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秦皇纪(殷扬)-第2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能。”如此明显的事儿,还要在这里相问,淳于越大为不屑,不住裂嘴角。
“为何不能?”秦异人又问。
“嗤!”淳于越讥笑一声,道:“如此明白之事,君上何须多问。”他已经不屑于回答了。
“你所说的明白之事,无非就是你的身胚更加高大了,儿时两尺布所做之衣已经不合你的身胚了。你明白这个理,为何就不明白三王五帝之时的事儿已经不适合于今曰今时?”秦异人这才给出结论,道:“三王五帝时犹如你儿时,如今眼下时局犹如眼下的你,你可懂?”
“妙!妙!妙!”秦异人话刚落音,一片赞扬声响起,不少人微微颔首,大为赞成。
这比喻非常形象,三王五帝时代,是华夏的发端时期,很多东西处于萌芽状态。到了战国时代,可以说已经很有成就了,疆域更广了,口众更多了。
“这……”淳于越很想反驳,却是找不到词儿来反驳。
他要想反驳,除非他承认他眼下还能穿上他儿时用两尺布所做的袍衫。
“大秦要想治理好天下,就是要踩在圣人的肩上,如此方能站得高,看得远,深谋远虑,天下才会安宁,成就更大的功业。”秦异人掷地有声,道:“而不是如你淳于越所说,法先王,不顾先王所做之事对与否,一咕脑儿的照搬过来。圣人成功的经验,大秦可以借鉴;圣人的教训,大秦要吸取,这才是正确之法。”
“好!”一片叫好声响起。
经过秦异人这番解释与说服,很多人已经转过弯来了,大为赞成这说法。
“三代之法就是分封,分封的可怕后果,你可知?”秦异人冲淳于越,道:“分封的第一不利,不利于天子制约诸侯。诸侯有土地城池口众,有钱有粮,他们可以为所欲为,不听从天子的号令,更有人起兵与天子对战。这是周室旧事,这是周室衰败的一个重要原委。”
分封制不能有效控制诸侯,因为诸侯有土地城池,有口众,有钱有粮,就可以建立军队,有了与天子叫板的实力。
在东周之初,周天子与诸侯之间发生过战争,结果是周天子大败,因此事使得周天子的威信大减,不鸟天子的事儿层出不穷,就这样,周天子就不能制诸侯了。
“二不利,不利于廉洁,不恤国人庶民。”秦异人扳着手指头,道:“周公建雒邑,负成王会诸侯,一是为了查治绩,二是为了收取各诸侯的贡赋,也就是礼物。周室视礼物之轻重来定诸侯之忠心与否,这会失察,那些别有用心之人就会以此来蒙蔽天子。淳于越,你是饱学之士,当知此等事不知几多吧?”
“是,很多很多,可以说是层出不穷。”淳于越很不想回答,却不得不回答,因为这是事实。
“天子要收礼物,诸侯就要仿效,我收你收,到了最后,一切礼法全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就成了盘剥,不恤民情了。”秦异人感慨一句,道:“山东之地疆域比大秦广,口众比大秦多,最终却是为大秦所灭,原委为何?因为他们盘剥无度,赋税不定,随时可以更改,国人庶民度曰艰难。淳于越,你是齐人,你可知齐人是如何痛恨此等之事吗?”
“知晓。”淳于越额头上的冷汗流了下来。
秦异人说的是实情,谁都得承认这是真的。如此盘剥,就是从周天子开始的,周天开子要收礼物贡赋,诸侯能不收吗?
上行下效是也!
“分封制的第三个不利之处,就是没有才智之士出人头地的机会。”秦异人脸一肃,沉声道:“你们之中,不是所有人,也是绝大部分人有无用武之地的悲哀吧?”
“是呀。”一片轰然响应声响起,如同雷鸣似的,不少人更是摇头惋惜。
“你们再看看朝堂上,范睢、黄石、尉缭、蒙骜、韩非、李斯、蔡泽、范增,他们都是山东人,他们之所以入秦,是因为大秦有他们施展才华的用武之地。大秦之所以能给他们提供用武之地,是因为大秦实行的是郡县制,而不是分封制。”秦异人指点着范睢他们道。
范睢、黄石、尉缭、蒙骜、韩非、李斯、蔡泽、范增他们不是秦人,却是在秦国被重用,就是因为秦国没有进行分封制,而是郡县制,有才者可以被重用,无才者只能靠边站,不会出现“站着茅坑不拉屎”的现象。
这太有说服力了,淳于越身子一躬,道:“淳于越明白了,大秦当废分封,立郡县。”
第八章 革新举措
淳于越这人很是迂腐,历史上要求秦始皇效法三代之制,进行分封,因此而引发了焚书坑儒,令秦朝背上骂名。
如今,他却被秦异人说服了,终于意识到分封制的问题所在,赞成郡县制。
此人改变了看法,那么应该不会有焚书坑儒之事了。秦异人倒没有拿儒家开刀的想法,虽然儒家迂腐,不切时用,然而,儒家还是有其可贵之处。因为在诸子百家中,儒家是最善长粉饰的了,若是用得好的话,足以令秦国得到莫大的好处。
“君上,淳于越还有一事上奏。”淳于越在分封一事上没有得到奖赏,心有不甘,忙道。
“哦。说吧。”秦异人道。
“君上,如今天下归一,列国的文字不能用了,大秦当重订文字。”淳于越忙道。
“善!”秦异人微一颔首,笑道:“先生说得对,如今天下归一,列国的文字是不能用了。你们知道吗?寡人每天看奏章,这叫一个头疼,有用齐文写的,有用赵文写的,有用楚文写的,有用燕文写的,有用魏文写的,有用韩文写的。寡人光是请人来译,就要花费很多时间,这书同文是必然之事。”
终于提出了一条让秦异人赞赏的建议,淳于越大是满意,昂头挺胸。
“先生此议甚好,赏酒。”秦异人右手一挥,立时有内侍端来一爵酒。
淳于越先是谢过秦异人,这才接过酒爵,一饮而尽,痛快淋漓。作为名士,要是没有得到赏酒,那太没面子了。
“敢问君上,要以何种文字一统天下文字?”淳于越打量着秦异人问道。
“先生如此问,是有定见了,你以为何种文字为宜?”秦异人并没有回答,而是反问。
“君上,淳于越以为秦国的籀文为宜。”淳于越忙道:“秦一天下,秦之籀文推行天下最为合适。”
“没错。”一片附和声响起。
秦国统一了天下,秦国的籀文成为统一的文字,似乎是天经地义。
“不!”秦异人却是断然否绝:“以何种文字一天下文字,这需要饱学之士来考证。哪种文字是华夏的正统,代表华夏的传承,就用哪种文字一天下文字,并一定非要秦国的籀文。”
文字这东西不同其他的,看上去不是很重要,其实极为重要,这是一种传承,代表着华夏的文明,马虎不得。必须要进行考证,正统者,代表华夏传承者,方能推行天下。
历史上,秦始皇把秦国的籀文推行天下,那是因为经过饱学之士考证之后,一致认为秦国的籀文是最正统,最能代表华夏传承。原因在于,秦国所得之地是周室旧地,也就是岐丰之地,秦国继承了周室旧地后,同时也继承了周室使用的文字。
而周室使用的文字又是源自于商代文字,商代文字又源自夏代。是以,秦国的籀文是列国文字中最为正统的了。
“君上胸怀比大海还要宽广,淳于越佩服。”淳于越身子躬成九十度,毕恭毕敬的道。
秦异人不用秦国的籀文,而是要经过考证,选其最为正统,最能代表华夏传承的文字推行天下,这份胸怀极为宽广,令人服气。
“君上圣明。”殿中人无人不服,齐声颂扬,用词不是“英明”,而是“圣明”,由此可见他们是多么的服气。
就这样,这议事越来越融洽,气氛越来越好,人人抢着建言献策,畅所欲言。
最初的几天,来自山东之地的读书人、饱学之士有不少人被申斥了。因为他们还不太习惯秦国朝堂的整肃,说着说着就犯了指责攻讦的错误。过了几天,他们习惯了,就未再发生过这样的事情。
所议之事,最初的分岐比较大,随着时间的推移,达成的共识越来越多,分岐越来越小。
到了第十八天,再也没有分岐了,达成了共识。
秦异人把范睢、王翦、黄石公、尉缭、李斯、李牧、司马尚、韩非、蔡泽、范增、蒙武、蒙骜、王陵、郑国、李冰、顿弱、姚贾、荀子、公孙龙子这些文武重臣,著名学者召集到上书房。
请众人坐下来,命内侍送上茶水,秦异人脸上泛着笑容,道:“经过这些天的朝议,岐见越来越小,共识越来越多,这是好事。寡人之意,可以正式拿出革新举措了。”
“没错,臣赞成。”范睢率先表态,道:“这次的朝议非常成功,热情高涨,畅所欲言,提了很多我们以前没有想到过的问题。只要国府拿出革新举措,再让官吏们明白,就能正式推行,在全国革除积弊。”
“没错。”一片附和声响起,众人重重点头,大为赞成范睢这话。
“君上,还有一事,得及时办理。”韩非眉头一挑,道:“各国宗庙、王陵皆是公器,应当毁之,不留一点痕迹,免惹事端。”
六国的宗庙王陵既不属于私人,是公器,因为具有象征意义。若是任其留着,就是在给那些别有用心之人念想,他们会借机滋事。是以,毁掉各国宗庙、王陵是最好的处置之道。
“韩非,你此议甚是。只是,你有没有想过韩国的宗庙王陵?”秦异人点点头,打量着韩非问道。
“哎!”韩非一声叹息,冲秦异人抱拳,道:“君上,臣出自韩国,这无法改变,还请君上不要毁弃韩国宗庙、王陵。”
韩非的出身是最令他苦恼的事儿,要不是他出身韩国宗室的话,他也就不会被秦异人流放到西域。
“韩非,在寡人出兵灭韩之前,你披头散发,前来见寡人,为韩国计。其实,你并非是想存韩,是在尽孝,因为你不能背弃祖宗。”秦异人点点头道。
这话一出,韩非眼圈儿一红,差点流泪了。秦异人这话说到他的心坎上了,韩非当时如此做,并不是真要存韩,是因为他出身韩国宗室,不能背弃祖宗,不得为韩国出力,他这是在尽孝。
能懂韩非者,秦异人是也,由不得韩非不激动。
“韩非,我们来个协定。你忠心为大秦,那么,寡人就留着韩国宗庙王陵。若你有异心,休怪寡人无情。”秦异人眼中精光闪烁,盯着韩非。
“谢君上。臣一定尽心尽力。”秦异人这是法外施恩了,韩非哪能不感动,忙跪在地上,冲秦异人叩头谢恩。
秦异人扶起韩非,冲众人道:“经过这些天的朝议,寡人以为革新举措主要有:料民,查清山川地理人文口众之数,为治理提供准确的数目,此为第一要务。”
料民,相当于现在的“人口普查”,极为重要。只有经过料民,掌握了第一手准确的资料,才能进行治理。
“道路不通,难以通行,车同轨势在必行,这事得由蔡泽拿出个章程出来。”秦异人冲蔡泽道。
道路宽窄不一,一国的道路与另一国不同,这会极大的阻碍经济的发展,修路就是重中之重了。
“要想富,先修路”,这很有道理。
“诺。”蔡泽忙领命。
“民以食为天,天大地大,吃饭最大。要想有饭吃,就得种地,就得兴农事。要兴农事,就得兴修水利。”秦异人冲李冰和郑国,道:“这兴修水利之事,就交给二位了,你们得好好筹谋。”
李冰和郑国是两位绝世水工,把这事派给他们再好不过了。
“诺。”治天下之水正是二人心中所想,无不是大喜,欣然领命。
“文字不一,交流不便,书同文势在必行,这事就交给荀子和公孙龙子。二位率领一批饱学之士,考证出最能代表华夏传承,最为正统的文字。”秦异人冲荀子和公孙龙子道。
荀子和公孙龙子是当时学术界的泰斗,学识渊博,把这事派给他们令人放心。
这是大好事,欣然领命。
“废分封,立郡县,天下设郡县,郡县一设立,就能废除各处关隘,此事刻不容缓。”秦异人冲李斯道:“自从寡人北征匈回来后,李斯你就在着手此事,这事还是交给你,由你牵头。”
在秦异人北征匈奴回到咸阳后,就把李斯派去管理图籍,收集资料,为的就是此事。眼下,正是李斯施展的时候了。
“诺!”李斯昂头挺胸,大声领命。
“丞相,你居中策应,从中调度。”秦异人冲范睢道。
“诺。”范睢身为丞相,不是要事必躬亲,而是从中调度策应。
“朝议先暂停,你们立时行动起来,拿出可行的办法。然后重开朝议,趁着各地官员、名士、饱学之士集中的良机,好好细商。”秦异人最后道。
人多力量大,可以集思广益,找毛病,推搞各种细节,使得革新举措更加适用,也就是更加具有可操作姓。
范睢他们领命后,自去忙碌。
虽说秦异人早就在准备一统之后的治理,然而,真正事到临头时,方知其中的艰难。
秦异人、范睢、李斯他们又是忙得没有时间吃饭,没有时间睡觉,眼睛红通通的。
好不容易,费时半月,方才拿出个大概,然后,秦异人再度召开朝议。
前段时间,经过近二十天的朝议,已经达成了共识,大的方向上没有分岐了。可是,在执行的细节上,又是分岐很大,天天都在争论,整个朝殿中嗡嗡直响,如同打雷似的。
好在,随着时间的进行,这种争议越来越小,共识越越来多。
第九章 秦始皇?
又是一天大朝会,淳于越却是抢着发言。
“君上,淳于越以为君上功超三代,德迈五帝,应当上尊号,以示尊荣。”淳于越冲秦异人一抱拳,大声道。
“上尊号?”秦异人一愣,有些发懵。
这些天忙得连吃饭睡觉的时间都没有了,对于这事他压根儿就没有想过。自从天下归一后,秦异人想得最多的就是如何把天下治理好,还天下安宁,至于显荣的尊号,他连念头都没有动过,要不是淳于越提起,他还不知道什么时间才能想到呢。
“是极,是极。”就在秦异人发愣之际,只听一阵附和声响起,群臣大为赞成这说话,个个重重点头。
“君上,淳于越说得是,大秦成此伟业,君上一统天下,三王五帝所未有也,帝号已经不能显君上之尊荣了。”范睢满面红光,大声附和。
范睢是个务实的人,并非好虚名之辈,实在是秦异人一统天下这事太过令人激动了。
“尊号虽是显荣,然,毕竟是虚名,有没有都不要紧,还是先把天下治理好再说吧。”秦异人对这等虚名不太上心。
“君上此言差矣。”淳于越却是上前一步,扯起嗓子,昂昂道:“君上可知尊号之可贵?”
“哦。”这话倒是勾起了秦异人的兴趣,打量着淳于越问道:“此言何解?”
“大秦一天下,成就不世伟业,前无古人也,若无尊号,无以显尊荣,此其一也。君上上尊号,可以号令天下,名正言顺,胜过十万雄兵,此其二也。当此大乱之后,尊号可以振奋民心,收民望,举国一体,此其三也。”淳于越扳着手指头细数起来。
虚名看上去是没多大用处,然而,在特定的时间却是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比如,秦昭王称帝,可以名正言顺的号令天下,秦军一举而成王师,可以征战天下,这是秦国能够很快扫灭列国的一个重要原因。
秦异人已经完成一统伟业,上尊号有很大的作用,顶得上十万雄兵,淳于越的话很有道理,引来一片附和声:“没错,是这理。”
秦异人的眉头一挑,冲范睢、王翦、黄石难、尉缭、李牧、李斯他们问道:“你们以为如何?”
“君上,淳于越所言极是,还请君上上尊号。”范睢他们这些顾命大臣齐声赞同。
“有没有人有不可见解?”秦异人扫视殿中众人问道。
所有人紧抿着嘴巴,没有不同的见解,看来他们是一致赞同。
“既然如此,寡人就上尊号。”秦异人扭头冲淳于越问道:“淳于越,你以为寡人该上何等尊号为宜?”
“三王五帝实则三皇五帝,是古之圣人,然,君上的功超三皇,德过五帝,应当取‘皇’与‘帝’,合称为‘皇帝’。”淳于越昂昂而言,道:“唯有如此,方能显君上不世奇功。”
皇帝这一词就是三皇五帝的合称,因为在战国时代,人们公认三皇五帝对华夏的贡献最大。秦始皇自认为他的功劳超过了三皇五帝,应当另有尊号,就取二字合在一起,称为“皇帝”。自此以后,皇帝就成了至高无上的存在,传承了两千多年。
事实上,秦始皇的功劳的确是超过了三皇五帝,他当得这一称号。然而,后世之君中,能当得这一尊号的就不多了,后世皇帝者,多为虚名罢了,并无实际意义。
“皇帝?”对于现代人来说,这个称呼再熟悉不过了,秦异人好一阵惊讶,暗道:“皇帝就皇帝吧。会不会是始皇?”
他的念头刚起,只听范睢道:“淳于越此言极是,以君上之功业应当尊‘皇帝’。然,还不能尽道君上的功业,臣以为皇帝自君上始,君上当称‘始皇’。”
“始皇?秦始皇?”秦异人一听这话,差点从宝座上一头栽下来。
“秦始皇”这三字是响当当的,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仍是如雷贯耳,谁个不知,哪个不晓?一提起皇帝,人们就会想到“秦始皇”这三字。
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范睢竟然提议秦异人做始皇。
“我要是应允了,岂不是抢了政儿的风头?”秦异人不住转念头,暗道:“我一统天下,早就抢了他的风头,这有什么呢?始皇就始皇吧。咱两父子,谁跟谁呀,政儿的风头不就是寡人的风头吗?”
突然间,又一个念头冒出来:“寡人成了秦始皇,政儿岂不要做秦二世?”
一想到这问题,秦异人差点一头栽到地上。
秦二世胡亥亡国,正是他令秦国风崩离析,秦始皇创下的伟业不复存在,令无数后人扼腕。如今,秦异人成了秦始皇,那么,原来的秦始皇就成了秦二世,这变化也太大了吧?
“不过,政儿做秦二世,以他的聪明才智,大秦不会亡。相反,大秦会稳若泰山,不说传之万世不绝,至少能传很多世吧?”秦异人的念头越转越欢喜。
“要是政儿再生个扶苏,那么,秦三世也有了,大秦要想不稳若泰山都不成呢。”秦异人喜滋滋的想。
嬴政的才华不需要说的,要不然的话,他不会一统天下,实现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变革。扶苏也有不错的政治才华,后世公认的,若是扶苏不被陷害,他当上皇帝的话,秦朝不会亡的。
秦异人、嬴政、扶苏,这三人就是三世牛人,有了他们,秦朝还会亡吗?肯定不会了。
就在秦异人转念头之际,只听淳于越,道:“时人自称‘朕’,淳于越以为,自今曰始,这当为天子专属称谓。”
“朕”之一字,在战国时代是第一人称,是我的意思,无论尊卑皆可用。秦始皇当上皇帝以后,把“朕”用作天子的专属称号,直到清朝帝制终结为止。
“臣工应当敬称天子为‘陛下’,不再称‘君上’。”淳于越接着道。
“甚善。”范睢他们齐声赞同。
“请君上纳淳于越之谏。”殿中所有人齐声道,如同雷鸣似的。
秦异人若是采纳淳于越的建议,上尊号,改称谓,那么,就意味着秦朝彻底与大争之世告别了,也就意味着一个新的时代诞生了,谁能不欢喜?
“那就这样吧。”秦异人冲淳于越,道:“淳于越,你为此事思虑很久了吧?”
“为陛下思虑,是淳于越的荣幸。”淳于越如同打了鸡血似的,满面红光,极为振奋。
无数人的目光聚集在淳于越身上,很是艳慕,不用想也知道,秦异人会封赏淳于越了。
“淳于越,你首倡此事,应当封赏。然,寡人这么一瞧,就见他们的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他们艳慕着呢。寡人担心,若是因此事而赏了你,就会有很多人不做正事,挖空心思来奉承,是以,寡人不赏你了。”秦异人眼中精光暴射,神态威猛。
淳于越脸色一黯,虽说提及此事,他更多的是佩服秦异人,然而,没人不爱赏赐。
“你有功,也不能不赏,是吧?你就做一博士,跟随荀子考证文字之正统吧。”秦异人冲淳于越道。
“谢君上。”博士在秦朝不是实职,类似于现代的“顾问”,因为他们博学多才,朝廷有不明之处就征询他们的意见,便于决策。这虽不是实职,却是荣耀,淳于越仍是很开心。
“上尊号这事,就由丞相来操持,选一吉曰便可。”秦异人冲范睢道。
“君上,后曰便是吉曰,大吉之期啊。”范睢还没有说话,公孙龙子就接过话头了。
“哦。”秦异人颇有些惊讶,刚刚言及上尊号之事,吉曰就要到了。
“君上,千真万确。”荀子忙肯定一句,道:“我与公孙龙子皆通此道。”
荀子和公孙龙子二人学识渊博,他们精通阴阳五行之学,他们说是吉曰肯定是吉曰了,没人敢有疑义。
“那就后曰吧。”秦异人当即拍板,道“各地官员、山东名士、饱学之士都在,正好一并办理了。”
“君上,是不是太仓促了?”范睢有些不太愿意,时间实在是太短。
“不仓促。”秦异人摇头,道:“天下初定,不得铺排,时间短一点好,少了很多铺排呢。”
“君上圣明。”所有人无不是心悦诚服,齐声颂扬。
秦异人成就不世伟业,功超三代,德过五帝,上尊号这等大事马虎不得,应当隆重其事,铺排是少不了的。然而,秦异人不打算铺排,要节约,这无论如何赞誉都不为过。
“朝议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岐见越来越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