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长风万里尽汉歌-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时候陆谦已经回到山寨,引带上山两位头领,在聚义厅上派了座次。那杨志虽是名门之后,武艺非凡,可他刚刚上山,寸功未立,也只排在王定六之后了。裴宣做最后一位。
  可是这聚义厅里的排位是靠后了,两人刚刚上山,却就当场被陆谦委以重任。裴宣便是新成立的考功处执掌,杨志则是作训处的兵马副都教头,职位还在薛永、焦挺这俩枪棒、拳脚教头之上。
  回到梁山,陆谦当即便要带兵下山,去铲平了那阳谷义勇。
  林冲已经调配好人马,除了刚被编入了后都的亲卫营和水师左营外,一共六个陆战营头。里头自然有李逵、项充、李衮三人带领的第五营。
  “先前一战杀得不爽利,这打阳谷,哥哥可定不能忘了俺铁牛。”陆谦下山去赚杨志的时候,李逵那厮就叫嚷着要去砍了那三个鸟保义的头来。这次自然带上他们。
  山寨一干头领,陆谦再点了鲁智深、刘唐两人,如此加上韩伯龙这个统带亲卫营的和阮小七这一水将,并上李逵、李衮、项充三人,及陆谦本人,一共八人。留下林冲等人看守山寨。
  裴宣要招揽人手组建考功处;而那杨志,就不带了。
  陆谦点将时候,见杨志脸上似有请战的意思,可血色几番涌动又尽被他压了下去,看来内心甚是焦灼啊。既如此他又何必难为人呢?
  当晚,杨志到陆谦门上拜访。被让到房里坐下后,又闷着口,半个字不说。只满脸通红。
  “水泊兄弟聚义,贵在交心。我知晓制使心中为难,聚义厅上便不曾相邀。”陆谦满脸和气。人么,要理解万岁。何必要把人逼急呢?杨志刚刚上山,还没全放下脸来。
  看看那水浒原著,似都喜欢把人往死里逼。何必呢?就真不怕反噬吗?
  作为一个穿越者,陆谦理解不了正史中身处元末乱世的施耐庵老爷子的想法,也不能理解水浒中一些‘好汉’的想法。而他能持的则只有自己的想法!
  说真的,想想那宋江、吴用的手段,陆谦脑子里就总回想到《三国演义》里魏延造反前得意地洋洋的大喊:“谁敢杀我!谁敢杀我?”的样子,然后他就被杀了。
  暮春的夜晚依旧挺凉的,一阵湖风吹来,叫送走杨志的他打了个寒噤,忙裹了衣服关好房门。
  陆谦当晚安抚杨志,次日带上兵马船舶,与林冲等人拜别,浩浩荡荡的东进至清河县境内。
  梁山人马一遭上岸,当地便立刻又信报送往县城。知县老爷,武松、李应等人,立时知晓。


第133章 天叫我等立此大功
  此时距离武松送信到山寨已有旬日时间。作为现在清河县内的一个重要角色,他的分量不轻,手掌五百乡勇,乃是清河县之干城也。且还有了陆谦叫人传回的情报,却是梁山已经掌控的独龙岗信息,如此他对阳谷县乡勇的内部划分就已有了不俗的了解。等到彼此交情打开,一来二去,对其的认知就更清晰了。
  那李应老成持重,或是因出身江湖,对那梁山抱着一丝良善。可以用‘井水不犯河水’来形容他之态度。甚至可以说如此态度还是那留在独龙岗的祝朝奉和扈太公的态度。
  这三人年龄偏大,已经无甚大的盘求,现如今得了保义郎的官职,虽然只有绿豆那么大,可独龙岗三庄为朝廷出力,给官府分忧,那么他们三家便是雷打不动的士绅了,已经晋级了。所以三个老人是没大的需求了。只求为官府把眼前之事办好,那府衙的府尊老爷都还没有出声要铲平梁山,皇帝都不着急呢,你太监急什么急,先就要与梁山为敌了,这不是自讨苦吃?一场拼杀下来,三庄人马即便是把梁山踏平,又要折损去多少人丁?官府又能给多少抚恤,不还是自己出力不讨好么?何况还不见得能打赢呢!
  可是那三庄的小辈人物呢,也就是祝氏三杰,却个个都是年少气盛。自持武艺高强,还有栾廷玉坐镇,兵强马壮,加之官府的支应钱粮,正要江湖上扬名立万。是以,更倾向于主动出击,讨平梁山泊。
  现如今这阳谷人马分做两队,李应带着本部留守县城,与武松所部一同待在清河县城,叫那知县老爷和县城的士绅富户,甚是满意。
  后者更倾向于李应。他们可不信独龙岗三庄人马就能敌得过梁山,到时候偷鸡不成蚀一把米,吃紧招祸的还是清河县。这段日子里,武松、李应多能受到城中人物的犒赏,有酒有肉。
  而另外的一千五百人,乃是阳谷县的主力,以栾廷玉为首,驻扎在了临近水泊的五里口。那地方距离水泊也就只有五里地。
  这一千五百人名义上是栾廷玉做主,实际上却是年少气盛的祝彪当家。便是他二哥祝虎都要由着祝彪的主意来,那扈成就更是依附了。
  武松把这些早报给了梁山,陆谦带人马主力就直抵五里口岸畔,对面独龙岗的人马已经杀来,那不远处的五里口——就是指距离水泊五里远近,早已经擂鼓响了半天。
  大大小小上百艘船舶,阮小七先乘着一艘脚船抵到距离岸边一箭远的地方。
  “彼处人马谁人为首,速于爷爷出来。”阮小七身上一袭青色皂衣,头上系着根发带,手里持着一口朴刀,虽然收拾的齐整,可不披甲衣,叫人辨不出他的身份来。
  那独龙岗的人马中当即有一小兵站出,包着头巾,围着包肚儿,脚踩着薄底快靴,却是比阮小七看着更像有身份的人。
  “来者何人?报上名来。”
  “爷爷是活阎罗阮小七,快叫那祝家小儿出来。”
  旌旗遮掩处的祝彪一听阮小七喊话就怒了,“这厮无礼。看我去射了这鸟人。”作为祝氏三杰中的老小,祝彪平日就争强好胜,周边亲近人尽数知道他这一点,却只一味夸奖,如是叫祝彪养成了一副不知天高地厚的性格。
  不过祝彪倒也的确有值得夸奖之处,他年纪不大——还没成亲,便习有一手好枪法,就是箭法也多受栾廷玉的称赞。在陆谦的认知里,这祝彪的综合实力当是祝氏三杰中最强的。
  近战长枪,远战弓箭,是很标准的沙场武将的配置。更重要的是,人家祝彪这远攻是能派的上真用场的。他用弓箭射伤了李应么。
  但是这祝彪的实力究竟有多强,陆谦却是不知道的。就好比他也不知晓李应的水准。把李应比之林冲、鲁智深,只是往高里估略罢了。
  祝彪叫了一声,便拍马上前蹿去,左右的栾廷玉、祝虎、扈成彼此对视一眼,尽是陈默。如此怕是不合规矩,可他们本也就不是甚江湖人。祝彪要是真能一箭射杀或者说射伤了那活阎罗,他们对外倒也有的宣讲了。
  更重要的是,三人都知道祝彪对梁山泊敌意最浓。原因还在那被留在独龙岗的一丈青身上,这位扈家的三娘子,生的花容月貌,老早就勾住了祝彪魂魄。此次独龙岗讨平梁山,小辈中只一丈青是反对的。原因不是别的,而是梁山泊有大义之名,当家人陆谦,更是义薄云天。至此几句却就叫祝彪更恼了梁山泊。
  现下那“填平水泊擒陆谦,踏破梁山捉林冲。”的旗号已经喊出去甚久,木已成舟,却半点动静不见,还惹得与李应生分了,叫他们羞刀难入鞘啊。
  没大时间,三人就听得马蹄响处,一脸暮色的祝彪折返回来。只说那阮小七无礼,被他一通骂羞走了。“一窝草寇,安知大义?我辈已受官府恩惠,与这等草寇无甚好讲的。”可三人皆知道,祝彪必然是没有射中那阮小七。
  这边的阮小七躲过了祝彪的一箭后,本来就满腔的怒火,更是迸发。当即大声招呼前队几艘大船上前,叫水军竖起大盾,离到半箭地,一支支七钱重的箭矢射出。
  这七钱箭矢虽没那三五钱轻箭【宋军的箭矢很轻的】射程遥远,可箭矢很少有直射的,多是抛射的,箭矢飞出去后是有重力的,那七钱的箭矢必然比三五钱的轻箭杀伤力更大。现如今的梁山,所制作的箭矢都是往重的方向发展,破甲箭的重量都在一两以上,光是箭簇就有七八钱重。那三五钱的轻箭只能对付草寇义勇,在这个宋辽金西夏全都配有重甲的时代,陆谦实在不能理解北宋为什么坚持走轻箭线路?破防你都做不到,你箭矢射程再远,再快,又有个毛用?
  船舶上一通箭矢射下,立刻叫挨着水泊屯驻的阳谷乡勇的弓手们一阵狼哭鬼嚎,纷纷后蹿。
  阮小七再摇旗让小船载着弓手上前,轻易的便把阳谷乡勇逼开了。
  中军的陆谦立刻下令船队压上。祝家庄是给脸不要脸啊,竟放箭偷袭。陆谦在船艏上看的清清楚楚,这忒的过分了。
  此时祝彪等人已经发现梁山所用弓箭射程甚短,那交上的箭矢,他们把手一伸量,就知道这箭矢要重上不少。只是后者所用弓弩多是缴获的军弓,其张力和品质都胜过他们手中的猎弓甚多,如此一来这优势也没多少了。
  不过对独龙岗来说,他们最大的便宜是站在岸上的,且手中还有上百马军。
  栾廷玉当即下令各部让开一里距离来,好叫梁山人马上岸。半渡而击之么,很简单的一个军事理念。
  可是他不知道,这么一来正趁陆谦心意。陆谦在看到独龙岗的人马裂开了一段距离后,当即就下令自己的亲卫营第一个上岸。
  先是前都,上百梁山军中最最精锐的弓弩手;然后是左右都,整整一百名披挂着铁甲的壮汉,另外一百人是没披挂铁甲,却各个穿着皮甲。接着是后都一百弓箭手,穿着皮甲,带着长枪大刀的弓箭手。
  不同于宋军的弓弩手,陆谦要求,梁山的弓弩手全都要具备肉搏能力。他们的任务不是躲在刀枪之后放箭,而是在放了箭后,扔下弓弩,握起刀枪向前冲击。
  一百名身披铁甲的将士踏上岸边后,后续人马,迅速跟上。陆谦也跟着上了岸,而不仅仅是亲卫营营正韩伯龙。
  “陆”字大旗甚是醒目,上岸的亲卫营士气高亢,因为陆谦与他们同在。而对面的独龙岗人马也发现了这一点。
  “这班无知草寇,竟是那陆谦亲至险地。天叫我等立此大功。”不管是祝家兄弟和扈成,还是那铁棒栾廷玉,这时候尽做大喜。这可是高太尉的血海仇人啊!偌大的偌大的梁山攻破了,也无拿下此人功高。
  “叫众军都听令,与我杀上前去——”


第134章 大战独龙岗(一)
  “性子可真急啊。”已经上岸的陆谦,骑在马背上,手攥一口泼风刀,看着大举涌来的独龙岗人马冷冷笑着。
  俗话说半渡而击么。这水面上船舶装载的这么多人马,虽说有些是虚张声势,可独龙岗不知道啊。只看表面,休说是一半,就是四分之一都还没下岸呢,对手就一举涌将奔来,这意就不在多杀伤梁山人马,而是只求要了自己的这条小命。陆谦瞬间里就想明白了。
  杀了自己就是为高俅报仇雪恨,比杀一千个喽啰价值都高。
  气势汹汹杀奔来的独龙岗人马,信心十足。因为他们人多势众。而且他们还有上百马军,年轻的祝彪之前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带着马军去直冲岸畔,被栾廷玉一把拉住。这个时候可容不得祝彪意气行事。梁山人马箭弩甚多,而他们这百十马军一无披甲,二不曾经历过战阵,就如此去冲阵太过冒险了。“休要忘了党都监是怎的下场!”
  祝虎自然支持栾廷玉,扈成也觉得冒险,三比一,祝彪纵然气恼也必须忍下了。
  前头二三百庄客多是勇健之辈,手中也多多少少有些盾牌遮挡。
  他们之后才是那上百马军,然后就是数目众多的寻常武力了。栾廷玉坐在马背上,远远就看到梁山泊人已经在水畔组成了一个偃月型的阵列,前头罗列着长牌刀枪,那弓弩手想必就在后头了。可这不重要,重要的是陆谦的大旗依旧牢牢地立在那人群中央,甚至他还能隐约看到几个骑在马上的人物。想来当中就有那陆谦了。
  “放箭——”
  当对面之敌距离到百步左右的时候,梁山弓弩队列里首先响起了令声。箭矢从前方左右两都裂开的缝隙中窜出,百步之遥,对于这些以神臂弓射出的箭矢来,瞬息便至。独龙岗庄客手中的简陋盾牌根本遮挡不住箭矢的穿透,队列中当即就响起了一连串的惨叫。
  栾廷玉脸颊抽出了一下,他认得出这是神臂弓,对于独龙岗人马来说,乃是不可阻挡的神兵利器。没什么好防御的,因为怎么都防御不足。最好的办法就是继续冲。他是半点犹豫都没有,继续催促着庄客向前。贴近厮杀在一处了,这些神臂弓也就无用场了。
  这些列在前阵的庄客很是卖力,继续上前。他们只要此战不死,那都是能得到丰厚的汇报的。就算是阵亡了,也会有大笔的抚恤。这些都是祝虎祝彪哥俩允诺过的。
  独龙岗不缺钱!
  他们三庄所处地势辽阔,且临近黄河,水源充沛。近两万的佃农,在这个人均田亩五亩左右的时代,独龙岗三庄的人均田亩数量却超过了七亩,三庄田亩总数接近一千三百顷。产粮也是不低,亩均两石是可以保证的。且那扈家庄还组建了商队,有扑天雕李应旧日在江湖上的人脉罩着,往来关西,每年也能获利颇丰。如此再加上这粮食上的收入,三庄每年合得就不下十万贯。虽然要三家来分,一年数万贯的输入,对于三个土豪来说,真真是极高的。也怪不得他们能豢养着那般多的庄客了。同时也怪不得他们要豢养那么多的庄客了。
  实力虽雄厚,财力也很丰富的独龙岗三庄,社会地位可是不高。如没有这么多的庄客做底蕴,这些年里的日子可过不得这般安稳。
  而那张叔夜能用几个保义郎的名头就轻易收买了独龙岗,与他们此前的境地也不无瓜葛。
  如此一想,那祝家兄弟打出“填平水泊擒陆谦,踏破梁山捉林冲”的旗语来,也未尝没苦衷,他们处境颇是尴尬的,那首先就要保证政治正确么。
  这却是往深处里钻研了。
  眼前这独龙岗想的只是尽快撞入梁山军中,搅作一团,叫后者放不起箭弩来。然后把陆谦生擒活捉了来。
  片刻的时间,彼此距离再缩短了五十步,前方两个都的肉搏兵把队列贴得更密,其后的神臂弓手已经散了开来,三五人一伙,只等着在混战中寻找机会,集火对方将领,或是旗手什么的。而弓箭手则弯弓搭箭——
  “嘎吱嘎吱”的弓弦紧绷声中,一张张硬弓被挽成了满月状,每一名弓箭手都神情肃然,两眼微眯,锐利的目光不带任何感情地凝视着斜上方。
  “放——”
  凄厉的口哨声音传来,却是梁山壮大了后,陆谦叫人赶制出了一批铜口哨,下发到各头领头目的手中。
  “咻——”
  “咻——”
  前后都一百五六十名步弓手同时松开右手,弓弦响处,刺耳的锐啸声划破长空。一支支锋锐的雕翎箭带着冰寒的杀机,瞬时飞临到独龙岗阵营上空,然后像雨点般恶狠狠地扎下。
  惨叫声此起彼伏。但独龙岗的人马还在向前。
  很快,第二波箭矢便再次落到了他们的头上。二三百名冲锋的健勇庄客倒下的没有一百,也有七八十了。箭矢对于缺乏防护的部队,有着巨大的杀伤力。事实上对付眼前的队伍,梁山弓手更应该使用的是三五钱的轻箭。可那种箭矢在现如今的梁山上已经找不到了。七钱的箭矢就是最轻的,再上的就是一两重的箭矢和之上的破甲箭矢了。
  敌近二十步,陆谦把手一挥,积累的鼓声登时敲响。已披挂上铁甲,列阵一线的韩伯龙,闻到后立刻振臂一呼。“虎——”
  “虎——”众人接着大喝,再继续喝呼道:“虎——”
  “虎——”
  士卒们连喊三声后,鼓声大急,左右两都人马全线开始小跑,跳动的铁甲叶片映着阳光,闪动着无数光点。陆谦身边的战鼓急快的擂动,两个都的人马保持着完整的偃月阵线,如一支铁箍捣入那烂泥浆中。
  独龙岗的健勇也在嚎叫声中奋起余勇,同样大声呐喊,长枪纷纷放平,大刀举起,往梁山人马迎去,但是他们早就没什么阵列,兵线一段稀疏一段密集,相互一撞,仿佛是一座沙滩上搭起的草房,被海浪一卷,就稀里哗啦的垮下了。
  两三只刀枪同时招呼来,纵是再了得的庄客也只是庄客,如何能应付的下?
  喊杀声一下便大了起来,人丛之中,刀光闪烁,鲜血迸流。
  彪悍的韩伯龙身先士卒,梁山人马有头领带阵,本就高昂的士气更是迸发,戮力向前。
  他们中或许有人会死在这一仗上,可他们相信自己的家人必然会收到山寨不菲的抚恤。陆谦亲卫营里收入的人马,不仅一个个人高马大,而且更是对陆谦忠心。他们的身世背景多被调查清楚,很多人受过陆谦的好处。现在诉苦大会是用不到他们头上了,但每月中还是要开两次大会的,那说的就多是家中的变化了,对比过去展望未来,如此是很能提高他们凝聚力的。这般的人苦练之后,身披铁甲的他们战斗力显然不凡。


第135章 大战独龙岗(二)
  如谁能在天空上生出一只眼睛,那便可以看到,水泊边的这处厮杀,俨然是有一面倒的架势。独龙岗上的健勇庄客,在披挂着甲衣的梁山汉子面前如是土鸡瓦狗,不堪一击。
  栾廷玉设想的很好,先以二三百健勇之辈开路,等到彼此厮杀缠斗之后,他等头领再引着百十马军冲击,自然能把梁山人马给冲垮。到时候他与祝家兄弟去合力擒拿陆谦,必万无一失。
  可哪成想到,独龙岗的人先是在冲击时候就倒下了小百人。两边一接战,对面那看着就稀软的偃月弯弧兵线却仿佛是铁打铜铸的一样,非但没有被独龙岗的健勇们给冲散了阵脚,反而倒推着独龙岗人马回来。
  独龙岗庄客的纪律可远比不上梁山,打赢了还能做顺风仗,打输了可就拉稀了。一个个败兵如同没头的蜜蜂在到处乱撞,倒是把后头的马军给逼的给他们让路了。叫栾廷玉在马背上气得要死!亏得他之前还想着一声令下,那些庄客尽数散开,露出大片空挡给他们马军冲击呢。
  现在陆谦大旗后头的梁山人马正在一点点汇聚,阮小七已经披挂上铁甲上到岸上了。那天空上的眼睛如果还能看的再远一些,就能发现在战场的左右翼,两支兵力在五百人上下的队伍已经列队整齐,向着战场压倒了。
  陆谦人多势众,此战出动了水路小四千人马,而敌人才一千五百人,怎么可能全堆在正面?
  这左右涌出的人马一个是李逵三人组带领的第五营,另一个是鲁智深带领的第三营。现在这两个营头全都以急行军的速度向着战场赶去。
  “快,快,都快啊……”
  杀性涌上心头的李逵,迈开两个脚丫子,一马当先的跑在整个营伍前头,一边跑一边向后喊。上次他就杀的不爽利,这会儿赶上作战,急的他就好比那馋肉的熊孩子被赶出了灶房,图闻到那煮肉的香味儿却吃不到嘴里。
  就只想着能生出翅膀来,一下子飞到战场上。
  但项充、李衮却比李逵还靠谱一些,他们知道自家这支队伍,虽然冲阵厮杀时并不讲究阵列,那打一开始就是被大头领朝着混战里培养的。
  但,是五百人一起涌过去砍杀的好,还是五百人拉成了一两里地长的细线,去奔过去突杀的情况好,那是不言而喻的。所以他们不像李逵那般只一个劲的奔走,反而唤他停下来,等等队伍。
  独龙岗的健勇在溃退,可栾廷玉他们还依旧很有信心,这些人的信心就来自于他们的武艺。
  那栾廷玉大喝一声,一踢马腹,战马猛地向前一蹿,眨眼人就已经到了韩伯龙面前。后者刚刚挥动手里的眉尖刀把一独龙岗的庄客劈杀,看到一身披挂的栾廷玉猛地到了眼前,也是毫不畏惧。挺起刀来就直朝他马头劈去!
  然韩伯龙的武艺是什么层次的人物?栾廷玉又是什么层次的人物?
  前者也就与没穿越前的陆谦比比手,后者不说一定是五虎级的,至少也是八骠中上游的。两者若是公平较量,不需有几回合,栾廷玉就能斩杀了韩伯龙。
  但现在是战场上,独龙岗人马属于败退一样,栾廷玉要面对的可不只是一个韩伯龙。他铁枪一抖就轻松的把韩伯龙的眉尖刀给拨开了,可接下来他要做的却并非再接再厉的去攻击韩伯龙,而是把枪一揽,将斜侧里刺向自己的两支长枪给挑开。
  李四郎老早就是陆谦的亲卫了,自从唐庙被打开后,他就是那批上山的十七名汉子中的一个。陆谦叫他报了自己堂兄一家的血仇,李四郎是发自内心的感激陆谦。
  随着陆谦地位的变化,以及亲卫营的组建,李四郎从一员普通的喽啰到伍长、什长,以至于现在的右都副都头。
  这一战时,他就站在第三列,最前头的是长牌兵,第一列的是长枪兵,第二列便是刀枪混杂,他手中握的也是一杆长枪,长度足足有一丈,倒是不像那头列的枪兵,大枪比他两个都要高。枪头三两五钱重,整个枪身五斤多一点。
  这枪看似不重,可要使好这杆大枪,就只练一个‘刺’,就真真不容易了。
  当初刚上山时,山寨作训还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