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权柄大明(华东)-第1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直不变。”
听到这话,赵连在心中一紧,这个陈风看起来年纪还很轻,但是,手段已经如此老道。
这次,明显就是一次重新洗牌,其实,在鞑子围城的时候,已经有少数的大盐商离开了,这些盐商,将会被淘汰出局。而现在的这些盐商,如果支持陈风的政权,那就要拿出自己的实际行动来,重新购买盐引。
看起来是在割肉,他们也别无选择,不过,他们还有一个利益,那就是,一半价钱买盐,这样贩运出去,利润就更大了。
扬州战火一起,四处盐运就断了,就是大都,现在都很缺盐。
哪怕朝廷再想掐住盐运这个获利丰厚的行业,想要阻止贩私盐的行为,已经很难办到了,至少在各个现在起义军活动的地区,都是盐商们的目的地。
而这还会激起他们之间的竞争,率先买盐引的,肯定会在以后,占据主要的盐商地位,因为,这个价钱会一直保持不变。
不过,施彦端听到陈风的话,并没有太高兴,他皱了皱眉头说道:“我们现在按半价给盐商,为了初期的计划顺利,还可以这么做,但是以后还这么做的话,我们就相当与变相压迫盐民。现在,维护我们统治的安定,盐民也非常重要。”
盐民!这是陈风必须要妥善解决的一群人。
陈风现在,是踩着张士诚的头上去的。
而张士诚,就是白驹场的盐民,张士诚起义初期的队伍,很大一部分,也都是盐民。
所以,陈风打张士诚,就相当于是打这些盐民的兄弟姐妹,他们现在慑于陈风的军队威力,还没有敢太造次,但是,他们心中是非常抵触的。
将这些库存的盐低价卖出,这样还可以,但是以后都这么干,那些盐民的收入就会更少,这样,肯定会激起盐民的反抗来的。
种地的百姓是人,盐民也是人,这么做,是非常不合适的。毕竟,这些人也是汉人。
所施的仁政,不仅仅要针对农民,还要针对各种匠户,这是施彦端一直都在考虑的。
陈风听到施彦端的话,就知道施彦端顾虑的是什么。
想要让盐民们彻底归附自己,那就要让他们感受的在自己的治下,过的生活要比原来好百倍,所以,鞑子朝廷强加在盐民身上的各种压迫政策,都是需要消除掉的。
除此之外,还要增加盐民的收入,和现在的压低盐的价格比起来,似乎是相矛盾的。
不过,只有陈风自己知道,这中间,是有折中点的。
改进生产工艺,让生产盐的成本和劳动力都降下来。现在半价卖,算是便宜了,以后,也不低了。
到现在为止,制盐还是采取最传统的海水煮盐,在铁盘上,几名灶户为一组,日夜烧火,蒸发干了水分,才算是烧出了盐,耗费大量的燃料和人力,这种方式效率低下。
而这种沿用了两千多年的传统制盐旧工艺,直到明世宗嘉靖元年,碣石山北境鬲津河沿岸的海丰场才率先易煎为晒,将海水引入盐田,利用太阳和风,逐渐将水分蒸发干,析出食盐,这种方式,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直到二十一世纪,才算是彻底消失。
在陈风控制了盐场之后,就打算引入这种制盐方式,先初步试验,成功之后,再大规模推广,到时候,制盐的成本,会越来越低。
“现在,百姓们生活贫苦,而盐价过高,他们的饭菜中,连盐都没有,怎么能提高百姓的生活?”陈风说道:“所以,在我们控制区,盐价要控制到一个合理的程度,我们盐场产出的盐,标价也不能太高。而且,盐民们的生活,也要得到很大的改善才行。”
这…施彦端不知道陈风有什么妙招,不过,既然他这么说,就一定能办到。
赵连在一旁,只能赔笑,既然人家想要这么搞,自己也就无法反对。
“那第二条呢?”赵连问道。
“这第二点,就是我们在占领平江等地之后,要开征商税,这些地方,商业繁荣,我们有了这些税收,就能很大程度上,将百姓的负担减轻。”施彦端说道。
先靠卖盐场的盐,支持一年的开销,在占领平江等地之后,靠征收新的税款来弥补差额,这就是施彦端的主意。
陈风一直怀疑,这施彦端是否知道自己曾经和脱脱所说的话,自己也提到过,要加收商业税。
“施老先生所说非常有道理。”陈风说道:“这一切,就请施老先生为主,先制定出一个政策来,我们再择日发布,过了新年,就开始正式实行这些政策。”
“是。”施彦端说道,陈风从善如流,这点让施彦端很满意。除了善待民众之外,另一方面,就是要发展教育,整顿民风,这些,在之后,都要逐渐实施。
几日之后,这份政策就正式发布了。
元氏之乱多在民穷,夫独其君之不仁哉!良以有司,不宣德意,妄立科条,志在肥家,不恤民隐。百姓求生无路,引义不能,遂至崩解。余起兵之意,诚欲出生民于涂炭。予所在,以安全食为民之天,农桑为民事之本,有土有财只在利导,既富且教尤要提撕。令下之日,务曲体余衷,相机度宜,俾处处有生养之具,毋徒以文具相涂饰也。用命慎择长吏,嗣后以民生登耗为殿最。
宣布之后,四方欢喜。
在这份政策到处张贴之时,一辆马车,驶入了扬州城。
这辆马车并不张扬,外表很普通,车上也只有一个驽手,而车内,坐着的一个人,一路上一直都在皱着眉头。
谁都不知道,被称为江南首富的沈富,居然会只带这么点的人,就从平江来到了扬州。
沈富也是不得已,他害怕被官府知道,毕竟,现在平江还是在蒙古人统治之下,而扬州,却已经起义了,这个时候,他要是在扬州出现,被好事者知道,说不定,自己麻烦就大了。
第285章沈家的家业
沈家的财富,是有很多人惦记的。
同时,沈富也有些不解,他自认为经验老道,但是,也没有看出形势来,这个作为朝廷中的红人,官运亨通的陈风,怎么会突然变成了反贼。
现在,沈家已经和陈家有了很多的合作,要是平江的那些官老爷们想动自己,恐怕随时都会找出理由来。
更不用提,自己的女儿沈惠和儿子沈旺,都在扬州城。
沈富偷偷地来到扬州城,自然是有很大的目的的,他来的这趟,将决定沈家以后的发展方向。
马车渐渐地消失在了城内,稍后,来到了沈旺所住的地方。
猝然间见到自己的父亲,沈旺居然不知道该说什么,离自己的书信被送回家里,也就是几日的时间,父亲就来了。
“旺儿,关于惠儿的事情,我才刚刚知道。”沈富说道:“惠儿,怎么会做出如此有辱门风的事情来?”
沈富脸上的表情很难看。
如果说,当初沈惠进烟雨楼,沈富就知道会发生些什么的话,那么现在,沈富没有想到,这发生的事情,已经完全超出了他接受的范围。
陈风是很有前途的一个人,沈家和这样的人结交,对沈家是有利的,虽然两家门当户对,但是,也得走明媒正娶的途径。
现在,沈惠居然偷偷摸摸地,就给陈家生下了个孩子,这事要是传出去,沈富还不得被人笑掉大牙。
而扬州现在的局势,又如此复杂,陈风成了反贼,要是朝廷要诛九族的话,沈家还不得跟着倒霉?
“爹爹,具体的情况,旺儿也不清楚,烟雨楼在去年的时候,重新进行了装修,惠儿就跟着陈大人等人,出去游玩了一段时间,结果…”
“那是在出去游玩的时候,发生的了?”沈富问道。
“从日子上推算,恐怕是在游玩之前,惠儿就已经有几个月的身孕了。”沈旺说道。
那也就是说,惠儿进烟雨楼没多久,两人就已经有了夫妻之实?沈富的脸色越来越阴暗。
“那陈家,打算怎么交待?”沈富问道。
“陈家老爷子,来过这里几次,说要去平江登门造访,送去聘礼。但是随后,扬州就出了大事,所以,也就没有去成。”沈旺说道。
陈家反了,要是老爷子再去平江,不被那里的驻军抓了才怪。
听到他们说要去送聘礼,沈富脸上才缓和了一下。
其实,现在的情况,他心里也清楚,他虽然是江南首富,但是,他拿陈风,根本就没办法,乱世之中,有刀就是草头王啊。
说得更直接一点,沈富要的,是面子。
当然,他更需要的,是利益。
“老爷,少爷,外面有位官爷来请,说是陈大人相邀。”就在这时,一名仆人慌慌张张地跑进来说道。
相邀?沈富眉头一皱:“他来邀请谁?”
“对方说,是邀请老爷和少爷两人。”
顿时,沈富心中也是一沉,自己是悄悄进入扬州城的,没有想到,那个陈风,居然已经知道了。
“爹,要不,我去吧。”陈风说道。
“不,既然风兄弟都邀请了,那我就该前去啊。”沈富说道,说完,他苦笑了一下,陈风能够迅速地发展,占据了高邮和扬州,果然非池中之物啊。对扬州城的掌控,就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程度。
对方都知道自己已经来了,自己再扭扭捏捏的,反倒不合适。
怎么说,沈惠跟了他,自己也就是他便宜的老丈人了,他能把自己怎么样?
沈富拍了拍衣服的褶皱,向外走去。
“两位请上车。”来到了门外,已经有一辆马车等在了那里。
说话的,是一个粗壮的大汉。
看到这人,沈旺犹豫了一下,万一要是对方对自己不利,他们俩跑都跑不掉。
他还想问什么,沈富已经一脚踏上了车辕。
李铁牛看了眼钻进去的两人,说道:“两位,坐好了。”
说完,一扬马鞭,马车就动了起来。
自从上次事情之后,李铁牛和他的几个兄弟,都被调到了陈风的身边,他知道,自己在关键的时候,选择对了主公。看现在,陈大人发展得越来越快。
这次,本来随便派个人来接就行了,李铁牛无事,就亲自赶马车来了。
沈旺进了车子,由于天冷,车窗都没开,这样,马车走到哪里,他们都不知道。
他看了眼爹爹,只见爹爹已经坐在那里,闭目养神了。
无论面对什么情况,都要冷静处理,这才是做大事的人应该有的品质。
沈旺也安下心来,这里,是陈大人的地盘。
行了半个时辰,终于,车停了下来。
“两位,到了。”李铁牛说完,撩起了帘子。
沈旺先走了下来,抬头一看,这里他很熟悉。
烟雨楼。
顿时,沈旺一颗心踏实下来。
沈富也走了下来,他一抬头,却有些惊讶了。
那个烟雨楼上,那些大块的,透明的,是什么东西?
沈富早就听说,烟雨楼改造之后,就更加高档了,但是,究竟怎么个高档法,他却不知道。
现在,第一眼看到了那里,他就知道,这个东西,在江南的富裕人家里,将会有多大的市场。
而在海外,市场就更大了。
陈风手里的好东西,还真是不少!
而既然把他们接到了烟雨楼来,那自然也是想谈一些事情的,望着楼顶上的没有融化的白雪,沈富走了进去。
还是在二楼的望月厅,这次一走进去,眼前就豁然开朗,没有看到月亮,倒是看到了窗外那美丽的景色。
当中的一把太师椅上,一个人正在那里静静地喝茶。
听到门外有人走了进来,这个人慢慢地站了起来,立刻,露出了一张笑脸:“沈兄,你来了。”
都霸占了我女儿了,为何还不叫丈人?沈富心中刚刚有一股怒气上来,再看到外面的景象,顿时,所有的话就咽了回去。
这个望月厅,可以从这里,眺望远处的湖面,近处的树枝,还在随风摆动,既透亮,还不冷。
一只小鸟正在窗户上飞动着,看到外面的景象,它想要出去。但是,任凭它如何用头撞击,就是无法穿过去。
“陈大人,古人有云,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现在,陈大人的事业,更是一日千里。”沈富说道。
和上次见到陈风,这次,沈富感觉到,从陈风的骨子里,似乎又多流露出一种很自然的,又很有威严的一种气势。
随着一个人地位的提高,他的气质,也是在不断变化的。现在,陈风掌握了数万人的部队,又经历过多次战斗,他的气质,已经得到了淬炼。
不怒自威。
“沈兄,惠儿的事情,是个意外。”陈风说道:“不过,惠儿跟着我,我绝对不会亏待她,等到给玉寒丁忧完了之后,我就会迎娶惠儿。”
该死的老爹,什么事都办不好,居然还没有和沈富商量好,不过,外面兵荒马乱的,让陈祖旺腆着老脸跑到平江去,也不合适。
所以,见到沈富来了之后,陈风还是决定亲自去说,既然人家女儿都已经给自己生下了孩子,这个时候自己总得表示一下吧。
提起蓝玉寒,沈富就想到了上次到烟雨楼,沈惠提起了蓝玉寒的时候,陈风异样的表情,现在,在这烟雨楼中,陈风再次提出了这样的要求,沈富也不能再拒绝。
“陈大人,世事变迁,真是让人难以置信,没有想到,皇上听信谗言,导致了脱脱大人被贬,还居然连陈大人也遭受了冤屈。”沈富感叹地说道。
既然陈风已经说要娶沈惠,那么,两人就算是有了亲戚关系,这个时代,这种关系为纽带,是很常见的一种现象。
所以,再想想沈家也因此被卷入了这么一场是非之中,沈富不得不如此说道。
“沈兄,扬州起义,实非本意,如今朝廷内奸臣当道,谋害忠良,若不引颈受戮,那就得奋起一击。”陈风说道:“而且,这条路,只要一走,就无法再回头。”
陈风说得如此真诚,沈富突然有一种恍惚感,总是感觉,对方要将自己捆到一起似的。
“陈大人,不瞒您说,沈家的产业,主要都是在江南,这惠儿一事,我们暂且保密,还可以暂时保全沈家,若是被朝廷知道,恐怕沈家在江南的家业,就会有危险了。”沈富说道。
这是沈富最担忧的,陈风现在风生水起,可不能不顾着自己吧?
到时候,若是沈家跟着倒霉,陈风会出手相救吗?若要让沈家放弃那些家业,沈富还真是舍不得。
沈富曾经,也是一名不值,现在有了如此大的家业,都是自己辛苦努力得到的。
“这次我邀请沈兄来,也正是为了这件事。”陈风淡淡地说道。
听到陈风这么说,一直都在一旁的沈旺心中一怔,这陈大人最近一直都在打仗,气势上也总是那么凌厉,为了保全沈家,他不会让沈家迁到扬州城来吧?
沈富心里也是七上八下,不过,他依旧很平静地问道:“陈大人,不知有何妙计?”
第286章出兵江南
本来,陈风是打算用玻璃的利润来吸引沈富的。沈富是生意人,既然是生意人,那就一切都可以开价钱。
但是,沈富现在却提到了,既然两家联亲,那么,沈家在江南的产业,就会因为陈风的问题,而受到影响。
沈富的意思,只是想说明沈家做出了很大的牺牲,那么,陈风就应该在各方面,多照顾一下沈家。
但是,这个机会,却被陈风抓住了。
“沈家的家业,主要在江南,所以,为了保护沈家的家业,我将会出兵江南。”陈风说道。
陈风的话语不大,却如同一个晴天霹雳。
陈风的胃口,真是不小!
什么保护沈家的家业,恐怕都是一个借口,真正的原因,是陈风已经看上了江南!
既然选择了起兵,那就没有退路,江南,自古以来,都是富庶之地。陈风的眼光,已经不仅仅限于是扬州,高邮,而是江南的那些地方。
沈家怎么会有这么大的面子,为了保护沈家的家业,陈风不惜战火升起。
可是,陈风这么说,偏偏又是沈富无法反驳的。
别出兵江南?那沈家的家业怎么办?就只能都挪过来,那些土地,可是无法挪动的。
而出兵江南,这种军事机密,陈风既然在这里和他们说了,那就让他们沈家,无法置身事外。
有的时候,知道的事情多,可不是一件好事。
这种军机大事,陈风在这里说出来,自然是有深意的。
表面上,自己这个女婿,可算是做得够份,是在帮沈家,但实际上,陈风是为了借助沈家的力量。
沈家有什么,还是陈风能看上的?是那些产业吗?
当然不是,如果陈风是垂涎沈家的那些产业,那么,就违背了陈风的做人原则了。钱是好东西,但是,这得是凭着自己的本事赚来的才行,要是靠侵吞别人的财产,陈风自己这一关就过不了,更不用说,还无法向沈惠交代。
那么,陈风看上的是什么?
自然是沈家的海船!
陈风想要南进,但是,想要南下,却隔着一个天险:长江。
自古以来,想要南下,那就必须要造船,造出多艘船只来,组建一支强大的水军,要不然,如何才能够攻克长江对岸的防御?
鞑子虽然水军很弱小,但是,对于长江一线,防守也是比较严密的。沿岸每隔百里,几乎就会有一座城池。
而现在的陈风,什么都缺,兵马可以招集,几个月后,就能勉强训练得可以战斗,但是,造船,可不是几个月就能速成的。
一支三桅的战船,建造得半年以上的时间,一支成型的水军,得至少两年的时间。
虽然不像后世的舰队那样,需要更多的年代,但是,水军不会一蹴而就。而历史上的朱重八,就是吃了这个亏,和陈友谅鄱阳湖大战,只有一些渔船凑起来的弱小的水军。
陈风如果想要从这些常规的手段做起,那么,下江南的计划,就得推迟两三年。
陈风可等不及,只有占领了这些地盘,统治了这些富庶之地,他才能够有源源不断的赋税来源,才能够走进良性循环的道路。
现在的地盘,还是太小了。如果穷兵黩武,二十万的军队都可以养,但是现在,他最多也只能养十万的军队。
所以,陈风必须要尽快下江南,过了春天,准备妥当,就将会出击。
那么,摆在他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过江?
当手下的人报告道,沈富来了之后,陈风就突然,又想到了一个新的方案。
陈风既然已经把扬州作为了老巢,对于这里发生的各种情况,都要了如指掌,沈富自以为来得很秘密,但是,他的行踪,根本就瞒不过陈风。
沈家最大的生意,就是在海外,进行海外生意,海船是必须的。
沈家的海船中,四桅的远洋大船,就有五十多艘,每艘船水手就二百多人,可以运粮五六千石,要是载人,能乘数千人。
更不用提小型的漕船和车船,沈家有数百艘。
所以,既然有沈家这样的便利条件,正是陈风进军江南所必须的。
这种事情,知道得越少越好,现在,陈风既然说了出来,那么,就一定是有深意的。
听到陈风这么说,沈富在震惊之余,也只能附和道:“陈大人如果肯出兵江南,那是江南所有百姓的福音,陈大人免除百姓赋税,正是民心归附的好时候。”
沈富可不能说是为了沈家,江南的百姓,都翘首以待,等着陈风过去。
“不过,我们进军,还需要沈兄帮忙。”陈风说道。
自己帮忙?沈富眉头暗皱,问道:“不知我们需要如何帮助?”
如果陈风真的能够进军江南,凭借着陈风的军队的战斗力,以及那些守军的无能,沈富还真有些看好陈风。
那样的话,平江等地,全部都被陈风占领,陈风也就是能够呼风唤雨的人了,自己的女儿跟着他,也算是福气,将来,是有可能成王的。
现在四方皆起义,蒙古人的统治,算是摇摇欲坠了,作为商人,他们的成功,也是与外界的形势有很大关系的,当初的吕不韦,不也是一个商人吗?
沈富一向都是非常有眼光的。
再说,他即使想要推辞,也知道,是绝对不可能的。得到了这么大的一个机密,即使他想要退出,又怎么可能。不为同伙,便是敌人,要是自己拒绝,虽然陈风不会杀自己,不过,想要出这扬州城,恐怕都不可能了。
一瞬间,他就已经想明白了这些关键,所以,既来之,则安之。
听到沈富这么说,陈风很满意,很明显,沈富也很识相。
“我需要租借沈家一百条大船,运一些物资。”陈风说道。
“不知陈大人要运何物资,以及何时需要,船行的路线又如何?”沈富问道。
沈家虽然有船,但是,都在贸易之中,他需要将这一百条船凑起来,也需要一定时日。而船的航行,和风向有很大的关系,这些都需要提前筹划。
“明年三月,从高邮到松江,所运物资,就是五万精兵,以及这支军队的军需。”陈风说道。
寂静,四周一片寂静,似乎就是连时间都静止了。
沈富想过陈风可能会让沈富出些资金来酬军,也想过帮助陈风巩固城防,但是,就是没有想到,陈风居然是想要让沈家帮他们运军队,下江南!
而且,陈风的这个计划,是非常大胆的,没有走长江,而是选择了走海上。
长江上的防御,是非常严密的,但是,这些防御之后,就是空虚之地了。
比如松江,松江府在平江路的东部,这里是长江的出海口,东部有大量的海岸线,也有一些地方,适合他的大船停泊。
不走陆路,不走长江,直接,就通过海上,绕到了平江的后面,这简直算是个奇兵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