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甲午崛起-第4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鸿章时为直隶总督,正处重灾之区,赈灾工作十分繁重。他在天津设立了直隶筹赈局处理赈务,盛宣怀以候补道的身份参加该局工作,为了解决河北特大旱灾后遗留下来的为数众多的孤儿寡妇的抚养问题,盛宣怀秉承李鸿章的旨意,在天津设立一座名为“广仁堂”的慈善机构,其创办者和董事多为“南省助赈绅士”,如王承基、吴大澄、经元善、郑观应、李金镛等。

萌总裁让卡特莉娜卡芙公主派人通知李鸿章跟他一道去。

李鸿章笑道:“这次见到那个薛佩尔,我可以好好的跟他谈一谈了,这个洋鬼子太可恨。”

萌总裁笑眯眯道:“老师还在生气吗?洋鬼子们,还不都是这个德行吗?”

“不生气,华军赢了,我还有什么好气的呢?我是在高兴。”李鸿章捻着胡须,一身的西服,让萌总裁觉得他不伦不类的,倒也有趣。

“杀光了这群闯进来的美军,似乎对于改变日本整体局势的作用并不大,顶多只是壮大了一下西乡隆盛一方的声势罢了,我的目的是要留住西乡隆盛,并且最大限度的获取利益。”萌总裁在变相的向李鸿章讨主意了。

李鸿章就爱有人向他讨主意,更何况这个人是神圣的大华国皇帝陛下呢?

萌总裁放着李鸿章这么个‘智囊’不用,自然是不会的,在萌总裁心中,李鸿章虽然时常犯糊涂,但是大多数都是因为当时清廷的国力太弱,跟李鸿章个人没有什么关系,而且,李鸿章在用人,在外交的很多大方向上,还是不错的。

即便是原本的历史中,甲午战争的失败,和最后谈判的失误,也不能把过错全部都算到李鸿章的头上去。

因为日本有电报,中国没有!

【1107卡住日本咽喉】

“皇上,物有阴阳,事有缓急,皇上的事情这么多,其实,很多事情,都不是马上能够解决的,我的看法是,不能解决的事情,就先不用解决,过一阵,自己就解决了。”李鸿章向萌总裁建议道。

萌总裁一汗,你这话,跟没有说,有什么区别?

李鸿章笑道:“皇上可能认为我是在乱说,但这是我为政三十年的心得了,很多事情的确是这样的,如果没有切实想好利弊,就盲目的做出决定,倒不如轻松的面对,先不去管,为好。”

萌总裁点头道:“老师的意思,我明白了。最近安排一下铁路总公司的事情。”

“好的。”因为仍然涉及到外交,所以,萌总裁主要交给李鸿章办了。

人尽其用,萌总裁还真不觉得,李鸿章在最高管理层,会比他手下的任何人差,赵轻萝和卡特莉娜卡芙公主再有天赋,也赶不上李鸿章的经验,李鸿章在华国,肯定不能跟在清廷一样。

华国的铁路总公司设立于上海,并在天津、汉口各设一分局。

开办伊始,请部分官款为开办经费,同时请各地方官帮助招集商股,使之据有1300万华元的资本。

此后,该路从南北并举,今年已经正式建成通车,改名为京汉铁路。

其间,还修筑了正太和汴洛路两条支路。

在长江流域和东部沿海地区,修筑天津至镇江、山西经河南至长江沿岸、九龙至广州、浦口至信阳、苏州经杭州至宁波五条铁路。

萌总裁在卡特莉娜卡芙公主和李鸿章,李泰熙的陪同下,亲自视察日本的这条铁路线。

从下了火车开始,就没有休息,前线的战报,在第一时间,汇报到了萌总裁这里,其实已经不能算是战报了,应该说是情况而已,因为仗已经打完了。

日本人居然没有反应过来,到现在为止,甚至连抗议的公函都没有发到长崎去。

主要是因为日本人的交通太不便利了。

“依着我看,不要派兵驻扎了,把这些钢轨,拆除,运到朝鲜钢铁厂去。”萌总裁对卡特莉娜卡芙公主和李鸿章道。

李鸿章没有说话,他是老成的性格,不是萌总裁问道他头上,他一般都不会主动,这是萌总裁比较烦李鸿章的地方。

李鸿章也知道萌总裁烦他这一点,但是这是他这么多年养成的个性,实在是没有办法说改就改掉。

卡特莉娜卡芙公主笑道:“可以的,只是这个工程也不小,需要上万民夫。”

萌总裁看向李鸿章,“你觉得怎么样?”

“我也觉得可以。”李鸿章本来又习惯的想要自称臣,或者老臣,硬生生的改成了我,在萌总裁这里说话费劲,也是李鸿章不敢随便说话的原因。

萌总裁笑道:“老师,你放轻松一些,我看你说话是真费劲,你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在华国,只要不涉及贪腐,你不随便杀人,在我这里,是不存在犯错一说的。”

李鸿章笑道:“我不是不想说话,卡特莉娜卡芙公主说的很好,我没有什么好说的,拆除铁路,似乎是最好的办法,也是唯一的办法,不能占领,可不就拆除吗?我建议,把下关城,到长崎的铁路沿线,最好是洗劫一遍,强征日本的民夫!”

萌总裁一惊,李鸿章要么不说话,一说话,还真的有点吓人,“对日本人这么狠,会不会引起他们全国的愤慨,奋力抵抗?”

李鸿章正色道:“我建议皇上,先杀掉个几万人!日本人抵抗过英国人,法国人,美国人吗?他们哪个列强在日本杀人少了?日本人也没有抵抗过西班牙人,荷兰人,据我所知,在日本杀人越多的列强,越是受到日本人的尊重。”

列强在日本也杀人,也殖民,但是为什么都没有对大清国这么狠?

明治维新前后,日本一直饱受西方列强的侵略。

治外法权(丧权辱国)、租界(割地)、不平等贸易条约(间接等于赔款)比比皆是。

但是日本骨头越来越硬,现代化的进度条读的快,迅速摆脱了侵略。

1858年日本江戸幕府与美国、英国、法国、荷兰、俄国签订《安政五国条约》,被迫允许开放长崎、横滨、神户、新潟、函馆五处港口。1859年至1869年之间,这五处港口和东京、大阪陆续开埠,设立外国租界(日语中称为外国人居留地)。

第一次鸦片战争是因为林则徐扣货抓人禁止通商,所以英国毛了要派远征军。英国认为中国是因为不和他通商才导致英国正常贸易逆差,所以要中国开口岸。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因为傻比鬼佬认为开的口岸还不够多,所以中英贸易还是逆差。于是找了个借口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帝国主义扩张只想要两个东西,第一是廉价的资源,第二是可以倾销廉价垃圾产品的市场。中国没有资源,但是中国有这些垃圾产品的市场。日本以上这些东西都没有,最多算是个小市场,所以基本没什么值得侵略的价值。

中国除了煤炭,没什么有价值的资源,连优质铁矿都没有。

真心是没人想要地,所谓瓜分只是想肢解你,因为太大个,人家不好控制。

也只有傻吊日本人跟吃错药了一样,跑中国来硬是要占地,搞到最后占领军连口吃的都没有,还得从本国运。

打了几年除了掏了点媒,毛都没得到一根,八年抗战日本一直在找重庆想要停战,打到最后日本实在山穷水尽了,要去东南亚抢橡胶和石油,结果导致了美国参战。

在19世纪前期和中期,尤其是幕府开国之前,日本所经受的侵略,虽然有黑船来航、《安政五国条约》、开放通商口岸等等事件,但是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都不如清国,并没有被大规模入侵,这是客观历史事实。

是因为日本人聪明或者强大、或者值得列强忌惮吗?

当时的江户幕府治下,因为将近二百年的和平,日本已经是一个武备松弛的国家了,在西方列强面前并没有多少抵抗能力。

清国和日本在19世纪前中期并无多少不同,同样搞闭关锁国,幕府的军事实力甚至比清国还要孱弱,甚至到明治维新前期,日本的军事实力也并不能入英法等列强的法眼之内。

1840年打到镇江的一万多英军,1860年打到北京的两万多英法联军,如果扔到日本去,也照样可以打进京都和江户,不会有什么别的不同。

之所以日本没有遭受到列强大规模入侵,一个是它的地理位置,一个是它贫瘠的资源。

日本是孤悬于东北亚一角的岛国,地理位置并不优越,也没有处在当时重要的通商航道上面,对西方列强来说,大规模入侵日本有实际上的难处(英国能够入侵清国,是因为有印度这个基地和跳板),而且很显然劳师动众,佩里准将率领几艘黑船轰开幕府大门的时候,首要目的是想给美国未来去远东的商船和舰队提供一个补给点。

当然,如果日本拥有令列强垂涎三尺的资源的话,那么在19世纪那个年代,就算地理偏僻它仍旧会招来西方国家的大规模入侵,可是它没有。

当然,这绝不是说日本一直都很贫瘠,实际上在江户时代前期(17世纪),日本是一个出了名的富国——因为盛产金银,它甚至被马可波罗在游记里面称作“黄金之国”,也被后来的西班牙人和荷兰人称作是富庶的天堂。

黑川金山、汤之奥金山和佐渡金山等等,都是当时世界上较大规模的金山,在德川幕府前期,这些金山成为了幕府的重要财源和财政支柱。

除了金山之外,日本还有不少大规模的银山,规模都是当时的世界前列。

所以,在1617世纪,西班牙人和后来的荷兰人,包括后来的清国人,都是通过和日本贸易,获得了巨额的财富。

日本也跟清国做生意,甚至是把清国当成了主要的贸易对象。

在1715年幕府颁布的《海舶互市新例》当中,幕府规定清国一年可以来船10艘进行贸易,交易金额限定在3000贯之内,而荷兰人的交易额限定为一年1500贯之内(贯是当时日本的重量单位,约为3。75千克左右)。

由于当时日本的出口量小进口量大,日本与外国的贸易带来了惊人数量的贸易逆差,这种贸易逆差的后果就是金银大量流出。

根据日本幕府自己的统计,从16551715年,60年间日本流出黄金239万7600两,银37万4200贯,占当时黄金产量的一半、白银产量的四分之三,这也是幕府痛下决心颁布《海舶互市新例》限制贸易规模的原因。

而到了19世纪,因为西洋人的压迫,金银的流出速度再度加速。

佩里准将黑船来航之后,1854年签订了《日美和亲条约》,幕府答应了全面对美国开放通商,结果西方其他列强蜂拥而至,最后达成了《安政五国条约》,列强都获得了和日本贸易的片面最惠国待遇。

这些商人利用条约从日本攫取了巨大利用,其重要的一环就是利用日本金银比率比外界低(当时日本金银兑换比率是1:10,而英国等国家是1:20),大量用白银套购日本黄金。

短短十几年间,日本的黄金就再度大量流出,幕府财政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也正是因为财政的失败,所以维新党人才可以那么容易推翻接近两个半世纪的幕府统治。

更为可怕的是,此时日本的矿山经过了多个世纪的开采,已经变为枯竭状态,佐渡金山等大型金矿在近代的产量变得十分低下,再也无法和鼎盛时代相比。

于是经过几个世纪的碌碌无为和对清国以及西洋人的贸易失败,日本原有的贵金属已经大量流出,从人人称羡的黄金之国变成了一个贫瘠的国家,和通过丝绸、茶叶等贸易积累了几百年白银的清国相比,无异于是一个没有任何侵略‘价值’的国家。

如果日本还有大清那样多的财富,那么在那个弱肉强食的时代,不管日本幕府或者日本朝廷有多么体制开明、多么励精图治,他们都肯定将会面临到西方列强的侵略,因此重要的不是它怎么样,而是它是否值得侵略。

当然,堪堪躲过了19世纪中前期的西方侵略狂潮之后,日本并没有浪费自己的幸运,在明治时代经过仁人志士的痛定思痛,终于改变了之前几个世纪的碌碌无为,以积极的姿态参与到世界当中,并且以超乎于常人的努力,改变了日本在贸易上的极弱状态,成为一个工业先进国家和贸易出超国家,重新积累了巨额财富,最后变成了世界的列强之一。

当然,在萌总裁的这个时空中,这个可能性将不复存在了。

19世纪摆在美国面前的世界,是一个被列强瓜分殆尽、自己孤垂于世界岛彼岸的世界。

当时美国提出门罗主义尝试将美洲化为己有,潜台词其实是己方远离传统强国对世界岛的争夺,安心打理属于他自己的那一亩三分地——本质上是孤立主义的另一种体现。

如果真的有把握争夺世界岛,谁不想参上一片呢?

当时的中国,也就是大清王朝给了美国这样一个机会。

中国之所以没有成为殖民地,完全是因为它太大了。

大清国这样的庞然大物,不仅有着以亿计数的单一民族人口,还有着以千年为单位的大一统传统。

既要专心经营殖民地又要警惕其他的列强的欧洲诸国,到底有哪一个列强有这样大的胃口把中国吞下去?

隔着千山万水的情况下?

英王可从来不介意完成双帝伟业名垂千古。

不过列强虽然吞不下来,但他们把中国大分八块的努力可一天都没有停止过。

在这些列强中,只有美国人是反对肢解大清帝国的。

罗斯福曾经直言:“我真诚地希望不要分割中国,这样做将对任何人都不好。”在他之前的美国人说过很多类似的话,其实也一直在做着类似的努力,比如所谓的门户开放政策。

太平洋的确容得下中美两国,但他们中间还有一个日本。

1853年美国将军佩里打开日本国门,刽子手斩断幕府遗光迎来了维新时代,从此日本天皇****开启君主立宪,迅速成长为一个外向型的资本主义帝国。

日本1867年才开启维新,为什么仅仅8年之后就成长到足以侵略外国?

答案还是美国人。

美国看穿了欧洲列强势力辐射的极限,他们贪婪的长舌被大清这块肥肉缠住,既没有能力也没有兴趣继续向东。

当时列强在日本的势力,其实是根据各自世界范围的实力产生的惯性延伸,比如英国在日本市场的地位。

但美国人不同,他们需要打通一条从西海岸到清帝国的海路,并尽可能保证这条路是在美国人自己的手上,为此他们用有些难看的吃相吞并了夏威夷。

他们也需要一个可以站立起来的日本,来打破局势代替自己站在直面欧洲列强的第一线。

所以他们才会那么迫切的打开日本国门,并抛开列强独自支持日本走上开放扩张的道路,比如允许日本拿回关税权,比如默许日本吞并琉球,默许日本侵略台湾朝鲜,拒绝在前期调停中日战争等等。

只不过美国也没想到大清和沙俄是这么不争气,以至于日本被自己纵容成一只怪物。

“我同意。”萌总裁当机立断的对李鸿章和卡特莉娜卡芙公主道。

卡特莉娜卡芙公主点头道:“的确,要有能力打我们,他们早就打到长崎来了,不杀一批人,的确不足以震慑日本人。我们的最终目的,只是要拿到长崎,取得对日本的永久性通商特权而已。”

李鸿章点头赞同,“对,列强打开清国的门,是为了通商,我们打开日本的门,也是为了通商,如果通商的条款被日本政府承认,那么,西乡隆盛这一块,便可以问我们买军火,就有能力,抱住九州岛。”

萌总裁大喜,这不是出来办法了吗?

“解决了美国人之后,英国人和法国人有什么态度吗?美国国内知道这件事情了吗?”萌总裁问卡特莉娜卡芙公主。

“没有,各方面都一点动静都没有,美国人没有长距离无线电,应该还不知道我们全歼了薛佩尔的部队。”卡特莉娜卡芙公主笑道。

“随时注意动态。”萌总裁点点头,“晾他们也不敢有什么动静,想在亚洲同华国过招,得有稳定的后勤基地,陆战,我们谁也不怕!我们现在已经在日本登陆了。”

【1108文明的力量】

“对的,保住长崎,等于华军和华国,卡住了日本的咽喉。”李鸿章对萌总裁的话,做出了总结,“我们最佳的策略,就是不出长崎,打的旗号也是,只是通商!至于他们说我们派驻军队太多,我们就拿他们日本人习惯的借口,说是要保护华侨。”

萌总裁哈哈大笑,“说的好。就是要用列强的方式,从今以后,我们也是列强。”

李鸿章笑而不语,华国的实力,想要成为列强,还差的远,李鸿章这个外交大臣自然没有问题,你有多少实力,他就做多少事情,处于低位,再厉害的政治家也不见得有什么用,处于高位,什么都不会的政治家,只要不是傻子,也照样能赚钱。

萌总裁一路上跟卡特莉娜卡芙公主和李鸿章谈了很多,主要是如何在长崎扎根。

鸦片战争结束之后,清政府彻底懵了,因为世界历史上还从没有过这么一场战役——发动战争的目的既不是为了强占土地,也不是为了掠夺财富和人口。

这个时代的战争的所有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自由贸易。

回顾近代中国与西方国家的战争,只有两场战役,就是鸦片战争以及鸦片战争之后的所有战争。

我自己开了一个饭馆,我不想让你进来吃饭,你就是省委书记也只能靠边站。

但是,这种交易只能是在自由贸易的语境下展开,也就是说如果整个清朝的所有人都不想跟外国人做生意,那么清政府当然可以有权力说不。

但当时的情况是什么呢?

整个中国面临巨大的人口压力,只有进入全球市场,才有可能为自己赢得生存的空间,更何况中国东部和南部沿海地区自古就有进行远洋贸易的传统。

清政府的海禁政策是极其不得人心的。

唯一进行对外贸易的十三行又凭借着官方身份耀武扬威,欺压和盘剥英国商人,这不但违背了自由贸易的原则,甚至违背了最基本的贸易伦理。

这要是换成当时的美国、法国或者俄国,没准人家也不说什么,大不了我不挣这份钱了,再也不跟中国往来就是了。

可是清政府却忘了它惹到的是当时如日中天的日不落帝国,这口恶气英国是无论如何也吞不下的。

当年的日不落帝国面临的就是这样的处境。

当年英国议会表决要不要对华作战,不是说支持票仅比反对票多九票么?

没错,但请注意具体事件,当时英国议会表决的内容是是否对华作战,而不是是否要对华贸易——在对华贸易的问题上,几乎所有的人都是持肯定态度的。

所以与其说当年英国议会表决的是要不要作战,倒不如说是以何种方式来进行对华贸易。

鸦片战争的直接起因是“民族英雄”林则徐焚毁了英国商人的鸦片。

在当时的中英贸易中,鸦片并不是违禁品!

鸦片交易是完全合法的!

林则徐之所以反对鸦片的原因不是因为鸦片危害健康,而是因为英国大量的输入鸦片造成大量的白银外流。林则徐的想法是在国内广泛种植鸦片,从而提高清政府的国库收入。

也就是说,林则徐的虎门销烟按照今天的定义,不应该算作打击‘面粉’贸易或者是打击走私犯罪,而是一场由清政府主导的反倾销行动。

打击反倾销总该按正规步骤走吧?

就算不按照今天的法规,按照最基本的贸易伦理,也应该是先给英国人发个照会,宣布停止或者缩小鸦片贸易,然后结算清楚以往的账目,双方和和气气的把这事商量定了吧?

可是民族英雄是怎么干的?

不自由贸易也不能这么玩吧。

今天如果苹果公司向中国出口一批5S,各种手续都是齐全的,价格是2000一部,商务部觉得美国在倾销,就二话不说把所有的手机都没收和销毁了,你觉得美国政府会善罢甘休么。

鸦片战争就这么爆发了。

当然,这里绝不是说民族英雄做错了,鸦片当然应该禁止,允许在中国贩卖这种东西,本身就是对中国的伤害。

这里说的是起因的问题。

凡事知道怎么开头的,就能‘解铃还需系铃人’,知道怎么解开,靠战争挑头,不是办法,这是腐朽的清廷统治阶层做不到的,他们没有能力解决,打起来是必然的。

搞笑的是,每次都是清廷被人卡着喉咙,受不了了,自己先动手。

鸦片战争的战争的进程十分有意思。

面对西方列强的大肆侵略,中国人民怎么也该奋勇抵抗的吧——至少应该在心里对侵略者报以仇视态度的。

可现实却很让人失望。

在广州,由于英国商人长期与中国进行贸易,英国人在广州人心中留下的印象还算是不错的。

一方面,基于自由贸易的传统,英国人会经常雇佣一些本地人装卸货物,也会在广州城进行各种消费,英国人概不赊欠,且给的费用也比较高,比经常打白条的清政府要好太多了;另一方面,英国在战争的一开始就公开宣布这次战争是针对清朝皇帝的,而林则徐等人为了粉饰太平也将这次战争美化,说英国人是因为在广州做生意受了委屈,所以国王派人来打官司。

这么一来,广州人民就觉得,哦,这事跟我们没关系。

在战争结束之后,林则徐曾经对广州人的“冷漠”非常生气,可他却忘了他自己对这个现象的出现也该负全面的责任。

好了,战争结束了,该赔款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