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甲午崛起-第4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历史证明过的,时间长了,必须向外发展,尤其是这么多人,工业必须上去,农业国家养不起这么多人。
工业要发展,土地要扩大,这些都是摆在华皇面前的问题。
这些问题,对开化的速度影响其实并不大,只是会增加华皇扩张政策推行的危险性而已。
到达罗马之后的整整三天,不要说翁贝托一世,就是克里斯皮和焦利蒂这样的大员,也没有来一个,华国又一次受到了冷待。
“玩两天就走,放轻松,就当做是散心。”华皇故作轻松的对卡特丽娜卡芙公主道。
但是说的轻松,华皇的表情却并不轻松,华皇还没有修炼到波澜不惊的境界,剩下的这个几个国家,越来越重要了,华皇之所以要最后去德国,就是想最后开宝,因为如果德国也拒绝他,华皇这一次的欧洲访问,就将会是以全盘失败而告终。
到时候,不要说介入中东地区的局势,就是华国在日本,在中亚省,甚至包括西伯利亚的局势,都会非常艰难。
“好啊,玩一天,然后准备前往西班牙王国。”卡特丽娜卡芙公主当然能看出华皇内心的焦躁,却故作若无其事。
萌总裁知道卡特丽娜卡芙公主是照顾自己的面子,脸一红,笑着拉起了卡特丽娜卡芙公主的手,信步出了屋子。
洁格格,李泰熙,凯瑟琳听说陛下要出去玩,都很开心,连日来,她们虽然也会关心外交事务,却不像华皇和卡特丽娜卡芙公主这么着急,因为她们不是扛责任的,也不清楚整个外交局势。
“去哪儿玩?我听说万神宫和古罗马竞技场很不错。”洁格格像是一只興奋的小鸟。
萌总裁笑道:“你喜欢去哪儿玩就去哪儿玩。”
【1227华皇最不屑的一种手段】
“好啊。”洁格格笑着挽住了萌总裁的胳膊,虽然有点不协调,萌总裁倒是到了洁格格的肩膀高度,但还是差着一个头的身高呢,但是华皇和洁格格这个画面,却并没有不和谐。
倒是华皇一脸的沉静,洁格格喜笑颜开的,光是看表情,还以为是华皇的年纪大呢。
李泰熙和凯瑟琳也很高兴,去准备拍照的工具,阳伞,像是要去郊游一般。
萌总裁看见赵青萝没有出现,张望了一圈。
卡特丽娜卡芙公主立刻明白了陛下的需求,轻声问道:“陛下是不是想让赵青萝也去?”
华皇脸一红,却点了一下头。
几个女人不由的都有些吃醋,陛下是很少这样直接点名哪个女人陪同的,一大帮美女秘书,还有陛下身边的人,其实都清楚华皇和赵青萝那点事,大部分人都对赵青萝不冷不热的,认为赵青萝端架子端的有点过头了。
卡特丽娜卡芙公主对自己的助理使了一个眼色,助理马上心领神会,去请赵青萝。
赵青萝其实并没有走远,华皇一说要出去玩,她就退出了大厅而已,这段时间赵青萝的主要工作其实也是给卡特丽娜卡芙公主当助理而已,但是卡特丽娜卡芙公主并没有分配多少具体的工作给她做,她都是见到什么做什么,属于闲人一枚,心理难免有落差。
同时,赵青萝也不是不能感觉出来周围的人是怎么看她的,这让她更是有些不忿,似乎被华皇喜欢上的女人,就一定要喜欢华皇,一定要巴巴的做华皇的女人?
“赵主任,公主请你和陛下一起出游。”卡特丽娜卡芙公主的助理轻声对赵青萝道。
虽然赵青萝现在已经不是什么主任了,但是这些美女秘书仍然这样称呼她,这其实是有些刺耳的称呼。
赵青萝平静的道:“我不想去,就在馆驿。”
卡特丽娜卡芙公主的助理皱了皱眉头,扫了赵青萝一眼,走了,将赵青萝的意思轻声的附耳转告给卡特丽娜卡芙公主。
卡特丽娜卡芙公主看向陛下,也附耳对陛下说了。
凯瑟琳一看就知道又是赵青萝不肯去,暗暗心焦,却没有去劝说,知道劝也是白劝,现在,就连凯瑟琳也觉得赵青萝有点夸张了,不想再劝。
华皇什么都没有说,径直朝外面走去,赵青萝去还是不去,华皇并没有放在心上,只是怕赵青萝受冷落,才让人叫一声。
华皇乘坐汽车,汽车只能坐四个人,卡特丽娜卡芙公主坐在副驾驶,洁格格陪着华皇坐在后排,其他人坐马车,汽车和马车同行,倒也成了一景。
华皇一行最先抵达的是万神殿,这座宫殿建筑,是不对普通民众开放的,华皇见不到意大利王国的上层人物,但是到处参观一下,意大利王国的外务部门还是会给予方便的。
万神殿于公元前27年兴建、公元120年重建,被米开朗基罗赞叹为“天使的设计”。
万神殿指必须供奉罗马全部的神。
由于608年它被献给教会作为圣母的祭堂,所以是罗马时代独创的建筑物中保存得最好的。
正面的16根圆柱让人联想到古希腊建筑。
殿堂内部比例协调,十分恰当:直径与高度相等,约四十三米。
大圆顶的基座从总高度的一半的地方开始建起。
殿顶圆形曲线继续向下延伸,形成一个完整的球体与地相接。
这是建筑史上的奇迹,表现出古罗马的建筑师们高深的建筑知识和深奥的计算方法。
万神殿还是欧洲第一座注重内部装饰胜于外部造型的建筑,让华皇一行人来来回回逛了完整的两圈,洁格格仍然意犹未尽。
而华皇则对于古罗马竞技场比较感兴趣,古罗马竞技场是公元80年建成的雄伟的竞技场堪称公共建筑的楷模。
在这里可以见到古罗马建筑最基本结构和最伟大的成就之一:拱券结构。
一系列的拱、券和恰当安排的椭圆形建筑构件使整座建筑极为坚固。
当时的建筑就是依靠这种高水平的结构形式,使内部空间得以解放。
竞技场设计了宽敞的阶梯和走廊,并设计了八十个拱门,在每一个拱门的入口处都有标有数字,方便让观众很快的找到自己的座位,可以让五万人于十分钟内进入剧场内坐定。
这样的设计即使在华皇重生之前的世界,也算是很进步的。
竞技场的功能性设计也非常合理,角斗士从何处出入,在哪里休息,猛兽关在哪里,死伤者从何处抬出,都有清晰的分布。
有时候,华皇会觉得不想要再这么辛苦了,自己过去在现代是什么?是最底层的吊丝啊,现在呢,已经是高高在上的华皇了,即便是稳步发展,华国在五十年内,跻身世界一流肯定是没有问题的,而他怎么样也不止活60岁,至少也得活到100岁。
华皇没有不良嗜好,当权者,尤其是男性,活到一百岁,再正常不过了,自己就这么静悄悄的做个美男子,和几个大美女,或者说和一大堆大美女待在皇宫中,偶尔到民间去装个逼,不是很好吗?为什么要心急火燎的发展国家?
这种思想时常占据华皇的心灵,会让华皇懈怠,但是每当想到列强高高在上的在全球范围内称王称霸,争夺霸权的时候,华皇又禁不住会燃起雄心壮志,想让华国赶紧崛起,赶紧见谁打谁才好。
尤其是置身于这座雄伟的欧洲中世纪竞技场的时候,华皇两种想法更是碰撞的厉害,要是在重生前,自己别说是跑到意大利来玩,就是想跑到隔壁县市去玩,都很费劲呢。
更何况,身边还有这么多的美女。
华皇看了眼兴高采烈的洁格格,洁格格拉着李泰熙,到处看,像是孩子进入了游乐场,有时候萌总裁挺佩服洁格格的,这么大的人,还有一颗童心,这是好事,华皇就没有发现过洁格格对什么东西不敢兴趣。
相较之下,卡特丽娜卡芙公主和凯瑟琳就要安静的多,在旁边慢慢的走着,欣赏着墙上的壁画。
王占奎给华皇端来折叠椅,“陛下,累了就坐一下。”
萌总裁摆摆手,示意不用,慢慢的向洁格格和李泰熙那边走过去。
华皇暗忖,等到这次欧洲之行结束,一定要好好的歇一歇!
中午,吃过饭,又接着逛了几个教堂。
圣母玛利亚大教堂不论是其金黄色的天花板,还是那15世纪就有的马赛克装饰,这座恢弘庄严的教堂在世界建筑界,都是举世瞩目的。
它由圣母玛利亚大教堂建造于12世纪,同时也是意大利最古老的建筑之一。
圣彼得大教堂这座建于公元五世纪的教堂式建筑,是由米开朗基罗亲自为罗马教皇尤利乌斯二世设计的,其正面那座高大耸立的雕像,也是这座建筑最具标志性的特色。
然而,由于当时的财务困境和教皇的心意变化,直接迫使米开朗基罗放弃了他余下的计划,而这一转折也同时困扰了他的余生。
“竞技场就是为了炫耀罗马帝国辉煌的实力。斗兽场是罗马皇帝糜烂奢侈生活中锦上添花的一项娱乐活动。提供公众免费娱乐活动。古罗马皇帝很重要的职责之一就是提供公众免费的娱乐活动来取悦公民。宏伟壮丽的古罗马竞技场的建设必须依赖于千万位奴隶卖命的工作。而有效管理奴隶使他们乖乖听话干活的方法当然是残酷又严苛的奴隶制度。”卡特丽娜卡芙公主对华皇道。
萌总裁点头道:“每个地方的封建社会,都是如此,统治阶级什么花样都玩的出来,不顾人民的血汗。”
洁格格的粉脸一红,嘴巴嘟了嘟,华皇一说到封建社会,她就很容易跟自己扯上关系,洁格格觉得清宫的生活,并没有像华皇常常说的那么糜烂。
最好笑的是,刚才洁格格还在参观古罗马竞技场的时候,对建筑宏伟大加赞赏来着,洁格格可不像卡特丽娜卡芙公主,什么事情都可以从好几个方面去看一遍。
华皇在参观的过程中也在思考,他忽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虽然西南欧的国家,工业上至少都已经是起飞的阶段了,最差的也比其他地区强大的多,但是他们的体制,实际上仍然是封建社会的体制,用封建社会的体制去带动一个工业国家,似乎是普遍的现象。
只要有实权的国王,真的很难真正做到君主立宪,跟华国其实是一样的,但华国的体制真的已经不是封建体制了,而是完完全全的帝国主义阶段。
在回去的路上,华皇一直没有说话,洁格格和卡特丽娜卡芙公主便也不敢多说什么,知道华皇长时间不说话的时候,都是在思考问题。
华皇在车子到了馆驿门口的时候,忽然问了一声,“我们是不是也要用贿赂的手段,来结交各国政要?”
卡特丽娜卡芙公主和洁格格好奇的对望了一眼。
【1228路越来越窄了】
萌总裁不是不知道该怎么快速的展开外交,向日本人一样,用女人和金钱的贿赂,在这个男权世界,找到和列强提升关系的突破口,华皇自然懂得怎么做。
国家之间的交往,虽然不等同于商人之间的交往,但是真的要是用金钱和女人,在一些列强国家取得一些上层人物的支持,这的确是一个很快速的途经。
但是国家之间的交往,主要还是看国家之间的利益来往,所以,华皇始终不曾像日本人那样外交。
列强扶持日本人,也是因为日本太小,资源太少,不足以威胁到英法的利益,以前可以用来制衡沙俄,现在沙俄的西伯利亚被华国收复之后,日本又可以用来制衡华国的崛起。
所以,不是说华皇花一笔钱,就能取得某个列强国家的支持的。
也许是病急乱投医,也许是真的着急了,想加速外交,反正华皇现在是提出了这个问题了。
卡特丽娜卡芙公主道:“我们的外交费用一直不低,跟各国有外交权力的官员的关系都不错,要不然,陛下的欧洲之行,也不能顺利出访这么多国家,只是我觉得这个额度的付出就已经差不多了,再要是多付出的话,没有多大的意义。”
华皇明白卡特丽娜卡芙公主的意思,认识两三个大员,和认识二三十个大员,其实是差不多的,总不能每个国家都去结交二三百个大员吧?更何况,即便是结交了这么多人,也无法转化为支持,收了钱,却不办事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
“告诉所有的欧洲外事部门,每个国家的大使馆,最近三个月的应酬费,提升三倍,不管有没有用,烧了这柱香再说。”华皇叹口气道。
“是,陛下。”卡特丽娜卡芙公主知道陛下在对统计局花钱上面不手软,但是外事部门一直都保持着勤俭的习惯,平时主要的开销也都是用来结交对方的外事部门而已,自己的花销是很少的。不是到了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华皇不会下这样的命令。
华皇的确是到了万不得已的处境了,如果意大利王国和西班牙王国再没有起色的话,剩下来的就只剩下英国,法国和德国,英法本来就有利益冲突,从德国的一帮小弟们的态度就可以看出来,列强德奥这一系,对华国根本不重视。
这样一来,形势就万分危急了。
最烦人的局势是什么?是确定了必须要与之结交的人,但是别人根本就懒得理你!
预先取之必先予之,这个道理,华皇自然懂得,但那就没有意义了,那样的话,华皇就老老实实的退守本土,光是靠华国自己,在自保的基础上发展,肯定也要比真实的历史厉害多了,至少,不用担心被列强欺负。
但是华皇不甘心啊,照着这个速度的话,到了一战的时候,即便是华国不惹事,战火肯定还是会波及到华国的,一战躲掉了也不行,还有二战呢?
世界范围内的大战,由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产生了错综复杂的矛盾。
19世纪末,英德矛盾成为帝国主义之间的主要矛盾。
在这一矛盾的主导下,以德国为核心的三国同盟与以英国为核心的三国协约集团先后形成。
两大军事侵略集团不断扩军备战,终于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交战双方经过近4年的厮杀,最后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的一场劫难,它大大改变了世界历史的面貌。
华皇不喜欢战争,但是不喜欢,不代表不会发生,做不能做掩耳盗铃的事情啊。
所以,进入了这个时代的华皇,有时候是引领时代,但是大部分时候是被拖着走。
瑞典和沙俄这些国家,根本没有纳入华皇的考虑范围之内。
瑞典王国:依靠陆军改革。大量列装火绳枪,创立炮兵,组建常备军。作为军事改革的先行者,瑞典人口、资源有限,古斯塔夫二世时代已是巅峰。
俄罗斯帝国:通过吞并——消化——吞并不断扩张领土,俄国人拥有欧洲最庞大的战争潜力。然而沙皇农奴制的天然缺陷使得俄国人生活困苦,民愤极重。在不断扩张时还可以勉力维持,一旦受挫则内乱不止。帝国主义最薄弱的一环并非虚言。
大英帝国:依靠制海权与殖民地带来的巨量财富。殖民地遍布全球,庞大的海军使英国在数百年内立于不败之地。海量黄金在促进了英国金融发展,但二者共同导致了本土的去工业化,进而在德国的挑战下损失惨重,最终失去世界第一宝座。
法兰西第一帝国:依靠社会与军事改革。借助大革命,法国实现军事集权化与军队平民化,同时其军事成就很大程度上依赖拿破仑的天才。法国的膨胀源于波旁时代稳固的基础与大革命的推动,外交是法国的软肋,内部波旁王朝的复辟极大的牵扯了法国的力量,普法战争失败后,法国再也未能回到巅峰。
德意志帝国:依靠社会与军事改革。德国注重工业、教育,通过击败奥地利、法国以战养战,且外交手腕圆滑,然而最终在挑战世界的路上失败。德国有并吞欧陆的野心,并为之付出了数代人的努力,但同时侵犯了英国、法国、俄国的利益,超出了其能力的极限。
奥地利帝国(奥匈帝国):哈布斯堡家族使用联姻策略获得了巨大的领地,在先后丢失西班牙与神圣罗马帝国统治权后,它把力量集中在了奥地利帝国。奥地利帝国较为注重工业,国内政局较为缓和,外交手段圆滑。然而其混杂的民族构成和二十多种语言,在民族主义浪潮下不堪一击。
同样是由一个国家主导的联合体,为什么德国,西班牙,奥地利帝国,联合王国和意大利王国差别如此之大?
德意志帝国的凝聚力主要有三个支柱,德意志民族主义、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普鲁士邦在帝国内的压倒性优势。
普鲁士邦通过三次王朝战争整合了小德意志地区,作为民族统一使命的完成者自然在德意志地区享有极大的威望。同时在普奥战争之后吞并了汉诺威、黑森卡塞尔等邦的普鲁士几乎可以代表整个北德意志,即使南德四邦的加入也难以动摇普鲁士的主导地位。
但即使是这样我们也不能认为新生的德意志帝国是一个中央集权国家,毕竟巴伐利亚一直保留着驻外使馆,还顺手拒绝了德国对于王国军事演习的视察要求。
于是直到一战前柏林也拿捏不住南德诸邦会不会跟着一起跳进战争的火坑,但万幸的是在德意志民族解放战争和1848革命中的德意志民族主义在威廉二世的刻意引导下早已成了了一个庞大怪物,在狂热民族主义的裹挟下,群众欢脱的扛着各邦投入了这场“条顿民族和高卢人、斯拉夫人”关系民族生存的“伟大”决战并被机枪一波又一波的收割,带着为“日耳曼梦”而光荣献身的迷梦倒在那看上去亘久不变的战线上。
现在轮到了看上去永远摇摇欲坠但是却坚挺到了一战的奥地利。
奥地利帝国还保留着普世帝国的梦想,但是她所背负着的历史时时刻刻束缚着她的脚步。
帝国在各地所拥有的特权是不尽相同的。为了追逐普世帝国的理想,用同一价值观同一行政体系等改造帝国,拯救帝国,就不得不迎接这些历史遗产的挑战。
对于被严重压迫的地区,这只是减轻了身上被试驾的负担。对于原本享有足够自治权的地区,这只是哈布斯堡暴政的又一例证。
君主国试图达成的目的简而言之就是平等的被压迫,而约瑟夫二世的尝试可悲的遭到了贵族、教会的阻扰而失败了。
但1848年革命以及匈牙利战争中哈布斯堡的胜利给予了帝国一个前所未有的契机,重新建立一个中央集权的单一制国家。
首相施瓦岑贝格亲王忙于外交,打压普鲁士在德意志地区的野心,内政大臣巴赫则主导了国内的事务。
在这段时期匈牙利的历史特权被取消,其他民族甚至是在1848革命中依旧忠于哈布斯堡的克罗地亚人也失去了他们的议会和自治政府。
维也纳成为了这短暂时期帝国境内唯一的权力中心。
然而在法奥、普奥战争中接连落败、帝国权威一落千丈的状况下,弗兰茨约瑟夫不得不选择奥匈妥协,来换取匈牙利人的支持。
奥匈协定使得总人口只占五分之一的匈牙利人在奥匈的事务上和其他五分之三的人口享有同样的话语权。
安德拉西曾经在一次演讲中提醒科苏特分子,“如果有人抱怨说我们从'协议'的条件不利于匈牙利,我要回答说我们目前只付共同开支的30%,享受的权力却和付70%的那些人相同。”在外莱塔尼亚,虽然1868年通过了一项宽容的民族法案,给予少数民族广泛的权利,可以在当地政府使用民族语言,在非马扎儿地区少数民族可以当选当地政府的行政长官,日后马扎儿沙文主义者执掌的政府使得这个法案除了空洞的文字和浓烈的反讽意味别无它物。
被弗兰茨约瑟夫皇帝抛弃在外莱塔尼亚的各民族感受到了深深的背弃感。特别是忠诚的克罗地亚人无论是1848动荡时期,意大利革命和匈牙利战争中都支持哈布斯堡,却没有得到任何的政治或者经济利益,最终还被其抛弃给马扎尔人。
奥匈谈判的同时帝国也在和捷克人进行着类似的谈判,帝国愿意给予捷克人类似的自治权换取波西米亚对帝国的忠诚。
帝国政府和捷克民族主义者就自治的多少和自治区的大小产生了根本性的分歧。
捷克人坚持波西米亚是波西米亚人的波西米亚,正如匈牙利是马扎尔人的匈牙利一样。甚至还要求将这个范围扩大到整个大波西米亚地区,包括摩拉维亚和部分西里西亚。
这个要求超出了帝国可以接受的范畴,毕竟“满足波西米亚人的愿望就是宣判德意志人的死刑。我们可以牺牲小俄罗斯人(乌克兰人)以满足波兰人,牺牲斯拉夫人和罗马尼亚人以满足马扎尔人,因为前者会被波兰人同化,后者会被马扎儿化,但德意志人可不会被捷克人同化。”
奥匈内部的民族分布,在大波西米亚(波西米亚+摩拉维亚+西里西亚)还是存在为数不少的德意志人的。
1868年奥捷的谈判没有得到什么结果,绝望的捷克人试图获得法国人的帮助。
此时的法国却需要奥地利来一起对抗北德,弗兰茨在得知捷克人试图获取法国人的帮助后态度也强硬了起来。
此时的安德拉西给濒死的奥捷谈判补上了最后一刀,他指出满足捷克人的条件就将引起内战。“你准备用大炮来使波西米亚王国权利得到承认嘛?如果不是,那就不要实行这个政策。”
在较小程度的自治政策被捷克人拒绝之后,他们便失去了这接近获得自治的机会窗。
等到19世纪末,捷克民族主义者愿意接受按照民族分布划分管辖范围,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