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扬天下(昊远)-第1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何腾蛟到城西安如盘军营中,请安如盘入城接受秦王赏赐。按理说安如盘表面上已经表示愿意归附大秦,秦王有所赏赐,他理应亲自入城拜领。

但他心中有鬼,哪里敢入城?仓促之间,他找不到别的理由推托,于是声称自己身体不适。。。。。。。。

第446章犁庭扫穴

为了表明对水西土司的信任,崔锋把安如意放了回去。

此时安如盘已经闹了半天肚子,何腾蛟无奈,只得好言宽慰,让他养好身体后再入城接受秦王的赏赐。

何腾蛟一回城,安如盘连忙派安架则溪穆魁安车回水西制造“叛乱”,准备明天就以水西发生叛乱为由,撤军回老巢,等秦军兵发云南后,再作计较。

安如意回到水西军营,对安如盘说道:“阿爹,我在城里看到一件事,原贵州都指挥使陈瑞征被那个马六两骂出了都衙,那个汤越追出来相劝,陈瑞征象是受了很大的污辱,也不听汤越的劝,气冲冲的走了。。。。。。”

“等等,如意啊,你知不知道那马六两为什么骂陈瑞征?”安如盘一脸诧异地问道。

“我听都衙前的秦兵议论,是因为那个征南大将军崔锋,说陈瑞征熟悉西南地形,要提拔陈瑞征为前锋,去攻打云南;

那个马六两不同意,说贵阳是他攻打下来的,陈瑞征是被他俘虏的。崔锋要提拔一个俘虏来代替他做前锋大将,马六两心里不痛快,就大骂陈瑞征;

我还听说,马六两是他们的王的亲信,这次打下贵阳又立下了大功,崔锋也奈何不了他,就取消了用陈瑞征为前锋的决定,陈瑞征被马六两骂出都衙,我当时亲眼看到,陈瑞征气得脸都黑了。”

安如盘听了这个消息,觉得这是老天爷在帮助自己,于是派人进城,准备游说陈瑞征。

陈瑞征也要正要派人去接触安如盘,没想到安如盘竟然先派人来找他了。

于是乎,本来打算“自荐枕席”的陈瑞征。变得矜持起来了;

安如盘的使者耐心游说了半天,并答应他归附后,地位仅此于君长,陈瑞征才勉强同意合作。

但出于谨慎,他向使者索要一样信物,以免将来安如盘不守信诺。

这件事使者做不了主,匆匆出城回报安如盘。

安如盘觉得陈瑞征如此谨慎,反而更值得相信,于是再次派使者进城,送给陈瑞征一块雕成火把状的黄玉。据说这是水西土司平时调兵用的令符之一,陈瑞征欣然接受了。

使者趁机再次提出要求,希望陈瑞征能与水西军里应外合,迅速夺取贵阳城。

陈瑞征没有同意。任使者好话说尽,他只同意等秦军主力去云南后再行动。

使者就此回复安如盘。考虑到秦军主力在城中,陈瑞征可能难以行动。安如盘觉得陈瑞征的谨慎是有道理的。因此更加相信陈瑞征。

安如盘得了这个内应,心中十分高兴,他打算按原计划,第二天先回水西“平叛”,等秦军主力去云南后再说。

结果当天夜里,贵阳城中突然传出阵阵喊杀声。安如盘刚刚睡下,听到城中若大的动静,连忙起来观望,但见城内火光冲天。浓烟滚滚,嘈杂的叫喊声传出十里,听起来象是城中发生了叛乱。

安如盘营中两万士兵也全被惊动了,纷纷爬起身,安如盘一面下令营中戒备,一面对安如山说道:“快派人去打探一下,看看城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快去。”

安如盘心中有股不祥的预感,他女儿安如意手拿着插刀赶出来说道:“阿爹,不好,可能是陈瑞征的被识破了。”

女儿的话更加重了安如盘心头那股不祥的预感,城中突然大乱,除了陈瑞征被发现,秦军连夜围剿,还能有什么原因。

木胯则溪穆魁安大迁劝道:“君长,不如咱们趁城中大乱,发兵攻城吧,说不定这样还有机会,要是陈瑞征被剿灭了,一定会说出与君长的关系。”

“再等等,等把城里的情况打探清楚再说。”安如盘犹豫着,心中患得患失,乱成一团。

还没等他的人把情况打探清楚,西门突然打开,朦胧的火光中,只见从城内冲出很多人,穿着的都是明军的服饰,城门内传来一阵阵呯呯的枪声,城门处不断有“明军”倒地,远远看去战斗十分激烈。

前后冲出城的“明军”足有两千人,后面追杀出来的,果然是黑衣玄甲的秦军。

明军中有一骑向水西军大营狂奔而来,到营外大喊道:“宣慰使大人,快救救我们,事情败露了,我家陈指挥使请宣慰使赶快出兵接应,宣螱使大人,快救救我们吧。。。。。。。。”

救,还是不救?

安如盘面临着两难的决择,不救,白白牺牲陈瑞征这两千人,自己勾结陈瑞征的事情也会暴露。

救了,立即就要与秦军开战,兵力相若,仓促应战,还是在平地上,他这两万大军钻山林贯了,这在平地上作战,连阵形都不会摆,安如盘实在没有多少胜算。

面临两难之境的他还没做出决择,两千“明军”已经乱糟糟的向他们的大营奔来,一边奔来还一边喊救命,声如浪潮。

“阿爹,秦军追杀陈瑞征,一定是事情暴露了,阿爹,快下令吧,咱们不能坐视不理,不过千万不能让他们入营来。”

一切来得太突然,根本容不得安如盘仔细考虑,两千兵马是一股不小的力量,既然迟早要与秦军撕破脸,确实不应该放弃这两千兵马。

安车等穆魁也连连催促,安如盘一咬呀,拔出刀来说道:“让陈瑞征退到营寨外侧,传我的命令,立即迎敌。”

水西军营中火把通明,铜鼓咚咚响起,但营外头夜色苍茫,“明军”与秦军虽然也打有火把,但不多,远远望去很模糊,只见追在后面的秦军不断挥刀砍杀,前头的“明军”惨叫不断,一个个被砍翻在地。

安如意很谨慎的提议不让这股“明军”入营,心中存着防范之意。但在秦军追杀之下,这股“明军”争先恐后地爬过外面的壕沟,拥到北面的寨门下,不停在大喊着开寨门,场面乱成一团。

寨内的水西军正严阵以待,准备抗击秦军。

突然呼拉一下,拥在寨墙下的“明军”忽然散开,寨内的水西军还没弄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寨门处几团火光已冲天而起,轰!轰!轰!惊天动地的爆炸接二连三响起,木头做寨门被炸飞上天,里内的水西军被炸死炸伤不少,惨叫连连;

硝烟尚未散去,那些散去的“明军”又一拥而上,冲入寨内,见人就砍。

随后杀来的秦军跟着蜂拥而入,被打懵了的水西军根本组织不起象样的抵抗,很快就溃不成军。。。。。。。。

此战,安如盘和他的女儿,以及安如山、安车等八个穆魁被俘虏,两万水西军伤亡两千余,被俘者超一万六千人,能逃跑的不足两千。

整个水西土司总兵力大概在三万左右,一夜之间,丢了近两万,加上安如盘等人人被俘,对水西而言,这样的打击无疑是致命的。

安如盘意图勾结陈瑞征谋逆,人证物证俱在,不容抵赖,秦军涂抹讨伐师出有名。

第二天,崔峰立即发兵两千北上,汇合息烽的宋平,押着安如盘前往乌江关逼降他的次子安坤。

另外,又派出六支兵马,每支一千人马,由陈瑞征等熟悉水西地形的将领带引,挟大胜之威迅速扑向水西各个则溪,犁庭扫穴。

崔锋带来的一万大军,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大部分都是赣南、湘西等地的人,水西地区虽然山高林密,却难不倒他们。

目前除了西北面的赤水、毕节、七星关一带还有三四千水西兵马外,各个则溪里余下的主要是些老弱妇孺,六支秦军所到之处,遇到的抵抗极为薄弱,可谓势如破竹。

军事上,已经掌握了绝对的优势,接下来,崔锋他们要面对的是如何处理水西的彝人。

整个水西有彝人二三十万,如果继续留在他们在水西的深山老林里生活,即便大秦派出流官治理,将来也难保他们恢复元气后不会再叛。。。。。。。。。。。。

ps:昨天不但没能追上去,反而被拉开了十票,该放弃了吗?

我不!继续求月票。有志者,事竟成,不管这是不是在安慰自己,我会一直坚持写,坚持求月票、求推荐票。

求月票!

求月票!



第447章又值烽烟四起

在江淮,多铎的大败引发了各地清军巨大的恐慌。

各种流言蜚语象瘟疫一样蔓延,秦军成了不可战胜的传说。

首先,是凤阳府的两千绿营兵集体叛逃,紧接着是淮河两岸定远、怀远、蒙城、虹县、寿州等多地发生起义。

这些地方的百姓在夜不收的策动下,纷纷揭竿而起,杀死当地的满清官员,反抗异族的统治,多地联动,闹出若大的声势,让本就恐慌的清军更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正所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中原一带,几个月前在多铎的围剿下陷入低谷的义军,也趁着这股春风冒出来,攻城掠池,星星点点,在当地百姓的支持下,眼看又呈星火燎原之势。

尤其是东方盛率领的一那支人马,虽然只剩下几百人,但历经无数次战斗,个个磨练成了精锐,他们突然出现在山东,一举袭取了济宁城;

济宁百姓从者无数,东方盛数日之间,竟拉起好几万人马。

济宁的战略位置非常重要,南临四湖: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南阳湖,扼守京杭大运河,东面离山东西南部重镇兖州只有六七十里。

东方盛攻下济宁,无异于一刀斩在了清军七寸之上。

围攻泗州的三万多清军听说后方多座城池发生动乱,惶惶不知所措,连忙放弃围城,向西撤退。

阎应元派出小股精骑不断袭扰。并亲率三千人马慢慢向西进逼,所到之处,百姓如久旱之望云霓,夹道相迎。

紧接着,金声桓率领的一万大军,在水师的帮助下,渡河北上,一举击破清江浦。

在宿迁县城里,原明军游击赵宏明突然率兵夜袭县衙,用火药炸死清军大将张存仁。然后率领两百部下冲出宿迁县城投奔秦军。

金声桓大军迅速挺进到宿迁。宿迁的三千清军群龙无首,听说秦国大军杀到,不战而逃,金声桓一箭不发。轻而易举拿下宿迁城。

一万大军随后马不停蹄杀向徐州。火炮粮草全由水师护送。轻装前进的金声桓日行七十里,挺进速度十分惊人,隐隐与攻下济宁的东方盛形成了南北呼应之势。

这时。多铎残部在苏谨、李九、牛万川追击下,狼狈逃回凤阳,苏谨迅速夺下定远县城,定远县城离明中都凤阳很近,苏谨夺下定远之后,以此为基地,不断出兵袭击凤阳府。

在南面,刘猛两万五千人马得到粮草补给之后,北出清流关,赶往定远与苏谨汇合。

在西线,驻守霍山的李过两万人马接到命令之后,全部出动,加上蒙轲从庐州抽调一万大军,合计三万人马沿着淝水西岸向寿州进逼。

一时之间,三路秦军总计十万,挟大胜之威齐头并进,声势浩大。

滁州城里,这次没有“御驾亲征”的秦牧,在州衙东侧的大院设置了一个临时指挥所。与从金陵赶来的顾君恩、喻大猷等反复商议各处部署是否妥当。

值得一提的是,在新科进士中,秦牧特意招来了金磊和司马凯,金磊在江阴连出奇谋,助苏谨大败清军,秦牧很看好他。

至于司马凯,其实也很有才华,而且秦牧也用惯了他,除此之外,也算是对司马安这么久以来任劳任怨,尽职尽责的一种报酬。

还有二十天,就要到年了。前几天的风雪仿佛把天空的云彩都耗完了,门外的天空十分干净,久违的阳光显得特别明媚,给人暖洋洋的感觉。

有阵子没露面的燕高飞匆匆走进来,向秦牧并报道:“秦王,刚刚接到消息,前明大同总兵姜瓖起兵反清,杀死满清恭顺侯吴惟华、大同伪知府耿焞逃走,姜瓖连陷旁近府县,大同附近十一县皆反,以割辫为标志,山西震动,不过。。。。。。。。。。。”

“不过什么?”秦牧追问道。

“回秦王,姜瓖奉广西的永历为正朔。。。。。。。”燕高飞说完,悄悄瞄了秦牧一眼。

如今这天下,连鲁王都自去监国称号,遵大秦为正朔了,偏偏这个姜瓖对大秦视而不见,宁愿遵在两广忙着内斗的朱由榔为正朔,这不是给秦牧添堵嘛。

秦牧可不这么认为。听完这个消息,他欣然笑道:“此乃天助我也!哈哈哈。。。。。。。”

顾君恩也笑道:“我王受命于天,关键之时,自有天之助,此乃大秦必兴之象啊!”

喻大猷抚着长髯接着说道:“山西如今可是满清财赋所出之地,况且,宣大一向便是燕京西北门户,大同一叛,直接威胁着燕京安全,满清势必不能坐视不理。呵呵。。。。。看来,满清真是气数尽了,多铎刚刚在滁州大败,狼狈逃回凤阳,山西又祸起萧墙,这下子多尔衮恐怕真要焦头烂额了。”

“姜瓖此人,一身反骨,鞑子节节败退,这个时候他反清实不足以为奇,这样的人,奉不奉我王旗号倒也无所谓,只要他把山西搅得大乱就算是帮了咱们的大忙了。”

也难怪顾君恩对姜瓖没什么好感,姜瓖原是明朝大同总兵,李自成进军山西时,他不战而降,当时李自看不起他这样的软骨头,欲杀之而后快;

在大顺军将领张天林劝说下,李自成饶他一命,等清军入关,李自成败退时,姜瓖竟然又对救命恩人张天林下手,杀大同守将张天林降清,致使大顺军在山西全线崩溃。

现在估计他是看到满清节节败退,于是又起兵反清。真说起来,这厮还真是个反骨仔。

司马凯想了想,谨慎地说道:“秦王,多铎新遭大败,士气低迷,中原义旗四起,山东、山西恰逢大变。当此之时,多铎势必不能长期滞留在淮南,微臣以为,我军现在不必推进过快,只须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就可获胜。”

金磊连连点头附和道:“微臣也认为现在应该调整一下,多铎想来急于北返,在北返前极有可能会谋求与我军一战,以求稳定淮南形势,此时我军只要不急不躁,步步为营,多铎拖不起,败局已定。”

秦牧欣慰地点点头,对燕高飞说道:“传令刘猛、蒙轲,可视情况逐步推进,不必着急,多抽调兵力保护后勤线,现在对于我军来说,只要不败,就是赢了。东线的金声桓,则依旧按照计划,全力挺进,务求以最快的速度攻下徐州,以便与济宁的东方盛相互呼应。”

“是,秦王。”燕高飞长施一礼,匆匆出去。

女真人口稀少,兵不过七八万,加上依附的蒙古所部以及汉军旗,满打满算也不过十一二万,如果一直象入关初期那样,势如破竹,所向披靡,自然有很多汉人甘心臣服;

现在遇上了重挫,节节败退,兵马折扣过半,元气大伤,还有多少汉人会甘心做满清的奴才呢?纷纷起来反抗是必然的。

象姜瓖这样的,估计今后还会层出不穷,只要大秦不断施压,将清军兵力拖于南线,别的不说,中原和陕西的起义满清肯定压不住;

因为这些地方近二十年来战乱不休,民生困苦,大部分青壮都是在战火中长大的,好战已经成为多数人的本性。

厅里的气氛显得很轻松,总体而言,在与满清的对抗中,大秦牧已经稳占上风,只要不出昏招,稳扎稳打下去,满清被逐出中原是迟早的事。

秦牧开心之余,对李式吩咐道:“去把祖大弼带上来,本王要请他喝酒,这酒要多喝才行,哈哈哈。。。。。。。。。”

顾君恩与喻大猷对望一眼,都不禁露出了笑意,秦牧不时请祖大弼喝酒,真可谓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听说在俘获祖大弼的第二天,他在就滁河的大营里请祖大弼喝酒,俩人酒兴大发,喝得甚欢,一同被俘的清军看在眼里,如今已经有多人“成功逃跑”,应该很快就会把秦牧与祖大弼把酒言欢的事情传回给多铎,传回燕京。

ps:在月票榜的厮杀中,俺被踢下马来,可胜言哉!鼓衰兮力竭,矢尽兮弦绝,白刃交兮宝刀折。。。。。。。。别人四蹄飞扬,我两脚狂奔,兄弟们,扶一把,别放弃。

求月票!

求月票!



第448章滁州西涧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诗人描写的滁州西涧就位于风景秀丽的琅琊山下,万顷烟波,澹远浩渺,由于湖面的地势比较高,它就如同滁州头上的一盆水。

涧边的时光特别老,悠悠地从唐宋走来,如同一个长髯飘飘的老人柱着杖,老得走不动了,于是在无人的野渡边坐下来;

听听晚来的潮声,听听枝上的鸟鸣,或许还能听到醉翁亭那边,传来太守醉后的吟哦,那吟哦声穿过岁月的轻烟,飘散在碧波荡漾的湖面上。。。。。。

轻轻的风从树梢上蔚蓝的天吹来,拂动野渡过的小草,落在地上是千年的凉。

秦牧对着暖暖的阳光湛然一笑,红娘子一身红装,这次她没能上战场,有些郁闷,便把气都撒在了山林里的猎物身上,那红色的披风如同山边的一片彩霞在飞掠,马蹄铿锵,百兽惊走。

而且她不走远,就在秦牧他们饮酒的野渡附近来回驰骋,仿佛是故意不让秦牧得到安宁。

殊不知,在秦牧眼里,她也成了一道风景,悠悠红妆,与天不老。

那画面很美,美得顾君恩等人不敢看。

秦牧端起酒杯,向顾君恩、喻大猷、金磊、司马凯几人邀饮,大家连忙举杯回敬,唯有琅琊寺住持乐山和尚以茶代酒。

湖上晚来潮急,岸边松涛阵阵,山头的积雪被风吹起,如白烟漫舞。几人就坐在松树下,享受着冬日的暖阳。

秦牧看了看慈眉善目的乐山和尚,微笑道:“都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本王虽不智,却更喜欢水多一点。”

乐山和尚心中一动,合什答道:“治世以仁,创世以智,秦王是开基立世之主,乐于水是自然之事。”

秦牧哈哈一笑,再次举杯道:“社会要发展,民生要富足,离不开智。然无论是佛家还是儒家,都倾向于隐逸山林。诚然,山林间也有溪流,但潺潺细溪,能蕴含多少智慧?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在本王看来。大海才是蕴藏了万般智慧的地方。而儒佛道多局限于山林之间,视大海为畏程。如此不免有闭门造车之嫌。失之智矣!

鉴真东渡,开日本千年佛学之基。张骞持节,播秦风汉雨三万里。然而这些,都成了绝唱,泱泱华夏,自汉唐之后。一直卷缩在山林里,晨钟暮鼓,骚首低吟,失之智矣!

本王在江阴时。听说江阴有位徐霞客,其一生志在四方,不避风雨虎狼,与长风云雾为伴,其足迹踏遍九州大地,实为难得一见的奇人,其所写的游记,本王正在拜读,实在是难得的好书,本王正打算自己出资,把此书刊印出来。”

顾君听了秦牧这番话,颇为感慨地说道:“秦王之苦心,臣能理解,但圣人有云:父母在,不远游。侍奉高堂,这是身为人子应尽的孝道。”

“断章取义!”秦牧毫不客气地说道。

“父母在,不远游。”这句话出自《论语》里仁篇,孔子的原语是:“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直白地理解起来,孔子的意思大概是:有父母在家,不应在社会在胡乱厮混,出远门的话,要有一定的目的和理由。

也就是说孔子并不反对人们远游,他反对的是那些毫无目的外出厮混的人。但是这句话经常被阉割,人们只看重前面两句,于是心安理德地窝在自家的小天小地里。

“难道诸位不知道这世间有小孝和大孝之分吗?终日侍奉父母身边是孝,但那是小孝,如张骞、班定远之辈,虽未侍奉父母身边,但为国为民,光耀千古,是为大孝也。”

秦牧说完突然蹙眉深思起来,别小看“父母在,不远游”这句话,千年来,它对汉人的行为影响之深远,难以估量。

在儒家所倡导的思想中,百善孝为先。父母在,不远游这个观念,已经被世人作为评判孝与不孝的重要标准。

正是存在父母在不远游这种观念,多数汉人成了篱笆里的小鸡,套在车辕上的小马,留在家园,无所作为。

自己光是从思想上倡导人们走出去舒展胸怀,广增见识,看来是不够的。毕竟为人子女,照顾父母确实是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因此,除了大力倡导人们走出去外,或许还应该建立一些比较人性化的制度,用来保障老年人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让走出去的儿女们少一点后顾之忧。

中国之所以会逐渐落后于西方,关键就在于人家走出去了,而中国人没有走出去。

走不走出去,这是一个关系到中华民族能不能始终傲立于世界之林的问题。

因此,驱逐鞑虏是重要,但这些问题也不容忽视,要解决这些问题不是一朝一夕的可成的,需要长久的努力,要预先作一些铺垫。

秦牧正在考虑,要不要推出一项养老制度呢,推出这项制度应该不会有太大的阻力,关系是养老金的来源以及管理。

完全照搬后世的养老制度未必行得通,在这个时代,特别是战火纷飞的年代,很多家庭连饭都吃不饱,哪里有钱来交纳养老金?

是不是也来个分批次覆盖呢?先从城市开始,今后再逐步普通到农村。。。。。。。。

湖上渔歌喝晚,金光点点。

红娘子和手下的几个女兵打猎归来,战马上挂满了猎物,有野鸡野兔,甚至还生擒了一只小毛冠鹿。

秦牧随即罢去湖边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