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极品闲人(刺刀)-第5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叶齐德一世严令他只能坚守,不能进攻,白狼也是无奈,只得多派斥候打探唐军的动向,等着唐军上门。
苏麟自奉命出发之后,一路上急速前进,但许多地段地势险峻,道路崎岖难行,有不少地方更是要下马步行才能通过,唐军行进速度倒也不快,不过一路行来还算顺利。
行进至正午时分,高行真的大军才抵达扎克罗斯山脚下,抬眼望去,半山腰上就是大食人所筑的大营,高行真先是马不卸鞍,人不解甲地休整,补充粮食和饮水,恢复体力,做好进攻的准备。
直到这个时候,驻守在扎格罗斯山上的大食人才发现了唐军,急忙禀报了白狼,白狼一听顿时就兴奋了,急攘攘的便要出兵,好在被副将死活拦住了,虽然气闷,却也只能吩咐人,监视唐军的动向,准备营地。
与此同时,苏麟所率的本部一千精兵也已经悄悄地抵达目的地的附近,做好了突袭的准备。
这一带人迹罕至,一路行来极少遇到行人,偶尔的几个也都被射杀了,虽然那些人死的有些冤枉,但是为了大局,苏麟自然也顾不得那么多了。
简单的休整了一下,唐军将士便在苏麟的带领下开始了一次绝地大冒险,当初席君买飞度天堑,成为一时美谈,今日苏麟要做的,可不比当初席君买轻松多少。
道路艰险程度远比苏麟开始想的要好多了,虽然地形不太好,但也只是几处险要路段比较难行,需要牵着马上山,其他地方都还算平坦。特别扎格罗斯山上没有那些高大的树林和灌木丛,大多都是连片的野草或者是散乱的碛石,偶尔有一些地方长有灌木类的低矮植物,基本的路段都可以骑在马上通过。
白天还不能进攻,需要等到晚上才行,在抵达目的地之后,苏麟便吩咐所有人原地休息,等待命令,苏麟则带着杜学征悄悄摸到了一处高地,拿着千里眼看过去,大食人的军营之中一片安静,只有不断的大食骑兵,在那里来回巡逻。
时候不长天便黑了下来,大食人的巡逻还是挺密集,每队的士兵人员数量也是很多,但都只是在营内及大营两侧前方巡逻,后面这个山头被他们认为是天然的屏障,根本想不到会有人绕过来从这方向攻击他们。
“姑父,是时候了吧?”
杜学征等的已经有些不耐烦了,这是他的初阵,他迫不及待的想要冲上去拼杀一阵,用手中的钢刀,长枪建功立业,光耀杜家的门楣。
对一个少年郎来说,初阵对他们是至关重要的,当初杜睿的初阵就是跟随李靖,北伐突厥,结果不但大获全胜,更是立下了不世功勋,如果不是苏定方过于谨慎的话,说不定颉利可汗都要成了他的俘虏。
苏麟淡淡的一笑,将千里眼交给了杜学征,对这个侄子,他也是十分看好的,以前接触不多,不过经过这一天,他就认定了,杜学征久候必成大器,这一路的行军,不要说是杜学征这么一个贵公子,就是他都有些受不了,但是杜学征硬是坚持了下来,并且不叫苦,也不叫累,就这么硬撑着,单凭这一点,就难能可贵了。
“不要着急,等着山脚下高行真的大军开始进攻的时候,那才是我们开始发威的时候,现在我们这边就一千人,要是贸贸然的上去,一旦高行真进攻受阻,倒霉的可是我们,先不着急,等等,耐心才能等来胜利!”
杜学征似懂非懂的看着苏麟,不过有一点他倒是明白了,为大将者,最忌讳的就是心浮气躁。
“姑父!你这一千精兵,可都是在战场上练出来的!”
苏麟笑道:“那是自然,别看他们的年岁都不大,可是每个人的手上少说都有上百人的性命了,你爹爹不让我主动挑衅,但是有时候大食人自己找死,找上门来,要是不料理了他们,岂不是我们的不对!”
这些年来,杜睿三令五申的让苏麟克制,可是父仇不共戴天,苏麟又哪里忍得住,不时的便要出兵到大食境内劫掠一番,有时候大食人不堪其扰,出兵驱逐,就给了苏麟借口,立刻杀上去,全数歼灭。
天色越来越暗,连近在身前的人都看不太清楚了,有几阵大风吹过来,吸入鼻中的,似有水气的味道,好像是有一些雾气起来了。
扎克罗斯山海拔不低,到了晚间的温差极大,苏麟都不禁感觉有些冷了,看着身旁被冻得脸色苍白的杜学征,笑道:“小子!还行吗?”
杜学征正是年少气盛的时候,哪里能说自己坚持不住了,硬咬着牙道:“没事!坚持得住!”
苏麟也不再问,而是仔细的观察着周围的一切,他知道这会儿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候,再过一会儿,天就会慢慢地放亮,按照杜睿的安排,山脚下的高行真队伍的攻击时间马上就要到了。
苏麟吩咐人将所有的将士都唤醒,训练有素的战士们都从迷糊状态中醒过来,没有出异样的声响,身边的战马也都束着口,不让其发出声响。
休息了一段时间的将士,都已经恢复了大部分的体力,各自跨上战马,在原地待命,他们都是苏麟帐下精锐之中的精锐,当初的大战,飞虎军将士损失殆尽,从那个时候起,苏麟就发誓要练出一支不弱于飞虎军的队伍,为战死的飞虎军将士报仇,如今这一千人论起精锐程度,已经不比当初那只带着传奇色彩的飞虎军差了。
站在高处的苏麟,用望远镜观察着还有一些火把的亮光在移动的大食军营。据事先的情报,大食军所据守的营地是山间一处稍平坦的山坡地,那里密密麻麻的都是大食人的营帐,从山腰处一直绵延向下,附近的几个山头上,也有一些大食人的营帐。
“全都准备好,开利是,杀大食狗的时候到了,都把刀给本将军磨亮了,到时候谁敢退后,本将军手中的战刀可不答应!”苏麟用低沉的声音下达了命令。
杜学征听着,也紧攥着手中的长枪,他的脸上带着兴奋,也带着些许紧张,到底是第一次打仗,待会儿还要杀人,纵然杜学征早就做好了准备,但是紧张是在所难免的。
果然过不多时,山下突然传来一阵喊杀声,黎明时分,这会儿是人最困的时候,昨天从正午开始,大食人就在防备着唐军的进攻,神经紧绷了这么长时间,也早就疲惫了。
突如其来的喊杀声,让整个大食军营顿时乱作了一团,白狼刚刚拥着几个抢来的女人睡下,就被唐军的喊杀声惊醒了,急急忙忙的穿好铠甲,提着弯刀就闯了出来。
白狼刚刚站定,就听到一阵剧烈的爆炸声,将他吓得险些跌坐在地上,这是苏麟偷袭小分队,从山头扔下来的霹雳弹。
一听到喊杀声,苏麟就知道时候到了,立刻吩咐属下开始进攻,一千颗霹雳弹从大食人的头顶被扔了下来,一时间原本就乱作一团的大食军营,更是乱七八糟。
爆炸声持续响起,一些营帐燃起了大火,接着又有更多处营帐冒出火光,火借着风势,迅速在营中蔓延开来,照亮了整个大营,也映红了整片山谷。
火光的照映下,能清楚的看到,那些正在巡逻的大食人所骑乘的马匹也受到爆炸声的惊吓,把身上的士兵掀在地,在营内狂奔起来,其他地方的马匹和牲畜也都受惊,不断地出异样的嘶叫声,一些圈着的马匹和其他牲畜挣脱出来,在营内乱跑着。
同样受到惊吓的大食士兵们都在用异样的声音大喊着,乱窜着。在这突然打击之下,他们显得慌乱不堪,在连续不断的惨叫和惊叫声中,许多惊慌失措的大食人从着了火的营帐内冲出来,在营内抱头鼠窜,一些人身上还燃着火。这些人扑倒在地上,哀嚎着,翻滚着。
爆炸声不断地在大营内响起,大食人全都被炸懵了,有些不知所措,被炸处和附近的人已经四下逃窜,他们不知道这些出巨响,能把人和其他东西炸飞的是何物。也想不明白,自己据险防守严密的大营内,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
大食人都见过猛火油,但是何曾见过个这种威力巨大的霹雳弹,人对陌生的东西,总是有一种天生恐惧的,尽管大食人悍勇,也不能避免。
一些大食士兵好不容易制住受到惊吓的马匹,在一些将军模样的人命令下,也组织起来试图寻找这些偷袭者,只是每个人的脸上都是异常惊恐的脸色,在火光中看去更是异常的狰狞。
在营帐大火燃起的同一时候,跨上战马的苏麟挥舞着手中的战刀,大喊了一声:“跟着我,全体出击,杀!”
熊熊的大火把大食人的军营都照亮了,放眼望去,火光中到处都是惊慌失措的人在四处乱跑着,好像这样才能缓解他们内心当中的恐惧。
“杀~~~~~~~~~~大唐万胜!”
在震天的喊杀声,战号声中,一千名唐军将士在苏麟和杜学征的带领之下,从两侧坡度稍缓的山头上冲杀下来,借着地势,很快就把冲击的速度提了起来。
他们人人都是高明的骑士,虽然顺坡而下,战马不好控制,但是却也难不倒他们,好在扎克罗斯山上也没有高大的树木,大多都是长着野草,对骑兵的冲击没多少影响。
苏麟挥舞着战刀冲击在最前面,边上是出生牛犊不畏虎的杜学征,虽然他的骑术和那些久经战阵的唐军将士无法相比,但是却也¨wén ;rén ;shū ;wū¨能艰难的控制住战马,凭借着一股无所畏惧的气势,展开冲锋。
风在耳边呼啸着,和着马蹄奔跑的声音,还有唐军将士的怒吼声,战号声,这声音让杜学征止不住的全身热血沸腾。
对于参加这场战役,杜学征从来没想到过负伤或者不幸死亡会是如何样子,也压根没想会负伤或者阵亡。从被杜睿点名,让他随军出征的那一天开始,杜学征满脑子想着的就只有胜利,跨上战马,心中想的是如何剿杀更多的大食人。
我是杜学征,我是杜睿的儿子,我也是大唐的勇士!
第七篇 永徽 第六十九章 先声夺人
拜占庭君士坦丁堡的皇宫之中,利奥三世最近的心情真是好的不得了,夺回了当初希拉克略大帝丢失的叙利亚,虽然不是全部,但是能拿回一多半,也是了不得的功绩了。
喜事还不止这一件,君士坦丁堡被撤围,这座有数百年历史的皇城,总算是又迎来了难得的和平。
城外不再有虎视眈眈的敌人,大海上也看不见阿拉伯人的战船,封锁不在了,这座城市又变得喧闹起来。
当初那些在君士坦丁堡被包围期间,对拜占庭帝国若即若离的国家,这会儿也都在忙着与拜占庭帝国修补关系。
利奥三世自登基以来,还从来没这么爽快过,他得意的甚至想要在皇宫前的广场处,为自己竖立一座雕像,来显示他的功绩。
不过兴奋之后,填满他整颗心的却是深深的忧虑,他现在也猜不透自己这步棋走的究竟是对还是错了。
唇亡齿寒!
如果坐视阿拉伯帝国被大唐帝国消灭的话,拜占庭帝国的安全也无法保障,从这一点来看,他做得似乎没有错。
但是为了大半个叙利亚,就背弃大唐,和阿拉伯人私底下达成盟约,这件事怎么看,他都像是一个惟利是图的小人。
大唐会是什么反映?
原本按照他的想法,大唐帝国虽然强大,无论是拜占庭,还是阿拉伯,单个和大唐掰手腕的话,肯定不是对手,但是如果这两个国家联合起来的话,就是强如大唐也要好好的思量一番了。
可是派坎德雷瓦前往唐营之后,利奥三世的心里就七上八下的,大唐会不会按常理出牌,如果大唐不接受他的软wēixié该怎么办?
几乎就在坎德雷瓦到达杜睿大营的同时,埃及方面的唐军突然动了,薛仁贵引兵向东,直逼叙利亚边境地带。
虽然没有立刻发动进攻,但是那杀气腾腾的模样,还是让利奥三世忍不住一阵心悸,与此同时,塞浦路斯和克里特岛上的唐军也动了,海军全体出动,与拜占庭帝国的海军在地中海形成对峙。
利奥三世派出了使者,意图和薛仁贵jiēchu,只可惜连唐军的大营都没进去,就被驱逐回来了。
最让利奥三世担心的是,在叙利亚边境的唐军还不断的举行军事演习,那威力巨大的燧发枪,第一次展现在了拜占庭人的眼前。
利奥三世突然觉得,如果两国真的要爆发冲突的话,拜占庭的胜算真的不大。
不得不说,利奥三世后悔了,他真的后悔了,可是让他放弃到手的利益,他真的不甘心,而且他心心念念惦记着的还有阿拉伯人承诺的埃及行省。
利奥三世现在能做的也只是不断的向边叙利亚囤积兵力,大唐在埃及方面的军队虽然强大,但是却只有十几万人,再加上埃及仆从军,也不到三十万,而拜占庭帝国如果全面动员的话,能聚集起来的兵力,绝对不下百万之众。
“阿戈斯蒂诺将军!我决定派你前往叙利亚,去守护帝国的疆土,那是我们祖先经营的土地,如今好不容易回到我们的手里,绝对不能再丢掉了!”
阿戈斯蒂诺没有拒绝,他甚至都没有担心,他知道作为军人,他无法推拒,只能接受,服从:“尊贵的皇帝陛下,我想我们现在应该发出战争动员了!唐人在埃及的兵力虽然不多,但是论单兵素质,绝对不是我们可以匹敌的!”
阿戈斯蒂诺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满心都是悲哀,曾几何时,强大罗马军队纵横天下所向无敌,可是现在呢?居然要说出这么没志气的话来,不是悲哀是什么。
历史上的罗马军团确实强大,他们的强大也是有原因的,罗马人与希腊人同出一源。公元前2000年左右,南下的印欧民族分为两支,一支进入希腊,一支进入意大利。
但是两支的定居情况不同,希腊的生活条件相对优越,并由于史诗的兴盛树立了文字和语言的权威。
而罗马人则不同,其虽然也是城邦政治,但由于生活环境的严酷性和周边民族的wēixié,使罗马由最初的以家庭父权的聚合为基础,形成村落自卫联盟发展为城邦,所以其发展的动力,便是对外防卫与对外进攻的需要。
因此无论在王制、共和制、还是帝制时期,人民都是十分注重军功。王制时期,王是由武力强加且军功越大意味着所抢掠的财物越多。共和国时期,公职为贵族所垄断,但平民可通过积累军功成为贵族,并可以以退出战争为手段实现本阶层利益,但这仍以军功为基础。帝制时期更不用说了,强大的罗马军团横扫了整个欧亚非。
甚至可以通过对比,来证明罗马军团的强悍实力,在世界历史中,罗马与秦国都是以强大的军事闻名于世的国家。罗马在建立共和国后,便不断与周边敌人交战,渐渐扩大自己的版图,而同时期的秦国,则通过商鞅变法与不断的攻伐,由原本臣服于周王朝的诸侯国慢慢地变成诸侯国中实力最强者,并在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建立秦帝国。
由于要应付常年不息的战争,早期的罗马,实行的是高度的军事化体制。在马略改革之前,罗马实行征兵制。当时,几乎所有的罗马公民都要参加军队。根据罗马的法律,年龄在17到46岁的公民,只要不属于最低一级的地位,或者还没有参加过20次步兵战斗或10次骑兵战斗,就必须服兵役。
在进入军队以后,士兵们要受到严格的军事训练,除了各种武器的应用和其他正规军事训练以外,士兵们还必须练习跑步、跳跃、撑杆跳高、攀登、格斗,以及武装泅渡。
每个士兵还必须在背负50多公斤重的行军装备的情况下在5个小时内走完30公里的路程。这些训练十分艰苦,但生性英勇善战、决不妥协的罗马人却经得起这样的捶打。在经过长期的训练后,罗马士兵的体质得到提高,士兵意志也更加坚定,奠定了罗马赢得对外战争的基础。
战国时期的秦国,也实行征兵制,以郡县为单位征集兵员,男子服兵役的年龄,大约是15到60岁。当然,这属于战时紧急征兵的标准,在平时,秦国17岁的男子须向官府登记报告,登记后,从23岁起,要服兵役两年,一年在本郡,一年去京师或边地。在士兵的军事训练上,秦国也相当严格。当时,即使是魏国经过精心选拔和专业训练组织起来的军队武卒,也抵挡不住秦国军队的攻击:“不可以遇秦之锐士”,可见秦国军队训练的严格。
罗马军队纪律严明,一旦有不服从命令者,一律处死。此外,罗马人崇尚军人荣誉,对那些逃跑和失去武器的战士,一律处以重刑甚至是死刑。
当然,在严格军队纪律的同时,罗马还规定了一系列的奖励制度。特别的,古罗马军队的奖励制度,主要体现在荣誉方面,而不是物质方面。
比如那些把罗马人的“劲敌”打败,并在一次战役中至少杀死5000个敌人的将领,在他返回罗马城的时候,就可以举行一次“凯旋式”。
而得到奖励的将士,也会受到罗马人民的尊重。之所以只通过荣誉而不是物质方面的奖励就能激发罗马军人的斗志,主要原因应该是公元前3世纪左右的罗马,其军队仍主要由罗马公民组成,而他们对国家有一种高度的忠诚,所以,哪怕只有荣誉方面的奖励,古罗马士兵也会深受鼓舞,奋勇杀敌。
与古罗马不同,为了抗衡强邻动辄数十万人规模的军队,秦国不仅征发平民参战,在战事紧急时,奴隶、罪犯也会被送上战场。为了使成分复杂的军队拥有强大的战斗力和高度的作战积极性,商鞅变法时,秦国对赏罚做了严格的规定,有功必赏,有罪必罚。
与古罗马不同,秦国对军功的奖励主要体现在物质上,如秦国制定了20级军功爵,论战士战功的大小实行封赏,不论其出生贵贱。秦国的各级将领、官吏也按功行赏。在惩罚方面,秦国制定了严酷的法律来惩治触犯军法者,比如“连坐法”的推行,使秦军同一作战单位的将士互相监督,强化了秦军的纪律。
为了提高自己和家庭的社会地位、改善家人及自己的生活,也为了免受严刑峻法的惩罚,秦军上至将领,下至士卒,战时莫不奋勇争先,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秦军的战斗力与战斗意志。在严明的赏罚制度下,秦军的纪律也相当严明,不亚于古罗马军队。
在马里乌斯军事改革之后至公元前2世纪末,罗马对外作战的主要作战单位,是由骑兵、轻装兵、长矛兵、主力兵和后备兵四部分组成的军团。
在古罗马军团中,长矛兵、主力兵和后备兵各分为十个中队。在列阵时,轻装兵、骑兵一起位于军团两翼,长矛兵排在军团的第一线,主力兵在第二线,年龄较大的后备兵作为预备队,位于第三线。长矛兵最初使用长矛,后改为双刃短剑和几支轻型投枪;主力兵装备一种名为hasta的,用于白刃战的枪。
战前,军团列队常以中队为单位,各中队之间留下一个中队宽度的间隙,中队的纵深在5、6列到10列之间。在第一列各中队的间隙后边,是第二列的各中队,后备兵部署在最后。战时,这种军阵灵活机动,它可以按照战场需求,变换不同队形,实用性和机动性强。
秦国也有军阵,秦国军阵前方是手持弓弩、背负箭囊的步兵,步兵之后是由四匹马拉的战车和手持各种长兵器的士兵组成的近战部队,秦军阵的两翼为弩兵和骑兵,后卫部队也是弩兵。这样的军阵,远、近的攻防能力都很强,敌人尚在远处时,弓弩兵便可放箭,大量杀伤敌军士兵,特别是弩,其发射的箭射程较远、穿透力极强;当敌人冲近时,手持各种长兵器的秦军士兵可以随着战车一起冲入敌阵,打乱敌军阵脚,破坏敌军阵型。这样的军阵,颇具东方的军事智慧。
在武器装备上,秦国军队一直都以青铜兵器为主,而古罗马军队则很早便使用铁制兵器,貌似秦军的武器装备要差于古罗马军团,但其实不然。在青铜时代,能否铸造出好武器取决于冶炼青铜时的铜锡比例,如果锡加的过少,武器就会太软;锡加的过多,武器虽然会硬,但容易折断。秦人掌握了冶炼青铜兵器的较好的铜锡比例,这使其兵器在具备较强硬度的同时又有很好的韧性,性能不在当时罗马军团的铁制兵器之下。
此外,秦军还拥有古罗马军团所没有的远射武器一一弩。
秦朝的弩,制作精良,大型的弩,必须使用脚蹬,借助全身力量才能上弦,可见其击发时动能之大。秦朝的大型弩射程可达800米,小型弩射程也有150米。不仅如此,秦军的弩,还装上了世界上最早的远程武器瞄准具一一“望山”,“望山”的装备,使秦弩拥有了远程精准打击的能力。
此外,秦军的武器装备还高度标准化,秦军的很多武器装备的同一种零件都可以互换,可见其兵器制造的标准化程度之高。也许这种“标准化”从现在的眼光看来,是十分粗糙和初级的,但在当时的生产力条件下,能实现这样的“标准化”却是一件很令人不可思议的事情。
通过这些比较,可以发现:秦国军队和古罗马军队在兵源的组成结构上大不相同,古罗马军队兵源单一,就是古罗马公民,而秦军的兵源除了国民以外,还有奴隶和罪犯。
古罗马公民对国家的忠诚是不言而喻的,由此组成的古罗马军队也是一支高度忠诚于国家的军队,这也是其战斗力强的重要原因之一。而秦军由于军队组成成分复杂,其对秦国的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