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凤雏(冰冻)-第1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鲁肃白了孙绍一眼,没好气道:“绍儿这般激将倒是用错了人,公瑾于数日之前,便料定山民必会使绍儿,来庐江一行了。”

    孙绍闻言,一脸惊喜道:“公瑾叔叔果然算无遗策!”

    周瑜抬起头来,深深的看了孙绍一眼,发现这么多年过去了,孙绍的模样更似孙策,且就连这般桀骜不驯的脾气,也如同孙策一般,别无二致,心中一阵唏嘘,周瑜轻叹一声,道:“绍儿且来饮酒,至于绍儿欲劝周某出仕荆襄一事,还请勿要再提。”

    孙绍闻言,眉头大皱,对周瑜道:“离襄阳前,绍儿可是立下军令,若公瑾叔叔不从,绍儿就算用绑的,也要将叔叔绑回荆襄!”

    周瑜神情不变,一脸淡然的对孙绍道:“周某也粗通武艺,若绍儿欲切磋一下,周某奉陪!”

    “公瑾叔叔何必如此固执,莫非叔叔以为,山民叔叔心意不诚?”孙绍说罢,一脸认真的对周瑜道:“良禽择木……”

    话未说完,孙绍却见周瑜失声而笑,鲁肃也是一脸莞尔,对孙绍道:“绍儿乃是武将,何苦邯郸学步?绍儿是要说‘良辰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侍’,还是要说‘君择臣,臣亦择君’?”

    孙绍闻二人调侃之言,一脸羞怒道:“既然二位叔叔皆心知肚明,何苦调侃小侄?绍儿别的没有,就是有些力气,莫非二位叔叔真以为,绍儿不敢绑二位叔叔离开庐江?”

    见二人依旧笑而不语,孙绍怒道:“只一刘备离去,孙仲谋尚且不敢阻拦,既然二位叔叔如此固执,可别怪绍儿用强,绍儿不信,孙仲谋还敢栏我?若到时候丢了那位吴侯脸面,还望二位叔叔莫要见怪!”

    便是这般怒火勃发的模样,也与伯符别无二致……周瑜再看孙绍,双目间泛过一抹神采,对孙绍道:“周某还真不相信,绍儿敢于周某面前动武,况且周某虽被仲谋去职,却并不怨恨于他,这些年来周某已经想的很清楚了,既然仲谋容不下周某,周某便与子敬,一道远离朝堂,避世隐居……”

    孙绍闻言,心中一惊道:“二位叔叔一身本领,怎可荒废?当今天下乱世,正是二位叔叔这般英雄用武之地!”

    “周某早已心神俱疲……”周瑜说罢,将手中酒盏放下,对孙绍道:“有些乏了,周某昏昏欲睡,绍儿若没别的事情,还请早回。”

    孙绍见往日风流倜傥的周瑜竟于牢房一角,和衣而卧,心中一酸,热泪盈眶道:“虽然公瑾叔叔这般不通情理,可绍儿仍要为公瑾叔叔鸣冤,绍儿这便去寻那孙仲谋,好让他知晓,我荆襄对公瑾叔叔志在必得!若其不从,绍儿也不惜来一回荆轲刺秦了!”(未完待续。)

第一章 NO。539 孙权江边追周郎

    “绍儿且慢!”周瑜闻孙绍此言,不禁大惊,当即从地上爬起,怒视孙绍,对孙绍道:“人各有志,何必强求?”

    “绍儿就不相信,公瑾叔叔不怀念与父亲一道金戈铁马的日子!”孙绍双目泛红,对周瑜道:“山民叔叔于荆襄仍无时无刻关注公瑾叔叔的动向,这些年来叔叔所受的委屈,绍儿当然知晓,我父亲且不敢这般对待叔叔,那孙仲谋哪来的这般胆气?今日绍儿心意已决,定要于江东群臣面前好好问问那孙仲谋,到底还有无良心!”

    “绍儿不可冲动!”鲁肃闻言,苦笑一声道:“只是我等与吴侯政见不同,绍儿何苦这般义愤填膺?且绍儿若于朝堂之上剥吴侯面皮,便是有荆襄护着,也难逃制裁!好歹吴侯也是一地诸侯,绍儿怎可这般放肆?”

    “子敬所言极是。”周瑜也顾不上“歇息”了,正色对孙绍道:“如今去职,周某也不会与荆襄为敌,绍儿何必这般执着?如今荆襄对江东已成合围之势,这江东存亡,已与周某无关,山民有卧龙凤雏,陆伯言,法孝直相辅,多周某一个不多,少周某一个不少……所以周某就不去荆襄朝堂,添加变数了,还望绍儿理解。”

    “绍儿理解叔叔,叔叔可理解绍儿?”孙绍冷哼一声,对周瑜道:“总之若二位叔叔不与绍儿一道离去,绍儿便去质问孙权,当面要人!”

    孙绍说罢,转身便走,周瑜鲁肃二人见状,急忙起身追来,三人就这样离了大牢,直至牢外,周瑜一把拽住孙绍,对孙绍道:“够了,绍儿不可继续胡闹下去!”

    孙绍不理不睬,依然前行,口中自语道:“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周瑜,鲁肃二人闻言,俱是一愣,不知不觉间,周瑜拽住孙策的手也松开了,正在此时,鲁肃遥望不远处太史慈正飞马赶来,忙对太史慈呼喊道:“子义,拦住那小子!”

    太史慈闻言,策马便向孙绍而来,只一刹那,孙绍便被太史慈一把捉住腰带,提于马上。

    孙绍脚不占地,四肢乱舞道:“放开,放开!休要阻我去寻孙仲谋!”

    孙绍的叫嚷已引来四面百姓注意,太史慈恐事情闹大,当下一把将孙绍丢在地上,翻身下马,怒视孙绍道:“你这小辈,就不能省心一些?”

    鲁肃见孙绍已被制住,急忙跑来,心有余悸道:“好歹没闹出变故,绍儿,且与我等一并回牢!”

    “那岂是人待的地方?”孙绍闻言,皱眉道:“子敬叔叔喜欢牢房的滋味,绍儿却不喜欢,许久未回江东朝堂了,绍儿想去见识一下,吴侯如今气势如何!”

    周瑜缓缓走来,神情复杂的看了孙绍一眼,对孙绍道:“适才绍儿所言,从何处听来?”

    孙绍先是一愣,继而叹道:“乃山民叔叔所言,其每每想念公瑾叔叔时,便会这般嘀咕,久而久之,绍儿也会念了……”

    “这句子倒是好气魄啊!”周瑜闻言,苦涩一笑,心中却万万没有想到,远在荆襄的庞山民,竟然会如此挂念于他。

    许久之后,周瑜长叹一声,对孙绍道:“绍儿勿要再闹下去了,周某且随你一道,往荆襄走上一遭便是,好歹也让绍儿于山民面前,有所交代!”

    “公瑾……”

    太史慈与鲁肃闻言,尽皆大惊,太史慈口中喃喃,对周瑜道:“公瑾终是要与江东为敌了么?”

    “只是与故友见上一面。”周瑜闻言笑道:“周某离去之时,还请子义照看周某家眷。”

    太史慈闻言,点了点头,却听身旁鲁肃亦道:“既然如此,鲁某远随公瑾同行,不知公瑾是否欢迎?”

    周瑜闻言,微微点头,孙绍却是一脸狂喜道:“我等这便离去,江边大船,早已久候!”

    一行人至庐江渡口,却见早有士卒,于渡口警戒,太史慈微微皱眉,便见一裨将飞马而来,对太史慈道:“子义将军,还请下马。”

    太史慈闻言,不禁怒道:“何事须慈下马来谈?”

    “吴侯吩咐,不可放走周都督与子敬先生!”裨将说罢,与太史慈凌厉目光对视一眼,心中惊惧,低下头来,对太史慈道:“我等也是得了吴侯号令,不敢违抗!”

    太史慈还未及答话,孙绍便怒喝一声道:“好大的胆子!真当孙某不敢杀人不成?”

    “小将军勿怒……”裨将连连告罪,孙绍也不乐意欺负这等无能之辈,冷哼一声道:“既然不让孙某走了,那便去朝堂之上,与吴侯理论一番!”

    “绍儿!”周瑜见状,皱眉喝道:“周某已有决断,绍儿休要放肆!”

    周瑜说罢,忽闻身后阵阵马蹄之声,回头忘去,便见烟尘滚滚,蒋钦,周泰二人一马当先,孙权紧随于后,十余将校飞马而来。

    孙绍见状,一把将那裨将扯下马来,翻身上马,口中喝道:“二位叔叔先行一步,孙仲谋便由绍儿挡住!”

    太史慈闻言,急道不可,话音未落,便听对面孙权高喝一声道:“公瑾,子敬!二位欲叛我荆襄乎?”

    周瑜闻言,冷笑一声,鲁肃面上亦惊怒不定,太史慈见状,心中暗暗叫苦,孙权此言,岂不是还未交涉,便想要坐实了二人的罪名?

    想到此处,太史慈急忙喝道:“非是叛逃,慈可为二位先生作保!”

    太史慈话音落下,孙权人马已至近前,孙权见了孙绍,故作一脸惊诧之状,对孙绍道:“绍儿原来庐江,怎可不拜会叔叔?”

    “我呸!”

    孙绍闻言,怒火勃发道:“假仁假义之辈,我父怎会有你这般弟弟?”

    孙权闻言勃然色变,索性不理会孙绍,于马上俯视周瑜,鲁肃二人,对二人道:“二位此刻当于牢房之中才是,怎会有这般闲暇,来江边观景?”

    见二人默不作声,孙权冷笑一声,缓缓开口道:“二位先生勿要忘记,尔等家眷,皆在江东!”(未完待续。)

第一章 NO。540 孙绍固执,叔侄决裂

    孙权这番话令周瑜鲁肃二人心中更冷,无论如何二人也未曾想到,孙权竟然会出言威胁他们。周瑜欲往荆襄走上一遭,本就是因孙绍的那句诗词勾起兴致,一时兴起之念,可周瑜万万没有想到,孙权如今连对他最基本的信任都没有了,莫非孙权不知,若他周瑜真要改投荆襄,如今还会将家眷留在江东么?

    想到此处,周瑜心如死灰,冷漠的看着孙权,孙权与周瑜对视,毫不避让,只是孙权眼底的那丝得意,深深的印在了周瑜心中,周瑜惨笑一声,对孙绍道:“绍儿,看来此番周某不得与你同行了……”

    “公瑾叔叔要走,关他孙仲谋何事?”孙绍说罢,拔出腰间佩剑,对孙仲谋道:“不知吴侯,刀兵利否?”

    “绍儿!”太史慈本欲大事化小,可孙绍桀骜不驯,竟然当众挑衅孙权,见孙绍欲催马一战,太史慈忙扯住孙绍,对孙绍道:“你怎么这般不晓事理!”

    “他孙仲谋做得?我孙绍说不得?”孙绍冷哼一声,却见对面孙权傲然笑道:“果然去了荆襄便缺少管教,我这做叔叔的,也当管管你了!”

    孙权说罢,对周泰道:“且将孙绍擒下!”

    “主公!”太史慈闻言不禁大惊,对孙权道:“绍儿乃伯符之子,主公之侄!虽年少轻狂了一些,却无大恶!”

    “我没这样的叔叔!”

    “孤也没这样的子侄!”

    孙权,孙绍二人近乎异口同声,孙绍说罢,仰天笑道:“我父英明一世,却于临终之前昏聩一回,怎会把江东交由你这禽兽手中?孙仲谋,你且看看,公瑾,子敬叔叔,为我江东呕心沥血,最后却得了何等下场?绍儿如今虽为荆襄为官,却也看不过眼,恨不得生啖汝肉!”

    孙绍说罢,催马上前,欲取孙权,周泰见状,急忙迎战,太史慈见孙绍未携长枪,只靠佩剑迎战周泰,不过数招便于马上摇摇欲坠,急忙上前,一枪逼退周泰,对孙权道:“主公莫要再与绍儿争执下去了,莫非主公欲见我江东分崩离析乎?”

    “子义,既然你叫孤主公,便当有所抉择!”孙权冷冷的看了太史慈一眼,道:“莫非子义也起了二心?我兄长这逆子缺乏管教,今日孤要让他为这狂悖之言,付出代价!”

    孙绍得太史慈相救,正欲道谢,却闻孙权这般诛心之言,不禁大怒,对太史慈道:“子义叔叔,枪借与我!今日便是战死于这庐江渡口,绍儿也算值了!总要让这天下人知道,孙仲谋狼心狗肺,不仅忌讳臣子,还欲杀其亲侄!”

    孙权闻言,并未答话,身侧诸将却踌躇不前。

    如今江东军中将校,依然有不少人跟随过孙策起兵,孙绍此番虽大闹一场,然而其狂傲之处,与昔日孙策别无二致,就连如今的太史慈都是与孙策打出来的交情,江东将领们的骨子里,对孙绍这般坦荡之人,难怀恶感。

    只是一边是江东之主,一边是故主之子,江东将领们也不知该如何劝说,周泰于马上长叹一声,对孙权道:“主公此番仅留下都督与子敬先生即可,何必再生事端?”

    孙权闻言,眉头大皱道:“幼平这话是何道理?此番可是孙绍挑衅在先!况且孙某为江东之主,连一狂徒都管束不得?”

    “事到如今,主公便与绍儿各让一步吧!”太史慈闻孙权之言,亦出言劝道:“公瑾与子敬如今也走不成了,主公自可大度一些,令绍儿单独离去!”

    “要么公瑾叔叔与子义叔叔同行,要么绍儿于孙仲谋死斗到底!我孙家儿郎,决定了的事情,没那么容易改变!”

    孙权尚未答话,孙绍却抢先说道:“若绍儿未见过这孙权是如何薄待二位叔叔倒也罢了,今日见了,绍儿说什么也不能再让二位叔叔于此地受苦!”

    说罢,孙绍目视孙权身后诸将,对诸将道:“众位叔叔职责所在,护持孙权,绍儿虽不愿与诸位交手,可如今却身不由己了,众位叔叔且来与绍儿一战,若绍儿不敌,便是亡于马上亦绝无怨言!”

    孙绍说罢,竟一把抢过太史慈手中长枪,枪尖遥指孙权,对孙权道:“再问你最后一遍,放不放行?”

    绍儿暴喝之声,令孙权心中大怒,孙权正欲下令诛杀孙绍,却骤然发现,身后一众武将,似乎无人欲上前应战孙绍,孙权一时间骑虎难下,正欲下令,却听对面周瑜叹道:“二位又是何苦呢?若伯符于九泉之下知晓今日之事,会何等伤心?”

    周瑜双目泛红,目视孙绍,对孙绍道:“好歹我也是伯符的结义兄弟,如今伯符早丧,绍儿也当听周某一句,周某此番欲往荆襄,本就是一时兴起,一则是与山民日久未见,二则是想去见见大乔嫂嫂,只是走的匆忙,却忘记瑜如今还是待罪之身。”

    周瑜说罢,对孙权拱手一礼道:“吴侯,周某这便归返牢房之中,今日之事,只因周某而起,若主公欲平复心中怒火,降罪周某便是……”

    见周瑜欲走,孙绍心中大急,对面孙权一脸阴沉,见周瑜缓缓走来,冷哼一声,正欲呵斥,却闻对面鲁肃怒道:“公瑾!如今你已被去职,何必听他妄言!”

    鲁肃说罢,怒视孙权道:“孙仲谋,今时今日,你还不清楚公瑾心思,简直枉为江东之主!我等若是欲叛离江东,又岂会毫无准备?既然你今日敢拿我与公瑾家室相胁,鲁某便绝了与你往日情分!”

    鲁肃说罢,快步行来,一把扯住周瑜,对周瑜道:“明知事不可为却一意孤行,是为不智!公瑾,孙仲谋如今已这般德行,你还理他作甚,你我与他群臣情分,今日已绝!绍儿说的没错,伯符一世英名,错就错在让他坐了这江东之主!如今吴老夫人与大乔夫人皆在襄阳,你我也当同去才是!”(未完待续。)

第一章 NO。541 吴侯昏庸,主逼臣反

    鲁肃乃诚实君子,于江东辅佐孙策,孙权多年,场中诸人皆未想到,这么一番狠话,居然会从鲁肃口中说出。

    孙权闻鲁肃之言,也不禁愣住,呆呆的看着鲁肃,许久之后,孙权恨声说道:“子敬,孤只当你是一时冲动,现在回头还来得及!”

    “非是冲动,而是隐忍多年!”鲁肃双目赤红的盯着孙权,对孙权道:“绍儿说的不错,鲁某与公瑾兢兢业业,可到头来却得你这般忌惮,甚至还不惜以我二人家室相胁,吴侯,你当知晓,便是臣属,亦有喜怒!”

    孙权见鲁肃意志坚决,对左右道:“且将这三人擒下!”

    “主公,勿要再错下去了!”太史慈闻言急道:“莫非主公不知公瑾,子敬与公瑾对我江东意味着什么?”

    “尔等皆孙某臣子,有无二心孙某又岂会看不出来!”孙权闻言怒道:“子义,孙某也未想将他们如何,只是叫你们先将他们擒拿下来,这般决策,岂有错处!”

    “吴侯,你已丧心病狂,仍不自知!”鲁肃闻言,破口骂道:“鲁某今日便再此立誓,我江东鲁家,从今往后再不为你所用!”

    古人对誓言极为看重,鲁肃的这番话明显已将鲁家放在了孙权的对立面上,孙权闻言,神情更冷,道:“既然如此,孤便罚没你鲁家家产!”

    “一切随你!”鲁肃说罢,对周瑜道:“公瑾,且随鲁某一并上船,若孙权敢动你我家室一丝一毫,鲁某便是借山民兵马,亦要报仇雪恨!”

    “子敬这又是何必?”周瑜说罢,鲁肃却道:“拿出点‘樯橹灰飞烟灭’的气魄!公瑾,你我仕江东多年,这孙权却还不如外人明白我等心意!”

    鲁肃说罢,对孙绍道:“想必绍儿此来,山民必有准备,若我三人被擒,绍儿可知晓山民会如何应对?”

    “兴霸将军的水军早已屯兵长沙多日,若绍儿三日未归,山民叔叔自会尽起水军,前来庐江要人!”孙绍傲然说道:“届时断了你江东水道,自有陆上兵马从合肥,江夏各郡前来!孙权就在此处,若其敢对二位叔叔有所阻拦,自有我荆襄大军,为我三人报仇雪恨!”

    孙绍说罢,孙权大惊,遥指鲁肃,周瑜二人,怒喝一声道:“还敢说你二人未反?”

    “便是反了,也是主逼臣反!”鲁肃说罢,周瑜回过神来,轻叹一声道:“子敬所言不差,周某一直以为,若退让些,可使孙权醒悟,周某便一味退让,只是这般退让却与周某心性大不相符!有此人节制,周某一身本领又能发挥几成?今日既然子敬有了决断,周某又岂能让子敬失望?反便反了……”

    周瑜说罢,眼神也渐渐坚定起来,遥望孙权道:“周某项上人头就在此处,若尔等有胆,大可来取!”

    周瑜一声怒喝,令孙权身后一众将校阵脚齐动,诸将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大都督竟然会与吴侯正式决裂,一时间皆无可侍从,孙权见一众将校,皆不欲上前擒拿周瑜,心中更怒,对太史慈道:“子义,且将三人拿下!”

    “那也要吴侯先告知于慈,三人何罪?”太史慈长叹一声,对孙权道:“慈母亦在江东,莫非吴侯欲以慈母亲相胁?”

    “太史子义!”孙权闻言怒道:“汝莫非不知,若令这三人走脱,我江东将遭逢大难!”

    太史慈闻言,眉头紧皱,半晌之后,太史慈轻叹一声道:“总之慈不会做这恶人,且若非慈挂念母亲,今日恐怕会与子敬,公瑾一般决断!”

    太史慈说罢,对孙绍道:“绍儿且退去,慈久未与诸位将军切磋,也想看看这段时日武艺可有精进……”

    太史慈话音落下,周泰心中一急,对太史慈道:“子义,勿要违了主公意愿!”

    “幼平,我等虽为武将,也当知晓是非曲直,这些年来,慈于江东也立下不少功劳,积攒了些家财,如果此役可侥幸不死,慈当致仕,归家中奉养母亲了……”

    孙权无论如何也未曾想到,今日竟然在这庐江江边,与鲁肃,周瑜二人闹成了这般模样?原本孙权只是想让二人屈服,好好展现一下他这吴侯的权威,并且告知朝中众将,江东之事到底该何人做主,只是二人如此刚烈的性情,令孙权先前谋划,尽皆成空。

    且有孙绍作梗,孙权恼怒之中,又口不择言,这才将二人深深得罪,无法转圜。

    在孙权看来,若只是周瑜离去倒也罢了,江东鲁家乃世家豪族,若其离去,江东朝堂之上的世家家主们,又岂会毫无想法?且今日又与太史慈交恶,会稽方向的山越只因畏惧太史慈本领,这些年来丝毫不敢作乱,如今太史慈再致仕的话,江东内忧外患,就算无人来打,孙权自己也没这本领,将诸多事宜尽数摆平。

    想到此处,孙权心中大悔,长叹一声,对周瑜,鲁肃道:“公瑾,子敬,你二人且回来吧……”

    “召之即来,挥之即去?”鲁肃闻言嗤笑一声,对孙权道:“仲谋,如今你心愿达成,理当高兴才是,你就于这江东好好做你的吴侯,日后再不会有鲁某与公瑾干扰于你。”

    “子敬所言极是。”周瑜闻言,看都不看孙权,冷笑一声道:“既然无人阻拦,那绍儿也别杵在那里了,且一道上船,也好让吴侯早些回府休息。”

    “正该如此!”孙绍说罢,对太史慈拱手拜道:“多谢子义叔叔今日相救,叔叔既有心事,绍儿也不敢劝叔叔与绍儿一道去往荆襄了,今日一别,相信不久之后,自会相见。”

    孙绍说罢,遥望孙权,放声笑道:“绍儿这便离去,另祝吴侯武运昌隆!”

    孙绍说罢,催马便回,只听对面噗通一声,孙绍回头望去,见对面孙权落马,晕厥过去,只冷笑一声,理都不理。

    大船驶离渡口,庐江诸将匆忙去救孙权,太史慈见状,长叹一声,口中喃喃道:“伯符,昔日你便是将基业传给绍儿,江东怕也不会如当下这般,危机重重了吧……”

    孙绍登船,于船舷甲板处,见周瑜,鲁肃二人皆眼含热泪,久久不言,心中亦痛。

    二人兢兢业业于江东多年,周瑜两鬓已斑,这些年来为江东拓土,不知付出了多少心力,鲁肃屡屡于江东危难之际,广散家财,可二人最后却遭孙权这般对待,对于二人而言,此番与孙权决裂,相当于一生的心血毁于一旦。

    孙绍如今也是有家有室之人,多少能够理解二人心中想法,正要出言相劝,却见周瑜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