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权柄大明(华东)-第3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脸上笑容绽放的最厉害的,就是常遇春。
在大都城内,呆了两年多,平时最多就是小打小闹,在大都周围一带巡逻,除了一年前闹了一次打谷场之外,已经很长时间,都没有看到敌人了。
没有敌人,没有战斗,这让常遇春的生活非常枯燥,虽然,对于他来说,带着手下的黑衣军,捎带着就能把上都给端了,但是,常遇春不能这么做。
风哥交代过,不打上都,那是战略上的考量,战略!说起这个词的时候,常遇春可是拿出十成的精力来用心揣度了,还是不知道这是啥意思,总之,就是很厉害的意思。
风哥的话,不管听懂听不懂,照着做就行了,这就是常遇春的信条。
所以,常遇春一直老老实实地等着,等着,终于,王爷传信过来,要打仗了!
这一打仗的消息,顿时,常遇春这几天,都兴奋得睡不着觉。
终于等到了王爷回来,现在,他们这些人,看着王爷的样子,简直就像是见了亲人一般,一个个睁着眼睛,看着陈王爷。
陈风风尘仆仆,回来之后,本来是打算先回去休息休息的,但是,有一些事要交代,所以,才来了这里。
“王爷,您就下命令吧,我们的军队,都已经做好了准备,随时都能把上都拿下来,我保证,十日之内,就将妥欢帖木儿那个伪皇帝,带到大都来。”常遇春首先说道。
“对,王爷,我们都等着呢,打上都,咱们轻而易举。”一旁的常聚也说道。
“我什么时候说要打了?”陈风看着这些兴致很高的人,先给他们泼了冷水。
什么时候说了?常遇春一楞:“王爷,上次您派人传消息回来,不是说要我们做好准备吗?”
“对,我只是说做好准备,又没有说要立刻就打。”陈风说道。
不是马上要打?那是什么时候?一个月,两个月,还是半年?常遇春看着陈风的脸色,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我们的友军还没有到。”陈风说道:“我们这次的任务,是佯攻。我们攻上都,会引来大同的军队相救,而我们的友军,会在山西阻击大同的军队,围歼扩廓所部,等到友军完成了任务,我们才能够将上都打下来。”
听到陈风的话,常遇春脸上笑了:“王爷,您就别逗我们了,大同的军队,会出来相救?他们会在大同天天晒太阳,等着我们将妥欢帖木儿抓到了手,好让那个爱猷识理答腊当新的皇上,他们会出山西,跑到上都去救妥欢帖木儿?王爷,这怎么可能。”
常遇春轻描淡写,就将这主要的矛盾说清楚了,陈风不由得在心里感叹,虽然常遇春在别的方面很糊涂,但是,论起打仗,却看得很清楚。
陈风将这个战术讲给了朱元璋,朱元璋非常高兴,完全同意了陈风的部署,但是,陈风把这个战术在这里讲了出来,顿时,常遇春就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怎么可能!
其实,陈风也早就想到了,大同的守军,根本就不会出动。
当时的时候,自己怎么没有想到?兵情不同,战场上瞬息万变,自己又不是神仙,不能预料到这么多,到时候,陈风也会非常内疚,这次失策了!
但是,陈风依旧要这般布置,依旧要分兵出击,一路打上都,一路打大同,自然也是有自己的考虑的。
“虽然扩廓和妥欢帖木儿不和,但是,这次是关系到北元命运的一战,扩廓会顾全大局,出击上都的。”陈风说道。
陈风说得很肯定。
陈风这么一说,常遇春就收起了质疑的目光,王爷既然说了,那就一定会是如此,这是不用怀疑的,一定是自己疏忽了什么东西,自己考虑不周全,常遇春这般地告诫自己。
“所以,我们现在,是要做好准备,我们要等到友军来了大都城,养精蓄锐之后,再出动去大同,到时候,我们再出发也不迟。”陈风说道。
从这里去大同,本来就比去上都要远,而且,友军中有骑兵,也有步兵,山路难行,肯定要比自己这里行动慢。
陈风手下,都是快马骑兵,真要是打的话,三日就能冲到上都去。
“王爷,我们的友军,可否是我那老相识?”常遇春突然问道。
老相识?陈风一听常遇春这么问,就知道他说的是徐达。
“不错,这次我们的友军,徐达为征虏大将军,统帅军队,李文忠为左副将军,冯国胜为右副将军,他们三人,将带领十二万军队,前去山西设伏,而我们,率领三万骑兵,去打上都。”陈风大致地说道。
听到陈风的话,常遇春皱了皱眉头,也没有说话。
陈风知道常遇春的意思,己方三万人,打上都,对方十二万人,打大同,其实,应该换过来才对。
打上都,没什么悬念,而常遇春,只希望与最强大的敌人作战,现在,他唯一能够找到的对手,就是扩廓。
而且,山西多山,道路难行,人数多了,不一定是优势,后勤保障之类的,还会造成负担,所以,己方去打大同,其实更合适。
其实,究竟打哪一个目标,陈风也动摇过,最后,既然是朱元璋给自己拍板了,陈风也就没有再去考虑过,说让打哪个,自己就去打哪一个。
想当年,自己和妥欢帖木儿,有过数面之缘,其实,从陈风的角度来说,妥欢帖木儿没有做过太对不起陈风的事,而当时抄陈风的家,那是因为哈麻这奸臣的挑拨。
不过,现在,陈风却要去上都,将妥欢帖木儿干掉,这是个足以载入史册的光荣任务,陈风只能是在心里,对妥欢帖木儿,有一丁点的歉意吧。
“好,现在的任务,就是回去之后,养精蓄锐,我们大都军队,不出动则已,一出动,便是一柄利剑!”陈风说道。
“是。”众人们齐声答道,然后向回走去。
常遇春走在最后面,心里还有些不满意,什么一柄利剑,这次,是围着不打,一点意思都没有,还有,那大同的军队,真的会出来吗?
陈风看着常遇春,想要再多说两句,最终,也没有说出什么来。
自己手下的这支军队,一直对自己忠心耿耿,本来,自己若是当了皇帝,那么,这些人都封官进爵,位极人臣。但是现在,他们却都是普通的将领,没有得到太高的地位。
当然,陈风也在尽力地补偿他们,比如,这些人的饷银,都是非常丰厚的,而且,都是跟陈风起家的军队,忠心上没有任何问题。
这支军队,现在暂时委屈一下,以后,会有他们大放异彩的时候!陈风想起应天城内的一切,又再次充满了信心,这个贼老天,总是给自己出难题啊!
陈风从中书省的衙门里出来,进了皇宫,承皇上隆恩,这里,是他暂时的家,能够将家安进皇宫里,从古至今,恐怕就只有陈风这样一个王爷了。
当然,这是皇宫里没有皇妃,也没有皇后之类的人在的情况下。
进了家,见到了蓝玉寒等人,众姐妹日思夜盼,终于把陈风给盼回来了,自然是一番高兴,陈风没有说,蓝玉寒等人,也就没有问这次去应天,到底是何事。
当然,蓝玉寒心里清楚,毕竟,蓝玉寒是懂天机的人,最近,更是功力深厚,能够将要发生的事情,提前预测出来。
这次作战,根本就不会彻底消灭鞑子,而且,想要彻底地消灭鞑子,这似乎是个永远都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最多,只能是将他们赶到草原的深处去,只要不到中原来捣乱,也就够了。
陈风在家里呆了两日,就接到了消息,江南的沈家,已经将粮食,运到了大都来。
江南所有的商户之中,沈家的行动是最迅速的,第一个将粮食运到了。听到了沈家有粮食运来,解决了出兵的最大一个难题,陈风心中一喜,反正现在也没事,就出去看看。
第823章徐达之军
大都的北面,就是通惠河的终点积水潭,这里,是内河漕运的终点,到处都是各种商家,非常热闹。
此时,一处码头上,已经被一些士兵戒严,正在迎接着一支船队的到来。
晃晃悠悠地驶来的,都是运河上能通行的最大的船只,此时,站在第一辆船的船头上的,就是沈家的重要人物,沈旺。
虽然沈旺并不是沈家的老大,但是,由于他一直都是在和陈王爷交往,沈家的各种生意,也因此获利,因此,沈旺的地位一直在提高。
这次,沈旺更是非常看重这运粮,亲自负责押送。
到了大都,进了积水潭,终于,他松了口气,兵情紧急,可不能让沈家给耽误了。
远远地,他就看到了岸边,站着的那个身影。
陈王爷!没有想到,陈王爷居然亲自来迎接他们了!沈旺更是心中一喜,再一看,陈王爷的身边,还屹立着一个模样俊俏的女子,不正是自己的妹妹沈惠吗?
“王爷,家兄已经到了。”岸边,沈惠用手拨弄着自己眼前的一绺头发,向陈风说道。
“嗯,是啊,惠儿,你已经几年没跟家里人见面了吧?要不,等到今年夏天,你回平江去住一段时间?”陈风说道。
陈风要从家里出来的时候,沈惠正巧遇到,一听说是沈旺来了,顿时喜出望外,就跟着陈风出来。
沈惠在家里,一直都是贤妻良母的角色。沈惠不懂武功,也对陈风的各种军国大事帮不上忙,因此,她就一直在家里,照顾小孩,给蓝玉寒帮忙,打理家里的事务,她在陈风身边,虽然看起来波澜不惊,其实,也是个贤内助。
对于这个一直在自己身边默默付出的女子,陈风是比较体贴的,现在,听到她这么思念家里人,陈风顿时就说道。
“王爷,惠儿在大都,都已经呆惯了,等到以后闲了的时候,再去平江吧。”沈惠说道。
这般说着,沈旺的船只,已经率先靠岸,搭起了桥板,沈旺跳下了船,立刻向陈风行礼,说道:“有劳王爷在这里相迎,沈旺深感不安。”
“旺儿,哪里的话,我们都是一家人。”陈风说道:“这次,你们怎么这么快就将粮食运过来了?要是走水路的话,恐怕还得十日左右吧?”
陈风很奇怪,走水路本来就很慢,沈家是怎么把粮食,这么快就运过来的?
“王爷,那日在接到了您的指示之后,我回去向爹爹请示,结果,发现爹爹刚好将这两万石粮,要运到北方来,已经走了数日,我骑马,沿途追上之后,就立刻给运到大都来了。”沈旺说道。
沈富,已经提前给自己准备好了?陈风很意外,难道,是这个沈富,已经提前算出自己要打仗?
应该不会,只是凑巧罢了。
“如此甚好,旺儿,这搬运粮食,就不用你再看着了,走,到家里去坐坐,惠儿也很想家里人了。”陈风说道。
“是。”沈旺答道,看了一眼沈惠,这两年,沈惠到了大都,就很少能够看到她了。
现在再看,沈惠原本洁白的皮肤,现在,稍稍有干裂的迹象,江南多雨湿润,而北方却是风沙很大,看来,这北方的气候,并不适合惠儿常住啊。不过,王爷在哪里,惠儿肯定是跟到哪里的。
可惜了,王爷要是在应天称帝,那该多好。
沈旺的念头,只是在脑子里一闪而过,接着,就跟着陈风和沈惠,一同上了轿子,向皇宫的方向走去。
陈王爷是住在皇宫里的,这次去了,也可以到皇宫里看看,不枉来此一遭。
陈风很少坐轿子,这次上了轿子,撩开帘子一看,四周熙熙攘攘,人流很多,这些人,看到了这么多粮食运到大都来,要是里面有奸细,鞑子,也肯定会知道的。
大都一下子运来了这么多粮食,那肯定是要对外用兵了。
可惜啊,现在上都和大同的情报,都还没有传递过来,所以,陈风也不知道他们的情况。
算了,不想那么多了,至少,自己打上都,那是毫无悬念的。
陈风回了皇宫,刚想要带着沈旺四处走走,却看到一旁的刘狗儿迎了上来,说道:“王爷,有紧急军情。”
紧急军情?听到这话,陈风一凌,难道是鞑子有异动?
和沈旺告辞,陈风立刻随着刘狗儿向另一个房间走去,刘狗儿一边走,一边向陈风说道:“王爷,我们来了一个客人,急着要见你。”
客人?这客人,就是紧急军情?陈风一边走,一边思索着,来的是谁啊?
客厅内,一个人踱着步子,来回地走动着,显示着他的内心,此刻非常焦急。
他的穿着,却和普通百姓一般,出现在这里,似乎很不合氛围,若不是他的腰牌,根本就不可能进到这里来。
终于,他听到了外面的脚步声,抬头一看,一个熟悉的人,就走了进来。
“陈王爷。”此人赶紧说道:“末将参见陈王爷。”
“冯将军请起。”陈风一看此人,立刻赶紧上前搀扶,他没有想到,此人居然是冯国胜!
这冯国胜,化装成了普通百姓的模样,跑到大都城里来干什么?看他那土包子样,陈风忍住笑,问道:“冯将军,这次所来,有何事啊?”
“启禀陈王爷,徐将军命我前来与王爷商讨进军之时。”冯国胜说道。
进军的时间?还早着呢啊!陈风望着冯国胜,说道:“贵军现在在哪里?”
“我军已经在城外。”冯国胜说道:“大军为了隐蔽,所以,没有大张旗鼓,徐将军派我秘密进城,与王爷相商。”
就在城外?该死,自己的那些巡逻的人员呢?怎么连这支军队到了眼皮子底下,都没有发现?
陈风知道,这支军队其实一直都驻扎在保定路,就是为了随时会北上,剿灭鞑子,所以,一旦接到命令,很快就能出动。
但是,他们这么早来有什么用?粮食还没有凑齐啊,陈风这般想着,说道:“既然贵军已经到了城外,那为何不进城来?我已经为贵军准备好了暂时宿营之地。”
为了迎接这支十几万的军队进城,陈风提前准备好了充足的地盘,反正原来的时候,鞑子在大都的怯薛军,也是十几万人,现在,留给自己的那些守城部队住,是非常空荡的,让他们凑合几日,一点问题都没有。
“不,徐将军的意思,是我们这支军队一旦进城,就肯定会被人发觉,要是消息传到了鞑子那里去,恐怕鞑子有所防备,所以,我们是隐蔽行军的,徐将军让我秘密进城,就是想要向陈王爷请示一下,如果大都已经准备好了,那么,我军就不进城,直接奔山西而去,前去设伏。”冯国胜说道。
自己和皇上都不急,这徐达倒如此心急!陈风在心里不由得感叹,嘴上说道:“徐将军兵贵神速,但是,大都尚未准备妥当啊。”
“王爷,从此处去山西,路途有些遥远,而到上都,大都的军队快马几日就可,所以,徐将军的意思,就是我军先出动,待到我军进入山西之后,大都兵马再出动不晚。”
徐达也知道这道路的远近和难易,所以,才会迫不及待地出动,当然,他出动,也是有原因的,就是怕消息泄露。
想要达到奇袭的效果,那就是要快,快,再快!
“当然,徐将军也知道,这会让王爷为难,尤其是粮草,我军在出发时,将所有的粮草都携带了,但是,也远远不够,所以,徐将军的意思,是想请陈王爷,先将大都内的粮草给我军补充上,等到江南运来了粮草,陈王爷的军队正好可以使用,这样,都不耽误。”冯国胜说道。
他一边说,一边看着陈王爷的表情,刚刚的话,才是他来这里的主要目的!
徐达想要快速进军,但是,他粮草不足,而且,他也知道,大都此时的粮草,也绝对不够他们共同进军所需,所以,他就想到了这个计策,让大都的军队,先把他们自己的口粮,给了徐达的军队,反正后续的粮食,都是运到大都来的,而且,大都里即使军粮没了,民间也有粮食,不会饿到陈风的军队。
当然,这个想法,提的是有些无耻了,即使如此,徐达还是提了出来,对于他来说,只有胜利,才是最重要的了。
徐达这个想法,不好意思自己提出来,所以,委派冯国胜来了,毕竟,冯国胜和陈风之间,还算是有些交情的,而且,就算是被拒绝了,也不会伤了彼此的和气。
现在,冯国胜怀着死猪不怕开水烫的精神,望着陈风,结局无非就是拒绝和同意,要是拒绝了,他们的军队就进城,等待粮草到了之后再走,要是同意了,那是最好,他们可以立刻就行军了。
陈王爷没有说话,表情似乎很严肃。
冯国胜脸上的笑容慢慢凝固,看样子,陈王爷肯定是不会答应了。
第824章皇上更高明
“现在,大都军队,还有五千石存粮,而且,今日刚刚从江南,运来了两万石的粮食,这些粮食,今晚就可以运出城去,交给徐将军。”陈风说道。
听到陈风嘴里说出的话,顿时,冯国胜脸上大喜,本来还以为陈王爷是不会同意的,哪里知道,陈王爷如此大方。
大都军队的粮食不多,但是,居然有江南送来的两万石粮食,这样,一下子就宽裕不少了。
“谢王爷!”冯国胜说道。
“这两万五千石,还是无法支持徐将军的行动,这样吧,凭着我和大都粮商的关系,先从他们那里,赊借出五千石的粮食来,一并给了徐将军,这样,三万石的粮食,徐将军应该能支持一定时间,等到江南再来了粮食,我再还给这些粮商。”陈风说道。
三万石!听到这话,冯国胜更是喜笑颜开,本来,他这次来,觉得能够先要出五千石粮食来,就不错了,加上己方军队的五千石粮食,能够吃一段时间,现在,陈王爷却一下子就给了三万石!有这三万石粮食,足以支撑己方近一个月的行动!
“王爷,俺代徐将军,谢过王爷的好意了!”冯国胜说着,就要跪下来。
“冯将军免礼。”陈风说道:“这次,我们两军,虽然是兵分两路,却是休戚相关,荣辱与共。我们一同进军,都是为了赶走鞑子,徐将军如此以军情为重,实乃我大明之福。不过,此次进军,徐将军的军队是进入山区作战,恐怕有些难度,又要围剿扩廓的军队,这样吧,如果徐将军能够晚走一日,明日的时候,会有泰州军械局的一船火器运到,我分出一千的一窝蜂来,交给徐将军,祝你们旗开得胜!”
听到这话,冯国胜更是大喜,一千的一窝蜂,那就相当于一万的射手,箭雨覆盖过去,多少人都得被射死,绝对是围歼鞑子的利器。
本来,找陈风来借粮,就已经不好意思了,现在,陈风不但将粮食给了,而且,还给了武器,这怎能不让冯国胜感激涕零?等到回去了,也很有面子,看,都是我冯国胜出马,要是你们别人去了,肯定得空手而归,俺老冯和陈王爷的交情,那可是实打实的。
冯国胜乐得屁颠屁颠地走了,陈风将他送到了门口,依旧在千叮咛万嘱咐,此次去山西,一定要小心作战,虽然是伏击鞑子,也要小心,休得被鞑子给伏击了。
但是,看冯国胜的样子,似乎就没有听到心里去。
陈风送走了冯国胜,知道自己想要在大都里多呆一些时间的想法,算是落空了,徐达军队出击五到十日,就该是自己的军队出动的时候了。
打就打吧,反正,迟早都免不了会有现在这一仗的,陈风望着天上的白云,心情很平静。
“将军,冯将军回来了。”在大都城外,无定河岸的一片茂密的树林里,徐达接到了这个消息。
冯国胜,这么快就回来了?徐达抬起头来,向外面望去,就见到一个人骑着马,正在向这里而来。
“将军,俺老冯回来了。”冯国胜从马上下来,见到了徐达,脸上洋溢着笑容,不用说,这事肯定是办成了。
“王爷怎么说?”一旁的李文忠问道。
本来,李文忠是打算去的,但是,徐达一思考,还是派了冯国胜,现在,看到冯国胜回来,李文忠更焦急。
“三万石军粮,今天晚上,就会给我们从大都城内运出来,而且,我们多等一日,会有一千具一窝蜂,给我们装备。”冯国胜说道。
三万石粮食,一千具一窝蜂!听到冯国胜的话,李文忠算是知道这冯国胜为何脸上这么乐呵了,的确,这还真是大手笔啊。
“好,有了这批粮食,我们的进军,就完全有把握了。”徐达握紧了自己的拳头,说道。
其实,他在派出了冯国胜之后,就已经有信心了,陈王爷一向都以大局为重,是国之栋梁,自己提的要求,虽然有些过分,但是,陈王爷也一定会全力支持的。
现在,果然,不仅仅是全力支持,还给了自己武器上的支持。
只是…
徐达对这次进军,其实还是有些意见的。
大的战术,是皇上和陈王爷两人商议的,皇上让己方派出十二万的军队,去山西,而陈王爷出三万军队,去围上都,其实,这番布置,并不合适。
人手上有些差异,其实,让自己分出两万人来,帮助陈王爷去打上都,才更合适,这样,既有利于围攻上都,也有利于自己减少后勤补给。
当然,最好的选择,是双方的军队混和起来,比如,陈王爷的军队,分一半给自己,这样,自己的军队,战斗力会大增。
现在,徐达的骑兵,已经有两万骑兵,装备的是火器了,这些火器,来自于泰州军械局提供的三眼火铳,威力很大,但是,他们在战术运用上,还是不如陈王爷的军队熟练,如果自己的军队,和陈王爷的军队共同作战,那么,一定会进步很快。
可惜啊,皇上不肯如此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