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极品闲人(刺刀)-第3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立下了不朽功勋;后来在攻灭东。突厥,平定薛延陀等重大军事战役中,都做出了重大贡献,为大唐王朝的稳定、强大,立下了汗马功劳。为此,唐太宗曾多次称赞他,认为他“用师筹算,临敌应变,动合事机”。
史称:“勣为将,有谋善断;与人议事,从善如流。战胜则归功于下,所得金帛,悉散之将士,故人思致死,所向克捷。临事选将,必訾相其状貌丰厚者遣之。或问其故,勣曰:‘薄命之人,不足与成功名。’”
李世绩的成功,还得益于他杰出的政治才能。在翟让起义之初,“离狐徐世勣家于卫南,年十七,有勇略,说让曰:‘东郡于公与勣皆为乡里,人多相识,不宜侵掠。荥阳、梁郡,汴水所经,剽行舟,掠商旅,足以自资。’让然之,引众人入二郡界,掠公私船,资用丰给,附者益众,聚徒至万余人。”为后来的瓦岗义军发展壮大奠定了基础。
李密上瓦岗寨以后,李世绩见李密才识皆过翟让,又与王伯当等人劝翟让让位于李密。617年夏,“河南、山东大水,饿殍满野,炀帝诏开黎阳仓赈之,吏不时给,死者日数万人。徐世勣言于李密曰:‘天下大乱,本为饥馑。今更得黎阳仓,大事济矣。’密遣世勣帅麾下五千人自原武济河,会元宝藏、郝孝德、李文相及洹水贼帅张升、清河贼帅赵君德共袭破黎阳仓,据之,开仓恣民就食,浃旬间,得胜兵二十余万。武安、永安、义阳、弋阳、齐郡相继降密。窦建德、朱粲之徒亦遣使附密。”为瓦岗寨的发展壮大起到了至关重要作用。
归唐后,他镇守并州凡十六年,令行禁止,四夷宾服,号为称职。太宗深有感触地说:“隋炀帝劳百姓,筑长城以备突厥,卒无所益。朕唯置李世绩于晋阳而边尘不惊,其为长城,岂不壮哉!”
作为一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李世绩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知人善用,举贤荐能。正是他善于用人,所以,他率军所到之处,所向披靡,战无不胜。
李世绩的知人善用不仅表现在他的军事生涯中,还表现在平时对人才的发现、关心、照顾、提携、推荐、任用上。
早在瓦岗寨起义之始,他发现魏征、高季辅、杜正伦等是才俊之士,便与这些人物深交:“即加礼敬,引入卧内,谈谑忘倦。”
后来,李世绩位居高位,凡经他引荐的,后多位至通显,当时人称其有“知人之鉴”。譬如在他镇守并州时,李世绩发现张文瓘是一个人才,便安排他在并州任职,并称赞他为“今之管、萧”。
李世绩的知人善用还表现在一些不经意的小事上,注意帮助人才克服自己的不足之处,引导人才发挥自己的长处。譬如,在镇守并州时,一次李世绩入朝,张文瓘等三人为他饯行,李世绩分别赠给那二个人佩刀与玉带,而对张文瓘却一无所赠。
张文瓘不解其意,李世绩解释说:“子无为嫌。若某,冗豫少决,故赠以刀,欲其果于断;某放诞少检,故赠以带,俾其守约束。若子才,无施不可,焉用赠?”遂极力引荐,乃至高宗朝张文瓘位至宰相。
李世绩善于用兵,史称他“临敌应变,动合时机”。他与人一起筹划时,凡有可取者,立即采纳;告捷之时,归功于下。因此部下都乐于效力,所向克捷。后世论唐代名将,必称“英、卫”。
《旧唐书》称:“近代称为名将者,英、卫二公,诚烟阁之最。英公振彭、黥之迹,自拔草莽,常能以义藩身,与物无忤,遂得功名始终。贤哉,垂命之诫!敬业不蹈贻谋,至于覆族,悲夫!卫公将家子,绰有渭阳之风。临戎出师,凛然威断。位重能避,功成益谦。铭之鼎钟,何惭耿、邓。美哉!”赞曰:“功以懋赏,震主则危。辞禄避位,除猜破疑。功定华夷,志怀忠义。白首平戎,贤哉英、卫。”
《新唐书》称:“唐兴,其名将曰英、卫,皆擢罪亡之余,遂能依乘风云,勒功帝籍。盖君臣之际,固有以感之,独推期运,非也。若靖阖门称疾,畏远权逼,功大而主不疑,虽古哲人,何以尚兹?勣之节,见于黎阳,故太宗勤勤于托孤,诚有为也。至以老臣辅少主,会房帷易夺,天子畏大臣,依违不专,委诚取决,惟议是听。勣乃私己畏祸,从而导之,武氏奋而唐之宗属几歼焉。及其孙,因民不忍,举兵覆宗,至掘冢而暴其骨。呜呼,不几一言而丧邦乎?惜其不通学术,昧夫临大节不可夺之谊,反与许、李同科,可不戒哉!世言靖精风角、鸟占、云祲、孤虚之术,为善用兵。是不然,特以临机果,料敌明,根于忠智而已。俗人傅著怪诡禨祥,皆不足信。故列靖所设施如此。”
在历史上,李世绩是个可以和大唐战神李靖相媲美的绝世统帅,军事天才,可是如今因为历史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杜睿横空出世,这才让李世绩身上的光彩暗淡了许多。
不过如今李靖辞世,杜睿被贬,朝中那些贞观朝的老将已经大多老迈,不堪驱驰,唯独李世绩能当大任,李承乾现在也就只能来求李世绩,让他拿个办法,以解眼前的危局了。
见李承乾道明来意,李世绩还是满脸的平淡,道:“圣上!老臣老迈,且已经生病了很长时间了,对朝中的事也不大清楚,又怎能拿主意?”
李承乾忙说道:“爱卿受先皇托孤之重,如今西域局势危如累卵,难道爱情当真就不管了?这可是事关江山社稷的大事,西域对我大唐至关重要,若是让给了大食人,对我朝可是大大的不利啊。”
李世绩见李承乾苦求,心中也是一阵无奈,真可谓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圣上!早先宋国公和褚大人都曾劝阻圣上,圣上~~~~~~~~”
李承乾也顾不得那么多了,解决眼下的危局才是最关键的:“先前都是朕的不是,事到如今,爱卿还应以国事为重啊!”
李世绩见李承乾身为皇帝,居然向他致歉,忙道:“圣上严重了!”
可是眼下这个局面,李世绩又能有什么办法,他已经多年不领军了,况且对西域和大食的情况有不甚了解,便是他亲自挂帅,也是无能为力。
李承乾见李世绩不说话,心中更是失望,道:“难道爱卿不愿为国出力!”
李世绩忙道:“为国效命,乃是为人臣子的本分,只是这危局,老臣实在是解不了!”
李承乾闻言,大失所望,道:“难道就当真让大食人欺凌我天朝不成!”
李世绩沉吟了一阵,才道:“不是还有宋国公吗?”
李承乾闻言一愣,吞吞吐吐的说:“可是~~~~~~可是~~~~~~~”
李世绩见李承乾到了这个时候,还在犹豫,心中也有些不满,杜睿这么多年以来,为国效力,不辞牢固,其功之大,远迈古今,可是杜睿的忠诚,却让李承乾生起了猜疑,这着实让李世绩心寒。
“圣上!臣老了,又体弱多病,怕是不能为圣上分忧了,此次西征之战,关乎国运,圣上若是有心,便还请相询宋国公。”
李承乾为难道:“杜睿如今不过而立之年,便已位极人臣,以后他做的大事还有许多,将来以何封,请爱卿教朕。”
李承乾的这个担心和当年的太宗一样,论爵位杜睿已经是国公了,论封邑,三万户的封邑,怕是纵观历史也不多见,论职务,在朝中除了尚书令之外,貌似没有可以奖赏给杜睿的了,这次要是再次启用杜睿,而杜睿接了西域之危,怕是也没什么可赏赐的了,那么以后怎么办?总不能将整个天下都封给杜睿吧。
李世绩叹道:“圣上,宋国公心如止水,若不是因圣上的缘故,怕是都不愿入朝为官,圣上又何必相疑!”
李承乾听了也默然,当初杜睿确实无心于功名,只想着逍遥一世,都是因为他那摇摇欲坠的储位,这才身涉朝堂,操劳了二十载。
李世绩又说道:“圣上虽与宋国公相从日久,其实圣上还不了解宋国公的为人,他对金钱官位视若粪土,可以说他这朝中百官中性格最疏散的人,只不过深受先帝与圣上大恩,他想为华夏苍生做一些事情,使大唐变得强大富裕起来,使天下黎民百姓有一个好日子过,其实宋国公并不是要圣上给他多高的官职,而是圣上对他的信任,让他安心地为大唐做事啊。”
听了李世绩的话,李世绩这时也恍然大悟,仔细的回想一下,才猛然惊醒,杜睿当真是个贪婪权位的人吗?
若杜睿是一个贪恋权位的人,怕是尚书令早就是他的囊中之物了,若杜睿贪恋权位,如何会突然告假,要去倭州探望亲妹,这样的人,根本就没把权位放在眼里,自己又何必相疑。
一想明白这些,李承乾不禁又回忆起来当年杜睿的好处,可以说,要是没有杜睿的话,这个皇帝的位子根本就不可能属于他,当初太宗皇帝何尝不是一种妥协,用对杜睿妥协,保住他的太子之位,换取杜睿对大唐的忠心,杜睿那般效忠与他,他却猜忌杜睿,李承乾不禁心生愧疚之感。
“可是事已至此,真怕他心中还有愤懑,不肯来长安吧!”
李承乾也知道和一次他将杜睿伤的很深,恐怕再想请杜睿出山,没那么简单,可是这一切都是他咎由自取,有怪得了谁?
李世绩道:“圣上但请宽心,宋国公一向公忠体国,便是心中不愿,可为了那十多万大唐将士,为了大唐的西域,他定然会奉召的!”
李承乾闻言,顿时一阵兴奋,如果杜睿肯出山的话,那任何问题都不是问题了,他虽然忌惮杜睿的能力,可是当真遇到事情的时候,还是一样会止不住从心底里对杜睿生出一种盲目的信任来。
“爱卿!当真会如此!”
李世绩没说话,只是笑着点了点头。
李承乾忙高声道:“好!好!爱卿!今日便请爱卿代朕草拟一份诏书,命杜睿为征西大总管,提调全国兵马,前往西域,救援苏定方!”
李世绩也没有退让,挥笔而就,李承乾接过看了一遍,很是满意,可是接下来问题又来了,谁去颁布这道旨意呢?
如果派一个内监去的话,身份不够,本来就没把握能将杜睿请出山,要是在这上面再恼了杜睿的话,那可就糟糕了。
李承乾可没想到,当了皇帝之后,自己还会有这么窘迫的一天,可是自己挖坑自己填,当初要不是他忌惮杜睿的能力,将人家赶出了朝堂的话,何至于有今天。
现在用着人家的时候了,却又不得不去请,李承乾都觉得自己现在有点“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春”的感觉了。
李世绩见李承乾满眼求助的看着自己,咳嗽了一声道:“圣上!老臣觉得太子殿下如今已然长成,也改到了为朝廷效力的时候了!”
太子李弘!
李承乾顿时眼睛一亮,说起来,李弘如今也已经八岁的年纪了,他当初还不是在这个年纪就跟随长孙皇后登上长安城头,鼓舞大唐将士的士气,为了稳住罗艺,还亲赴幽州,做了两个月的人质。
李承乾沉吟了一阵,道:“如此也好,就让太子去走一遭,也算是历练一番了!只不过~~~~~~~”
李承乾还是有些不放心,李弘的身份是够了,可说到底也不过就是个小毛孩子,能有什么本事,当年他被软禁在罗艺军中的时候,还不是一样惶惶不可终日,如今虽然不似当初那样凶险,可要说动杜睿,可是要副好口才的,杜睿身为天下第一聪明人,李弘当真能办成事。
李世绩见状,心中一声长叹,道:“圣上!老臣当年与先莱国公也是挚友,老友过世多年,老臣居然一直未去其坟前祭拜,说来也是惭愧,便趁着这次机会走一遭吧!说来也是可叹,想先莱国公当年为大唐定鼎天下,多立功勋,如今却连个继承其爵位的人都没有!真是天意弄人啊!”
杜如晦死后,本来爵位是由杜构继承的,只可惜杜构身陷李恪谋反一案,被发配到了黔中,杜荷也因晋王李治谋反案被软禁在了公主府内,本来这个爵位也可以由杜睿继承,只是杜睿的宋国公可是一等公爵,比杜如晦的莱国公还高出一等。
李承乾闻言,登时会意,道:“老爱卿此次前往杜陵,便代朕传旨,着令杜睿十八子杜学良继承莱国公的爵位!”
李世绩闻言一笑,躬身应道:“皇上圣明!”
杜学良乃是武媚娘的所生,大唐皇后武京娘的亲外甥,自然有资格继承这个爵位,李承乾此举不单单拉拢了杜睿,还卖给了武京娘一个好,何乐而不为。
李承乾见状,道:“老爱卿,西域事紧,还望老爱卿不辞劳苦,明日便出发前往杜陵可好!”
李世绩自然也知道救兵如救火的道理,如今西域的局势已经危如累卵,不知道苏定方那边还能不能坚持的住,一旦出了问题的话,那可就是天大的麻烦。
“老臣遵旨!定不负圣上重托!”
第七篇 永徽 第二十一章
就在两个月前,大唐征西军的军营之内,苏定方所面临的局势,相比于钵息德城被围的困境,也是毫不轻松,对面的六十万大食军队就好像乌云一般压在了他的心头。
直到此刻,苏定方才知道自己上当了,上了大食人的当,什么大食国内频发内乱,什么拜占庭与突厥相互勾结,共谋叙利亚,全都是假的,易布拉西?默罕默德根本就没有离开,一切都只是大食人的诡计,为的就是引唐军上钩。
葱岭唐军是翻越了,可是对面的这六十万大军,确实唐军难以逾越的一道障碍,若是论两军之精锐,大食军队或许不如唐军,却也相差无几,能够纵横天下几十年,大食军队也有许多足以称道的地方,若是两军人数相等,即使是在异域作战,苏定方也不会怕了大食人,可是现在两军数量相差实在是太悬殊了。
苏定方还知道,眼前这六十万大食军队还不是易布拉西?默罕默德可以动用的全部,如果不是吐蕃的杜鲲鹏和天竺的王玄策出兵牵制的话,堵在他面前的大食军队只怕还要更多。
整整十天的光景,双方就这么对峙着,在此期间,钵息德城派来了两拨请求救援的信使,不过随着对峙进行下去,信使没有了。
苏定方可以想到,定然是苏麟他们看出了大食人的诡计,放弃了请求救援,准备死守钵息德城了。
苏定方如今已经年过五旬,膝下就苏麟这么一个独子,将苏麟丢在钵息德城这么一个群狼环伺的地方,他岂能不着急。
可是苏定方很清楚自己现在的处境,他不能动,只要一动,就会钻进大食军队提前布好的口袋阵里,那样的话不单单会葬送大唐十数万精锐之师,更会将大唐西域的局面推向万劫不复的境地。
钵息德城被围,苏定方着急,可是还有比苏定方更着急的人在,那就是李义府了,不过他所担心的可不是钵息德城内大唐将士们的安危,他担心的只是如果钵息德城被大食人攻陷,苏定方这边又进军不利的话,到时候,他的功劳可就全没有了,更要命的是,他身为征西军的监军,要是战败了的话,他可是也要承担很大责任的。
“苏将军!你在此迁延时日,一月之间寸步未进,到底是何道理!难道你不知道,钵息德城那边,战事艰难,旦夕之间,城池就要失陷吗?”
实在忍耐不下去的李义府最终还是没能忍住,跑来找苏定方的麻烦了,看他气急败坏的模样,苏定方突然感到了一阵好笑。
苏定方冷笑一声,反问道:“李大人!难道你不知道就在我军的面前,六十万大食军队,已经布置好了陷阱,就等着我们往里面跳!”
苏定方一开口,邱志磊等将官也都是对着李义府怒目而视,这些天他们也都想要进兵,去解救钵息德城,可是苏定方一直压着,他们也都知道现在苏定方的心里岂能不着急,被围在钵息德城的可是他唯一的儿子,还有那五千飞虎军,这么多年也都是他一手带出来的。
要是以前,李义府涉于苏定方的威势,说不定也就退让了,可是这次却不行,从上一次钵息德城传来消息,到现在已经半个月过去了,钵息德城那边一点儿消息都没有,万一失陷了的话,到时候损失最大的可是他。
“苏将军!本官再提醒你一次,这西征大军虽然指挥权在你,可是本官也有监管的权利,若是你一味的畏敌不前的话,本官定要在圣上面前参你一本!”
李义府此时也顾不得那么多了,钵息德城可是他讨要来的,当年大唐被昭武九姓背叛,太宗皇帝都深以为恨,如今被他报了这等大仇,这是何等的功绩,一旦钵息德城没了,功劳没有了不说,说不定还会被严厉的惩处,他好不容易才爬到了现在这个位子上,可不想再糊里糊涂的丢了。
“苏将军!本官再提醒你一句,那钵息德城的守将可是令郎,大唐律里对那些无诏丢城失地之人,如何惩处,你该不会不知道吧!”
苏定方闻言,顿时怒火冲天,可是却说不出一句反驳的话来,李义府到李承乾面前参奏他一本,苏定方不在乎,用自己的功名,甚至是性命,换取这十多万大唐将士,免于身陷险地,他再说不惜。
可是,苏麟
苏麟可是他的独子啊!
这个时代的人最注重的便是家族的传承,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他如今已经五旬有余,若是苏麟当真出了什么意外的话,他死后如何面对苏氏一门的列祖列宗。
“大帅!”
就在苏定方左右为难之际,邱志磊站了出来,他是这支飞虎军最早的一批人,当年杜睿协助李承乾练兵的时候,他便为掌军校尉,到如今,已经将近二十载了,此人虽然武艺并不出众,谋略又远逊同僚,可是却有一点,深得杜睿的倚重,那就是他的沉稳。
“如今的局势,我军进也难,退也难,既然如此,不如誓死一搏!”
苏定方闻言,顿时又沉默了,他知道邱志磊说得很对,唐军现在确实是进也难,退也难,前进,去解救钵息德城,就要面临大食国六十万大军,退回葱岭以东的话,只怕解决更加不妙,葱岭之上,道路艰难,唐军后撤的速度定然不会很快,到时候只要大食军队追击的话,唐军就必然要付出惨重的代价。
而留在此地,和大食军队对峙,显然也是既不明智的选择,到时候单单是后勤补给,就会让唐军疲于奔命,而静候援军,苏定方也不指望了,他知道李承乾已经派不出援军给他了,这一次西征,李承乾甚至连拱卫长安的禁军都调拨了大半。
这些年大唐开疆拓土的速度太快了,那些新得的土地,还没有完全消化掉,必须要派驻重兵守御,弹压各地叛乱,四处都是捉襟见肘。
“如今看来,也只有进取一途了!”
#¥#¥#¥#¥#¥#
就在苏定方这边决定进军的同时,钵息德城这边依然还在鏖战之中,在一片凄凉的号角声里,大食人终于撤退了,这是这一天的最后一次进攻。
苏麟虽然明知道今天的守城会守的很辛苦,但都没有想到是这样的辛苦,这一日大食人又开始驱赶那些仆从军攻城,也不知道那些部落的酋长是怎么想的,居然就为了些许金钱,就驱赶着自己部落的青壮前来送死。
在中亚这个地方,小部族多如牛毛,一个部族就是一支武装力量,根本就没有兵与民之分,大体上男丁年满15岁就要从军作战。
作战之时,由各部落首领带领,每个战士配给马或者骆驼一匹,坐骑死了的话,还要赔偿,其余的铠甲,兵器都要自己准备,作战之时有了缴获,除了要上缴给部落首领一半之外,剩下的全归个人,因此这些仆从军才如此不要命的血战。
他们这些人虽然孤陋寡闻,但是赫赫有名的大唐还是听说过的,至少见过那些从大唐而来的商人,那美丽的丝绸衣服,精美的瓷器,还有那大把大把的金银,都在引诱着他们舍生忘死的和唐军血战了这么多天。
大食军队这两天的攻击并不顺利,虽然根本就没有将城池攻下了的打算,但是消耗城内唐军的力量,却是哈马德份内之事,只不过这两天唐军也学的聪明了,几次都在他们攻城的时候,突然将城门打开,而后几股小部队冲杀出来,将他们杀得人仰马翻。
飞虎军被用来守城,就好像老虎被绑住了四肢,根本难以发挥他们最大的能量,不过要是野战的话,那就完全没有问题了,论打。野。战,天下间,还当真没有飞虎军的对手,即便是纵横欧亚非的阿拉伯铁骑也一样不是对手。
如果不是大食军队人数上占着绝对的优势,说不定苏麟和秦束还能趁势将这些大食军彻底杀退,只可惜,哈马德用兵就是一个稳,说白了就是听话,易布拉西?默罕默德让他攻而不攻,杀而不破,他就忠实的执行了命令,前面虽然打得热闹,可是军营却是防御的和铁通一般,人数上不占优势的飞虎军,一时间也难以攻陷,只能退回城内。
然而唐军这几次反突袭所造成的损失,使哈马德异常愤怒,他也是带兵多年的名将了,无论是和拜占庭人作战,还是同突厥人厮杀,抑或是镇压什叶派的起义,他从来都没吃过这么大的亏,唐军的几次反突袭给大食军队造成的损失,居然是前面大半个月损失的总和,二十万大食军队已经战死了六万多人,更不用说那些仆从军了。
吃了亏的哈马德对唐军的评价不禁又高了几分,他甚至生出了一个异想天开的念头,打算招降城内的唐军,只不过苏麟根本就没理会他的“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