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梦入红楼-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要去找那几个不讲义气的人的麻烦了。
等闲杂人等走完之后,钱先生看了刘鸿一眼,没再说什么,跨步进了学舍。
第七十章 方程式与天元术
这个钱先生其实就是那个建议把贾清安排在丁班的讲郎,名叫钱景润。
等所有人行礼落坐之后。他环顾了一下,发现原本空着的一个位置上多出了一个半大的少年,嘴角露出一抹几不可察觉的笑意。
终于来了。
第一天上课的时候他就问过了贾清的名字,得知他没来之后十分生气。为此他还专门去找了林中奕,要求处罚贾清。
第一天就敢逃课?那还了得!
可是林中奕只是告诉他贾清有事请假了,具体却没说,所以他还不知道贾清被绑一事。
那天的动静他虽说听说了些,只是他却不知道到底是为何事,他也不关心。
“上次我给大家讲了些算术的起源,以及我们为什么要学习算术。今天我们就开始真正的学习算术。
你们中有差不多一半是今年才进的国子监,我很清楚,一般的私塾甚至府学、洲学都是不设算术这门课的。所以我想请教一下各位,你们中有多少人不会背九九?”
见无人应声,钱景润继续道:“不要担心,这很正常,说出来没事的。以后下去背就可以了。”
如此才有几个人慢慢的举起手来。
钱景润一看,居然没有贾清!心想,莫非这公门府邸居然还给自家子弟算数启蒙了不成?
叫众人放下手,钱景润道:“很好,比我预料的要少。那你们谁愿意给大家背一遍呢?”
熟悉的不愿意背这小儿科的东西,不太熟的怕出错惹笑话,不会的就不用讲了。
无人应声。
“贾清,你来背给大家听一听!”
贾清一听,瞬间愣住了。他压根不知道什么是九九,九九乘法表他倒是知道。于是开口道:“请问钱先生,您说的可是九九乘法表?”
钱景润一愣,九九就是九九乘法表,他当然知道。九九起源于先秦时期,有过诸多名称。但当今之人都是以九九称之,因其口诀开头便是九九二字得名。贾清既然知道九九乘法表就当知道九九才是。贾清如此问,让他怀疑贾清在戏弄他。
“恩~你且背来听听。”
确定了九九就是乘法口诀,贾清哪里还不会?开口道:
“一一得一,
一二得二,
一三得三,
……”
渐渐的发现了不对,钱先生的脸怎么变黑了?
“先生,不对吗?”
钱景润看着贾清一张无辜的脸,心里是真的添了气了。寒声道:“顽劣不堪!给我好好站着反省己身!”
说完不再看他,转身走回了讲案。
贾清这下是彻底懵了,不是你说的九九就是乘法口诀表吗,哪来的火气?
另一边,刘鸿身边一人对他小声说道:“这些大家子弟果然有胆色,居然敢当面戏弄钱先生……”
刘鸿不知道贾清的家世,也不在乎。他回道:“戏弄不戏弄不清楚,不过,他能将九九倒过来背,也是挺有意思的。恩?这九九貌似倒过来背也没什么不妥……”然后就陷入沉思之中。
钱景润走回讲案之后,道:“这九九属于基本的算术口诀,大家下去背会就是了,我不会讲这种问题。”
然后就开始给众人讲解算术。古代算术的发展虽说受到抑制(其实也不光算术),但一代代贤者还是将算术这门学问推演到了一定境界。
国子监用的算术课本就是成书很早的《九章算术》。
大概半个时辰之后,也许是为了提升学习算术的兴趣,钱景润道:“鸡兔同笼而置,共头十三个,脚四十二只。鸡和兔各有几只?”
刘鸿请示之后站起来答道:“先生,学生恰好知道这道题的解法。”
“说说看。”
“若笼中有十三只鸡,则应有脚二十六只。现有脚四十二只,则多出的十六只脚全为兔脚。可知,每只兔少记了两只脚,如此可得有兔八只,鸡五只。”
钱景润满意的点点头,问道:“从何处得知?”
刘鸿道:“山东学政大人曾和学生讲授过此类题目……”
微笑着的钱景润忽然瞥见站了半个时辰的贾清脸上露出一丝不屑的神情。心中更是不满,打断了刘鸿的话,对着贾清道:“莫非你还有别的看法?有就说出来!要是说不出个缘由,后面的课你都站着听吧。”
众人也纷纷将目光移向了贾清。
贾清心里也早就不满了,这个姓钱的好像和他有仇一般,让他站了足足半个时辰不说,现在又揪着自己加大打击力度……哼,是时候给你点颜色瞧瞧了。
“回钱先生,学生是有不同解法……”
钱景润眉头一皱,怀疑贾清又想戏弄他。这个问题算是很经典的题目了,在他们的“业内”,刘鸿所讲的方法就是正统的解法了。就贾清还能知道其它解法?他才多大点……
不过他处于职业素养还是道:“哦,你又说来听听,说的对的话你就可以坐下了。”
贾清为了发泄气愤,也不客气。一瘸一拐的走上最前面,拿起一块石灰加水制成的“粉笔”,在旁边的楠木板上刷刷刷写下两个方程式,并写出答案。只是把其中的未知字母写作了中国指代字甲、乙,然后就慢慢走回自己的位置。
贾清以为这种方程在这个时代的中国别人是看不懂的。果然所有的学生几乎都露出茫然的表情。
钱景润也吃惊道:“你小小年纪,居然就学过了‘天元法’?”
天元法?那是个什么玩意儿?看这架势这个姓钱的还认识这个方程组?
钱景润仔细推算了一遍,他虽对天元法见解不多,只是看过相关书籍,倒也认识,点点头道:“虽说形式古怪了点,但思之也没有错。不过你要是对‘天元术’感兴趣,就该好好去看看书本,就不会弄得这幅奇怪的模样了。天元就天元,搞什么甲乙丙丁,那是指人的,你却拿来指畜牲……好了,你坐下吧!”
见状贾清知道自己应该又一次小看了古人,这方程式在这个时代之前应该就有了,至少也是有这个概念了。
不过自己的目的还没达到,一口气没出,如何肯善罢甘休?
于是贾清接着钱景润的话道:“钱先生,学生以为你这道题目难度不够。”
钱景润再次惊讶了,不由自主的反问道:“难度不够?”
下边的刘鸿闻言也是吃了一惊,随即又有些不满。他是这个时代典型的读书人,最是尊师重道!贾清此举却是在落钱先生的颜面了……
希望他只是在胡闹,说不出什么东西,吧。
贾清才不管那么多呢,这个姓钱的无缘无故对自己有偏见,还体罚自己,不出一口恶气怎么对得起自己微微酸痛的腿……
第七十一章 龙抬头日踏春游
“学生有一类似题目请教先生。”
说着也不管其他人的反应,接着道:“鸡鸭兔同笼,共有脚七十八只。其中兔子数量比鸭多九只,鸭子比鸡多一倍。问鸡鸭兔各几只。”
贾清也不知道钱景润会不会解。这种题用先前刘鸿讲的那种方法显然是不好做的,但只要掌握了方式,也是很简单的题目。
不过无论如何也要比他出的那道题复杂点。如果钱景润能解,他还准备抛出个更难的题目,今日一定要落落他的面子。
来这个世界快五年了,也差不多读了五年的书,表现的妖孽些也不必担心什么了,读书人三个字可以解释一切!
一位维护钱景润的同学起身道:“贾清,你说个这么稀奇古怪的题目刁难钱先生,你眼里可还有尊师二字?再说难道你会解?”
贾清都没有看他。尊师?他当然尊师了!但他尊重的是尊重学生的老师,钱景润什么都不说就罚他的站,已经被列为不值得尊重的老师了。
倒是钱景润不在乎的挥了挥手,示意他坐下。然后看着贾清道:“这也是用天元术来解?”
贾清道:“我不懂什么天元术,我叫它方程组。”
钱景润讶异道:“你真的会解?”
迟疑了一下,钱景润继续道:“这道题有三个不知道的元,我一时……我不会解,还请贾同学指教……”说着做了个请教的姿态,微微一躬身。
“先生……”
这下刘鸿也站起来了。
贾清也很意外,他不会解贾清能预料到,但他直接承认并直言向贾清请教就让贾清意外了。连忙退出座位,以更深的纬度还了一礼道:“先生言重了,学生不敢受。”
未说之前钱景润确实还有一点迟疑,但话一说出口,他就释然了。闻言道:“自古达者为先,你若会我不会之能,受我一拜又如何?但你若是在信口雌黄,从今以后我的课你就都站着吧。”
娘希匹,你特么威胁越来越重是吧?看来不亮剑不行了……
就在贾清刚要上前书写答案,他又回头了。
“怎么,你又不会了?那你就把你的凳子搬到最后面去吧,免得挡着后面的同学。
贾清闻言神情一滞,不过他还是要问出自己的疑问:“先生先前为何惩罚我?”
钱景润看着贾清眼里的疑惑,到是有些怀疑自己的判断了,反问道:“你为何将九九倒背,是有人这样教导你吗?”
呃,这样啊……还真没人教!贾敬在教导贾清的时候,发现贾清会基本算术,他以为是俞渊晨教的,也就没想过再给贾清讲这方面的问题,反正算术也不重要……
而俞渊晨自是以为贾敬私下里在给贾清教授了,也没有理会……
“哦,没人教,没人教,是学生觉得这样背容易记一些。”贾清说着已经转头走向最前面。留下钱景润在后面说了一句“胡闹!”
之后贾清就把这个简单的三元一次方程组展现在这个时代面前。随即贾清就发现,其他人包括刘鸿在内,都对此完全陌生。倒是钱景润,他基本能理解那些方程式,只是不会解……
细问之下贾清才发现,原来这个时代是真的有方程式了,只是解方程组的手段差劲的很,因为没有未知数这个概念,所以,钱景润不会“消元法”,只会“直除法”……
这倒是告诫了贾清,以后别到处装逼,说不定会被高人打脸。
不过钱景润倒是对贾清再无一丝考教的意思了,开什么玩笑,这是神童好吧!以他表现出来的算术天赋,肯定能为算术一门创下巨大的成就的。
钱景润准备渡贾清进入算术一门。所以,之后的课基本成了贾清和他的私人交流会,其他人全成了摆设……
“你愿不愿意进一步学习算术,我可以把你推荐给我的老师,他在算术一道上胜我十倍,现在南监做司业,他肯定会收你的,怎么样,愿不愿意?”
眼看着就要吃晚饭了,也快下学了,钱景润这样开口道。
不过贾清肯定不会答应的,先不论算术能不能给他带来帮助。就是那位“算术大家”,说句大话,到底谁教谁还不一定呢。不过经过一个多时辰的交流,倒是让他对钱景润的印象完全改变了。所以他婉拒道:“谢过钱先生的美意,只是家父责令学生置身科举,可能实在没有太多的时间钻研算术了。”
本来科举也不考算术,南北两监之所以还保留着算术,不过是为了使监生们多一技傍身,毕竟以后万一要是进了户部甚至兵部,不会算术,也会有很大掣肘的。而且国子监里算术的课程比重也是最小的。
钱景润明白贾清的意思,他也没能力改变这一现状,不过他还是道:“我会给老师写一封信,以后你去江南可以前去拜访,会有益处的。”
“如此就谢过先生了。”
……
初春时节一过,便是仲春二月。
国子监二月诗会便定在二月初二。这是个好日子,古称龙抬头之日。
国子监内学舍区域后面,有一块破地,是国子监专门用于春天踏青之用。这个时候,这片破地自是绿草如茵,春意盎然。
特别是早辰的时候,微风夹杂着细雨,偶有盛开的花朵在旭日的阳光之中翩翩而立。
走在里面,如诗云:
有时三点两点雨,
到处十支五支花。
贾清、谢国伟、戚成武及侯虎也相约来到这里。
虽然侯虎、戚成武二人文采几乎等于零,但在这个国子监的重要活动时,也愿意来凑个热闹。
诗会很是随意,只要是监内的学生,都可以参加。只要在巳时(九至十一点)结束之前,在摆好的砚台处写出自己的作品交到上边观景亭中的先生手里即可。
不限题,不限韵,不限数量。
整个上午都是自由发挥的时间,午时再集中点评,评出前十佳作。
整个国子监约八九百人,虽说不可能全部参与,但也使得这个不到百亩的坡地显得热闹起来。
“贾先生!”
贾清等人回头一看,却是钱景润。于是一起给他行礼道:“见过钱先生。”
之后贾清埋怨道:“钱先生就不要折煞晚辈了,哪有老师叫晚辈先生的,被别人听见太不像。直接叫晚辈的名字就好了。”
自从上次展现了些算术“天赋”之后,钱景润就经常叫贾清过去讨论算术。一来二去,钱景润发现贾清的脑子里就像是装了宝藏一般,放佛能给他无穷的灵感。于是他就开始疯狂的向贾清请教各类问题。
贾清虽说不能全部答出,但总能提出他没听说过的独特思路。
这不,从几天前开始,见面也不叫他贾同学了,直接叫贾先生。
钱景润却不理会,道:“自古达者为师,你在我的课上听讲,叫我一声钱先生。我私下里向你请教问题,叫你一声先生又何妨?不要为虚礼所缚!”
第七十二章 美则美却未必佳
侯虎三人暗自咋舌。这钱讲郎虽说职权不大,但也是朝廷正儿八经的五品官员,堂堂进士。
放在一般州县上,品级足以压制所有官员了。
但就这么一位正式官员,现在居然叫年未及冠,无职无权的贾清一声“先生”,传出去也没人信啊!
好在他们也知道钱景润是来找贾清的,都随便找了个理由离开了。
“走,随我到上边去!”等到就剩他们两人时,钱景润抓着贾清的手臂,欲引贾清向上走。
贾清拒绝道:“上边是先生们在一起谈经论道的地方,我上去干嘛?我还是就在下面和他们呆在一起就好。”
钱景润故作不悦道:“你顾及那些干嘛,难道我还不能带你上去?罢了,是礼部王大人要见你,我这才来找你的,这你总要上去了吧!”
如此贾清才不再拒绝,跟着他一起往上面走。礼部左侍郎王大人他当然是认识的,这个人是和贾府比较亲近的官员,他在贾敬的寿宴上看见过……
只是他俩也说不上亲近,这时找他干什么?
上了顶部的亭子,只见里面错落有致的坐着十多个人,其中大半是着儒服的监中老师。还有几人身着官服,贾清猜测他们应该是礼部的官员。
最前面坐着三个人,居中一人正是天下名儒方守。左边是孙俯望,右边赫然就是礼部左侍郎王显爵。
按理说,这个时代以左为尊,孙俯望是从三品的官员,而王显爵是从二品的礼部侍郎,应当是王居左而孙居右才是。
事实则不然!国子监祭酒虽说品级不高,但位列小九卿之一,是实打实的清贵职位。非德行高尚之人不可担任!而且因为执掌国子监,从礼法上讲,只要是其在位期内在国子监求学的监生,都是他的学生!如此,更显得祭酒这个职位的清贵。
因为谁也不知道下一位内阁首辅是否就是他的学生。自开国以来,自国子监求学,科考,入仕再进入内阁的人早已超过十指之数了。其中首辅都有四位之多……
而师生关系又是这个时代最为紧密的关系之一。
再加上今日是孙俯望的主场,所以他居尊位也就无可厚非了。
“后生晚辈贾清见过各位大人,各位先生。”
在贾清行礼的时候,其他人也在打量这位在京中薄有微名的贾家子弟。
等贾清抬起头之后,王显爵率先开口道:“果然是文采精华,俊逸非凡!”
贾清立马躬身道:“谢王大人夸奖。”
王显爵摆摆手道:“恩~,以你我两家之谊,何必如此生份?直接叫我王叔就是。”
“若是在私下里见到大人,自当见之以世交之礼。只是如今在监中各位师长之前,若以世叔称之,岂不显得小子太过孟浪不知礼了?还是以国礼见之为是。”
你这一见面又是夸奖,又是套近乎,谁知道你打的什么主意?赶紧撇干净才是。
王显爵闻言一笑,道:“得了,如此依你就是。其实我今日唤你前来是想给贤侄道一声罪。”
听见王显爵如此讲,不单贾清诧异,其他人也不解的看向他。你一个朝廷高官还能在什么地方得罪贾清不成?
“贤侄前些日子不是在顺德坊内遇到歹人了吗,然后在京营节度使王大人的尽力斡旋之下,才将贤侄从烟雨楼中安然无恙的救出来。”
在场不知道这事的自是不解的看看贾清,又看看王显爵。而知道这事的几人则更加好奇了,孙俯望问道:“哦,莫非这事里面还有什么缘由和王大人有关乎?”
王显爵歉然道:“说来惭愧,那烟雨楼和我还真是有些关系。那烟雨楼的老板本是我一远房亲戚,来这京师之地做生意,因为人生地不熟,就上门求助。
我看在亲戚一场的面上,这些年倒是在一些事上给了他一些帮助……
谁知现在在他的地盘上居然出现了这等恶劣至极的事情,着实让人无法原谅!
虽说后来刑部部堂大人对我说此案和他应该没有关系,他也多半很快就会被放出来。不过,在他的烟雨楼内让世侄出现了意外,怎么说他也难逃其咎!我已经决定等他从刑部大牢中出来之后,就责令他离开京城。只是贤侄这里我还要请求不要见责才是……”
哦,原来烟雨楼是你罩着的地盘,不过你也用不着给我解释这些吧,你该去找负责查此案的人才是。贾清心里诽腹道到,嘴上却说:“王大人言重了,晚辈岂有责怪大人之理!家父对我说过,自我出事后,王大人第二日就登门慰问,晚辈在这里也谢过大人呵护之意了。还请大人再莫说什么告罪之言,晚辈着实惶恐。”
孙俯望也开口道:“王大人太过于小题大作了,这本和大人无关……
好了,今日的诗会的作品由方大人做主评阅人,我和王大人做副评阅人……今日你可有好的诗作拿出来?
如果有的话,不要藏着捏着了。今日方大人有意再收一徒,你可是也有机会的,好好表现……”
后面的话孙俯望是对着贾清讲的。
贾清也是他的学生,若是方守要收徒,孙俯望自是希望他能在国子监中看重一人,所以他才会提点贾清一句。
贾清的诗名他也是有所知的。
“是的,祭酒大人!学生一定会尽力的。”
从孙俯望这里得到消息,那方守收徒这事应该是没有错了。贾清已经在思考该如何拿下此次诗会的魁首了。
虽说孙俯望没说魁首就会被方守收为弟子,但既然方守作为主评阅人,那么列为魁首之人必定为其中意之人!
能中魁首肯定是机会最大的。
不过虽说他有许多诗词在脑海里,但也不是说随便拿出一首经典的就可以了。诗词的魅力依托于其诞生的特定的条件。“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之所以成为名传千古之作,是因为诗人给它赋予了士子的拳拳爱国之意……
就如若是现在自己把“人生若只如初见……”补完整,美则美矣,却未必佳!
因为别人一听就知道这种歌颂爱情的绝美之词不应该出自自己之口。天才的反常也是要合乎逻辑的!
要寻一合乎自己生长环境的词,又能吸引方守的诗词……
看着贾清回答完自己的话后就陷入了沉思,孙俯望道:“好了,你在我们之中也放不开手脚,你还是自寻个去处作诗去吧。”
“是”
……
第七十三章 没有绝对的公平
看着贾清退出了亭中,一直没有开口的方守收回了目光,发出了自贾清进来之后的第一个声音:“真乃凤雏也!”
方守虽说是在低声感慨,但还是让旁边的王显爵听见了。
“哦,如此看来方大人是看中了这孩子了?确实也是,王某也虚活四十有六了,却从没见过如此进退有据的学童。
两位想来还不知道,前次此子能从歹人手中走脱,虽说和节度使王大人的极力营救有关,但最重要的还是其靠自身手段,从歹人的重重看守之中将消息送回了宁国府,如此王大人才能调派人手将其解救出来。”
方守对这事比较不了解,闻言询问道:“王大人此言当真?可能为我等详细讲讲这事?”
亭中其他人也竖起了耳朵,想听听这个颇具神奇色彩的孩童的自救故事……
……
贾清自亭中出来之后,就沿着黄泥小路向下走,一边欣赏这仲春风光,一边寻找侯虎几人的踪迹。
“诃,你们倒是悠闲,竟在这边钓起鱼来了。”
终于在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