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权柄大明(华东)-第3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出来。”

“是。”刘狗儿立刻领命回去。

虽然五十两黄金不少,但是,整个大同的府衙,这点黄金还是有的。

李孟得到了准确的答复,走到了柱子前面,一弯腰,就将这柱子,抱了起来,然后,扛到了肩膀上。

柱子有些重,恐怕在一百斤左右,但是,李孟扛得很轻松。

在这个时代,各种活计纯粹靠体力,很多人到了后世,都可以看做大力士级别的了,而在这时,都很正常。

李孟扛起来,大气都不喘,向前一看,人群都已经主动闪开了一个道儿。

这样更好,李孟就怕自己扛着走,但是前面有人挡道。

李孟走出了人群,一部分人,还跟着李孟,一同去看看究竟,李孟在路上,会不会有什么意外?

施彦端回过头来,看了眼陈风,心里还在想着,今日这事,又差点冷场啊,要是自己,无论如何,也不肯加到五十两黄金的,就那一根柱子,扛上一年,也没有五十两黄金啊。

半个时辰之后,李孟又在人群之中出现了,身后跟了个城门口的守军士兵。

“王爷,柱子已经送到。”士兵向陈风说道。

王爷!一听这话,顿时,所有的人都惊呆了,本来以为那老头儿,就是最大的官员了,没有想到,那个老头儿身后的年轻人,居然是个王爷!

朝廷的王爷,对于他们来说,绝对就是老天一般的高度的人物了。

“王爷!”顿时,有点傻了的李孟,先跪了下来:“小民叩见王爷。”

跟着这李孟,所有的百姓,都跪了下来。

不管是什么朝代,对于他们这些人来说,王爷都是高高在上的。

看着这些百姓,陈风没有想到,本来是自己这士兵的一声普通的称呼,居然起到了这样的效果,看来,一个好的名头,的确是能唬人啊。

这样更好,自己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啊。

陈风看着眼前这汉子,说道:“你叫什么名字?”

“小人是城外李家庄的李孟。”李孟说道。

“我们大明朝办事,向来说到做到,这五十两黄金,现在,都是你的了。”陈风说道。

说完,施彦端走了上来,将箱子递给了他,箱子里面多了三十两,已经变成了足额的五十两的黄金。

其他人低着头,心里都有些后悔了,早知道,自己上去扛了,就算有啥风险,为了这五十两黄金,也就值了!

李孟看着眼前的黄金,心中大喜,接过来,连忙磕头:“谢谢王爷,谢谢王爷!”

什么都是假的,真金白银才是真的,李孟在开始的时候,还有所怀疑,这五十两黄金,会给自己吗?要是不给,自己也认了,就当是白做了件好事。

现在,这金子放在眼前,闪闪发光,顿时,心中一阵狂喜。

“不用谢我,这是你应该得的。”陈风说道:“我大明朝,自从起事开始,就是为了天下的苍生。大家都是汉人,但是,却一直在被蒙古人所奴役,这是我们汉人的悲哀。我们要挺起胸膛做人,绝对不能做蒙古人的奴才!现在,我们成功了,大明朝,屹立在中原之上!”

陈风说得声音洪亮,哪怕就是一条街之外的人,都听得清清楚楚。

的确如此啊,自己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似乎没有什么察觉,但是,骑在他们头上作威作福的,的确一直是蒙古人。

咱们汉人,不能做蒙古人的奴才!

陈风的话很有煽动性,不过他知道,自己这些话的劲头,最多两天就过去了,而能够最终打动这些百姓的,还是实实在在的利益。

他们现在,看到这李孟拿了五十两金子,早都眼红了,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现在,经过连年征战,北方很多村落,都是十室九空,土地荒芜,而我们这山西,却是人口稠密,耕地不足。为了让百姓过上好日子,也是为了让我们大明朝迅速地强大起来。本王在此承诺,凡是自愿迁移到山东,河北,河南等地的,免除五年的赋税,所开垦的土地,归自己所有。而且,每个人,还给补偿一百两银子!现在就报名的话,可以立刻就将银子拿到手。”陈风说道。

免除五年的赋税,这已经是一个相当优惠的条件了,而且,陈风在这条件上,又加了更重要的一条,谁开垦的土地,就归谁所有。

现在,这些百姓虽然种田,但是,能有自己的田地的人,不足五成,其余的人,都是租地主家的土地。

在封建社会,地主和佃户之间的关系,始终是社会的一个主要关系。

现在,只要去了,那开垦的土地,就归他们自己所有,这更是让所有的人心中一震。

而且,每个人一百两银子,现在立刻就能拿到手,刚刚看着那个李孟,拿了五十两黄金,要是不红眼,那绝对是假的,现在,自己也能拿一百两银子,这也是个不小的数目了。

陈风这条件开出来,有现场的李孟做例子,果然,成功地鼓动了很多人。

但是,他们的心里,还有犹豫。

“现在,本王已经派出了一万人为先导,这些人去了那些地区,已经开始整修房屋,规划村落,先去的第一批人员,将会获得免费的住所。”陈风说道。

连房子都给你盖好了,还等着什么?陈风感觉,如果这样,他们还不能满意的话,那陈风真的就要将这些人全部都拷起来,用军队押着去移民了。

“王爷,小人斗胆,有一句话想要说。”就在这时,李孟终于鼓起勇气,又发言了。

“你说吧,有什么顾虑?”陈风问道。

“王爷,现在,还有半个月,就要秋收了,我们现在,拿了银子,是不是立刻就得出发,还是可以等到秋收之后再去?”李孟说道。

秋收!现在,已经是秋天了,庄稼很快就要收获,这又是一个丰收的季节,这种时候,要是立刻动身去外地,恐怕没几个人愿意的。

按说,李孟有了这五十两金子,已经足够一辈子衣食无忧了,但是,他想的很多,现在,趁着自己还年轻,多干点活儿,要是开垦出五十亩的荒地来,那这些荒地,就都是自己的了,自己也算是给后代积累了财富,这金子,总有花光的一天,但是这土地,却永远都是自己的了。

所以,李孟也想去,但是,那也得等到秋收之后。

听李孟这么一说,施彦端恍然大悟,前段时间,自己一无所获,难道是这个原因?

陈风在心里入明镜一般,看来,这个原因,虽然不是最主要的,也要占一定的比例啊。

“那是自然,现在,只要先报了名,就可以领到这一百两银子,等到秋收之后,最晚九月,就得动身前去,十月底,要是谁还没有到的话,那就休怪本王不客气了。”陈风说道。

要是太过仁慈,也是不可以的,万一有人拿了银子跑路,那陈风就做了亏本的买卖了。

“而且,只限从今日开始的五天,这五天之内,凡是到大同府衙来报名的,都可以领到银子。”陈风说道。

规定了这个期限,陈风也是想要造成一种紧张的气氛,而且,有这五天的时间,足够大同周边的那些村民,知道消息,确定是否来领这银两。

这是陈风第一步的工作,当然,还得有后手。

“既然王爷这么说,那小人就先报名了。”李孟说道。

虽然李孟知道,自己这样回去,爹爹不知道要怎么责罚自己,但是,他坚信自己这么做是正确的。

“好,施老先生,咱们就在这里设立报名处,现在就开始接受报名。”陈风说道:“刘将军,去找常将军,先取出一万两银子来,咱们现场就发银两。”

第883章勒索银两

虽然朝廷很缺钱,陈风这里可不缺,随着他的命令,很快,常遇春就从府衙里面,搬出了大批的银子。

这些银子,在府衙前的空地上一放,顿时,还在观望的人,终于忍不住了。

“在报名之前,本王还有一句话要说。”陈风说道:“如果要是有人,只为了拿这一百两银子而报名,糊弄本王的话,那他的下场,只有死路一条,现在,连鞑子皇帝,都做了本王的俘虏,没有人能逃脱本王的手心。”

陈风这话,算是最后一遍震慑了,人群之中的几个混混,听到陈风的话之后,终于忍住了,没有敢上前。

现场的事,由施彦端组织就可以了,陈风完成了这工作,踱着步子,回了府衙里面。

虽然现在好像很顺利,但是,陈风知道,自己还有一件事要做,得把自己在这里做出的那些决定,制定的那些政策,报告给应天的那位皇帝。

其实,陈风现在这么做,就已经算是先斩后奏了,不过,皇上将这件事交给他,又一文不出,陈风想怎么做,那就怎么做,只要给他完成了最后的任务,那就皆大欢喜。

陈风的奏折,随着驿卒,几日之后,到了应天。

大殿之上,朱元璋气色很好。

“现在,我大明朝,已经彻底将鞑子,驱逐到了塞外。徐达的军队,已经攻占了山西全境,不日将班师回朝,这次,我军北伐,再次大获全胜!”朱元璋手里拿着徐达的奏折,向着下面的群臣说道。

龙颜大悦。

的确如此,这次北伐,皇上已经等了好久了,在凑齐了人马之后,连粮草都是赊借出来的,就在这种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大明朝的勇士,不畏艰难,最终完成了任务,这是整个大明朝的一件大事!

“启禀皇上,更扬我大明朝天威的,就是鞑子皇帝,已经降了我大明朝,这代表着整个元朝,已经彻底地终结。”刘基出来说道。

鞑子皇帝!提起这个,就更让朱元璋兴奋,如果有可能,他真想让将鞑子皇帝带到应天来,自己揪着他的胡子问问,成了大明朝的俘虏,有何感想。

“启禀皇上,现在,鞑子皇帝还暂时留在大同,究竟如何处置这鞑子皇帝,需要皇上考虑了。”刘基继续说道。

刘基关心的是大事,现在,怎么处理鞑子皇帝,关系到大明朝的形象。

怎么处置?朱元璋早就在心里有了主意,上次说俘虏了鞑子皇帝,朱元璋就想要下令了,可惜,当时陈风已经将鞑子皇帝,带到大同去了。

现在,刘基这么一问,朱元璋立刻说道:“虽然鞑子当初统治我汉人的中原,犯下了很多罪恶,但是,我天朝,是可以原谅这些人的过错的。现在,鞑子皇帝投降了我明朝,更是要从轻处置,朕决定,派鞑子皇帝,入驻云南大理,为我大明,镇守云南。”

朱元璋这么一说,群臣在心里都是一阵嘀咕。

本来,他们以为,皇上会将这鞑子皇帝,依旧留在上都,毕竟,现在大明朝已经派了花云镇守上都,鞑子皇帝去了,也就是软禁的结果。

但是现在,皇上的做法,更加直接了,鞑子本来是北方人,喜欢草原,现在,将鞑子皇帝,扔到南方去,还是南方的边陲,到了那里,仅仅是气候不同,说不定,就会让鞑子皇帝一命呜呼,皇上根本就不打算让鞑子皇帝多活几年。

“皇上英明。”刘基说着,退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看到了刘基退了下去,另一面的李善长,一直都没有说话。

这次朝廷北伐,其实损失也不小,两万将士,都长眠在了北方。但是,陈王爷的军队,伤亡却非常小,这不由得让李善长有些怀疑,这陈王爷,该不会是在故意消耗朝廷的力量吧?

这件事,得等到徐达回来之后,问过徐达,自己就能够推测出来了,现在提出来,只会让皇上扫兴。

虽然这件事不提,但是,还有另外一件事,李善长觉得,得让皇上知道了。

“启禀皇上,现在我们战事已经结束,这迁移百姓之事,也该尽快进行了,但是微臣听说,陈王爷在大同,没有着手征发百姓,反而正忙着勒索当地鞑子官员的钱财。”徐达说道。

徐达这么一说,顿时,朱元璋就是脸色一沉,向着一旁的刘基问道:“青田,有这等事吗?”

李善长在一旁表情严肃,肚子里却满是偷笑。

陈王爷这个人,什么都好,会打仗,会做生意,但是,不知怎的,居然也学会了敲诈勒索这一套,他在大同城内,让那些鞑子官员,掏出一万两的银子来。有钱的,无罪释放,没钱的,就一直关着。

陈王爷手里,按说不缺那几个钱吧,他这么做,恐怕就是在玩弄那些鞑子官员而已,但是,他这么做,却是严重地触犯朝廷的律法的。

你陈风当王爷又怎样,那也不能知法犯法!而李善长现在提出来,其实也是在给皇上出难题,反正现在鞑子也赶走了,就看皇上有没有胆量跟这个陈王爷对着干,如果有,那以后,就有反目的可能。

朱元璋一听说,脸一沉,问起了刘基。

毕竟,整顿吏治,这是刘基的任务,刘基惩治了那么多的贪官,现在,轮到了陈王爷,那也得有个说法。

难题,一下子就摆到了刘基的面前。

刘基自然知道,事实的确如此,但是,他能够说吗?

刘基负责官员的廉洁问题,自然也注意到了陈王爷,在大同,陈王爷对那些鞑子官员的作为,刘基是在前几天就知道了的。而这样的事情,如果说给了皇上听,那陈王爷的做法,是非常欠妥当的。

但是,如果在这里说了出来,那皇上肯定要让自己彻查此事,陈王爷!现在,全天下,谁敢去查陈王爷,搞不好,会让刚刚建立好的大明朝,再次陷入分裂的边缘啊。

这个李善长,简直就是没事找事,他的眼睛,只盯着这种事情,却不顾大明朝的江山社稷啊!

刘基在心里不断地嘀咕着,但是,嘴上怎么说,还真是没有想好。

“青田,李爱卿说的是真的了?”朱元璋看刘基不说话,嘴里终于吐出了这么几个字。

“陈王爷这么做,一定有他自己的主意,微臣想,陈王爷肯定是为了我大明朝的江山社稷考虑…”刘基的话没有说完,就听到一旁的李善长开口了。

“刘大人,陈王爷勒索那些鞑子官员,每人一万两银子,这也是为我大明朝的江山社稷啊?”李善长说道:“那些鞑子官员,只要降了我大明,那就是我大明的子民了。”

每人一万两!这句话,在所有人的耳边奏响。每个人,勒索一万两银子,这可是自从明朝建国以来,最大的一起贪污案啊!

现在,就看皇上怎么处理了。所有的官员都无语,他们知道,这其实是丞相在向陈王爷挑战了,也算是在向皇上挑战了。

朱元璋眉头猛地跳了一下,听到李善长说每人一万两银子,朱元璋就知道,这本来不是李善长的职责,李善长调查得这么清楚,就是想要把陈王爷扳倒。可惜啊,现在的时机,根本就不到,这个时候,自己怎么能和陈风对立。

但是,在这大殿之上,自己若是不表态,那又是绝对不行的,大明朝,吏治清明,任何人都不能搞特殊,否则,以后怎么对待别的官吏?

“启禀皇上,陈王爷送来奏折。”就在这时,一旁候着的李公公,接到了一名太监的报告,过来向朱元璋说道。

本来,一般人的奏折,都是要先送到中书省去的。但是,陈王爷比较特殊,很多奏折,直接呈到皇上这里来,而今日这奏折,来得还真是时候。

朱元璋一听,立刻说道:“呈上来。”

下面的李善长搞了个没趣,本来,皇上若是不表态,自己还有很多话可以说的,但是现在,他只能感叹,这陈风的奏折来得太及时了,但是,不管如何,这贪污的事情,都是要有交代的。

看你怎么躲过这一劫!李善长暗暗地想到,一边用眼角观察着皇上的动作。

朱元璋在龙椅上,打开了奏折,只粗粗一扫,就脸上一阵喜悦。

顿时,李善长心中一沉,就看皇上这表情,李善长就知道,这次,自己的计划,肯定又白费了。

不过,就算是陈风他怎么解释,能够说清楚这勒索鞑子官员之事?

“陈王爷一直忠心爱国,怎么会做出有违国法之事来,李善长,以后你再当庭启奏的时候,一定要调查清楚了再说!”朱元璋放下奏折,向李善长说道。

这次,朱元璋连李爱卿都不说,直呼他的名字,可见对于他今日的行为,也算是比较愤慨了。

李善长一听,立刻低下了头,说道:“是,都怪老臣一时糊涂,没有调查清楚,不过,陈王爷勒索的数十万的银两…”

李善长绝对不相信,陈风能够将这事解释清楚。

第884章画饼充饥

“这也都怪朕,怪不得皇弟。”朱元璋说道,说完,向身边的李公公说道:“将这奏折,呈给李大人,让他读给百官听。”

这奏折,本来李善长还以为自己看不到,现在,听到朱元璋这么一说,立刻就恭敬地伸出手,很快就接到了李公公递来的奏折。

翻开,李善长扫了一眼,脸上的表情很奇怪,接着,读了起来。

“承我朝天威,微臣陈风,不辱使命,来到大同,现在,已经征发了万余劳力,先到河北,河南,山东之地,休整住所,为大批移民准备。现在,山西新附,若强行命令百姓迁移,唯恐滋生内乱,故臣绞尽脑汁,希望可以让百姓们自愿迁移。对于首批迁移的百姓,微臣为每人发放百两白银,免除五年赋税,并且承诺,他们所开垦之荒地,为他们所有,望皇上恩准!”

当李善长读到百两白银的时候,明显地顿挫了一下,语调也古怪起来。

下面的群臣,心里也是别有一番滋味。

这还用说吗?他们这些人,在整个明朝,那可是数一数二的大人物,跺一跺脚,都得大地颤动。但是,他们的俸禄,哪怕就是正一品的最大官职,一个月,也只有米一百多石,而折合成银子,理论上说是一石米折合一两银子,但是实际上,仅仅有一二钱银子。

也就是说,正一品的大员,一个月的俸禄,才十几两银子。当然,他们根本就见不到银子的模样,朝廷发放俸禄,从来不发放银子,都是发米,或者发钞的,而上个月,发的是胡椒粉。

现在,一个百姓,就给一百两银子,这简直是让他们无法想象的,陈王爷还真是大方!这个时候,他们甚至感觉,自己不在这朝堂之上,跟着去开荒算了。

“只有让首批的百姓主动前往,微臣才有计策,让后续的百姓,能够主动前去开荒。而这初期的银两,微臣深感荣幸,大同原来的官员,主动捐献了出来,他们为之前在鞑子手下做事,深感惭愧,感受到我朝皇恩浩荡,因此,为了迁移百姓,哪怕就是将全部家当都捐献出来,也无法表达自己的忠心。大部分的官员,都捐了万两白银。…”

陈王爷的奏折,简直就像是说白话一般,可见,陈王爷从小就没受过良好的教育,但是,这番说出来,却更有一种亲切感。

虽然陈王爷说的是这些鞑子官员主动捐献,但是,毫无疑问,肯定是陈王爷勒索来的,如果这些银两,进了陈王爷的腰包,那陈王爷这贪污的罪名,绝对是坐实了的。

但是现在,就完全不同了,陈王爷不是贪污,那是在为朝廷办事,朝廷不给陈王爷半点银两,陈王爷自己找鞑子官员要,虽然这过程有些不光彩,但是,完全是正大光明的。

皇上都表态了,谁还敢揪着这件事不放?陈王爷没有任何错误。

“陈王爷一心为国,这次迁移百姓,如果能够让百姓主动过去,这也是弘扬我朝天威的一个好机会,陈王爷用心良苦。”刘基说道。

“有皇弟为朕办事,朕非常放心。”朱元璋也说道:“给皇弟传旨,他的这个做法,朕非常赞同,迁移百姓,是一件大事,为了筹集到资金,可以让那些鞑子原来的官员捐献。”

连朱元璋都同意了,李善长自然已经没什么话可说,低着头,一句:“皇上英明!”就算是过去了。

心里,虽然有些不痛快,但是,李善长知道,这件事,自己不能再提了,其实,刚刚的时候,皇上的话就说得非常清楚了,以后这种事,即使再有,自己也不能在朝堂之上提出来,最好是私下里向皇上禀告。

李善长非常无趣。

从山西迁移人口,这种事情如果让李善长来做,那绝对是用士兵押送过去,他没有想到,这陈王爷还动了这么多心思,皇上的意思,是在迁移完人口之前,不让自己找陈王爷的麻烦了。

此时的陈风,并不知道自己这奏折,起了这么大的作用,在关键的时候,给朱元璋解了围,否则,朱元璋就得不得不派刘基,过来调查自己的行动了。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虽然压榨出了那么多银两,但是,对于陈风来说,这些钱物,都只是个数字而已。

现在自己有多少钱,恐怕连自己都不清楚,当初的时候,陈风本来是打算掏自己腰包的,现在,有了这些官员的捐助,陈风才省去了这道手续。

自己贪污?什么笑话?

陈风接到了应天的报告之后,只是一笑了之。

陈风有自己的考虑。

想要维持现状的关键,就是平衡,对于君王来说,重要的,就是制衡。

虽然李善长对陈风非常不友好,屡次给陈风使坏。但是,陈风只要手里有充足的实力,就是皇上,也完全奈何不了自己。所以,陈风并不担心自己的安危。

同时,陈风也不打算对付李善长。现在,有李善长在朱元璋身边,朱元璋会把他作为监视自己的工具。而且,李善长是朱元璋起家不久之后就投靠的,无论如何,现在都是个心腹。

先放着,等到以后,合适的机会,陈风再下手也不迟。

当初的胡惟庸,是触及了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