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长风万里尽汉歌-第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看文仲容先就对着陆谦一拜:“当日斗将,大头领饶命之恩,已叫文某感激不已。今日不弃我兄弟是那败军之将,这般礼遇,文某更是感激。我辈亦早就听闻梁山泊大名,那时兄长唐斌便欲奔投大寨,只因无个门路,不获拜识尊颜。今天假其便,使我二人得随鞭镫,实满平生之愿。”
崔埜深深的看了文仲容一眼,似是在判断他说的话是真是假,紧随在文仲容后,亦拜倒地上,“崔某有缘,得侍大头领麾下,愿效犬马。”
陆谦是登时大喜,答礼不迭,慌忙扶起道:“两位好汉入伙梁山,今后便是一家兄弟。”
不仅看的旁边的丑郡马张口结舌,就是那摩尼教众人都呆住了。
待到陆谦举起酒盏,邀请众人满饮之时,宣赞抓起那酒盏就要砸向文仲容。可不想,恰恰是这时候,帐外一声禀报叫他不得不顿住了动作。
“禀大头领,寨外有敌将喊叫。”
数十位好汉齐齐转头去看这人,陆谦都忘了将手中的空盏放下。“寨外有敌将叫阵?”这是老寿星吃砒霜,自己找死么?
“大头领,那不是叫阵,是叫喊。来人姓唐名斌,要与您搭话。身旁还有那使大刀的敌将。”
唐斌两字一入耳,文仲容与崔埜是腾一下挑起来,宴席上都哗然一片。刚刚文仲容说他家老大唐斌早先就有投效梁山之念时,无数人心下还自冷笑。不想人眼下就来了。更出乎意料的是,那关胜也到了。
这且不提他是否真的早有打算投奔梁山,只是未能成功。就只说这人的义气,叫谁人不竖起个大拇指?便是陆谦也先是震惊,继而手一挥,“两位兄弟何不去请来一叙?”
那不仅是唐斌、关胜讲得真义气,陆谦也大气的很。
王寅望了一眼满面感激拜辞下去的文崔二人,满面感慨:“此便是北地豪杰乎?恁地义气。”
第243章 俱是好汉
手捏着一杆钢枪,背后立着七八心腹。左右分别是关胜与郝思文,唐斌望着眼前灯火通明的梁山大寨,心里只觉忐忑。
他白日里与关胜、郝思文奋力杀出县城,再回头时候,发现自己的两位兄弟不见了。询问左右得知,文仲容、崔埜二人在突围途中落马了。那当下心里就如刀割一番。
懵懵懂懂的跟随关胜、郝思文走着,走了半天那都不知道自己要去什么。是的,文仲容、崔埜二人与他交往不过是年许时间,可兄弟情义不再时日长短,且这潭浑水是他带着二人来趟的啊。
唐斌清醒来后,心中就有了决断。这条前往濮州的路,那不止是一条路,还是一把刀,一把斩断他心中义气的刀。当他真这般走到濮州时候,他心里的义气就也‘死’在刀下了。于是唐斌选择了掉头,他对关胜、郝思文直言相告,谁叫他本身对梁山泊就有好感呢?谁叫没人能分清楚文仲容与崔埜是是死是活呢?
关胜听了自然不同意,梁山贼军里高手如云,唐斌这小身板去了,那是送羊入虎口。但唐斌执意要去,文仲容与崔埜生死未卜,叫他心如刀割。一如原著上飞天虎闻之小妹被俘后的心情,对梁山泊已然无有战意了。
梁山营寨前,关胜右手紧紧攥着刀柄,但总体好保持着镇定。唐斌更不用多说,只有井木犴有些坐卧不宁,屁股下如同生了荆棘。
他们这一遭儿着实是在犯险,但为了兄弟情义,也只能如此。白日里关胜带着他们杀回县城去救宣赞,不便是如此么。现下轮到抱犊寨三人了,自然也需得此般才是。
郝思文的眼睛如同雷达一样,扫描着周边,唯恐稍不注意,被梁山贼军包了饺子。
就这时候,他耳中听到马匹奔驰声音出来,就看到两个熟悉的身影打马驰出梁山军营寨。就在郝思文为之诧异的时候,一股子凌厉的杀意猛的叫他惊醒。不用扭头他就知道这股杀意来自何方,郝思文与关胜相交多年,岂能不晓得?
只是他感到糊涂,关胜这股凌厉的杀意来自何方?
别说郝思文,就是唐斌都有不解了。转过头惊诧的看着关胜。
“文崔二人非是投效了贼寇,陆贼何以容他们打马出营?”那身后更是不见一个贼兵跟随。
关胜想到自己白日中见他两人义无反顾的跟随着杀去县城,营救宣赞,好赞叹了一声好义气。现下兄弟们冒着天大风险来寻这二人,可这两人刚被贼寇俘获,却就转而降贼。心中的气氛大了。这是一股被辜负的背叛感,这是贪生怕死。
唐斌脸上有些尴尬,关胜与文仲容、崔埜联系不深,冒此大险全是因为自己。只能小声辫说一句:“内中或有隐情。文崔二人绝非贪生怕死之辈。”
这时候文仲容与崔埜也奔到了近前,是翻身下马就拜。不仅拜唐斌这老大做的恩义,也拜关胜与郝思文。
关胜心中的杀意按捺下了不少,但一时半会儿还有点拉不下脸,还好文仲容与崔埜已经习惯了他板着一张脸的范儿。且这时候二人关注的重点也更多在于唐斌。
一番恩义诉过,唐斌终于开口问他们现下情况,那语气自然是和缓婉转的。文仲容与崔埜对视一眼,才开口说道:“好叫哥哥们知晓,俺们二人感梁山泊陆大头领恩义,已愿效力麾下,肝脑涂地在所不辞。陆大头领闻听哥哥们前来,特地叫小弟二人前来相请。却叫哥哥们安心,梁山泊光明磊落,必不会行那趁机留人的龌龊之事。”
唐斌脸上露出了遮掩不住的失望,这文崔两人也太……太……他都找不出词,说不出话来了。
旁边立着的关胜与郝思文都不禁握紧了手中刀枪,关胜犀利的目光看着二人,最终一言不发。可郝思文就说道了:“既是忠义,必不做强盗;既是强盗,必不算忠义。你二人既已经从了梁山,那今后道不同不相为谋。官匪有别,战阵之上再叫撞见了,须晓得刀枪无眼。”
郝思文很气恼,文崔两人好没道理,邀请他们入营寨,到时候还不是任凭梁山贼子摆布?亏得他们是来探望他俩的。且这二人现下无有约束,全可以放马与他们一同跑路,竟然……这是铁了心的要入伙梁山泊啊。
文仲容与崔埜是很感激关胜和郝思文的,盖因为他们彼此并不熟络,抱犊山三人里真正与关胜熟络的是唐斌。可现下这二人能陪着唐斌来梁山军营寨外探望,这等情谊两人会记一辈子。但却已经忘了自己二人之所以被俘虏,全是为了义气,跟随关胜返回城中去就那素不相识的宣赞。可是江湖男儿,绿林好汉,只看人不见己,也是常态。
只是关胜眼睛里的这股蔑视叫二人受气,再有郝思文说的这番话,那话里头的意思且不去说,只说这居高临下的姿态,就叫二人受气。别说文崔了,便是唐斌都觉得脸皮难堪。
只是关胜这时开口将这股子尴尬给掀了过去,却是询问宣赞如何了。
“关将军放心”,文仲容却是连哥哥都不叫了,“宣赞还好好地,梁山泊可没伤他一根毫毛。关将军如果愿意进营赴宴,筵席上还能做到一起说说亲近话。”悄无声息的怼了关胜一波,他是在告诉关胜,你不是看不起俺俩么,你那好兄弟也在梁山泊筵席上吃酒呢。就是不说宣赞可没入伙梁山泊。
关胜脸上瞬间变色,郝思文嘴巴都张大了开。
崔埜也开口说道:“哥哥早就仰慕梁山泊仁义声名,当初只因无个门路,不获拜识尊颜。现在放着大好的机会,何不就此上山入伙来。既不违心与那贪官污吏做门下鹰犬,亦能实满平生之愿。替天行道,除暴安良,岂不快哉?”
“就是,就是。”文仲容也一同劝道:“当初我与崔埜聚啸在抱犊山,那便是厌透了这肮脏世道,漆黑天下。哥哥为人勇敢刚直,当初要投奔梁山泊,不也是被势豪陷害,愤而杀之,走投无路下给逼迫的么?这赵家天下尽是贪官污吏,大官大贪,小官小贪,上梁不正,它下梁就是歪的。”
“如此这般朝廷,哥哥随关将军去与之效力,何若在山寨聚啸,在水泊结义?”
“这等世道,偏要闹个天翻地覆才是真好汉。去于朝廷做鹰犬,且去万千百姓口中打探一二,是梁山泊祸害他们深重,还是这官军来了后叫他们吃苦?”
文仲容对着关、郝二人冷冷一笑,“人心都是肉长的。百姓固然势弱,可他们的眼睛不瞎。”
唐斌垂着脑袋半晌没言语,他对老赵家没有忠诚,但就这般投效梁山,却觉得对不住关胜了。可要是不投梁山,接下来的日子他觉得甚是难熬。
那官军里头,他呆的憋闷。潘袞那样的废柴,没两分真本领,却轻而易举的身居高位。何灌身边一波他掂起枪,三五枪就能戳死的货色,自己见了却要每每都恭恭敬敬的行礼。且这些人还每每都要压自己一头,只因为唐斌武艺不凡,得何灌的看重。叫何灌身边本来的一干人生出了危机感。
还有那特意来拉拢他的。比如那个刘光世,言语里许他了不少好处,倒是本钱下的最大的人。只是这鸟厮说话中始终都带着一股高傲感,叫唐斌听了就不爽。且这厮几次在言语里炫耀他父亲与殿帅府高太尉关系密切,让唐斌好险没叫骂出来。高俅那个撮鸟太尉,恁地光彩么?唐斌听到了都觉污耳朵。
作为前河东军官,唐斌本以为这刘光世是刘仲武的儿子。他人在河东,临近关西,可听过不少刘仲武与高俅的言语,却不料这厮的父亲是刘延庆。叫唐斌暗骂高俅奸猾,竟然把西军二小刘都给搭扯上了。就是不知晓他与那大刘——西军神将刘法是否也有瓜葛?
据传童贯这阉狗的功劳,就大半是刘法替他打下来的。后者在西军中威望深重,大小种比之都有不如。那西军中有“时论名将必以法为首”之说。而深受鲁智深佩服的种师道、种师中两兄弟,其名声自然不差,却也只可压过二小刘去,与姚雄、姚古、折可存、折可适等并列。
唐斌对于朝廷的印象不好,连带着在军队里也呆的不舒服。
但要他此时来投梁山,却也不是能轻易下定决心的事儿。若是关胜不在边上,这反倒好了。
就在这时候,一片马蹄声从营寨传来,就看到陆谦引着一干头领俱来到寨门。再一挥手,叫诸头领止步,他自己则引着武松打马过往来。
陆谦没有带兵刃,他腰间连口佩刀都没带。这是相信武松的勇力,也相信关大刀不是那趁人之危的小人。更是相信抱犊寨三人不是木头。
“关将军请了。既然来到寨前,何不入内一叙?难不成还真怕陆谦仗势欺人不成?”
第244章 大丈夫义气为重
“陆谦陆虞候?”
关胜不是第一次见陆谦面容,但却是第一次这般直面话语。他看着似全无防备,手中也无寸铁的陆谦,心底里也禁不住生出一股钦佩。这种大气的作风着实叫人心折。
“虞候离关胜之间只隔一刀。莫不闻匹夫之怒,血溅五步,恁地就不怕死么?”
关胜从没见过陆谦身后的武松出阵,甚至不知道其姓名。但此时却在心里暗想,此一条大汉,看着身材凛凛,难不成也一样手段高强,陆贼能料他挡得住我?
陆谦见关胜不答自己的话,而眼神紧盯自己的脖颈,做恐吓之语。是哈哈大笑。“久闻蒲东有豪杰关胜,擅使一口偃月刀,爱以先祖武安王自诩。此番得见,将军果真是武艺高强,刀法精熟,名不虚传。然将军既以武安王忠义自比,自当不是那投机小人。陆谦又何惧之有啊?”
转过头来,再看向郝思文,抱拳道:“这位将军怕不就是绰号井木犴的郝将军了。陆谦亦有耳闻,不期今日能得见仁兄之面,幸甚。”
伸手不打笑脸人。郝思文再是对梁山泊有警惕,这时候也要抱拳还礼。
最后便就只剩下唐斌了。后者先冲陆谦一抱拳。“唐斌久闻大头领威名,梁山泊众豪杰英雄,只惜往日里无路拜见,今日得见尊容,乃我生平之幸也。”
陆谦听了高兴,“既是如此,营寨里已备下薄酒粗食,权当给各位好汉接风。敢请诸将军同到敝寨盘桓片时。万不须有那担忧。诸位既是不肯落草,陆谦如何相逼得你们随顺?只且请少坐,席终了时,自送诸位离去。”
关胜嘴角露出一抹笑容,乃是笑陆谦高兴的太早。他是知道唐斌人的,如今局面好先扬后抑,好话之后必见翻转。
果然接下就听唐斌说道:“不敢相烦大头领。文崔两兄弟能蒙大头领不弃,收入麾下,乃他们今生第一大幸事。我等便无颜搅扰了。”
唐斌连连摇头:“唐斌今夜之来只是为见文崔二位兄弟。此般既然安好,唐斌就已心满意足。就此拜别。来日战阵相逢,刀枪说话便是。”
“哥哥!”文仲容与崔埜不答应了。
唐斌叹一声气,道:“我之机遇,你们尽都知道,如何能背弃的?”
“此遭蒙兄长不弃,引入军中,实叫他担着不小的干系。如今之际,官军处境危如累卵,实万不敢相弃,做那无耻无义之徒。”
陆谦听了不得言语,他心底里翻腾着一句话,很想对关胜说:我把丑郡马宣赞放给你,你把这唐斌让给我。
但这句话是万万不能说出口的。说出来了,陆谦又把宣赞、唐斌当做什么了?随意摆弄、置换的物件么?
陆谦就只眼睁睁的看着唐斌这个头顶气柱里半丝儿红色都没有的好汉,头也不回的随着关胜、郝思文等消失在了夜幕里。倒是跟着唐斌一块奔来的七八抱犊山喽啰,留下了一半来,却尽是文仲容和崔埜的往日心腹。
陆谦拉着文仲容与崔埜回营寨,边走边说:“你二人将心放宽。唐斌兄弟这般义气,谁人舍得赚他性命去。且等待些日子,若义气相同,自有机缘相聚。”
与辕门处的诸多头领们再会到筵席上坐下,那宣赞已经消失了。这厮不知好歹,陆谦也容不得他坏了气氛,叫人抬他下去。众人坐定,好汉们轮番把盏,陪话劝酒。等到月上中天,散了酒席时候,就连陆谦头都有些眩晕。
但第二天起来,他却兴致勃勃的操着一张硬弓,叫左右在百步外设下箭靶,一箭一箭又一箭,乐此不疲,似乎一夜之间对箭矢就有了极大的兴趣。且陆谦箭术提升在这一夜之中似也是有了惊人提高。
百步远的箭靶,固然距离箭箭皆中靶心,还有些距离。却至少是箭箭都在靶上。
他那一千荣耀值花费的不亏。且射出去的箭矢,力道甚大。百步外的箭靶,但凡被命中,似都要箭簇尽没,力透箭靶。还附带Buff——弓弩杀伤力+5%。
陆大头领还是很重视弓弩的杀伤力的,梁山军本就行的是强弓重箭线路,他选择技能的时候,也侧重于这一点。现下弓弩杀伤力再上扬半成,岂不是恰到好处?
陆谦相信,当日后自家兵马与金兵相碰撞的时候,那手下将士的弓弩杀伤力,就足够身披重甲的女真鞑子喝一壶的。唯一叫他不爽的就是这技能的增幅力度,对群体只有杀伤力+5%这一个属性,比起同档次的步骑兵的Buff加成是逊色多了。
上千骑兵高扬着旗号,浩浩荡荡的行进在梁山泊水畔。这是一支来自梁山大寨的骑兵,林冲的麾下,为梁山马军后续部队,为首的将军背后竖着一面“秦”字将旗,正是那留守梁山大营的霹雳火秦明。
就在陆谦打破范县,扫荡何灌余部的时候,得到了示意的梁山泊,也开始向着东岸转运骑兵。他们的目标正是滞留在淮阳军境内的金陵水师。
不给宋军做准备的时间,范县一战还未尘埃落定的时候,他就先叫人飞鸽传书山寨,让秦明和留守诸头领,做好准备。
这一战由霹雳火亲自领军,薛永为辅,扈三娘与马麟随从。没办法,谁叫梁山泊精华都去了范县战场呢,剩下的一干头领里,矮子里头拔将军,只能是扈三娘和马麟了。
那总比李忠、周通、扈成、裴宣要强吧?
先前的斗战之后,陆谦就叫扈三娘带着伤兵返回了梁山泊。如今正好在秦明麾下效力。
对此一丈青甚是兴奋,上千骑兵纵横驰骋的浩荡气势,马儿飞奔,风儿划过耳朵的破空声,叫她心旷神怡。这是一种完全有别于医护司生涯的感觉。
只是上千梁山骑兵,从奔驰六百里赶到宿迁,整整用了九日,赶到地方的时候,宿迁城外的一万金陵水师早就全转入了淮南。却是三天前他们就接到了范县战败的消息,金陵水师都统刘梦龙半个战字都不敢说,带领着水师官兵直接转入了淮南。河面上空留下大片的船舶,其上的床弩等物也尽数被拆卸或损毁。只有宿迁本地的少量差役、土勇在此巡哨。
老百姓又不缺木头,大片的战船空留在河里,也没老百姓会提着刀斧去破坏。当地的差役土勇看到梁山泊马军飙进,一个个都吓的屁滚尿流了。
霹雳火被留在大寨看守,这一职位明显不适合他,但秦明也无半点怨言。人大头领这是在照顾他的感情。秦明刚刚上山么。
现在范县之战大局已定,陆谦叫他南下袭去金陵水师,所能动用的兵力固然不多,但一千骑兵去攻击一万没了战船的水师,难道还很困难不成?秦明心中亦是明白,自己终要与朝廷做下割舍,立下功劳方是自己在梁山泊的立足根本。却没想到见到的局面竟是这般。
消息传回山寨,陆谦已经回到梁山,大批俘虏和缴获伴随着梁山泊大军转运到山上来。济州府境内,本是那地方官府设下的道道哨卡,只刹那里就变得如是虚假的了。
梁山泊如日中天,整个济州府皆在山寨眼皮之下,哪个知县老爷的脖子痒痒,要来寻梁山泊的刀口解痒?自然不敢再阻拦周边百姓涌入梁山。
断绝多日的水泊北路东西陆上通道,再次畅通无阻。数之不尽的传言被带入了东京城中,继而传播到更西的地方。
何灌一路逃到濮州,清点兵马残兵不满三千,随后几日里陆续有残兵败将汇聚来,总兵力亦不过五千人马。五万步骑大军只剩了这么点,还多是丢盔弃甲。他心中盘算的念头彻底给打破,老老实实上书朝廷请罪,现已被勒令速回到京城听罪了。
程万里那厮却好运的在当日逃的一命,却不得不前往济州府那火山口任职。
道君皇帝非常生气,赵佶再是昏庸,他晓得京师禁军这一败的后果是怎样一个恶劣。堂堂五万京师精锐竟然被在一窝草寇的手中,消息传开,朝廷威严尽丧。且这波草寇好就在距离京师仅仅三百里处,京师震动,京畿亦已震动。
别的不说,只京城粮价这几日里就持续走高,便是最好的例证。
为甚粮价在不停走高?即便是朝廷从官仓拨调粮食入市,还不能遏制?
原因就在梁山泊,就在五丈河。
那是东京城最是重要的命脉之一。先前京城里的万千百姓亦非是不知晓其在受着梁山泊草寇的威胁。但被一窝贼寇拿捏着,和被一窝能击败五万京师禁军的贼寇拿捏着,可是全然不同的。
前者只是能呈一时之强,后者却可将大宋朝搅得天翻地覆,至少是京东两路,今后再难有宁日。
“凌振?”
文德殿上,赵佶口中轻轻念叨着这个他先前全无丁点记忆,但现在却是忘也忘不掉的名字。
因为在何灌的奏章当中,就是此人毁掉了范县的城防,造出新式的石砲襄助梁山军大败官军。可以说他是官军范县一败的罪魁祸首,也就是他的投敌叛变,毁掉了朝廷的尊严。
第245章 朝堂之上
有道是“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小小一个甲仗库副使被赵佶给记恨上了,其结果是凄惨的。
抄家灭族的话语从老赵家的皇帝口中发出,那未尝是不能改变的。作为一文华盛世,老赵家的江山里,文人士大夫是做了很大的主儿的。而抄家灭族对于文人来说也过于苛刻了些了。
但这些文人士大夫的慈悲是绝不会怜悯到凌振这个军汉出身的甲仗库副使身上的。赵佶甭看是昏庸无能,对朝堂权利的掌控却是很有力度,原因前文已经交代。
满堂的文武重臣看到暴怒中的道君皇帝,是甚有默契的都闭上了嘴巴。人非圣贤,孰能无怒?有怒气,撒到别人身上是撒,撒到自己身上也是撒,那何妨不叫皇帝把怒气撒到别人身上呢?
没人会为了凌振这一小小人物而去与皇帝争执。
众文武接下来屏气凝神,眼观鼻,鼻观心,静静地等候皇帝宣泄自己的怒气,静静的等候皇帝对何灌的最终宣判,静静的等候着下一位征讨梁山泊贼寇的人物出炉。不少人都用戏谑的眼神去看高俅,没人相信高俅能彻底阻断皇帝的视听,继而把陆谦、林冲的消息彻底压下。
果然,道君皇帝的怒火真没有撒净,就见他矛头一转指向了濮州知府。范县之战就在濮州府境内,但从头到尾,这知府竟然都没出面。却是先前濮州府城被梁山泊打破,知府等官员纷纷遇难,老赵家这儿新催生出的一知府,还一直在东京城里拜访亲友,拜访‘老师同窗’,自始至终都处于拉关系状态。
他很清楚老赵家禁军的德性,那一路打濮州过去,不晓得会催生出多少事端来呢。他何苦早早去赴任,自讨苦吃?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