从,亲卫至西苑太液池西岸的映春阁。骑在马上,想着方才见大姐姐元春的情形,贾环心中伤感的情绪,略微好转些。
  元春亦悲痛永兴天子宁淅的死亡。这十余年来,天子和她相处的极为融洽。好在,她如今在宫中礼佛,修身养性,身体并无大碍,还劝了他几句。
  大姐姐身体好,这让他感到高兴。故人旧事,逝去多矣!
  西苑映春阁这里,是少府的驻地。贾环的随从,亲卫们都留在映春阁的前院,贾环在紫儿的带领下,登上临湖的小楼二楼。湖边,春季的虫鸣声,在这幽寂的夜晚,仿佛交响曲。
  湖水如平面,倒映着月光,小楼。小楼中的月光,映着宁潇。
  听到上楼的脚步声,在小楼走廊里赏月的宁潇转过身来。她穿着一身浅白色的宫装,身姿修长。白腻的鹅蛋脸,大而明亮的凤眼,挺直的鼻梁,明眸皓齿!
  侍女纪婉儿站在走廊的门口。穿着粉色绣花的对襟褂子。妍丽、妩媚的电眼美人。她在宁潇身旁,就这么比下去。
  自永兴六年,宁潇代天子南下金陵,两人相见以来,这是五年以后的相逢!她依旧倾城!
  贾环站在楼梯口,看着宁潇。那柔和的月光,落在她的玉容上,白裙上,更添她美丽无双的风姿。心中的柔情就此涌起!
  今日,在众人面前,他一直克制着。及至此时,才是私下里的想见。“潇儿!”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宁潇精致明丽的脸蛋上,露出一缕微笑,在嘴角,慢慢的荡漾开。她快步走向贾环,相拥,轻声道:“贾郎。”再抬头,泪痕满面!
  今天上午,若非贾环及时抵达,只怕就是生离死别。浓郁的思念,在心底流淌着。
  贾环紧紧的将宁潇抱着。这位在永兴年间,掌握着朝堂中四分之一的政治力量,在满朝官员眼中,强势,深明大义,行事大气的长公主,此刻,只是一个娇柔的女子!
  时间静谧的流淌中。
  纪婉儿看着相拥的两人,俏脸微红,提醒道:“公主,三爷,可以用酒菜了。”
  少顷,侍女们送上精美可口的酒菜,悄然的退下去。
  贾环和宁潇,相邻坐在小圆桌前,述说着离别后的情形。月华流泻而来。
  “贾郎,请!”宁潇素手执壶,给贾环斟酒,美丽的丹凤眼,一直凝望着贾环,眸光流转,柔情无限。
  贾环握着她的手,柔声道:“潇儿…”
  宁潇十六岁的倾城之姿,和她十八岁时不同,和她二十二岁时不同,和她此刻三十岁时不同。而他有幸,看着她的成长,成熟,美丽的变化。
  时光一逝永不回,往事只能回味!
  贾环轻声吟诵道:“阅尽天涯离别苦,不道归来,零落花如许。花底相看无一语,绿窗春与天俱莫。把相思灯下诉,一缕新欢,旧恨千千缕。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九悟说
  还有三章结束。大纲都已经厘清。
  明天看吧。
  如题。晚上修仙没成功。
  这一章,还有好多剧情没写完。熬不住了。明天继续。诸位书友明天看吧。
  抱歉。


第九百八十七章 我为帝师
  “…一缕新欢,旧恨千千缕。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京城南城崇文门外,法华寺一带,是除东城教坊司胡同之外,另一处销金窟。京中知名的五凤馆便是位于这里。
  在这春风沉醉的夜晚中,占地辽阔的五凤馆中,灯火通明,客如云来,车水马龙。
  五凤馆中的东面,一处风景幽雅的绣楼中,绣楼客厅的一角,数名乐师弹琴鼓瑟,演奏着音乐。
  一名穿着蓝色长裙的美人,珠翠满头,容貌精致。正檀口轻张,在花厅中,唱着近日京中流行的贾学士新词。曲牌名曰:蝶恋花。
  “好…”一曲毕,名妓冰云鼻尖冒着微微的汗,行礼退场。
  圆桌旁的几名男子纷纷抚掌叫好。为首的一人是昔年晋商的领袖,日升昌的东家,路庸的孙子路简,表字廉伯。时年二十五岁。他宴请的是贾府子弟贾琮。
  晋商,依旧是国朝有数的财团,富可敌国。参与纸币的发行,在大周中央银行有股份。但声势大不如从前。
  如今国朝的商业规则正发生着变化。随着朝廷征服漠北,西伯利亚,河中等地,边境平定。晋商的地利:和草原进行贸易的优势,基本丧失。
  同时,朝廷征服高丽,东瀛,又打下南洋,天竺等地,海贸繁盛。每日金山银海如流水。进了那帮海商的口袋中。晋商在海贸上,并无优势。
  而江南布厂,丝厂的兴起,更是在暗中改变着社会商业风气。江南地区,开厂蔚然成风,大量使用工人。如今,在各地行商转运货物,不如布厂、丝厂、糖厂等赚钱。
  晋商搞成如此局面,当然还是因为十一年前,雍治二十一年时,贾环落难,晋商试图并购如今的庞然大物信丰银行的前身:信丰银号。贾环起事成功后,拥立永兴天子。可知这十一年间,晋商的日子怎么过的。
  不久前,贾环重返京师,平定京中乱局,在朝中声望暴涨。他想设法搭上贾府这条线。
  路简举杯,环视众人,赞道:“贾学士不愧为本朝文宗。好词啊!写尽风流。我等为此词痛饮一杯!”据京中传闻,这首词是贾学士写给长公主的。内中的水极深啊!
  座中的几名陪客,轰然应诺,纷纷举杯痛饮。至于关于这首词到底是写给谁的,自然没有提起。
  贾琮时年三十一岁,一身蓝色直裰,容貌普通,满脸骄傲之色,道:“环三哥的诗词自是极好的。”
  他和环三哥私交很好。但,他文才有限,比不得当日一起读书的兰哥儿。兰哥儿在永兴八年由鸿胪寺寺丞外放江南湖州府通判(正六品)。
  他如今还是秀才功名。连当年一起在族学里读书的秦钟都在永兴五年得了一个举人功名。贾府的后起之秀:贾芝,贾菌等人。他们都已经步入官场。
  几名陪客顺着贾琮的话头,立时一阵吹捧。
  这时,名妓冰云换了一身酒红色的旗袍,笑盈盈的带着香风进来。淡淡的茉莉花香。自十几年前,贾环的香水在江南、京中流行后,欢场中几为标配。
  冰云容貌俏丽,中上之姿。但胜在肌肤雪白,气质出众。旗袍很好的勾勒着她高挑、纤细的身姿。身材虽瘦,却凹凸有致。两团雪腻之峰挺拔。将旗袍撑出美妙的弧线。
  陪着她的笑颜,恬柔的声音,当真是千娇百媚的美人。花厅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她身上。
  名妓冰云笑盈盈到圆桌边落座,坐在贾琮身旁,微笑着道:“冰云更衣,略有来迟,诸位老爷勿怪。冰云自罚一杯!”举杯饮酒。仪态优雅。能成为京中名妓,自是有不凡。
  这些年来,全国欢场名妓多有爱穿旗袍者。无他,旗袍可以更好的展现女性的美丽。这是江南所引领的时尚风潮。
  贾琮侧目。路简仰头大笑。桌中的气氛因她的加入变得更加的轻松自如。
  闲话片刻后,一名帮闲挑起话题,道:“冰云姑娘可知近来京中发生的一件大事?”
  冰云浅笑道:“哦?”
  帮闲故意卖弄般的说道:“二月上旬,贾学士自金陵来京城,平定叛乱后,将萧丕,彭世俊,占城候这些人都砍了脑袋。按照大周律,造反夷三族。我从刑部得知,这桩案子,波及约五千多人。现在,这些人的亲故都在门路。”
  冰云掩嘴惊呼道:“啊?上天有好生之德,这么多人…”
  贾琮听不下去,这些人距离真正的权力中心太远,插一句,道:“如今朝廷开拓四方,到处缺人。怎么可能杀五千多人?环三哥早安排好,除萧、彭等人的直系亲属外,余者尽皆流放南洋、澳洲。”
  当日政变时,彭世俊曾说要甄皇后和太子宁炎到澳洲去!这是一报还一报!
  这个内幕消息,令桌上众人一片惊诧。冰云更是眼带“崇拜”的看着贾琮。气氛再融洽三分。
  及至酒宴末尾,路简道:“三月初一,贵府太太六十寿诞,在下想上门道贺,还望万钟兄为我美言几句。”
  …
  …
  二月底,春雨绵绵。数俩华美的马车徐徐的行驶在京西的官道上。稍后,进入于雍治二十一年重建的闻道书院。
  重建后的闻到书院,占地面积约五千亩。书院中建筑成群,林湖交映,绿树成荫,鸟语花香,风景宜人。朗朗的读书声在林间,在书堂里回荡。
  书院的墓地处。近百名师生,亲卫在山坡下栽满梧桐的墓园大道尽头等候着。细雨如银丝。梧桐树叶上晶莹剔透的水珠滑落下来。点点滴滴。
  贾环在墓地前,祭拜着山长,大师兄,叶先生。永兴四年,他携妻妾南下金陵,七年未归。京中诸事安排妥当后,他前来祭祀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