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贞观大闲人-第2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望去,两排兵丁非常有默契地忽然举起腰刀,刀柄使劲拍打着胸脯,大喝几声“大唐万胜!”
  许敬山两腿一软,脸色刷地白了。
  李素见老丈人这模样,顿知今日的排场可能隆重得有点过分了,老丈人似乎领受不起,于是赶紧与许明珠迎上前,先给许敬山行礼。
  “丈人远来辛苦,小婿未能远迎,请丈人莫与计较。”
  许敬山下意识地想拱手回礼:“小人……老汉拜见……”
  “爹!”许明珠急忙将许敬山行礼的手按下,嗔道:“您这礼是怎么论的?哪有长辈给晚辈行礼的道理?”
  李素也急忙笑道:“是小婿不懂事,让丈人受惊了,其实这排场本是小婿的一番好心,丈人莫怪小婿孟浪……”
  “不怪,不怪……”许敬山强挤出个慈祥的笑脸。
  难得见一次面,翁婿二人都觉得别扭,不自在。
  李素与许明珠一左一右扶着许敬山进门,经过两排列队的部曲时,部曲们动作划一,纷纷躬身按刀为礼,哗啦的响亮又吓了许敬山一跳,平复下心情再看看左右两排部曲,一个个威武不凡,满带杀气,隔近了仿佛都能闻到他们从战场上沾惹回来的血腥气。
  许敬山浑身一凛,肃然起敬,随即摇头感叹不已。
  原来,权贵人家跟自己这种商贾果然不一样。商贾有钱,而且也舍得花钱,建宅子,买家奴,买胡女,只要不逾制,什么东西能壮自家气势便买什么,而权贵人家呢?他们似乎什么都不必做,仅仅只是家门口的两排执刀部曲,便足够碾压商贾的所有气势,两排人动作划一行个按刀礼,便把许敬山一点点小自信打击得粉碎。
  哪怕是李家这种新兴的权贵,刚刚养成的门阀底蕴也足够令商贾仰望叹止了。
  李素其实也很尴尬。
  自己确实是一番好心,毕竟在他心里,丈人丈母是一种非常邪恶且强大的存在,不敢掉以轻心,排场礼仪都是往最高级的走,生怕丈人挑礼,背地里说女婿闲话,然而今日这排场摆出来,似乎适得其反,把老丈人给吓到了……其实女婿也吓到了,被老丈人吓的。
  三人进了家门,等候在正堂的李道正迎了上来,庭院里两位亲家一脸笑容,把臂言欢,气氛一扫方才的别扭和颓丧,显得非常的融洽,简直蜜里调油……
  老老小小在庭院里聊了很久之后,李道正看出许敬山似有正事要跟李素聊,便很识趣地告了个罪,说好晚上痛饮,然后扛着农具下田去了。
  李素将许敬山请上正堂坐下,命人设宴上酒,许明珠乖巧地坐在许敬山身边相陪。
  翁婿二人的寒暄首先从今日天气哈哈哈开始说起,双方的废话都准备得很充分,直到酒菜上了桌,废话还没结束。
  许明珠看了看老爹,又转眸看了看李素,见夫君和老爹聊得很开心,许明珠嘴角不由勾起一抹幸福的微笑,垂睑笑了一阵后,抬头再看李素时,眼里的神采似能溢出蜜来。
  酒过三巡,许敬山搁下漆耳杯,笑着叹了口气,道:“老夫以商贾贩夫起家,一生走南闯北,可谓阅人无数,但似贤婿这般少年得志,不靠父荫不靠逢迎,靠自己双手挣得这显赫的官爵和偌大的家业者,老夫一生闻所未闻,我许家能与贤婿结这门亲,确是老夫高攀了……”
  李素急忙道:“丈人言重了,能娶明珠这般贤惠果敢的女子,真正才是小婿的福气,不夸张的说,连小婿这条命也是明珠所救。”
  许敬山眉梢一挑,扭头看了一眼身边的闺女,眼中露出慈爱的目光,仿佛闺女给老爹长了脸似的,许敬山从进门开始便略显局促不安的表情终于松缓了。
  “贤婿为大唐镇守西州,数万强敌攻城,贤婿死战不退,终保西州不失,为大唐赢得一手先机,这些老夫都听说了,而我家闺女千里搬援兵救夫,乡邻们也都在传说,是真是假老夫也不知,就算是真的,嗯……女子出嫁从夫,以夫为天,以夫为命,为夫君做点什么,辛苦一点也是应当应分的。”
  这话有点不太好听,李素眉头不易察觉地皱了一下,许明珠则不满地撅起了小嘴,连酒都不给老爹斟了,轻哼了一声,委屈的小眼神望向李素。
  李素回以微笑,以及投以疑惑的眼神,疑问很清楚。
  ——你小时候是被你爹从隔壁王叔叔家门口捡来的吧?


第五百四十四章 项庄舞剑
  李素对丈人还是抱有很高的敬畏心理的。
  这与身份地位无关,纯粹是前世的心理阴影留到了今世,不由得不敬畏。
  李家宴席的气氛很融洽,翁婿二人把酒言欢。
  相谈甚欢并不代表完全认同,按前世的说法,许敬山是典型的直男癌,男权主义者,对女人的看法很低,哪怕这个女人是他自己的女儿。
  对于这点,李素就不大赞同了,当然,许敬山的态度也算是时下的普世价值观了,毕竟大唐是农业社会,农业社会里的女人,地位低是无可避免的,一切靠力气说话。
  看着许明珠不满地撅起了嘴,眼里闪过一丝委屈,李素想了想,笑道:“丈人说言甚是,女子出嫁从夫不假,只不过……能千里搬来救兵驰援丈夫,此等壮举纵是世间昂藏须眉也鲜有人做到,明珠一个弱女子,来回穿行西域数千里,一路饱经风沙艰苦,终救得小婿性命,丈人将女儿的壮举一言而否,小婿倒真有些为明珠心疼了……”
  许敬山一怔,接着露出尴尬之色,干咳了两声,神情颇不自在。
  许明珠也呆了一下,然后望向李素,眼里的感激和甜蜜之色愈浓了,投射过来的目光都能掐出水来。
  李素哈哈一笑,端杯敬道:“小婿性子耿直,所言皆所思,因为这毛病得罪过不少人,今日小婿所言孟浪了,还望丈人莫怪罪。”
  许敬山拾了台阶,顺势便下,端杯笑道:“是老夫失言了,明珠这孩子确实很不错,当初听闻明珠千里救夫之举,老夫和她娘半月没睡安稳,她娘更是每夜掩面哭泣不止,说来确是苦了这孩子啊……”
  李素笑道:“小婿还要多谢丈人丈母,能将女儿教养得如此出色,能娶到明珠,是小婿毕生之福也。”
  许明珠羞涩地垂下头,许敬山则捋须略带得色地哈哈大笑,一边笑一边看着李素,目光里竟带有几分玩味调侃之色。
  李素愣了一下,接着有些尴尬了。
  他看懂了老丈人目光里的调侃意思,当初为了退掉许家这门亲,李素要死要活,机关算尽,连亲自登门面对面退婚都干过,两家的关系一时间非常僵冷,如今娶得贤妻,夫妻经历过风雨,也算苦尽甘来,感情甜蜜,如胶似漆,回想起当初的退婚,李素不由觉得自己有点贱……
  再看老丈人似笑非笑的目光,李素觉得他看自己时不仅觉得自己有点贱,而是非常贱……
  换了别人用这种目光看自己,李素早一巴掌乎上去了。
  可是这位是老丈人……
  李素只好按捺下大逆不道的想法,朝许敬山挤出一抹干笑。
  “丈人,请酒。”李素举杯相敬。
  许敬山呵呵一笑,端杯饮尽。
  李家待客的酒是葡萄酿,而非自家的烈酒,烈酒太劲道,用它待客的话,许敬山大抵喝三两就会栽,李家结束宴席的时间会创大唐新纪录。
  翁婿二人你来我往,推杯换盏,吃喝了小半个时辰,气氛颇为融洽,当然,最后二人都有些晕乎了。
  再温和的酒,喝多了也会醉的,李素深有体会。
  许敬山眼神已有些飘,说话时不看李素,却只盯着李素的身旁。李素渐渐明白,这不是不礼貌,而是老丈人已出现重影了。
  “贤婿啊,好贤婿啊!当初老夫第一次见你便觉得你将来必然是个人物,后来果不其然,你真的成了一方人物,难得的是对我家闺女也好,从来不看低我们商贾出身,得婿若斯,老夫幸甚,许家幸甚……”许敬山啰嗦不停,话语含糊,醉眼斜乜着李素。
  李素也有点发晕,笑容迷离:“是啊,小婿那时不懂事,做过许多荒唐事,丈人大量,并未怪罪,小婿尤感于心……”
  许明珠见翁婿二人都有点醉了,不由有些担心,但是现在的气氛如此融洽,有心想劝也不忍开口,内心深处,她也很希望夫君能与娘家相处得好一些,女人所要的安全感其实就是这些。
  许敬山大笑,摆着手道:“不怪,不怪,当初你来退婚,老夫并未放在心上,只当小孩玩闹之举,所以第二次见你时,老夫……咦?老夫醉矣,第二次老夫在哪里见的你?”
  李素拧眉想了想,道:“……泾阳县的一家青楼?”
  许敬山一拍大腿,大笑道:“没错!就在那家青楼里!”
  许明珠笑容已僵在脸上,面色发寒地道:“夫君!爹!”
  翁婿二人同时转头看她,见许明珠俏面含霜,一脸不善,翁婿一惊,八分醉意已醒了七分,身子也坐直了,然后……面面相觑。
  刚才……似乎暴露了什么……
  许明珠咬着牙道:“青楼那些女子不干净,夫君素来喜洁,何时去过青楼?”
  李素拍拍脑袋,回忆许久,依稀记起那次去泾阳县的青楼是因为王桩,当时唐军收复松州,攻城之战非常惨烈,王桩差点把命搭上,临战之前,他请求李素带他逛一回青楼,也算不负此生,后来李世民将李素召还长安,李素便带上了王家兄弟,行至泾阳县时,李素践诺重信,把王桩带到青楼爽了一回,而当时,许敬山推门而入,与李素碰个正着,这是翁婿二人的第二次见面……
  见许明珠脸色不善,许敬山颇觉心虚,如今他的女儿已不仅仅是女儿,而且还是皇帝陛下亲旨册封的诰命夫人,当了几年的侯府主母,不知不觉间已养出一些权贵威严,无事时笑语吟吟,一旦生气了,那俏脸含煞的模样连许敬山都有点发憷。
  见女儿神情不善,许敬山心念电转,瞬间便做出了选择。
  “闺女说得没错,贤婿进青楼做甚?”许敬山义正严辞地道。
  李素对老丈人的好感顿时消逝无踪,气得暗暗咬牙。
  落井下石毫无节操的老家伙……
  迎着许明珠含煞的目光,李素好整以暇地道:“别人都说成了家后,男人才会真正懂事,我进青楼是贞观九年,那时还未迎娶你,一个精力旺盛且英俊风流尚未成家的单身男人进青楼逛一逛,有问题吗?”
  许家父女呆怔,互视一眼后,发觉李素所言……果然没问题。
  是啊,成家以前再荒唐,那也是以前的事了,现在来翻这种后帐毫无意义,反而显得小气。
  许明珠俏脸的煞气顿时消解于无形,笑容重新出现在脸上,执壶笑吟吟地给李素斟满了酒,红着脸道:“妾身错了,夫君以前也不荒唐,是妾身小气了。”
  李素坦然饮了一口许明珠斟的酒,望向许敬山,目光似笑非笑。
  许敬山面露讪笑,尴尬地喝了一口。
  “年少未成家,难免有轻狂荒唐之时,我与丈人的第二次见面是在青楼这个没错,我奇怪的是……丈人当时为何出现在青楼里?”李素满脸无辜地看着他,满带纯真烂漫的笑容。
  “噗——”许敬山喷酒,老脸刷地一下红了。
  许明珠恍然惊觉,不善的目光盯着老爹:“夫君说得对,爹您为何会出现在青楼里?我娘知道吗?”
  “啊,这个……”许敬山额头开始冒汗。
  许明珠目光继续含煞:“女儿要告诉娘亲!”
  许敬山脸上的汗更多了,求助地望向李素。
  李素浑若不见,两眼望着房梁,一脸大义灭亲的表情。
  爱丈人,但更爱正义……
  ……
  老丈人落井下石,李素不介意,反正报复回去了,算是恩怨两消,下次若再落井下石,翁婿再过招便是。
  许敬山此行收获满满,席间与李素敲定了合伙做茶叶买卖的具体章程,出于对老丈人老实本分没打着李家幌子欺压良善,反而把自己的日子越过越惨的补偿,也出于对老丈人些许的愧疚心理,李家与许家的合伙买卖,李素坚持分担三成的开支,盈利后五五分润,经营之事李家不参与,只派一个账房过去,聊作走个过场。
  许敬山对两家议定的章程很满意,难怪女婿年纪轻轻便封官赐爵,他的本事还看不出,但办事处处透着大气敞亮,跟这种人合作简直是人生不可多得的享受。
  至于店铺的事,许明珠坚决反对李家出头,但凡对外一应事物,皆由许家出面,这个想法是基于李家主母的立场上定下的,时下长安城的各家权贵皆有行商贾之事,许多权贵家甚至暗里拥有好几支商队,专沿丝绸之路频繁来往,大发特发,只是这些商贾之事不能提上台面,一旦公开宣扬了,未免会被别人看轻。
  李家也是一样,两家合营的店铺,出面的只能是许家,对外要撇清李家的关系,尽管卖的是炒茶,这东西长安城里许多权贵都知道是李素弄出来的,可知道归知道,有些事情心照不宣就行,谁也不会蠢到把它摆上台面去说。
  长安权贵圈子的游戏,其实就是这么玩的。
  ……
  送走许敬山后的第二天,王直登了李家的门。
  一进门便直接找上李素,内院书房里关上门,王直附在李素耳边嘀咕了许久。
  李素的脸色渐渐不太好看了。
  “此事……确定了么?”李素沉声问道。
  王直点点头:“确定了,称心所言不虚,那个太子左率卫都尉何继亮,我也把他找到了,直接绑了关在东市一间密室里……”
  李素奇道:“太子左率卫都尉何继亮……不是住东宫里吗?你怎么把他绑了的?”
  王直笑了笑,道:“这档子事是太子的授意,负责施行的却是何继亮,后来你家部曲在太平村将二十来名刺客全数杀了,太子担心事发,便严令何继亮不准出东宫,只不过后来我查到何继亮的家眷也在长安城里住着,于是便裹挟了他的父母兄弟和妹妹,命他兄弟递话进东宫,诱他出来,把他一网打尽,哈哈!”
  李素啧了一声,嫌弃地看了他一眼:“没文化!拢共就那么一个人,谈何‘一网打尽’?”
  王直不以为耻,呵呵笑道:“反正就那意思,你懂就行。”
  “何继亮招了吗?”
  “这何继亮倒是条汉子,难怪能在太子左率卫当都尉,开始死活不招,还破口大骂,在他身上用刑也不管用,最后我把他父母拎到他跟前,他这才服了软,痛快全招了。”
  李素叹了口气:“简直是禽兽啊……”
  王直接道:“可不是么,暗里指使刺客行刺我李叔,简直禽兽不如,全该杀千刀!”
  李素斜睨了他一眼,道:“我说的禽兽,是指你,拿人家的父母要挟,逼其就范,要脸吗?羞耻心呢?节操呢?”
  王直撇嘴:“又不是我的父母,我可管不着,换了是你,你难道有更好的法子?”
  “我当着他的面非礼他妹妹,不信他不招。”
  王直迟疑片刻,道:“你这个法子……比我更没节操吧?”
  李素想了想,嗯,似乎……他说得对,其实他和王直的法子都没节操,而且毫无下限。
  于是二人互相鄙夷地白了对方一眼,眼神无比嫌弃。
  ……
  “说说,何继亮招了什么,无缘无故的,太子为何突然针对我?”李素淡淡地道。
  王直叹了口气,道:“这一次太子还真不是针对你,我听一个读过几天书的手下说,有个计谋名叫‘借刀杀人’,是谓上计,恰好应了这桩事……”
  李素眨眼:“所以,我是那‘刀’?”
  王直飞快地道:“不,你是那‘人’,被刀杀的‘人’。”
  “……你这么耿直会没朋友的。”
  王直没理他,接着道:“事情的开头和咱们想的一样,那日齐王挨了陛下的揍,出宫门的时候恰好遇到太子,太子与齐王其实素来不合,当然,太子跟你更不合,这家伙跟谁都不合,他才是真正的没朋友……见齐王挨了揍,太子趁机挑拨你和齐王,把祸水引到你身上,齐王当时听了很气愤,怒冲冲地离开了,奸计得售,太子当然很高兴,于是回到东宫等啊等啊,等着齐王大动干戈报复你……”
  “谁知等了好些日,齐王却毫无动静,太子渐渐坐不住了,这不合道理呀!……其实按我说,齐王也不傻呀,旁人挑唆几句他便真中计了?更何况挑唆的人是与他素来不合的太子,齐王就算再蠢,他能不多留个心眼,况且,他还刚被陛下严厉教训过,正应垂眉顺目度过风口浪尖之时,又怎样真的中了太子的计去报复你?”
  李素恍然:“原来如此,所以……太子见齐王没动静,索性便坐上来自己动了,调了一批刺客来太平村行刺我爹,这些死士没留下任何把柄,但齐王府却死了一个管事,就靠这一点点蛛丝马迹,把咱们的目光引到了齐王身上,若非称心提供的消息,咱们还真把齐王当成了幕后真凶,以我的脾气,这件事必然闹大……”
  嘴角露出一抹微笑,李素叹道:“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太子真正想动的人,是齐王。”


第五百四十五章 各自亮剑
  与太子结仇是件很不理智的事,从里到外透着作死的味道。
  李素其实也并不愿招惹太子,生活安逸,岁月静好,谁没事愿意去招惹这个麻烦?而且还是个要命的麻烦。
  可是……麻烦还是来了,这次是麻烦主动找上了李素。
  从齐王巧取豪夺李素的活字印刷术开始,到齐王被李世民责打,再到太子挑拨,最后太平村行刺李道正,齐王府紧接着发生命案……
  一连串的事情看似乱花迷眼,其实归结起来很简单,李家上空飘着四个字——“李素倒霉”。
  不倒霉不会摊上这种事,李素从头到尾都是被动的,从齐王打上活字印刷术的那天起,李素便一直被动地遭遇到每件事的发生,而他也只能被动的接受。
  现在事情的真相终于水落石出,李素不由暗自庆幸,当初老爹在太平村遇刺,所有证据指向齐王的时候,李素多留了个心眼,说不出为什么,他只觉得事情的表象太简单了,活了两辈子的人生经验告诉他,太容易得到的结果,往往是虚假的结果。
  后来果然验证了李素的直觉,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项庄舞剑?呵呵,有点意思……”李素嘿嘿直笑。
  王直不解地睁着眼:“谁舞剑?项庄是谁?哪个村的?”
  “牛头村的,离咱们太平村不远,是个疯子,没事拿把破剑抽风,见谁砍谁……”李素心不在焉地敷衍。
  看着王直茫然的眼神,李素懒得给他解惑,直奔主题道:“太子和齐王……不甚和睦吧?”
  王直叹道:“岂止不甚和睦,只差没抄刀互砍了,说来太子跟所有的皇子都不甚和睦,唯独跟汉王李元昌有些来往。”
  李素思维敏捷,很快便懂了:“因为理论上来说,所有的皇子都有可能抢去太子的位置,唯独汉王不同,汉王是高祖皇帝之子,当今陛下之弟,陛下绝无可能传嫡给他,再加上汉王这家伙恐怕也不是什么好东西,所以太子与他一拍即合,而那些皇子……太子可就没好脸色了,特别是如今太子的位置还坐得不大稳当,这次派刺客来太平村刺杀我爹,想必就是太子想嫁祸给齐王吧?”
  王直笑道:“没错,原本太子挑唆过后等着齐王对你动手的,可惜齐王也不是蠢货,太子等了许多天也没见齐王动静,索性便自己动手了。”
  “你没说错,我果然成了两位皇子的垫脚石,谁都能踩我一脚……”李素仍在笑,笑容泛着森寒:“拿我当垫脚石没关系,我是大唐的忠臣嘛,未来的储君拿我垫个脚,我应该荣幸才是,可是……拿我爹当垫脚石,这我可忍不了了。”
  王直看着李素脸上露出的森然笑容,眼皮不由跳了跳:“李素,虽说这次你吃了亏,可还是要三思而行,人家毕竟是太子,不是你能撼动的,事情闹大了,太子有没有事不一定,但你肯定好不了。”
  “这口气我若忍下去,我才真的好不了!”李素重重地道。
  王直忐忑地道:“不忍这口气,你打算怎么做?”
  李素沉思片刻,道:“那个太子左率卫都尉何继亮,在你手里吧?”
  “在,我把他关在长安东市一间密室里,昨日关的,估摸此刻东宫已发现何继亮失踪了。”
  “没关系,太子就算发现何继亮失踪他也不敢声张,这事若无人发现,他自可理直气壮,既然被发现了,而且这件事里的关键人物失踪了,他的底气可就没那么足了,前些日杖责东宫左右庶子的事闹得朝堂沸沸扬扬,陛下和朝臣们对他深感失望,听说最近忙着装乖宝宝,若这件事被捅出来,他这太子之位只怕愈发晃荡不稳了,所以太子肯定不敢声张,反而会竭尽全力把此事压下去。”
  王直兴奋地道:“既如此,咱们索性把事情捅开,你拎着何继亮去太极宫告御状,把他这个太子推下去,大仇得报,恩怨皆消!”
  李素叹了口气,摇头道:“你想得太简单了,我刚才说的是太子之位晃荡不稳,没说能把他推下去,大唐的储君不是那么容易废掉的,上次杖责左右庶子,这次派刺客行刺我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