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铁翼鹰扬(笑生)-第3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作为唐云扬的随员,与莫洛托夫谈过之后,在去往麦克·郎办公室的途中,她有意无意的问了一句。唐云扬耸耸肩,他当然不能够回答,对苏联真正不满的地方。
前面说过,苏联在建国之前,与德国的恩怨里就看得出来,他们对信用的态度。如果放下这些不论,我们熟知的历史里,他们也作壹些极不人道的事情。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里,当苏联红军攻到波兰首都华沙附近时,面对波兰人的起义,居然可以泰然处之而不动一兵一卒。理由很简单,因为苏联红军在连续的进攻里,已经损耗了大部兵力,实在无力进行这个里应外合的作战。
如果仅仅是如此,倒也罢了。更卑鄙的是,就算因为政治理念不同,那么是不是可以让他们有一条退路呢?或者给他们一给物资的补充,使他们可以更好的打击共同的敌人——德国。
然而,我们看到的是面对牺牲,完全无动于衷的行为。甚至在西方国家愿意向波兰的起义者提供补给,而需要借用苏联机场时,居然被拒绝和拖延。
这一切导致的是,当盟军可以使用苏联机场向华沙空投物资的时候,波兰的起义者却已经失去了空投场地,最终被德国人击败。这一事件里,唯一达成的成果,就是为苏联建立了一个红色的波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历史是无情的,时间也不会给任何人颜面。有一天,他们自然会受到历史的谴责与时间的鞭挞。唐云扬心中,对于苏联人的不喜欢,不信任恐怕正是时间的鞭挞的表现之一。
“是啊,他们伤害了我们的安妮宝贝,无论如何我也不会喜欢他们。而且,说不定有一天,我还可以做俄罗斯皇室的成员呢,到那了那会……!”
唐云扬对未来的畅想显然触怒了艾琳娜·蓓尔,此女没好气的白了他一眼。
“云扬大公,我恐怕您会失望呢,恐怕你并不明白,他们的皇室可没什么三千嫔妃呢,你会不会失望呢?”
唐云扬发现艾琳娜·蓓尔轻描淡写的一句话,轻轻松松把色狼的帽子给息扣脑袋上了,还真有些欲哭无泪啊!
“好男不跟赖女斗,知道吗我们国家的孔老夫子可不大喜欢女人呢,他常说女人和小人一般来说都差不多!”
固然因为唐云扬的关系,艾琳娜·蓓尔对中华文化也有了研究的兴趣,可她的中文水平还没有达到说俏皮话的程度。
“女人,小孩?也没什么问题啊,我是比你年轻好多呢!”
说罢,艾琳娜·蓓尔得意洋洋的昂起头,几步就把唐云扬甩到了后面,仅仅只在空气中留下一些在中华联邦流行的兰花香水的味道。
“她真的不懂吗?这个使人猜不艾琳娜!”
唐云扬摇摇头,加快脚下的步伐,他知道他的兄弟——麦克老狼这时还在等待着谈判的结局,如果是战争的话,那么就需要开始进行准备了。
果然,当唐云扬来到麦克·郎办公室的时候,他的兄弟瞅着他的目光里,隐含着的正百探询的目光。
“是的,我想在国际政治里,军事行动总是少不了的一个环节,现在准备一下也不是什么坏事。”
“啊,是这样吗?好吧,说说看,我们抢谁?”
看着麦克·郎装模做样,唐云扬反问了一句。
“你敢说你没有什么想法?”
麦克老狼呲着牙笑起来。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办法倒是不错,不过……”
唐云扬打量了一下麦克·郎。
“你小子这身行头,怎么看都不像是个鱼翁啊!还有啊,我怎么发现你当了总统之后,怎么老是一付强盗模样啊,是不是你们家领导教育有方啊?”
“哼,我变成这样,还不得感谢你吧,我的唐先生,您可是问题土匪哎,难道你忘记了吗?”
唐云扬发现麦克·郎的矛头渐渐转向自己的身上,随即话题。省得还要对把“麦克·郎”教坏了这件事负责任。
“好吧,好吧我们还是说说怎么做好鱼翁这件事吧!”
“嘿嘿,好啊,快说说你的点子,然后说说这一次我们能赚多少钱呢?”
麦克·郎一想到钱,立即显显示出他“恶狼总统”的模样来。他搓着手呲着牙,倘若可以再流得口水的话,那么与麦克老狼还真有七八分神似呢。
接下来的日子里,中华联邦各个军火公司的仓库全都打开了大门,价值高昂的成千上万件武器从这些仓库里流向“波苏战场”上交战的双方。
无论是战争任何一方需要的武器,中华联邦都尽可能的满足了他们的要求。不过,这里面并不包括苏联方面采购的5艘民用飞艇。理由是中华联邦自身的建设离不开这些交通设备,不过如果苏联方面肯支付费用的话,那么中华联邦的运输力量,则可以为他们进行一定的运输工作。
在一件事,波兰方面隐隐有些担心。他们害怕,这是中华联邦表达对战争结局倾向的某种方式。毕竟,倘若中华联邦想要苏联方面胜利的话,那么波兰就算再如何努力,也不可能使战争的结局发生改变。
不过,波兰方面有些吃不准的是,当中华联邦答应为苏联红军提供一定的运输力量之后,又立即向波兰特使允诺,由于他们两次采购的庞大订单,中华联邦将会低价出售他们一批反坦克火箭筒及最新研制出的,钢筋水泥坦克障碍构件以帮助波兰军队抵抗对方的装甲洪流。
无疑,这件事又造成了苏联方面的猜忌。
不久之后,两国的特使分别向国内发出了使各自政府安心的情报。甚至,他们连情报的内容都有几分相似。
“根据我们在中华联邦可靠人士方面探听到的消息证实,中华联邦从现在开始到922年看底为止,并没有打算干涉乌克兰方面的战争!如果可以的话,我们建议尽快发动进攻,力图在期限到达前完成计划目标……”
随着电报的到达,重新输过了血,增加了装备的波苏双方,又开始摩拳擦掌。一支支部队分别从战线的双方,向战线上集结。
波兰方面更多的步兵从国内赶赴战线的前方,反坦克火箭筒这时已经装备到达了排级。更多的飞机与“空中航母”则开始在战线的后方集结,以应付苏联方面的任何进攻。
至于苏联方面,一直在进行仿制坦克与装甲车的生产,大量的新装备补充骑兵军的损失。同时,另外一支骑兵军加强到进攻的装甲集群之中,这是苏联方面第一次进行军团级别的,大规模装甲集群进攻战的尝试。而这支骑兵军的运输,则是由中华联邦提供的飞艇群,一次性运输到战争接近地。
这样的运输力量,不但引起波苏双方的震惊。同样他们的运输能力,也引起了一直在关注这场战争的各个国家政府军事熟读的惊讶。一次可以把一个整军的装甲力量运输往数百公里之外的地方,这是一种什么模样的战役投送能力。
由于这种震惊,飞艇渐渐在欧洲发达国家政府的目光里再度闪烁起光芒来。英、法、美各国分别集中自己的航空人才,开始进行飞艇的研究,希望能够在下一次战争来临的时候建立起各自的庞大飞艇运输机群。
与此同时,苏联方面刚刚买到的“空中航母”则从另外一个方向接近了战线的边缘。与波兰方面不同的是,苏联方面对于“空中航母”的使用,显然是一种进攻性用途。
随着战争双方物资及兵员的继续投入,战争的规模比之起初已经扩大了许多。波兰方面甚至已经宣布了全国动员,欧洲则向中波兰方面拔付了相当的援助款项。
毕竟,只要中华联邦没有倾向性,那么他们稍稍的帮助某一方,大约并不会触怒中华联邦。
随着战争的扩大,战场上将呈现更加激烈血腥的厮杀!
第三卷龙起大洋东第三季佐罗的故乡第50章战场升级
战争物资的到位,不可逆转的把波兰与苏联的士兵送上血腥的前线。
战场上,由于物资的到位与战争刚刚开始时的场面截然不同。波兰军队的阵地上,到处林立着中华联邦援助的水泥防坦克障碍。这是些由八根钢筋水泥圆柱组成的仿佛金字塔一样的玩艺,由于工艺简单,当中华联邦赠送之后,波兰军队的战场上到处林立着这些玩艺,而且用途也更加多样性。
波兰军队的迫击炮巢,被围在这些障碍当中,水泥圆柱形成的空间里,填满了沙袋成为良好的掩体。至于最前沿的步兵,更是发挥了他们的创造性。把这些四方椎组合起来,同样装填上沙袋形成即可以防弹片,又可以阻止敌军坦克前进的战线。
而且最重要的保障则来自于天空,“空中母舰”的数量比前一次多了一倍,而且配属步兵的陆军航空队,也已经成立。除此之外之外,100架军刀重型战斗机同样配置在战线的后方,专门用来保护前方阵地再不受到苏联一方空中攻击力量的摧残。
至于防坦克炮与火箭筒,前面说过后者这种单兵使用的反坦克装备,对于军力并不充足的波兰军队来说,更加适用。有了这些,波兰军队的士气高涨起来,如果对比起苏联前次的进攻,他们有信心凭借坚固的阵地挡住他们的进攻步伐。
事实证明,用老的眼光去看问题,总会失之于老套。这一次调集了重兵的苏联方面,不但各型坦克、装甲车的数量多了一倍。而且他们也拥有了“空中母舰”,并作为进攻性的武器迂回到战线的另外一个方向。
更多的火炮、更多战机、更多部队是苏联红军方面发动这场战役的重要保障。
两个方向的攻击将会使波兰方面的机动部队疲于奔命,波浪式的攻击也将会使波兰军队的战线最终崩溃。随后,两个轮式坦克师与重装师将从突破口迅速发动连续攻击,并最终形成庞大的包围圈来最终瓦解波兰军队的抵抗。
在变通方面,并不如何灵活的苏联红军,依然是在一个黎明将要开始的时候发动的攻击。
与欧洲方面的军队不大一样的地方是,苏联红军并不大注重制空权的争夺。而且,为了隐蔽主要突击方向,他们对制空权的争夺往往会在主要突击开始之后。
苏联的前沿,这时已经使用学自中华联邦的“快速战线”组成了富有苏联特色的阵地。厚重的水泥板,已经不像中华联邦制造的那么精巧而又细致。但看得出来,重粗的钢筋与更厚的水泥,将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
步兵们,从那些坦克炮塔一样的机枪发射巢里看着阵地前面,远方波兰军队的阵地上几乎是完全的黑暗。更多的士兵隐蔽在无遮无拦的交通壕里,盯着他们将要前进的方向。
这一点与中华联邦或者说欧洲的军队,更是巨大的差别。这些国家全都按照“快速战线”最初设计的那样,交通壕几乎完全处于地下,具备更好的防护条件。
至于苏联仅仅只是加固了抵抗枢纽厚度与质量,至于交通壕,为了不影响步兵的冲锋,则完全没有顶部的保护。
炮口的闪光在黎明时分划破了寂静的夜空,浓重的火药味随着风,一直飘向战场火热的中央。在苏联步兵的眼睛里,远方波兰人的战线上,腾起一道道在黑夜里看来腥红的爆炸的光芒。
“看哪,这些方帽子可有了受了!”
苏联士兵一面吸着报纸卷成的,“莫合烟”烟丝为内容的粗壮烟卷。说起话来时候,一股烟雾从他们嘴里喷出来。
这时,随着炮击的继续的时间,对方完全没有办法观察战场的时候,成群的苏联坦克摸黑涌上战线的前端。厚实的履带碾压着地面,同时发出咯咯吱吱的声音。
在步兵们畏惧的目光里,这些庞然大物顶着黎明时的星光,卷动他们强横的履带向战场上闯起。
这时炮火依然在波兰军队的阵地上肆虐着,那些水泥制成的障碍物在炮火的打击下,被气流掀到了天上。在天空里它们翻滚着,落下来深深的陷入泥土之中。
密集的炮火、覆盖式的打击,一直是苏联红军喜欢的攻击前的准备手段。虽然,由于这时苏联国家才不过刚刚成立没有多久,炮火的密度远不及苏联红军在未来世界性战争中,使用的炮火密度。但现在,对于波兰军队而言,这种打击力度已经足够了。
请求支援的信息,使用各种手段,从前沿一直传到波兰军队的司令部里。虽然,由于某些希望这场战争可以打得两败俱伤的势力,并不愿意苏联红军占有过多的优势。因此,苏联红军的进攻情报,对于波兰军队而言,几乎是透明的一般。
虽然,波兰方面对于这次攻击并不感觉到突然,但苏联红军强烈的炮火准备还是使他们感觉到,对于这次攻击准备实在太不充足了。随着命令的发出,波兰军队的火炮开始还击。
可这时,在黑暗里前进的苏联坦克突然亮起前灯,履带发出的声音也连续成了令人恐怕的金属乐曲,在坦克群的后面,是成群的步兵。这些没有装甲车搭载的并不急于赶着送死,与波兰军队进行肉搏战的,是那些装甲车的士兵。他们不过是后续的,用来扩大战果与守卫的力量。
坦克上照出的光柱,在炮火激起的烟尘里,形成一条条仿若实质的光柱。随即,坦克炮与波兰军队的反坦克炮开始了对射。这完全是金属的较量,被击中的坦克发出响亮的呻吟声。炮塔与大炮一起,在爆炸的光芒里飞向天空。
随即,其他的坦克就会“亲密”的照顾那门刚刚得手的反坦克炮,并把它炸成一团废铁,炮手们由在炮弹爆炸的碎片里打着旋跌倒在尘埃里面。
波兰步兵这时面对苏联红军的坦克,再不是一筹莫展。他们三人一组,除过火箭筒手之外,其余两人则负责给他供应弹药,并使用轻武器保护他的安全。
他们在坦克群发出的,那耀眼的光芒里,时而匍匐时而隐蔽在黑暗的角落里,直到时机到来。
成群的坦克吼叫着,瞪着两只明亮的“大眼睛”(前灯)。坦克上的三挺机枪,在一个劲的吼叫着。有着长炮管的37毫米火炮,一个劲的喷射着火舌。
可当这些钢铁巨兽突破了反坦克炮组成的火网,真正接近步兵的阵地时。它们遇到了这次战役开始之后,最为猛烈的抵抗。由于反坦克炮的攻击,装甲较薄的装甲车落在了坦克的后面。没有了装甲车上的步兵与机枪掩护的坦克,遭遇到了勇敢的波兰士兵的攻击。
一道道拖着羽状尾焰的火箭筒,从坦克上不易观察的角落里射出来。虽然它们的打击威力并不十分巨大,不可能如同反坦克炮一样,把坦克的炮塔炸掉。
然而,被击中的坦克,或者冒起浓烟丧失了作战能力。或者被击中履带,只好停在战场上成为对方反坦炮的活靶子。幸存的坦克手们,从坦克里冲出来。他们带着满身的火焰,或者创伤在战场上无处不在硝烟里跌跌撞撞的想要找一个可以活命的地方。
然而,早已经对这些坦克恨之入骨的波兰士兵,并不会放弃这大好的歼敌机会。机枪嘎嘎的叫起来,一串串曳光弹追踪着这些坦克手的身影。
后续的坦克,它们的炮管不住喷射着火舌。打击那些用反坦克障碍组成的抵抗枢纽,然而令人丧气的是。仅仅只有37毫米的,以穿甲为主的坦克炮,对付起这些由步兵防御的堡垒并没有占据多少优势。甚至,坦克在对方火箭筒的打击下,产生了相当的损失。
缩在抵抗枢纽里的波兰士兵们心中腾起了希望,看起来他们大约不必就进入到苏联人的战俘营里,看起来他们有可能在苏联人的装甲矛头的进攻里幸存下来。
可是,战争永远是残酷的代名词,虽然苏联红军的坦克在进攻中受到比预期更加猛烈的抵抗。可当波兰一方的反坦克炮在坦克与苏联红军支援的重炮下哑火时,苏联红军的装甲步兵车终于赶了上来。
在坦克的掩护下,装甲车摇摇晃晃的靠近到波兰步兵的抵抗枢纽,紧接着一道炽烈的火舌仿佛一条饥饿的龙一样,冲进了波兰步兵防御的堡垒之中。
随即,第一道战线被突破了。
第三卷龙起大洋东第三季佐罗的故乡第51章空中绞杀
当跟随着坦克的宽履带的痕迹,踏上波兰军队的阵地时,这儿已经覆盖了厚厚的被爆炸与火焰覆盖,这些炽热灰尘被鲜血粘合成一种暗红色的胶状物。
一具具尸体,给了后续的苏联红军士兵心理上一种极为沉重的震撼。
阵亡的坦克兵的尸体,这时还挂在已经被燃烧瓶烧得黑呼呼的炮塔上,余烬里尽是一股燃烧着人肉的气味。被击毁的装甲车上,机枪在爆炸的力量下,扭曲成一个古怪的模样。战死的士兵,身体就伏在那挺机枪上。被火焰烧得乌黑的脸,不使人看得出他生命终结时那种铭心的痛苦。
与苏联坦克与装甲车对比,更加壮烈的波兰步兵的牺牲。几乎每一辆被毁坏的坦克与装甲车旁,都躺着好几具波兰士兵的遗体。一些士兵被自己手里的燃烧瓶烧成一团焦炭,更多的士兵倒在坦克与装甲车上的机枪射击下。
一个个用反坦克障碍组成的抵抗枢纽,不但被炮火轰击的歪七扭八。更多的尸体在抵抗枢纽里,成为炮弹爆炸的牺牲品。深深的黑色弹坑里,一具具缺少肢体的死尸,在里面扭曲成一团。
唯一相同的是,只有洒在疆场上的,无分敌我双方的热血。
苏联步兵很快进入波兰军队的第一道防线里,随同他们一起的,还包括装在车里的“快速战线”的构件。对于执行防守任务的步兵而言,现在他们的工作才刚刚开始。
而且,按照计划,他们的工作仅仅不过只有短短的2个小时,在这2个小时里他们要用这些钢筋水泥构件,组装出足以抵抗波兰军队反击的阵地。
在想象之中,这恐怕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而在实际当中,这并不是件如何困难的事情。
苏联的步兵连里,除过几辆侦察用的摩托车之外,并没有更多的机械设备。可是任劳任怨的苏联红军士兵,却有着强健的臂力与耐劳的精神。而且,“快速战线”的建设,在他们的训练里,这时已经占据了相当的地位。包括所有士兵在内,没有人会放错一块钢筋水泥板的方向,也不会对错一个联结的螺孔。
一个个大沙袋,被抛入那些巨大的弹坑。当到达一定深度的时候,作为底座的钢筋水泥构件在在一双双有力的臂膀搬运下,来到坑底,随后一块块巨大的水泥板,按照预先规定的位置摆入好,然后是粗壮的螺纹连接水泥板内的预坦件,把整个堡垒组装在一起。
而这一切,不过是一个步兵班的士兵努力之后的结果。
2个小时之后,整夜行动又紧张忙碌了一个晚上的士兵们,已经可以挤在“快速战线”的碉堡里,休息一下以补充精力好对抗即将来临的,波兰军队的反攻。
这时,被苏联红军占领的阵地上,已经完全改变了模样。那些重炮轰出来的弹坑,这时已经重新成为一个个碉堡,组成的抵抗枢纽,这一次苏联红军方面吸取了上次战斗里,被波兰“空中母舰”攻击的教训。坦克与装甲部队的上空,这时盘旋着一些“军刀B”战机,组成空中的保护伞。
的确,波兰军队的反攻时间并不遥远。在苏联红军两个装甲师的猛烈攻击下,第一道战线的丧失是一种必然情形。作为早夺预案在先的波兰军队随即展开反攻。
在预案里,苏联红军的装甲矛头在每一道阵地前造成的损失,一定会使他们稍稍停顿下来,并重新组织进攻。趁着这个时段,向对方的装甲部队进行猛烈攻击,将迫使苏联红军猛烈的进攻停滞下来。
准备进攻的是波兰步兵。
与苏联红军士兵相仿,这些农夫出身的士兵,并没有什么高深的知识。面对进攻时可能惨烈的的情景,也没有更多易于触动的神经。盲目而又勇猛,通常由知识不多的农夫们组成的军队,往往会具备这样的品质。
波兰的士兵们,不在意的准备好自己手上的武器。眼睛从堑壕的边缘伸出去,看着苏联红军方面已经几乎要完成准备的阵地。在初升的阳光下,一些士兵还在碉堡上忙碌着,为他们的碉堡增加更多的沙袋。
这时的天空,在初升的阳光下波兰军队的反攻拉开了序幕。
波兰军队的炮火开始对苏联红军刚刚完成构筑的阵地进行炮击,然而无论在机械化程度、炮兵素质还是火炮质量上。使用第一次世界大战剩余物资的波兰军队,并不是苏联红军的对手。
火炮的轰击刚刚开始,随即就被反击的苏联炮兵完全压制下去。
对于波兰士兵来说,噩梦并没有就此结束。成群结队的士兵拉开分散的散兵线,在对方碉堡里射出的机枪子弹里奔跑。一些人在机枪子弹的打击下跌倒,就再也无法爬起来。更多的人,则伏下身子在地面上一寸寸的向前移动。
士气,是一个奇妙的词语。往往一支人数较少,但战斗意志顽强的专业士兵才可能对付得了更加紧张与残酷的战斗。其实,士兵们之所以顽强,那是因为还有希望。这些希望如同伏在地下,依然在冒着机枪火力前进的波兰步兵一样。
这时,天空里传来发动机的轰鸣声,这些就是波兰步兵真正的希望。
最前面,是一些来自于中华联邦的“军刀B”战机。在这个世界上,除过美国甚为其副总统一贯支持中华联邦的态度,能够获得部队“飞镝”的技术,并研制出较先进的美国战机之外,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飞机可以与这种“军刀”机进行空中的格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