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北宋末年当神棍(雪满)-第3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隐约约的仇视起来。
这让刘法隐隐的有了不好的预感,找机会悄声对文大天师说道:“尚父,此事再这样下去不妙啊。”
文飞点点头,说道:“我自然知道,刘将军放心,此事我会解决!”
刘法听了,心中就觉得放心不少。既然神通广大的文大天师都这样说了,想来就是自己过虑了。
想想还是放心不下,所谓主忧臣辱,主辱臣死。自己身为属下的,不可能什么事情都是靠着尚父来解决。要不然要自己何用?
当下说道:“末将在此地也薄有名声,不如就让末将先去抚慰这些部落吧!”
文飞笑道:“不知道刘将军准备用如何手段去抚慰这些草原部落?”
刘法大声道:“如今谣言太烈,人心骚动。当靖之以安,若是手段太过,只会让人更加离心离德罢了!”
文飞微微颌首,似乎认同了他的话。却加了一句,说道:“本天师准备召集天下道徒,在河东之地,祈雨驱蝗。”
这句话让刘法听了,心中更是欢喜。一路同行万里,巡视北海方回。再没有人比他更清楚文大天师的手段了,当下喜道:“如此就更好了!末将知道怎么办了?”
他在西夏这一带威名卓著,被人称为神将。连这和西夏相邻的白达旦部的人都听说过他的声名。出面抚慰人心,到处宣扬文大天师要施法祈雨,一时间消息传了开来,人心这种东西原本就没有定数,刚刚还仇视大宋军队的部落们,现在就转过风向,对于大军十分巴结起来。
现在的时代,对于塞外之地认识不深刻,总以为都是不毛之地,除了草原可以放牧之外,就再无用处。
其实不然,要知道在后世,这内蒙耕地面积就已经达到了一亿多亩。据说全部所拥有的,可利用耕地549。14万公顷,人均耕地0。24公顷,居全国第一。
就算是现在的科学技术达不到,许多耕地还无法利用,但是便是能够利用到一半,可以化为耕地,就已经足够让人幸喜了。
这等宝地,文大天师可从来没有打算放弃。更不要说是暴殄天物的交给契丹人了。
不过事情得慢慢来,既然打算了要让契丹人留下来作为中原的屏障,也不能欺负的他们太厉害了。这些要软刀子割肉,不急在一时。
也没有停留几日,文大天师一路从云内州入西京大同,再入南京析津府。也就是从后世的山西一直到河北,这些地方的地名,都还沿用着契丹的称呼。所谓的析津府,就是契丹对于幽州燕京的正式称呼了。
现在各种事情百废待兴,大宋州县和官职设置的情况颇为混乱。这些都是需要慢慢改革的,便是地名日后都要统一起来。
不过这些都是日后的事情,要和大宋的官制改革放在一起来。这就需要文大天师手下,有着足够的人才了。现在并不急!
一路所见到处都是干旱严重,飞蝗有如连天蔽日。不断的看到有着百姓私下祭祀那蝗神,让文大天师看的不时皱眉。
便是连经过那云内州,见到黄河之时,也让人皱眉。原本汹涌澎湃的黄河,看起来水量也减少了太多。
很多地方都露出了大片大片的河底淤泥,两岸密密麻麻的都是小洞,里面全部都是蝗虫卵,万一孵化出来,定然是铺天盖日的蝗虫。
连跟随文大天师一路同行万里的大宋将士们也为之色变,便是见到再厉害的敌人,他们也没有害怕过。甚至在那北海附近的风雪之中,也都没有让他们低头,然而看到这些景象,却让他们他们每个人心中都生出慌乱之色来。
好在很快的,就有大宋的商人,前来劳军。黄河百害,唯利一套。
黄河便是在这云内州附近化为一个大大的几字,而那几字的中间,便是赫赫有名的河套之地。原本是西夏占据,自从西夏灭亡,被大宋收回之后,就被赵佶重新赐名划分为为灵州夏州。
第四十七章牧场
这地方,土地肥美,宜农宜牧。自从文大天师下令这等地方要大规模的放牧,并不进行垦殖之后。
就有着很多河东的商人们,有着眼光,进入此地开办大型牧场。就好像原本的那位郑友盟一样,也在河套之地做生意。
不过他们郑家实力并不太强,没有开办大型的牧场,反而经营着罐肉的生意。
这次郑友盟代表着这些大商人们,出塞数千里,几乎一直跑到了后世的乌兰巴托去劳军。果然深得文大天师的欢心,赐下的各种毛皮珍物,就远远要超过他们劳军的花费了。
这些人得了天师的恩典,自然要努力报效。听闻大军来到这云内州附近,更是再带了大批物资前来劳军。
无数的羊群,还有成群的战马,都是这些牧场的出产,纷纷送到文大天师军中。
能够在此地经营牧场,养殖战马的,都是在大宋朝廷之中,有着根深蒂固的关系和庞大势力的。甚至许多皇亲国戚都有。
毕竟战马这种东西,放在任何的冷兵器时代,都是妥妥的战略物资。
然而,任这些人势力再大。在文大天师面前,也是最服帖不过了!谁不知道现在大宋最有权势的人到底是谁?
但是便连这些人见到文大天师,也是同样的叫苦不迭。北方大旱,早已经影响到了河套之地,连黄河的水流量都变得少了那么多,河套之地的牧场就同样受到太大的影响。
“我家牧场枯黄。饿死牲畜都已经达到数千头了。这么下去,哪里得了?便宜了郑友盟这货了,都拿去做了罐肉……”
“我家更惨。战马都在不断掉膘。这可都是朝廷定下的战马,是尚父大军之中所用的。小人们再困难,就算人饿肚子,也要拼命的养好战马,还要从内地买来粮食来喂马。这钱都没有赚到,反而亏了不少……”
这货说来洋洋得意,不知道的人都还以为这货明明是在夸耀。哪里是在叫苦了。
文大天师颌首听着,不断的点头。让这些商人们更是受了鼓励,纷纷开口。
他们已经隐隐约约的听到了郑家似乎得了文大天师的欢心。要一起做一门什么生意。
尚父是何许人也?那是天上的道君下凡,来为这世间重开太平来的。他老人家所看重的生意还有不赚钱的?
退一万步讲,就算真的不赚钱,一直亏本。那也没什么啊。只要能够和文大天师搭上关系。成为尚父的所看重的自家人,便是亏个几十万上百万的也没什么打紧的。
不见那南方的倾半城,这家伙就是得了尚父的赏识,稳稳当当的坐上了市舶司的提举。
要知道那些南方佬果真大气,为尚父出兵的事情,一报效就是上千万贯钱财。虽然是整个南方的豪商们共同出资,可是这么一下子可就把他们北方商人给比的见不得人了。
他们出塞劳军,所送去的物资虽然不少。但是满打满算,也不会超过几十万贯钱。主要还是路途遥远,沿途消耗的多。
就是这么来,尚父所回赐的各种珍贵皮毛药材等物,也早已经值回价钱了。
看起来尚父还真瞧不起他们这些北地商人啊!
那些南方商人花费千万,也不过就让倾半城一个人作为他们的代表,当上了市舶司的提举。而且还要保证每年市舶司的缴纳的税收都不能少过了千万贯了。
就从这些数字,也就能够算出这些商人们自己,一年到底能够赚多少钱了。
天下乌鸦一般黑,天下商人也都一样,同样是无利不起早。如果赚不回钱来,谁会傻乎乎的答应这般的条件?
所以不论是怎么着的,也得和文大天师搭上线不可。他们北地商人也足够多,联合起来,同样能够报效上千万贯钱来,不会比南方佬差。
这个时代,虽然南方的经济开始崭露头角。但是南北的差距,还没有彻底的拉开。
也非要到了南宋之后,这一年两熟,一年三熟的占城稻彻底普及开来之后。江南富庶,才会彻底的把北方给远远的甩到身后,甚至连尘尾都看不见。
然而这个时候么,北方的生态还没有全面破坏,南方的占城稻的种植,也没有彻底的普及。虽然南方经济比重已经超过了北方,但是相差还并不是太远。
尤其还有一个作为天下财富和物资中心的东京城在,更是加重了北方经济的比重。
再者,西夏灭亡之后。丝绸之路,又悄悄的开启,虽然达不到汉唐之盛,连接东西方,然而已经有了规模。可以和突厥汗国商贸往来了。
让大食之地的珍宝奇物,能够通过陆路源源不断的来往大宋。只是西夏灭亡的这么两年,就能够见到长安开封这些地方,往来的胡人忽然又多了出来。
这就更让北方的商人们有了底气了,南方佬可以做的事情,他们一样可以做。
那倾半城可以垄断市舶司的海贸,每年为朝廷缴纳千万贯钱,他们这些商人自然也可以推出代言人,垄断整个丝绸之路的贸易。
文大天师听的笑容满面不断的点头,似乎对于这些商人们的“忠心义胆”十分赞赏。
听了足足有着半个时辰,方才开口笑道:“依本天师来看,尔等这牧场做法不对。”
这话顿时让所有人一下子都变得安静了下来,不明白刚才还是十分和气的文大天师怎么会忽然说出这般话来。
更多的人却就在心里打鼓,忘记了文大天师是何等人物,刚才给了他们一些笑脸,这些人就开始蹬鼻子上脸来了。居然向文大天师说出这么多的抱怨,简直是得意忘形了。
然而文大天师看这些人猛然安静下来,就知道他们误会自己的意思了。不过文大天师也不着急,慢条斯理的端起茶碗来,有滋有味的喝茶起来。
文大天师虽然以前在现代时空推广过北宋时代的茶道,但是他本人却对于现在大宋时候的碎末茶喝不怎么习惯。
再加上他早早的把龙井等名茶都给垄断了,自然就喝起炒茶来。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更何况文大天师这般的神仙中人?
文大天师一喝起清茶,迅速的就在皇家贵族之中流行下来。文武百官,甚至升斗小民,更是蔚为风潮,如今已经流传遍了大江南北,黄河两岸。
而说起来最为流行的却就是江南了,这些喝茶之法,在江南原本就有根基。历史上,最早都是寺院之中传出的,最后传播天下。
说起来有意思,东方的茶叶和西方的咖啡,都是从宗教普及开来的,大概这些东西有着提神醒脑的功效。
东方的茶叶被那些参禅的和尚们认为是保持清醒,战胜睡魔的神物。
而咖啡流传入大食之地之后,也是迅速的在新月教之中风行,作为提神的饮料而时常饮用。再次传入欧洲之后,也是先在教会之中被接受,让后才流行到世俗的。
文大天师在这里慢悠悠的品着香茗,那些商人们却就一个个汗流浃背,自己吓自己,甚至有人已经坐不住了,摇摇欲坠,脸色苍白的好像随时要晕倒过去一般。
“其实吧,养那些羊马之物,根本不必学着那些塞外胡儿的养法。”文大天师似乎把香茗品的够了,才慢条斯理的说出这么一句话来,几乎把这些精神绷紧的家伙们给折腾疯。
“我汉家为什么比那些胡人有钱,富裕?还不是他们是游牧的,我们是农耕种地的?那些胡人一家要维持生计,起码需要五百头羊,一头羊少说需要两三亩地的草场面积才能养活。”
“尚父果然天眼如炬,”那些商人们见证文大天师开口,并没有发作他们的意思,一个个不由自主的松了口气,虽然不知道文大天师说这些有什么用处。却不敢胡乱开口,只是乘机疯狂的拍马屁起来。
“莫看那些骚胡,自己养着养马不少。在我们汉人想起来,都以为他们天天吃着羊肉,快活的不得了。其实怎么可能?就好像咱们大宋的屠夫吃不起猪肉一般,那些骚胡一年也吃不起几次羊肉。”
“就是,就是。那草原上牲畜们随着季节春瘦,夏壮,秋肥,冬死。又有黑灾,白灾,却是比咱们大宋百姓抵抗灾害的能力差的远了。一遇灾情,搞不好就有着大片牲口死去。
再有那些族长头人们的压榨欺负,说实话,这些骚胡们日子过的比咱们大宋的农民凄惨的多了!”
文大天师不动声色听着这些家伙们说话,这时候才笑道:“不错,不错。那些游牧胡人吃的最多的还是各种奶制品,也是吃不起肉的。只是各位既然知道,为何还学那胡人的办法来经营牧场?”
这话说的每个人都在面面相觑,这牧场不这般经营。还能怎么办?
只是有些脑子快,肯思考的,仔细体会尚父的说话的意思,深刻领悟其中的精神。
第四十八章争先恐后的捐钱
《无限世界修仙传》上了三江,求各位兄弟投几张三江票支持……
只是有些脑子快,肯思考的,仔细体会尚父的说话的意思,深刻领悟其中的精神。就有人迟疑着说:“尚父的意思是,让咱们像是种地那样的养牲口……”
文大天师赞赏的看了那人一样,笑道:“不错,就是这个理!”
每个人虽然心中纳闷,却再不敢在文大天师面前喧哗。这牛羊马匹又不是庄稼,难道埋到土里也能长出来?还是尚父有什么仙法不成?
文大天师笑道:“大家都知道,这牲口等物。放在土里面可是长不出来的,但是那些牧草却可以像是庄稼一样的种植!”
这话一说,许多人顿时反应过来。是啊,确实如此。很简单的道理,只是很多时候,人们都习以为常了,根本就转不过一个弯子来。
文大天师还记得自己小时候,听说过一个笑话。非洲某人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奖励他发现了可以把大粪当成肥料撒到地里,提高农作物的收成,为非洲的粮食产量的增加做出了巨大贡献……
有时候惯性导致的思维盲点还真是可怕的。但是一旦能够打破这层窗户纸,获得的收益同样巨大。
“胡人们需要那么广大的牧场,是因为要到处游牧。像是蝗虫一样的,吃光了这一处的牧场,再到下一处去吃。而你们难道就不会自己种植牧草,然后进行圈养么?”
文大天师拿起一根开着小小紫花的漂亮植物。笑道:“紫花苜蓿,可是牧草之王。从汉武帝时候就被博望侯张骞从西域带回来了啊!”
这些人之中同样有着博通典故的,顿时想起当年汉武帝时代。大规模种植苜蓿喂养战马。汉家数次大举出塞,战马数十万匹,大败匈奴,征服西域,可不就是靠着这东西?
一个个纷纷振奋起来,既然历史上有着先例。又是文大天师这个仙人嘴里说出,这事情肯定不假。一个个就兴奋想要早些回去,种植苜蓿等牧草再说。
文大天师自然不是这么好心,给这些商人们提供发财的点子。自古以来。都是无商不奸。
或许商人们群体当中,会出现一些真正的义商,但是整个群体来说,都不会是什么好鸟。历朝历代。对于这些家伙们的防范打击。可不单单只是出于对于商业的歧视。
就比如我煌煌大明吧,几乎就是被商人给搞垮的。晋商们卖国之事,是早已经有了定论了。而后世教科书之中记载的,所谓对付宦官的罢市的义举云云。
现在其实说白了,也就是不想让朝廷征收商业税收罢了。连三十税一这么低的商业税都不想缴,朝廷收不上来税。
偏偏生出了一位刻薄精明的嘉靖皇帝,干脆派出太监这些家奴去直接收税。结果惹恼了那些商人们,串通罢市闹事的事情不胜枚举。
而那些依附于商人们的文人们。更是拼命造谣抹黑。把这般事情粉饰成为正义之举。
结果倒好,这些一毛不拔的商人们。等到满清南下的时候。就被杀了个人头滚滚。莫说是家财了,便是脑袋也都不是自己的了……
便是后世,所谓资本无国界。既然无国界,自然谈不上爱国,忠诚这些云云了。真的有事起来,这些商人是绝对靠不住的,拍拍屁股就能走人。
反倒是以前那些封建领主贵族们,土地就在国内,为了维护自家利益也是要和国外势力血拼到底的。
世间事情往往如此,没有最烂,只有更烂。从头到尾,文大天师对于商业资本这种东西,没有抱着一丝好感。只是暂时用得上他们罢了!
商业要发展,更要控制。
文大天师看着下面那些兴高采烈的家伙们,轻轻咳嗽一声:“如今朝廷免除了天下税收,又经历了数次大战。户部尚书来信跟我叫苦,说是国库里面空的都可以跑马了。如今北方大灾,这赈灾钱粮可该怎么办?诸君何以教我?”
“我家早有报效朝廷之心,对于尚父又是忠心耿耿。既然尚父说了了,我家就报效三十万贯钱。”
“好大口气,区区三十万贯钱,也敢叫这么大声?我对尚父最是忠心,砸锅卖铁,也要凑出三十万石粮食!”
“嘶……”莫说说话的家伙得意洋洋,顾盼自雄。就连四周那些听到的家伙们,也是一个个倒吸凉气。
原本来说,这三十万石粮食论起钱财来,也是和三十万贯钱差不多的。
但是和铜钱可不一样,在古代,粮食可是硬的不能再硬的硬通货。尤其是这种大灾之年,粮价更是疯长。
原本差不多一石左右的粮食价格飞涨到一贯二三,时间长一些的话,便是涨到两贯都有可能。这种时候,拿出这么多的粮食来,可真是雄心魄力。
文大天师果然大喜,亲自问了一下那人的名字,算是简在圣心了。让那人欢喜不胜,其他人也不甘示弱起来,纷纷捐出粮食来了。
也就是一转眼的功夫,文大天师就凑集到了近两百万石的粮食。足够文大天师的赈灾之用了。
看来这大宋朝,真正有钱的还是在民间啊!说起来这大宋朝就和国朝其实也差不多,朝廷有钱,大商人贵族有钱,反倒是升斗小民们,却就没什么钱了。
除了那东京城之外,大宋其他各地的百姓们日子过得都挺艰难。从大宋立国之日起,几乎各种造反起义,就没有断绝过。
只是大宋文官治国的制度发展到了淋漓尽致的地步,行政效率更是几乎到了封建时代的高峰,总是能让这些造反发展不起来,在还没有燎原的阶段,就被扑灭。总体上,国内局势一直保持着相当不错罢了。
随着文大天师来到这大宋越来越久,对于大宋的种种弊端,也就了解的越多。原本许多只是在后世资料上看到的东西,总是纸上得来终觉浅,如今亲自体会,更能感觉到为什么从范仲淹到王安石一直都在叫着变法。
这就堪比国朝的弊端几乎上下都知,变法的声浪从来没有停止过,却迟迟不见大的动静。这种东西从来都是两难,一个是找死,一个是等死!
只是这些人物,虽然都是一时之人杰,然而却无文大天师如今这般的声威权势。再者,在文大天师看来,那王安石变法很多东西都是太过苟且了一些。
古往今来,想要变法者,再无文大天师这般声望,这般的权势。这般的得军心民意,这般的无人敢于抗衡。若是文大天师这次回去主持变法再失败了,那就只能说文大天师太蠢而已!
“诸位对朝廷,对官家和本天师的忠心,本天师都看到了。”
文大天师说的话,让这些商人们欢欣鼓舞。心中琢磨着,他们这次的动静还是太小了一些。
人家南方佬集体动员,报效千万。而这次他们这些西北商人,也才捐助了两百万石的粮食。虽然粮食之物更加重要,然而这数量说起来终究不那么好听。
好在这些商人只是在灵夏经营的,还有更多的北地商人也都等着报效尚父,想来最后这结果肯定是不会弱于南方佬的。
一时间,所有的这些商人们都欢喜起来。
却听文大天师说道:“本天师一路从北海巡游而归,见这塞外土地,同样有着许多的肥沃之地,可以耕种。便是牧场也是极多,诸位替本天师分忧,替朝廷分忧。朝廷自然不会忘记,这塞外土地到时候就分配给尔等吧!”
“天师万岁,皇上万岁……”听到这般利好的消息,许多人都轰动起来。
文大天师冷笑,这些商人现在还是能够起到大用的。尤其是对付这些游牧胡人上面。
。。。。。。。。。。。。。。。
“特兹卡波利波卡,我们遇到麻烦了!”乌细鲁玛妮带着满脸的忧虑来找到文飞的面前。
文飞笑道:“不用急,有什么事情慢慢说。”
他刚刚从灵界之中转了出来,就听到乌细鲁玛妮这么说。但是他并没有着急,只是安慰着乌细鲁玛妮,让她有事情慢慢说。
“我们有这一个小部落的人全部都死光了啊,特兹卡波利波卡。那个部落是刚刚被划分到了伊玛纳达罗图部落的土地上的。现在很多人都传说伊玛纳达罗图回来了,展开报复,让那些分到土地的部落都感觉惶恐不安!”
为了尽快的收买人心,文大天师把原本属于伊玛纳达罗图部落的土地分给了其他的几个部落。
利益从来就是最好的收揽人心的方士,帮着文大天师把整个的局势给控制住了。现在出现了这种恶**件,不用说就可以知道,肯定是让那些墙头草们再次动摇了起来。
“哦?伊玛纳达罗图那家伙居然有这么大的胆子?”文大天师有些不相信了。
这家伙刚刚如同丧家之犬一样的仓惶逃离,而且还被文大天师派了红斑族一路追杀。
第四十九章毒虫
《无限世界修仙传》上了三江,求几张三江票支持。感谢bqh67,世上清浊难分辨,还有坚持那啥兄弟的打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