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极品闲人(刺刀)-第1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是很可惜,伊莎贝拉却被有和加利亚尼说话的兴趣,虽然拜占庭帝国要比奥斯特拉西亚王国强大许多,但是在她的眼中,这个天下最强的男人只有一个,就是杜睿。
“是的!伯爵先生,也许您可以在甲板上多欣赏一会儿!”伊莎贝拉说完,就带着袭人和元春两人走了。
她虽然是奥斯塔拉西亚王国派来的使者,但是由于她和杜睿特殊的关系,所以对她并没有什么限制,而皮尔斯和加利亚尼等人在没有得到杜睿允许的情况下,就只能在船上待着了。
“这就是大唐帝国吗?这就是杜睿的故乡吗?真是太神奇了,这里简直太美了,那些都是贵族吗?上帝啊!成千上万!不!他们都是平民,可他们的衣着怎么如此华丽!上帝啊!这可真是一个梦境般的世界!”
一只脚踏上东方的土地,伊莎贝拉公主也是难掩心中的激动,她知道从这一刻起,她总算是到了杜睿的家,按照这些天从元春,袭人那里听来的一些关于东方人家庭道德关系的信息,她知道,从今以后这里就是她的家里了。
至于奥斯特拉西亚,她这一生恐怕都只能将那个生养她的地方长存在梦境之中了。
第四篇 拓土 第二章 西方人眼中的大唐帝国(第二更)
麟德殿内,正在批阅各地送来奏折的太宗接到了泉州刺史严通送人送来的八百里加急快报,立刻就摆驾前往承庆殿。
泉州刺史的奏折当中,还夹带着一份杜睿的信件,里面主要说的就是韦克塞斯,奥斯特拉西亚,拜占庭,以及其他沿途各国派遣使者的事情,在这其中拜占庭帝国则被杜睿反复提及。
当初太宗也曾听杜睿说起过关于海西之地的情形,知道这个拜占庭帝国,不过和拜占庭人建立关系。太宗并不是太热衷,只不过他认为太过相对封闭的帝国需要和外界交流,而当时世界上唯一能取得和帝国对等交流的也只有杜睿提到过的拜占庭和阿拉伯而已。
不过阻碍东西方之间直接交流的阿拉伯人成了敌人,当然最重要的是从地缘政治上来看,大唐和拜占庭之间没有直接的冲突关系,至少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如此。
杜睿在信中提到了,大唐发展的工商业需要一个倾销地,而要让崇尚陆地霸权的大唐走向海洋,有着丰厚利润的海上贸易才是最好地诱因。
只是这些对太宗来说都是次要的,真正让他兴奋的是杜睿终于回来了,坐在御辇里,太宗也不禁想起了三年前,杜睿离开长安之时,那落寞与解脱的深情。
三年过去了,太宗也不禁感慨自己当初确实是太过于小心了,一直以来他都认为,杜睿这个人才华横溢,旷古绝今,这种人可以用,却更需要防备,为了大唐的江山社稷,他几次三番的恨着心,将杜睿罢黜,但是换来的却是杜睿对大唐无休止的功绩。
想着,御辇已经到了承庆殿,一般大臣接到了消息,已经在承庆殿内等着了。文武列立两厢,文官以尚书令房玄龄为首,武将则以总参谋长李世绩为尊。
在他们的上首站着的是几位亲王,吴王李恪,晋王李治,以及其他几个成年的皇子,李承乾最近大病未愈,没有出现在这里。
“诸卿,不必多礼。”太宗开口道,“关于此事,朕意让杜睿送那些外邦使节直接前往洛阳,然后经洛阳,再到长安。”
很快,太宗便做出了决定,和西方人建立外交关系是必然之举,杜睿在信中已经说得很明白了,西方对于大唐来说不但是一个产品的倾销地,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次联系,把东方的文化传播到西方去,这对大唐来说,有百利而无一害。
长孙无忌见太宗居然不和众臣商议,便一言而决,心中不禁微微诧异,道:“圣上!此事依臣之见,是否应当缓议,那些使节真假尚且不论,万一是居心叵测之辈,岂不是让圣上身处险地!”
太宗闻言,不禁皱眉,最近这一年来,他对长孙无忌越来越不满意了,在朝堂之上拉帮结派,对于太子李承乾,也是多有攻讦,太宗也不再像当年那样信任他了。
“此时便不必了,杜睿已经呈上了奏章,具言此事,料想不会有假!诸位爱卿有何异议,也待来日杜睿护送使节到时,再做区处!”
仅仅是半个时辰后,便有驿骑从长安出发前往了泉州。
泉州城内,杜睿最近这段时间也是忙乱不堪,那些逝去的船工水手们的家属需要抚恤,杜睿自然是倍加赉赏,还吩咐杜贵要照顾好那些有亲人去世的家庭,定要做到老有所养,少有所依。
这段时间,加利亚尼几次要求让那些跟随而来的拜占庭商人上岸做生意,杜睿却一直没有明确的回信。
实际上,杜睿对于那些拜占庭商人来大唐做生意的前景并不看好,虽然拜占庭地跨三大州,物产丰富,可是比起大唐来仍有不如,他实在想不出拜占庭商人能带来什么货物,让大唐的百姓有购买欲望。
不过这个问题不该是他去考虑的,该头疼的是那些拜占庭商人,但是不管怎么说,这些人只要带着大唐的丝绸,茶叶和瓷器回去,就足够让他们赚得盆满钵满。不过这件事还需要太宗的首肯才行,在域外,他可以自作主张,但是如今回到了大唐,他便宜行事的权利,自然是要被收回的。
在等待的这段时间里,那些跟随船队过来的各国使节一点儿都不觉得寂寞,他们享受着东方帝国丰饶的物产,穿着丝绸衣服,使用精致的瓷器,喝着从来没见过的茶叶,从大唐学者那里了解东方帝国的各种风俗和情景,各国的学者也专心致志地学习汉语,希望能早日看懂东方帝国的书籍。
事实上当这些来自来自各个国家,诸多学派的学者看到严通的私人藏书时,几乎惊讶得说不出任何话来,直到过了很久他们才争相赞美起这伟大的神迹,然后他们如饥似渴地学习如何使用毛笔纸墨,厚着脸皮向那些教导他们汉字的大唐学者讨要纸张和茶叶,在他们看来大唐的学者实在是太幸福了,有提神清脑的饮料,便于书写的纸张,还有穿着舒适的丝绸衣服,精致的器皿,而且这还是东方帝国的南方边境,真不知道到了东方帝国的繁华地区又是怎样的光景。
夜晚,当旁人都睡熟了的时候,身为韦塞克斯使臣的皮尔斯则在点着的烛灯照明下,写着自己的日志,虽然他还是不太习惯使用毛笔,不过却已经可以用毛笔写出流利通畅的英文来。
今天我看到了被唐人称之为床弩的远射兵器,这是一种远超我想象的武器,它的有效射程在一千米以上。威力却和传说当中的帕提亚骑兵在三十米内的穿射相当,甚至更强,拥有这种武器并大量装备的大唐军队纪律严明,拥有高超的军事训练和战术素养,我能清楚的看到那位拜占庭使节加利亚尼伯爵在见识了这种床怒的威力之后,那惊愕的表情,尽管我不知道唐人还向我们隐藏了什么更为可怕的秘密武器,但是有一点儿我可以确认,即便是隐藏了部分实力,他们依然是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
另外根据我所认识的那位苏将军的讲述,奉命镇守南方边境的军队,只是东方帝国的三流部队,东方帝国真正的精锐是他们的皇家近卫军,也就是曾在不列颠岛上同我们并肩作战的飞虎军,一共二十万人规模的常备军,难以想象当那些地狱的使者,发动攻击的时候,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形。
除此以外,苏将军说东方帝国还有沿着漫长的北方边境线驻扎的八十万仅次于飞虎军的强大部队,此外就是和我们今天看到的这些,一样分布在大唐各处的地方守卫部队,我粗略地计算了一下,东方帝国所拥有的正规常备军,已经接近两百万人,如果算上他们庞大的后备部队,东方帝国所拥有的军事力量是恐怖的,远远在拜占庭和阿拉伯人之上。
写到这里,皮尔斯停下了手中的毛笔,他知道自己回到韦克塞斯以后,所记录的这些情况一定会被王国内那些蠹虫一样的贵族视为危言耸听,不过他很庆幸,塞万卡是位睿智而富有远见的国王。
和皮尔斯一样,加利亚尼也在写着他们的日记,有了便于书写和携带的纸张,加利亚尼正以一种高昂的热情记录着他们在东方帝国所见到的一切。
东方帝国真正的着迷之处,并非是它的物质,而是它的历史,哲学和传承的精神,我和其他人现在所处的地方,据说是东方帝国地方守备部队的军营,但让我吃惊的是东方帝国的军官们有着很高的学术修养,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藏书,上面记录着古代的圣哲所留下地教诲,他们时常阅读这些典籍。以充实自己的心灵世界。虽然我还不能完全阅读东方帝国的书籍,但是从那些军官的只字片语里所表达出的唐人圣哲们的精神世界已经征服了我,我想如果亚里士多德,柏拉图他们也在这里的话,他们同样会为之倾倒。
加利亚尼写到这里,停了下来,然后看向了书案上的《论语》和《道德经》,来自亚历山大里亚的他是柏拉图学派的重要学者,对于哲学有着偏执般的研究热情,东方帝国的哲学为他打开了一所前所未有的大门,尽管他现在所能看懂的章节不多,但是他却已经深陷了下去,甚至将自己的使命都忘记了。
在见识了东方帝国的强大之后,让加利亚尼庆幸的是,在拜占庭帝国没有元老院那种机构,否则那些愚蠢而短视的贵族一定会叫嚣着征服东方帝国,得到丝绸行省的狂妄之语,加利亚尼甚至在想,如果当初亚历山大大帝带着他的远征军越过印度,进入东方帝国,或许他的尸骨会在东方帝国的某处地方腐朽,湮没无闻。
遥远的距离让大唐帝国和拜占庭之间不太可能有直接冲突,但是杜睿始终相信实力才是让别人尊重的根本,对于信奉实力的拜占庭人来说,向他们展示强大的实力,才能让他们明白一些事情,对于一个喜欢观看角斗士血腥厮杀的民族来说,软弱无力就是最大的原罪,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有着所谓民主传统的拜占庭人更崇尚强者。
所以杜睿才会特意让严通安排地方守备部队操练,为的就是震慑这些西方人,在他们的心里留下东方不可战胜的印象。
第四篇 拓土 第三章 西方人在东方(第一更)
和柏拉图学派的加利亚尼对东方哲学怀有惊叹的心情一样的,还有此次前来的斯多亚学派的学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儒家的思想和斯多亚学派有共通之处,同样坚持道德,认为人民应该顺从,但是和儒家思想比起来,斯多亚学派无疑要显得简陋许多。可以想象当这些斯多亚学派地学者看到理论完美的儒家典籍时,他们所受到地震撼。在他们还在为一些浅显的问题争论时,东方帝国的圣哲们已经建立了让人惊叹的伦理道德体系,而这正是现在的拜占庭所欠缺的,如果拜占庭能有这些道德体系的话,也就不会发生那么多永无休止的内乱了。
学者们开始沉侵在学术的世界里而不能自拔,他们每天虚心地向杜睿派来的学者们请教各种问题。
就在人们等待着东方帝国皇帝陛下召见的消息期间,却发生了一件让杜睿异常震怒的事情,几个鄙俗的拜占庭商人居然试图去找那些当地女子寻欢作乐,可是那些蠢货忘记了这里是东方帝国的领土,驻扎在这里的军队受皇帝陛下的命令保护着这片领土和居住在这里所有的合法居民的权益,而他们冒犯东方女子的行为直接被大唐的将士当成了对东方帝国的挑衅,更该死的是那些蠢货还试图逃避惩罚。
“我知道他们在大海上航行很久,需要女人,但是这里的女孩不是妓女,而且这里是大唐帝国的领土,加利亚尼伯爵阁下,我很遗憾的通知您,您的队伍里,可能要失去几个人了。”杜睿在得知了这件事之后,异常愤怒,这些粗鄙不堪的西方人,居然将大唐神圣的领土当成了可以任意肆虐的所在,那几个拜占庭商人的做法,让杜睿直接联想到了,日后那些在中国土地上胡作非为的八国联军。
在见到加利亚尼的时候,杜睿的神情十分阴沉,虽然那几个人最后没有成功,而是被村民发现,逃回了海滩的营地,但是在他的眼皮底下居然发生了这种事情,无疑让他很恼火。
“公爵阁下,对于这次的事件,我很抱歉,您可以用东方的法律对他们进行制裁,我不会干涉。”加利亚尼连忙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心里还在不断地咒骂那些该死的商人,若不是为了拜占庭帝国的尊严,他绝不会承认这些混蛋是他队伍当中的一员。
最后在杜睿亲自下达的命令里,那几个藏在营地里的人被搜了出来,当着各国使节的面,宣读了罪状,然后亲手砍掉了他们的脑袋,倒是让那些下岸的商人都被震慑住了,至少没人再敢想女人。
对于杜睿的处置办法,加利亚尼还算满意,至少这位东方公爵是在通知了自己之后,才和自己一起去营地抓捕了几个人,至于他们的死罪也是他的意见,加利亚尼知道对于那些贪婪粗鄙的商人来说,只有死亡才能让他们清醒的意识到他们现在是在一个强大帝国的领土上。
太宗的圣旨终于到了,接到了圣旨之后,杜睿当即统治了那些使节和他们的随行人员。
加利亚尼和皮尔斯等人早早的就在船上等待着了,他们也已经知道他们将会前往东方帝国的首都,朝见那位大唐帝国的皇帝陛下,甚至都有些迫不及待。
海滩上,大批的商人也开始撤营登船,对这些商人来说,尽快和唐人交易才是他们目前最渴望的事情,从使团的人那里他们知道,东方帝国除了丝绸。还有茶叶和瓷器以及纸张,每一样东西都是可以让西方世界的贵族为之疯狂的东西。
将近一个月的近海航行之后,船队驶入了长江口,那些西方使节甚至以为他们进入了东方帝国的内海,可是当他们得知自己所航行的水域只是一条河流时,包括加利亚尼和皮尔斯在内的所有人都觉得不可思议。
“公爵阁下,冒昧地问一句,我们所在的河流究竟有多长?”
加利亚尼最后还是忍不住让向杜睿询问起长江的情况来,当得知长江差不多有四千里那么长的时候,他又问了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东方帝国的领土到底有多大,事实上当舰队沿着近海航行了将近一个月驶入长江的时候,他就有种感觉,东方帝国的领土会庞大到让人难以置信。
杜睿仔细想了一想之后,做出了回答,而他的回答让已经做好心理准备的加利亚尼还是被吓到了,因为他们在将东方帝国的领土和拜占庭帝国做了比较之后,发现东方帝国的领土是拜占庭的百倍以上。
当然杜睿口中的疆域是大唐已经标注了的区域,包括了大唐如今实际控制的区域,再加上澳洲道,以及美洲大陆,如果只是单纯算人口聚集的地区,也就是实际控制区域的话,领土也不过是拜占庭帝国的十倍左右,不过对于杜睿来说,在地图上划进大唐帝国的区域就是大唐的领土,虽然现在还很荒凉,有的地方还没有实际占领,可是以后人多了,迁移过去不就行了。
进入长江水道以后,使节团和那些粗鄙不堪的商人彻底告别,那些商人在大唐长江水师的监督下,在扬州下岸,和大唐的商人们进行了交易。
对于那些商人的交易,加利亚尼都不抱任何乐观的态度,东方帝国的物产太过丰富,唐人未必会对他们携带的货物感兴趣,在他看来也许只有那些稀奇古怪的艺术品可以让唐人有购买的欲望。
驶入长江以后,杜睿本可以带着使节团沿着大运河的一段北上,直达河东才下船走陆路,不过出于震慑的目的,他只是带着使节团见识了一下炀帝开凿的大运河以后,便带着他们上岸领略起了帝国的风光。
临近长安时,各国使节团里,除了加利亚尼和皮尔斯之外,其他人都已经换上了一身丝绸制作的唐装,在西方,丝绸是极其奢侈的物品,西方制作的丝绸衣服,其实往往都是在丝绸被贩卖到西方以后,重新拼入亚麻等其他织物重新制作而成,绝对比不上大唐内地出产的上等绸衣。
西方人的文化沿袭自希腊人,所以在服装上也沿袭了希腊人的衣服款式,而且整个地中海地区,都是希腊文化的辐射圈内,所以西方人一直以来所接触的外族服装也就是他们认为贪婪而野蛮的波斯人,阿拉伯人所穿的那种衣服。
因此当他们看到华美的唐装时,几乎很快就接受了这种东方帝国独有的衣服,人们总是崇拜强大,然后因为崇拜而喜欢,对于天性中追逐强权的西方人而言,东方帝国的强盛让他们很容易接受这里的一切事物,对于东方帝国的衣冠服饰,就是出于这种心理而让他们将自己打扮得和一个唐人一模一样。
尤其是使节团当中跟随而来的家属女性,对她们而言,唐人女子所穿的衣服比起他们国家最有权势的贵妇人的穿着打扮都要显得更加精致和美丽,特别是每天看着伊莎贝拉公主穿着唐装,更是让她们羡慕不已。
于是很快她们就将身上所带的金币,大半都用在了购买衣服上,其他贵族也是差不多的样子,他们在沿途疯狂的购买丝绸衣服,并且乐此不疲,要知道他们在西方世界的时候,这些钱只能买上几件掺了亚麻的丝绸衣服。
对此这些西方人再一次在异国他乡咒骂了一遍贪婪的阿拉伯人,东方帝国在丝绸贸易里的利润只是个零头,钱全都给那些该死的阿拉伯人抽走了,西方世界应该邀请东方帝国一起把阻拦自由贸易的阿拉伯人干掉,他们中每一个人在换上东方帝国内陆出产的上等丝绸制作的华服时都是如此想到,无一例外。
是的,西方人憎恨阿拉伯人,就像上帝憎恨真主一样。
半个多月的陆地行程让这些西方人见识到了东方帝国的繁华地区,让他们感受最深刻的就是东方人建造的每一座城市都如同要塞一般,他很难想象有什么军队能够把这些城墙高达十几尺的城市攻占下来,也许只有东方人自己的军队才能够做到,不过唯一让他们稍稍好过一些的是,东方帝国并不是人人都能富裕到穿着丝绸衣服,在东方帝国,丝绸同样是一种奢侈品,只不过价格不像运送到西方世界那样高到离谱。
对于同行的各国学者来说,他们最感兴趣的是东方帝国的社会秩序,东方人将家庭美德视作信条,这让东方帝国有着超乎想象的稳定结构,尤其是当他们知道东方帝国的皇帝始终都将由一个家族传承,而且只能由一个人继承时,所有人都感到不可思议,即使当年罗马从共和走向独裁,也从没有过真正世袭的奥古斯都,而现在的西方世界,每一个国家,一个君主逝去之后,意味着的都是国家的分裂,以及战乱不休。
“如今统治着这个国家的皇帝陛下将会成为西方世界所有贵族都崇拜和效仿的对象,和这位东方帝国历史上最为伟大的皇帝相比,亚历山大,恺撒,屋大维所建立的帝国,就像孩子一样弱小。”
这是加利亚尼在详细的听杜睿介绍了太宗的丰功伟绩之后,在自己的记述中所写的话,和那些将精力放在采购丝绸上地贵族不同。使团里的罗马学者一路上都是在各地购买书籍,虽然这些书籍的价格对于普通人来说很贵,可是对这些携带着大量金币的学者来说,即使这些书籍再贵上十倍的价钱,他们也会毫不犹豫的购买。
临近长安的时候,每一个学者心里面唯一想去的地方就只有一处,那就是杜睿所描述的太学,那里是大唐帝国学者云集的最高学府,那里有三万人的学者和学生研究着各种学术,对于已经渐渐痴迷于东方学术的西方学者来说,杜睿所说的太学,就是他们心目当中的圣地。
宽阔的官道上,杜睿停下了马匹,朝身旁的加利亚尼等人说道:“我们到长安了。”
杜睿说着,目光中透着矜持的骄傲,和隐隐的激动,骄傲是因为,他相信这世界上不会再有比长安更繁华的城市了,激动是因为,他离开这里已经太长时间了。
“这可真是一座壮观的城市。”
随着越来越接近长安,加利亚尼等人不由自主心生崇敬,君士坦丁堡同样是座壮观的城市,不过却显然没有长安的建筑那么整齐,一路行来。所见到的东方帝国的城市给他们的感受是,东方人是一个崇尚纪律和秩序的民族。
在长安的城门前,杜睿见到了前来迎接的房玄龄与李世绩,也已经是三年多没见面了,再次见到的时候,杜睿感觉这两位历史名臣也苍老了些。
连忙下马上前,拱手道:“小子何德何能,敢劳烦两位大人亲迎。”
房玄龄笑道:“世侄无需多礼,你为大唐呕心沥血,不惧生死,我二人又何惧区区烦劳!”
李世绩看了看杜睿身后跟着的那些西方人,也笑道:“杜家小子!此次你可算是得偿所愿了,且让这些夷人去鸿胪寺暂歇,圣上钦命你,即刻入宫觐见!”
杜睿慌忙领旨,起身跟着房玄龄,李世绩走进了长安城。
通过长安城巨大的城门甬道时,加利亚尼觉得拜占庭,不应该说是曾经的罗马帝国唯一能拿来和东方帝国的巨大建筑相比的除了古希腊人留下来的遗产以外,就只有斗兽场了。
通过城门甬道,加利亚尼等人惊讶的发现东方帝国的首都并不像君士坦丁堡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