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铁翼鹰扬(笑生)-第8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将军,这就是您向我保证的诺曼底登陆战吗,已经三天时间,我们的伤亡已经上升到了30万,但您似乎依然还没有控制整个海岸的局势!”
坐在英国的盟军总司令部作战室里的道格拉斯·麦克阿瑟陆军上将,眼睛斜瞅着他面前的巨大的,可以即时显示战况的地图。前面说过,这种所谓的指挥中心,配备了大量的电视机以及一些简单的光电显示设备。比如这个在巨大的如同电影幕布那么大的即时战场地图,不过是一个精密的投影设备的投影显示。虽然这远不如中华联邦国防国使用的数字化系统,但这比起其他国家的战场指挥系统那是好太多了。
电话那头的人是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道格拉斯·麦克阿瑟上将是个喜欢吵架的家伙,此刻他对于总统的质问已经相当不满意。因为盟军的总司令是他道格拉斯·麦克阿瑟上将,而不是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而且信奉中华联邦国防军的,那种政治不干涉军事行动,军人不干涉政治的观察,他更不喜欢这样被命令。
在这里请大家不要误会中华联邦的,善于军事行动以及政治关系的问题。专业精神,这是中华联邦为了促进科技发展,而一直尽力弘扬的事情。但政治意图与军事行动的互相渗透、互相干扰这是不容置疑的存在。那么关于处理这种问题手段,同样是一个讨论、研究机构在进行研究。当然这些半官方的机构,仅仅只是提供研究的结果,至于如何用,那是水晶宫的问题,与其他任何机构都没有关系。
此刻的道格拉斯·麦克阿瑟陆军上将面临的就是这样的问题,政治与军事目标哪一个重要。富兰克林·罗斯福当然是为了那巨大的伤亡数字而头痛的,就在瓜达卡纳尔岛上那么激烈的血战,美军也没有开战三天就付出30万人伤亡的代价。这绝对是令人吃惊的代价,虽然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证明了盟军方面对于“大西洋壁垒”实在是低估了许多。
德国方面的情况事实上也不太好,海防师在与美国海军陆战队、日本军队、苏联红军近卫步兵师的战斗之中,同样大量减员。虽然他们因为处于守势,远不如盟军的伤亡多,但最重要的是,第一道防线之中A防线,已经几乎完全被摧毁。这可是盟军用了30万人的伤亡为代价,从地下一点一点的清剿出来的。
越是打,盟军越是寒心。他们从来没有想到过,哪一个国家的军事工程公司,可以把一道防线建成如此模样。其实在与德国海防师控制的防线的A防线里的作战,他们许多时候面对的是是墙壁上突然出现的喷火器、机枪以及各种陷阱。甚至还有掠夺式的坑道,让盟军大量的官兵直接在坑道里被压成肉泥。
那绝对是残酷的作为,就算是苏联红军这与德国人打过残酷的“老鼠战争”的军队。就算是在瓜岛已经进行过多次血战的美国海军陆战队以及日本军队,面对“大西洋壁垒”都忍不住要连连叫苦。为此,军队之中也弥漫起一股紧张的气息,大约唯一只有道格拉斯·麦克阿瑟陆军上将对于诺曼底登陆将会取得胜利,一点也不置疑。
终于,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的质问告一段落,道格拉斯·麦克阿瑟陆军上将强忍着自己心中的怒火,向他报告目前的战事进展。事实上他只是想拖延一下,好让自己心中的怒火得以平息,因为白宫方面对于战况自然是一清二楚的。
“总统阁下,我们在三天的进攻之中,已经肃清了沿岸10公里范围里的地下堡垒。据估计,那里用到的水泥构件,已经够在纽约建立一个街区了。您可以想象一下,那是一种多么庞大的地下防御堡垒。士兵们已经付出了非常多,他们不应该受到任何责难。至于我自己,我接受您的质询,但我要说无论如何眼前绝对不可以撤退,倘若我们失去了登陆欧洲的机会,那么随后就会在敌军的进攻里,丧失战略主动权。而且我提醒您注意,在欧洲的附近,有中华联邦150万人的,包括了坦克部队以及强大的空军与空中船队组成的军队。也许我们的退缩,将会让美国人的势力,以及亲美国的欧洲势力完全退出欧洲的舞台。而且我想如果可能的话,在我们攻陷了下一道防线的时候战局就会发生逆转。但这个逆转要建立于那是大西洋壁垒的最后一道战线,如果可能的话,从攻陷那里开始,我们就会重回机动作战的局势,到时兵力优势将发挥完全的作用!”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陆军上将心中的愤怒以及压力,这是没有地方可以诉说的。如果说开战3天,伤亡30万人这不过是为了减少他的压力而已。因为还有另外一个由加拿大人与法国人负责的登陆方向,据说他们的伤亡同样十分惨重。甚至直到现在,他们还在与“大西洋壁垒”的海岸堡垒在进行着交战。
那对道格拉斯·麦克阿瑟陆军上将,同样是一个重要的方向。倘若两边的伤亡加一起,可以说3天已经近乎有50万人的伤亡了。一过对于道格拉斯·麦克阿瑟陆军上将而言,此刻就像是滑铁卢战役一样,谁坚持到最后,谁就将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哦好吧,我想我能够期待您的胜利,但我想告诉您的是,不要把我们的力量在滩涂上消耗光,如果是那样的话,恐怕我们缺乏与德国人在欧洲进行后续决战的力量!”
对于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这隐含告诫的话语,道格拉斯·麦克阿瑟陆军上将放下电话的时候,冷冷冷的抽着嘴角冷笑。随后大概是警觉到他不该有这样的表情,又连忙把自己的烟斗塞进嘴里点燃。正在这时,突然有报告传来。
“长官,我们情报部判断德国人已经放弃了第一道防线!”
随着报告,他眼前的大屏幕电视上放出一段视频,那显然是来自诺曼底上空的“哨兵”——侦察/指挥/电子战飞艇上转过来的视频片段。而这段视频,应该是从战场上直接拍来的。
地面上腾起一团团的火光,许多球形的掩体被从地下用火箭射出来。不过它们不是什么没人见过大炸弹,当士兵们端着枪警惕的来到球形舱那里时,里面传来了极不标准的英语。
“把我从这个该死的球形舱里拉出去,你们这些美国娘娘腔!”
当从球形舱出来的人,是穿着板正的德国党卫军军礼服的残废士兵出现在一旁的。虽然他们是残废,而且从他们面容上的疲惫以及红眼睛上看得出来,他们连续战斗了三天。道格拉斯·麦克阿瑟陆军上将猜测,倘若不是因为他们的攻击性武器已经全部被摧毁,这些人还将在地下一直战斗下去。
“报上你的番号,以及你的姓名、军队……”
捉拿这些残废的盟军士兵的紧张状态,让道格拉斯·麦克阿瑟陆军上将想笑。因为很明显,这些坐球形舱上来的人,根本连武器都没有配备。但从那些依然坚毅的党卫军的面孔上看过去,他心中有一种冰冷的感觉。
“我的上帝,德国人还远没有被打败,也许……”
也许什么,他没有往下想。但他的思绪先想到了日本人,又想到了中华联邦国防军,心中那种冰冷的感觉就越发严重起来。随后他按下一个按钮,发布了下面这条命令。
“不必去审问他们,派人妥善照顾这些残废的士兵。另外把这段视频发回到白宫去,字幕里加上下面这段话。他们还远没有屈服!”
第五卷末世的雄鹰第六季中华的天堂第4章立即反击
“元首已经知道,我们丢失了第一道防线,还有一个党卫军中将被俘,我命令你,我们的部队必须立即展开反攻!”
在“大西洋壁垒司令部”里,恩斯特·乌特德空军元帅正在向他的副手阿尔贝特·凯塞林上将发火,其原因不言而喻,自然是因为“大西洋壁垒司令部”第一道防线丢失,同时也因为他受到来自海因里希·希姆莱的压力。比起阿道夫·希特勒好一些,海因里希·希姆莱不大直接用他的命令干涉前线将军们的作战。但他同时也缺乏指挥战争的能力,最少不如阿道夫·希特勒对于战局,往往会有的那种独特见解。
此刻的战争可以说,已经让德国深深陷入到了泥潭之中。在苏联作战的德国军队久攻不下,盟军方面又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这让德国再度身陷两线作战的尴尬境地。也正是这个原因,海因里希·希姆莱用大量的金钱要“中华联邦军事工程公司”为德国建立“大西洋壁垒”防线。
可现在战争仅仅三天时间,第一道防线就已经失守,而德国内陆的部队还没有加入到反攻之中。倘若从调动的情况上看的话,地面部队虽然在夜间开始向诺曼底附近集结,但德军似乎并没有立即发动反攻的意思。这让海因里希·希姆莱因为国内的压力,而有些吃不消了。
“元帅阁下,我的看法是,就算我们把地面部队消耗在反击之中,依然没有办法把盟军赶下大海,毕竟他们有800万军队作为后续力量,而我们,我们有什么?最重要的是我们拿什么来反击,倘若拿我们薄弱的西线空军反击的话,我保证要不了几天,我们的西线空军就会全部覆灭。到那时我们在欧洲的失败,就只是时间问题了!”
对于来自国内的命令,阿尔贝特·凯塞林空军上将在进行着最后的抵抗。不反击显然不大可能,但反击可能会因为随后的作战行动而形成巨大的损失。毕竟空中优势已经不在德国一边,就算是从苏联前线调回Me262火蜥蜴战斗机以及W…F1战斗机,那也会在面对盟军的攻击时,而完全损失掉。
毕竟盟军在诺曼底人集中了多达4万飞机,在攻击海滩上的同时,大量的远程轰炸机正在轰炸着德国每一处战略要地。而此刻德国几乎所有的力量都在东线与得到了盟军支持的苏联在进行着苦战,苏联人不怕损失兵员、盟军不担心损失装备。两项相加之后,德国的主力军团在那儿陷入苦战之中。
而且没有人预料到日本人会反水,他们从中华联邦的阵营里直接倒向盟军。这让盟军的军力分散的问题得到了缓解,尤其是美军可以从太平洋上抽调回来大量的军舰参加眼前欧洲的战斗,这一点是德国政府谁也没有预料到的。当然,他们也没有预料到,因为贝尼托·墨索里尼的请求,中华联邦国防军就会出现在意大利。
这件事,颇让海因里希·希姆莱后悔,当初夺权的时候与中华联邦起的冲突,他更后悔的一件事是,没有及时加入到中华联邦组织的“联合国”里。虽然那可能会使德国的政策大幅度转变,但那也将让中华联邦国防军,随时以行使联合国成员国的集体自卫权的名义出现在欧洲。
只是现在格局已经定了一下,甚至中华联邦因为以色列也已经向德国宣战。显然此刻两国停止战争的问题,完全取决于德国是否能够抛下海因里希·希姆莱,甚至还有德国是否还能够再度接受一个皇帝陛下。虽然奥地利人已经因为这样的事情,而退出了轴心国并加入“联合国”,但德国人显然还没有下这个决心。
种种的矛盾造成了此刻德国国内的矛盾开始升级,因此新元首海因里希·希姆莱受到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这使他迫切需要一次胜利,而西线却是他寄予希望的地方。之所以在这里寄予希望,那是因为德军曾经在战争最初的时候,在欧洲狠狠的教训了盟军。那么这一次,德军是否还能够有所贡献呢?
作为西线的总司令恩斯特·乌特德空中元帅,此刻他把能够调向东方的飞行队全都调了过去。整个西线的飞行队,则一架新式战机都没有。而且在空中战役指挥上,他也远不如当初的赫尔曼·戈林有造诣,重要的是他并不是中华联邦所支持的将领。
“元帅阁下,我想把那些飞行队留在反击时再用,而且我们需要天气的配合。根据气象预报,一周之后将会有一次坏天气到来,如果那个时候反击,盟军的空中优势将受到影响,而我们就可以让地面上的盟军吃更多的苦头。至于防线了,我看……”
显然,对于防守住整个欧洲,阿尔贝特·凯塞林上将已经不报任何的幻想。尤其当“大西洋壁垒”第一道防线失守的时候就更是如此,就算是德国重新攻到岸边,又拿什么来面对盟军强大的海空火力。但此刻在他心中,还有另外一种打算,那就是在地面上放盟军突进,然后集中兵力围歼盟军的重兵集团,倘若成功了那么相信对方暂时就不会再考虑进攻了。
倘若失败,那么也就可以形成犬牙交错的战线,从而降低盟军海空火力发挥的程度。并在一定范围的攻防战里,使德国得到从国内补充的力量。尤其是空中力量,倘若此刻的欧洲有足够的Me262火蜥蜴战斗机以及W…F1战斗机,阿尔贝特·凯塞林上将也完全不会担心盟军的进攻。
恩斯特·乌特德是一个酒鬼,在战争刚刚开始的时候他并不是如此模样的。而在那位赫尔曼·戈林空军元帅被逐走之后,他才成了空中的领袖。在这时,胜利却没有让他振奋起来,反而因为某些问题而堕落成了一个酒鬼。这也是阿尔贝特·凯塞林上将名为副手,实为“大西洋壁垒司令部”的主要负责人的原因。
“不行,凯塞林,你知道我们必须要支持元首,现在国内的情况很糟糕,如果我们再退缩的话……!”
阿尔贝特·凯塞林的眉毛不引人注目的皱了一下,因为他同样是那种崇尚中华联邦的那种专业精神的德国军官。在考虑作战的时候,他并不会过多的考虑政治因素。而此刻一次需要他使用自己宝贵力量进行反击的作战,会使他原本就不足的力量变得更加薄弱。尤其是空中的力量,在与盟军空中力量进行了激烈交战之后,难道还有能力招待他们随后的作战吗?
“元帅阁下,这会损失我们宝贵的空军,如果没有空中掩护,那么我们将来的进攻!”
恩斯特·乌特德空军元帅再也无法忍受阿尔贝特·凯塞林上将,对于他的要求一再回绝的现象。突然之间他勃然大怒,酒糟鼻这时也红了起来,这让他仿佛是一只红嘴的好斗鹦鹉。
“什么进攻,如果现在不进攻,什么时候进攻。条件成熟,我不知道什么时候叫条件成熟。难道我们让他们的登陆部队受到重创,条件还不算是成熟吗?不、不、不,凯塞林上将,我命令你立即率领我们大西洋壁垒的主力部队发动进攻,我们能把那英国佬、美国佬打败,就像我们第一次世界大战在西线时的战斗一样!”
这一下阿尔贝特·凯塞林上将没话了,在他心中此刻还不是发动进攻的时机,但作为副司令他必须服从命令。而且他得想一个计划,让他的飞行队受到的损失降低。
“是的元帅阁下,我们将发动进攻,但我要提醒您,这也许是我们在西线的最后一次进攻了。在将来没有得到补充之前,我们不会有机会再发动反攻!”
虽然接受了命令,但阿尔贝特·凯塞林空中上将还是说明了自己的想法。恩斯特·乌特德空军元帅面对阿尔贝特·凯塞林上将,他猛的向前迈了一下,有着红鼻头的酒糟鼻子几乎要贴近阿尔贝特·凯塞林空军上将的鼻子上。
“无论如何,我是个军人,作为军人我就要服从命令。凯塞林上将,我命令你立即准备好发动进攻,我们要向诺曼底的盟军发动反攻,把那些猪猡赶进大海里去!”
无奈之后,阿尔贝特·凯塞林空军司令只好接受命令。然而他的心中这时的叹息,却并没有人能够听得到。
“过早的行动,会让我们原本就不充分的实力受到巨大的损失,恐怕我们的战争要失败了!”
第五卷末世的雄鹰第六季中华的天堂第5章这全是假的
尽管阿尔贝特·凯塞林陆军上将是在不得以的状态下进行的反击作战,但他反击作战的计划,依然是相当有水准的作战手法。固然因为空中力量的欠缺,地面行动将会受到巨大的阻力。但如果能够把握住战场上的作战特点,依然能够进行有效的反击。
毕竟这是德军与盟军装备技术方面的差别,并没有达到质量级别的程度。固然盟军有了红外按照灯,以及红外夜视仪,但德国方面对此并不是没有一点办法。尤其是在大规模空运的过程之中,这种办法就更显示出其独特的优点。大家应该记得,当时那位赫尔曼·戈林空军元帅依然在位的时候,搞了一些新奇的,但不一定实用的发明。
比方说“防空飞艇”,它使用了较大口径的防空炮,以形成空中的暗礁。因为载重的需要,所以它的体积相当大。而且它是碟形的构造,大概“碟形防空舱”的创意就是脱胎于此。只是由于“碟形防空舱”的廉价和性能更好,从而成了战场上的主力。并兼顾了防空与对地攻击。
当诺曼底海滩登陆的时候,盟军可是没有少受到“碟形防空舱”的打击。甚至这些东西给盟军的登陆以及空中行动,都造成了许多麻烦。甚至从来没有经历过诸如瓜达卡纳尔岛的盟军陆军里,许多人把“碟形防空舱”称为“该死的空中狗屎”。可不管喜欢不喜欢,这东西就是控制直径3800米范围的“狗屎”。
偏偏步兵们常常使用的武器里,很少有能够直接攻击它的东西。就算是同为12。7毫米的机枪,也远不如对空机枪的射程。加农炮或者有些用,但如果没有近炸引信,同样不容易攻击那样的东西。而且近炸引信,对于这种多为复合材料的玩意,也变得极不敏感。有的时候炮弹掠过它的身边,根本就不会被引爆。
相对来说,体形巨大的装备了发动机的“防空飞艇”,因为其巨大的体形以及装载的能力,就变得仿佛是一个巨大的靶子。虽然它有着相当密集的对空火力,但面对数量更多的战机时,它的作用就微乎其微了。不过事物的发展总是分为两个方面的,或者这种可笑的产品在某种程度上被使用的时候,会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德国军队的行动,对于掌握完全制空权的盟军几乎没有秘密。尤其是地面部队的行动,如果没有比无线电干扰更好的隐蔽方法的话,那么对于盟军就没有多少秘密可言。而且因为盟军的夜视系统,盟军用战斗机改装的战斗攻击机,会在夜间进行几乎不间断的战斗巡逻,并随时响应“哨兵”——侦察/指挥/电子战飞艇的命令,向地面上的德军发动攻击。
这在第一道防线失守之后,第二道防线的“碟形防空舱”同样受到巨大损失的时候,德军的空中就再也没有安全可言了。而这时的空中,恰恰就是如此的状态。
夜间在诺曼底附近以及更深远些的空中,总保持有相当数量的盟军战机进行巡逻。他们往往是由一架带有雷达的P…61领航并作为指挥机,另外一个中队的战斗机,则会在附近徘徊。这种防御力量不仅仅是用来对付德国战机的,而是他们的“蜂鸟反舰飞弹”以及其他飞弹。另外还有大约1个中队的“阿米娜炮艇机”在附近巡逻飞行,对付地面这种炮艇机才是最有效的打击方式。
正是因为盟军如此精密的空中力量,因此德国人的反攻倘若想要取得进展,就不得不解决眼前盟军空中优势的问题。如果不解决这些问题,那么地面力量的行动,就将会在盟军无所不在的战机打击下崩溃。
随着战役计划开始实施,那么第一步就将是伪装。
“警告,发现大规模德国坦克,位置……”
与中华联邦直接由“望楼Ⅲ”——预警、电子战飞艇上的人指挥不同,美军的“哨兵”——侦察/指挥/电子战飞艇属于海军所有,所以他的信息将会先到达联合指挥部,然后才会转变成命令到达部队手中。而不像是“中华联邦国防军”的作战方式,他们的“望楼Ⅲ”——预警、电子战飞艇隶属于战区司令部,而且信息完全属于数字化传递,效率方面要高得多。
德国的坦克群是在原野里一片一片的出现的,根据海上的“哨兵”——侦察/指挥/电子战飞艇上的观察员们判断,这些家伙应该是隐藏在地下的,那么它们的出现就预示着德国军队的反攻。随着命令的到达,原本就在空中盘旋着的战机这时分别前往自己的目标。最先从天空里扑下来的是战斗机,按照盟军空军攻击德国装甲部队的一贯手法而言,往往是掐头去尾,然后用“阿米娜炮艇机”进行密集杀伤。
在夜间战斗机的引擎声,对于丧失了空中的优势的军队而言,就好像是地狱的号角。随着这些声音的出现,地面上同样有了反应。就在那些带有红外发光装置的“充气坦克”的模型附近,一台台带有25毫米机关炮与防空火箭的堡垒从地下升起来。这事实上是一个陷阱,要让盟军的巡逻战机完全丧失贻尽的陷阱。
“没有命令不许开火!”
防空炮炮手的耳朵里,一直传来指挥军官的命令声。地面上的充气的坦克模型,此刻正在一些钢丝绳的牵引下开始移动起来。就好像是一支庞大的坦克部队,打算向海滩以及附近海岸上的盟军进行大规模反击一样。因为“坦克”的数量,“哨兵”——侦察/指挥/电子战飞艇的信息,让联合司令部队的盟军军官担起心来。他们在命令海上航母的战机起飞之前,就调集了空中巡逻的大部分战机。
盟军的打算是,巡逻战机对最先出现的目标发动攻击。然后海上航母上的战机,对德军的地面部队进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