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长风万里尽汉歌-第1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话唬的宋江一跳,“兄弟此来濠州作甚?不叙你我间情谊,反出口伤我家大王颜面。莫不是于官家处做了说客?”
  他投效梁山军已有不短时日,虽不曾踏足陆谦之核心权利层,却因为晁盖、花荣的关系,很是晓得梁山军中最是神秘的谍报司的一些过往功劳。
  心思重的人更会把事情向阴暗处想。宋江便是这样的人。
  他自从听闻了那谍报司,便就第一个想到了皇城司。以他这般境地里来投,本就低贱了一等,岂会得陆谦的信任?以己度彼,换做是他,也会在军中埋下眼下。保不准自己身边亲侍近随当中就有被谍报司买通的人。
  燕顺这般说话,岂不是害苦了他?
  锦毛虎看到宋江脸色变化,真不似作假,心中一跳:“公明哥哥,你莫不是铁心要从陆谦那贼子做反?”
  他为人甚是豪气,但流落江湖这般日子,要说分不出丝毫的真假,那是谎话。
  燕顺看着如今宋江这满脸的惊怒,上看下看,皆不像在作虚假。登时如一盆冷水浇头。
  “亏得俺还在吕相公面前于你作保,道你是一心念着大宋,早前投梁山实受王师中恶贼所逼,无奈从贼。吕相公也真看重于你,许你一州防御使职位。叫俺欢喜的手舞足蹈,直以为日后又能与哥哥一处聚首,如当年一般大碗喝酒大块吃肉,不曾想……”
  燕顺说的情真意切,眼睛都泛明光。宋江闻言心头当即就生出了几分愧疚。默默说道:“兄弟啊,宁不知此一时彼一时哉?”
  当初梁山泊虽扫荡齐鲁,但朝廷依旧势大,西军虎威镇压,怎的看也是朝廷为尊。宋江如此的不愿为梁山效力,便是以为陆谦乃是一时虚火。
  可现在天下纷乱也,巨寇反王四起,河东田虎,淮西王庆,洞庭钟相,江南方腊,齐鲁陆谦,将大宋朝偌大的江山分割的七零八落,俨然就是一副天下大乱的模样。
  纵然官军现如今兵伐南北两路反王,捷报频传,可他身为梁山军一员,也自有消息通道。就在燕顺抵到濠州时候,陆谦已经打下东京城多日了。且那东京留守刘韐父子是遭自己人暗害的,内幕思之叫人极恐。
  宋江对于前者喜闻乐见,对于后者,略有怀疑。但还是相信居多。如此事是谍报司所为,陆谦没道理遮遮掩掩。这就叫宋江对于赵宋的好感减低了不少。
  恰恰燕顺这个时候前来招降宋江……时机不对。
  “这位吕相公可真是好算计。”
  宋江、燕顺两个闹得不欢而散。但后者还没放弃希望,不曾掉头离去,让宋江好歹央人住下。宋江再进到花厅内里,就见宋清正摇着一把扇子,在扇风。
  “是啊。好算计。只一个招安便能一举扭转淮南大局。”燕顺为了说服宋江,可是将吕益柔一番话通通道出,不可否认,其内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他也太高看了赵宋官帽此刻的吸引力了。
  宋江往日里自诩怀才不遇,有志不得伸展。打心眼里便就想做官,想要出人头地,光照门楣。因为他虽不被文人墨客视为同类人物,但从内心里讲却是一个很“正统”的文人士大夫。中国传统的文人士大夫就没有不想为官的。毕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乃儒家之根本思想之一。
  如此,宋公明不是江湖草莽。
  水浒里他一心要招安,为的不止是做官,更要有实现理想。
  而在他无心做皇帝的情况下,那受招安做大宋的官儿,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士大夫都愿意做官,枭雄才会想着做皇帝,而晁盖那样的江湖草莽则只愿意做山大王,痛快一时。
  宋江成长的背景,内心的矛盾,行为的冲突,与他终生追求的夙愿交织在一起,都可以说是一有着人生追求之士大夫的心路写照。
  从某种意义上讲,与其说宋江忠于招安,不如说宋江从未造反。其内心遵从的是儒家“忠君爱国”之思想。与水浒背景下,宋江忠诚的、热爱的也只能是额大怂。
  对于李逵等人物,造反是为了有肉吃有酒喝,脑袋掉了碗大个疤,死不足惜。而对宋江,造反是为了引起朝廷的重视,以更高的姿态回归仕途/正途。为了这一目标,在宋江心里,同样是死不足惜。
  可以说,宋江与其手下的一众草莽弟兄是有本质区别的。那些被宋江一拜便折腰的朝廷军将,与他倒是有几分相似。
  他的悲剧只在于,自己明明是一卑贱小吏出身,却偏偏做了一有儒家理想抱负的封建传统士大夫。命运使然,教他被迫走了一条非主流报国之路,他的造反,真从不是为了造反。
  陆谦一直挺讨厌宋江,讨厌的便是宋江的这套思想。但宋江于他眼中,却绝非后世一些人眼中的那个彻头彻尾的自私自利之人,更不是一纯粹利用兄弟性命染红自己官帽的无耻卑劣之徒。
  他极其厌恶宋江的思想。这种思想不闻就能感觉的出理学那种浓郁的腐臭味儿。施老爷子可是元末明初的人。彼时理学早已经做大,在元末争霸战争中,如郑玉、王翰、杨维桢、沈梦麟和藤克恭等,对元朝忠贞不二的汉人文人士大夫,那就是陆谦对宋江对理学恶心至极的原因。
  宋江坚持走入招安路线不动摇,乃是出于他内心之思想。陆谦就以为这人有种封建大家长范儿,他自认有责任为自己的弟兄负责。无论这些“兄弟”是怎么坑蒙拐骗来的,是他怎么虚情假意拉拢到的,那就是他的小弟,他要负起哥哥的责任,并且坚信自己的“认知”是绝对正确的。这乃是一种信念,将自己最宏大的理想赋予每一位弟兄——为国效力,光照门楣,而绝不允许有任何人破坏它。
  于《水浒》言,在宋江真的无心当皇帝下,凭心论,招安是最符合梁山集体的最大利益的。当然,是否符合每个个人的利益便不好说了,很多军官在征方腊后受封的职位还不如上山前,如呼延灼、关胜二人。卢俊义、柴进这些上山前的大富大贵的,上山后家业都没了,最后换个低级官职那不是搞笑?但是,作为梁山这个整体来说,这是最好的出路。
  宋江他“真心”为梁山集体利益着想,因为这利益与他的人生理念是一致的。为了这个,他可以随时送其中任何一个个人(包括他自己)去死。
  这种“大公无私”又何尝不是一种极端的“自私”呢?
  可以上的宋江是《水浒》中的宋江,那是一个已经固定了的文学形象。却绝不是现在的宋江。
  现在的宋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是一个身处不同的社会大背景下的人。
  纵然依旧“忠君报国”,那忠的君王也可能不再是赵天子,报的国家也可能不再是大宋朝。
  “西军劲旅固然精锐,梁山兵马又岂是等闲?”宋江双手笼在小腹,眼神迷离,“他既然能赢的一次,如何就赢不下第二次?”


第406章 自古后宫不和谐,陆谦再次难宋江
  益都城内,北苑上房。
  五月里天气热的已叫人心焦。换做往年,冰盆已经是房内的必备之物了。许是因为出身缘故,潘金莲生性爱奢华。似乎只有这种富贵华里才能遮掩她内心的阴影。
  可今年不同了,生产和坐月子叫她受够了煎熬。偏偏她还不能说出半个不字。
  使女出身的她如何不知坐月子对于女人身体的益处,半点不敢大意去。谁让她先前只生下一个女儿!而女儿是没得靠的。
  潘金莲要好好将养身子,以便日后好再行得男。
  陆谦则无有半点失望,对于这长女是一样疼爱。当时大军还逗留济南,陆谦人也在济南。可第二日就有飞鸽传书,陆谦为这个小生命起名娇,陆娇。再过一日,从济南来的赏赐就被乐和亲自送到潘金莲面前,更有一份给这个小乖囡的礼物。其中有一顶九凤冠,虽然不大,做工却尤为精美。金丝镂空,宝玉珍珠镶嵌,色彩许不艳丽,可九只凤凰足以叫人明白它的贵重。
  没人知道陆谦何时准备下了这个,潘金莲闻之也才晓得,与之一同备下的还有一定飞龙冠。
  可惜,作为女儿,陆娇是无缘那顶飞龙冠了。
  但即便如此,也没人会忽略掉这顶凤冠的寓意。连同名字起,小陆娇虽是一女儿身,在齐国这一草创之国家中就显得甚是不同了。
  如是,今日的满月酒,陆谦人不在益都,却钦点首辅大臣宗泽的夫人主持,益都城中,达官显贵云集也。
  好容易把最后一拨人送走,潘金莲自觉自己浑身力气都被抽走了一般,只来得及看了一眼被包好了的孩子,便沉沉地睡去了。
  不知道过了多久,就觉得身上一层的被子盖得厚厚的,热出了满头满身的汗。睁开了眼睛便坐起身来。
  “呀,夫人醒了!”
  陆谦称王,封潘金莲与程婉儿为夫人。同时定下后宫制度,王后下定夫人、贵人、美人三等。甚是简易。
  现今潘金莲、程婉儿、扈三娘皆夫人。
  潘金莲扭头去看,就见侍女已经端来一托盘,上面放着一盏温水。同时再一侍女已经拿来贝吉布(棉布)做的手巾与她擦汗。
  汗出如浆的滋味是怎样,潘金莲已经体会颇深。“囡囡呢!”
  陆谦有言,孩子初生,还是母乳哺育最好。潘金莲以陆谦之言为纲常,一月里哺乳不断,倒是叫两个乳娘的工作量大减。
  “小公主被宗老夫人抱了去,有两个乳娘带着,还有李姑姑也在。夫人可放心。”侍女一边儿拿着热手巾给潘金莲擦脸一边回道。
  一时头上清爽了不少,潘金莲也放下了心。而这清爽中心思一动,她挑起眉眼问道:“将南苑送来的礼册拿来。”眼瞅着那程婉儿也要到时,潘金莲虽然心里发堵,却也不得不面对这一事实。
  她已经有段时日没见过那位了,几番过来送礼,出面的都是程氏那老虔婆。但愿那贤淑的天仙也一举得个闺女,不,最好是都丧了去。
  装的好好人,做表面光,满肚里的坏水。自己是真的祸国殃民了,还是缠绕大王了,现今竟然得了个“狐媚奢侈”的声名,程婉儿你欺人太甚。
  潘金莲心中是委屈极了。自己的名声在不知不觉中就已经坏掉,但那程婉儿则被人称作淑娴。她真想狠狠地呸去一口。
  潘金莲起身更衣,褪去那被汗水浸湿的衣服。这边孩子也给抱了来。伸手接过孩子,潘金莲的眼里头再也容不下别的了。
  虽然这是个女儿叫她心中着实失望,可母女亲情不得作假。潘金莲幼年时候就被卖身,长大后虽也体谅父母艰难,可也未尝没有埋怨父母心狠。现如今自己有了孩子,可不会糟践了去。何况,这乖囡囡还是陆谦的心头肉。
  这个孩子,脸上肥嘟嘟的,皮肤白嫩的很,两只眼睛大大的,比两颗黑珍珠都亮。
  也不知道是不是陆谦言道的那偏方真有效,孕妇吃水果,孩子皮肤白;孕妇吃葡萄,孩子眼睛大。那还真就应验了。
  此时小孩正睡着,紧紧地闭着的眼睛成了溜溜一条缝。粉嫩嫩的小嘴,半透明似的鼻息,小脸漂亮极了。潘金莲心头的煞气似乎眨眼尽数消散,抱着孩子,心头柔柔的。
  北苑热热闹闹,南苑儿自也不遑多让。那但凡能进的王府的贵妇人,谁又能将南苑视而不见?
  这位肚子里怀着的可是不少心心里的最后希望。
  那齐王殿下先前许久不见动静,现下猛地发力,叫二女相继怀上身孕。可要是来了一堆千金,便就大不美了。而从更深刻处来说,这于程婉儿言,却也是一个难得佳机。
  程氏去了北苑贺喜。这南苑接待来人的自不可能是有孕在身的程婉儿,后者见面的只有至亲。而于外陪客的就只能是程家的长媳。谁叫陆谦后宫的制度还欠缺,连个领事女官都没。
  程氏长媳也称得上善于交际,与不少来人谈得甚高兴。
  却不知道,如此已经让两个弟媳妇看不顺眼,听着众人夸着程婉儿有大福气,与她们嫂嫂谈笑风生的,彼此奉承着,规规矩矩地叠放在膝盖上的手紧紧地攥了丝绢,大红色蝶恋花绢帕险些都被扯烂了。
  这程家可不止一个儿子。北苑的这位身后有着四个兄弟的,便是那最小的四郎还没成婚,那还有排行二三的两个的。只是可惜,后二人的身份实拿不出手来。
  那程家三郎程美只是在转运司中做个小吏,而程家二郎与程家大郎,则因为早前与闻焕章那番风波,只保下了一人来,那自然是长子得福了,次子至今还只是青州府法院一普通法官。
  一旁的三媳拿丝绢掩了嘴,轻轻地咳了一声儿,低声叫道:“二嫂。”却是后者的眼神太显眼了一些。
  二媳看了她一眼,强笑道:“怎地了?”然后收回了目光。
  程婉儿房内,一妇人也在有些出神儿地看着倚在床榻上头的程婉儿,一件儿青色绣着淡红石榴花儿的大袖衫襦,领口和袖口可见内中还穿着一层中衣,外头还罩着一沉香色的背子,横竖屋子里头甚是清凉,也不怕热着了她。
  却是远处两套人工转的风车在源源不绝的吹着丝丝凉气送来,纵然透着纱帐屏风,也足以叫床榻阁房中的气温大异于外头。
  因着怀着身孕,月份又大的缘故,程婉儿斜躺半卧着,只松松地挽了一个家常发髻,随意地插着一支红石榴宝簪,娥眉似柳,明眸如波,巧笑间清雅婉丽一如往昔,却又多了几分雍容华贵。
  心里面谈不上反酸,只有无尽的感慨。
  就听她母亲,程婉儿的姨母正在说道:“你自幼便生得极好,面相大贵,但凡是卜卦,无论和尚道人,都说你日后会享大富贵。可顶破天了俺都以为那大富贵只就是个簪缨之族,不曾想过的,却是如此的泼天富贵。”
  古人最讲门当户对,休体程万里是童贯门客出身,他有能耐在童贯门下做清客,便就不可能七大姑八大姨尽是赤脚老农。
  现今,程家与陆谦已经再难撇清干系,便就只能一条道走到黑。那远亲近邻中,凡是有才的,皆被程万里写信招揽来。或是直接进入仕途中,或是考取科举,便皆是为陆谦效力,也是为将来家族的发展,更深一步将是未雨绸缪……
  “大王王业初创,四下都是用人之际。几位表哥姐夫皆是有才人,此番来益都,当一展锋芒,好金榜留名。如此就可大书胸中抱负,日后尽力为大王谋,何愁没有高官做得?”
  程婉儿应付的好不得体。这些人日后可都是她的拥趸,也会是她儿子的支柱。虽然那似乎还很长远,但时间像来过得会很快。
  潘金莲?不是小瞧她,程婉儿从来不把之视为对手。想要争龙夺位,可不能只有皇帝的宠爱。何况二十年后,她们任眼下如何艳丽,彼时就都成了昨日黄花,还能争得过那些新人不曾?帝王家的宠爱是最容易消散的。扈三娘才是她真正的对手。
  为母则强。外表很淑娴淡雅的程婉儿,早就不是去年时候的她了。
  ……
  东京城里。
  “哈哈哈,哈哈哈,燕顺,吕益柔,有意思,可真是敢想啊。”陆谦丢下手中的文书,脸上的笑容是怎么也消失不掉。
  宋公明不要招安了,这可是有些出乎他的预料。
  本以为他会心动呢。谁料到谍报司的密奏刚刚送到东京,宋江的快马加急便也到了。
  陆谦不得不承认自己对宋江还是认识不够。
  他将宋江从棣州调到淮南,还有意无视宋江部人马扩充,不能否认,他这是在钓鱼执法。
  就像明知道猴子爱吃桃子,还把孙悟空送去看守蟠桃园。陆谦就是有意给宋江机会,让他可以再次受赵宋的招安去。说的就好像人宋江已经受过一次招安样儿。
  如此一来,宋江在江湖上的名声便碎裂的再提不起来了。对于宋江,陆谦一直认为一刀杀之不是最好的法门,要他搞得身败名裂,众叛亲离才是最解恨的。可惜这厮的手段真的不凡,几次危机都叫他过了去。
  而现在又一个命运转折点到来,宋江在岔道口上,再次做出了一正确的选择。
  “传旨。燕顺视人为牛羊,殊是可恶,且屡于我军为敌,罪无可恕也。着宋江监斩之。”


第407章 海东之国,允是不允?
  开京城,顺天馆外。
  李资谦、金富轼看着依旧壮丽的顺天馆,眼睛里闪现出的尽是哀意。“此本高丽接待上使下榻之所在,高丽歆慕华风之心,由名便可见之。更为表心诚,特意将之修缮壮丽,以显高丽仰慕中原之情真意切。”
  “前溯十年,宋高彼此多派使臣护往,大宋赐高丽礼乐及各种祭器、药物、书画和奇珍异宝,并且派遣医官授艺。使得海东高丽,不与中原相接,却亹亹有中华之风。”
  “而现下,高丽之罪也,国弱兵稀,以至于重复庚戌旧难,君王离京避难。亦让这礼乐文华之处被一粗鄙草莽武夫所玷污。”
  王俣的亲近宋室之策,虽出其本性,此举却是高丽朝野皆喜闻乐见。
  后者两班贵胄受中原文华之深,看金富轼与其弟金富澈姓名,就可见一番。且其朝中文书奏折尽是汉文,官方言语也是汉语。内中更有人以“小中华”自诩,这种文化上的亲近是无可厚非。
  而于国势之上,赵佶早年治下的大宋朝,物华天宝,丰亨豫大。对外,打的西夏哭爹喊娘,对内统治稳固,近乎不可动摇,怎么看都是一条粗大腿。
  而高丽国小力弱,本就是在宋辽之间划水。早前辽国牛逼,打的高丽不要不要,王氏君臣自不敢有骚动。现今却又是另一副模样之。
  而也正式如此一个国家,一个近年来一心于中原亲近之国家,恁地忽受到自宋国的入侵,那真叫高丽朝野心神凌乱。
  叵耐这些宋人是大宋朝之叛逆,如不然,则高丽君臣心灰意冷如死灰也。如今看到林冲堂而皇之的将顺天馆辟为自家行辕,二人之心情就如那海上波涛,呼啸怒吼。
  “下国知门下省事李资谦(礼部侍郎金富轼)见过大齐将军。”
  顺天馆内堂中,林冲微微带笑,看着两名高丽大员在自己面前低头下拜,一种特殊的愉快感在他的胸口沸腾。“帅师伐远,执其君长问罪于前。”陆谦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在他耳边回响。
  这种叫一国君王低头俯首的快感,果是截然不同。
  那高丽上次遣使来见自己,还口口声声道甚的大高丽国,现在便老老实实称呼下国了。果然是不见棺材不掉泪,非是花荣刚引兵将那拓俊京打的丢盔弃甲,这高丽国恐还能接着僵持来。
  唯一的遗憾便是此来的不是高丽王王俣,而只是知门下省事和礼部侍郎。
  林冲在高丽多日,对其官职也多有明了,其国立国时多依袭弓裔的泰封官制,同时也参用新罗官职,杂烩一锅。后仿照大唐之三省六部制,后又在三省六部制的基础上,将中书省和门下省合并为中书门下省(内史门下省),为全国最高政务机关。门下侍中为中书门下省之官长,其下设门下侍郎平章事、门下平章事、参知政事、政堂文学和知门下省事各一人,可称为“五宰”。
  而各宰臣往往还兼任尚书六部的判事,所以能够全面掌握朝政,彻底架空了尚书省。如门下侍中兼判吏部事,门下侍郎平章事兼判兵部事,依次类推。如是这李资谦不仅是高丽王的丈人,还兼判工部事。可谓是高丽朝中有数的重臣。
  副使金富轼乃高丽王之近臣心腹,且性格刚正,不畏权势。王俣以其为副使,只为不会让副使沦为正使之应声虫也。
  “前遭胡宗旦来议和,已将文本带回。尔等君臣都该晓得内容。本督便不再多言,只问尔等一句话,允是不允?”胡宗旦是侨人,祖上为山东人,唐末时候避居新罗。但这厮显然已经是王氏高丽的忠臣了。
  豹子头面上神情缓和,可口中的言语却半分不留情。
  李资谦、金富轼脸色猛地变化,对视一眼,李资谦上前一步说道:“大齐于我海东之国何以这般苛刻?耽罗岛算不得甚,扶宁与保安两县亦是平常。江华岛却是我国重地,万不得有失……”
  李资谦心里有一股咆哮几近不能容忍。这谈判就是要谈,齐贼这是作甚?“只问尔等一句话,允是不允?”真是欺人太甚。
  林冲脸色立刻变幻了颜色。“如此说,你辈君臣还是不允了?”
  李资谦拜首:“好叫将军知道,江华岛乃下国都城之近地,实不可为租界。贵国且看安眠岛如何?彼处地界尤大与江华。如将军愿意高抬贵手,我国朝野君臣将无不感怀将军恩德……”
  李资谦所能用出的招数不过与一个金钱攻势,喋喋口舌在林冲愈发显得冰寒的目光中停了来。“某本要于你国留下一丝颜面,却不想尔等君臣这般不知好歹。好好好,即便如此,且自好为之,日后悔莫当初!”
  言语落下,豹子头甩袖就走。遂即再叫人唤来阮小二及行军长史郭永,如此言语一番。郭永捋须言道:“如此也好,不叫王俣君臣晓得厉害,他们还以为我军拿其无法。”
  阮小二更是拍腿叫快:“就是郭先生言语。我等奉着哥哥军令,教来摆平高丽。那王俣若是乖乖顺从,自佛眼相看;可要是不肯,放一把鸟火,把他的王朝基业都烧做白地。莫言不是。”
  话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