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战国之平手物语-第1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汎秀能看出来,岩成友通如此姿态并不是真的担心受处分,而是做给对其不信任的同僚们看的。但他也没说破,毕竟这算是主动维护团结了,说出来反而不美。
  作为征讨三好势力的“取次”,他是在先头部队登陆两天之后来到淡路岛的,身边带了本部兵力及杂贺佣兵总计五千人,用了所有闲置船只,仍是跑了三趟才运输完毕。
  现在狭窄的淡路岛上,已有了平手麾下的七千多人步兵,以及三千余水军,还有战船二百八十只,以及八艘新到货的二手葡萄牙军舰。
  然后安宅家这边,直属兵力加上六家愿意配合的豪族,总计两千多可战之兵,一百五十只战船,包括了十余艘大型的安宅船。
  敌人则以船越景直与菅达长为首,聚集的兵力估计在三千到四千之间,战船估计在二百五十左右,分十二座城塞据守,其中绝大部分离海岸线的距离都在三十町(3km)之内,但也有少数深入内地的。
  岩成友通早在汇报之前,便当机立断,亲自带人进军到敌城周围驻守监视,起到震慑作用。
  不过水路上就没有办法了,自家船只要分出一部分做运输,无法完全封锁港口,两日之内,根据九鬼嘉隆所说,他眼睁睁看着许多装载着十几二十人的快船逐一驶入淡路岛,估计岛上的守城军至少得到了四五百援助。
  军力是对方两倍以上,不过敌人躲在城墙后面,有地利优势。而且四国的三好家显然马上就会做出反应。
  虽然平手汎秀的神态还是很淡定的,但其他人都脸色严峻。见状汎秀也没安排寒暄,便在州本城内反客为主,召开军议。
  随着一声令下,刚加入平手家没多久的木下秀长和小西行长一前一后走入御馆,前者从怀中展开一幅巨大的布制地图,放置在地板上,后者搬来两堆围棋的黑白棋子,作为指示物使用。
  “志知城的守军,根据目测应当在五百至九百之间,此城建有水堀、土垣、石墙,而且箭橹众多;庄田城有确切消息,八百三十人,城郭比较简单,是泥木结构,但存有铁炮二百;郡家城根据乡人透露大概是七百余,其守军是岛上最善步战的田村家;栗原城守备力不明,但不会超过三百……”
  根据汇总过来的消息,木下秀长和小西行长两人将对应数目的黑色棋子堆到地图上的指定位置,每一枚棋子代表百人,偏差幅度较大的取中值,完全不明的摆上推测的数字,但将棋子倒过来放,以表示区别。
  完成此事之后,这两名侧近众,又用白色棋子描绘出本方军势的布置。
  “真不愧是平手大人,军法神妙。”安宅信康啧啧称奇,似乎是第一次见到类似方式,表现出明显但又有限度的惊讶。
  汎秀心下却不以为然,他是希望能做出沙盘来的,但那对地理侦测能力要求有点过高,暂时还不太现实。
  棋子摆好之后,平手汎秀从身边的侍从那里接过一盏茶水,啜饮了两口,很随意地挥了挥手,开口道:“看来平定淡路的过程,是免不了一战了。各位有什么想法的,可以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这话音一落地,旁边佐佐成政早已按捺不住,伸出手指在地图上虚花了个圈,说:“敌方将兵力分散于十二座城中,说明他们十分仓促,缺乏准备。今日鄙人在路途中注意过淡路国的建城习惯,防御并不甚严密。岛上木材很多,取来火攻或制成器械,那些二三百人的小城,并不难破。待到小城皆破之后,挟胜之威,再攻剩下三座较大的据点。”
  说完之后,未等旁人做出反应,片刻又补充道:“多亏主税殿(岩成友通)应对得当,派人监视,隔断了十二座城之间的联系。现在敌方就算想明白该集中兵力,也来不及了。”
  这番言辞,显示出佐佐成政与岩成友通在军事上的思路比较一致,两人短暂对视了一下,生出一点惺惺相惜之意来。
  有几人反应较慢,听了分析才知道岩成友通的意图。
  从军事角度讲,佐佐成政所说似乎是有道理的。但这又引起其他方面的担心。
  素来谨慎的九鬼嘉隆提出询问:“依据佐佐殿所言,平定淡路全岛,不知要几日功夫?”
  佐佐成政对上位的平手汎秀施礼致意,随即不假思索地说:“若平手监物殿将军队委任于末将的话,半月内保证攻下十二座敌城中的九座。余下三城,至多再加上二三十日。”
  九鬼嘉隆犹豫了一会儿,小心翼翼地质疑道:“佐佐殿的武勇,自然是令人钦佩的,在下深信您可以如期攻下城塞。但这么算下来,总计需要一个半月才足以平淡路,但四国三好家的援军或许不会给我们那么长的时间。”
  安宅信康插话道:“筱原长房早已发了召集令,只是四国豪族反响不甚积极,进展缓慢。若是他以数千精兵突袭的话,最多两三日就该到了。但若他准备集结大军,恐怕没有十天半月是不能成行的。”
  他的发言让平手汎秀微微有些诧异。
  这个诧异不是对于话的内容,而是对于其态度。
  因为预先设计的套路出了问题,所以汎秀一登上岛,就要处理军议,来不及对安宅信康的待遇做出安排。那家伙似乎也不着急,竟然也毫无心理负担地开始为战事献计。
  以前写过的那些鸡汤软文,早已瓦解了其心防,使安宅信康一直将平手汎秀视作良师益友般的存在,今日见到真人,潜意识里就自然而然地改变了立场。
  这一点汎秀自然是想不通的。他只能理解为,此人要么是松永久秀般的枭雄,要么是不太懂人情世故的愣头青。
  看这架势好像后者可能性更高啊……
  听了安宅信康的补充,九鬼嘉隆越发显得有理:“就按半月计算,依佐佐殿所言,半月只能打下九座小城,三座较大的城塞则无法攻陷。届时筱原长房大军到来,岂非有腹背受敌之庾?”
  佐佐成政满不在乎地说:“筱原长房总不能飞过海峡。可以派遣水军阻断海域,令其无法登陆即可。只需扼守六十日,定能攻下淡路全岛。”
  话音落地,九鬼嘉隆脸色一沉,不再回话,只把无奈的目光投向平手汎秀。
  汎秀能理解他的想法。
  九鬼水军虽然投靠织田之后,得到一定扩充和发展机会,但底子还是有些薄弱。三好除了依靠淡路水军之外,在阿波赞岐两国也是留有一些战船的,要扼守海路六十日,就必须与之正面鏖战。
  平手汎秀从和泉豪族中收拢的水军战力衰弱,聊胜于无。他自己新购买的八艘葡萄牙战舰,尚未得到验证。真要打起来,只能依靠九鬼的手下。也就会形成水军流血,陆军立功的局面。
  牺牲掉杂牌水军换取平定淡路岛的时间,从军事角度或许是值得的,但对方并非平手的家臣,而是被信长派过来的援军。若真做这个安排,那就把人得罪太狠了,对自己的政治资源也是一种伤害。
  况且九鬼万一不听命,而是以鱼死网破的态度回去告状呢?
  末座处,和泉水军的淡轮、真锅两人脸上也有点发苦,但相对要好得多。因为他们是老老实实地投靠在平手门下,一直秉持着忠犬姿态,是自己人。万一战损太多,平手汎秀作为一个理智的主君,肯定是会给予补偿的。否则以后谁还肯替他卖命?
  这也是服部兄弟才具凡庸,依然受到重视的原因。
  佐佐成政无意中拉到了不少仇恨,但汎秀与他自幼相识,心知此人绝对是出自公心。
  安宅信康还没搞清楚情况,他疑道:“莫非各位忘了,筱原长房那边,不是已经有了内应存在吗?就算放他的大军进岛,也不必为此担心。”
  九鬼嘉隆嘴角抽动两下,尽量含蓄地答道:“安宅大人未免稍有些过于乐观。既然船越景直那里出现了未能预料到的变化,那么后续的所谓内应,就均不可报以太高的期待了。”
  于此事毫无关系的寺田安大夫也得以列席军议。他对于水军的存亡安危就毫不关心了,只是眼里闪着跃跃欲试的光芒,看上去迫不及待就要请战。
  先锋他肯定争不过佐佐成政,但是作为和泉国人众的代表,平手权力体系中的重要一员,次锋还是可以尝试一下的。
  岩成友通思索了半天,委婉地表达态度:“佐佐殿提出的战法,确实有些缺陷,若能找出十全十美的计策,那就更好了。”
  言下之意,就是如果找不到别的计策,还是建议用当前这个。
  议论纷纷之时,也不是没有特立独行的人,比如庆次那厮就依然在走神,而且有气无力地塌着脑袋,似乎快要睡着了……
  “咳咳!”平手汎秀眼看讨论得差不多了,开始作总结。他先是重重咳嗽了一声,对着开小差的家伙瞪了一眼,而后义正辞严地大声道:“用这种方法,就算攻下淡路,那些豪族也会认为本家只是投机取巧,各个击破罢了,未必会信服。从明日起,只保持最外层的包围,撤除对敌方十二座城的隔断,允许他们自行联络,再约定时间,堂堂正正地决战。”
  此言一出,众人包括庆次在内,皆是大惊失色,哑口无言,一齐盯着汎秀,像是看到了什么灵异事件一样。
  连被汎秀认为愣头青的安宅信康也觉得这话太不靠谱了。
  你撤除隔断,让人家汇合,敌人就会主动出城一战吗?肯定是会交汇起来,聚到最坚固的三座城里,互为犄角啊。
  那强攻的难度不是又增加了吗?
  唯有岩成友通多了个心眼,他瞧见平手汎秀的亲信河田长亲坐在下首神色如常,心中虽不明了原因,却也安定了下来。


第十二章 兵粮战术
  平手汎秀之所以能在军议会上慷慨陈词,是因为他及时得到了想要的情报。
  早在三四月份,岩成友通还率领着先势,在淡轮港做集结准备工作的时候,平手家的另一部分人已经开始悄悄行动起来,由服部秀安带队,忍兵十名,保护着检地奉行平手季胤,化装成商家雇员和保镖,藏在商船上,登陆了淡路岛。
  服部秀安是直属亲信,其工作内容历来不为其他家臣所知。平手季胤作为一门众出身的奉行官,则以生病为由告假,伪造出留宿岸和田城二之丸中,受“御用”医师治疗的假象。
  他们采用的旗号是“三鹿屋”,也就是平手汎秀弄的那个专门负责食品相关生意的马甲,名义上的老板是一个从玉越屋里跳槽出来单干的年轻商人,被赐姓“三鹿”。
  数月前,平手汎秀通过与赤尾清纲的关系,劝说浅井长政放弃近畿,进军播磨时,主动提出了,低价提供军粮的服务。而这个提供的渠道,就是三鹿屋。
  服部秀安、平手季胤一行,正是打着这个名义,前往淡路收粮食的。实际上的任务,则是估算淡路岛上的居民和农产情况。
  淡路在外人看来,是为海贼们所占据的化外之域。但其实也是有不少种田的农民,以及少量小商人存在。
  因为这是座具备一定规模的海岛,上面三座山脉交夹之处,有两块难得的冲击平原,区域虽然狭小,地力却很肥沃,气温也相当友好。在沿河的地方,总共开发出了一万反(约15000亩)以上的水田,是适合种植稻谷的场所。远离河口处,则种上了大麦、荞麦、小米等杂粮。
  根据本地人提供的信息,以及实际的观察结果来做推算,淡路岛上以农耕为生,不涉及海业的,至少该有两千户民家。这些人似乎归属几家强势海贼势力分治,比如安宅家就管理着不少农户领民,每年估计能收取两千石以上的实物税。
  以此推测,淡路水军在吃饭问题上基本可以自给自足,无需找奸商购买,甚至丰年还可以向外出口。这或许也是他们独立性较强的一大原因。如果是像志摩九鬼那样,凭领内地产养不活自己,就只能把自己绑在大名的战车上面了。
  岛民处在比较闭塞和野蛮的生活节奏里,对外人十分警惕和不友善,所以化装成商人的侦察队没有顺便拿到什么有用的军事情报,也见不到什么大人物。不过收购民间粮食的工作还是很顺利的。
  平手汎秀供应给浅井家的粮食按五百文一石计算,远远没到近畿的收购价,他做的是赔本赚吆喝的生意。去淡路的这帮人,开出的就是六百五十文之多,而且用金银货或永乐钱结账。
  这个价格依然低于和泉,但在淡路岛上,已经是很了不得了。因为一般商人根本不会为了买这点粮食,冒风险到这里来采购,“三鹿屋”也是背后靠着织田家,安宅信康才会给面子。
  最终淡路的许多民众和中下层的海贼(其实说成武士也无妨)都对采购行动热烈欢迎,以五石十石甚至一石半石的规模卖给了三鹿屋,只留下少数的口粮。
  因为眼看着夏熟的杂粮就要收割了嘛,这时候清空粮仓,实在是再合适不过。
  平手汎秀早已知晓了淡路岛上诸豪族的粮食贮备情况,所以才左拖右等,到五月份才派人登岛。正好卡在夏粮未收的阶段。
  故而他用不着分割阻断,各个击破,而是主动放任敌人合流扩充。
  因为兵卒越多,吃粮越快,分配粮食的过程也越容易起争端。
  事情十分顺利。淡路豪族们显然没什么守城经验,彼此间也缺乏统筹,似乎好像无人注意到这个问题。就算在平手汎秀调军船去装载部队,放松监视的时候,进岛的也都是援兵,而非运粮船。
  这让预先的布置都显得多余。
  ……
  另一方面,尽管家臣和豪族们还不太明白,不过,怎么说呢,领导的指示,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在执行中加深理解。以平手汎秀的身份地位,偶尔把军议变成一言堂,也是没什么问题的。
  汎秀已经在政务上做了些分权的工作,许多小事不再亲自过问。但合战的指挥是另一回事,在成熟的参谋部制度诞生以前,主将的独断专行是不得已的行为。
  所以淡路一国之内,打着平手旗号的军势都随着命令开动起来。
  杀入山地,隔绝道路的士卒逐步被撤了回来,只留下一些忍者潜伏在野外保持侦查。整个岛屿西半部分,原本被全部封锁住的诸多道路,又重新开放,任由通行。
  主城和支城协同防守是这个时代最常见的笼城对策,但那么做的前提是支城一定要小而坚,且与主城间可以互相支援。淡路各豪族的居城完全不是按这个思路去做的,分兵没什么用,集中力量才是正道。
  只是事发突然,船越景直只来得及说服十几家头目,就看到岩成友通的军势杀到门口。大伙慌乱之下,第一反应就是各回各家,闭门自守。后面再反应过来,也没机会了。
  然而攻方如今主动让出道来,可谓天上掉馅饼了。
  守军一开始还不敢轻动,只是派人试探,待到发现平手军确实退去之后,才有人按捺不住。只有一百九十兵力的三木善兵卫作为“聪明人”,最先行动,主动抛弃了自家那座一看就不靠谱的小木砦子,带着手下投靠了有亲戚关系的庄田城船越景直。
  平手军对此丝毫不做阻拦,只是有五十人进驻,接管了空无一人的小城,统计封存了粮秣军械,汇报到上级。
  接着一日之后,野崎家、阿万家也都有样学样,进入菅达长的志知城。
  接着以船越景直和菅达长为首,还主动回信给平手汎秀,假装同意决战的约定,只是在时间上说得模糊,虚与委蛇。或许在他们看来,是在麻痹对手吧。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舍得扔下祖传的城(虽然从规模上讲只是大一点的宅子),广石城的片山赖忠就明确对外表示,什么正面决战全是扯淡,绝不离开老家半步,死也要死在城里。
  对此,平手汎秀决定成全他求仁得仁的志向。于是调集了旗本、亲卫两千,和泉众、三河众一千五百,与力众一千,杂贺佣兵二千五百,采取泰山压顶的态度,展开一场血腥强攻。
  最终十个时辰之后,守方广石城被烧成焦炭一片,城兵除三十余投降外全部战死,片山赖忠一门尽皆“玉碎”,家族从此被除名。
  而攻方也付出了阵亡一百四十,受伤三百余的代价,这个数字说明此战法只能偶尔用用,可一可二不可三。
  但岛上其他豪族完全被吓坏了,毫不犹豫地跑到两座最大的城池集合,不敢再以寡兵对抗大军。甚至连原本被认为是“大城”的郡家城,也被拥有者抛弃了。
  最终出现在平手汎秀面前的,是兵力达到三千的志知城,和两千五百的庄田城,以及其他十来个空出来的据点。
  然后船越景直和菅达长就不再谈什么约定时间决战的事情了,一门心思笼城据守。
  同时四国方面传来消息,阿波的筱原长房终于整好了军,积攒了大约一万到两万的兵力,还有几百条运输船,宣布了出发计划。
  由于那条线上根基太浅,得不到什么有力情报,对人数的估计也很含混,但不管怎么说,总是大军没跑。
  如果是个无名大将,这时候可能已经压不住舆论了。但平手汎秀的威望资历很够,大家无法怀疑起智商,只能往计策方面去理解。
  就在这时候,淡路豪族终于开始意识到粮食问题,开始有人趁着包围仍处于放松状态,暗中收缴民间口粮,或者从海路运输了。
  岛上的行为没受到阻挠,反正是肯定收不到多少的。而且,青壮都拉到城里,还要强行征走老弱病残口里的最后一点粮食,这只会破坏豪族们的群众基础。
  但海路运粮进来的,就严密巡逻,坚决打击。
  通过这一点,最愚钝的人,也总算看懂了事情的前因后果。
  兵粮攻势,不是什么罕见的策略,但这次妙在收发自如,顺势而为,不着痕迹。首先收购淡路的粮食,有“向浅井提供补给”这个冠冕堂皇的原因,完全没让人觉得突兀。再次,进军的时间卡在五月初,刚好来不及收割夏熟的粗粮。
  不过仍然有没解决的疑问。
  九鬼嘉隆又一次在军议上发挥了谨小慎微的精神:“监物殿高瞻远瞩,有不战而屈人之兵的风范,令鄙人叹服。只是静待守城敌军粮尽,也需要一番时日,该如何应付四国来的大军呢?”
  用不到汎秀解答,佐佐成政便发言道:“长年困守的前提是上下一心,令行禁止。两座城中的乌合之众,想必很快就会因为粮食的分配问题乱起来,用不了太长时间。监物殿确实比我等高明许多。”他这人倒也坦荡,自己的方案被否决,却毫不避讳。
  继而平手汎秀环视了一眼,淡定道:“我看淡路豪族还是接受我正面作战提议,请各位擦亮刀枪,奋勇作战。至于四国筱原长房……他的敌人可不只我们一家。暂不必过于挂怀。”
  这句话仍旧说得不清不楚,但有前例在,众人却纷纷安定下来,相信主将已经做好全面的准备。
  也有人注意到,前几天那个“邀请对方约定时间决战”的事情,不是正好圆上了吗?看来监物殿虽然使了诡计,却没对部下们说假话,只是未说出全部的真话而已。


第十三章 以智克智
  乱世中的争斗,往往都是零和甚至负和的博弈。全天下的鹿就那么几只,所有猎人都会生死相搏,是此消彼长之道。因此,当平手汎秀淡定自若,成竹在胸的时候,筱原长房就不免捉襟见肘,每况愈下了。
  “鄙人一宫成助,对参阵之命,从来不敢轻忽。然而因近二年的歉收及德政影响所致,原定的九百六十兵役,实在难以做到。故而只能派遣舍弟领一百五十人,聊表寸心,请筱原右京大人见谅。”
  “在下大西赖武前日巡视白地城时,发现山间有所异动,是大批盗贼出没的迹象。为了安定家臣与领民,只能以此为先,故而斗胆不能响应您的动员令,还望筱原右京大人能够理解本家的苦衷。”
  “禀报筱原右京,因领内正在流行疫病之故,我无法亲自带兵前来。竭尽全力,也只能尚未染病的一百八十名士卒,已令犬子悉数算上,这已是目前的极限了,万望海涵。拙者海部之亲敬上。”
  ……
  阿波国南部的五个领主,像是商量好了似的,一齐表示因故不能出兵,或者要少出兵。他们身上本来总计有三四千兵的军役,而今却只派了六百人过来,还不到规定的两成。
  翻过这几封语气类似的文书,筱原长房勃然大怒,脸色铁青,一跃而起,抽出腰间的胁差,一阵乱砍,将座下榻榻米剁得千疮百孔的破烂。同时还对着空气连连喊到:
  “匹夫敢尔!吾早晚缚之!”
  但生气归生气,骂完之后,他仍只是面对现实。
  五个拒绝出兵的领主有个共同特点,他们都不是三好家的谱代之臣,而是上一代人新征服的豪族。前代领导们的重心放在近畿争霸上面,没有对阿波做彻底的清理,故而这些豪族们仍保有一定的自由度,在领内有独立的裁决和赋税之权,只需要在军事和商贸上服从管理就可以了。
  多年前埋下的隐患,现在才逐渐表露出来。
  当三好家如日中天、烈火烹油的时候,这些豪族都想借着大树吃肉喝汤,会积极地响应出征命令,生怕去畿内打秋风的时候没有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