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长风万里尽汉歌-第1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手下兵马交于他统领。何况那关胜还身负重伤中。
故而一拨人就待在城中某处宅院中,对外亦不闻不问。根本就不知道那刘珍发下的赏赐数量的确切数字。谁能想到都已经火烧眉毛了,这城中军中的官员小吏依旧贪滥无厌,徇私作弊,明目张胆的克减酒肉。将上面赐下的官酒,每瓶克减只有半瓶,肉一斤,克减六两。
关胜手下只有寥寥心腹,却都是火爆汉子。那非是关胜往日在蒲东的心腹汉子,就是打抱犊寨就追随唐斌左右的义气男儿。往日里是不知道,自然作罢。今日那虞候前来送酒肉的时候,正赶上刘锜带人来见关胜,他随行带着七八个长随与关胜这儿的军士道了明白,当下就惹怒了人来。
那原本是抱犊寨中好汉的人,指着虞候骂道:“天下便就坏在你这等谗佞好利之徒手下,这般时候也敢坏了上官的恩赏,寡廉少耻,贪卑忘形,真不知死活。”那虞候被一军士喝骂,自也大怒喝道:“我怎得是好利之徒?”那军士道:“这般时候,正该俺们军汉出力。刘相公每日赐俺们一瓶酒,一斤肉,以作鼓舞士气,你这厮都克减了。不是爷爷争嘴,堪恨你这厮们无道理!佛面上去刮金!忘了城外的梁山贼寇了?恼了俺们军汉,濮州城破了,看你这鸟官能有好死。”军士叫骂的不无道理。但虞候却恼羞成怒,张口骂道:“你这贼厮好大胆!果然一遭是贼,一世便做贼,至今也反性不改,真剐不尽杀不绝的贼子!”这虞候却也是知晓他们这撮人的底细的。
军士大怒,所谓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这愈合的伤疤被重新揭开后,就尤其的疼。勃然大怒的军士把手中的酒肉劈脸向虞候打将去。虞候自然更怒,喝道:“捉下这个泼贼!”那军士本就控制不住的怒火,一瞬间里就更爆裂了,当即便掣出刀来。
“腌臜草寇,拔刀敢杀谁!”这边的虞候却依旧张狂,还依旧在火上浇油,手指着军士大骂。直接把那军士最后的理智也给挑没了。
“俺在抱犊山时,强似你这般的贪官,也被俺杀了万千。今儿杀你这赃官,何足道哉!”
虞候却不信他真的敢杀自己。那过往是过往,现在是现在。唐斌都已经是官身,他们也都被收编入朝廷序列,杀官,那可是以下犯上大逆不道。喝道:“你敢杀我?”
“俺自敢杀你。”军士走入一步,手起一刀飞去,正中虞候脸上剁着,扑地倒了。复又赶将入来,再剁了几刀,眼见的不能活了。周边军汉才一拥而上将那人簇住。
当下便有人报于关胜等人。关胜听的大惊,便与诸人商议:“此事如之奈何?”刘锜第一个说道:“哥哥系蒲东人士,乃属外人也,一入军中便就得上官亲睐,先是何太尉,后是刘相公,对哥哥都爱重有加。那禁军当中鼠辈繁多,自个无能,专好嫉贤妒能,不喜哥哥者甚多,只是平日里寻不到哥哥的短处罢了。今日出这件事,可谓正中了那些鼠辈的下怀。只可先把那位好汉斩首号令,俯首听罪;再申复刘相公,奏知委曲,令潘袞等小人谗害不得,方能保无事。”
关胜一张脸面上涨的通红。现下还追随他前后的军士,那每一个人都是他们的心腹。那些人的本领或许不怎么强,可他们每一个对关胜他们都堪称忠义无双。关胜怎舍得把人斩杀了?
“那鸟贪官贪滥无厌,惑乱军心,正是该杀,好以正视听。何以要赔上俺兄弟的一条性命?”唐斌的语气跟吃了炮仗一样儿,但刘锜不怪他。这事儿放在谁的身上,那心中都会窝火。
“九郎,这人头不是韭菜,割了可生不出第二个来的。”郝思文闭口不言,关胜却不能不说话。打心眼里,他也不愿意看到军士被杀。
如那虞候一样的贪官污吏,杀了正好。
刘锜急了,“哥哥们,万不要意气用事。此事关系不小,可要三思啊。”
杀掉了一个虞候,不是只得罪一个人,而是开罪了整个团体。关胜真要力保那军士,不提刘珍如何想,同僚如何看待,只说今后这行军打仗时候的钱粮军需,就是个定时炸弹。
而这个时候,刘珍已经接到了消息。关胜这边晚了一步,刘锜见说服不了关胜三人,忙起身就赶去见刘珍,以便告知详细。却不知道刘珍已经收到了‘状子’。
那濮州城的知府先一个找上门来,要知道那官员们克扣的酒肉,是不可能长久放在自家的手中的,是需要有一条完整的销售渠道来把他们转化为金钱的。这濮州城的新任知府,便就是这条销售渠道的保护者。
虽然濮州城内外隔绝,可这毕竟是一座府城。消费基础还是毋庸置疑的。
至于这位知府大人知不知道自己是在挖国家的墙角,且他赚的越多,城内的士兵们的激愤就会越大,战斗力就会越差劲?濮州城就会越危险?
那就笑话了。人堂堂科举进士,脑子绝对灵光,怎么会不知道呢?
甚至说,就是因为濮州城有危险,这位知府大人才会发疯了去赚钱。不如此,没有白花花的银子,他日后靠什么脱灾消难呢?
丢了濮州城,知府大人不怕。只要银子使得到位,丢了城池,他也顶多是“削秩三等”;可要是银子用的不到位,那就很可能会被流放岭南琼州钓鱼去了。
刘珍听了知府言语,先就是大怒,心觉关胜有负他的看重,竟然如此不知自爱。“现那正犯何在?”
“好叫相公知晓,那贼人现下正被关胜隐匿在院中。”
刘珍听了这般话就更怒了,只是这怒火却不再是只对着关胜一个。刘某人故然是行伍出身,但他一个能在京师禁军里做到虎翼军都指挥使的人,如何会是一个纯粹的莽撞武夫?这知府项庄舞剑意在关胜啊。这就叫他生气了。
刘珍是有些气关胜不知自爱,给他捅娄子。可这丝毫不耽搁他对关胜的看重。
当下变了脸色,说道:“此事我已知晓。自当差人明行探察,深知备细,再做处置……”堂堂京东西路防御使,岂能被人随意当刀用?甚至刘珍这一刻都想得到了,此事内中当有隐情。
于是当刘锜来到,备说详细,那刘珍当即就叫人招来知府,大骂一通:“事情因由我已深知,你且在面前巧言令色,殊是可恶。濮州若事坏,罪当尽归于尔等。”可是那杀人的军士还是要死,就是关胜本人也有禁治不严之罪,权且纪录下来。
那毕竟是以下犯上,对于一种体制而言,此风断不可涨。
如此责罚于刘珍看来,已经是爱护关胜了。却不知道这条命令已叫唐斌恨不得提刀砍杀了他。
关胜那座小院里的气氛很是低靡。自从一人奉着刘珍的军令,命人将那犯事的军士拖至街头,一刀枭首后,唐斌就不再言语了。
就算是对关胜,现下的唐斌都有了一丝隔阂。
啥玩意?!
弟兄们出生入死都是为了谁?当初随着唐斌留下的抱犊寨人马,可没几个了。这都是为了谁?
你关胜明明知道因果,俺也不求你真的能硬顶着刘珍,或是说一定要把兄弟们救下来,但也不用面对持着刘珍军令之人,一声不吭,乖乖的看着弟兄送命?这是唐斌最大的不满。
当天晚上,一把大火忽的从濮州城南的一处军营里烧起。待到刘珍全幅披挂的引着亲兵前到军营里弹压时候,他都没弄明白,这大火是怎么在营内的军帐区里燃起的。
而今晚又是一个夜黑风高的日子。呼呼的夜风叫军帐区内燃起的火苗迅速发展壮大,等到刘珍引兵赶到的时候,半个营地都陷入了火海。刘珍看着眼前一片火海,只能庆幸自己早有先见之明,将手下兵马按照五点梅花样儿分布在东西南北中五处军营。
“庞兄弟,就看你的了。”乱糟糟的营地中,没人发现营门不远处的高台上,一个浓眉鲜目的汉子正对着旁边一操着弓箭之人如此说着。
这二人都穿着一身大红军袍,可他们的身份却正是赵宋官军的死敌。
“刘珍这狗官竟然亲自出马,自寻死路也。”庞万春看着营门前坐在马背上的刘珍,眼睛里满满的惊喜。真是一意外之喜。
他混入城中的任务,本是趁着骚乱,暗箭射杀城南官军军官,不想这场大火燃烧到此时,军营里的军官还没看到几个,就先见到刘珍了。
这可是天赐的良机。
不一箭射杀之,庞万春就对不起自己的绰号。
第310章 心思百转的俘虏,奋发努力的宗颖
梁山大寨。夜色中的后山十分的寂静,纵然点点明火照耀,执勤的军士从来不曾有片刻松懈,巡哨的士卒也照着既定的巡逻线路,一次次穿过树林、小道、山岭、河渠。但他们从没发出一声大的响动。
可是上一区中,张叔夜、陈文昭、呼延灼、张清、宣赞、孙立、史文恭等等,有一个算一个,却没人能够安然入睡。
他们当然不是受到了苛待,更没有被梁山泊责罚。之所以如此,完全是因为被一个个恶劣消息给影响了心情。
作为老赵家的马仔,谁都希望看到自家效力的“公司”越做越大,而不愿意看到财政报告上的一个个硕大的红色赤字。
可现在他们偏偏就听到了一个个坏消息,似乎都看到了老赵家的天塌了一角……
南路军大败,三万水陆精锐只剩下不足五千人,已经不堪大用;西路军八万精锐亦全军覆没,太尉高俅被阵斩,荆忠、丘岳等元老重将阵亡;西北路军新遭大破,王焕被擒,濮州城破,刘珍阵亡……
但凡上一区的这些文臣武将心里还有一分向着老赵家的,他们夜里就难以踏实睡下。
太惨了,太惨了。
就是与辽国对战的三十年里,宋军也没吃过这样的惨败;就是与西夏开战之初时候的一连串大败,那折损士卒也远没有今日来的多。
大宋虽还富有天下,拥兵百万人,可十节度一败亡,除了西军的人马,剩下的又有几个精锐?赵家天子不知道,他们这些文臣武将心里能没个逼数吗?如此的一败,直叫官军的脊梁都给打断。之后这梁山泊贼寇,横行齐鲁、河北、淮南之地,甚至能一举杀入京畿路,西军赶不过来,又有谁人能挡?
而朝廷即便要把西军抽调回中原,也不是眼睛一眨,就能叫数以万计的人马生着翅膀飞过来,填补此番大战,官军全面败北后留下的空洞。
那西路军且不去说,西北路军可是集结了京东西路现下大部分的军力了,濮州城的一败,兴仁府、广济军、东昌府,就全部门户大开了。几万梁山军杀过去,攻城拔寨,能直若进了无人之境。陆贼大着胆子,兵锋直指应天府,杀进京畿路,谁又能奈他何?
这可真的是变生肘腋,叫人猝不及防啊。
同时项元镇部的大败也叫淮南门户大开,梁山军顺着运河,能一路杀奔江南去。
不要忘了,江南还有摩尼教这个祸害。那张叔夜知晓高俅阵亡,西路军全军覆没的时候,就大呼道天下危矣。
单一的梁山泊似乎还不够撬动老赵家的宝座,单一的摩尼教也不能叫张叔夜心慌。可这两路反贼逆寇若搅合到了一块,天下必危。
而现在这两窝匪寇不仅仅搅合在了一块,还联系尤其的紧密。宗泽也是介入到梁山泊事物后,才知晓摩尼教与梁山泊的关系竟如此亲密的。叫张叔夜听了之后,便就是愁眉不展,忧心忡忡。
呼延灼花白的胡须在月光的照射下仿佛浸染上了一层银白。举头望着天上的明月,呼延灼怎么也无法入睡。他的年纪可不小了。休看韩存保老早就‘大名鼎鼎’,做上了军区司令员,似乎要甩下呼延灼一辈儿时光去,可只说年纪,他却也不比呼延灼大几岁。两人放到一块做个比较,甚至有更多人都会选呼延灼才是那年长的一个。
盖因为一路顺风顺水走来的韩存保,保养得甚好,看人眼中直若半百之年还不到。而年龄还要小上几岁的呼延灼,这一路走来却经历了不知道多少波折才坐上汝宁都统之职。三十年官路走来,风刀雪剑,须发都见花白,显得更苍老乃是平常啊。
呼延家亦是老赵家的勋贵,但是传承到现下,也是没落了去。远不能同相州韩氏相比。可呼延灼却有一颗为老赵家着想的心。
他被俘日久,心中却没甚投降的念想。甚至还有着一股对老赵家的浓浓愧疚。
每当见到梁山泊做大,呼延灼就会忍不住想,错不是他无能,使进讨不利,梁山泊岂容做强?直到去岁冬季,水泊外的一幕仿佛是一盆冷水,浇的他是透心凉。但呼延灼依旧没有投降的念想,而只是感到心灰意冷。
这些日子里,宗颖每每前来宣讲劝降,呼延灼一概不听。只是他可以自己去做忠臣,但却管不住别人不起心思。
不管是韩滔、彭玘,丁得孙、龚旺,还是张清、宣赞、张仲熊,亦或是孙立、史文恭,那面上不显露分毫,心底里却都在起着嘀咕。
高俅败亡,朝廷二十万大军的征讨已经注定要一败涂地。短时间里,梁山泊何人能止?
陆谦若是胆大,他都能引军一支直插东京城下。
如此,所有人都想到了一句话——朝廷威仪大丧。
而这句话背后代表的意义又是什么,是个成年人都心知肚明。
二十万大军大败,领军的殿帅府太尉都死在当场,这样的朝廷还怎么能叫人害怕?或许都不需要等到江南的方腊起兵,那四川、京西等地就会有民乱暴起了。
开国元勋的诱惑第一次被一些人来正视。你可以骂宗颖痴心妄想,骂梁山泊一窝草寇。可谁要真的还把梁山泊当做一窝不成器的草寇,那他就真的是傻瓜了。
梁山军的未来虽然还是未来,却谁都可以“看”到。纵然那野望变成现实的可能性甚小,然你再多的辱骂也不能抹杀了这一点可能。
张仲熊翻了个身,耳朵里听着隔壁传来的父亲的叹息声,咬了咬嘴唇,把心中的燥热再次给按捺了下。他还不愿意把老爹气的不认他这个儿子。梁山泊现下的希望太渺小了,还没能要他想宗颖那般的坚定。
想到这儿,张仲熊刚刚冰冷下去的心又起了两分骚动。实在是宗颖现下的职位叫他过于眼红。
陆谦人没回转大寨,命令却早早的传来,宗颖这厮是一步登天,被任命为掌管机密副军师,虽然没有立刻上位做到一司之长,但显然那职位十分重要。不但有着叫人眼红的特权,还直接掌管了一支听命于他的兵马。
以至于最近时候连上一区的劝降都不经常有了,是一门心思的钻进了‘机密’中。
而那宗泽呢?显然知道自己儿子在做的是什么,却闭嘴不言。在张仲熊看来,这就是被儿子拖下了水,逼的宗泽不得不转变了态度。他老爹近来对宗泽已经变了态度了。
想到这里,张仲熊就由宗颖联想到了自己。心理面……窝屈。
张家可不是宗家那样的小门小户,自己也不是宗颖那般是个独子。若是换做自己学了那宗颖的做派,老爹更大的可能是喊大哥锤死自己这个逆子。
而自家兄长的为人,张仲熊是知道的。那可是个死心眼,事父又是极孝。可没他张老二这样灵活的心眼。
张仲熊昂头看着夜空里的星星,耳朵里听着自己大哥的呼噜声,满腹的愁肠啊!
而为张仲熊所羡慕的宗颖,这个时候却还也没入睡。只是人家不睡非是满腹愁肠的睡不着觉,而是正在加班熬夜,在抓紧每一分每一秒的完善手中的这份《施政计要》。
这就是陆谦交待于他的第一份任务——着手编写一册为官施政计要。召集故吏差役,规范总结一地县令上任之后的所要做行之事,日常牧民中的所要主意之项。
陆谦这是要学大名鼎鼎的洪武帝朱元璋,老朱当年就着人编写了一本《到任须知》。目的就是教导那些刚刚科举取官的新科老爷们,如何才能做得一个官,做得一个好官。
盖因为新科老爷从本质上言,就都是一个个书生。前日还是一书生,今朝就做上了一地父母,那如何才能胜任呢?
要知道,经过了老赵家的催熟,科举取士在明朝时候已经成为朝廷取官的主流。而且但凡科举考中的,多上手便就是一地父母官。而一县之中的政务是何等的繁杂,县衙里无数胥吏,县境中士绅大户,人心诡异,钩心斗角又是何等的云谲波诡,这些岂是一初来乍到的书生就能摆平的?
想必朱洪武也肯定不会把新科进士当做是天上下凡的星宿,而更多的是将他们看作为一群初出茅庐的菜鸟。而朱洪武也怕自己取中的进士是一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书蠢,那可遭殃的会是一县百姓。所以他着人编写了这么一本《到任须知》。专门发给新科之进士,为朱洪武颁布的规范性法令也。其中列举地方官应办理的事务有三十一款,号称是“为官之机要”。免得那些蟾宫折桂的天子门生到了地方上却两眼一抹黑,连怎么提领一县政务都抓不到重点上,被地方上的胥吏杂流玩弄于股掌之间。
陆谦目光长远,也知道自己即便夺取了齐鲁,也找不到足够多的‘读书种子’来当官。既然如此,那还不如自己着手培养。虽然个人的文化素养绝对没有进士们高,但他们胜在叫他放心不是?席卷齐鲁之后,梁山泊很定要收纳些旧官,收纳些愿意投奔的人才,也不敢确定自己着手培养的‘官’儿就真的能够胜任,可有备无患,尽最大努力。
反正那当官也不是真就需要认得四书五经、之乎者也,一本《宋刑统》、一本算经,在衙门的日常事务上都比四书五经要有用的多。
他要宗颖编撰《施政计要》,那醉翁之意不在酒,明了就宗颖,实则还连着宗泽。书中就是要在陆谦已经制定了的官场框架下,系统的讲解了一个县衙衙门日常运转的方方面面的事情。还统一汇编了履新知县来到任上必须首先抓住的政务重点。
未来陆谦‘希望’看到的政府体制,首先司法、财政独立。
宋朝也有各州府、路转运使,有提刑官、提点刑狱司等,可这些多是在县以上行政级别存在,陆谦却是要他们在县一级便存在。他也是知道地方官府中的奸猾胥吏是多么可恶与难缠,这一问题已经是困扰了中国千百年的顽症。如此他成立专门的司法部门和税务部门,再用异地任职的政策,尽最大限度来解决这一难题。
同时司法与财政的独立,也是为了限制‘县官’权柄,也是叫人明白,什么是术业专攻。再有文武分职,军队中的守备军与地方官府的职权划分,等等。
宗颖随老爹在外多年,对于县衙俗物知道的甚是通透。但即便如此要编撰一本这样的书册,也是困难重重。也万幸梁山泊储存有大批地方官府的文书、文案、案卷、公文等。却是陆谦早有这方面打算,没攻下一处,便叫人着意留心库房。如此多的材料,足够宗颖编撰书册之用。
但这前提是他能从这无数案卷中寻到自己可以用到的……
宗泽半夜起身,向那儿子睡的西厢房看去。其窗前依旧亮着烛光,清晰可以看到那应在窗户上的一抹身影。
第311章 舍南就北是薛绍,身犯牢笼玉麒麟
清晨,初升的朝阳把柔和的阳光透过云层撒入水泊湖面,碧翠无垠的水面上,一道道波浪不断涌来,撞击在金沙滩边的码头上,发出哗哗的声音。
凉风吹拂,连波浪生也格外的轻,一切都仿佛还在沉睡,未曾苏醒。
天空就像是蓝色的锦缎一样柔和,蔚蓝的天空上飘着多多白云,展翅飞翔的水鸟旋盘在空中,到处寻找食物。
两艘大型漕船静静的停靠在金沙滩那已经修建起来的石砌码头上。上百名穿着统一的黑色绸衫的苦力们,在领队的带领下利索的卸载着船上的货物。
薛绍静静地看着。
这是从郓城运来的最后两艘物质了。梁山军刚刚拿下了郓城县,时文彬投水而死,宋江与朱仝、雷横早早的逃出了县城,现下已经正式竖保卫乡梓的大旗,与梁山泊为敌了。
苦力们的动作很麻利,畜力驱使的转臂式起重机吊在他们的操作下,快捷安全的将一箱箱货物从船板上吊下,看得出来,这些人对这类活已经驾轻就熟了。
而那畜力驱使的转臂式起重机吊,就是陆谦带来的又一个变化了。反正很好解释,观桔槔而有所得也。
四月的天气已经发热,即便是清爽的早晨,重体力劳动也让这些苦力们生出满头大汗。不少人已经将袖子卷起,露出沾染了一层黑灰颜色的手臂。
这却不是梁山泊不舍得给他们洗澡水,而纯粹是身上的衣衫的缘故。那绸衫本是宋军的标准军装,不管是夏季的绸衫,还是冬季里的绸绵披袄,绸缎在这个时代远没有后世精贵。梁山泊的操作只是用柞栗之类煮汁,将绸衫从朱红色浆染成黑色罢了。那手艺高低不等的,其最后的效果就反应在手臂上。
两艘船上的水手一部分留守船只,大部分则已经嘻嘻哈哈地下到了码头上。作为转运使下属的运船,其上的水手自然皆是梁山泊人马,那地位固然比不得水师正兵,待遇却也远胜过战俘营的苦劳力。
薛绍已经被抽调来转运使帮忙了。自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