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龙啸大明(木林)-第2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多尔衮想了一想,终于还是摇了摇头,道:“这次算了,就算你的人去了,心也不在那里,还是先去干屯田开垦的事吧,你说得也对,这也是大事。”顿了一顿,多尔衮又道:“但有一点要记住,如果南方的战事需要,你随时都到南方去上任,你可要做好准备。”
洪承畴道:“臣谨尊摄政王之令。”
多尓衮点了点头,道:“老洪,其实你的《平南四策》都是很好的办法,但我……算了不说这个了,总之让你去管种田的事情,确实是有些曲了你的材,但这次就这样吧,以后还会有用你的机会。”
洪承畴也怔了一怔,然后道:“臣尊摄政王之旨,如果摄政王再没有其他的事情,臣请先告退。”
多尔衮挥了挥手,道:“你去吧。”
洪承畴又磕了一个头,然后起身告退。但还没等他退出敬思殿,多尔衮又道:“洪卿,等一下。”
洪承畴立刻又站住了,低头垂手,道:“摄政王还有何吩咐?”
多尔衮道:“老洪,以你和明军交战的经验来看,这一战你还有什么要提醒我注意的地方吗?”
洪承畴沉默了片刻,才道:“其实臣以前就己经说过,依摄政王之计,攻取南京确实易如反掌,但目前我大清的首要大敌仍是商毅,因此攻下南京之后,一是要分兵驻守镇江,以遏长江水道,二是要拒守广徳,以挡浙江的北上路线,先将南京固守起来,若无良机,切不可轻率进攻浙江,还有要谨防商毅趁机攻取江淮之地,而在淮北,首要是位置就是徐州、宿州一线,因此应驻守大军在徐宿之间,轻意不可动摇。”
顿了一顿,他又接着道:“另外现在商毅还占有山东登莱之地,山东距离京师不足千里,而驻守山东的多罗饶余贝勒兵力不足,恐怕难以阻挡商家军的进攻,山东之地其他匀不足虑,唯有济南仍是山东咽喉,请摄政王千万小心。臣要说的,就只有这些了。”
多尔衮点了点头,洪承畴不愧是精通兵法的人,这几句话就道破了江南、江北、山东之地的要点,确实是一个难得的将材,又想了一想,才道:“老洪,你说得很好,我都记住了,你去吧。”
洪承畴微微欠了欠身,然后才退出了敬思殿。而在他离开之后,多尔衮又陷入了沉思中。
其实多尔衮心里也承认,洪承畴的《平南四策》确实都是金玉良言,而且也远比自己的计划稳妥得多,也许自己真的应该听从他的意见,等个三五年,等到国势稳固了一些之后,再出兵南征也不迟。说实话三五年的时间也并不一长,一转眼就过了。但……
多尔衮想到了这里,回头看了看太极殿的方向,终于又摇了摇头,现在自己是一刻也不想再等下去了,因为为了皇位,自己己经苦等了二十年,因为这本来就是属于自己的皇位,只是被皇太极硬生生夺去了,而且当年自己的额娘不惜己身殉葬,就是为了保护当时还年幼的自已,不受皇太极的伤害,并且有朝一日能够从皇太极或皇太极的后人手里,把皇位夺过来。
而现在自己苦等了多年的机会就在眼前,皇太极已经死了,在皇太极的儿子中,对自己最有威胁的豪格也死了,自己现在是大清的摄政王,权倾朝野,甚致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来比喻都不足,因为现在皇位上坐着皇帝不过是一个还不足十岁的孩子,完全由自己控制,因此自己实际就是大清的立皇帝,就算是改立为坐,也不过是举手之劳,而且就是在夺取皇位之后,如何处理与庄太后、福临都己经想好了,目前唯一欠缺的,就是一份能震住所有人的盖世奇功,做为自己登上宝座的理由。
如果这一次能够一举攻取南京,扫灭南明的首都,就算暂时还不能收取江南之地,但也能够算得上是盖世奇功,足以让自己登上皇位了,说实话多尔衮确实不愿意再多等那怕是一刻。因此才不顾洪承畴的持重之策,而一定要孤注一掷,立刻就要再发动第二次南征。
不过多尔衮也承认洪承畴最后一刻对自己的提醒的话,也确实是正确的,在取下了南京之后,确实不要急于进取浙江,先把江南守好,就算还留下一些残余势力,也不足为虑。等自己借攻去南京的战功登上皇位之后,再采纳洪承畴的建议,慢慢的来休养生息,发展生产,同时大造火器,等到万事俱备之后,再以雷霆之势,一举再扫平南明的残余力量,统一天下。这样一来自己所建立的功业将远远超过太祖皇帝、还有皇太极,足可以与历朝的开国之君相比了。
想到了这里,多尔衮才终于下定了决心,也把其他的心情都放在一边,开始认真的批阅奏章。他首先看的当然就是洪承畴写的开荒屯田方略。多尔衮也知道这件事情关系重大,因此也看得十分详细。
其实在中国历史上,每逢大乱之后,都必然会有大规模的招抚流民,进行开荒屯田,因此在这方面有很多的实际经验,而且洪承畴在明朝为官时,久任三边总督,又对陕西、山西一带的情况十分熟悉,以前也做出不少屯田开荒的工作,这次也是轻车熟路。多尔衮也看得不住点头,洪承畴果然是能文能武,确实是一个干练之材。不冤当初皇太极费尽心机,甚至不惜用庄妃为色诱,也要把洪承畴收伏过来。
说实话,当时多尔衮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看洪承畴很不顺眼,但现在看起来,虽然让洪承畴沾了点便易,但也十分划算。因此在看完之后,多尔衮立刻批阅准行。
接下来的几分奏拆都是有关这次圈地令的事情。
自从多尔衮下达了第二次圈地令之后,八旗各户先后在河间、保定、滦州、遵化等地进行圈地。这次圈地的数量达二十七万五千多倾,连带投充到八旗名下的包衣十三万三千余人。因此各旗所拥有的土地和包衣数量也都大为增加,大有大得,小有小得,就是一个普通的旗丁家庭,财产也有所増加。
因此所有的八旗贵族都十分赞同多尔兖的圈地令,甚致还希望继续扩大圈地的范围,并且也抵消了不少设立三大营,从各旗抽选精锐的不满情绪。同时家里的财产增加了,食衣无忧,旗丁们也都能够安心的出征打仗,不再加家里担心。而被选入三大营的旗兵也都能够全心的投入训练。并且也对多尔兖十分拥护。
多尔衮连续看完几份这样的折奏,也觉得十分高兴,八旗是大清的基础,只要这个基础稳固下来,那么大清的江山社稷自然也就稳固下来了。致于那些田产被圈选,以致于流离失所,甚致是被强制投充成为各旗包衣的汉族百姓,当然被多尔衮无视掉了。
一连批阅了近百份拆奏之后,多尔衮也觉得有些疲惫了,好在是现在只剩下最后一份了,把这一份看完,就可以回到后宫和庄太妃卿卿我我一番。
就在多尔衮漫不经心的拿起这份拆奏之后,才发现这是由军机处送来,打开看了一遍,不禁面露喜色,方才的疲劳也似乎一扫而光,然后立刻下令:“快,去传何洛会来见我。”
第三卷 离乱篇 第二零五章 第二次南征开始(下)
“奴材何洛会,参见摄政王。”来到敬思殿之后,何洛会先向多尔衮行礼。
多尔衮点了点头,道:“何洛会,三大营的事情,办得怎么样了?”
何洛会本来出身正白旗,但他是多尔衮的首要心腹,因此多尔衮把他转到正黄旗出任固山额真,目地当然是为了更好的控制住正黄旗。而现在何洛又付责从各旗中抽调精锐,组建三大营的事情。
不过何洛会一听多尓衮招他进见,也估计是为了三大营的事情,也早有准备,见多尔衮问起,不慌不忙从袖口里取出一份拆本,举过头顶,道:“回禀摄政王,三大营的事情,尽在这份折本之中,请摄政王过目。”
太监将何会洛的拆本转呈给多尔衮,打开一看,现在三大营的兵力为:前锋营一万六千人、骁骑营一万人、护军营六千人。共计三万二千人,分为步骑两种,其中有骑兵为一万二千人,并且有白甲兵二千三百一十七人,其余都是马兵,没有步兵。而在后面还有从毎个旗中抽选的旗兵详细数目,以及三大营的各级编制等等。
白甲兵本来就八旗之中的精锐,整个八旗的白甲兵数量一般都在五千左右,一般来说,一个牛录三百兵中,白甲兵只有十到二十人,有的牛录甚致只有几名白甲兵。
在前一阶段的战斗中,八旗兵的损失很大,白甲兵的损失也超过了三分之一,虽现在八旗各旗的兵额都己经补充齐全了,但白甲兵的选定,都是十分严格的,达不到白甲兵的准备,往往都是宁缺毋滥,因此在这段时间里,能够通过考核,成为新的白甲兵的旗兵并不多,因此现在整个八旗里面的白甲兵也只有三千六百多人,而一下子就从垼娉槌隽巳种陌准妆饺笥铮部杉笥范ǘ际浅檠〉木瘛
而抽选到三大营的旗丁,虽然也都保留他们各自的旗籍,但现在都直接听命于三大营的统领,并且由朝廷发给饷银,军器、盔甲、弓箭、马匹等等,而且在打仗时不许携带包衣跟随,同时不再受各旗的管制,当然也不占各旗的兵额。而抽出的三大营的士兵之后,也由各旗再重新抽选旗丁。
这样一来,虽然没有扩旗,但八旗的实际兵力,却多出了三万多人,而且精选出来的这支精锐人马,也由朝廷直接控制,实际也就是掌握在多尔衮的手里了,而各旗的实力不仅并没有增加,相反在精锐都被抽调到三大营以后,还有一定的削弱。
同时多尔衮现在还是正白旗的旗主,而多铎是镶白旗旗主,两白旗相加,一共有九十八个牛录,这大约又是近三万人马。也就是说,在三大营成立之后,多尔衮实际己经控制了六万多八旗人马,几乎占到了八旗人马的一半,从这一方面来说,也没有人能够与他相抗衡了。
而就在三大营建立好之前,汉军的绿营己经首先成立,全营共计有四万五千人马,其中有两万五千是从汉旗中抽选,另两万人马是从其他汉军中抽选。
和三大营都是骑兵、步兵不同,绿营的兵种构成就要复杂得多,包括有骑兵、步兵、车兵、火铳兵、火炮兵五类,分别为骑兵三千人,车兵五千人,步兵二万人,火铳兵一万五千人,火炮兵三千人。另有火炮一百五十门,包括四十门红衣大炮。但绿营的性质与三大营一样,也是受朝廷直接控制,直到这时,清廷的兵权,才被多尔衮牢牢的抓在手里了。
自从江淮战败之后,清廷也开始重视火器的制造和使用了,在这几个月的时间里,清廷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赶制火器,缺少铁源,就从百姓家里收取锅犁镰刀等等,加上清廷本来就有一批不错的铸炮工匠,因此到是赶铸了不可新的火炮火铳。
同时对缴获的燧发枪进行了改造,终于制出了清廷的自生火铳,虽然射击成功率最多只有六七成,有时还不足五成,但也算是一个不小的突破了。在另一时空里,一直到鸦片战争的时候,清军居然还在使用火绳枪。不过因为时间太短,因此只生产出了一千多支改进之后的自生火铳,另外还有八千支鸟铳,其余的五六千支是由三眼锐等其他火铳,另外清廷还仿照商家军,制做一批手榴弹,霹雳火箭等火器,也都全部装配给了绿营。可以说和另一时空里相比,清军的火器水平确实进步了不少。
看完了何会洛的报告之后,多尔衮也十分满意,三大营和绿营的编制成功,不仅能使清军的战斗力又提升一层,同时不间接削弱了各旗其他亲王贝勒的实力,确实是一举两得,因此道:“何会洛,你干得很好。这次南征如果成功了,也有你一份功劳。”
听着多尔衮的夸讲,何会洛也十分高兴,道:“摄政王,咱们什么时候开始南征。”
多尔衮哈哈一笑,道:“马上就要开始了,如果一切顺利,也许今年过年,咱们就可以到南京去过了。给我传令阿济格和多铎,让他们都做好准备,随时都可以出兵,这一时可不许有半点差错了。”
————————————
皇宫,太庙。
璞愚印道:“清廷又准备出兵南征了吗?”
墨冲羽道:“是,多尔衮己经下令了,让阿济格和多铎准备出兵。现在清廷在湖广集合了约二十二万人马,在中原约集合了十二万人马,山东也有差不多六七万人马。而且新成立的三大营和绿营的大部份人马也都己经派出去了,加上在南方己有人马,这次一共出动满旗差不多有八万多人,而汉旗基本己经全部出动,加上绿营,差不多有十万人马。不过主要的兵力都是在南方,山东只是防守,预计就在十一月,清廷会从湖广和江淮之地,同时对南方发动进攻,如果一切顺利,在十二月的时候,就能够攻下南京了。”
璞愚印点了点头,笑道:“总共是四十多万大军,满汉八旗加起来出动了十八万人马,看来这一次南征清廷可是要花血本了。”
墨冲羽也点了点头,又道:“这次进军,清军将会以西路为主,东路只是付责牵制,当然这也是我们早就己经计划好了的,圣门的大业也就在此一举了,大师你看还有什么担心的地方吗?”
璞愚印摇了摇头,道:“我看到是没有什么可担心的地方,从上一次清军南征失败之后,我们就在计划这一次南征。在西线只有李自成的大顺军可以对清军造成一点危胁,但只要是按计划施行的话,李自成根本就可以不战而退,李自成一退,整个南京的西面就都门户大开,而商毅现在驻守在东线,也是鞭长莫及。”
墨冲宇接着道:“一但清军兵临城下之后,南明朝廷必会调商毅出兵保护南京,这样一来,商毅就必须离开浙江,来到南京,只要他一离开浙江,保卫就会松懈大半,而我们正好就可以在南京下手,一举铲除掉商毅,永绝后患。商毅一死,整个南方再也没有可以抵抗清军之人,清廷统一天下,也指日可待,而我们圣门忍辱负重了三百余年,终于可以再次扬眉吐气了。”
璞愚印又点了点头,道:“不错,这就是经纬制定出来的计划,确实是周密详尽,无懈可击。这孩子果然是没有让我失望。看来就是我们都不在了,圣门有望在他手上发扬光大。”
其实这个计划他们两人都不知看过多少遍了,而且也修正过不少地方,刚才又都重复一遍,只不过是为了坚定某种决心而己。毕竟这对他们来说,也同样是期盼已久的时刻。
墨冲宇又道:“经纬和玲珑都己经在南京布置好了一切,而且玲珑还和瑶瑱会过面,看起来并没有引起瑶瑱的怀疑。而且我已经把四堂堂主、十大长老,十八位护法,还有急风三十六剑,都派到南方,去协助经纬和玲珑。”
璞愚印道:“果然是精英尽出了。看来我也必须选择了。”
墨冲宇道:“我也知道这很为难大师,但现在我唯一但心的人就是叶基辅,经纬和玲珑和他比起来,还都嫩了一点,不过如果这一次大师不愿出手,我也不免强,那么就由我亲自南下,去对付叶基辅。”停了一下,道:“不也说实话,我对他一点信心都没有。只是希望能够拖住他,给经纬和玲珑留出足够的时间来。”
璞愚印也苦笑了一声,道:“其实我也一样,当年我们三个当中,基辅的天份最高,成就最大,但偏偏是对圣门大业最不上心的人,如果他能全力相助圣门,我们也不必等到今天了。只希望这一次,他能够回心转意,我实在不希望和他为敌,不过……这种可能性恐怕并不大。”
墨冲宇道:“这么说大师己经决定了吗?”
璞愚印点了点头,道:“你是尊主,还是留在北方吧,明天我就南下。”
第三卷 离乱篇 第二零六章 哭谏(上)
琉球使臣到达南京之后,并未引起什么大的轰动,在执政的东林大臣看来,这只不过是一次正常的海外藩属国家对大明的正常朝供活动,反正这些年来琉球王朝每隔两三年都会派遣使臣到中国来朝贡一次。
至于这时的琉球王朝实际己经被萨摩藩控制的情况,虽然明朝也有所查觉,但谁也没放在心里,因为在这几十年以来,明朝本身就自顾不瑕,连朝鲜都没有保住,谁还在乎琉球怎么样了?而且这个时代缺乏海防意识的中国人,从来就没有正确认识到琉球群岛对中国的重要性,其实并不比朝鲜差多少。
当然不管怎么样,有外藩到中国来朝贡,总是一件好事,由其是现在明朝只剩下半壁江山的情况下,就更是难得了。而且琉球使者的态度也十分谦恭,不仅进贡的礼物十分丰厚,对朝中的大臣们也都各有常例相赠,完全就是一付外藩小邦朝见天朝上国的样子。不过南明的大臣们谁也不去想,琉球使臣为什么会右的这种态度,而是当作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不过明朝对这种主动来朝贡的朝贡,由其是态度谦恭的外藩,还是十分照顾的,一般来说都会回赠给十分丰富的礼物,当然在眀朝的角度说,这叫赏赐。
虽然现在明朝只剩下半壁江山,但依然还是要保持着天朝上国的气派,因此不仅给了琉球使者很高的礼节接待,就连皇帝朱由崧也被大臣们请了出来,亲自招见了琉球使臣。当然也照旧赐下了相当多的礼物。价值也绝对要超过球球的进贡,那怕是加上贡礼之外的常例。
要知道把朱由崧从皇宫里请出来可不容易,自从发生了南京事变,东林党上台之后,朱由崧也学起了他的爷爷万历皇帝不再上朝,推说自己有病,把朝政大事全都交给内阁来处理,自己却躲在皇宫里终日饮酒寻欢,而每天内阁送进宫来的折子,也都由司礼监秉笔太监卢九红上批上“准行”两个字就可以了。虽然朱由崧的这种态度,引起了许多大臣的不满,纷纷上书要求朱由崧出来亲政,但都被史可法和吴饶诟蟠蟪剂盅沽讼吕础
对于这个时候的明朝,有一个对权力完全放手,不理政事的皇帝,其实并不是一件坏事,因为现在朝中基本都是东林党一手蔽天般的控制,都是正人君子,没有所谓奸邪之徒,而且内阁的几位大臣也都是有想法,想干出一点事情来的人。因此在渡过了短暂的权力整合期之后,东林党也开始准备要拿出自己的施政纲领来。
从目前的形式来看,军事计划仍然是首要的。因为尽管商毅打败了清军的进攻,但清廷对南明的威胁始终都没有消除,东西两线的两个重要的战略要地,襄阳和徐州者还控制在清廷手里,而且现在和南京朝廷刚刚成立时相比,在军事方面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也有必要重新梳理一遍。
在南明成立之初,对南京的防卫是分东西两线布置,东边是江北四镇,西边是左良玉,而仅仅只过去了一年时间,左良玉和江北四镇中的高杰都己先后死去,而江北的另两镇,刘良佐和黄得功也都被调回来保护南京,现在东线只剩下一个刘泽清,另外刘肇基也开始自领一军,但这两人现在都是在商毅的指挥之下。而商毅尽管在名议上是江北督师,但实际上也只是付责防卫整个东线。
而现在看起来,东线正因为有商毅在那里坐镇,基本不用但心,无论朝中官员对商毅有什么看法,但却没有人怀疑他的军事能力,而且尽管商毅己经算是割据一方的势力,南京也不能拿他怎么样,但商毅对南京朝廷的态度却远比左良玉或江北四镇要好得多,因此也能够放心。
相对来说,西线就更为复杂,左良玉死后,左梦庚率部投降了清廷,而却是由败退到湖广的李自成的大顺军接替了左良玉的位置,守卫南京的东线,另外湖广总督何腾蛟手里也有一些人马,现在正驻守在长沙府。
这也是目前南明在西线的主要兵力分布情况。尽管在清军南侵的战斗中,大顺军死死守住了武昌府,保住了南京上游的安全,也算是功不可没,但毕竟李自成的大顺军是逼死崇祯皇帝的罪魁祸首,南京朝廷仍然是无法完全信任,同时又有左良玉的前车之鉴在那里,万一那一天李自成突然变了挂,也举兵东进,那可怎么办呢?因此对李自成也不能不防。
同时也有不少人对李自成的战斗力也信心不足,认为他未心挡住清军,因此在南京的门户安庆,需要一支精兵驻守,另外也要防止清军从长江上游渡江,在江南也必须留出一部份人马,驻守岳州的洞庭东岸。
于是史可法针对西线的情况,也提出了一种布防方式,一是调刘良佐和黄得功中的一部驻守在太平府,保护南京,另一路则驻守岳州,而让商毅从东线抽调一部份兵力,驻守安庆。这样一来不仅可以防备李自成突然发难,而且一但李自成不敌清军,有商家军驻守在安庆,也能挡住清军继续东进。
这个方案虽然得到了吴脑尥丛獾搅四诟罄锲渌淮蟪嫉姆炊裕善涫腔谱隰耍炊缘奶纫灿涛苛遥蛭衷谀暇┮远某そ桨兜胤苫径际巧桃愕氖屏Ψ段В绻偃蒙桃阕な匕睬欤偷扔谑侨蒙桃憧刂屏苏瞿暇┩馕В庋焕矗桃阃耆梢云窘枳啪律系氖盗Γ刂谱∧暇┏ⅲ搅四歉鍪焙颍删筒皇俏泊竽训簦侨蒙桃阈熳右粤钪詈蛄恕
而另两位内阁大臣姜日广和钱谦益的态度虽然没有黄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