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铁翼鹰扬(笑生)-第2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就全体中国人来说,毕竟是先生使他们脱离了满清的统治!可现在,一次欠斟酌的“广州事变”就又使他变成了千夫所指的对象。

“政治舞台上舞蹈的美丽,并非大多普通人可以理解,就如同战争并不是件浪漫的事情一样……”

他的重装步兵师作为回国参战最多的部队,其伤亡也是所有部队当中最多的一支。尤其在九州方面登陆之合,在与日本方面的较量之中。

由于12。7毫米机枪的射程与射速问题,使日本士兵在巷战当中,有机会靠近装甲战车,引爆身上的炸药。吉普车上的机枪手,往往也会受到日本枪手的特殊关照。

好在城市街巷的清理时间很短,而且对于日本的“木板城市”完全是毁灭式的火攻,一阵大火过后,视野之内就很少再有什么竖得起来的房子,否则他的装甲步兵在城镇里的损失将会更大。

“凤仙,战争永远是一件残酷的事情,倘若普通市民们不知情,但你作为我的未婚妻是应该懂得的!”

这时的小凤仙已经恢复了她自己的姓氏——筱凤仙,作为中华革命军的总司令、中华复兴党一号人物的妹妹,配蔡锷如果在他们回国之前还可以说三道四,那么今天几乎所有人,又认为是“门当户对”的了。

身份,有的时候就是一个台阶,尤其在中国这样注重等级的社会之后。可我们不禁要问一下,这算是哪门子的民主,哪个世界的道理呢?

就仿佛有人嘲笑过不笑生是个穷光蛋,固然说的不错,可如果细论起来,有谁可以保留自己的财富直到上帝的面前呢?从这个角度来讲,大家不过是一样的玩艺而且毫无差别。

小凤仙因为蔡锷的话沉默了,她再度仰起脸来,看着天空中翱翔的战机。现在它们的舞姿依然是那么美妙,但在她的眼中,却又增加了庄严与严肃。她沉吟了一下,吊眼角当中显示出来另外一种神态。在小凤仙的身上,这种受到她那个大嫂——简·梅林的影响下,越来越明显的特征。

“是的,战争即不美妙也不浪漫,甚至可以说是一件残酷的事物。可是,当它可以等同于爱的时候,那么它依然是件浪漫的事情!”

蔡锷微微一笑,受过中国古典教育,也受过新科学教育的他正是这种微妙的混合体。

“爱我所爱、恨我所恨,因为爱而恨,因为爱而进行战争,她倒是对‘中华国防军’的宗旨非常了解!”

想及这一点,蔡锷仿佛也明白了,唐云扬为何要让日本人交还“先生”领导下的“中华革命党”的武装的武器,那是因为他们侵犯是一只中国军队的尊严。

为何又要在琴岛机场上进行难堪的缴械,那是因为有“中华国防军”在的中国,不允许任何一个正常使用武力进行竞选。

至于让“先生夫人”回到中国,这更是“中华复兴党”的宗旨。

“我们不要别得党当我们家的童养媳,我们要让他们当我们的镜子,倘若我们失败了,一定要以从他们得意的脸上看出我们的缺陷,从民众失望的嘘声中了解我们的不足。那么正视而改过,正是我们党取得领导权最基本的手段之一!”

这一宗旨,这是“中华复兴党”在用自己的实力与行动,使国家其他各党派明白,中国不再是可以左右在一群军人或者军人政客手中的玩具,评价的标准是唯一的。

即,谁可以在中国大地上,为百姓们带来完全而富足的生活,这是唯一的标准。

这一点,作为“先生”却未必理解得到,他一直希望可以在欧洲国家帮助下,建立起一个半殖民的过渡政府,最后再进入到民主社会的状态之下。

姑且不论这条路走不走得通,连中国人可以自己完成自己的社会改革这样一个观点都不能认同,还有什么资格奢谈民主、自由?不能独立自主的政权也可以民主、自由?得几百年呢?

大约没有实干精神的“社会改革者”也只可以想想罢了!正如同现在在飞艇上慢慢降落的“先生夫人”从日本回到琴岛的他们在赞叹这里发展之余,他们感受到了冷遇。因为他们从飞艇上下来的时候,并没有什么迎接的人群。

一行人冷冷清清的来到这里,没有先生已经习惯了的欢呼,也没有先生习惯了的恭维。虽然“先生”心中多少有些不快,好在还没有及于言表。

“哼,唐云扬这个小兔崽子,真个全是一付小人得志的嘴脸,将来见到他的时候,可要好好的骂他几句!”

不用问,一旁说出这样话来的除过那人吴稚晖之外,也不大会有别人。“先生”相信自己如果扭过头去的话,一定会看到他几乎气得要翘起来的胡子。

他这个人,正适合做那种“评论员”式的职业。这在一个追求公平的社会之中,是不可或缺的职业,阻止甚至于“禁言”,从某种角度上讲,正是政府在某一个时期内,不那和公平、民主,不那么有自信的体现。

正在吴稚晖开骂的时候,大约早已经安排好了,广播上按时播出了“中华复兴党”关于中国未来政府的讨论结果……,一时间,飞艇上的所有人,包括蒋介石在内,全都侧起耳朵,仔细倾听起来。

“……倘若我们有一天做到过去皇帝专制那样的程度,相信觉醒的民众也会让我们下台滚蛋。所以我们以为一个不是太上皇的党,才是从根本上培养民主政治的土壤,既然大家都相信我们可以成为中国第一届执政党,那么就是我们为中国今后历届执政党做最良好的一个开端。

有人在提议我们,似乎应该为我们为我们的长久执政,而不择一切手段的努力。那么暂时来说,中华国防军还是我们党的军队,我们做得到。可是,如果建设的是这样一个与封建国家无异的中国,任何一个土皇帝都做得到,还要我们这些专业人士来做什么呢?……”

听着广播之中,传来的唐云扬总结发言的铿锵语句,“先生”突然之间明白了,为何唐云扬没有来迎接他,为何自己和自己的手下,会受到这样的冷遇。

这全都在于,在人家的眼中,自己那所谓“三政还民”的体系,在别人眼中,却不专业也不诚肯。甚至从某种角度上讲,这不过是为了当上土皇帝、太上皇而想到的一种手段。

而这种手段的趋利性,正是导致“中华革命党”党内,勾心斗角、争权夺利的原因之一。想通了这一点,他的心中没由来的冒出这样一句话。

“雄关漫漫浑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舷窗之中看到除过忙忙碌碌的地勤人员之外,几乎没有更多的人的时候,他的心中反而没由来的一阵轻松。

第二卷鹰羽震九州第四季飞艇上的贼第28章还有希望

“先生、夫人”对于机场时的遭遇直到今天依然记忆犹新,自己手下的武装人员,在装甲车上旋转机枪的,六根黑洞洞的枪口威逼下被缴去了武器,原因在于在山东除去民用级别的武器之外,不允许任何人拥有军用级别的武器。

叫人设法买来一看,所谓的民用武器,不过是些橡皮弹头的子弹,枪管与弹膛也被设计的不易被改造。这样的武器,用来自卫没什么大问题,但要用之来杀人,却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

尤其,倘若有人想用之作奸犯科,却由于根本打不动安全部队与警察的防弹衣,而根本没什么大的用处。至于枪支改造,在这里又被极为严格的控制。

至于猎枪,虽然有出售的地方,但使用却限制在崂山附近的森林公园的狩猎区内,必须要由公园管理处租用,还不准离开猎区。

总得说起来,由广州到这儿的那些过去的国会议会们还算是够意思,为“先生夫人”联系了一处不错的住处,同时也准备了洗尘的酒会。

“先生”在这儿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就是城市的实际控制的是城市组织的“城市议会”,而议员们则被从街区中经过层层选举到城市的管理阶层之中。不但有自欧洲回来后来在巴达维亚的建设过程之中,成为工厂主的人,也有曾经是雷霆国际一员的军人。甚至还有洋鬼子。

从这些议员当中,不难看出来,建设依然热火朝天的琴岛城的人口结构,除去这些曾经在欧洲辛苦过、劳碌过、奋斗过的人之外,还有他们的家人也都到达这儿。

而曾经任过北京政府的这些议员们,却没有一个当然入选,甚至他们连资格都没有。在第一批由当地人及跟随过唐云扬打天下的人之外,下一届议会的选举将会在5年之后进行。

这时,就反应出曾经担当过国会议员的人的精明,他们纷纷在这儿购产置业,一来这是当今中国最为先进,交通最方便、发展最迅速的地方。二来,看这儿的建设规模,就不难猜得出来,这里很可能将会是中国未来的首都。

“这是一个充满了斗志与信心的党派,他们敢于把中国未来的首都建设在这儿,就不难看得出来,他们有信心在未来建设一支使全世界都要为之颤抖的军队,现在最少他们已经使整个亚洲为他们所颤抖!”

在集中营和回来的过程里,“先生”从自己听到关于前面战争的传闻里,就不难推断的出,中华复兴党想要建设的是一个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的国家。而“中华国防军”则正是依照这样的标准来建设的一支新型军队。

积极的参与国际事物,这没有错,但并不完全正确。在积极的同时,还有一个强力的问题,即对事关中华民族与中国的利益进行强力保护的目的,否则什么事情都可以和平的解决得了,那么还要军队做什么?有的时候,对付不怎么听话的家伙,是要靠拳头的!

另外,从这儿及广州附近,正在修建的庞大机场也看得出来,他们并没有打算依靠什么海岸炮兵来保护海岸线,他们依靠的恐怕就是一直在天空中巡逻的飞艇与正在继续建设的海军。

至于从日本拆回来的大口径岸炮,则被放在青岛城附近的海岸处,当成了主题公园。当然,那些大炮弹可没有轻易回炉,将来有一天,它们会让一些国家为之颤抖!

任何想要与“中华复兴党”竞争的党派,无疑要以这儿的城市议会为最重要的竞争席位。而取得这和的议员席位的人,无疑则是将来各党派争相拉拢的人物之一。

到达山东的几天之中,“先生夫人”除去李石曾、章太炎、蔡锷等众多自“同盟会”或者与“同盟会”良好关系状态下,转投入“中华复兴党”的人之外,他还见到了专程从南洋到这里,表示南洋华侨们为琴岛政权即将开始的战争支持的陈嘉庚。

52岁的“先生”看起来比44岁的陈嘉庚要苍老许多,尤其最近在日本的战俘营中住了些许时日,更显面容憔悴至极。

在这儿却不能不为先生为了中国的未来而做出的贡献,固然他有一般中国政治家无法摆脱的习惯,即“权威思维”。在当时的民国革命家中,大多都是同一个想法。即手下的党员应该听命于已,应该如何、如之何。

否则,中华革命党就不会在立党之初,要党员们签对其个人的“效忠书”,实则,这不过是那种“权威思维”在作怪。至于事出之因,无非是当年袁世凯要求取得政治地位时,当时由同盟会改组的“老国民党”当中,党员众说纷纭,拿不出一个准主意。

看得出来,对于那次下野“先生”是耿耿于怀的,究其根本,还是中国那句老话在作怪。“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所以如同“先生”这样的“有志之人”自然要求达了。这也是民国时候的革命家,与思想家们追求的目标。

这样的结果,便使有志之人成了被政治权益左右、利用的人,也难保自己真正的“志向”不因现实的影响而偏航。所以,根本的错误不在人,而在于手段。“有志”不应该成为口号,“有为”,才是使中国从根本上富强的唯一手段。

不能不说,日本人在其由封建社会后期,在列强的压力下,转型时的心态比之当时中国民国时期的政治家们,要有远见。

“当时‘广东事变’之后,我原走出去南洋的想法,只是那儿的华侨们如今与中华复兴党的关系比较密切,我担心我们到了那儿受到不明真相指摘,因此我们才取道日本。原本打算坐船前往欧洲,可没想到……”

这样的话听到陈嘉庚耳中,却未必受用。对方毕竟言谈之中虽然不谈南洋华侨们支持“中华复兴党”的力度过大,但又不甘心不读出自己心理话。的确“先生”的党与他本人曾经在欧洲、南洋各地的华侨当中有相当影响,甚至早先的行动,往往都出自于华侨们的资助。

然而,现在这一切已经时过境迁。这并不是因为“先生”对于“黄埔士官”学校的攻击,而是出于巴达维亚那次行动,等于向世界宣布了华侨的权利。仅就这一点,早就赢得了南洋华侨的心。

“是哪,现在的华侨们非常欢迎中华复兴党的人,毕竟是他们在巴达维亚,以组织起来的工人以及为澳大利亚人生产的军火,为当地华人出了一口恶气。使他们可以在他们辛苦劳动得来的产业上,继续生活下去。大约正在因为这样的原因,所以……”

听到这样的回答“先生”答不上话来,毕竟如果论起来,华侨们曾经对同盟会有过同样的热情,可现在想要重新得回他们的认同,又是一件何选样艰难的事情呢?

“陈先生所讲的话,的确有些道理。我还有个不情之请,请先生回到南洋之后,向那儿的华侨们解释一下,广东方面发生的事情,不过是为了保存那所军校,不因为他们的所属而受到日本人的进攻所发生的误会罢了!”

“一定,一定!”这就是陈嘉庚的回答,虽然他回答的挺痛快,但心中也明白,这不过是虚与委蛇罢了。

对于这次会见,“先生”的心中同样并不抱有什么更大希望,华侨们会愿意听到他代表“中华革命党”发出这样的解释!毕竟,这么多年被那些当地的鸟人们欺负下来,这也是唯一一次有人替他们说话,替他们出头,替他们鸣不平的时候。

而自己呢,恰恰在政治利益的驱动下,只看到5000名受过良好训练的士官们,所代表的军事价值,而忽略了他们的感受。或者现在回想起来,自己就根本没有想到这一点,在今天这个四面楚歌的境地之中,回想起来的确使人不胜汗颜。

至于说关于“广东事件”的解释,从道理上,大略也说得过去。然而,只怕受了“中华复兴党”恩惠的华侨们,是一点也听不进去的,毕竟他们是患难兄弟,还有比这更使人感情深厚的事情么!

在告别之时“先生”倒是说出了一句使陈嘉庚也稍受感动的话来,但至于南洋的那些华侨会不会被感动,这却是个未知之数。

“是哪,我们国家的战乱,使我们这些人疲于奔命,总忘记了南洋华侨们给祖国的帮助,现在回想起来,真是十分的惭愧。将来,我想我们也该为他们做更多的事情。”

谈话说到现在,两人的这次会见,也算是多少有了些收获。

当“先生夫人”目送着陈嘉庚离去的背影时,他们相互轻轻点头。显然在目前“琴岛政权”为整个山东创造的轻松环境里,“中华革命党”还有复苏的希望。

————————————

有人说过,南洋华侨史,就是一部华侨血泪史。这句话是没错的,在殖民政权与当地人的不满的夹缝中求生存,这也是必然的趋势。

然而,从满清开始一直延续下去的各届政府遇到这种事情之时,不闻不问不敢动用军事力量,对于自己的族人提供最基本保护的手段。无疑是对外族屠杀,殖民当局的奴役的某种鼓励,那么他们的遭遇何至于凄惨至斯呢?

可当祖国危难之际,就是这些人,组织出大量的捐款,或者干脆抛家舍业回国参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他们对于日本帝国入侵的中国到底有多少贡献,相信大家都知道。

但问起来,我们呢?我们在生活在中国的华人,我们为他们做过什么?当他们以血泪面对外族的屠刀时,我们这些同根相生的兄弟们做过些什么呢?对于这些屡次在祖国危难之时,伸出援手的弟兄们做过什么?

如果不脸红的话,我只能说,这样的心肠实在是仿若钢铁一般的坚硬,愚笨到连“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句话也没听过。

那么,就请记得另外一点,这个世界上,没有独来独往的爱与恨,甚至我们可以扪心自问一下,倘若有一天我们再度遭受不幸,那么他们还会有人伸出援手吗?

到那个时候,相信我们会明白的!

第二卷鹰羽震九州第四季飞艇上的贼第29章铁血之旅

1918年8月来临的时候,整个山东的军事机器已经完完全全的转动起来,大战之前的阴霾已经开始在整个中国的上下漫延开来。

不光是即将遭到被命名为“新北阀军”的中华国防军的攻击,甚至广东方面的军队也已经用飞艇运到山东一个轻装师。

这些轻装师除过一个装甲步兵团之外,没有其他装甲车辆。

至于汽车,倒也算不少。毕竟中华国防军的120毫米重迫击炮,就是使用这种车辆搭载的。不但重迫击炮,甚至后面还要挂上个小拖车,带几十枚弹药。

卡车是用来拖曳诸如105毫米的重炮,至于普通步兵,则使用的是一辆18速山地自行车自行车。无论自身的背囊还是武器弹药,全都装载在自动车上专门的搁架上。

虽然,轻装步兵因为车辆较小,而比全机械化开进的重装师与坦克师的速度稍慢,但也搁不住中国人那种非理性思维下所展现的创造力。吉普车与不多的75毫米营属自行炮炮在开进的时候,都可以看得见车上被一群骑着自行车的步兵扒着。

另外,骑着两车越野摩托车的侦察兵的肩头,也可以看得见搭车的哥们用手搭在上面。至于四轮的82毫米自行迫击炮与它的载具,自然也难逃魔掌。装甲步兵团的装甲车和坦克,理所当然更是搭顺风车的重灾区。

也是中国现有的道路体系,实在是太烂,不然的话兴许他们会使用那些诸如旱冰鞋来搭车也说不定。

与些同时,中华国防军各部队也开始了集结,并开始陆续向预定出击地域开进。各地的安全部队也提高了警戒水平,来防其他势力前来破坏和捣乱。

说起来这次由“中华国防军”一家组织起来的“新北阀军”北阀,虽然大多数人都明白,这是结束中国北洋军军阀统治的战争,但各势力为了自己的权利,还是忍不住要盼望他们失败或者进展缓慢。

这样的想法包括各地的军阀与首脑,毕竟看过《中华法典》的他们知道,真要是国家落到这样一伙人手里,特权自然是不会再有。再想要当这个地位的领袖,除过选举之外就是造反。可要一想起“中华国防军”的打击手段,不免又要哀叹,好日子已经无多了。

在这种情况之下,平时对于军队抠抠缩缩的北京政府突然大方起来,不但北洋军士兵的军饷提了起来,而且武器也进行了更新换代。

这是因为欧洲自战争结束之后,正在筹备决定1918年圣诞前夕举行“巴黎和会”而做了相当的准备。

1918年6月3~7日,英、法、美、日、意五国举行巴黎和会准备会议,背着多数国家制定了和会的议事规则。规定英、法、美、日、意五大国为有“普遍利益的交战国”,可参加和会的一切会议。

比利时、中国、塞尔维亚等国为有“个别利益的交战国”,只能出席与其本国有关的会议。玻利维亚等与德国断交的国家,只在五大国认为有必要时,才得以用口头或书面陈述意见。议事规则还限定各国出席会议的全权代表的名额,五大国各5名,比利时、塞尔维亚、巴西各3名,中国、波兰等国各2名,共计70名。

仅从赋予中国的地位和代表数量,都可以看得出来,他们在排除中国参与其事。尤其,几国的暗暗协商之中,代表中国的是北京政府。单从这一点上,就不难看出他们的居心。

这样的条款,已经得到消息的“中国华防军”与“中华复兴党”组织起由顾维钧与唐绍仪“国际问题研究会”的外交人员,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研究。

意思不问自知,倘若欧洲各国不顾中国的利益,那么就唐云扬的脾气,那别人也就不能怪他是个“问题土匪”,自然会搞出些使所谓的世界各国的头痛事情出来。

为了使北京政府可以尽可能久的拖着“中华国防军组”成的“新北阀军”的进展,大量的德制枪械、弹药、火炮从欧洲越过大西洋、北冰洋到达日本或者北京政府的北洋军手中。似乎仅仅只有一个月的时间,整个北洋军的武器装备,就几乎得到完全的更新。

随着被欧美瓜分的部队德国军舰的到达,日本虽然在中国不敢再次抖起来,但他们打算呼应协约国的号召,出动他们的陆军在俄国登陆,向俄国布尔什维克政权捣乱。

出乎他们的意料之外,山东的“琴岛政权”向他们表示,愿意提供包括飞机、战车在内的先进武器供他们使用。并且鼓励他们在俄国多多发财,好尽早赔偿他们对于中国的债务。

日本政府只斟酌了两天商量了一下,唐云扬就命令顾维钧再发电报。

“倘若日本政府不使用中国制造的武器,恐怕我们不得不认为日本政府有赖账的打算,介时我们将随时对日本进行全方位打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