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地师(齐橙)-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这个棘手的问题,马上就要被郝氏父子给解决了。自从郝青冶炼出高锰钢之后,苏昊就敏锐地意识到高锰钢可以用于制作研磨水泥生料的器具。因为高锰钢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表面硬度极高,非常耐磨。后世的水泥球磨机,其中的钢球也正是用高锰钢制造的。
苏昊向郝氏父子介绍了水泥球磨机的原理,郝氏父子一听就明白了,并且马上着手进行研制。为了制造球磨机的滚筒,郝青还专门建了两个更大的坩锅。用于熔炼钢水。至于郝以宗。则一头扎进自己的屋子,琢磨整个机械传动部分的原理去了。
球磨机是通过不停的转动来实现生料粉碎的,这就需要有源源不断的动力作为保障。对于这个问题,当年的人也有办法解决。那就是使用水力。丰城作为水乡,寻找一处水力资源丰富的地方并不困难。郝以宗向苏昊保证,一个月之内,他一定把球磨机制造出来,不会耽误苏昊烧制水泥的大业。
由于许宗一直都在用各种方法试制水泥。成天没事就去矿区转悠几圈的赵洛自然也就听说了此事。其实许宗已经制造出了一些水泥样品,虽然达不到后世水泥的质量,但在赵洛看来,也已经是十分惊讶了。
“若是水泥的成本能够降下来,日后我们修路、修桥、盖房,都可以用这水泥了。”苏昊解释道,“不过,时下还顾不到这些,还是先造出一批水泥。用于修筑这座水坝吧。”
在赵洛与苏昊畅谈水泥问题的时候,马玉一直蹲在地上,拿着一支炭笔算着式子。此时,他站起身来,对苏昊说道:“改之兄。我算了一下,若是在此处修坝,坝高10丈,坝底也是10丈。坝顶3丈,那么总共该用土方8000立方丈。若是一个民壮一天能挑50立方尺的土石。那么总共要用16万个人工。改之兄,你看看,我算得对否?”
苏昊接过马玉递过来的演算纸,略略看了一眼,笑道:“独文兄,你现在已经有点水利工程师的劲头了,这么一会工夫,你就把土方和人工都算出来了。我看过了,这个算法没什么问题。若是能够用一些机械来助力,恐怕人工还能用得更少一些。”
马玉沉浸在兴奋之中,他说道:“且不说什么机械助力了,我只说照这个算法,若是征用2000民壮,那么只需80日就可垒起这座大坝,想想都让人心动啊。改之所授的这些工程计算方法,使小弟茅塞顿开,现在才知道过去读的那些经书,都是白费时光啊。”
“打住,打住!”苏昊连忙拦住马玉,“独文兄可万万不可这样说,回头吴老夫子该找我算账了。我想过了,等这个水库修好之后,你还是得回书院读你的圣贤书去,我可不敢拿这种俗事来耽误你的锦绣前程。”
马玉大摇其头道:“改之兄谬矣,这修水库,造福百姓,才是圣贤之道。你让我见识了这番世界,我哪里还能坐回到那书院中去?我已经想好了,此生再不考虑科举之事,就随着改之兄多修几座水库好了。”
“我也没打算一辈子修水库的。”苏昊道,“等到此间事了,我还打算回书院去好好读几年书,回头考个什么进士啥的。这没职没权的,就算想办点什么事情,也不方便啊。”
马玉点点头道:“改之兄胸怀大志,小弟佩服。不过,小弟心意已决,日后就做这修水库一件事了。想这大明天下,读书人不计其数,也不在乎少我马独文一人。然这修水库之事,尚无人去做,吾当担之。”
“好!”赵洛抚掌大笑,“独文老弟所言,深得我心。这修水库之事,也加上赵某一个如何?”
这赵洛其实也是读书人出身,但他拿完一个秀才功名之后,就不再读书了,而是成天跑出去玩,美其名曰“游历”。甚至于他拿秀才功名,也不过是为了游历的时候不受限制而已。听马玉自称不想读书,赵洛觉得自己算是找着一个知音了。
“你就别添乱了。”苏昊哭笑不得地说道。他越来越发现,马玉这个人还真是挺“轴”的,要不他也当不了丰城县的案首。过去读书的时候,他能以这股“轴”劲成为一个好书生,现在迷上了修水库,没准还真能轴成一个真正的水利工程师呢。
不过,赵洛也想掺和修水库的事情,苏昊可有些不屑了,他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贬道:“赵老兄,马兄懂勘测,懂计算,而且勤勉好学,若是潜心于修水库,倒也能有大成。可是赵老兄你会啥?”
“苏改之,你这就不对了。好像我赵洛也是个秀才出身吧,凭啥独文会的,我就不能会呢?”赵洛认真地反驳道。
苏昊道:“独文兄年方20,正是学东西的时候。你好像已经40多了吧?这个时候我教你三角函数,你能学得会吗?修水库是技术活,不懂技术能干什么?”
赵洛被苏昊噎得哑口无言,好半晌才说道:“这修水库,也不止是要什么什么数吧。你要用民壮,不得花钱?我赵某人算数不行,这算钱的本事还是有的。我和独文一个算数,一个管钱,这算不算是绝配?”
苏昊笑道:“这倒的确是枫岭先生的所长,你穷得只剩下钱了。”
“过奖过奖。”赵洛也不恼火,笑着答道。
苏昊道:“可是,修一个水库,往少了说,5万两银子是最起码的,你有吗?”
赵洛摇摇头道:“赵某的叔父一直说赵某是败家子,把个赵家给败穷了。不过,赵某虽穷,凑个5万两银子,还是能够凑出来的。可这银子不是这样花的,修水库的事情,并非赵某个人的事情,怎么轮得到赵某来出银子呢?”
苏昊道:“这是一件麻烦事。我出来之前,和韩知县曾经谈过此事,韩知县以为,修水库一事,布政司可能会赞成,从而拿出一些银子来。但要让布政司把这水库的花费全部包下来,估计不太现实。韩知县现在操心的是,如何才能凑足修水库所需的银子。这个麻烦不解决,我等勘测再细,也是枉然。”
赵洛问道:“改之,你一向自诩聪明过人,莫非你也想不出什么好法子?”
苏昊道:“我何时自诩聪明过人了?此事我已经盘算了好几个月了,始终寻不出一个万全之策。若是向县里的富户募捐,怕不是长远之计吧?这水库修成之后,倒是能够造福全县百姓,可是这造福之事,总不能向百姓收钱吧?”
赵洛哈哈笑道:“改之,你若愿说刚才贬我之言皆是胡言乱语,我倒可教你筹钱之道,如何?”
“你真的有办法?”苏昊半信半疑,不过,看着赵洛那副得意洋洋的样子,他心里的信心又多了几分,连忙拱手说道:“枫岭先生恕罪,适才小弟出言不逊,还请枫岭先生不要计较。这修水库一事,自然是枫岭先生最为合适的,其他人俱是萤虫之光,岂可与枫岭先生这日月争辉?”
“罢了罢了,我就知道改之刻薄,连道个歉都不饶人。”赵洛笑道,他话虽这么说,但听到苏昊改口了,他还是非常高兴。他拉着苏昊往回走了几步,指着他们刚刚走过的河滩地,说道:“改之,你就没想过这些河滩地也是能够变成钱的?”
“小弟不明白。”苏昊丈二和尚摸不着脑袋,不知道赵洛此话是什么意思。
赵洛道:“我是从你用改良红壤地来换我的山地一事得到启发,这荒山变良田,本身就是银子啊。你看这一大片的河滩地,荒着只能长草了。若有人能够把它开拓出来,变成良田,能值5万两银子否?”
第116章开荒
(求月票)
“这河滩地?”
苏昊诧异地抬眼看去,只见在他们走过来的这一路上,沿着富水两岸的这一片河滩地,果然是撂荒着的,只是零星地辟着几块菜地,种了一些秋冬季的蔬菜。大片大片的荒草盖满了整个河滩,粗略估计,起码也是好几十顷地的面积。
“你确信这些地都是无主的荒地?”苏昊对赵洛问道。
赵洛见自己终于有了一样苏昊不懂的东西,甚是得意,他说道:“是与不是,我们去问问那富源村的里长便知了。”
“你这人啊……”苏昊无话可说了,真是富贵之家多纨绔,这赵洛40多岁的人了,心智还像个小年轻一样,喜欢卖卖关子,苏昊拿他也没办法。
三个人顺着原路回到富源村,马玉迫不及待地回自己的住处画图去了,苏昊与赵洛则果真往村里去,找里长易时中打听土地的事情去了。
“河滩上这些地,自然是无主的。”易时中明确地对苏昊说道。
“这是何故呢?”苏昊问道,“我目测了一下,这一片河滩地,起码也有50顷上下,若是开拓出来,光富源村的百姓,一户就能够有一顷地,何至于这样受穷啊?”
易时中摇摇头道:“苏百户是那读书人,自然不晓得我们这农家之事。苏百户光看到这50顷地现在是河滩,到了那夏季暴雨泛滥之时,这50顷地根本就看不见,都是一片泽国啊。”
汗……我怎么把这事给忘了,苏昊摸着脑袋,暗自惭愧。其实赵洛看中的这片河滩地,是富水的行洪通道。现在看起来是河滩,等到下暴雨的时候,山洪暴发,富水的流量会瞬间增大几十倍甚至上百倍,河面也就不再是现在这样的宽度了。若是在这河滩上种粮食。只怕连种子钱都收不回来。
但这种情况,是在修水库之前才会发生的。如果修好了水库,水库就能够起到一个调节流量的作用。夏季的山洪会被水坝拦在水库之内,水坝之下的流量,是可以人为调节的。流量小了。就不再需要这样宽的泄洪道了。那么只要在一些低洼处筑几道堤坝,就可以把这50顷河滩地都改造为耕地了。
刚才他们往回走的时候,苏昊已经认真看过了,那片河滩地由于长满荒草。起到了一定的水土保持作用,所以土壤层尚未被完全破坏,甚至有些地方还有河水泛滥时留下的淤泥,只要洪水的问题能够解决,这些土地是完全可以耕种的。
术业有专攻啊。苏昊用崇拜的眼光看了赵洛一眼。赵洛脸上不动声色,似乎是随随便便地向易时中问道:“易里长,赵某倒是觉得这片河滩荒着有些可惜,哪怕开拓出来,秋冬季种点油菜,也算是个收入吧。若是赵某要向县衙申报在河滩上开荒,易里长可否给予一些方便啊?”
“开荒?”易时中眼珠子一转,做出一副为难的样子,说道:“赵员外。你是宣风乡的员外,到我们这长乐乡来开荒,怕是有些不妥吧?”
赵洛笑道:“这有何不妥?苏百户还有一个身份是县衙韩知县的师爷,易里长不会不知吧?若是有韩知县的旨意,赵某在此开荒。可合规矩否?”
易时中道:“赵员外,这河滩地虽说是无主,可是秋冬之际,本村的村民也会在上面种点蔬菜。以解口粮不足之困。若赵员外在此开荒,岂不是断了村民的这条生路?”
赵洛道:“你糊涂啊。我若在此开荒,以后富源村的村民自可佃我的田地来种,何需再靠种菜度日?”
“这个嘛……”易时中支吾起来,他找不出理由来反驳赵洛,却又不肯痛痛快快地答应赵洛的要求。
其实,在易时中的心里,这片河滩是一文不值的。如果赵洛不跟他商量,直接就去县衙办了个开荒的文书,把这片地占了,易时中也无话可说。但现在赵洛要跟他商量了,他自然就要琢磨着从中能够得到一些什么好处。多年的贫困养成了易时中精明的头脑,他见赵洛打算开拓这片毫无价值的荒地,便本能地意识到其中必定是有好处的。
按照明代的法律,无主之物,就是属于官府的,如果没有官府的允许,从无主之物上获取收益,可以按偷盗罪论处。但与此同时,官府又有一个鼓励开荒的政策,开荒所得的耕地,在交纳一定的费用之后,可以归开荒者所有。
这一片河滩地,由于缺乏耕种价值,所以一直都处于无主的状态。富源村的百姓也不会想着要去官府弄一个地契来将其占为己有,因为一旦开具了地契,就意味着这块地要交税了。没有收益却要交税,这样的傻事谁都不会干的。
赵洛看到了这片土地未来的收益,决定先下手为强,向官府申请开荒。不过,因为土地是在富源村的境内,申请开荒需要有当地里长和老人的具押,这就是赵洛要来与易时中商量的原因。
看到易时中一副欲语还休的样子,赵洛微微一笑,从袖筒里摸出一块二两来重的银子,搁在易时中的面前,说道:“易里长,赵某也是想给富源村的乡亲们谋点福利,所以还请易里长成全。这点谢仪,就算是赵某给易里长的跑腿费吧。”
“呃呃……赵员外真是太客气了。”易时中的脸上顿时绽开了花,先前那些为难的神色全都不见了,他眼明手快地把银子收到了一个不知什么地方,然后连声说道:“赵员外远在宣风乡,仍然惦记着我们长乐乡的百姓,实在是那个那个……”
“高风亮节!”苏昊替他把后面的话说出来了,反正就是要找一个形容词呗,管它贴不贴切。
从易时中的家里出来,苏昊对赵洛说道:“枫岭先生,真看不出来,你还是一个奸商啊,用区区二两银子,就把50顷荒地据为己有了。这50顷地,就算1亩值2两银子,总数也值1万两了,说你是一本万利,可能夸张了。但二本万利,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
赵洛道:“这样的河滩地,靠着水源,只要勤施肥,不出几年,起码能够培育成中田,一亩怎么也得值十几两了。不过,我可不是在替自己敛财,我是在替你改之筹措修水库的钱呢。”
“这倒是一个不错的思路。”苏昊道,“水库修好之后,原来因为水患而无法耕种的荒地,都可以被改造为良田。若是以这些良田的收入来补贴修水库的投入,那么就能够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枫岭先生真是太睿智了。”
赵洛道:“改之,此事虽好,还需要与韩知县商量好才行。这开荒一事,是需要县衙出具文书的,若无知县的首肯,我等的文书也很难办下来。尤其是这是第一个水库,众人还看不出端倪。待到我们修下一个水库的时候,众人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届时大家都抢着要开拓这荒滩,这就麻烦了。”
“我明白了,应当形成一个规矩,谁投资,谁受益。要开拓荒滩的人,必须承诺向水库投资。枫岭先生,我觉得你来做这件事甚好,你负责水库的经营,马玉负责水库的设计和施工,未来你们可以合作办一个水利建设开发公司呢。”苏昊哈哈笑道。
“这公司的东家,自然是你苏百户了。”赵洛说道,“赵某也算小有一些家财,只想有个做事的机会,省得我家叔父成天说赵某是不肖子孙。”
这个赵叔父,给赵洛留下了多大的阴影啊!苏昊在心里暗自想到。就为了向叔父证明自己还有点用,这么一个养尊处优的土财主,居然愿意跑到这山沟里来承包荒地。人性这种东西,还真是没法解释的。
两个人有说有笑地向村外走,迎面正遇上韩倩和红莲款款而来。苏昊站住身,笑着招呼道:“韩小姐,红莲姑娘,二位这是去哪啊?”
“原来是苏公子,还有赵员外,小女子有礼了。”韩倩站住身,向苏昊和赵洛施礼,却不回答苏昊的问话。
因为有赵洛在旁边,苏昊也不便和韩倩多说什么,双方互相问候过,便各自走开了。走了几步,赵洛笑道:“改之适才问话,却是有些唐突了。”
“赵兄何出此言?”苏昊纳闷道。
赵洛道:“这女孩子家跑到村子里来,自然是有些不方便之事,你一个男子怎可过问?”
“呃……”苏昊一愣,随即就明白了。可不是吗,韩倩主仆和那几位绣娘都住在军营的一角,与士兵们的帐篷只有一道象征性的篱笆相隔,这洗澡、方便之类的事情,都很不方便了。估计韩倩也是因为这个才往村里去的吧,难怪自己问她们的时候,两个女孩子脸上都有些尴尬之色。
“这位韩小姐,是谁家的千金?如何会与你们一同前来呢?”赵洛很八卦地问道。他只知道韩倩姓韩,但苏昊没有跟他说过韩倩的身份,所以赵洛弄不明白。如果他知道韩倩是韩文家的千金,恐怕就会赶紧去拍马屁了。
“这是我一个朋友家的千金,这次是来指点绣娘们做事的。”苏昊打着马虎眼道。
“我看这丫头的神情,八成是对你有意。改之贤弟,你的艳福不浅啊。”赵洛乐呵呵地说道。
第117章强人
“赵兄,饭可以乱吃,话可不能乱说啊。这姑娘颇有一些来头,你这话若是被她家人听见,只怕你会死得很难看的哦。”苏昊呵呵笑着威胁道。
赵洛问道:“颇有来头?什么来头,难道连你苏百户都害怕?”
“哼哼,我当然害怕。赵兄,这人的来头,是你我都得罪不起的,赵兄千万慎言,勿谓言之不预也。”苏昊自然不会跟赵洛说得那么清楚,他只是不住地冷笑着,让赵洛一惊一乍的,此后果真不敢再开这种玩笑了。
罗山的面积,说起来并不算很大,但要进行勘测作业,需要耗费的时间还是非常可观的。勘舆营的士兵们只经过了几个月的训练,测绘业务还很不熟悉,经常一个点要反复地测上许多次,耽误不少时间。苏昊此次带勘舆营进山搞测绘,本来也有练兵的动机,所以要求所有的教习必须严格检查测绘数据,不得有误。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省去来回走路的时间,勘舆营的各个小队都是带着帐篷和粮食进山的,每天测绘完成之后,就在山里野营,只是隔天派人把测绘出来的图纸送回富源村的大本营。苏昊审看过这些图纸之后,转给韩倩,由韩倩指导绣娘们进行描图,再把描出来的图绣到白绢上,形成最终的等高线地图。
马玉也天天往山里跑,去研究苏昊与他共同选定的水坝坝址。在苏昊的指导下,他学会了分析岩层结构,知道什么样的地质条件适合于建设水坝,什么样的地质条件容易出现山体滑坡等等。
有关重力坝的设计,苏昊只知道一些皮毛,具体的工程计算,他就搞不清楚了,所以也无法给马玉什么理论指导。他能够给马玉支的招,就是尽可能地留出余量,大不了多费一些土方。修水坝是百年大计。质量问题如何重视都是不为过的。
时间一天天过去,勘舆营送回来的图纸渐渐地堆成了一座小山,绣娘们绣出来的罗山整体等高线图也逐渐成形了。苏昊拿着这幅地图,向马玉讲解着如何估计整个水库蓄水后的淹没区范围,如何确定在哪些地方需要修筑副坝挡水。
马玉完全进入了一个水利工程师的角色。他拿着炭笔。一个点一个点地计算着蓄水量,兴致勃勃地向苏昊报告着自己的计算结果:“改之兄,你来看,我算过了。我们的水库若是蓄水达到8丈高,整个库区就已经有100万立方丈的水了。若是达到10丈,蓄水可达200万立方丈。若我们有能力建成20丈的高坝,那么蓄水千万立方丈也不在话下啊。”
这么复杂的一个区域,要计算出不同水位下的总容积。可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苏昊自讨自己是不会去算这种数的,他宁可只是简单地估计一下,但马玉却把算这种东西当成了最大的乐趣。
“独文兄,我觉得你已经有些走火入魔了。你这些天看地图的眼神,简直比看你夫人还要灼热啊。”苏昊笑着调侃道。
“你何时见我看我夫人的眼神了?”马玉斥道,说完,他又捧起那幅尚未完成的等高线地图,感慨万千地说道:“真不敢相信。这地图竟可以有如此大的用处。”
苏昊道:“这是自然,如果能够绘出更大区域内的等高线图,我们甚至可以实现远程调水。我们可以修一条水渠,从襄阳府一直修到京师,引汉水灌溉北直隶的万顷农田。你想想看。这是多么壮观的场面。”
“改之兄,小弟倒觉得,你该去当那工部尚书。若你能当工部尚书,定要给小弟一个机会。让小弟去修这条水渠,这可是堪比大运河的一大人间奇观啊。”马玉说道。
苏昊笑道:“独文兄这是嘲笑小弟了。以小弟的文章功底,连个举人都考不上,哪有机会当什么尚书。倒是独文兄满腹经纶,本来可以出阁入相的,谁知却被小弟带入歧途,实在是可惜了。”
“小弟倒觉得现在走的才是正途呢。”马玉坚持说道。
两个人正在聊着天,一名留守的士兵挑开帐篷门上的帘子走了进来,脸色有些凝重地对苏昊说道:“苏百户,有请你移步出来一下,外面的情形有些不对。”
“出什么事了?”苏昊一边问着,一边站起身,随着那名士兵走出了帐篷。
士兵带着苏昊走到营地的边上,让苏昊像他一样猫着腰躲在一个栅栏的背后,然后用手一指远处,说道:“苏百户,你看,那边树丛里,有几个人在向我们张望。”
苏昊抬眼看去,那是一片茂密的小树丛,这么远的距离上,根本无法看出里面是什么样子。士兵递过来一个望远镜,苏昊接过来举在眼前,远处的景象一下子变得清晰起来,他清楚地看到,树丛里的确躲了三个人,正探头探脑地向勘舆营的营地窥看。由于不知道勘舆营拥有望远镜这样的工具,那三个人还以为自己躲得很严实呢。
“这是什么人?”苏昊问道。
士兵道:“从打扮来看,不像是农家。再看他们藏头缩尾的样子,小人觉得,他们有可能是山里的强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