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国史[上]-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游也是文武双全,活的时间挺长,80多岁,一生壮志难酬。“遗民
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一年一年盼不来,所以他最后死
的时候都是“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什么时候驱除
鞑虏,上坟的时候记得告儿我一声。当然他死后没几年金国就也
灭亡了,但却兴起了更强大的少数民族政权,幸亏老头活着时没
看见。
外国语骂街
接着另一个成就是话本。
话本实际上就是小说。比如说《三国演义》的故事,话本里
就有,闻刘玄德败,大家就流泪,听见曹操失败,大家就拍桌子
鼓掌。实际上一直到唐朝,都是以曹魏为正统。因为晋是继承的
曹魏,所以陈寿写《三国志》,曹魏是正统,蜀汉和孙吴不是正统。
到以后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包括隋唐在内,都是继承晋的意思,
以曹魏为正统蜀汉为奸逆。只有到了宋朝,才把蜀汉当做正统。
因为之前是强调谁占中原谁就是正统,现在宋朝丧失了中原,难
道能说自己不正吗,所以他就强调王道所在才是正统。长安洛阳
不算正统,王道才是正统,现在我王道跑杭州来了,我依然是正
统。那次说来,虽然刘备跑成都去了,他是汉之王道,也是正统,
地处蜀地,王乃汉王。
宋朝的这种思想观念,使得《三国演义》这些本子的底稿在
宋朝就形成了。你要是中午的时候打出租车,会发现十个司机可
能有一半在听评书,田连元、单田芳,他们普及历史知识主要就
靠评书。评书讲的那个东西,距离历史的真相其实很远,但是大
家爱听,这种东西深入人心。我小时候听,现在不听了,一听就
笑,太搞笑了,刘秀怎么杀功臣,那是刘邦,刘秀是不干这事儿。
但是这个东西很故事化,市民就爱听闲话,所以才深入人心。
元朝文学的最高成就是元曲。元杂剧和散曲,代表作是关汉
卿的《窦娥冤》。元曲为什么在元朝广泛推广,因为元朝是蒙古人
建立的。这帮人快马弯刀征服了中原,就不觉得文化有用,文化
有用能被我们打成这样吗。所以整个元朝90多年才开了16次科举,
文化几乎没有出路了。文革时代,知识分子被称为臭老九,这就
是蒙古人定的。什么叫臭老九?“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
医、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读书人比妓女低一等,比
乞丐高一等而已,所以九儒,儒生就是臭老九。臭老九的时代,
知识分子没有科举,就做不了官,他们想来想去,就把自己的满
腔愤懑,诉诸笔端。写什么东西最能引起共鸣,元曲。
就像电视剧剧本,你写小说我不看,蒙古人不认字,你写剧
本,演出来大家都能看。《窦娥冤》“你不分好歹何为地,你错堪
贤愚枉做天。”这骂谁?骂朝廷,蒙古人傻,也不懂汉语,听不懂
什么意思,要是搁汉化比较厉害的清朝,那完了。清朝皇帝汉话
水平太高,一听就明白。你骂蒙古没关系,傻不拉叽你骂吧!反
正我听不懂,我就知道羊腿好吃,这就挺好!于是上面傻统治,
下面猛骂街,助长了元曲的成熟和流传。
明
第六章
最后的汉王朝
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1
袁腾飞说中国史/上
1 乞丐身子皇帝命
假和尚化缘
1368年,朱元璋即帝位,国号大明,建元洪武,以应天为南
京。
应天就是今天的这个南京,朱元璋就是明太祖。你看那厮长
得那模样,哪有一点帝王福相啊。那脸跟那个鞋拔子似的。对,
就像鞋拔子,又像瓦刀,跟瓦刀似的满脸麻子。这是明太祖真容,
你给他画成这样,他宰了你。你美化他,把他画得跟秦始皇汉武
帝似的是吧,天庭饱满,地阁方圆,他也宰了你。所以这玩意儿
没法弄。
这个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王朝,276年里有121年皇帝
不上朝,上朝也不干好事。你看那朱元璋就不干好事,一个典型
的暴君。他即帝位,就是中国历史上出身最寒酸的皇帝。刘邦在
前朝好歹还是街道居委会治保主任,还是奥运_会志愿者,领一帮
老太太还能干这个干那个呢。你说朱元璋他是个什么东西?乞丐,
要饭的,皇觉寺出家为僧,让他化缘?中国和尚是不化缘的,你
什么时候见过中国和尚化缘?化缘的全是骗子。中国的僧人只要
化缘就全是骗子,中国的和尚是自食其力的。你像东南亚小乘佛
教,那僧人都是化缘的。这化缘在中国推广不开。就因为咱们中
国人认为,这算什么呀?这不是要饭吗?那多丢人,九儒十丐比
儒士还低级。东南亚那小乘佛教国家,它的僧人是过午不食,一
天就吃两顿饭。中国僧人不行,因为我得干活,我吃两顿饭我下
午腿软。所以你大街上碰见僧人化缘,你别理他,那都是骗子。
那回我碰上一个,阿弥陀佛。得,打住,打住,你蒙谁,你蒙我?
你冒充什么不好?有本事你冒充警察。我掏出十块钱,我说你把
《心经》给我背一遍,他都听不懂,他说《心经》?没听懂。我
说我起一头,你能往下背,十块钱就给你。你僧人哪有不会背《心
经》的?那不会,我说就是那忽悠人的玩意儿。
臭要饭登基
朱元璋后来参加红巾军,慢慢地混壮了。所以这家伙贼王八
出身嘛,是中国历史上出身最寒酸的皇帝。这种王八蛋一当政,
必然是采用暴政。你看那个世界历史上,什么希特勒、墨索里尼
不全是贼王八出身嘛。有哪一个出身高贵,受过良好教育,上台
之后就搞独裁的?没有,是吧,没听说过。准都是这么一帮人,
之前寒酸,我可有今天了,我折腾死你们。包括现在那贪官污吏
都是,十四岁以前没穿过鞋,穷怕了,一有权就乱来。陈水扁不
就是吗?从前我穷得不行,所以我一到现在,我可有今天了,搂
吧,搂。真正像布什啊切尼啊这些人能贪污?人四千多万年薪不
挣,人挣这十八万当这副总统,他贪污,你开玩笑啊。朱元璋原
来叫朱重八,俩八嘛,朱俩八,二八一十六,是不是他们家十六
个孩子,前面那些全死了,然后就剩他。也可能是十六号生的,
是吧。
朱重八他当了皇帝,他爹和他爷爷不都得当皇帝嘛,所以都
建了陵了,在凤阳建了陵,后来被水库给淹了,现在又露出来了。
建陵的时候在这立碑,不能写肇祖原皇帝狗剩,或者铁蛋儿,你
不能叫这个,还是起个名。所以他爹和他爷爷的名字,都是他给
起的。你想这种东西他要是当了官,他要当了这个皇帝,他最关
心的事就是我这个政权不能丢啊。千辛万苦抢过来不容易,我这
皇位可不能丢了,不能让我儿子再去化缘了,得千秋万代一统江
湖这么传下去。所以他要想办法在宋元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中央
集权。
首先在中央废除了丞相制度,六部尚书对皇帝直接负责。这
个跟蒙古人不会玩儿有关。原来隋唐三省六部,到了这个宋朝更
进一步,在三省的基础上又建立二府三司。宰相、枢密、三司,
等于进一步把三省的职权又给分化了,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这相
当于宰相。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那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他一般
是不怎么授予的。所以等于是这个权力分散,就这个相权就相对
于皇权就非常弱。到了元朝,中书省集权,尚书、门下全都没了。
中书省集权。所以在元朝是权臣辈出。咱们讲过中间十个皇帝,
都不得好死吧,那尽是被这些宰相给谋杀了,伯颜、脱脱之类的,
这些个奸相、权相掌起权来,来害皇帝。
2 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
冤魂三万五
到了明朝,朱元璋就要吸取这个教训,不能给予宰相太大权
力。洪武十三年,他说宰相胡惟庸谋反,就用这个借口杀掉了胡
惟庸及其党羽两万多人,这叫胡狱。这是朱元璋的第一次文化大
革命,第一次就杀掉这个胡惟庸及其属下两万多人。开国的文臣
屠戮殆尽,基本上全杀光了。太祖皇帝起兵,文靠李善长,武靠
徐达。李善长当时七十多岁了,风烛残年,封国公,开国功臣之
首,太子朱标的老师,要上法场开刀。马皇后就不干啊,因为那
个马皇后是中国历史上的贤后嘛,她就不干。不干她就不吃饭,
绝食,哭。朱元璋说别的我什么都可以听你的,这件事你别管,
我要为朱家开万世太平,你别管。后来这马皇后就说,你看一般
的老百姓家里啊,这家长都知道尊重老师,逢年过节还给送送礼
什么的,知道师恩深重。你说咱们皇家竟然要把孩子的老师杀死?
朱元璋说你甭管,李善长谋反呢。马皇后听了直乐,说他七十多
岁他谋什么反,他七十七了还是七十几了,他谋反能当几年皇上?
他这是不可能的事嘛。朱元璋不听,最后李善长一家七十多口,
全部杀掉,开国的文臣都杀光了。然后过年,借口大将军蓝玉谋
反,这是第二次文化大革命。这又掀起一场大狱,杀掉了一万五
千多人,这一下,开国的武将也被杀光了。所以经过这个史无前
例的这两次政治运动,三万五千多人啊,开国的文武功臣屠戮殆
尽,九个国公,二十多个侯全杀掉。他认为这个徐达的功劳不是
最大吗?徐达背上长疮,不能吃发物啊。结果他偏偏送蒸鹅让徐
达吃。徐达吃完了这个蒸鹅之后,这个疮就崩裂了,然后就死了。
徐达是含着眼泪吃这蒸鹅的。想当初他跟这徐达简直就是铁哥们
儿,亲兄弟那种感觉,他也下得了手。你看这王八蛋狠的!开国
之后他自己写诏旨,功劳最大的,第一就是徐达嘛,“从予起兵于
濠上,先存捧日之心。”就是徐达从那会儿就跟他干,徐要是把他
扒下来自己来,完全可以,但一直捧着他。“来兹定鼎于江南,遂
作擎天之柱。”徐达是擎天之柱,结果也难逃被杀的下场。
当初徐达的夫人进宫跟马皇后聊天,是妯娌俩的那种感觉,
当他是哥们儿,一块打天下,妯娌俩聊天就没什么顾忌。说你们
家房子真大,真好。那当然是说皇宫真大、真好了。朱元璋一听,
马上命令人把这个徐达的夫人乱棍打死。你什么意思,你嫌我们
家,你说我们家房子大,房子好,你有觊觎帝位,不臣之心。打
死之后告诉徐达,说你这媳妇太坏了,这是祸害,我把她打死了,
你谢恩吧,徐达还得谢恩。最后连徐达也给弄死,所以这是刻薄
寡恩的一个人,你看这个贼王八出身的皇上都是这德行吧。朱元
璋、李自成、洪秀全,那洪秀全就甭提了,那家伙,把他比成什
么都不算是对那东西的侮辱。那就别提了。
皇帝兼宰相
这样一来六部尚书直接对皇上负责,等于皇上兼任首相。应
该是宰相干的活,这个皇上给干了,这下可就怎么样啊?太忙啊,
皇上忙不过来啊。朱元璋平均一天要看三百多件奏章。据说他几
天要处理三千多份奏章,忙不过来,朱元璋脑袋都大了。“百僚未
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三丈犹拥被。”
朱元璋能写出这水平诗已经不错了,太惨。怎么办呢?设立殿阁
大学士。由翰林学士入职内阁,帮助他看折子,批这个折子,对,
就让他们干这个。但是这些翰林学士品级很低呀,六七品、七八
品的样子,品级很低。所以不会对这个中央构成威胁,到他以后
的皇帝,成祖、仁宗、宣宗,到宣宗朝,翰林学士品级就越来越
高了,到后来就二品一品,到最后学士管部,由各部的尚书兼任
内阁大学士。
这样一来的话,这个内阁实际上就变成了宰相。但是它比原
来的宰相的权力大大的缩小了。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以后讲军机
处也要讲这问题。这个宰相是有自己的办公府邸的,对吧。宰相
得有宰相府啊,丞相也得有丞相府。所以这个中国古代,文官最
高的加衔开府仪同三司,让你干吗?开府,建府,这就是说明你
的地位高。你有府你就可以辟僚属,像那个汉朝宰相十三曹,庞
大的一个办公机构。到了这个明朝内阁学士是在内阁,我在皇宫
里边办公,就是那个太和门一进去,两边的那个平房,那就是内
阁办公的地方。他们没有僚属?顶多有点儿秘书什么的,基本什
么事都得亲历亲为。所以等于他就不是一个国家的正式机构,他
的本差是吏部尚书,礼部侍郎什么什么,就内阁学士是他兼职,
但是他实际上干的事儿,等于这个宰相还是没有。朱元璋立下圣
旨,皇明祖训:“后世子孙不得预立丞相,臣工敢言立相者斩。”
你不能立丞相。你的大臣要建议你立丞相,你怎么办?把他杀了。
你看这宋朝皇帝的祖训——不得刑戮士大夫及上疏言事者。再看
这个:“臣工敢言立相者斩”。你敢说立相,我就宰了你。宋朝是
最可爱的王朝,他宅心仁厚,你看明朝这帮人,就没法说了。所
以中央的权力给分散了,这个中国的宰相由独相、群相到废相,
彻底没有了。
三个方向盘
地方实行三司分权:承宣布政使司,管理民政和财政;提刑
按察使司,管理监察和司法;都指挥使司,管理军政,统称为三
司。这三司的级别是这个都指挥使司最高,正二品。然后这个布
政司是正三品,按察司是从三品。他这么搞,第一是跟这个蒙古
人不会玩儿有关。秦汉的时候地方行政机构是几级?郡县两级。
然后到了汉朝郡国并行,郡国,也是辖县。东汉末年开始,州郡
县三级。隋唐两朝为了减轻人民负担,去了一级,改成州县两级。
但因为唐朝疆域太大了,州县不够,所以划天下为二十二个道,
进行监察。后来的道就变成了实际的一级掌管,变成了道、州、
县三级。北宋改道为路,路州县三级。北宋的路一级设立四个长
官,帅司、宪司、仓司、漕司。帅司叫经略安抚使,这个实际上
是权力最重的。像范仲淹,经略安抚使兼知延州,抵抗西夏。宪
司就是咱们讲过的这个提点刑狱使。仓司,即提举常平使,专管
水利、茶盐。王安石变法推行后,仓司也负责监督推行常平新法。
漕司就是咱们讲过的转运使。
所以宋朝实际上地方就是四个机构。到了元朝他不会玩儿嘛,
他又来一个行中书省。等于这个四司合一了。合一你这个权力就
大了,大了之后到了明朝,等于又给分回去,从四司变成了三司。
相当于省长由一个变成了仨。所以明朝一个省有三个省长,另外
这省的名称变成了布政司,后来又简称藩台。你看电视剧里边老
提藩台衙门,藩台就是布政司。
按察司,简称是臬台。都指挥使司简称都司。后来感觉到这
个权力太分散,政出多门不好办,就由中央派出官员巡抚某地,
无定期、无定员。到了明末,巡抚变成了正式的机构,就相当于
省长了。然后三司就变成了巡抚的下级。到了清朝,巡抚是正二
品,布政司和按察司都变成三品,成为巡抚的下级,相当于民政
厅、财政厅、司法厅、检察厅。都司就更低了,成为绿营兵里边
的中级官职。
五个车轱辘
中央改大都督府为五军都督府。朱元璋初置统军大元帅府,
后改为枢密院,又改之为大都督府,节制中外诸军事。洪武十三
年(1380)以大都督府权力太大为由,在废丞相制的同时,为防
止军权的过分集中,也废大都督府,改为中、左、右、前、后五
军都督府,分别管理京师及各地卫所。五军都督府各设左、右都
督,正一品;都督同知,从一品;都督佥事,正二品。反正一堆
都督。而且这些都督们没有调兵权。五军都督府和兵部互相制约,
到打仗的时候,都督府统兵,兵部调兵,皇帝临时派你为提督军
务总兵官到某地去打仗,所以像提督、总兵到后来也就变成了一
个实职,一开始都是差遣。这个性质有些类似如今的市容整理办
公室,一开始就是临时治事,后来这就成了常设机构了。所以这
样一来的话这个兵权就也被分散了。
这是我们讲的明朝怎么在中央,怎么在官制上进行改革,废
丞相,地方设三司。然后中央五军都督府分立。
遗体捐赠法
明朝律法森严,大明律增加了经济立法的内容。说明当时商
品经济有一定的发展。朱元璋的时候规定,官员贪污超过六十贯,
就相当于六十两白银。你贪污如果超过六十两银子,就被剥皮实
草,皮扒下来,添上稻草,做成标本传递。这是贪官的下场。不
许危害百姓。然后你这剥皮实草怎么弄呢?就是说,传递完了干
吗?你的皮做成那个法鼓,就是那个县衙门口那个,百姓击鼓鸣
冤,那鼓皮都是贪官皮。然后做这个县官的椅子的坐垫。你坐在
那里你就得想想,你前任怎么死的,你小心点。然后包括咱这汉
字数字的大写,这都是朱元璋发明的。你看他不认得字,能造字,
省得你改啊。一两银子,你把这数变十两了,这你怎么改啊?都
是朱元璋发明啊,剥皮实草,这个非常的残忍。能解决贪污问题
吗?解决不了。你扒一个十个站出来,因为能被扒的毕竟是太少
数了,你解决不了。杀几个贪官,表扬几个清官,解决得了问题
吗?它是制度的事。
3 大臣靠边站 太监说了算
处处有监控
另外就设立这个锦衣卫,由皇帝直接指挥,不受政府司法部
门管辖。有一个官员叫钱宰。这哥们儿上朝啊,朱元璋就问,老
钱啊,昨晚干吗来了?钱宰说玩儿牌,纸牌,打拖拉机。跟谁玩
儿了的?我们部里的老赵、老孙、老李一块玩儿,所以结果呢?
玩儿着玩儿着发现少了一张牌,玩儿不下去了。朱元璋微微一笑,
从袖筒里摸出一张纸牌,这是不是你昨天丢的那张牌?钱宰一看
吓的,隆冬季节内衣都湿透了。那说明跟他玩儿牌那帮人里有一
个人是谁?锦衣卫,特务。你要在后边骂皇上两句,这王八蛋,
得,今天让你血溅当场。写《送东阳马生序》的宋濂,吏部尚书,
太子的老师。上朝时朱元璋问他你昨天晚上干吗?喝酒来着,开
家宴,喝酒。你都跟谁喝?你左边坐着谁,右边坐着谁,宋濂一
一回答,朱元璋很高兴,你没骗我。笑着摸出一张图,你看这是
昨天你们的座次图。是吧,你看这玩意儿,这特务到无孔不入的
这个地步。所以锦衣卫好歹还是国家机构,锦衣卫都指挥使正三
品,还是国家机构,只不过不受这个朝廷管辖,皇帝直接指挥。
明成祖的时候设立东厂,宪宗设立了西厂,武宗设立了内行
厂,东厂西厂内行厂,由宦官统领。这可就更麻烦了,大臣一旦
有事要犯在宦官的手里,那可就惨了。明朝因为是贼王八建立的
王朝。像唐太宗,魏征揪他衣服,抓他衣服,唐太宗说你干什么
呀?你等着,我要宰了你这乡巴佬。这个唐太宗对他进行什么?
威胁。唐太宗已经都给自个儿气成这样了。但是他能杀魏征吗?
当然不能,朝廷律法在,你凭什么随便杀大臣,他犯什么罪了?
他抓你衣服,他犯哪条罪了?朝廷有律法在,不能随便开杀戒,
你随便骂大臣也不行。你骂大臣,大臣就可以抗辩。你凭什么我
骂啊?你哪毕业的?你念过学吗你?你跟朱元璋说那个,哎哟,
我就没念过,我是流氓我怕谁?甭来这个。朱元璋在朝廷上设立
廷杖,你这个跟皇上顶嘴,一言不合怎么着啊?拉着就打。有个
大臣也讨厌,给皇上上一道折子,一万七千字,你难道不知道皇
上认不了那么多字?这么厚,拉下去一百板子!正打着呢,皇上
看着折子,哎哟,这小子说得还有点儿道理,把他召回来,已经
打烂了。你想那太监打你,可有报复你的机会了,往狠里打。当
然你要有钱就另当别论,所以那时大臣上朝都身上揣着银票子,
一看自己要受刑,赶紧给钱。你要给钱的话,拿那空板子打你,
那板子是空的,听着倍儿响,啪啪啪,没事儿,就让你屁股有点
儿淤血,然后你回家就没事儿了。重点儿的就实心板子打,最狠
的是罐铅的板子,一板下去这人就完了。受杖的时候,就看监刑
人的双脚,监刑人两脚分开,你死不了。双脚一闭,立毙杖下。
而皇上他传令的时候也是有讲究的,这皇上要恨这个大臣,着实
打,那这就打死,一般说认真打,就没事。每个皇帝在位的时候
都有打死大臣的事发生,就在午门外边受杖。朱元璋这个老东西
越到晚年越厉害,这家伙可能有更年期,心理阴暗,到晚年动不
动一点儿小事就动用廷杖。所以那大臣上朝之前,全家抱头痛哭
啊,壮士一去不复还,够悲壮的。那辞职吧,你敢吗?你什么意
思?圣天子在朝,你说不干了,什么意思,立毙杖下。没办法,
只有哭,哭完了之后,还得去上朝。今天我没死,我回来了,这
就是运大福大造化大。明朝这黑暗,非常黑暗。
回回考一样
清朝就不这么黑了。清朝皇上特别有意思在哪呢?他恨谁让
太监上你们家骂你去,堵着门骂你。奉旨申斥,就是皇上口谕,
我奉旨来骂你来,你想那太监,他什么他都敢骂,你那点儿事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