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长风万里尽汉歌-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两人交手三十合,阮小二力怯,只待要走。
  如此倒是叫一干土勇振奋了不少。便是晁盖和朱仝都赞叹武松好武艺,这是俩人先前都想不到的事情。那武松虽看起来是条威风凛凛的大汉,但这世道上,中看不中用的光鲜货色多了去了,再添一个武松也不稀奇。且清河县与郓城县距离甚近,他们过去都没听说过这人,可见是平庸的。
  可现下再看,一大大的反复。这武二郎武艺不仅精湛,且比他二人还只强不弱。
  梁山军阵中,刘唐这时候已经赶到,看到阮小二力怯,挥舞着朴刀大叫:“二郎少歇,待我来与这厮搏杀。”
  朱仝在后看了,提刀就要出阵。但武松一声虎吼,已然再迎了上去。
  刘唐之后还有活阎罗,这阮小七执掌着船队装载的是大部队,船队抵到梁山驿后,他先一步下船赶到战场,就看到阮小二和刘唐二人在合力酣斗武松。
  而鲁智深与一个青面汉子,间隔几十步远,提着兵器怒目而视。当然,更叫阮小七咧嘴的是,那俩人大汗淋漓,气喘吁吁的模样。
  招呼来小头目才知道,鲁智深与那青面兽杨志,整整厮杀了小二百个回合,两人拨马罢战后,尽是力怯模样。适时刘唐也抵挡武松不过,阮小二便也欺身上去,两人合战武松一个,那没拿下。阮小七看了厮杀中的三人,两眼的瞳孔如被针扎了一样猛地一缩,他先前看不上的武松,那一根棍棒真真是了得。而再看对方阵上,还有一个红脸长须的汉子,必是美髯公朱仝无疑,以及晁天王这个熟人。这千把人的官军先锋,竟是有这般多的好汉?


第124章 奔逃
  杨志脸上露出了笑容。
  连场的厮杀比斗,他自然能感受到身后土勇斗志的上扬,战意的迸发。那擂鼓助威声从一开始的小猫叫,都变成了现下的狮虎咆哮。将士们的这心劲有了。他心中的紧张感也已经平息了大半!
  现在,杨志看向武松的目光是带着掩不住的喜爱。
  土勇们的士气能转低落为高涨,武松的作用功不可没。这番比斗,武松叫人震惊。
  别说晁盖和朱仝被吓了一跳,就是杨志也唬了一跳。这武松的武艺,看起来半点不逊色于他,如此手段叫杨志万难相信这仅仅是个小县中声名不显的都头。
  如此说,陆谦所望的叫武松扬名立万之念,却已经初步有效。
  这斗将啊,也真是个不错的主意。只要对手能够迎战,手段强者便可赢面大增。
  当然,对面的梁山人马也叫杨志心惊肉跳。寻常草寇喽啰,见到自家头领比斗落得下风,那不该是人荒马乱么?怎的眼前的梁山兵马列阵依旧这般严整?半点不见气馁?
  如是梁山的头领们逃回己方阵中,只挥兵来厮杀,杨志心里还是没一点能守住营垒的把握。
  而此刻,陆谦已带引着人马下了船舶。四营人马内含亲卫营,并不甚多。可打出的旗号,叫人一看便知道是梁山之主亲到。那替天行道,除暴安良的杏黄大旗,迎风招展。
  陆谦并没叫人包围了整个营垒,那样的话再要不动声色的放走武松和晁盖就难了。直领兵汇入先头部队中。
  对面的杨志、晁盖心里皆大松一口气。
  不过杨志却以为陆谦少经验,而晁盖则似心有灵犀,一把抓住朱仝的手。“贤弟,战事若起,休得恋战,保全己身为重。”
  这朱仝也不是真傻鸟,怎会不晓得晁盖与梁山有暗通曲款。可这个时候他若不理晁盖,一意孤行,那就是自寻死路的傻逼了。当初在黄安镇上他就逃了一次,现在只是换个招数,再走第二回。
  当陆谦抵到时候,武松、阮小二、刘唐已分开。场上只剩鲁智深与杨志依旧在都第二拨。当下就让人敲响了金钲。
  鲁智深已经知晓陆谦到来,听到鸣金声,卖出个破绽,放他入来,却把月牙儿只一盖一翻转,便把长枪盖将下来,且锁了下。只杨志早提防着他这一式,那月牙儿能锁兵刃,他早看在眼。是把钢枪一拽,向内拉来两尺,右手抽出腰间宝刀,望鲁智深顶门上劈下来。被鲁智深眼明手快,早把月牙儿松开,兵仗在他手里转个个,方便铲向上只一扬却好那一刀劈将下来,正在刃口上,铮地一声响,火光迸散,鲁智深回马望本阵便走。
  陆谦这边把号令施展,刀盾兵裂开缝隙,二百弓弩手涌出去,还有不少神臂弓,叫杨志非只不敢追杀,还片刻不敢耽搁。只因为这世上并无神异,任凭再是无敌的猛将,被几十具神臂弓标准,也自心惊胆寒。
  鼓声响起,号角呜呜,旌旗翻转中,偌大的队伍恍如一堵石墙,朝着营垒宋军压倒。
  待走到营前只有一里左右时候,旌旗摇晃,鼓号吹奏,两个营伍分别从左右分裂出,向着宋军营寨两翼处包抄来。
  “杨团练,敌众我寡,贼首又兼亲致,叫彼辈士气沸腾。我们……还是快走吧?”
  晁盖当下抱拳向杨志进言。
  “汝当本官不愿走?”杨志转首怒视着晁盖,眼睛看着他就如看到白痴,就差写上‘蠢货’俩字了,“此地儿距离县城足有百里之远,失了眼下营垒,土勇立时就会作鸟兽散。贼寇也必会掩杀追击,我辈怕会片甲也不得还郓城。”
  “可是团练,现在不走,等到贼寇两翼包抄到位,就再也走不了啦。”朱仝也在进言道,他很以关羽为榜样不假,被梁山贼真的抓到后,也有以死报国的念想,可他却不是一心寻死。只有武松闭口不言。而这时杨志才发现,他手下三个都头,怎的少了一个?
  此时营垒的后寨,一片木栅栏已经被东阿土勇给拆卸掉。一个头戴皮帽,身穿着皮甲的都头正握着一口腰刀,翘首远望寨前。
  一个脚步轻快的差役奔跑过来,“报都头,杨团练有令,叫都头速去听命。”
  东阿县都头冷冷一笑,也不答话,反向这差役问道:“那梁山贼怎样了?”这又是敲鼓又是吹号的,必然是有动作。
  “那梁山贼召回了斗战的头领,人马全压上来了。还分出两股人马,行左右包抄……”
  差役的话就仿佛是蜜蜂的尾刺,都头尤是被蛰了一下,瞬间跳上马背。“走,走,速走……”言罢就第一个冲出营垒,高声招呼着东阿县的三百土勇逃窜。
  本来就危如累卵的杨志寨,随着东阿县土勇逃窜掀动的乱潮,那瞬间就是被插了三五个窟窿的气囊,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瘪下去了。
  杨志这一瞬间真生吃了那东阿县都头的心都有了,都不用去蘸酱。
  始终默默不语的武松有了动作,他直接奔向了清河县土勇中,“走,快走……”
  那晁盖和朱仝对视了一眼,朱仝直接一拉杨志马缰,打马就向着后寨奔去。而晁盖呢,却反其道而行之,引着手下人马从寨门涌出,接着他们就打出了白旗。
  杨志暂时是看不到这一幕的。事实上很快他就与朱仝失散开了,朱仝回到晁盖身旁时,后者正与刘唐在说说笑笑。
  而杨志呢,他先是与清河县土勇混在一块的,但清河县土勇的速度过慢,两条腿的不可能比的过四条腿不是?可杨志,在有了之前的逃跑之后,面子也就被他抹下装进了兜里,那是打马飞奔。很快就把武松一部甩在了身后!
  却不知道,在他身后的武二郎看着杨志狼狈逃窜的背影,如释重负的吐出一口气。
  那从营寨后缺口逃出的六七百人,没有跑多远就分出了两大股和N多小股。
  任何时间都少不了‘聪明人’,他们才不愿意跟着武松大部队呢。人多目标就大,目标大便容易遭遇,是以他们就‘分头’走了。却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十个人中也找不出三两个逃回郓城。
  而武松引领着二三百人清河县土勇,在奔逃了半个时辰后,终于迎来了天黑。在漆黑中好运的避过了两支梁山队伍的搜索,最终用两日夜的时间逃回了郓城现场,清点人数还有二百五六十人。
  而那东阿县的都头和他手下的三百东阿土勇,却一个越没回到郓城县城。其后的两日,只有零星的几个人,灰头土脸的回来,那一个个穿的都是便服。这当中有几个是清河县的,也有几个是东阿县的,可以确定那东阿县土勇主力已经被梁山全灭了。
  战后的第二日,就在武松带人逃回郓城县城的那一日夜,宋江收到了一封信。


第125章 曹知县妙笔生花
  开春明媚的阳光照撒大地。这是一个万物复苏的季节,寒冬彻底远离人间,柳树抽出了嫩绿的新芽,草丛中冒出了一朵又一朵的花儿,晶莹的露珠透明、新鲜而美丽。暖风抚摸着无数的生命,它们便欣喜的生长着。
  只不过,现下的郓城县城对比这明媚春日下的美好时光来,却是完全相反的一副样子。
  那如是被冬季里的三九苦寒所笼罩,无数人瑟瑟发抖。自从昨日里那杨团练回到县城,知县老爷人就瘫倒在床榻上了。
  几千官军土勇已全军覆没的消息,仿佛是狂风一样席卷了整个县城。那从汶水边侥幸逃脱的几艘船只带回的信报,叫曹京险些一口气没上来,以至于当天就有无数人选择了逃离这儿。但还是有人不信,毕竟党世雄带领的官军那般势大,怎么可能如此的不堪一击?且除了党世雄外,不还有杨团练的么。然后他们就等来了那位匹马而还的杨团练,其对党世雄全军覆没之过程全然不解,可他自己是真的全军覆没了。很快那位团练使就选择了关门谢客,阖门待罪。
  直到第二日下午,一支筋疲力尽的人马回到郓城,便是武松一伙儿了。这却是噩耗传来两日中仅有的一支返回来的队伍了。可是也仅仅二百多人。
  然后郓城县就等来了梁山泊的‘大军’!
  说是大军,却是夸大了。实际上只是有五个营,其中还有亲卫营和水师营。其他营伍都在收拾缴获战利,押送战俘。
  “……吾山寨比邻贵县,近添置人口颇多,以至钱粮布秣有缺。而素闻郓城豪富,陆谦特来相借……”
  这是一封被箭矢射上城头的书信,写在一尺白布上。陆谦在信中话语很是温和,不知道的人还会以为这是亲善商贾间的拆借往来呢。可对于曹京来说,这却是一赤裸裸的赎城费,但也是一济无比灵验的神药。
  堪称药到病除。
  之前在床榻上瘫倒了两日的曹大知县,立刻就恢复了百里侯的威风。
  梁山贼不是要攻城的,这就好说了么。
  钱粮物质,郓城县城里有的是。就算那先前党世雄囤积在郓城的粮秣物质不会被算入,这赎城费需要郓城各界另筹,这也是桩小事儿么。只要城池不破,一切就有的文章做。
  先前的曹大知县可是一直以为,梁山会趁势攻破郓城的。这县城里囤积的上万石军粮,大批的军需器物,梁山贼怎么可能放过呢?而他曹京无谋御敌于城外,又偏偏守土有责,不愿意落荒而逃,坏了声名,已经存有死志。可不曾想这陆虞侯如此的好说话。
  “诸位也都看了。那梁山贼寇只给了一日的时间,过时不候。”用陆谦的话说,届时如果没能拿到叫他满意的钱粮,他就自己亲自下手来拿了。
  曹京毫不为耻的拿着陆谦的话来吓唬在坐的郓城士绅商贾。虽然他们中的一批人已经纷纷逃去了外地,但在郓城都留有代表的,今日也都被曹京请了来。
  宋江在斜处里一张小几案后坐下,手中执笔,桌面上摊着纸墨,看着厅堂中被化作屠夫的曹京一刀刀割肉的郓城士绅商贾们,看着那些士绅商贾肉疼的神采,心里头升腾着一股难言的舒爽感。
  他之前接到了自己兄弟宋清的亲笔信,宋清、晁盖、朱仝、雷横,这些心腹兄弟和手下土勇,尽数还在。梁山人马甚讲情面,好吃好喝的款待着他们,只除对雷横颇有些间隙外,一切皆好。只等着战事结束,便放归他们。
  宋清的信中并没多说一个字,可宋江却想到了当初黄安镇那一幕。那回他与晁盖一人出了三四千贯钱财来偿还梁山的情面。这一回,却是再多也不为过。
  我宋公明都要割掉三两精肉,眼前的这伙儿士绅商贾,岂能干休?
  况且那宋清、晁盖等人回归县城后,宋江也需供奉一笔钱财给曹京,好叫他不做追究。不然这事儿就难回全了。可以说,这一遭战事,宋江损失巨大。
  如此,陆谦在城外逗留两日,打郓城县中取回了粮草两万石,银钱三万贯,再加生铁一万斤,丝帛麻布各千匹,皮革、药材、军器杂物无数。
  大军返回梁山,留下了内心幸甚的郓城知县曹京,还有巨野营指挥使周斌。后者因为不被党世雄喜欢,做了一通苦力之后,依旧是留在郓城转运物质粮秣,还当是苦力来用。可现在却是凭白的捞到了一笔打天上落下的功劳。
  因为曹大知县妙笔生花,向上递去了一道公文。并于文章中自表他曹京披肝沥胆,忠勇无畏,带领全城军民,指挥若定,两日血战打退了梁山贼的数次猛攻,最终迫使贼寇退去的艰难过程了。而留在郓城的唯一一个指挥使周斌,哪怕他现下仅仅是一个厢兵营的指挥使,也成为了他曹大知县守城期间的得力助手。
  只有那阖门待罪的杨志,这人实在是命蹇时乖。明明是待罪态度良好,却被曹京有意无意的扣上了一顶无作为的帽子。还说他匹马还城,疑是临阵而逃。否则不能解释为何做他属下的武松就带着清河县大部分的土勇逃脱了生天?而他自己却是孤身逃窜而回?这武松在曹大知县的表文中也有了一面,却也仅仅是如此为构陷杨志的一面。
  以至于济州府忽然下来一道公文,要拿杨志。后者还懵懵无知,向那州府里下来的官吏叫道:“我得何罪?”后者笑喝道:“你兀自敢叫哩!尔阵前弃兵丁而逃,以至于那一千义勇丧了大半,当得何罪?我念你是名门之后,不去下你颜面,休讨苦吃。”
  杨志听到自己被扣上了一个临阵弃兵而逃的罪名,一张青脸登时化作赤红,他是杨家后人啊,岂能背上这等骂名?“知府相公听得何人构陷,冤煞杨志了。”这事儿非同小可,必是要有一个见证的。
  州府官吏道:“自当还你一个证见,教你看真赃正贼,好叫人皆知道知府相公不曾冤屈你。”
  “左右,请曹县尊来。”
  片刻后,那曹京便乘轿来到,直言杨志弃军而逃,致使所部上千乡勇义士回还不足三百。听得杨志目睁口呆,兼有怒发冲冠,大骂曹京构陷于他,实卑劣小人。
  州府官吏喝道:“这是非须不干我事,见有告人曹县尊在此。你二人到府衙里自有分辩处。”话音落下,就叫人把杨志打入囚车。而那曹京也骑乘上一匹老马,点起一百乡勇,便启程赶往济州府里了。


第126章 反是好事
  郓城县治的事儿何尝有能瞒得过陆谦的?朱富的信报飞快送上梁山。
  此时的梁山正值大获全胜之后,吸收消化的时候。十个营头的人马明显不够用,陆谦想着今年中能整个二十个陆战营头,而水军也编制翻增。除此外那辎重营里也当编入大量的船舶,正式划分归属,却是要与水军做一下切割。
  省的职责混乱。叫水军一会儿打仗,一会儿又管着后勤运输。
  此战中被俘的几千官兵,被‘前辈’们现身说法,还有那工作队搞一番诉苦大会,当即就有上千人主动入伙儿。实乃是生民多艰,这年月太多人的日子不顺了。
  陆谦现在正着手于怎么把俘虏消化。那被俘的几个指挥使,还有一帮的都头人物,全挑选出来扔到了后山去做苦力。而偌大的梁山着实广阔,那扩充演兵校场,还有扩充日后的马场,骑兵宿营之地,粮秣囤积之处,等等,这都需要大批的人力物力。
  现在这些俘虏里,不愿意归顺的就尽扔过去做苦工,待到把梁山整治妥当了,再软硬手兼施,收拢入伙儿不迟。何况这已经是二月天了,再过些时日便到了三四月青黄不接之际了,到时候涌上山来的人不会比寒冬时节来的少了。
  这将大大稀释降兵在山寨里的比例,也减小了他们的潜势力。
  是以接到杨志遭殃的消息,陆谦无动于衷。他与杨志现在半点恩义都没有,即便是半道里救下杨志,那也有强拐人上山之嫌。到时候杨志便是黄泥掉在裤裆里,不是屎也是屎了。如此上山入伙儿的杨志,如此担负着杨家祖上荣耀的杨志,能心甘情愿才怪。
  陆谦并不是真真的正人君子,他是个功利主义者,否则当初他就不会叫阮小二去赚安道全了。他之所以对朱富的报道不动心思,却是晓得这杨志到了济州府,多半是好不了的。宋江早把曹京的那封文书抄写了一遍,遣人递上山来。曹大知县真不愧是文人,妙笔能生花,生生的在杨志头上扣了一个大屎盆子。
  以他旁观者的角度来看,此举看似只为平常,却未尝不塞满了曹京的私心。
  郓城县保住了,这一事实是能大做文章的。而杨志是郓城县治当中职位最高之人,即便重文抑武的赵宋,一个知县和一府团练使放在一块做比较,那不少人潜意识的都会把守住城池的功劳默许给杨志的。曹京此举未尝不是为他自己除掉一个竞争对手啊。
  没有了杨志这个正牌团练使,只周斌这一厢兵指挥使,那算个屁。曹京是知县啊,正经进士,这功劳显而易见的会落在他头上。
  而至于说郓城县的事情会不会曝光,甚至说,曹京这一次能确确实实的捞取多大好处,那并不会立刻就见效的。这就好比后世的PLA战士荣立一等功,这必会在未来给他带来好的回报,但这不是说立下了功劳,就立刻得到提拔。现下的大宋朝还是升平盛世,从官面上言,梁山也只是一窝寻常的草寇贼匪罢了,梁山的旗号又不是要杀进东京,推翻赵宋,这老赵家的官位还没宽绰到立刻封赏的这一步。就曹京来说,顶多是考评时候多添一笔政绩,更能好好地巴结一下高俅。
  而杨志就倒霉了。
  便是那邓同都有可能要倒霉。许是不用如原著上那般,没捉拿到劫走生辰纲的晁盖一伙儿后,直接回到东京听罪,还可能会被蔡京一脚踢到琼州钓鱼去。但济州府征剿贼匪,连吃败仗,光是兵马都监都折损两人,邓同又岂能无一点罪过?
  过不久便有可能跑去荆湖西路,甚至是岭南,做个小判官了。
  但杨志作为团练使,这遭儿必然要背起一口大大的黑锅。或许死罪不至于,却也难周全。
  陆谦以为,届时再去解救杨志,效果更佳。
  他就是这样的人。那义薄云天,那豪爽大气,都做在表面上。功利主义才是他的真核。
  只不过陆谦这个‘功利’,着眼的并非全是实实在在的好处。对于他来说,在如今这个时代,那名声,那声望,何尝又不是个‘利’字呢。
  为了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而去损失掉自己的声望,打长远来看无异于杀鸡取卵,这种事儿陆谦是不会去干的。在他的眼中,这两样儿就仿佛是一台电脑上的软件和硬件。硬件的性能增强了,软件数据则降低了,这电脑终究还是会不好用的。
  曹操坐定兖州后,叫郡中官吏砍了他瞧着不顺眼的陈留名士,前九江太守边让。那随后陈宫、张邈的反噬,让他险些潜龙变成了死蛇。
  前车之签后事之师。如果可以,陆谦希望自己能长久以往的伪装下去。
  大人物谁没有一副伪装呢?就好比有人说刘备之德近乎伪,其之长厚亦似伪。可人家能从头伪到底儿,这与真的仁德仁厚又有何差别呢?这也是种本事不是?
  就像后世娱乐圈里的明星人设,那些卖人设的主儿,形象崩塌之后是摔的都很惨的。切眼前就晃悠在陆谦眼皮底下的宋江宋公明,不就是一个卖人设卖的极其火爆的主儿么?
  后世里,不知道多少人对他恨不得好死。但同样的很多人也都知道,对付宋江这种人,杀他并非是最能给他以痛苦的后果;叫他面临利益抉择,人设一点点崩塌,众叛亲离,这才是最最痛苦。
  陆谦最终的反应也只是叫朱贵传令给王定六,叫他详细探查杨志事宜。州府里的官儿,那邓同只是一个官位不稳的知府,可是没权利斩杀一任团练使的。只待杨志定罪远远发配时候儿,再去劫道便是。
  ……
  时间眨眼就进了三月,且不说梁山泊自打破了官军的第二波征剿后,更生兴旺。那水泊周遭的县境,尽数遭陆谦勒索了一遍,如郓城同。且还有宋江、晁盖的见礼钱,陆谦手握得大笔的钱财,由是差遣汤隆再去东京走一遭,拉拢匠师匠人;要杨林前往北地贩马,外带打听玉幡竿孟康下落;再叫阮小五随人前去那登州府,联络海船。
  如此一番的铺设,来日梁山基业必然更胜。
  宝光和尚急匆匆的回去江南了。这一仗叫他看清了赵宋官家的货色,那真真不堪战。陆谦听得这光头口语中对赵宋官军的满满不屑之情,心中就晓得,那汶水大营一战给这和尚传了个甚是错误的信号,现如今邓元觉心中怕是更看轻那宋军三分儿了。
  陆谦想了想,心下以为,这反是好事,妙事哉。


第127章 新官到来
  却说这济州知府邓同,见到郓城使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