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1881之崛起(四方)-第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赣杏憷祝绻谜庑┰佑憬咏降陀诎税倜椎木嗬耄ㄕ飧鍪贝挠憷子行hè程很短,美国的是五百米内),很可能会上演一出大鱼吃xiǎo鱼的戏码。

    俄勒冈号前无畏式战列舰

    一万四千吨

    装甲指挥塔内

    威廉?桑普森中将第一次有了撤退的想法。

    对面的两艘可是加起来总吨位高达五万吨的世界上最先进的战列舰,己方虽然还剩下多艘战舰,但是拥有大口径火炮的战舰只有四艘总吨位不到四万吨。到底该不该把最后的两艘最新式的战列舰压在这场不知结果的赌局中呢?

    这支太平洋舰队借调了大西洋舰队和本土舰队等多支美国舰队最优秀的战列舰,如果全军覆没,那么美国海军将受到极其眼中的打击,美国在世界范围内的话语权必将大减。

    就当威廉?桑普森中将心中犹豫不决之时,他忽然想到了沉没的印第安纳号和马萨诸塞号前无畏式战列舰。如果这样回去美国,损失了四艘战列舰而未立寸功的自己除了上军事法庭别无他路。

    相反的,如果坚持下去,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就算是惨胜,自己又会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罢了罢了,树yù静而风不止,就让剩下的两艘衣阿华级战列舰成就我的辉煌吧。

    不战胜毋宁死

    衣阿华级。(再次声明,美国的舰名是沉了之后反复用的,所以里的衣阿华不是二战时候有名的四万吨级的衣阿华)

    排水量:14000吨;长:130M;宽:23M;吃水:8。5M;

    速度:18节马力轴;人员:800人;

    火炮:305毫米口径双联装两座,203毫米双联装四座,102毫米六mén;鱼雷发shè管:356毫米四具

    装甲:舷侧带200456毫米;甲板80毫米;炮塔380毫米;指挥塔250毫米

    

第一百八十八章 俄勒冈号前无畏式战列舰的沉没

    ( )另外一边,扬海号战列舰的装甲指挥塔中。

    “保卢斯将军,以你之见,现在哪边的胜算更高一筹呢?”

    罗凯突然向身旁的保卢斯少将问道。

    “这个……”

    “当然是我们这边胜算更高现在胜利的关键无非就是谁先击沉对方的一艘主力舰,只要击沉那两艘美国新式前无畏舰中的任意一艘,那么他们的气势必然一泻千里。反之则是我们溃不成军。“

    “不过,我敢说我平海舰队这两艘战列舰就算给他们打一个小时也不带沉的。反而是脆弱的他们,只需五轮齐射,我就能送他们进海底喂鱼。”

    不待保卢斯少将把话说完,罗凯就把话接了过来。

    外在的崛起是内在完善的外延,现在,该是收获的时候了。只要赢得这场战争,那么自己得到的好处绝对难以估量。

    1898年七月八号,十一点二十一分。

    扬海号重达一千一百吨的巨型炮塔开始转动起来,在调整好射击角度后,四座炮塔的十二门三百八十毫米口径巨炮一齐开火。

    几乎是在同时,靖海号的三百零五毫米口径巨炮也开始发出怒吼。

    两艘战舰一艘锁定一个,扬海号旗舰对旗舰,选择攻击俄勒冈号,靖海号则攻击衣阿华号。

    为什么不集中火力两艘打一艘呢?因为在罗凯看来,十二门大口径炮对付一艘敌舰刚好,再多就有点让费了。而且单一舰的齐射更方便统一和指挥。

    不过罗凯不集中火力不代表美国人也不集中火力。由于进水右倾的关系,威廉?桑普森中将认为扬海号已经遭受重创,所以决定把手上掌握的所有火力都倾泻在这艘长达二百一十米的超无畏舰身上。

    十一点二十三分,威廉?桑普森中将所在的旗舰俄勒冈号最先建功,他在第二轮齐射中就把两发炮弹准确的丢在了扬海号厚重的侧弦主装甲带上,不过两发炮弹均没有穿透经过哈维法和表面渗碳处理过的320毫米镍化钢。

    十一点二十六分,俄勒冈号的305毫米弹再次命中扬海号,炮弹穿过海水击中了扬海号的水线下装甲,依旧没有突破装甲防御。

    十秒之后,排水量7100吨的德克萨斯号战列舰的一发三百零五毫米弹命中扬海号的二号炮塔,导致三位船员死亡。

    十一点二十八分,扬海号的一发三百八十毫米穿甲弹准确的洞穿了俄勒冈号战列舰的炮塔中部,发生了猛烈爆炸。炮塔之中处了炮火指挥官外全部当场死亡。爆炸使得火药袋立刻着火,死亡的阴云开始笼罩美国太平洋舰队的旗舰。

    不过腹部被开了一道口的奄奄一息的炮火指挥官在临死前向传声筒下达了向弹药库放水的命令,这个命令挽救了俄勒冈号,不过俄勒冈号舰首的两座炮塔却因此失去了作用。

    十一点三十分,扬海号的一座烟囱被一发来自衣阿华的两百零三毫米副炮发射的穿甲弹击毁,导致船上烟雾弥漫,大大影响了舰尾主炮的命中率。

    十一点三十二分,靖海号的一发三百零五毫米穿甲弹从衣阿华号的水线下穿入,命中了右舷的一个锅炉舱,弹体撞在锅炉舱外45毫米厚的防护装甲带上发生了爆炸,使得衣阿华号的舰体受到损坏,同时产生的弹片和装甲碎片切断了锅炉舱内的蒸汽管道,使得衣阿华号的速度大减。

    十一点三十四分,扬海号的一挺机关炮被炸毁。

    数十秒后,俄勒冈号的一发三百零五毫米穿甲弹在扬海号靠近舰首部位的侧弦装甲上开了一个洞。由于是舰首,所以侧弦主装甲带并没有延伸到哪里,这发炮弹成功的在扬海号内部爆炸,把一号餐厅连同旁边的一个舱室炸毁。

    十一点三十八分,衣阿华号再次被靖海号的穿甲弹命中,一发命中其舰尾水线下部分,进入船体时爆炸,但没有造成严重损伤。一发在横扫了一艘救生艇和一台起吊机和若干零件后越过了衣阿华号。

    不得不说这些大吨位的战列舰实在太过经打,当战列舰的吨位超过一万四千吨,他们的储备浮力就上升到一个高度,数量庞大的隔离舱使得他们只要不被击中要害就很难被击沉。

    十一点四十一分,美国舰队的一艘驱逐舰和三艘鱼雷艇试图靠近扬海号,虽然发射出了两枚鱼雷,但是均被扬海号的机炮和六磅炮所击沉。

    十一点四十二分,衣阿华号的一发305毫米弹在扬海号的飞桥处爆炸,引发大火。

    十一点四十三分,扬海号的船员弄来了六台抽水机仅仅用了五分钟就把大火扑灭。

    十一点四十七分,整个大海战的局面发生变化,靖海号的一发三百零五毫米穿甲弹直接洞穿了衣阿华号的侧弦主装甲带,然后在延时引信的起爆下在副炮弹药库附近爆炸。

    十一点四十八分衣阿华号的舰长电讯威廉?桑普森中将,发出了“舰体进水需要抢修”的信号。

    三十秒后,一连串的链式反应出现了,衣阿华号内突然传出巨响,他的副炮弹药库被大火点燃爆炸。

    仅仅再过十秒钟后,又一声巨响雷震九霄,衣阿华号的主弹药库发生殉爆,这艘一万四千吨的战列舰在爆炸中断为两截瞬间沉入海底,超过七百人在海中罹难。

    十一点五十一分,威廉?桑普森中将决定孤注一掷,让俄勒冈号、德克萨斯和另外一艘重巡洋舰向扬海号超无畏舰靠拢,然后一齐开火掩护仅剩的六艘鱼雷艇和几艘巡洋舰发射鱼雷。

    十一点五十四分,有八枚鱼雷在五百到六百米的距离上被成功发射。而就在鱼雷航行的同时,扬海号终于命中了近在咫尺的俄勒冈号,而且一次命中了两发,且都击穿了他的侧弦装甲。

    一发炮弹在穿过了侧弦装甲后被挡在了俄勒冈号的二号锅炉室外,剧烈的爆炸在其侧弦开了一个大口,随之而来的就是海水的大量涌入,导致该锅炉舱关闭。

    另一发炮弹的落点离第一发炮弹的落点相隔不到二十米,爆炸损毁了四号锅炉的鼓风机,使得其不得不停机。

    十秒钟后,扬海号被两枚鱼雷击中。

    一发鱼雷被主防雷带所阻挡,高弹性匀质钢的弹性极大的吸收了爆炸威力,仅仅付出一个水密舱的代价扬海号就把这枚鱼雷造成的伤害给摆平。

    另一枚鱼雷的定深和之前重创扬海号舰底的鱼雷有得一拼,不过两枚鱼雷命中的位置不一样,所造成的伤害当然也不一样。防雷装甲在吸收了大量伤害后,终于被爆炸产生的水压所击破。不过这枚只造成了第一枚鱼雷三分之一的破坏力,扬海号被破再贡献了两个密封舱,并进行了一般规模的损管,进水五百吨。

    十一点五十五分,罗凯命令靖海号向受伤后动力大损的美国太平洋舰队旗舰俄勒冈号开火。

    同时,已经严重侧倾的扬海号主炮停止开火。罗凯下令向左舷舱室对称注水两千九百吨以恢复舰体平衡,扬海号的最高航速下降到15节。

    十一点五十六分,靖海号在短暂的准备之后对俄勒冈号战列舰进行齐射。

    十二点整,在被靖海号的多发炮弹命中后,美国太平洋舰队的旗舰俄勒冈号战列舰完全失去动力,开始右倾,靖海号的射击由动对动转为动对静。

    十二点零二分,俄勒冈号的水线下装甲被靖海号的主炮洞穿并引发了大爆炸,舰体已经严重倾斜。

    十二点零五分,扬海号恢复平衡,储备浮力降低六千吨,三座炮塔的九门主炮开始恢复射击。

    十二点零七分,俄勒冈号再中两弹。

    十二点零九分,威廉?桑普森中将下达了撤离命令,美国舰队将所有的烟雾浮子以及接连皮带管投进海中施放烟雾。

    十二点十三分,靖海号丢下即将沉没的俄勒冈号战列舰,向美国舰队仅存的一艘战列舰德克萨斯号开火并追击。

    十二点一刻,美国太平洋舰队的最高指挥官威廉?桑普森中将,平静地靠在舰桥上,从烟盒里拿出了最后一支烟点燃,静静地随同自己的军舰沉入海底,从而履行了他“不战胜毋宁死”的誓言。

    十二点十七分,一道几千米长的烟雾已经形成,靖海号的视线受到严重影响。结果遭到了进入另一侧烟雾中的美国驱逐舰和轻巡洋舰的袭击。两艘甘愿殿后的“小个子”一个穿出烟雾一个隔着烟雾向靖海号发射了两拨共十枚鱼雷(有一艘正前方有三个鱼雷发射管)。

    十二点十八分,靖海号被一枚鱼雷命中,进水三百吨。靖海号停止追击,转而用主炮和舰载的八磅炮、六磅炮及机关炮像两艘英勇的美**舰发动了水银泻地般的攻击。

    十二点二十四分,随着两艘死战不退的小型舰沉入大海,南海海战宣告结束。

第一百八十九章 谈判

    第一百八十九章  谈判

    1898年7月8日十二点五十五分,在尽量救助完海上的幸存者后,平海舰队开始返航,此时能够漂浮在海面上的只有六艘伤痕累累的战舰。

    分别为两艘主力舰扬海号超无畏式战列舰和靖海号无畏式战列舰,两艘威海改进型重巡洋舰,还有两艘护卫舰。

    拖着滚滚浓烟,扬海号庞大的舰体上弹痕斑驳,弹坑累累,以仅仅12节的航速在靖海号的护卫下慢慢返回台海岛。

    “报告,油料告急。”

    一个不好的消息被传到罗凯这边。

    “果然来了。”

    罗凯lù出不出所料的样子。油舱被击漏不但会使得重油泄漏,而且涌进的海水还会进一步的污染油料,使得战舰的燃料告急。

    “就近寻找合适的补给点,令补给舰准备燃油补给。”

    罗凯冷静的下达着命令。

    油料问题是xiǎo事,最多耽误一点回程的时间。真正令罗凯感到棘手的是怎样才能把这场海战的胜利利益最大化。

    “电令台海总部的胡英杰,让他以我的名义放出消息,就说我方将不保证敌对国商船的安全,不排除对敌对国占领的包括太平洋和印度洋上的岛屿极其殖民地进行封锁甚至攻击的可能。总之,让他尽量的威胁,狠狠的威胁,该怎么措词让他自己斟酌着办。”

    虽然这次海战己方几乎歼灭了美国太平洋舰队所有的主力,但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要说立刻向美国在东方的殖民地或岛屿发动进攻还真不可能。

    主力舰扬海号被鱼雷重创,没有两个月以上的大修是无法再出海的,靖海号的维修至少也要半个月,也就是说通过这场战争虽然在名义上平海舰队获得了胜利,但是要说立刻在大海上打击美国的海上贸易还是有点困难。

    以平海舰队现在的力量最多组织轻巡洋舰或炮舰击沉几艘在中国沿海活动的美国商船,或者等到靖海号修复之后去封锁印度洋一带属于美国的贸易港口。

    总之,有一点是肯定了的,那就是美国在这次失败之后已经无力再派遣舰队来到东方,以他们目前的海军力量守卫美国本土和维护美国在大西洋的利益就十分勉强。

    也就是说只要扬海号超无畏式战列舰和靖海号无畏式战列舰这两艘一万五千吨的战列舰开出来,美国在东方的力量根本奈何不了。因此他们在东方的商船必定锐减,海上贸易将受到相当大的冲击。

    正是考虑到海上贸易这一点,在商人们的抗议声中,1898年8月10日,美国政fǔ决定和罗凯一方握手言和。当天,在一番讨价还价后,美国政fǔ以四千万美元的战争赔款和菲律宾、关岛等地为代价换取了双方的和平。

    以现在美元的购买力,一千万美元足以制造一艘无畏舰,四千万美元的赔款已经超乎罗凯的意料,加上菲律宾也如愿到手,罗凯见好就收,这场改变整个东方格局的大战就这样草草落幕。

    其实,罗凯也没有太多时间去和美国使者打口水战,因为1898年的大清朝,将发生了一件大事——戊戌变法。

    重生之后,罗凯知道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己对历史的影响将会越来越大,尤其是甲午战争,罗凯虽然坐视北洋舰队的覆灭,但是毕竟避免了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这样后来很多的事情都将改变或者推迟。

    所以为了让历史从偏离的轨道回来,至少是在大致的方向上不出错,罗凯不惜亲自来推动历史的进程。

    1895年4月,在有心人的鼓动下,康有为发动了在北京应试的1300多名举人联名上书光绪皇帝,痛陈民族危亡的严峻形势,提出拒和、迁都、练兵、变法的主张。史称“公车上书“。这次上书,对清政fǔ触动不大,却轰动了全国。”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

    为了把维新变法推向高cháo。1895年8月,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在南台海情报部的友情赞助下,北京出版《中外纪闻》,鼓吹变法,组织强学会。

    1896年8月,《时务报》在上海创刊,成为维新派宣传变法的舆论中心。1897年冬,严复在天津主编《国闻报》,成为与《时务报》齐名的在北方宣传维新变法的重要阵地。1898年2月,谭嗣同、唐才常等人在湖南成立了强学会,创办了《湘报》。

    在康、梁等维新志士的宣传、组织和影响下,全国议论时政的风气逐渐形成。到1897年底,各地已建立以变法自强为宗旨的学会33个,新式学堂17所,出版报刊19种。到1898年,学会、学堂和报馆达300多个。

    1897年11月,德国强占胶州湾,法国强租广州湾;英国强租借后来被成为新界的地区和威海卫,全国人心jī愤,维新运动从理论宣传转到政治实践。第五次上书,陈述列强瓜分中国,形势迫在眉睫。1898年1月29日,康有为上《应诏统筹全局折》,4月,康有为、  梁启超在北京发起成立保国会,为变法维新作了直接准备。

    1898年6月2日,美国向大清帝国宣战,虽然明知这个宣战对象是某个地方总督代表的实力,但是光绪皇帝还是意识到大清王朝的统治已经岌岌可危。因为如果美国人胜利了,那么就绝对不会忘记对大清进行敲诈。

    在维新人士和帝党官员的积极推动下,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诏书,宣布变法。新政从此日开始。

    在变法期间,光绪皇帝根据康有为等人的建议,颁布了一系列变法诏书和谕令。主要内容有:经济上,设立农工商局、路矿总局,提倡开办实业;修筑铁路,开采矿藏;组织商业协会;改革财政。政治上,广开言路,允许士民上书言事;裁汰绿营,编练新军。文化上,废八股,兴西学;创办京师大学堂;设译书局,派留学生;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这些革新政令,目的在于学习西方文化、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制度,发展资本主义,建立君主立宪政体,使国家富强。

    1898年7月8日,美国太平洋舰队在南海遭到平海舰队的重创,消息传到大清举国欢腾。而人们心目中抗击外国侵略者的大英雄台海总督罗凯表示支持维新的一纸奏章更是成为了维新派的强心针。明显的,台海总督大人也是赞同维新变法的。

    1898年8月10日,美国和大清国议和。同时真正的美国政fǔ与南台海政fǔ的议和在台海岛的海参军港进行。

    1898年8月21日,南台海军登陆菲律宾,开始逐步替代先美军在菲律宾扮演的角sè,两天后,罗凯把从美国那里得到的三千五百万美元战争赔款下拨到了菲律宾的临时总督府。

    1898年第二艘无畏舰的前期启动资金被下拨给武通造船厂的财政部mén。

    1898年9月2日,罗凯决定乔装低调前往北京。

    1898年9月9日,靖海号以动力系统发生机械故障未有,在天津抛锚。

    自朝鲜兵败后,军务处大臣荣禄、李鸿章等奏派袁世凯在天津扩练定武军,更名为新建陆军,简称新军,渐为清廷所倚重。

    袁世凯聘德**官十余人担任教习,又从天津武备学堂中挑选百余名学生任各级军官,并引用和培植一批sī人亲信,以加强对全军的控制。这些人以后大都成为清末民初的军政要人。如徐世昌、段祺瑞、冯国璋、王士珍、曹锟、张勋等。

    这股军队后来发展成为北洋六镇即北洋新军,为清末陆军主力,民国初年的北洋系军阀亦多源自清末新军。xiǎo站练兵是中国新式军队发展的转折点,也奠定了袁世凯一生事业的基础。从此,声誉鹊起,扶摇直上。

    这一天的天气格外晴朗。

    天津南郊xiǎo站的新军军营迎来了一批贵客,之所以这样判断,是因为在所有士兵眼里严肃睿智不苟言笑的袁大人破天荒的笑脸迎人,一路把来者接到了军中大帐之中。

    “袁大人,数年不见,风采依旧不减当年哪。”

    一点也没有客气,罗凯拿起茶杯,半掩着盖子淡淡地喝起了袁世凯贡献的这座军营之中最好的茶叶,高高在上的姿态被其拿捏得十足。

    的确,论官位罗凯乃一省之总督,朝廷册封的dàng寇大将军,一品大员,和现在的袁世凯比起来那是天上地下天差地别。

    论实力,罗凯连列强都敢照打不误,现在挟新胜美国海军之威,实乃袁世凯望尘莫及之人。

    “哪里,哪里,袁某人这点微末之技,实在是难登大雅之堂,要我说罗大人才是人中之龙,真正的天之骄子。”

    袁世凯一边观察着罗凯的表情一边笑眯眯的客套起来,“人中之龙,天之骄子”里面人龙、天子俱全,暗藏的试探之意不言而喻。

    对于袁世凯的试探,罗凯故作高深不置可否,摆足了架势。对付袁世凯这样的xiǎo人,一味的谦虚示弱反而误事,只有让其看清自己的实力,在其心中烙印下自己不可战胜的影子才能让让其站在自己这边专心办事。

    “袁大人谦虚了,现在朝廷之中谁人不知装备有新式武器的北洋新军的大名。依我看以你七千之兵足以击败朝廷镇守京津的七万大军。”

    罗凯也不是省油的灯,一句话还了回去。

    “唉,这话可说不得,隔墙有耳,隔墙有耳,袁某人对大清之忠心日月可鉴天地可表啊。”

    袁世凯心中有鬼,一听罗凯的比喻,顿时卓然变sè。

    这几天,光绪皇帝和荣禄都在不断的拉拢他,所表达的意思无非就是让他站好队伍别nòng错了方向,为此袁世凯是饭吃不下觉睡不香,至今没有定论,不过个人他还是倾向于有兵权在手的以慈禧太后为核心的旧派势力。

    “袁某人对大清之忠心固然不假,就是不知道袁大人是忠于大清的皇帝呢还是太后老佛爷。”

    罗凯不紧不慢的道,但讲出的话却令袁世凯冷汗直冒。

    “他知道了,他知道了,可是他在台海岛那么偏僻边远的地方怎么知道朝廷之中的事情。”

    袁世凯心中暗暗呐喊。

    没有错,新政措施虽未触及封建统治的基础,但是,这些措施代表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为封建顽固势力所不容。清政fǔ中的一些权贵显宦、守旧官僚对新政措施阳奉yīn违,托词抗命。慈禧太后在光绪皇帝宣布变法的第五天,就迫使光绪连下三谕,控制了人事任免和京津地区的军政大权,准备发动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