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宰执天下(cus)-第2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很快,大大小小的粮店门前的队伍就停止了移动,前两日还傲气逼人,用眼角瞥人的粮店掌柜和伙计们却不敢挂出了售罄的水牌,纷纷出来,陪着笑脸劝告正在排队的客人:“各位,小店的米面现在都已经卖光了,还请少待片刻,要不过一阵子再来也行。”

可是有人不买账,尤其是在队伍中排到快到自己的时候,竟然被告知已经卖光了的人们更是火冒三丈:“这两个月,你们也赚够钱了。现在王相公为了让你们讲点良心,又贴了多少买路钱,你们还想怎么样?!囤着粮不卖,当真要俺们身上的钱都刮光吗?!”

王安石跟宗室那是死对头,东京城里有谁不知?京城百姓说起政治秘闻来,比起外地的官员都要门清。在无法降下东京粮价的情况下,王安石将粮食交给东京粮行来转售,人们都道这是宰相为了不动用常平仓而向粮商们认输了。粮价由此而降,但降下来的米面依然难以买到。原本对王安石的怨恨,这下全都转移到粮商们的身上。

“只是一时还来不及运,”米店的掌柜尽力分辨着,“还请各位少待一阵,运粮的车子一会儿就到了。”

“拖延时间谁不会做?哪个又会信你们?!等你们一次十几石,一次十几石的将粮运来,俺们要买到过年的米,都要等到明年上元节了!”

没有哪家粮店的存货能完全满足百姓们的需求,而百姓的耐心却在这两个月的物价腾飞中给消磨得一干二净。想要将足够的粮食运到城中,粮商们已经发动手上所有的运力,但对于所有在粮店前排队的百姓们来说,却全然是杯水车薪。

也便如此,同样的争吵就出现在每一间粮店前,甚至有几间粮店还发生了民众冲入店中打砸的情况。

不管是粮店里的存粮是真的卖光,还是假的卖光,只要百姓有所不满,即便仅仅是在粮店之前喧哗,落到有心人手中,也足以钉死粮商们的罪名。而百姓们的不满,却是怎么也无法避免的。

先是灾情引得粮价高涨,等到南方粮至,粮价却还是下不来。先给个期待,然后又是一盆冷水,一次、二次,这怨气就是越积越重。由于王雱、韩冈的策略,民众的怨气已经成功转嫁到粮商们身上,不像针对朝廷那般让人会觉得心里有忌讳。百姓将心中的不满宣泄出来,这件事岂能避免?

“依仗裙带之势,恣意取财,以至于民怨沸腾,如鼎中汤滚,难以遏抑。”在天子面前,王安石厉声说道:“京师不稳,天下难安。金平等一干在官粮商以一己之利,致使京中民乱。当追夺其人出身以来文字,重治其罪,以儆效尤!”

粮商们哪还有什么可以辩解的?

物价高涨致使百姓不安那是实打实的,他们高价卖粮也是实打实的,罪名洗都洗不掉。当他们没有在纲粮抵京后的第一时间将粮价降下来,他们的命运就已经决定了。

此案一出,连续两月物价高涨的罪过,便由粮商们全盘承受。王安石身上背负的民怨则散去了不少。

面对东京粮商这一个堵在路前的绊脚石,王安石只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条就是用海一般多的粮食淹过去,另一条路就很简单,直接将绊脚石给挖掉。

王安石变不出粮食。直接开常平仓卖粮那是不可能的——韩冈也知道,后世曾经发生过的那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胜利的一方是靠着极端充沛的资源才做到的。

能选择的当然只有第二条路。这个方案,早在开始准备利用雪橇车从南方运粮进京时就已经决定了下来。由王雱起头,韩冈则进行修改和完善——王雱,乃至如今朝中所有的官员,都有一个很大的缺点,或者说历史局限性,就是不敢发动群众,而韩冈则完全没有这方面的困扰。

另一方面,由于年龄以及性格的因素,不论韩冈,还是王雱,对于官场上的规则都没有多少忌讳。都喜欢将敌人一棒子打死,而不是你来我往的纠缠。

原本的情况,直接处置粮商是不可行的。看着百姓身处物价飞涨的困境,宰相却不开常平仓平抑粮价,反而逼着粮商低价贩卖,道理上怎么都说不过去!

自身不正,如何能服众?此事如何又能做到名正言顺?——在过去的百年里,都是先由朝廷大举放粮,然后再严令粮商降价,哪有硬来的先例——粮商们的后台都不会心服口服,必然有的闹腾。而且这等粗暴的做法就算粮商们不能硬顶,也能软着将之拖延。

但当南面的粮食入京后就不一样了。此前所有的人都是用民生、民心为借口来攻击王安石,百姓们的怨恨都由不肯开仓放粮的宰相承担。可纲粮抵京后,粮商还不立刻降价,背离民心的已经变成了他们。所以王安石要做的,就是彻底的将身上的怨恨丢给粮商,将自己给摘出去。

使怨有所归,这一次争得就是大义的名分!

轻易的说服了天子——赵顼其实也对不断挖着大宋根基的亲戚们厌烦透了,有了能搪塞祖母和母亲的借口,当然只会点头——朝廷对于粮商们的处理速度便是极快。

腊月二十三,天子下诏,根究东京粮行囤积居奇、戕害生民的不法之举。

腊月二十四,东京粮行自大行首金平以下总计三十七家粮商就同时抄家,查抄并没入官库的粮食不计其数,有传言说甚至接近百万石。

腊月二十五,开封府、审刑院、御史台在天子严令下,放弃休假,展开三堂会审。

腊月二十六,在京诸仓敞开卖粮,以七十八文一斗的价格一次投放市场超过百万石,并且不再限制购粮数量,东京百姓聚集宣德门前山呼万岁。

同一时刻,韩冈踏进县衙前庭:“开封势力最大的行会完了。”

昨夜东京城那边传过来的消息,粮行行首们被羁押后,他们的县主夫人曾想到宫中哭诉,却被曹太皇和高太后拒之门外,据说连她们也在株连之列,一个都别想逃过。

“不知会怎么判了,可不能轻了!”游醇对商人们全无好感,对于囤积居奇的粮商们的下狱治罪拍手叫好。

“大概明年才会有判决,不过领头的几个当是绞刑无疑,其他则是流放,是否罪及全家那就要看天子的心情了。”

韩冈说着,脚步突的一顿,诸立竟然就跪在屏门前。

更多精彩,更多好书,尽在书包网cc—http://。cc

第29章百虑救灾伤(12)

跪在通往前庭的屏门前的白马县押司,在冬日的寒风中冻得脸色铁青,胡须上缀满了白霜。又没有戴帽,花白的头发也曝露在风中,一丝一缕的乱发随风飘着,看着一副可怜兮兮的模样。

这已是诸立在县衙中前下跪的第三天。当天子下诏根究粮商不法之举的次日,诸立就跑来向韩冈请罪。但韩冈一直没有理他,任凭他清晨来、夜中去,连着跪了三日。

三天来,在县衙中进进出出的人不少,都看到诸立跪地。县中百姓纷纷在议论,县尊是不是要拿诸家开刀。开封那边的事,白马县中百姓也都听说了,诸立本就是跟那些被捉将起来的奸商们混在一起的。王相公的女婿要动手,当然不会放过诸立。

此前高价卖粮,诸立的确招了不少怨恨。但后来赶在天子诏令之前降价售粮,人们也都看在眼里。现在看着他五十岁的人在寒风中连跪了三天,老百姓心肠软的居多,外面的舆论都对他都有了一点同情。

今天,韩冈并没有从他身边径直走过去,终于停下了脚步。低头看了他后脑勺半天,开口问道:“你家还有多少存粮?”

终于等到韩冈开口,诸立心头一松,身子便摇摇欲坠。用着最后一份精力,强自保持着心中的镇定,不敢有丝毫隐瞒的老实回答道:“有两万一千余石。”

这个数字让周围的衙役和韩冈身后的三名幕僚都忍不住一声惊呼,县中的仓储也不过是这个数字的两倍而已。深藏两万石,诸家的确是在囤积居奇。

“都拿出来捐个官!”韩冈丢下一句后,就转身离开。

穿着一对厚底官靴的脚从眼前移走,诸立浑身的力气消失得一干二斤,一下瘫软的坐在了地上。一直躲在一边的两个弟弟立刻跑上前来,紧张的问道:“大哥,怎么样了?”

诸立只是点头,兴奋和放松让他的脸上恢复了一点血色:“保住了,保住了。”

捐出两万一千石虽然肉痛,但换算成如今的米价其实也不过是两万多贯而已,诸家还负担得起。用这份钱买下全家的安稳,怎么都是合算的。

要是韩冈一本奏将上去,说白马县吏诸立‘赋性奸猾,囤积渔利’,那被捉进大狱的三十七家粮商之后,就要再多添一个白马诸立,一家老小全都要完蛋。

而见到诸立点头,诸霖两人也都软了脚。几天来他们夜夜都做着噩梦,每次都是从身死族灭的结局中惊醒。现在韩冈终于松了口,好歹也能睡安稳了一些。

三名幕僚紧追在韩冈身后,只有游醇皱眉问着:“为什么要放过这个奸商。”

韩冈回头看看三人,方兴和魏平真全无讶色。看来这两人已经知道自己的心意。自家让诸立跪在这边三天都不加理会,其实已经可以看出他无意治罪,否则第一天就可以将其下狱。只有游醇年轻,没有看出来其中的门道。

韩冈轻笑道:“大鱼小鱼都已经入网,有没有虾其实也无所谓了。”见着游醇要争辩,他又接下去说道:“再说前面还没事发的时候,我让他降价他也听命降价了。不管诸立当时转着什么心思,至少没在行动上给我弄鬼作祟。且既然早在诏令出台前,诸立就已经降价售粮,再处置他就有点说不过去,罪名加到他身上也有些勉强。”

从心底来讲,韩冈其实也是想顺手将诸立一起给扫进去,当初吩咐他降价售粮的时候,也不是没有一份算计在内其中。但天子下旨清办粮商的时间比预计的迟了两天,这使得遵照韩冈吩咐、平价贩售米面的诸立‘囤积居奇、至使民变’的罪名就很难成立了。

如果强要将其弄进狱中,用的借口就会显得太勉强。到时候,这反而就会成为对手反击的一个突破口。被人以一点攻其余,审理其他粮商的时候,就少不了麻烦了——其实这也是后世许多案子中,将人另案处理的重要原因之一——现在也只能放其一条生路。想想,自己前些日也的确性急了一点。

韩冈走进大堂中,接着又道:“也是诸立足够聪明,三天来只是一个人跪着。要是诸家的三兄弟一起来跪,我也只有将他械送大狱了。”

若是连着两位赵家的女婿来跪着求饶,其行径就等同于威胁,韩冈若不拿他们往死里办,那才叫有鬼。诸立并没有这么做,而是将姿态放到最低。在县衙中总是以强硬姿态现身的诸押司,腰骨如今软起来,也是跟面条一般。

“不过就此放过他也太便宜了。”游醇依然耿耿于怀。

“所以正言让他跪了三天。”魏平真道:“如果不是这一跪,正言放过他也会有些议论。”

方兴跟着道:“何况正言已经将他赶出了县衙,又挖了他的根,放过他也就跟放过一条死狗一样,无甚大碍了。”

游醇先是一愣,然后一下恍然,接着却又忧心冲冲起来:“就怕他有官身后,就盘剥百姓,将入粟的花销全都赚回来。”

魏平真眼睛一翻,笑着反问:“有官身就会有差遣吗?”

游醇张口结舌,而方兴也呼呼的笑了起来。大宋的官员数目是实阙的数倍之多,有多少官儿一辈子能轮上一个好差遣?

韩冈让诸立拿了家中所有粮食出来捐官,绝对是一个惩罚——纳粟捐官,得到官位都很小,也没有晋升的空间,而且还容易被歧视,得差遣极难,一个肥差则更是难上加难,所以很少有人这么做。正常情况下,都是花钱娶个宗亲回来,从此有官位有靠山——而且当诸立有了官身之后,就不可能再做吏员了。

诸立虽然帮着两个弟弟娶了宗女,挣了两个裙带官回来,但自己却一直保持着无官一身轻的状态,不是他做不了官,而是在衙门里的利益太大了,舍不得去做官。但现在被韩冈硬逼着买下一个不想要的官身,攒了三十年才在白马县积攒下来的影响力,转头就会化为泡影。

影响力,是威望、权位和人脉的综合。诸立的声威、地位和人脉关系,都是靠着他在县衙中做了三十年押司而渐渐聚来。现在职位不存,而且还是因为高价卖粮的缘故,而被知县处罚,他的威望从此不再,地位无存,人脉当然也不可能再保住。这还不如直接捐出来修桥铺路来得好,至少那还能攒点阴德、聚些人望,为子孙后代留点余荫。

而诸立一去,县衙胥吏中就再无人敢阴私作祟。本来被诸立压着的胡二等人就算上台来,也都要对韩冈低眉顺眼,不敢有所依违。县中上下如臂使指,应付起明年的大灾,韩冈便又多了一份把握。

……………………

“这是在玩火啊!”

文彦博将邸报一下丢到了几案上,王安石处理粮商们的手段,让他嗅到了一丝不妙的味道。

士大夫们没一个能看得上那群攀附着天子,吮吸百姓膏血的裙带官。他们的死活根本不会放在文彦博的心上。只是王安石将他们置于死地的手段,让文彦博深感不安——他竟然是挑拨民意!

在文彦博看来,王安石做得实在有些太过头了。

虽然大臣们为国事而上书时,都少不了带上民心、民意,皆作出一副为民请命的架势。可真要说起将百姓们鼓动起来做事,没有一个会答应。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这个道理有谁不知?民众的聚集,对于统治者来说就代表着危险。

禁淫祀,禁邪。教,推行礼法,宣扬纲常,让治下百姓循规蹈矩,这才是官员们该做的事。

文彦博当年能做上宰相,乃是靠了剿灭贝州王则煽动起来的弥勒教之乱。被煽动起来的百姓有多么恐怖,文彦博比谁都清楚。那些被邪。教蛊惑了的教众,一个个如同疯子一般不顾生死。要不然王则坐困愁城,只占据着小小的一座贝州城,竟然让朝廷的十万大军围攻了数月之久,最后靠着挖掘地道方才破城。

王安石处置粮商们的手法看似痛快淋漓,可这等煽动的手段如果用错了地方,带来的后果必然不堪设想。

但文彦博知道,王安石已经渡过了这一关。裹挟民意之后,如今的宰相已经重新树立起自己的形象。同时在三十七名粮商手中抄没的粮食有一百三十万石之多,而田地、银钱还未统计。这一大案,算的是开国以来净赚最多的一桩案子。对于天子、朝堂来说,多了这些粮食,应对起明年的灾情更多了一份把握。

现在的情况下,甚至连攻击王安石都难。也只有盼着大旱继续下去,才能用天人感应的道理,以及源源不断的流民,将其逐出政事堂——虽然这也算是靠着民心民意,但煽动和利用是两码事,文彦博在心中为自己辩解着。

不过粮商们落得如此下场,京城的豪商们恐怕都要起着兔死狐悲之心。王安石此前已经通过均输法和市易法彻底与豪商们对立起来,这一次下手又如此狠辣,试问哪一家豪商不担心日后王安石会食髓知味,找借口将他们灭门了。

恐惧心能让人发疯,文彦博……深悉这一点。

更多精彩,更多好书,尽在书包网cc—http://。cc

第30章众论何曾一(一)

韩冈一觉醒来,头还有些酒后的昏沉。

睁开眼睛,一张熟悉的俏脸就在眼前。浅褐色的双瞳透着浓浓的情意:“三哥哥,你醒了。”

紧接着艳冠群芳的面容也出现在视线中。旧日教坊司中的花魁今天为了新年精心装扮过,薄施脂粉,唇朱眉翠,一见就让人迷醉。

昨夜除夕,一家人都在正屋中守岁,但出去看人了鞭炮烟花回来坐下来没多久,韩冈就昏昏沉沉的睡了过去。一觉醒来,天色都已经大亮。

韩冈坐起身子,看看身上的衣服,都已经被换过了,摇摇头自嘲的笑道:“糊里糊涂都到了新年了。”

周南笑着:“官人沉得很,倒让我们姐妹累了好半天。”

“南娘姐姐说的没错,三哥哥还不给换,费了好多力气。”云娘带着嗔意娇声说着,似是抱怨。

“怎么平日夜中不嫌我沉?”韩冈调侃着。

周南、云娘脸一下变得发烫,韩冈厚着脸皮能说出这等荤话,她们脸皮却薄得很,根本应付不了。

笑了一笑,侧过脸,就在自己身边王旖沉沉睡着。韩家的主母现在有了身孕,就在过年的前两天刚刚被诊断出来的。孕妇不耐熬夜,早早的就睡了,现在也没有醒。

王旖怀了孕,云娘那边韩冈也是在一直努力着。至于周南和素心两女,韩冈与她们度夜时都是算着安全期,尽量错开时间。用着的是最粗陋的避孕法,却是奇迹一般的没有出任何意外。虽然如今当真是多子多福,韩冈也希望能多有几个儿女、。但连续生子太耗元气,韩冈觉得她们还是歇个两年再说。

蹬蹬的几声脚步向,严素心亲自端着早餐进了屋来:“官人,醒了没有。”

周南、云娘立刻起身帮着放下托盘,韩冈笑道:“早就醒了!”

说着从榻上下来,王旖也被他的动作给惊醒了,迷迷糊糊的睁开眼睛,问着是什么时候了。

韩冈回身将被子给她盖好:“早着呢,多睡一会儿。”

“官人才要多歇上一歇才是,昨天到了晚上才从城外回来。”王旖的话中有些幽怨,更多的是心疼,韩冈作为知县,实在是太忙了一点。

“城外已经安排好了,这几天还是能好好的歇上一歇的。”

在京的官员要参加元旦大朝会,韩冈身在地方,就没有那么多麻烦事。印也封了,事也没了。将对于旱情的忧虑放在一边,照规矩享受着年假。

话是这么说,但赶在年节前,还是有了一批流民渡河而来。为了安排他们住下,韩冈也是辛苦了两天。因为是正好是年节前的两日,人人盼着回家过年。韩冈知道自己要不以身作则,即便有他的声威压着,也必然是人人懈怠,最后这几百流民中多半会有人冻饿而死。

韩冈也有想过先任由手下的吏员懈怠,等出了事,自己正好可以趁机再整顿一番。以便到了春来最关键的时候,不至于有人敢于疏忽大意。但这也只是想一想而已。韩冈虽然早就是满手血腥,并不在意人命,但牺牲无辜之人的事他却是要尽可能地避免,这是原则性的问题,韩冈一向认为做人要有最基本的底限,不会去触动和突破。

两个奶妈这时抱着奎官和金娘过来给韩冈拜年。小孩子长得也快,一年多的时间,一儿一女都开始学说话、学走路了。不过除了叫人,其他话还是没学会。

大儿子叫了韩冈一声,就闭上眼睛继续睡了。而活泼的金娘则精力充沛得很,喊着爹爹,张着小手要韩冈来抱。

韩冈探手将女儿抱过来,小脸粉嫩,很开心的笑着。从年头上算,自己在这个时代已经经历了六年,而算真实的时间,也有四年多了。欣喜的看着女儿的笑脸,韩冈忽而发觉,自己好像已经彻底地融入了这个时代。

“给李家叔叔的信也要早点写好。过两天,叔叔派来的亲随就要回荆南去了。”王旖提醒着丈夫。

“嗯。”韩冈点了点头,“回礼也要准备好。”

就在年节前,李信写了信来,问候了韩冈这位表弟。李信在荆湖战场上表现突出,在章惇麾下屡立功绩。李家嫡传的掷矛之术,在荆蛮中的头目将领中所向披靡。短短时间,李信就已经在荆蛮部族之中立下了赫赫声威。

武将升官的速度从来都是能让文官悲愤不已,李信在荆南打了一年半的仗,期间得了章惇多次力荐和请功,本官就已经一再跃升为从七品的供备库副使,虽然是四十阶诸司使副中的最末一阶,但也已经代表李信成为了大宋为数不多的中层将领中的一员。现在他在荆南做着都巡检,日后凭着战功,继续晋升也是情理中事。

对于李信的连续升迁,韩冈从心底里为他感到高兴。没有家世上的背景,要营造出家族在地方上的势力其实很耗时间,现在多了一个善战的表兄李信,韩家在关西的地位会更快稳固起来。

在家中轻轻松松的度过了四天。到了初五,便是立春。

立春劝农,皇帝籍田,官吏鞭牛,向上天祈求今年的农事平安。此乃是农业社会一年中最为紧要的大事。从宫中到州县,上至天子,下至小吏,都不能随意逃席。韩冈作为一县之长,百里之侯,当然也少不了要上阵。

立春的这一天清早,一头用泥塑起,涂了彩绘的春牛便已经摆放在县衙前,旁边的还有泥塑的农夫和农具。

当晨曦的阳光从东面的城墙上刚刚露出头来的时候,韩冈身穿朝服,带领着县中官吏,自正门步出县衙。当他看到衙门前的几具泥胎雕像,仿佛一瞬间又回到了四年前。

熙宁二年的腊月廿一,比年节早了十天到来的立春。当时就要启程的韩冈,在秦州旁观着李师中带领一众官员举着五彩棒鞭打春牛。而如今,四年后的今天,他韩冈则亲自上阵。

摆在自己面前的泥塑春牛,其手艺水平,远不如韩冈当年所见那般活灵活现、惟妙惟肖,显得生硬无比。能与鄜州田家嫡传相媲美的高手,当然不是随随便便能找得到。

所谓时过境迁,当年在秦州制作春牛的工匠田计,现在靠着为天子制作沙盘,早就有了一个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