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贞观大闲人-第4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害怕自己将会看到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时间不知不觉慢慢过去,子时悄然而至,山林内,李绩和李素都站起了身,放眼望向平壤城方向。
  高灵贞也站了起来,紧张地看着远处城楼上的灯火,纤细的双拳紧紧攥着,仿佛在赌自己的人生。
  良久,约好的信火并未发出,城门下依旧一片漆黑,随着时间缓缓过去,高灵贞的脸色越来越苍白,眼神中的绝望和痛苦也越来越深。
  李素冷眼旁观,然后叹了口气:“公主殿下,看来你对父王的信任落空了……”
  高灵贞眼泪扑簌而下,却仍咬着牙,如同安慰自己般喃喃自语:“再等等,再等等……”
  李素摇头:“不能等了,两万条性命不能押在你们的父女感情上,幸好我们留有后手。”
  话音刚落,却见远处平壤西城门下忽然升起一团刺目的火焰,火势很大,几乎照亮了半边城墙。
  高灵贞也激动起来了:“看,我父王的信火已举!”
  李素冷冷道:“那把火不是你父王放的,而是薛仁贵,这就是我说的‘后手’。”
  李绩却兴奋得狠狠一拍大腿:“薛仁贵好样的!城门已得手,传令下去,全军上马,朝城门进发!”
  两万人在漆黑的夜色里全部上马,策马朝城门方向开始疾冲。
  高灵贞却呆在原地,脸色依旧苍白如纸。
  大军已发,李素和百名部曲却不慌不忙地骑上马,跟在队伍后面,高灵贞如同丢了魂一般,失魂落魄地任人将她扶上马,慢慢朝城门行去。
  两万唐军策马疾驰,离城门只有三里之时,唐军忽然点起了火把,一支,两支,百支,千支……
  城楼上传来急促的锣鼓声,城门下,依稀能看到薛仁贵领着五百乔装的将士,与守门的敌军殊死搏杀,战况分外激烈,敌军拼命扑向城门,妄图抢回城门的控制权,一批接一批前赴后继,随着城外唐军马蹄声越来越近,守门敌军的反扑也越来越疯狂。
  薛仁贵浑身浴血,手执长戟横在城门前,身后的将士身上或多或少带着伤,却也半步不让,与敌军互相挤在狭窄的甬道内,一枪一戟豁命厮杀。
  与攻取庆州城如出一辙,唐军铁骑越来越近,守军越来越绝望,当第一批骑兵策马冲进城门甬道时,敌军人群里发出一声悲凉绝望的哀嚎,随即有人扔下兵器掉头就跑,也有人拼命的招数越发激烈。
  大势已去,无可挽回,数百年过去,中原王朝无数次欲征服这座桀骜不驯的敌国都城,最终都是折戟沉沙,壮志未酬。直到今日,第一批唐军策马执枪,用武力硬生生打进了城内。
  铁骑入城,马速不减,很快第二批,第三批纷纷涌入城内,沿途敢反抗的敌军全部被毫不留情地当场击杀,没过多久,城内四处燃起了大火,只见街道小巷中无数百姓惊慌失措,四处奔逃,无数守军气急败坏,奋力抵抗,整座城池在大火中呜咽,哭泣。
  薛仁贵此时已骑在马上,手里握着一杆雪亮的长戟,长戟一指,戟尖衬映着火光,反射出颤巍巍的光芒。
  “马上攻占王宫!余者分别控制各处城门,肃清城内残敌!”薛仁贵瞠目大喝道。
  不断涌进城内的唐军铁骑依令散开,最后当大将军李绩策马入城时,唐军差不多已将整座城池控制住了。
  因为泉盖苏文将都城内的守军最大限度地调拨一空,这座都城几乎可以称得上是一座空城,偌大的城池只有区区两千余名守军,还有一些官府的差役,和一些权贵家族里的侍卫护院,唐军入城肃敌竟觉得比攻打庆州城还容易,很快便将这座城池控制在手中。
  薛仁贵满身血迹,策马行到李绩面前,朝他呵呵傻笑。
  李绩上下扫了他一眼,露出欣赏的目光,笑道:“可有受伤?下面的将士伤亡如何?”
  “禀大将军,末将没伤着,下面五百弟兄伤亡大概在二百左右,具体人数尚未来得及清算。”
  李绩点了点头,抬眼看了看四处火光的城内,以及那些处处透着异国风味的建筑和百姓,李绩心中忽然一阵激荡,仰天大笑起来。
  “高句丽都城平壤,老夫得矣!”


第九百二十二章 破城闯宫
  高句丽都城就这样被两万轻骑攻破,过程在意料之外,结果在意料之中。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泉盖苏文倾举国之兵耀武扬威地追击李世民主力时,打死他也想不到唐军另一支偏师居然打进了他的老巢,而且人数只有区区两万。
  两万人放在一场国与国之间的战争里,简直如同枯叶落入了池塘里,一丝涟漪都泛不起。按照主帅们正常的逻辑行为来说,谁也不会冒此奇险,用区区两万人去攻打敌人的都城,想都不敢想的事,偏偏李素做了,而且做成功了。
  唐军入城,平壤城内很快四处燃起了大火,无论民居还是官衙,都成了唐军眼里的打击目标,原本平壤城内的高句丽守军至少在十万之数,然而因为泉盖苏文将举国之兵尽数调集起来追击李世民,导致平壤城内的守军只有两千余,再加上少量的官服差役和戍守王宫的禁卫等等,两万唐军入城后如虎狼冲入了羊圈,几乎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城内的百姓们则在大火中惊惶奔逃,惨叫哭嚎。
  战争何来仁慈,受苦的,被戮的,只有百姓,在披甲执刃的军队面前,百姓除了仓皇奔逃,别无选择。
  “尽快肃清残敌,城中百姓若有抵抗者,就地格杀!”李绩沉声下令。
  李素骑在马上,看着城中四处冒起的冲天大火,心中顿觉有些感慨。当初靺鞨骑兵偷袭唐军后勤时,也似今夜这般大火漫天,没过多久,唐军便在敌人的都城里放起了火,一啄一饮,因果循环。
  “薛仁贵,马上带两千将士,占领王宫!”李素下令道,想了想,又补充道:“打开王宫库房,值钱的东西都带走,咱们不能白进城,对吧?还有,若见着高句丽王高藏,嗯,把他客客气气请过来,咱们大将军想跟他聊聊人生。”
  薛仁贵咧嘴一笑,抱拳领命便待点兵离开。
  “慢着!”身后一道娇脆的声音高声道。
  李素头也没回,却叹了口气,好吧,搅局的来了……
  转过身,李素朝高灵贞堆起了笑:“公主殿下有何见教?”
  城破以后,高灵贞一直跟在李素身后,等到唐军大部入城了,她和李素才慢吞吞的进入城中,看着满城火光四起,百姓们奔逃哭嚎,高灵贞的表情很复杂,眼眶泛泪,洁白的贝齿狠狠咬着下唇,拼命克制着内心的痛苦和煎熬,直到李素下令占领王宫,高灵贞终于忍不住了。
  “李县公,高句丽与唐国之战皆因泉盖苏文而起,我父王并无失臣礼之处,为何进袭我父王的王宫?”高灵贞阴沉着脸问道。
  李素微笑道:“破都城之后,终归要再破一下王宫才叫功德圆满,若我们对王宫秋毫无犯,回去后我们怕是交不了差,陛下会怪罪的。”
  高灵贞怒道:“就为了你们的战功,便要荼毒我父王的王宫么?”
  李素茫然眨眼:“有何不对?战争,不就是这么回事吗?若你高句丽军队打进了我大唐的长安,你们会放过太极宫吗?”
  高灵贞语滞,这个问题的答案几乎是毫无悬念的,甚至说,若高句丽的军队有朝一日能打进唐国的都城,他们会更过分。
  良久,高灵贞叹了口气,道:“李县公,我知道你是因为父王未能如约打开城门而生气,但是请李县公多体谅一下我父王的处境,他自从登位以来便被泉盖苏文架空了王权,甚至可以说,泉盖苏文扶我父王登位就是为了立一个傀儡国主,我父王无权无兵,打开城门这种事说起来容易,但我父王办起来却太难了,你不能因为父王的无能为力便迁怒于他……”
  李素摇头:“我没迁怒他,我们唐国人都是讲道理的,你父王没能力为我们的内应,我们也不怪他,但是,请他出来与我们大将军面对面聊一聊也不为过,他的苦衷我们能体谅,但他至少应该说出他的苦衷。”
  高灵贞咬牙道:“我父王自会向大将军解释,但你们不能打进王宫,那里是我父王的居所,你们唐国人纵然霸道,却也不能太过分,视我高句丽国主之尊严如无物!”
  李素想了想,扭头看了一眼旁边欲言又止的薛仁贵,薛仁贵一脸轻蔑,显然对高灵贞的话很不以为然,只是因为李素在旁边,他只能保持尊卑礼法,不得不沉默。
  许久之后,李素很快扭回头,看着高灵贞笑道:“好吧好吧,便依公主殿下之言,我们不攻打王宫,只派人请你父王出宫与我们大将军见个面,如何?”
  “李县公所言当真?”
  李素正色道:“相信我,我只在外面蹭蹭,不进去……”
  高灵贞顿时转怒为喜,道:“多谢李县公仁义。”
  趁着高灵贞欣喜行礼之时,李素飞快朝一旁的薛仁贵使了个眼色,薛仁贵收到,会意地一笑,然后拨转马头便走。
  ……
  跟千年后所有渣男的许诺一样,李素的承诺自然也是靠不住的。
  说好的只在外面蹭蹭,薛仁贵领着将士们一不小心就进去了……
  当夜,平壤都城被攻破后不到半个时辰,如狼似虎的唐军轻骑又攻破了脆弱的王宫大门,如同一群饿极了的狼闯进了羊圈。
  王宫内的禁卫不多,由于国主只是泉盖苏文的傀儡,这些年王宫的用度方面都是一减再减,对王宫的安全问题,泉盖苏文也并不怎么上心,薛仁贵领着唐军很轻易便破了宫门。
  接下来便是无情的杀戮,无论禁卫或是内侍,宫女,残暴的唐军闯进王宫见人就杀,最后薛仁贵带兵冲进了高丽王高藏的寝殿,此时高藏已知都城和王宫被唐军攻破,吓得躲在寝殿角落的桌案下,抱头瑟缩成一团,薛仁贵将他从桌案下拎出来时,高藏的裤裆都湿了一大块,双腿连站立的力气都失去了,无力地瘫软耷拉着,两名唐军府兵一左一右架住他,将他请出了王宫,直奔宫外李绩的临时帅帐。
  王宫里的库房很贫瘠,毕竟住在里面的只是个傀儡国主,泉盖苏文不可能留给他太多钱财,不过高句丽历代国主留在王宫的珍藏文物书画古董等物事不少,唐军自然不会客气,全部搜卷一空打包带走。
  王宫被洗劫之后,下一个目标便是距王宫外数步之遥的泉盖苏文府邸。
  如果说唐军在破王宫时因为高藏和高灵贞的关系,对宫人稍有留情的话,那么唐军对泉盖苏文的府邸却是残暴冷酷,唐军闯进去后,眼中容不得任何活物,但凡在视线内活蹦乱跳奔逃惊叫的,无论男女老少,全被唐军一刀砍翻,没过多久,府邸便被唐军杀得鸡犬不留,能喘气的生灵全部被他们弄断气了。
  从此以后,泉盖苏文可以说是真正的孤家寡人了。
  相比寒酸拮据的王宫,泉盖苏文的府邸却是富贵多了,唐军搜过之后收获满满,仅此一府,富可敌国,几乎可以算是一座小型的国库了。
  薛仁贵所领唐军搬运半天仍未搬完,不得已又调来一千人,所有人费力搬了两个时辰,这才将泉盖苏文府邸里所有值钱的珍宝钱财席卷一空,留下带不走的家具器具等物,唐军一把火全烧光了。
  至于城内多少无辜百姓被杀戮,多少平民家庭被抢掠,甚至多少高句丽女子被强暴,已无法具体统计。
  战争便是这样的规则,到了这个时候,就连李绩都无法控制唐军府兵们的兽性了,只能睁只眼闭只眼,任由唐军将士在这座敌国的都城内干尽恶事。
  ……
  高藏被“请”入李绩的帅帐时,整个人都瘫痪了似的,脸色苍白得吓人。
  被将士架进帐内,高藏第一眼便看到了帅帐正中端坐的李绩,李绩身材魁梧高大,甲胄披挂,威风凛凛地坐在桌案前,眯着眼仔细看着地图,仅只观其气势,高藏顿知这位便是唐国大将,英国公李绩。
  李绩的旁边还坐着一个年轻人,也穿着铠甲,面目颇为英俊,一脸慵懒状凑在地图前,不时朝地图指指点点,然后李绩含笑点头。
  高藏顿时明白了这位年轻人的身份,他自然是唐国皇帝陛下颇为器重的年轻臣子,泾阳县公李素。
  虽然从未出过宫门,但高藏向来不甘被泉盖苏文掌控,虽然在泉盖苏文面前扮演着败家子的角色,可高藏暗地里却是非常的精明,这些年暗中埋下伏线,不仅是高句丽国内朝堂和军中,甚至连大唐朝堂的一些人物和事迹都时常遣人打探,所以他一眼便认出了李绩和李素二人的身份。
  认出以后,高藏立马露出惶恐之状,扑通一声便跪在地上。
  “东边藩属小国之主高藏,拜见英国公足下,拜见泾阳县公足下,王师义伐不臣,小王未能依约开城,不胜惶恐,小王向两位公爷请罪。”
  本是高句丽国主,开口说的却是中原汉话,甚至还带了几分关中腔,只是听起来颇为生硬,味道怪怪的。
  李绩和李素这才抬起头,淡淡瞥了他一眼,然后不约而同又垂下头,继续盯着地图。
  “子正,你继续说。”李绩淡淡道。
  李素笑道:“是,舅父大人,依我之见,咱们在平壤都城内还可停留一日,毕竟还有很多事未曾解决,咱们是王师,不是盗匪,不能光杀人抢掠便够了,此时都城既已破,接下来便需封锁四面城门,派出斥候打探泉盖苏文所部的行军进程,以及,严防平壤城外附近的乡民集结成团,对咱们反扑,所以我觉得最好派出一万轻骑化整为零,日夜对平壤城外的乡野村庄进行巡弋,但凡发现十人以上聚集者,无需审问,直接诛杀。”
  李绩点头:“子正所言有理,正当如此,方可防于未然,为我大军剪除祸患。”
  舅甥二人聊了许久,高藏却一直保持跪拜的姿势,头也不敢抬,二人对他仿若未睹,冷漠的态度令高藏心中越来越惶然,最后身躯不由自主地抖了起来,对自己的命运充满了担忧和恐惧。
  聊了一炷香时辰左右,李绩和李素悄然对视一眼,觉得火候差不多够了,李绩这才抬起头,仿佛刚刚才看到高藏似的,一脸惊讶且意外地道:“咦?这不是高句丽国主么?啊呀!国主是我大唐皇帝陛下亲自册封的,怎能对李某行如此大礼,说出去岂不是教天下人耻笑我大唐乱了礼法?国主快快请起。”
  高藏身躯猛地一颤,心中愈发惊惶不安了。


第九百二十三章 封其后路
  高藏此刻的命运很莫测,可左可右,可好可坏。
  大唐周边的邻国皆奉大唐为宗主国,这个“宗主国”可不是嘴上高喊几句“天可汗”便对付过去了。邻国的新国主即位都必须由李世民亲自册封,从理论上说,大唐皇帝陛下的圣旨钦封过的国主才具有合法性,否则便是非法的,大唐不予承认的话,这个邻国未来的路会走得很艰难,经济封锁军事封锁还算是轻的,严重点的话,大唐直接出兵说平就平,新国主的王座屁股还没坐热就换人了。
  没错,这个时代就是这么霸道。
  高句丽虽然与中原汉土朝代历来不和,大多数时候都是敌对状态,但表面上也还是奉大唐为宗主国的,高句丽历代国主即位,中原王朝的皇帝都有圣旨钦封过,从隋朝到大唐,大家保持着表面上的一团和气。
  高藏即位时,李世民也有圣旨钦封,尽管明知高句丽国中内乱,权臣泉盖苏文把持朝政,架空国主,但泉盖苏文当年扶持傀儡高藏即位时,也向长安上表求封,而李世民虽久有东征之心,可那时国力不足,处于暗中筹谋的阶段,于是只好睁只眼闭只眼,忍着恶心册封了这位可以称作是敌人的高句丽国主。
  所以说,高藏这个高句丽国主的身份确实是合法的,算是高句丽的“正位大统”,可惜这位国主太窝囊,原本就是被权臣强行扶上去当傀儡的,李世民的征高句丽檄文里,将高藏和泉盖苏文骂了一通,虽然没有明说,但意思很明显,大唐已不承认高藏和泉盖苏文的身份了,傀儡和权臣已被李世民划入了非法窃位的范围里,所以李绩和李素对这位高句丽国主自然不用太客气。
  眼见李绩和李素的冷漠态度,高藏的神情愈发忐忑惊惶,自己说是国主,实际上此刻只是唐军的阶下囚,原本他可以被李绩待若上宾的,然而就在约好了打开城门作为唐军内应之后,高藏犹豫了。
  犹豫的原因很多,站在高藏的立场上,当然不能说他的决定错了,但对李绩和李素来说,高藏无疑站错了队,既然站错队了,对他自然就没有好脸色。
  帅帐内毫无半点“宾主相宜”的气氛,高藏进帐以后,连杯热水都没得喝,像个待审的囚犯似的可怜兮兮站在帐内,哀求的目光不时从李绩和李素身上转来转去,试图从二人的脸上看出自己未来命运的端倪。
  李素终究还是厚道的,李绩阴阳怪气讽刺了高藏几句后,李素一脸和煦地开口了。
  “国主请坐,行军艰苦,帅帐简陋,倒是慢待国主了,请国主恕罪。”
  高藏如蒙大赦,连道不敢,顺势便在二人面前跪坐下去,端着身子很有涵养地眼观鼻,鼻观心,努力扮出不卑不亢的模样。
  李素朝高藏笑了笑,道:“我大唐王师转战千里,发起突袭进了贵国平壤都城,进城之后部将难以约束,对贵国百姓多有冒犯,还请国主见谅。”
  高藏苦笑,见谅,当然见谅,不见谅又能怎样?此刻连他这个国主是生是死都要看眼前这二位的心情,哪里还顾得上城中百姓?你拳头大当然是你有理。
  李素看了他一眼,顺便又补了一句:“……贵国的王宫和泉盖苏文府邸,听说也被部将洗劫了,抢走了不少东西,呃,你懂的,难以约束嘛,哈哈。”
  高藏陪着干笑两声,脸颊却狠狠抽搐了几下。
  好吧,其实本就是敌我关系,眼前这位年轻的县公还能对他解释几句,尽管解释的理由很不真诚,纯粹是敷衍,但至少人家愿意解释,愿意不捅破这层敌对的窗户纸,这样就很好了,高藏只希望这层窗户纸永远不要捅破,如若撕破了脸,双方的面子难不难看不知道,可以肯定的是,他高藏会死得很难看。
  气氛很尴尬,但李绩却不介意让气氛变得更尴尬,对这位高藏,李绩心里窝着一肚子的气,当初主动派人联系愿自为内应的是他,结果兵临城下时临时反悔的也是他,若不是听了李素的建议,早早令薛仁贵事先混入城中,李绩麾下的两万将士的性命差点被高藏一人所误。
  “高藏国主,我军今夜破城之前,你与老夫约好子夜时分打开城门,以迎王师,为何中途变卦,差点陷我大唐将士于万劫之境?”李绩冷冷问道。
  高藏脸色一白,不由自主地跪了下来。
  “英国公足下恕罪,小王有下情容禀。”
  李绩冷哼:“你说,老夫听着呢。”
  高藏露出凄然之色,叹道:“想必两位都知道,小王说是高句丽国主,然则手中并无半分权力,高句丽国军政大权皆握于泉盖苏文一人之手,说出来不怕二位笑话,小王连王宫中的宫人侍女都使唤不动,举国上下,无论朝野,皆仰泉盖苏文一人之鼻息,而小王,却是众所周知的傀儡,困于王宫,万事皆由泉盖苏文做主,这样的日子过久了,难免心生怨恨,所以对大唐王师入城,小王其实是万分乐意的,只是……小王有心为王师内应,却实在调动不了城中兵马,贵国王师破城之前,小王也尽了全力收买守门的将士,奈何无人肯听小王调遣……”
  李素皱了皱眉,打断了高藏,面色有些冷意了:“国主这话恐怕不太实在吧?我知你在泉盖苏文面前表面上唯唯诺诺,实则心中暗怀雄心,有取而代之之志,暗地里筹谋准备了许多年,如今高句丽朝堂上下和军队里,应该都有为你效忠之人,我甚至清楚你必然有了万全的布局和具体的计划,泉盖苏文领十五万大军在辽东和大行城一带,都城平壤空虚,而你,已做好了在平壤起事的准备,只是你没想到我们大唐会打到平壤来,坏了你的谋划……”
  李素盯着高藏惶恐不安的脸,冷笑道:“国主殿下说你毫无实权,这话可就太不真诚了,别的不说,找几个人趁夜暗中打开城门还是办得到的吧?你不肯为我们开门,是害怕前门驱狼,后门迎虎,也害怕我们走了以后,风声传到泉盖苏文耳中,他不会放过你,对吧?”
  高藏听得冷汗潸潸,脸色渐渐发白。
  李素叹道:“国主既然心有疑虑,又何必事前向我们自荐为内应?既想讨好我们,又怕得罪泉盖苏文,既想从中捞到好处,又不肯为我们出力,国主啊,世上哪有那么多左右逢源的好事?连寻常农户都知道先付出劳动才有收获的道理,难道你不知么?其实你只要横下心派人跟我们说一声,老老实实承认自己怂了,或是担心引狼入室遭人非议,我们绝不怪你,破城之后仍待你如上宾,好吃好喝招待你。”
  高藏浑身发颤,良久,垂头叹息道:“李县公一眼看穿小王的心思,小王心服,夫复何言。”
  李素看着他,忽然噗嗤一笑,道:“现在这般光景,其实最合国主的心意,对吧?你看啊,平壤城是我们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