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扬天下(昊远)-第3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洞吾国这次不但出动了两万大军,而且还有几百珍贵的象兵,几百头大象体型硕大,但在西南这种山区作战,却极为适用。

崔锋大军到达后,一看到这几百头大象,不禁大喜,这种大象背上可坐几个人,爬山涉水如履平地,而且它自己找树叶吃就可以,不用专门准备草料。可以用来作战,也可以用来驮粮草。

双方共计六万大军,在芒市司北面的问机山对峙。

为了俘虏那五百头大象,崔锋可谓是煞苦心,他先让苗喜的土司兵出战,不出意外,苗喜两千土兵在隆隆压来的战象面前,瞬间溃败而回。

但洞吾国王子平达力见秦军阵形严整,十分谨慎,并没有顺势猛攻,未等崔锋来得及派枪兵围上去,平达力就立即下令象兵退回山隘,让崔锋偷鸡不成反蚀了把米,白白损失了两三百土司兵。

平达力从十几岁就南征北战,为这些年洞吾国的扩张立下了赫赫战功,现在洞吾国王他隆年纪已大,身体又多病,他已经被定为王位继承人。

这次他隆派他亲自带两万大军来支援沐天波,可见对此有多重视。

沐天波见他初战告捷,心中大定,把抵抗秦军的事宜全交给了他,自己专心去服侍朱慈焕。

平达力胜而不骄,也不主动出击,依山严守,准备和崔锋耗下去,崔锋兵马众多,后勤压力大,肯定耗不过他。

随后,崔锋又派白文选前来山下邀战,白文选带人山下骂了半天,平达力如同未闻,拒不出战,白文选白折浪费了不少口水,最后只能扫兴而回。

这不行啊,崔锋紧急招集众将商议对策,中军大帐里,都敛事宋清先说道:“崔将军,拖不得了,咱们粮草转运困难,必须尽快挺进洞吾国,这样才能就粮于敌,以战养战。”

崔锋那青筋凸起、刚劲有力的大手往帅几上一擂,不甘地说道:“宋剑事不必着急,粮草的问题我晓得,再等一等,无论如何也要俘获这五百象兵,这对我们接下来的作战极为有利。”

白文选接口道:“此处地形,两山横夹,中通一径,如今敌人紧守不出,除了强攻,别无他法可想。”

陈贵民说道:“大将军,我的意思是,来次夜袭,这山林毕竟与关城不同,总是有不少地方可供攀登的,晚上让小股人马,携带火箭溜爬上山去偷袭,一但得手,大军再立即攻山,只要配合得好,一样可以俘获那五百象兵。”

崔锋点头道:“现在看来也只有这样了,那今晚入夜之后,就由陈将军挑选五十人马摸上山去,给他来一下狠的。”

“是,大将军。”

要是以往,五十人摸上去,很难有什么大作为,但装备了火箭溜这样单兵重武器后,就不一样了,一但能成功突破敌人的警哨,一二十部火箭溜一同发难,火力之猛,足以让一切敌人颤抖。

崔锋那边在谋划夜袭,平达力这边,龙在田也在进言道:“王子殿下,秦军邀战半日,我等不理,他们晚上十有九会来夜袭,咱们需要早做准备才行。”

平达力平静地答道:“我知道,龙将军猎过野猪吗?野猪力气大,想抓住它,最简单的办法是在它可以经过的地方,多装点铁夹,挖些陷阱,坐等猎物送上门就行了。”

“王子殿下说的是说在山上布置陷阱?好,,我这就带人去布置。”

“好,此事就交给龙将军了。”

ps:今天好象是情人节了,情人求不来,求点订阅和推荐票吧。不知不觉又是半个月过去了,各位亲的订阅月票出来了吗,月票,也求月票!



第903章聪明反被聪明误

夜晚的山林里,伸手不见五指,易于隐藏,即便布置了警哨,也很难保证不被对方渗透过来。

但如果先设下很多陷阱就不同了,这往往比派人苦守警戒更为有效。

龙在田带着人,利用天黑前的一个时辰时间,开始紧急在山上布置陷阱。这些土人平时靠山吃山,布个陷阱,装些铁夹那时家常便饭,做起来快速无比。

等他们把陷阱都布好,龙在田亲自去查看了一番,十分满意。

这下好了,就等着晚上,秦军自己来踩了。

龙在田没有想到的是,他们的一举一动,早已全部落在秦军的侦察兵眼中。

秦军的侦察兵伪装能力十分高明,龙在田甚至就从一个秦军侦察兵身边不到三尺远走过,竟然也没能发现。

等龙在田布完陷阱,大队人马撤走之后,秦军的侦察兵迅速行动,无声无息的把龙在田留下的那些警哨给收拾掉,然后清理出一条安全通道。

他们做完这一些,天也黑了。

自以为万无一失的龙在田,做梦也没想到,天刚黑,秦军的小股人马就如神兵天降,一枚枚火箭弹如流星划过天际,绚丽无比,看得人荡气回肠。

等这些流星以无比瑰丽的状态,纷纷砸入洞吾大军的驻地,大家才如梦初醒。

一瞬间,但闻一声声惊天巨响,震耳欲聋,一团团火球在山上腾起,横扫一切。无数洞吾士兵在爆炸声中惊叫呼嚎,火光里到处是如同无头苍蝇般乱窜的人影。

早已准备好的秦军,超着敌人惊乱的当口,发起了声势浩大的进攻,一举攻破了敌人防守的山口。蜂拥而上。

幸好两万洞吾大军并不是全部布置在山上,有一万多是布置在山后的平野上,看到山上溃不成军,平原上的洞吾军胆气大寒,惊疑不定。

平达力顾不得找龙在田问罪,眼看秦军迅速攻破了山上的防御,向他的大营杀来,漫山遍里都是火光和呐喊声,他只能出动最精锐的象兵,企图挡住秦军潮水般的攻势。为营中的万余大军争取到撤退的时间。

五百象兵冲出大营,奔跑起来,那硕大的身体、如同柱一般的象腿击在地上,声势之大,就象一部部坦克在开足码力冲锋,真个是地动山摇,极为惊人。

崔锋一心想生俘这些象兵,早就做好了准备,一见平达力果然又派出这些象兵来阻敌。崔锋立即下令陈贵民出击。

陈贵民手下两千秦军一散为四,每个人抱着一把干柴草,等象兵冲近几十步时,一齐点燃。这些柴草上淋了火油,一时烈焰冲天,形成了一道熊熊的火墙。

大象生性怕火,如此猛烈的火墙。任是象兵如何逼,几百头大象也不敢冲向火墙。

两千秦军见大象被大火吓住了,更是向象阵四周狂奔合围。堆下一堆堆柴草;

只用须臾时间,几百大象就被烈火困在中间。

秦军借着火光,用步枪迅速射杀象背的的象兵,呯呯的枪声中,象背上的象兵象下饺子般,噗噗往下掉。

几百头大象被大火围困,惊慌之下团团乱转,把掉下来的象兵踏得血肉横飞。

“降者免死!”

“降者免死!”

火墙外的秦军齐声大喊,被子弹蹂躏得肝胆俱寒的象兵,只能纷纷投降。。。。。。

而秦军有四万大军呢,用于围困这五百象兵的不过几千人马,其他的,早就趁大象被困住的时机,向平达力的大营杀去了。

平达力虽然老于战阵,指挥有方,但在这种情况下,还是不禁有些惊慌失措,他紧接着派出五千人马,由大将左巴率领阻敌,然后率军仓促撤退。

左巴五千人马列阵于平原上,用弓箭阻敌,还用铁盾在阵前竖起了盾墙挡秦军的子弹。

夜色中,五千人一个齐射,黑压压的箭雨遮天而来,噗噗地钉在地上,冲在前头准备打落水狗的苗喜等土司兵马,被猛烈的箭雨射得纷纷倒下,惨叫不绝,零乱的攻势为之一滞。

白文选一见这形势,立即调来火箭溜,七八枚火箭弹呼啸而去,轰轰轰。。。。。。。激烈的爆炸瞬间把左巴的盾墙摧毁,一个个洞吾士兵被炸飞上天,四肢飞散如雨。

紧接着,秦军列出三段射击阵形,于敌人的弓箭射程之外,不断排射。

呯呯呯!

呯呯呯!

呯呯呯!

啾啾的子弹就象秋天的镰刀割麦一样,让洞吾士兵一排排地倒下,血流飘杵,惨不忍睹,五千洞吾士兵毫无还手之力,立即便告崩溃。

这下苗喜、黄志高、段长庆等土司报仇的机会来了,玩命的冲上去,对左巴的溃兵奋力砍杀;

他们数人一组,配合默契,前面的把人砍倒,后面的立即冲上去,用锋利的长柄镰刀把敌人的头颅割下,就象在地里收西瓜;

割下头颅后,抓住头发,一拍头颅,那头颅就飞快地旋转,这样头发就被迅速扭成绳子,供他们把头颅绑在裤腰带上。

这些土兵全靠头颅领赏,崔锋开出的价码是五个头颅一龙币,因此他们绝不会放一个头颅,土司兵所过之处,就象蝗虫一样,只留下满地无头的尸体。

左巴的五千兵马一溃,前面匆匆撤退的上万洞吾大军顿时大乱,再也不听指挥了,人人争相逃命,推推攘攘,相互践踏,甚至为了抢路,相互挥刀砍杀,死者无数。

这一场夜战,崔锋不但如愿夺得了五百头大象,还大败平达力。

平达力带来的两万大军,逃回到的云南与洞吾国交界处的汉龙关时,只剩下不到四千人,而且个个狼狈不堪,多数人连武器都扔了。

汉龙关位于瑞丽地区南部的芒棒山,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为巩固边防,云南巡抚陈用宾在盈江、陇川、瑞丽边境要塞设八关九隘驻兵防守。

这八关九隘分布在中缅边境线上,其中汉龙关最为重要,扼守保山、腾冲入缅的最要道口。

平达力逃到这里稳住阵脚后,还想利用这道险关抵抗崔锋的大军,因为再往南退,就是洞吾国的领土了。

崔锋缴获了大批粮草军资,这一路急追下来,士兵也很疲惫,于是便下令在瑞丽休整两日,准备歇一歇后,便一口气杀到洞吾国都城阿瓦去。

对于崔锋来说,这仗在别国境内打,可比在内国打容易得多了。

特别是在云南这种地方,道路难行,补给困难。一但进了敌国境内,就可以就粮于敌,只要补充弹药就行,这样后勤的压力会大大减轻。

现在大秦军器监在生产黄色炸药方面,取得了很大的突破,火箭弹不再象以前那样稀缺,崔锋这回足足带上千枚火箭弹,这也是他敢于说一举打到洞吾都城阿瓦城去的底气所在。

火箭弹不但威力巨大,摧城拔寨易如反掌,而且便于携带。

在这种山区作战,即能给大军提供足够的火力支援,又不象火炮那样笨重影响行军速度。

大军刚刚在瑞丽安置下来,崔锋便把众将招来,说道:“接下去,咱们就要进入敌境作战了,所有粮草都要从敌国抢夺,洞吾国北面,多是山区,地广人稀,如果四万大军集中在一起推进,既没有必要,也影响行军速度,而且很难抢到充足的粮草补给;

因此接下来,我们必须分兵,各走一路,齐头并进,兵力分散了,行动会更迅速,也更容易得到充足的粮草补给。

不过兵力分散之后,很难互相支援,所以大家到时要小心行事,千万别中了敌军的埋伏。只要不中伏,凭我军的强大火力,敌人很难挡得住,一路杀到阿瓦城去应该不是难事。”

“是,大将军!”众将齐声而应。

接下来,崔锋开始分派作战任务,白文选、陈贵民、陈瑞征、李同宾各率一路人马,崔锋自领主力,兵分五路,向阿瓦城分进合击。

ps:奏天承运,皇帝召曰:准备去开房的亲们听好了,今天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扫黄打非专向整治行动,严查无证开房,捡香皂的也不行,凡被抓住的,一律浸猪笼。钦此!

第904章盛宴开始了

秦牧修《秦史》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以史为证,以说明他继承始皇帝法统的正当性。因此这部《秦史》不光是有先秦的部分,还延续到他这七十三代孙再次崛起的过程。

用一部《秦史》把先秦与现在的大秦连结起来,这还是杨芷给秦牧的灵感。以前他在很多场合,声称自己继承的是始皇帝的法统,但那总是缺少说服力,有一部《秦史》作为连结,那就名正言顺了。

历朝历代,总一立国就赶紧给前代修史,究其原因,其实就是要通过史书来否定前朝,同时证明自己得天下的合理性。

这样的情事在后世看似有点不可思议,但在古代,却是最行之有效、最容易得到天下人认同的办法,因此各朝才这么热衷于修史。

当然,这部《秦史》一开始就标明,这只是上部。至于下部什么时候修,那就是后世君主的事了。

秦牧急于修这部《秦史》,除了要给自己正名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那就是给先秦的法治正名。

先秦法治,一千多年来饱受诟病。而秦牧来自后世,自然清楚,历史的车轮最终还是要向法制社会转变。

没有法制的约束,除了社会秩序难以保障之外,国家的权力被滥用,也常常是导致亡国的原因之一。

秦牧要推动司法改革,这本身就是要推动大秦慢慢向法制社会过渡的一个阶段性步骤。最终要进入法制社会,这会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

而要推动改革,就有必要先给“秦法”正名,在独尊儒家的这一千多年中,法家蒙受了太多不公平的诟病。

是以非常有必要修一部《秦史》,纠正以前对法家不公平的看法。

在决定修《秦史》之时,秦牧就向黄道周等人强调。要站在客观的角度看待秦法。如此他还不放心,经常召黄道周、刘宗周、傅青主三人来询问进度;

关于秦法的部分,有时因为观点不同,黄道周三个又臭又硬的家伙,不惜与秦牧争得面红耳赤。

秦牧除了摆事实说道理外,不管三人反应多么激烈,从不以此加罪三人。

如果秦牧一向是个软弱的人,那另当别论。但实际上他这个的皇帝行事风格一向强硬,黄道周等人甚至做好了被贬官的准备。

然而在这件事上,秦牧却始终坚守不以言语及罪的底线。不以皇帝的权威强行施压,而是苦口婆心的跟他们三个人一条一条辩论。

黄道周三人嘴上虽然不服软,但面对皇帝这种态度,心中却暗暗感动。

秦牧其实可以撤掉他们三个人,另换别人来修史,但这样一来,修出来的《秦史》便没有多少说服力了。

就象元代的脱脱不花等人,以马背为生,刚学会拿笔。就来主持修的《宋史》,这自然饱受争论。

朱棣后来修《永乐大典》时,还特意让人重新编撰了《宋会要辑稿》。史家公认,永乐朝的《宋会要辑稿》要比脱脱不花等人修的《宋史》更符合史实。更有说服力。

因此随便换人来修《秦史》这是不可行的,秦牧也只能和他们一次次的争辩,为秦法正名了。

除了《秦史》,还有一件事非常重要。那就是纸质龙币的发行,这天在朝会上经众臣合议,通过发行三百万龙币的决定后。秦牧隆而重之。由太常寺奏乐,带着朝中文武百官,出大秦门,前往天坛祭天。

感谢上天保佑天下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百业兴旺。因此大秦需要更多的货币才够流通,经皇帝与七品以上的京官一起合论,通过增发三百万龙币的决议,特来祷告苍天。

这件事被搞得隆重而神圣,秦牧本意是想将此事上升到神圣的高度,以制约后世君主乱印纸币。但没想到却因此有一个意外的收获,那就是百姓对新发行的纸质龙币认同度非常高。

这可是皇帝带百官亲自到天坛祷告上天,得到上天允许后才发行的货币,可不是一时心血来潮就滥发的。有感于此,百姓对纸质龙币的信誉自然放心多了。

再加上这两三年来,朝廷力挺宝抄不贬值,因此三百万纸质龙币发行之后,很受百姓欢迎,再也没有出现象当初发行大秦宝钞那时民众拒收的事情。

而朝中官员也很识趣,没有谁因此立即提议加印纸币,谁敢上这样的奏章,秦牧非把他贬到北海去放羊不可。

对各级州县的同知、县丞的司法培训,开始在全国各个行省全面展开,这件事不能搞试点,一试必定出问题。

因此不管地方官员有什么异义,秦牧看准了,就一力推行下去。

与此同时,西南的战争在很大程度上分散了朝中官员的注意力,捷报不断传来,尤其是崔锋进展十分迅速,把秦牧担心的朱三太子一下子赶到洞吾国去了;

如此一平,别说他是未经证实的皇子了,就算是朱由榔那种正式登基过的皇帝,流亡到国外后,影响力也会大大减弱,这让秦牧暗松了一口气。

接下来就等着看海陆两军狠狠地胖揍洞吾和交趾了。

对于这场战争,秦牧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心里准备,并不指望海陆两军短期内就能全面平定整个中南半岛。

因此这次无论是海军还是陆军,杀入中南半岛能占就占,若是条件不成熟,就象当初满清入关一样,进行一种掠夺式的战争,从财富的人口,能掠夺多少就掠夺多少,甚至把整个中南半岛弄得荒无人烟也没关系。

东海舰队和南海舰队除了留一部分兵力作日常的海疆巡防外,半过以上的战舰已经开始启航,浩浩荡荡向交趾沿岸杀去。

刚刚占领渤泥国的王归晨没办法,暂时脱不开身。

而远在靖海省的海如风这下坐不住了,他的远洋舰队有三十艘飞剪式战舰,机动力最强。现在海军的盛宴又开始了,各支舰队正举着刀叉,争相赶去享受美餐。远洋舰队也接到了作战任务,却因泗水的叛乱被拖在靖海行省,这怎么行?

每天闲在白起港的海军士兵这下子算是炸窝了,纷纷到市政厅请战,明亮宽敞的市政厅时常被将士围得水泄不通。

柯宸枢急得象热锅上的蚂蚁一样,轰走厅外那些嚷嚷个不停的家伙之后,问海如风道:“海提督,这下如何是好?”

海如风摊摊手道:“我又能有什么办法,总不能扔下泗水的烂摊子不管,大家一起跑去中南半岛吧。”

“不如这样吧,留点陆战队与仆从军配合,先守住平原地区,让巴沙再折腾一阵子也无妨,咱们先去中南半岛逛一圈。”

海如风连忙摇头道:“不妥,不妥,这样弄不好是捡了芝麻丢西瓜,现在靖海土著反叛情绪高涨,只留一点陆战队,恐怕到时白起城周边也镇不住。”

“海提督不必担心,不是还有一万多仆从军吗?先让他们自相残杀一阵又有何妨。”

海如风想了想说道:“陛下之意,并非要咱们一次打下中南半岛,因此倒不必去那么多人马,这样吧,靖海省留给你,我带二十艘飞剪船去就行了。留三千兵力给你,这就没问题了。”

远洋舰队算上陆战队,共有五千五百人,留三千人马在白起城,确实足够了。以前西班牙控制吕宋、荷兰人控制爪哇岛和苏门答腊岛,又哪里有这么多兵力。

柯宸枢本想自己去的,但海如风先把话说出了,他也只能暗翻白眼,算了,在靖海抓土著换银子,抓他个几十万,那也是大功一件。

“海提督既然决定了,末将还有什么话好说。”

“哈哈哈,老柯,又不是一次打下中南半岛,下次轮到你去好了。”

ps:快到年了,不但事情多,而且心中莫有点烦躁,现在越来越怕过年了。。。。。。。



第905章猴急(求月票!)

两千大秦皇家海军,三十艘飞剪战船,升起了高耸入云的风帆,迅速驶出了白起港。

港内的大秦商船听说远洋舰队要去攻打达贡后,不少立即紧跟着驶出来;

白起城这边的生意竞争太激烈了,眼看又有新路子,商人们这两年跟随海军的步伐,从中尝到了甜头,自然是趋之若鹜。

可惜,现在民用商船很少有飞剪式帆船,而飞剪式帆船速度是旧式帆船的两倍以上,他们一时难以跟得上海如风的战舰。

但这不要紧,皇家海军再牛,也不可能把达贡城搬走,只要是第一批赶到的商船,总能抢到不少商机。

除了海如风带走的两千人,以及都佥事任带在淡马锡建港的五百人,留在白起城的柯宸枢,还有三千人马,另有一万五千仆从军,他当然不会闲着。

除了留部分兵力防守白起城外,大部分兵力也立即向爪哇岛东北侧的泗水杀去,准备拿叛军头目巴沙来出气。

可以说此刻的南海,整个风云际会,南海舰队、东海舰队、远洋舰队,千帆竞争发,如同狼群一样赴向中南半岛;

顾容的东海舰队的目标是交趾郑氏控制的升龙城(河内),郑四海的南海舰队的目标是阮氏控制的交趾南部顺化城一带,另外还派一支分舰队由陈晖率领,去帮助暹罗夺回大城府。海如风的的目标是洞吾国的达贡(仰光),这么一算下来,整个中南半岛的海岸线,几乎被笼罩在了大秦皇家海军的火炮之下。

公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

这次海军得到的命令是能占就占,不能占也不要过多纠缠,把精力放在对财富和人口的掠夺上,大秦要修路,要发展农工商。需要很多免费劳力啊。

海军弄出这大的动静,窝在广西西南山区与岑寅玩躲猫猫的马六两听说之后,就象被踩了尾巴的猫,瞬间弹跳起来,挥舞着大刀破口大骂道:“日你个仙个板板的,海军那帮孙子还要不要脸,老子窝在这鸡不生蛋,鸟不拉屎的地方这么久,连口热的都没尝到,他们弄这么大阵仗。这是要赶大餐啊,当老子是摆设吗?”

侯三更是一脸涨红,跟着嚷嚷道:“就是,就是,侯爷,朝廷这回不地道。。。。。。。。。”

“侯三,你在埋怨陛下吗?信不信我先剔了你。”

“侯爷您误会了,小的怎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