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奋斗在红楼-第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
  贾环带着晴雯,和大家一起走进偏厅中。贾母等会要在这里摆饭。李纨、宝玉、宝钗、黛玉、史湘云、迎春、探春、惜春都在。
  王熙凤、平儿、鸳鸯是来帮忙的。贾环则是来见见府里的姐姐妹妹们,说会话。


第二百零三章 默契、学问、同年
  偏厅之中,一屋子女孩们,再加上各自的丫鬟,香气袭人,时而笑语。进入其中就像是进了女儿国。当然,宝二哥这个骚年在花丛之中是异常显眼的。
  见众姐妹的目光看过来,贾环微笑着一一致意,然后坐到探春、史湘云身边。探春的丫鬟翠墨给贾环上了茶。
  贾环正好和宝钗面对面。她今天穿着见鹅黄色外衫,明雅秀丽。宝钗含蓄的轻笑,点一点头,拿起茶杯抿茶。心中明快的情绪浮起来。
  贾环微微一笑,享受着这种心照不宣、轻快的微妙情绪。他是不能坐到宝姐姐身边去的。宝姐姐是大家闺秀,脸嫩。
  “环哥儿,你那族学的事情怎么样了?”史湘云问起贾环族学的事情,迎春、探春、惜春、宝钗都不时的插话。刚才探春、宝钗还暗自担心着。
  宝玉坐在黛玉身边,见贾环进来,就浑身不自在。因为,贾环一来,除了林妹妹,姐姐妹妹们都喜欢和贾环说话、闲聊。
  见贾环几人聊天,王熙凤笑呵呵对穿着元青色披风的李纨道:“珠大嫂,老太太一会儿就过来。”
  李纨秀雅的轻笑,“嗯,都准备好了。”得了空隙,问着贾环,“环兄弟,你要留下来用晚饭吗?”
  贾环就笑,“大嫂不用管我。我是进来和姐姐妹妹们说一会儿话。哦,这些天忙,倒是有关兰哥儿的课业没和大嫂说。大嫂现在有空暇吗?”
  贾兰早早的给他说过李纨想要去拜访他的事情。只是因为族学的事忙,还没来得及和李纨细说。
  “行啊。”李纨就是一笑,在丫鬟端来的水盆里洗了手,和贾环到偏厅外的小厅中说话。
  宝玉松口气,小声对黛玉道:“阿弥陀佛,他总算是走了。”
  黛玉掩嘴吃吃娇笑。这话说的,到底谁是哥哥,谁是弟弟啊!
  …
  …
  进小厅,灯火明亮,可以看见外面院落里的雨丝与夜色混在一起,凄迷清冷。
  李纨身姿窈窕,容貌秀美,有着十足的美少——妇风情,妙目注视着贾环,略显揪心。事关兰儿的前程,她很上心。
  贾环沉吟了一会,对李纨道:“大嫂,兰哥儿的功课我考察过,还是很不错的。大嫂不用担心。我请的塾师是我在书院的同学,许英朗。生员功名。他父亲是翰林出身。他的学问很扎实。兰哥儿再读两三年,可以下场考县试。”
  雍治八年在贾府中,他、贾兰、贾琮一起在恩师林举人门下就读。贾兰读书的进度本来就落后于他。等林举人离开贾府后,这两年贾兰的学问并没有大长进,进度在《孟子》。但贾兰对大学、论语理解的并不深刻。
  贾代儒的四书水平就个战五渣,理解的似是而非,谬误甚多。而李纨应该没少在家教贾兰。但她对四书五经理解的也不透彻。这也正常。即便她父亲李守中曾任京城国子监祭酒(正四品),她毕竟是女儿身。
  贾兰实际上荒废了两年多。可贾环并不好这么直接对李纨说。他这位大嫂,看着行事和和气气,与人为善,但内心里实则是个要强的性子。
  李纨勉强的笑了一下,“嗯。”还要两三年才能考县试?县试只是科举的起点。她一听就知道自己儿子在什么水准线。
  贾环笑着安慰道:“大嫂不要对兰哥儿失望。我是国朝最年轻的神童。兰哥儿落后我几年很正常。通常是十二三岁考县试,兰哥儿三年后也才十二岁。”
  李纨一想也是,给贾环说的禁不住笑起来,那有这么自己夸自己的?心里知道她心急了,柔婉的道:“谢环兄弟,兰哥儿的学问日后要请环兄弟多多费心。”
  贾环笑道:“大嫂客气了。兰哥儿是我的侄儿,我岂有不尽心的道理。大嫂不要着急。且让环哥儿在族学里学两三年。
  等把四书五经学通了,我会推荐他去书院读书。那里有最好的先生,学问精深,又有同窗磨砺、切磋学问。兰哥儿只要肯努力,金榜题名不是难事。”
  金榜题名的意思,李纨当然懂。贾环的意思是说保证贾兰一个进士功名。这不正是她所追求的吗?李纨心中感慨,又有些暖意,郑重的向贾环行礼,“谢环兄弟!”
  贾环伸手虚扶,让屈身行礼的李纨起身,道:“快起来。大嫂这是做什么?兰哥儿有科举的天分,我自是会帮忙。”
  贾兰中进士的事情,原书很明确。贾环这么对李纨承诺倒也不算是要她一个顺水人情。因为,贾兰若能到闻道书院里去读书,肯定会提前若干年金榜题名。李纨也不至于熬到油尽灯枯,等贾兰做官时,她却就死去。
  李纨起身,感激的笑一笑,道:“兰儿读书,是我心里的大事。环兄弟当的起我这样谢一礼。”多余的话也没说。心中,是拿定主意的。
  贾环就笑着摇头,宽慰李纨几句,进屋里和宝钗、探春、史湘云、迎春、惜春、黛玉说了一声,带着晴雯回望月居。
  …
  …
  夜色渐沉。赖嬷嬷因族学在贾母面前告贾环的状的事情,在夜晚中传遍贾府、宁荣街。
  宁荣街上的赖府中,赖嬷嬷在里屋里坐着,偶尔叹口气,丫鬟们烧着炭盆,在一旁服侍。赖大、赖升和赖大的儿子赖尚荣陪着说话。
  见老娘又叹口气,赖升忍不住道:“妈,老太太这是给贾环的话给骗了啊。您当时在场,怎么…”
  赖嬷嬷道:“怎么没说?疏不间亲啊!”老太太明显更信贾环的话多一些。
  赖升无语。
  赖大沉稳的道:“娘,也没那么吓人。我们家世代在府里当差,在老太太面前还是有些脸面的。环三爷能把我们怎么样?且先顺着他就是。”
  赖嬷嬷轻轻的点头,“这是正理。只是,我这心里一直悬着啊!”她隐约听说环三爷和琏二奶奶算过账,把几年前在府里受得委屈都讨回去了。
  她大儿子说的,道理是这么个道理。给府里当奴仆,听上头主子吩咐就完了。怕就怕,环三爷是个眼睛里揉不得沙子的人。
  …
  …
  贾府东路,贾赦将回家来的儿子贾琏叫到跟前,问着今天赖嬷嬷告状的事情。
  精美的小厅中,丫鬟们都下去了。就贾赦和贾琏两人。贾赦在桌边喝着小酒,贾琏站着回话,将从凤姐儿那听来的话转了一遍,道:“父亲,这事和我料的一样。赖大果然坐不住。”
  他负责在贾府外头办些琐碎的事务,经常和赖大等人打交道。他心里对赖大倒没什么想法。不过,今年五月份的时候,见识到贾环在东府里的威风。一干管家,贾环吩咐的话,私下里也不敢打折扣。
  他这时才有点回过味来,他是贾家的主子,而赖大等人是奴仆。礼遇,是恩典。不客气是常态。贾蓉、贾蔷等人叫赖大“赖爷爷”,真是有点刺耳。
  贾赦轻轻的笑起来,咂口酒,“你觉得环哥儿说的话有几分是真的?”
  贾琏就笑了一下,“环哥儿那脾气…,不是个谦恭温良的。不过,府里的事情,还是父亲和祖母说了算。他也闹腾不到哪里去。让环哥儿搅合搅合未必是坏事。”
  贾赦点点头,微微一笑,神情略显阴鸷。因为,他看到了敛财的机会。
  …
  …
  赖嬷嬷告状的事情,被即将到来的春节覆盖。除了当事人,茶余饭后,府里的丫鬟们凑在一起嘀咕、说笑几句。
  鸳鸯、翡翠、琥珀、平儿、袭人几人就聚在鸳鸯屋里谈起过此事:赖嬷嬷想找三爷的麻烦,真是打错算盘啊。
  腊月二十四,小年祭祖之后,空气里的年味越来越来,贾环去沙胜府上将他四书五经的笔记拿回来。上面已经写满密密麻麻的蝇头小楷。都是沙提学的批注,纠正,理解、观点。
  贾环和王熙凤拿了200两银子,用于族学的用度,又接受了四时坊中的当铺。和吴朝奉吃过一次酒。贾环打算先保持着当铺的原样,等他腾出手来再运作。他是准备将当铺当银行来运作。他在贾母面前只是虚晃一枪。
  而族学运营费用,他另有计划。这两天他已经吩咐钱槐、江兴生去购买鸭蛋,准备制作一批皮蛋,让管事培训班的学生去卖。任何培训,都不及实践来的成长的快。
  江兴生是一名马脸少年,今年十六岁,是贾府的家生子,父母都在府里当差。做的是辛苦活,家中贫穷,下面又两个弟弟,一个妹妹。为人聪明,沉的下心,肯用功,是个好苗子。
  贾环安排管事培训班在腊月二十五放假。许英朗、张四水、柳逸尘他们都得回家过年。族学这里并不关门,要学习的学生,可以在假期前来。互帮互学。首先要解决的是识字问题。实际上,族学有饭菜供应,不来的都是家境比较好的人家。而这种人不会很多。贾环也要借此淘汰一批学生。
  态度,永远比能力、天赋更重要。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二十六日下午,贾环正在内书房中编写教材时,晴雯进来说,“三爷,外头传话进来,说你的同年来找你。喏,这是帖子。”
  贾环微微有些奇怪。他住在荣国府内,同年哪里知道?这就像很多同学不知道彼此的家庭住址一样。只有关系好的人才知道。
  贾环接过晴雯手中的名帖,先没有看,而是笑着道:“还纠结啊,晚上我陪你聊会天。”晴雯和赖嬷嬷的渊源,鸳鸯打发个小丫头来和他说起。他才明白他的大丫鬟怎么最近有心事。
  晴雯抿着嘴一笑,点点头。
  贾环打开名帖,是北直隶壬子年乡试第五名,经魁邢正来访。贾环、大师兄、罗君子和他、上官昶一起喝过酒。当即收起心中的疑惑,起身去外面和邢正见面。


第二百零四章 抄书(上)
  望月居的外书房中,温暖如春。窗外,则是寒风呼号。树枝给北风刮的作响。
  贾环和邢正、刘逸喝着茶闲聊。
  刘逸,字国山,原闻道书院的弟子、院首,雍治八年进学后,便离开闻道书院,前往京城中专门教授秀才的首善书院学习。他和贾环算是熟人。
  邢正容貌普通,外面穿着淡蓝色的儒衫,再次向贾环致歉道:“贾兄,今日来的唐突,还望勿怪。实在是有件事需要你鼎力协助。”
  贾环刚才迎到门房处,邢正已经致歉过一次。正常情况,到家里拜访确实要先下请帖约定时间。但同年之间,来拜访,也无须如此客气。
  贾环心中微动,微笑道:“刑兄客气了。”
  邢正向贾环拱拱手,正色道:“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张大人(张安博)奉皇命复查李大学士第四子于雍治六年秋在京城中纵马杀人案一事已经有结果。左副都御使严繁龙涉案。此事贾兄可有耳闻?”
  贾环点点头。他前两天和大师兄、卫神童、许英朗、庞泽等人一起喝酒聚会时,说起这件事。因为,山长查处严繁龙之后,要取而代之。
  案卷在腊月二十一日京城封衙之前就已经上报到朝廷,严繁龙严左副都御史下狱。
  邢正道:“此事看似为为寻求公平,实则是今上欲裁撤南书房。南书房是太祖设立,是改前明旧制,于朝政意义重大。我意欲联络同年反对此事。
  贾年兄少年神童,名满天下,又是国朝百年世族子弟。请贾兄助我一臂之力!”说着起身,郑重的向贾环弯腰行了一个揖礼。双手举起一本奏章。
  贾环哭笑不得,心里有种日了狗的感觉。刑老兄这是拉他一起作死啊。
  如果他获知的消息没错的话:裁撤南书房是雍治皇帝的意思吧?所以,才有打击南书房最后一位大学士李高澹这一系列的行动。跟皇帝对着干啊?风险很高的。
  而且,山长一系是受益方。他难道要签名反对自己的老师不成?这位刑老兄没有打听过他的情况吗?他是山长的幕僚啊。
  贾环拒绝道:“刑兄,在下并不赞同你的理念。王文公(王安石)曾有言: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时移世易,改变未尝不可。因而这联名的事情,请恕在下无能为力。”
  邢正有些错愕的抬起头,看着贾环,“贾兄,你怎能…”
  贾环坚决拒绝道:“请刑兄不必再说。我意已决!”就算不清楚这件事的内幕,他也不会署名。开玩笑,就一个同年的身份,一起喝过几次酒,就把前途都压上去?没这么脑残的搞法。
  邢正感觉受到侮辱,站直身体收了奏章,气愤的道:“好,好。没想到你贾子玉是个趋炎附势之徒,贪生怕死之辈。我算是白瞎了眼。告辞。”
  邢正怒气冲冲的离开。同来的刘逸站起身,苦笑一声,拱手为礼,“子玉,今日得罪了。”
  贾环摆摆手,好奇的问道:“国山,这到底怎么回事?”他的年纪虽然比刘国山小。而且刘国山曾经是书院的前辈。但他的功名比刘国山高。刘国山此时还是秀才功名。两人互称表字,平辈论交。
  刘逸解释一句:“刑兄是我东林一脉。”
  贾环眼睛微微眯起来,坐在椅子上,注视着刘逸。原来是东林党啊。旋即笑起来,道:“万事小心。”
  沙提学早早就提醒他不要和东林党的干将韩秀才韩谨混在一起。现在事情已经逐渐的明朗起来。东林党的大佬们看来是不甘心失败,垂死挣扎,“唆使”下面的热血小弟上书,以此鼓动舆论,尽行抗争。
  刘逸感慨的叹口气,东林党的事情他也不好对贾环说,谢道:“谢子玉提醒,此次事了,我请子玉吃酒。”说着,转身离开。
  看着刘逸的背影,贾环轻轻的摇头。东林党这次是“拿鸡蛋碰石头”,凶多吉少。刘国山未必能安然脱身。而韩谨韩秀才呢?
  到时候,不会又要救他一次吧!
  …
  …
  至晚时分,天下着小雪。细细的雪粒落在屋檐、台阶、地面上。
  贾环和来望月居的探春、史湘云一起吃过晚饭后,在后院的正厅里喝茶闲聊。炭盆烧的暖和。
  史湘云年纪略小,但已是美人模样,穿着大红色的袄子,越发的显得肌肤雪白,容颜俏丽。此时,她舒服、惬意的靠在塌椅上,上面铺着石青色金钱蟒靠背,笑着感叹道:“环哥儿,到底是来你这儿吃饭舒服。不用讲许多规矩。热热闹闹。”
  刚才吃饭时,她、探春、贾环坐了一桌。晴雯、如意、侍书、翠墨、翠缕几个不肯一起坐,另外坐一桌,一边吃一边说笑,很惬意,很对她的胃口。
  贾环禁不住莞尔一笑,“就怕传出去别人说我这里没规矩。”
  探春一袭薄荷色的棉袄,姿容美丽,笑道:“三弟弟,你不是才和别人说过‘人言不足恤’吗?”
  史湘云咯咯娇笑,屋里的气氛都随着她的笑声而变得欢快。
  贾环就笑起来,他刚和探春说过朝堂上的事情。王安石全部的话是: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他只对刑正说了前两句。
  随意的闲聊着,约晚上八点许,史湘云便要告辞。她来贾府后,住在黛玉屋里。
  贾环也不留她们,看着各自的丫鬟们帮探春、史湘云系披风、带斗篷,拿手炉、雨具等,说道:“我这里倒是有件事最近要拜托三姐姐和云妹妹帮忙。”
  探春道:“什么事情?”
  贾环让如意将他被沙提学批改过的笔记拿出来,说道:“我想把这份笔记重新抄录一边,然后送到书院那边,找印书坊印出来当教材。想请三姐姐和云妹妹帮忙。”
  史湘云笑道:“好哇,吃你一顿酒,就得帮你做苦力啊。”
  探春微微一沉吟,道:“三弟弟,不如这样,你请二姐姐、四妹妹、宝姐姐、林姐姐一起来帮忙抄书。只要识字即可。年前这几日,姐妹们其实也什么事。”
  贾环就笑着点头,“三姐姐这法子好。”
  说说笑笑,贾环将探春、史湘云送走,丫鬟们都闭了门户,点着灯,准备休息。
  贾环的卧室里,如意、晴雯两人忙碌着,放下帘幔,移灯炷香。刚才两个小姑娘都喝了点酒,俏脸都是红扑扑的。如意容貌清秀、柔美,晴雯标致、俏丽,都是穿着丫鬟的掐牙背心,细腰如蜂,纤柳多姿。
  贾环拖了一张椅子到炭盆边坐下,笑着道:“晴雯,别忙了。来,说说你的事情。”
  晴雯乖巧的“哦”一声,见如意偷笑,狠狠的瞪她一眼。
  如意抿嘴一笑,道:“三爷,你们说话呢,我去端热水进来。”说着话,转身离开。
  贾环微微一笑,如意跟着他,小姑娘性子有点弱。不像晴雯,进贾府里就是进了贾母房中。按照原书赖嬷嬷的评价是:千伶百俐,嘴尖性大,却倒还不忘旧。
  晴雯的心病就是这个缘故。毕竟赖嬷嬷对她有恩情。又将她的姑舅哥哥多浑虫买进来吃工食,她并没有忘记,心里念着赖嬷嬷的好。这姑娘确实是:其为质,则金玉不足喻其贵。
  晴雯端了个矮凳过来坐下,见贾环只是笑着看她,却不说话,摆明看她的好戏,气道:“三爷!”
  贾环笑道:“在呢。好了,不逗你了。你不用为赖嬷嬷操心。她的总后台是老太太。三爷我虽然会报复她告我的叼状,但她有老太太撑着呢。真担心的话,到时候你求我一句,我放赖嬷嬷一马。”
  赖嬷嬷告状的事情,他心里有数。但现在还不是扩大在贾家奴仆中的影响力的时候,要等他把管事培训班的事情理顺才行。不然,把赖大一系的人马掀下去,不能及时推荐人卡位,是做白工、无用功。
  对赖家,贾环不会手下留情的。赖家是依附在贾府身上的吸血虫。家里修了园子,还给赖尚荣捐了个知县。贪不知道多少银子。他既然留下来,以贾府为他奋斗的基点,肯定是要把赖家这种吸血虫给清掉。
  不过,晴雯如果求他的话,一个赖嬷嬷,他放一马又如何?
  晴雯给贾环说的“噗嗤”娇笑一声,美眸瞟着贾环,神态动人。尔后,轻声道:“三爷,谢谢。”
  贾环就笑一笑,点点头。
  …
  …
  贾环第二天上午去了一趟族学,安排钱槐、江兴生等人制作松花皮蛋的事宜。这并非是什么新鲜事物。明朝万历年间就有。他要的是一场实战教学。
  回来时,就见宝钗、探春、迎春、惜春、史湘云都在他屋子里,正说着话。丫鬟们服侍着。热闹非凡。
  一一打过招呼后,史湘云开朗的笑说道:“环哥儿,你的请柬还没发,我们就都来了。快点把你的笔记拿出来吧。”
  贾环歉然的一笑,“谢诸位姐姐、妹妹。我们这就到书房里开始吧。”他其实已经写好了邀请的字帖,只是还没有安排晴雯、如意她们送出去。因为,他还没有将笔记本编号。若是拆开来,怕到时候散乱的不好汇编。


第二百零五章 抄书(中)
  小雪下了一夜,临近中午时,贾府中一片雪白,屋檐、院落、花园中落满白雪。
  下雪时外面寒气凛凛,林黛玉身娇体弱,上午起床后便在屋里看书解闷。丫鬟们点了炭盆,泡上热茶,服侍着。
  同住的史湘云则是带着翠缕出门去找探春顽。
  黛玉正翻着书时,就见宝玉穿着白色的箭袖从外面进来,神彩飘逸。轻笑道:“这是从哪里来?”
  宝玉郁闷的道:“一早给老爷叫出去在外面见客。”坐在黛玉身旁的椅子上,接过丫鬟雪雁递来的热茶,急急的喝了一口,烫的扭头一口吐在炭盆里。
  黛玉禁不住掩嘴笑起来,自有一股怡人的婉约风情,好奇的问道:“环哥儿如今是闻名天下的神童,又是国朝最年轻的举人,谁来府里会不想见他?舅舅会客不带他,反到带你,这是何道理?”
  宝玉大圆脸上露出一抹得意的笑容,“妹妹问我,我哪里知道老爷的心思?我猜着多半是老爷不喜欢他罢。”
  黛玉螓首微点,认可这个解释。贾环和舅舅的关系很冷淡。她是知道的。
  说笑几句,宝玉四处打量,问道:“咦,云妹妹不在?”
  黛玉笑道:“她去三妹妹那里顽去了。预计现在在环哥儿的望月居。昨儿夜里她回来说,说环哥儿想要让姐妹们帮她抄四书、诗经的笔记。据说是给提学大宗师批改过的。”
  宝玉大摇其头,不屑的道:“环哥儿这人就是个禄蠹。整日里想着他的举业。把云妹妹都带坏。四书有什么可看的?我是一个字都看不进去。”
  黛玉轻轻的一笑,取笑道:“看宝二爷能耐的。可敢在舅舅面前把这几句话儿说一遍。”
  宝玉讪讪的笑起来。他要敢在老爷面前这么说,看不被抽十几板子才怪。
  正说话间,紫鹃从外头进来,笑着道:“嗳哟,二爷来啦。”又对黛玉道:“姑娘,史大姑娘说中午不回这边用饭。姐姐妹妹都在环哥儿那里用饭。”
  宝玉奇怪的道:“怎么,除了云妹妹,三妹妹,还有别的姐妹在望月居?”
  紫鹃笑盈盈的道:“除了我们姑娘,二姑娘,三姑娘,四姑娘,宝姑娘,史大姑娘都在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