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长风万里尽汉歌-第3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自从去年马场这个聚宝盆开启了自己的吸金之路后,多少人盼着求着以便踏进拿到黄金做成的门槛,即使为此花费上一大笔钱也在所不惜。但是很抱歉,马会的会员名单有限,数额有限。这让已经入会的人一下子觉得自己的名额高大上了,自己会员的身份值钱,超级值钱了。
  “李道。”
  “臣在。”
  “你不是一直叫着要开一份金融报么?这把这个大新闻送给你如何?”陆谦主动迈出了自己踏向金融的第一步。他不知道这个对不对,他也不清楚时间是不是太早,横竖是弄出来了,就希望这玩意儿能对他的宏图大业产生正面的推动作用。
  虽然在他的理解中,股票上市就是一种圈钱运动,但这是很肤浅的一种认知。认真的去思考,还能看到股票是随着企业经营规模扩大与资本需求不足,出现的一种让公司获得大量资金注入的方式。
  这个概念能推动“股份公司”这一商业形态的发展和扩散,有利于商业的更加繁荣。
  毕竟人多力量大么。
  而股份公司的变化和发展还能产生了以股票形态的融资活动,就比如眼下的马会。
  同时股票融资的发展也促进了股票交易的需求,而股票的交易需求再促成了股票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最终它的发展又促进了股票融资活动和股份公司的完善和发展。
  在这一点上陆谦并不图钱。他纯粹就是觉得马会的环境挺适合的,都是有钱人么。而且这东西被释放出来真的会很有效果。又不是买空卖空,陆皇帝觉得自己有生之年可能都看不到那一幕。后者光是一个资金监控就是个大麻烦。
  但现下这种‘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则就简单多了。
  或许有朝一日当马会内部的股票交易变成了证券交易所,并且从单一的股票买卖发展成各类期货交易时候,空头带来的危害才会叫整个社会震惊吧。但那绝不是现在。
  “朕对马会的发展很满意,眼看又入八月,今秋马会朕等着你的喜讯!”
  马会入会的条件有很多,比如说是资产,比如说慈善,还比如说无有偷税漏税等不法行为。这些都是硬性规定,某种意义上可不就是在逼着会员们掏钱么。尤其是最后一条,但凡有沾染,定会被记在官府的黑名单上,那不只是马会没得指望,日后就是官府的全部订单和些差遣,也都没那等人的份儿。俨然就是在逼的人没路走。
  孔端超是忙答应下。所谓的中秋马会,那就是打着会员入会的幌子,搞得一处慈善捐款大会。些许个新人物,没人会在那天吝啬。
  孔端超已经有了去岁的经验,今年再办,定然不会有差错。
  这马会现下牵扯到的利益是越来越大,也让孔家一干人物越发的不能舍弃。实实在在的金钱冲击下,这些孔家子弟那心中的屈辱且都要消褪了。而且孔家人也不是傻子,他们能感觉的出自己身上枷锁的消失,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孔家后人更加广阔的未来。
  先前的赵家、李家等历朝历代待孔家人是不错,被高高的捧了起来,作为了朝廷和皇帝尊孔敬儒的一项标记。但这也决定了孔家人的天花板,他们最有权利的官儿,就是老家的知县县令了。那如何能与现在相媲美?
  就他所知,借着去岁下半年的机会,孔家子弟里已经出现了多个官儿了,正儿八经的官儿。
  那些投到衙门里从小吏公人做起的孔家子弟,几个出众的,现在来看可不都有不错的前程么?
  他们现在还做不得县令,但日后前程可期,可不是区区的县令了。
  那些人都是孔家的偏支远脉,但却寄托着孔端超无限的希望。


第839章 自己装的逼,哭着也要把逼装完
  “陛下,岭南萧嘉穗奏疏。”乐和捧着奏折入内禀道。
  靠在卧榻上的陆皇帝立刻将手中小说放下,“总算是盼来了!”起身时候脸上都是满满的喜悦,只因他相信萧嘉穗定不会叫他失望的。
  乐和束手立在边上,眼睛却不由得瞄了一眼床上的小说,脸上旋即露出了一个想笑又似乎觉得可怜的复杂神情。
  无奈何,著书局那些个笔杆子的作品能让陆皇帝满意的太少了。毕竟时代不同,让如今这个时代的文人去编撰仙侠、历史、玄幻小说,那脑洞较之后世之人真差的不以道理记。
  而对于陆皇帝来说,看小说看的不是什么艺术性,更不是屁的揭示社会黑暗的讽刺性,就是文笔他都不去追求,那只看重的就是脑洞罢了。偏偏这些人最不擅长于此。
  也就是陆谦他是个杂食动物,上辈子网络上熏陶出的‘广阔胸怀’让他什么书都能看的过去,横竖闲着也是闲着。
  然陆皇帝也有一个上辈子就传下来的坏习惯,经常搞些书评,有时候不满意了,整页留白都能被批红填满,更不满意的时候还会让人将作者提溜过来,骂个狗血喷头。
  这都是看小说的习惯了。
  虽然他只骂不打不罚更不会杀人,但乐和也为著书局的那些人觉得好笑又可怜。
  陆谦这个时候可不知道乐和心思,正全身心的翻阅奏疏。
  桂西之地除去贵州城外,已经尽数俯首,编户齐民、清丈田亩、肃清地方等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大理的战事也有了新的发展,张清不顾高明清的祈求,挥兵猛攻猛打,善阐府已经被破。高明清被抓,赵桓等人也已经被捉。
  “好!”陆谦大叫一声。如此消息实叫人开怀,没羽箭这次做的不错。那就是没听到高明清的求饶,只管发狠的打就是!有萧嘉穗派去的后援,有罗阿摩的乞降和滇东三十七部乌蛮的配合,想要拿下一处善阐府,还不是小菜一碟么?
  陆谦站起身踱了几步。“乐和,秘书监拟旨。”
  “大理奸相篡国,以国主段氏为傀儡,祸乱朝纲,更大胆妄为,沟通赵宋,与我大齐为敌,是可忍孰不可忍。今朝朕心意已定,命庸国公王庆、罗国公钟相引兵入大理,覆灭此僚。”
  “臣遵旨。”乐和心里记得牢牢地。
  “再命张清、解珍为滇东正副招讨,坐镇善阐府,征讨不臣。”乌蛮三十七部并非每一个都乖乖的知趣,打一仗也是必须的。
  次日,《征大理诏》毫无疑问的再次登上了《新闻报》的头版头条。登时若一颗巨石落在水面,荡起了无边涟漪。没人能想到小小的大理竟然有胆量收留赵桓,也没人想到赵桓一伙儿竟然逃去了大理。
  “那贵州城内的小皇帝,合着是个冒牌的?”
  “实在可恼。亏得俺还道那鸟人事到临头兀自有三分血性,几番巡视城头,胜过他老子一筹。不想却是个假名托姓的冒牌货色!”
  “徐徽言也忒是不值。现时兀自守城,图为这等人物卖命!”
  “这话言语的是。照俺看那徐徽言就恁地不知变通,且地如此时候了不快快投降,活的性命来,仍旧倔强个甚?他一‘乱臣贼子’,莫不……莫不……”
  不知道多少处茶馆酒楼,或者是街头巷尾,当人们言语到这里时候,忽的发现了一个问题,徐徽言分明就是臭不可闻的乱臣贼子,但从他的表现看,却分明就是一个尽心为国的赤胆忠臣啊。
  早在岭南开战的消息传到益都时候,就有个论调被无数人认同,徐徽言这个‘乱臣贼子’会见机投降大齐。然事实让人打脸,徐徽言不值没有投降,反而是要铁了心来抵抗了。
  一座贵州城已经阻挡陆齐大军两月有余。
  这还是从没有过的事情。
  也就是这个时候,徐徽言到底是不是真‘乱臣贼子’的发问正是的在社会中渲染起了。
  陆谦看着安保司递上的消息,乐得哈哈笑,这个问题的最终答案必须是徐徽言不是乱臣贼子,而是赤胆忠臣也。接下便就可以再来发问,是什么让如此的‘赤胆忠臣’变成了‘乱臣贼子’呢?
  给徐徽言洗白白的事儿就要结束了。陆谦心底里也松了一口气。
  毕竟这是他做下的‘孽’,不,是他装下的‘逼’!而自己装的逼,那就是哭着也要把逼装完。就像他之前集中了不少精通律法之辈,组织修撰《大齐律》,以至于都一度影响了大理寺法官们的业务水平。但《大齐律》没能取得初步定稿,那些个司法上的人才依旧只能窝在小院里埋头书堆,根本不为人知道,更不要说是功名利禄了。
  “总算是埋下一个坑了。”
  虽然意义与他当初设想时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但总算是了了一件心事。
  而且很快那蜀地也将会有消息报来,加上掉进坑里的大理,这就是能彻底解除后顾之忧了。到那个时候陆齐的敌人只剩下北部的北辽了。而至于西域地区,无论是高昌的回鹘人,还是更西面的黑喀喇汗国,亦或是东喀喇汗国,那都是不堪一击。而东喀喇汗国以西的西喀喇汗国,后者还是塞尔柱人的附庸,他们背后就是花刺子模人,后者也是塞尔柱的附庸,名义上还只是塞尔柱的一个省。而越过花刺子模人再向西南去,那就是塞尔柱了。
  陆谦是不会让塞尔柱人等候许久的。
  以汉人为军事主力的齐军,很难玩出蒙古人的西征,但混编起一支步骑军,从西域出发,一路打进花刺子模汗国,却并不困难。
  因为这当中有两个喀喇汗国,所谓的喀喇汗国也就是葱岭回鹘。追根溯源,他们就是中国境内第一个绿化的突厥语民族所建立的王朝。这样的国都陆皇帝必须要继续保留去!
  进攻花刺子模的混编大军完全可以走一路吃一路,就食于敌么。而当花刺子模人向塞尔柱苏丹告急的时候,无论是政治军事原因,还是信仰的缘故,塞尔柱人必然不会坐视不理。
  那么到那个时候,一场“卡特万战役”就也会不可避免的爆发了。
  历史上,建立了西辽的耶律大石,率军同以塞尔柱帝国为首的西域联军在撒马尔罕以北的卡特万草原爆发的会战。
  这是中亚史上的著名战役,西辽耶律大石在此战中以少胜多,大败10万中亚联军,星月教第一次屈服于一个不信教的政权。
  无论是东喀喇汗国还是西喀喇汗国,甚至是花刺子模人,都乖乖的向西辽称臣。塞尔柱帝国的势力全面退出河中地区,取而代之的西辽成为了中亚霸主。
  在这个过程中,高昌的回鹘人根本就不是阻碍,甚至他们都会很乐意主动归附。这样大树底下好乘凉,那来自西方的压力就再也不是压力了。
  当初未分裂的喀喇汗人与和田佛教大军激战连连,一样信奉佛教的高昌回鹘可不只恨不能把脑袋插进地底里。也就是喀喇汗人分裂成了东西两部,并且随着现任的阿赫马德·阿尔斯兰汗上位,东喀喇汗国迅速衰落,北部八剌沙衮都已经独立,这才让高昌回鹘大松了一口气。
  陆皇帝之所以还没向回鹘王毕勒哥勾手,这纯粹是因为内部且还没有收拾干净,他现在还没精力顾忌西域。但他相信这很快就会过去。
  ……
  清晨,万籁俱寂,东边的地平线泛起的一丝丝亮光,小心翼翼地浸润着浅蓝色的天幕,新的一天从远方渐渐地移了过来。
  清晨第一缕阳光照下,汉中古老的城池兀自被薄薄的晨雾包裹着。城外的宋军大营,旗帜迎风招展,薄薄的白雾遮掩不了那一片殷红,就像他们此刻优渥的待遇也鼓舞不起的军心斗志。
  大散关已经破了。
  刘锜非是不能战,不敢战,可他纵然拥有地势,面对着大炮和震天雷,面对时士气喧腾的齐军将士也无可奈何。
  齐军入蜀,第一个要拔下的钉子便是大散关,攻蜀第一功,虽然不盼着?
  同时,徐宁引军从南阳溯汉江而上,直攻石泉与汉阴。此两地本属于赵宋京西南路,但这儿地势端的险要,处在秦巴腹地,北枕秦岭,南倚巴山,凤凰山横亘东西,汉江、月河分流其间。对于这个时代而言,简直就是一步一险关。
  何况这两县之后还有饶凤岭此处天险之地。这可是吴玠三大成名之战之一啊。
  但总的来说,徐宁部抵到石泉和汉阴,抵到兴元府【汉中】的背心处,那这就等于是另开一处战场,让宋军必须分兵以来抵抗。
  这就是功劳。
  一如夔州的张顺军和韩伯龙、王彦军。前者不提,后者兀的被陆皇帝塞来了许多的关系户。比如欧鹏马麟,焦挺蒋忠【蒋门神】,丁得孙龚旺,这般做,陆皇帝显然就是要老人们来刷刷脸的。
  ‘内地’的大战即将结束了,这个时候不来露露脸,刷点功劳回去,日后可就难有露脸的机会了。
  这些人的能力一般,都可以预见的,待到蜀宋别灭,陆皇帝多是要用这些人‘退居二线’,镇守内地各省府的。就像张清‘看到’的那样儿,精兵猛将都要被陆皇帝用在刀刃上。这是很悲催的一件事情儿,却也充满了无可奈何。
  在陆谦前进的过程中,这些人物,包括很多的水泊时的老人,他们都落伍了。
  你不可能让陆谦停下脚步来等待他们不是?
  那彼此间的距离就只能越拉越大。
  现在陆皇帝特意给他们找来了刷功劳的机会,皇帝做到他这个份上,必须说,已是仁至义尽也!
  宇文宣中就是这时候带着广都团练抵到了汉中,有个中进士的弟弟那份量就是不一样,更不要说宇文家还表现的那样‘忠心卫国’。
  如是,宇文黄中不出意外的做上了官,而且还不小,做了广都以东的邻居简州的团练使,宇文宣中也成为了广都团练的团总。
  等到蜀地各州的团练使到位,那团练便就发挥作用了。大艺术家才不会等到周边的险关难地都被齐军攻克了,才用到团练,那时候他们且还有个屁用。如是,现下时候各处的团练被一支一支的送到了前线,尤其是锦官城周遭诸县团练,而前往的地方则尽是汉中。纵然战场上不堪用,只做丁壮却也是能用上的。
  但团练中又有多少人真心为大宋朝卖命呢?虽然钱粮充足,待遇甚不错,然团练兵们从上到下却都提不起半点激情,没人敢忘记自身所处的那岌岌可危的环境。
  且随着调派上前线的日子临近,宇文宣中就好笑的发现广都团练的团丁练勇对自己处境的态度,正像那些眼见要大祸临头的人们常有的情形一样,不但没有变得更严肃,反而更轻率放肆了。在危险迫近的时候,人常会有两个全然不同的表现:一个是很理智地考虑危险的性质和筹谋摆脱危险的办法;另一就是临死前的疯狂,既然即将到来的危险根本就是你所无法抵抗的,就不要去想着躲避危险的到来了。抓紧时间享受最后的时刻吧!
  世界上是有很多的人选择第一种,那在来汉中的路上,撂挑跑路的不再少数。可很多人抵到汉中后,那似乎就是破罐子破摔了。这可真是一种可悲啊!


第840章 钱啊,那可都是钱
  时间到了黎明,天仍旧灰蒙蒙的,月亮挂在天边,弯弯的一溜儿,却很明亮,星星已经不多见了。
  “吱吱吱……”这是寨门开启的声响。
  一支千人左右的步骑军悄悄地从营寨中潜出。这应该感谢营垒外围的巡哨,完全隔绝了九连山白族兵马对营寨的直接监视。
  所谓的九连山白族兵马,其领头之人杨定楠乃是附属于高明清的一白族小封建主。高量成的“割地而封之”政策是很有诱惑力的,高明清为了收拢辖地里白族贵族们的忠诚,也只能随行就市,对辖下的白族贵族一样处置。
  这一政策一定程度上与西方的封地贵族有着不小的相似之处,直可一把一个个大小不一的白族贵族当做一个个独立的小王国,很大程度上让高量成稳定住了大局。那厮到底是以小宗夺大宗,抢下了大理国相的位置,恶劣影响且还是很大的,所以他以此法来讨好白族的部族贵族们,最大程度上拉拢了各部族。但坏处就是高家人从此只能掌控大理的大局,而不能真正意义上统治整个大理了。
  杨定楠就是如此一个贵族,其城池距离善阐府还并不遥远,处在滇池东岸的冲积平原地带之东北角,连绵的大山簇拥着中央的一块小盆地,这就是杨定楠的领地。
  听闻到善阐府有警,几个小贵族便联合一处,聚兵向善阐府增援来。但他们只远远的看到齐军的阵列后便不敢擅自妄动,就他们的那点兵力向善阐府增援可不就是来送死么。一群人退到了九连山出,都还未进入到滇池东部的平原地区。张清本也不把他们看在眼里,却不想随着时间的一日日过去,善阐府东北方向上越来越多的白族封建贵族带人聚集到了这里。
  如是当善阐府被拿下后,这里便就成为了张清的又一个目标。
  他若使人带去高明清的亲笔信,相信杨定楠等人必会屁颠屁颠的退兵会家,打道回府。但张清没有,他选择了吃掉眼前的这些白族兵马。
  一百骑在白日中很快就能越过的五里的距离,但现在他们却跟背后的步军一样足足用了半个时辰。
  小心再小心,还有大风呼啸的遮掩,张清一行并没有被白族军的夜哨发现。
  在半个月前,他们就在九连山下立下了营垒。开始时是没日没夜的对齐军严密监视,大量战力时刻准备,不敢有半点懈怠。可是现在,必要的防御营垒白族兵自己不止建起更是加固了,对面的敌人又长时间不来露头,再日日夜夜的严阵以待可就小题大做了。
  夜间的看哨和守备力度,比之开始时降低了不止一个档次。实质上的警惕性只会更加的差。
  这些人就像是契丹、党项的部族军和部族头领,在打仗上,不止是高层的素质素养,底下的小兵的素质素养,与齐军相差的都极是悬殊。
  “上马,慢跑……”
  最近的白族军山下营垒已不到三里,如此近的距离了仍旧没被发现,张清都要哈哈大笑了,他们且已经用不着再隐蔽踪迹。
  张清翻身上马,攥起得胜钩上挂着的长枪。很清楚自己立功的时间已经不多了的没羽箭,现在心中对功劳的渴望更是迫切了。
  陆谦的军令已经送到了军前,他相信王庆、钟相二人很快就会领兵杀进大理的。剩下的就是滇东三十七部,还有本处的白族,这又能有甚大的功劳?
  杨安福怀抱着一杆长枪,缩着怀挤在栅栏下迷迷糊糊的睡着。他本是杨定楠的主人,现在成为一名白族军丁勇,那是顺理成章。
  当然,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他此刻也只能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兵,但好歹能填饱肚子!
  大理的军事力量不能算强,但也非是积弱。大致与南诏仿佛,无论是规模还是军兵制度。三万直属于布燮的常备军,是大理军的骨干力量。其余地方的乡兵,也就是府郡兵,属于附属力量,规模在七八万人,但现在却肯定已经超过了十万人。因为高氏各诸侯要增强自己的力量,其手中的直属兵马,也就是各部的护军,虽然也被归类为乡兵,但军器兵甲和作训怕都不会弱于常备军。然后是部族军,就好比九连山的白族兵!
  大理的军事力量总动员来,三十万没有,二十万怕也只多不少。
  便是作用滇池的高明清,若是给他充分的时间准备,拉出一支两三万人的军队也不在话下。可惜他没有时间来准备,整个善阐府城中也就五千不到的兵力。可谓是被坑惨了。
  今夜营垒轮到了杨安福所在的卒值夜,他给排到了后半夜。不要怪他睡的迷迷糊糊,半夜里来换岗的时候,他前头那人睡的比他香多了。
  无论是乡兵还是部族军,都以五百人为一将,东南西北四将又置一军将统之,然后四军又置一军将统之,称之为都统,其上大军主将则称之为三军都统长。
  杨安福就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小兵。
  而这些人的战斗力,只看现下的戒备和杨安福这么一个新手的表现,便能知道他们比之契丹、党项的部族军了来也强不到哪去。
  他所在的将主,手下人数强强过三百人。而他所在的队,全员也才七十五人。
  七十五人还分上下两班,也就是整个营垒的夜间执哨都不足四十人。很多人还如杨安福这样睡的昏昏沉沉,能发现张清的动作才奇怪呢。
  睡梦中的杨安福脑袋靠在栅栏上,突然间他觉得栅栏震震的。怎么回事?睡眼模糊的他伸起了脖子,脑袋昏昏沉沉,依旧没有意识到栅栏震动所代表的含义。
  终于杨安福清醒了,此刻马蹄的声响已经清晰地出现在他耳旁。
  “敌袭,敌袭,敌袭……”撕心裂肺的嚎叫声此起彼伏的响起来,杨安福疯狂的踢踹着身边的战友,“起来,起来!汉军杀过来啦——”
  营垒外影影幢幢的,张清队伍距离营垒只有五六百米了。这是个很近的距离,全力打马最多三十秒就能奔到。
  “杀啊……”
  马队慢跑变成了疾跑,同时火把燃起。刚刚燃起的火把被迎面的风吹的仿佛只留下星点蓝火还附留在火把头上,但它绝不会灭。这些浸透了油脂的火把就是小雨中也能打亮。
  星星火光联成一片火云。
  百骑人马一经呐喊,营垒外仿佛出现了千军万马。这动静让全营的白族军都惊醒了。
  将主忙拎刀奔出帐篷,看到外面的星星点点然后倒吸了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