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战国之平手物语-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看过了手头的资料,平手汎秀觉得,如果不亲自去三河,见识一下一向宗的面目,恐怕并不能取得准确的情报。仅仅凭借“恶人正机”这四个字,就有如此威力么?许多参与到一向一揆的农民,恐怕根本都不知道这四个字是什么意思吧。
  于是立即招来了经常被派出去进行侦查工作的服部小藤太秀安。
  “三河一向宗活动的位置,你都弄清楚了吧!”汎秀径直问道。
  “是。难道殿下您……”
  秀安脸上讶色一闪而过,归于无形。近年来他算是越来越沉稳了。
  “我打算亲自去一趟三河。”
  “这样的话,在下有两人推荐。”
  “是什么人?”
  “从甲贺出走的豪族。”
  甲贺乃是忍者之乡,那里出身的豪族,几乎没有哪家是不修习忍术的。
  “信得过吗?”
  “与在下的伯父有数十年的交情。”
  服部秀安没有代替主君做出判断,只是据实以告。
  “他们现在何处?”
  “刚刚才联系上,现在正在附近。原先不知道该如何向您提起此事……”
  汎秀思索了片刻,吩咐道:
  “先叫过来看看吧。”
  “是。”
  小藤太领命出门,大约一个时辰之后,带着两个人回到城里。
  前面是个剃光头发的中年人,披着一件半新的袈裟,手提着念珠,做僧侣打扮。后面那个少年人穿着满是补丁的麻布衣,面有菜色,看上去像是跟班小厮,两人俱是一般瘦弱矮小,容貌却有几分相似。
  来到汎秀面前,齐齐拜倒,由那个中年人开口说话:
  “参见监物大人!”
  既然对方是来寻求靠山的,汎秀也没有假意作求贤若渴状,而是直接发问了。
  “你们是……”
  “在下甲贺泷弥平次。”中年人指了指自己,又转身指着后面的少年,“这是犬子孙平次。”
  “甲贺泷家?”
  这可是有名气的忍者世家啊。
  “是。”
  “听说甲贺泷家是南近江佐佐木六角氏素来重用的忍者势力啊,为何会来此投奔呢?”
  “现在六角家中,分成好几个派系,彼此攻伐,我们这些依附势力,如果不能逃避的话,迟早会被殃及。”泷弥平次神色不变,但语调却带了几分黯然。
  算算时日,现在六角家的末世之主六角义治已经上台了,此人缺乏御下手段又对家臣十分猜忌,导致了内部的混乱,逼得他已经退隐的父亲不得不重现出山整顿局势。日后织田家上洛如此轻松,六角义治可以说是居功至伟。
  “好吧,你们从现在起就是我平手汎秀的家臣,我给你们两百石俸禄。”
  “多谢殿下收留。”中年人又拜了一拜,接着说到,“为了掩人耳目,我们父子希望使用新的苗字。”
  “是什么苗字呢?”
  “先父的母族中村氏。在下改称中村一成,而犬子改为中村一氏。”
  “没有问题。尾张也有中村这个武家,并不会引起注意。”
  “多谢殿下!”
  接着汎秀又想考教他们忍者的功夫,于是问道:
  “我想要前往三河一趟,亲自查看一向宗的消息,有什么适当的办法吗?”
  刚刚改名叫中村一成的中年人,上下打量了汎秀一会儿,回答说:“殿下您最好是以近畿武士的身份出行,明地里带上十个侍卫,再派几个人伪装成同道的商人或者和尚。”
  东国武士素来给人粗豪不文的形象,所以平手汎秀说自己是近畿来客,大概并不会受到质疑。
  汎秀点了点头表示同意,让浅野长吉去组织随行的侍卫,又令松井友闲和河田长亲照看政事,中村父子和小藤太则是化装同行。
  走出门之后,却看到本丸里面有两人持着竹剑,竟是服部小平太和井伊直虎两人。小平太自从失去一臂之后,苦练左手剑术,而今以汎秀专业的眼光看来似乎已有小成,进退之间颇得章法,攻守自如,似乎是汎秀所修习的那种京都剑道。而另一侧的姬武士,却是典型的关东套路,攻势凛冽,出剑迅捷,倒是占据了七成上风。
  平手汎秀走到近处,那两人才停下手,相继上前见礼。罢手之后,服部小平太气喘吁吁,汗流不止,反倒是井伊直虎镇定自若,气息不乱。虽然前者伤后武力大减,不过这女子倒也的确是有些本事的。
  “我要出门去三河一趟,你们小心一些。”汎秀轻声吩咐道。
  服部只道了一声“是”,表示领命,而井伊直虎却说:“殿下,三河的地势我都十分熟悉,请让我同您一起去吧。”
  看来只是空领着俸禄却没有实际工作,令她惶惶不安了。汎秀轻轻一笑,回答说:“这次只是去见识情况而已,就算跟过来也没有功劳。”
  那女子错愕片刻,才意识到这是一句调侃,顿时大为窘迫。
  “在下并无此意……”
  “那你就跟着吧!”
  “……是。”
  ……
  数年之前,平手汎秀曾经独自去过一趟三河。那时候浪人横行,秩序混乱,俨然是战国乱世的典型代表。而今虽然松平家卷土重来,占据了半国,但是地头上四处晃荡的野武士却并没有消失,从沓掛城向东,短短二十余里的路程,就看到了两次流血械斗。
  民生自然也不会有太多好转,好不容易走到一个大一点的镇子,却只能见到十几家贩卖日常品的商家。两间居酒屋倒是生意不错,但是建筑却是十分陈旧,飘散出的劣酒味道更加没有多少吸引力。鲸屋的门口挂着“二十文”的醒目标志,不过却是半掩着门,也许到了晚上才能知道客源如何。
  路边还有衣不蔽体的妇孺在乞讨,却没几个人肯解囊的样子,汎秀一时恻隐之心发作,取出几十文钱扔下。身旁的井伊直虎,也连忙上前把余财散给他们。汎秀见之侧目,后者却立即低下头去,退后两步,不敢与之对视,接着又觉得不妥,小心翼翼地挪回来半步。
  汎秀一时想不透,也没有在意。
  一行十余人,站在街上也有些醒目了,左右斟酌了一会儿,汎秀走到路边相对干净的宿屋里。这种性质的经营场所,虽然也包含了一些酒水和皮肉的交易,但是相对隐晦得多,不至于太过喧闹。
  宿屋的老板娘正在同一个驼背老人嬉笑攀谈,见了客人进来,方才缓缓迎过来。
  “居然是位武士大爷啊,您是要往骏河去的吧?”
  “不,只是随处游荡罢了。”
  “噢,恕我多嘴了。楼上还有几间房子。”
  “嗯。去安排吧,价钱方面不会为难你的。”
  “那就多谢您了!”
  老板娘媚笑着转身上楼,方才那个驼背老人却凑了上来,没等侍卫阻拦,就自觉立在两间远的地方。
  “看大人您的样子,一定是京都那边来的吧!咦?为何我觉得见过您一面呢?”
  汎秀循声望去,那人虽然衣着破旧,腰间也没有配刀,但却剃了头发,既不像是町人也不像是武士。
  “我是自西边前来的,几年前的确有事经过三河,你是何人呢?”
  这是个十分含混的回答,京都自然算是西边,尾张也一样是西边。
  “小人本多俊正,以前是个鹰匠,现在……”
  那老人陪着笑脸回话,但却禁不住露出苦色来。
  “现在如何?”
  “唉……我们鹰匠本来就是为城里的老爷们取乐的,这几年太乱了,老爷们都忙着打仗,完全没有生意啊!而且养猎鹰还有花钱……”
  倒也是可怜人,所谓饱暖思淫欲,现在三河人家门初立,的确还没到坐下来安心享受鹰狩的时候。
  “大人您如果要招募鹰匠的话……”
  自称本多俊正的老人取出怀里的笛子,轻轻吹了一声,窗外顿时飞来一只黑羽的猎鹰,落在他的肩膀上。又扔出一块石子到门外,指挥着猎鹰叼回来。
  这也的确是一门技艺,不过汎秀对此并不太感兴趣。
  老鹰匠的脸顿时黯然下去:“您别怪我多话……”
  汎秀正要问些别的,突然心生一念:苗字是本多的鹰匠,莫非……?
  “你刚才说你叫什么?”状似无意地问了一句。
  “小人本多弥八郎俊正。”老人不解地答了一句,随即辩解说:“这个苗字是上上代的领主老爷赐给先祖的,并不是小人大胆私自取的……”
  汎秀微微颔首道:“我想起来了,几年前的确见过你一次。”
  那时候,扔下的赏钱都不肯去接,现在却主动凑上来求职,看来这几年过得实在不甚如意啊。难道松平夺回了三河,手下的人却过得比今川统治下还要差么?
  “是是是……”
  老鹰匠谄媚着接过话头,也不知是否真的记起来了,眼里重新燃起一丝希望。
  “话说……你现在如此高龄了,儿子们还没出来独当一面么?”
  汎秀如此询问。
  “说起这个小人实在惭愧,要不是靠着附近的坊主,连两个孩子都未必能养活……”
  “坊主?”
  “噢,就是净土真宗的大师们。”
  净土真宗,终于找上线索了。看来并没有想错。
  一番攀谈下去,那老鹰匠自觉得身份低微,也毫无保留的想法,将家底一五一十透露出来。他那两个儿子,一个叫做本多弥八郎正信,年方二十出头,另一个叫做本多三弥左卫门正重,才十五六岁。当年家境难以支撑,全靠了一向宗的扶助,才勉强养活妻儿。
  “既然附近坊主们如此乐善好施,何必急着迁走呢?”
  “这个……”
  “其实我也是看到各地的寺社,口称佛祖,却只知侵吞地产,蓄养僧兵的无耻行径,方才出来寻找一方净土的。”
  汎秀十分诚恳地表示。
  这个名叫本多俊正的老鹰匠,犹豫了一番,环视左右,终于小声开口了:
  “最近新城主连续杀了好几个行善的坊主,所以现在村子里都乱了,还有人说想要造反……我年纪已经太大了,不想再折腾进去了。”
  平手汎秀只是不断微笑着听进去,却没有表示任何态度。


第六十二章 一向宗的背后
  这是西三河一间再普通不过的农家院落。
  院子正中的开阔地方,有个披着百衲衣的僧侣,盘起双腿席地而坐。那僧人右手持着一串黑色的念珠,左腋下却夹着一支锄头,刃上还连着土块,似乎是刚刚使用过的。
  周围熙熙攘攘,围观的有百余人之多,男女老少不等,或坐或立,却大都是赤着双足,衣衫褴褛,腿上沾满泥土的农人。
  “南无阿弥陀佛……”僧人双手合十,闭目沉吟,念出一句佛偈来。周遭百姓连忙也学着他的样子,纷纷低下头去念颂。
  虽然是众人礼佛,神态也算是虔诚。不过看在外人眼里,却没有感觉出什么宝相庄严的意境来,只觉得有些滑稽。
  俗客拜访寺社,见到佛像金光熠熠,见到浮屠高耸入云,再听到低沉的钟声响起,而后众僧人齐齐念诵佛偈——这个时侯的确让人产生皈依的念头。不过那份神圣感究竟是缘于佛理还是外物呢?
  换成一个刚刚同农人耕种完的一向宗和尚,席地传教布道……
  本多俊正只是个鹰匠而已,没多少心机,也不是个太虔诚的门徒——但凡年纪太大,见识的起落太多,就很难真心信仰什么东西了。所以平手汎秀借着好奇的名头要求参观,也没遭到怀疑。在这个“内线”的带引下,走到了附近传教的场所。
  出去找人搭讪的时候倒是遇到一点问题。浅野长吉找到了两个农人,但是对方一见他的服饰就心生敌意,得知他并非此地武士方才稍微缓解,而后反过来劝他也信奉广行善事的一向宗。
  一向宗传教,是没多少规矩的,也不避讳有人来围观,不过汎秀下意识觉得,还是觉得不宜靠的太近,只是暗中派几个伪装成游民的忍者靠近,自己却走到一间庄屋里面,远远看着那群农民的行动。
  净土真宗在村庄间的传播,以“讲”为基础编制,每一“讲”都从坊中派遣一个僧侣过去主持,一般每村一讲,也有大村一村数讲或小村数村一讲。这个院落集合的人,就是附近的“讲”了。
  正中间的僧人,只是带着众门徒念了几句“阿弥陀佛”,就没有接着讲下去,反而向他们问询近来的生活状况。
  “城里来的检地奉行,简直是不讲理嘛!”有个性急的壮汉顿时开始抱怨,“大家还不知道吧,把我们村子检成三百五十石!”
  “三百五十石?那我们要交多少?”
  一旁的年轻人连忙问道。
  “据说好像是跟以前一样,五五分吧?”
  不少人低头计算,这个除法对他们而言貌似并不简单。
  “那就是一百七十五石了。”
  还是和尚一口算出结果来。
  “这么多啊!比以前足足多了三四十石!”
  有人开始抱怨。
  “唉!别说了,老老实实种田,咱们一起把山后面那块地翻一番,也许还能凑得齐。”
  “哪有时间啊……劳役可是一天都没减!”
  一片哀嚎声之中,却见到有个穿着草鞋的老者挤进人群正中间去。他身上虽然也是纳着许多补丁的衣服,但却周围的人干净得多了。百姓见了这老者,纷纷称他“先生”。似乎这是个颇有几分威望的人。
  那老者向先前的壮汉问道:“我们村子最近几年不是都只收了不到三百石的粮食吗?怎么会检出三百五十石来?”
  “肯定是翻了十年前的旧账!”有人插嘴说。
  “没错!”壮汉点了点头,“新来的奉行官大爷还骂了我,说这几年肯定是我们故意少报了。”
  “十年前南边的水渠还能用,怎么没人说这个?”老者愤愤不平道。
  “是啊是啊,只想着收税不顾我们的死活……”
  方才自怨自艾的农人,情绪渐渐被激活了起来。
  和尚似乎是在试图安抚民意,对他们说:“今天的事情,都是往日的业报,现在的作为,又会成为日后的业报。”
  “大师啊。”老者却扭头问到,“城主老爷这么对待我们,您可不能只是看着啊!”
  “纵然是行恶者,佛祖也会一视同仁地引渡。”
  僧人企图含混过去。
  “我看大师您还是先避一避吧,听说附近的普证坊主刚刚被城主老爷杀了!”壮汉补充道。
  “什么!我师傅……”
  和尚手中的念珠顿时掉落在地上。
  人群沉默了一会儿,继而开始喧闹起来。
  “武士老爷居然压迫佛门的信徒!”
  “我们这些生来就是该伺候人也就算了,连坊主……”
  “当年要不是坊主我就饿死了!”
  虽然碍于往日的畏惧,不敢名言咒骂,但是言语中的愤恨已经是呼之欲出了。
  接着那僧人、老者和壮汉又各自喊几句话,更是群情激奋。
  “我们说武士老爷的坏话,算是罪业吧?”有人心存疑虑地发问。
  “只要持我佛名号者,即得往生极乐。”和尚信誓旦旦。
  ……
  平手汎秀收起了折扇,起身出门,回到镇上的宿屋里。
  此地已经了解,可以去别的地方了。不过离开之前,还要吩咐化装成行商的中村父子去打探方才那老者和壮汉的身份,以及他们口中的坊主。接着令人把那个老鹰匠叫过来。
  “大人您也看到了,三河实在是混乱啊!”本多俊正站到了汎秀身侧,“小人就快入土了,只想过几天清净日子了。而且当初要不是两代前的城主把祖父提拔上来,我至今还没这么身份呢!”
  “我雇佣你做本家的鹰匠好了,你可以带上家人。”
  汎秀温言说到。
  本多俊正大喜,拜了一拜,而后离去。
  不久中村父子回来领命。
  “那个老者原先是村中负责管理赋税的庄头,原先是管理村子赋税的,去年松平家检地之后废除了庄头的权职。”
  年仅十四岁的中村一氏,话语井井有条,掺杂了自己的分析,但却又没有明言。就以这份眼力来看,做个传奉使者估计可以胜任。
  “那个壮汉呢?”
  “据说是在一向宗抚养下长大的孤儿,因为时常帮助村民,而颇受邻居信赖。又认识几个字,所以经常被奉行叫过去,传递一些政令。”
  “你做得不错。”
  汎秀应了一声,接着就斜靠在墙上,陷入沉思。眼前似乎只是件简单的民间聚会,不过总觉有些不对。那两人几乎是在刻意引导村民的情绪,难道就没有更深一层的原因吗?
  “殿下,要不要把那两人拿下再加以审问呢?”
  中村一成看出了主君的疑虑,于是如此发问。
  “可以做到吗?”
  “没有问题。”
  父子齐声答道。
  接着一成又补充说:“不会惊动旁人,只需要我带来的这几个人就可以了。”
  中村投靠的时候,除了父子两人还带了六七个下属——至于具体是中忍还是下忍的阶级,汎秀并不太明白这回事也就没有问。为了表明他们对得起这两百石俸禄,都是急于表现的。
  平手汎秀犹豫了片刻,终是摇头否决。
  “牵一发也可能动全身,身在外地,不要轻举妄动。”
  “是……”
  没了表现的机会,中村不便有些黯然。
  “殿下。”井伊直虎上前,轻声说道,“看来只是领民自身不满而已,净土真宗的僧侣,只是被当作手段了。”
  “你对一向宗印象很好?”
  汎秀随口发问。
  “他们的确是乐善好施……”井伊直虎先是小心翼翼地接了一句,眼见汎秀并无异色,方才补充到,“若是没有这群僧侣,三河一带数年以来恐怕会有上万孤寡饿死。”
  “殿下!”
  服部小藤太似乎也有话要说。
  “何事?”
  “一向宗虽然善于收买人心,不过全是为了自己的野心而已!看看长岛城那一带……”
  服部兄弟出自津岛庶族,因为信仰原因遭受迫害,自然对这个宗派毫无好感。
  “然而长岛不仅筑了城池,还藏匿了许多兵器,三河这边并未如此啊!”
  井伊直虎忍不住反驳他。
  汎秀皱了皱眉,轻声斥道:“我自有分寸。”
  “是。”
  二人虽然不服,却齐齐伏身答话,不敢再争论。
  接着平手汎秀留下一人在此照看,自己继续向东,又命令中村等人继续到别的地方去打探。
  ……
  日落的时候,汎秀才回到宿屋里。附近的庄子都已经走遍了,有不少地方明显可以感觉到是有股势力故意制造混乱,而一向宗的僧人反倒是被动接受。这种手段并不算是高明,但是使用得却十分得当,由那些在村间具有威望的人提出话头,接着大肆宣传松平家处死违反禁令的一向宗门徒的事情。
  三河目前的赋税并不算高,至少比甲斐的武田家要低。但是比起以前管理混乱,四下豪族地侍各行其是的时期的确是要严厉一点。在有心人的宣传下,就成了压迫百姓的苛政。
  如果真的是某股势力在暗处施加影响……那究竟是谁呢?
  西边织田家的可能性显然不大。
  东边的今川氏真?如果他有这种手段,松平家根本就没可能崛起。
  北边的武田信玄,倒是既有实力又有手段,不过这时候他还在川中岛同那个宿敌对峙吧?
  排除掉这些,剩下的就只有本土势力了,三河的一向一揆中,也的确是有不少松平家臣加入到一揆军中去。汎秀不禁想起了当天虎哉宗乙对松平家的评价。短时间收纳大量居心不明的势力,而家主又常以诡道御下……前者可以理解,诡道御下是何意呢?
  PS:近期的帖子我都看过了。目前这几个人的确是稍微高了一点儿。
  至于俸禄和知行的概念问题,以及能不能只给金钱不给土地的问题,还有赐下去的土地还算不算主君所有……我不准备继续说了,大家求同存异吧。


第六十三章 本多
  “感谢您收留家父的义举,但是我们兄弟实在很难舍弃三河故土,请您原谅!”
  那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对着汎秀轻轻拜倒,而后退出半步。这年轻人只穿着草履麻衣,身无长物,但却在平手汎秀面前侃侃而谈,毫无异色。反倒是身侧颀长健壮的少年人,左右张望,颇有些紧张。
  这就是本多正信和他弟弟正重。后者的名气不足以在后世史书上醒目,现在看来也没什么本事,可以略去不提。而前者,或许现在还不具备什么过人的才具,不过气度已经比较难得了。
  这一番话也算是不卑不亢,有礼有节,不过汎秀身后的家臣却皆是怒目相向,瞪着这两个不“识相”的小子。老鹰匠本多俊正则是满脸无奈地看着两个孩子。作为一个典型的东方人,上了年纪之后,什么信仰和野心之类的东西就慢慢淡了,不过这两个孩子——就算是阴谋家也有年少轻狂的时候啊。
  平手汎秀颇感兴趣地扫视了一眼。其实来到三河最早的缘由就是为了几个在一向一揆期间离开此地的家臣,至于调查事情,那反倒是顺手为之,只是出于好奇心和掌控欲望。
  “究竟是不忍离开三河故土,或是不忍离开别的什么呢?”汎秀如此问道。
  “当然还有我们的主家。”
  本多正信义正辞严地答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