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魏宫廷-第2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在此之后,那三人举着双手缓缓走向魏军这边。
『这是什么意思?』
赵弘润愣了愣。
此时,鄂尔德默在旁解释道:“尊敬的肃王,他们这是希望与肃王您交涉。……您看,他们已经丢掉了武器,显示了诚意。”
“与本王交涉?”赵弘润愣了愣,随即哂笑道:“事到如今才想起投降,本王可不会接受。”
在旁,司马安亦配合地冷笑一声,环抱着双臂轻蔑地望着远处徐徐靠近的那三人。
想想也是,当初这些羯角人气焰嚣张,视魏国如无物,如今见局势不妙就想着投降,妄图逃过一劫,天底下哪有这种好事。
“殿下,要见他们么?”伍忌在旁问道,大有赵弘润一说『不』就立刻下令将那三人射杀的架势。
见此,鄂尔德默连忙说道:“尊敬的肃王,我以为,您见见那三人,听听他们三人究竟说些什么,并不会有什么坏处。”
“……”赵弘润瞥了一眼鄂尔德默,微微一思忖,点头说道:“伍忌,放他们过来。”
伍忌点点头,下令让商水军们让开道路,放那三名羯角人过来。
见此,那三名羯角人也不犹豫,径直朝赵弘润这边走了过来。
不过看得出来,他三人的脸上满是不安,尤其是在见到连弩、投石车、石油桶弹等物后。
片刻之后,三人便来到了赵弘润身前不远处。
尽管这三人曾当众丢掉了武器,但肃王卫仍旧拦住了他们,对他搜了身,待现对方全身上下果真没有携带武器后,这才放他们靠近赵弘润。
当然,为防止对方骤然难,似沈彧这位宗卫们有意无意地上前了半步,将自家殿下护住。
“(羱族语)尊敬的肃王,久仰您的威名,今日得偿一见……”
那三人似乎也识趣,并没有太过靠近赵弘润免得引起魏军的警惕,隔着大概一丈位置便停了下来,恭恭敬敬地向赵弘润行礼,右手抚心、低头弯腰,是三川之地上颇为庄重的礼节。
“(羱族语)此人是灰角部落的族长古依古。”鄂尔德默在旁向赵弘润提示道。
听到鄂尔德默的话,那名被前者唤作古依古的羯族人惊讶地抬起头来,这才现,这支魏军中居然有他们羯族人,而且还是前一阵子他们见过的羷部落的头领鄂尔德默。
“(羱族语)鄂尔德默头领……”
“(羱族语)古依古族长……”
二人相互见了礼。
而这时,赵弘润上下打量了几眼古依古,用羱族语冷淡地问道:“古依古族长是吧?你有何贵干?”
见赵弘润居然能将羱族语说得如此纯熟,古依古愣了愣,随即收敛了脸上的惊讶,低着头恭敬地说道:“古依古代表灰角部落,愿意向尊敬的肃王投降,以换取您的仁慈。”
『还真猜对了……』
赵弘润与司马安交换了一个眼神,后者鄙夷地冷哼了两声。
“抱歉,本王不接受你的投降。”在古依古愕然的目光中,赵弘润淡淡说道:“你可以回去了,片刻之后,我军会开始攻城!……对了,城内的女人与小孩,若是你不希望她们受到牵连,可以将她们托付给鄂尔德默,本王保证我大魏的军队不会伤害她们。”说话时,他指了指鄂尔德默。
古依古似乎没料到赵弘润居然拒绝他的投降,脸上满是吃惊之色,惊声说道:“尊敬的肃王,我们已经承认战败,为何您还不愿接受我们的投降?”
赵弘润闻言冷哼一声,淡淡说道:“得利便恣意劫掠,胁迫我大魏,失利便乞降求生……若本王许你等投降,便是助涨了寇志。如此,岂能许你投降?”
在旁,司马安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
可能是见古依古满脸呆愣,鄂尔德默便将赵弘润方才的话简单解释了一遍。
而在听了鄂尔德默的解释后,古依古满脸羞惭,无言以对。
忽然,他咬了咬牙,沉声说道:“尊敬的肃王,您就直说了吧?究竟怎样才愿饶过我灰角部落,我古依古……皆愿听从!”
“皆愿听从?”正欲逐客的赵弘润闻言一愣,若有所思地反问道。
“是,皆愿听从!”(未完待续。)
正文 第452章:崩离的羯角(二)
『皆愿听从……』
赵弘润望着眼前这位羯族灰角部落的族长古依古,瞅着他脸上那仿佛豁出去般的神色。
还别说,古依古的话,让赵弘润不禁砰然心动。
要知道,三川之地的羯族人,他们可不止是天生的优秀骑兵,如果用赵弘润记忆中某方面的术语来说,这些羯族人,应该被归类于『弓骑兵』,集机动、骚扰、打击等种种优点于一体的兵种。
甚至于,这支兵种可以用来攻城。
别以为这是玩笑,要知道前一阵子羯角骑兵攻打雒城时,就已经展现出他们不俗的攻城能力,让守在西城墙上的商水军蒙受了巨大的损失。
几近四千人的伤亡!
而当时城外的羯角骑兵,他们的伤亡人数又是多少?
若不是当时雒城城内有羱羝两族部落战士的长弓出力,城外的羯角骑兵,他们的伤亡几乎是零。
原因很简单,因为羯族骑兵普遍所采用的是长弓,羯族人杰出的臂力,使得他们可以使用耗力更大、射程更远的长弓,射程可以达到相当可怕的八十丈,这几乎是中原国家的弓弩部队难以达到的远距。
比如魏国的弓手,他们的射程普遍只有六十余丈。
别以为魏国弓手于羯族骑兵的差距仅仅只有十余丈便认为这个差距微不足道,若用在骚扰上,绝对可以让敌方烦不胜烦。
当然,魏国如今拥有射射程达到一百二十丈左右的连弩。
可问题在于,羯族骑兵的长弓射击,它是抛射,是具有抛物线弧度的抛射,这种射击方式可以越过城墙,射杀城内的敌军。
这是魏国连弩所办不到的。
不是说连弩就不可以运用抛射的射击方式,事实上它也可以。
可这样一来,连弩就失去了出色的穿透力,有违这件战争利器最初的设计初衷,说白了,就是浪费了这件武器最出色的一面。
当然了,更重要的,还是羯族骑兵那乎寻常的机动力。
不夸张地说,配备三匹坐骑的羯族骑兵,能够很轻易地做到日行数百里,这种出色的机动力,绝对是战场上最重要的。
打个比方说,倘若当初赵弘润与暘城君熊拓交战时麾下有这么一支骑兵,那么,赵弘润可以在白昼对熊拓示弱,然后在夜里,一夜赶路数百里,迂回绕过熊拓的大军,直接袭击暘城君熊拓的邑城暘城。
那绝对是楚军拍马也赶不上的神。
“姆姆……”
瞥了几眼古依古,赵弘润环抱着双手,沉思不语。
见此,羷部落的头领鄂尔德默心中微动,连忙在旁说道:“尊敬的肃王,并非我轻视我们的同胞,但事实上,我们羯族的战士,可远比羱族、羝族的同胞们更加善于战争、熟悉战争,若是您允许古依古的投降,您就可以得到一支羯角骑兵的效忠……说句不恭敬的话,魏国的骑兵,呵呵。”
他没有将话说得太直白,但听得懂羱族语的人都能明白他的意思,无非就是指魏国的骑兵不过尔尔罢了。
而听闻此言,赵弘润虽然心里不爽,但也不得不承认这件事。
毕竟魏国从来就不是以骑兵见长的国家,魏国真正强大的,或者说曾经一度被魏人视为骄傲的兵种,那是战车,甚至于,如今魏国的军旗上,仍旧普遍保留着『驷马双轮战车』的图案。
遗憾的是,战车这种魏国人的骄傲,被韩国强大的骑兵践踏了,上党一战,强大的韩国骑兵让魏人认清了事实:战车,已不再适用。
而在那之后,魏国亦组建了骑兵,比如浚水军、砀山军、成皋军,这些『驻军六营』的军队,都有骑兵的编制,甚至于,哪怕是地方县城的卫戎军,也普遍设置了约数百人左右的骑兵队。
只可惜,由于在训练骑兵这方面毫无经验,魏国的骑兵水平,的确是不高,比如浚水军的骁骑营,当初这支骑兵在对楚战争中所做出的贡献,赵弘润就不是很满意。
骁骑营五千名魏国骑兵,尽管战后几乎没有什么损失,但他们也没有射杀让赵弘润满意的楚军数量,绝大多数情况下只是担任着打探敌军消息以及在战场上侧应步兵的作用。
拜托,这可是骑兵诶!
在赵弘润看来,骑兵应该是6战的王者,怎么可以沦落成辅佐步兵与弓兵的角色呢?
只能说,魏国将领仍不擅长运用骑兵。
而糟糕的是,魏国潜在的敌人韩国,恰恰就是一个以骑兵见长的中原国家。
当然了,也不是说魏国所有的骑兵都让赵弘润感到失望,至少砀山军的猎骑营,他们另类的主场作战,就让赵弘润眼睛一亮。
只是可惜,韩国的骑兵应该不会那么傻,跟着砀山军的猎骑营进入山林地带作战,他们多半会选择在平原作战,一举摧毁魏国的主力军。
“大将军意下如何?”赵弘润向司马安简单解释了一番,随后询问这位大将军的意见。
司马安思忖了片刻,说道:“殿下,羯角骑兵的能力,确实无以伦比,此番若不是冶造局所制的战争利器,再加上殿下出色的谋略,恐怕我大魏胜少败多。……正如殿下所言,若是我大魏增添一支如此强大的骑兵,当不惧韩国骑兵,但,羯角人见势不对而降,难以让人信服。”
可能是因为赵弘润提到了『用羯族骑兵对抗韩国骑兵』的构想,司马安罕见地提出了中肯的见解,而非是那一贯的偏激意见。
而说罢,就见司马安又思忖了片刻,说道:“若是其愿意以家眷为质,不妨暂时信之。”
“以家眷为质?”
赵弘润微微皱了皱眉。
平心而论,他并不喜欢用这种方式。第一,这种方式很下作;第二,这种方式会逐步积累被胁迫着心中的怨气,一旦这股怨气达到了一定程度,就极有可能出现反叛。
因此,可以的话,赵弘润更加喜欢用怀柔之策,比如他对待麾下的商水军。
不过眼下,这似乎是唯一的办法。
想到这里,赵弘润将决定告诉了古依古。
“古依古族长,本王经过深思,决定接受你的投降。不过,为了防止你们背叛,你们部落内的老人、女人与小孩,必须迁移至雒地。”
古依古闻言闪过一丝为难之色,试探问道:“是作为人质么?”
“是!”赵弘润坦诚地说道:“若是你们背叛,这次本王将不会将那些女人与小孩视为无辜者,对其网开一面。”
古依古低头思忖了片刻,事实上,对于人质这种事,他并不陌生,毕竟羯角部落奴役那些胡人奴隶的方式,绝大多数情况下也是通过对其亲人的胁迫。
良久之后,他点了点头,郑重地说道:“好。”
不过在承诺之后,他望着赵弘润,郑重地恳请道:“希望贵国的军卒善待我族的族人,请勿强迫那些女人做……唔,她们不愿的事。”
尽管古依古说得很隐晦,但赵弘润还是听懂了他的意思,在皱皱眉后,面色古怪说道:“看来你们以往对胡人,没少干这种事啊。哼,不过,本王并不会派我国的军卒监视你们的家人。……你们会受到『雒水之盟』的监管。”
『雒水之盟?』
古依古羞惭之余,心中着实松了口气,毕竟雒水之盟皆是羱族、羝族部落,与他们羯族人可谓是同胞,当然不会生强暴妇女这种事。
望着古依古好似松心般的表情,赵弘润暗自轻哼一声,也不说破。
要知道,随着日后魏国与三川之间的贸易逐步展开,雒水之盟的诸部落渐渐尝到了甜头,不难猜测这些部落会逐步向魏国靠拢。
而那时,若是这些羯族人胆敢作乱,根本不必魏国动手,那些被眼前的羯族人视为同胞的羱羝部落,就会为了保障与魏国的友谊,第一个站出来将背叛的羯族人撕碎。
“禄巴隆,哈勒戈赫。”
赵弘润将羝族纶氏部落的族长禄巴隆以及羱族白羊部落的族长哈勒戈赫请了过来,将其介绍给古依古,并坦言告诉后者,不出意外的话,日后他们将受到这两位族长的监管。
古依古满脸堆笑地向禄巴隆与哈勒戈赫客套了几句,心中却不禁有些悲凉。
因为曾几何时,纶氏部落与白羊部落在见到他这位灰角部落的族长时,几乎是次次主动行礼的,可如今,却整个调了过来。
但古依古却不得不这么做,因为他知道,纶氏部落与白羊部落,已经攀上了魏国的高枝,不出意外的话,这两个部落会迅变得强大,哪怕摇身一变成为大部落也不是没有可能。
反观他灰角部落,却因为错误的决定跟随比塔图攻击魏军而面临败亡,只能屈辱地送出族人的妻子儿女作为人质,换取和平。
可能是注意到了古依古眼中的不甘之色,赵弘润在旁淡淡说道:“十年。……灰角部落只要为我大魏打十年的仗,十年之后,本王当亲自邀请灰角部落加入雒水之盟。雒水之盟诸部落能享受的待遇,到时候贵部落亦能享受到。”
冷不防听到这一句话,古依古愣了愣,他还以为他们灰角部落这一辈子都只能作为魏国的战争工具。
“当真?”古依古惊讶而又惊喜地问道。
“当然!本王一言九鼎!”赵弘润微微一笑,随即用上位者的口吻说道:“眼下,你返回城内,叫那些愿意接受本王条件的人,都来城外投降。有羷部落的头领鄂尔德默,与雒水之盟的诸部落族长们作为见证,不必担心本王对你们耍诈。办好这件事,本王给你记一功。……除了比塔图!”
“我明白!”
古依古点点头,立即带着那两名族人,转身返回了河南城。(未完待续。)
正文 第453章:崩离的羯角(三)
灰角部落的族长古依古回到了河南城,将赵弘润所提出的条件,告诉了那些与他私交不错的部落族长们。
其中,有的部落愿意接受赵弘润的条件,而有的则不愿意。
对此,古依古也不勉强。
正所谓树倒猢狲散,当初那棵名为『羯角』大树,如今已被魏人们将根基都掘了起来,摇摇欲坠,在这种情况下,当初依附羯角的诸部落,也只能另谋生路。
愿者苟存、不愿者败亡,今时今日那位魏国肃王的麾下,有包括砀山军、商水军、成皋军、羱羝部落战士以及原羯角奴隶兵共计六万左右,这还不算上此刻留驻在雒城的那九万人左右。
整整十五万!
而当初论兵力达到魏军十倍的羯角一方,如今还剩下多少人?三四万羯角骑兵而已。
仅仅只是一个多月,双方的形式居然整个调转了过来,不得否认让人大感意外。
灰角部落,悄无声息地撤离了河南城,有大概八千多名部落骑兵,牵着坐骑,用坐骑驮着私人或部落的财物,以及他们的妻儿,从河南城的南门而去,径直向魏军投向去了。
在河南城的城墙上,不少依附羯角的中小部落族长们,睁大眼睛瞧着魏军对灰角部落纳降的一幕,待发现虽然那些灰角部落的部落骑兵们被收缴了武器与坐骑,并且,他们的妻儿也由一支看起来似乎是羝族人的军队所接管,但是,魏军果真没有伤害一人。
并且,那些私人的财物,魏人也没有抢夺。
“(羱族语)我们怎么办?”
城墙上,一名部落族长询问另外一名部落族长。
后者苦笑了两声,无奈地说道:“(羱族语)灰角都投降魏军了,这场仗还打什么?”
话音刚落,他们底下的城门,又涌出一支部落骑兵,约莫三千人左右,像灰角部落的战士们那样用坐骑驮着他们仅剩的财物与亲人,神色黯然地向魏军投降,被收缴了武器与坐骑。
羯角……大势已去。
诸一度依附羯角部落的中小部落族长们,你瞧瞧我,我瞧瞧你,很默契地下城墙召集本部落的族人去了。
毕竟,似灰角部落这样曾经是褐角部落核心部落之一的中部落,接二连三地向魏军投降,他们这些小部落的族长们,还坚持个什么劲?
不过,他们却很默契地没有将这件事告诉比塔图,毕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见势不对投降于魏军的行为,也是一种背叛,对羯角部落以及其大族长比塔图的背叛。
因为明知这一点,这些中小部落的族长们谁也没有声张,只是悄悄地召集了族人,悄悄地离开了河南城,悄悄地向魏军投降了。
终于,灰角部落的羯族战士们撤地差不多了,其族长古依古站在城门口,望了一眼城内某个方向。
在那个方向,有比塔图的毡帐。
“(羱族语)族长,族人都撤地差不多了,咱们也该走了。若是被比塔图得知……”
一名心腹族人劝说着徘徊于城门口良久的族长古依古。
要知道,此战仅存的三四万羯角骑兵,这其中可是一半左右是羯角部落的族人,听命于其族长比塔图,天晓得比塔图在得知了附庸部落们的背叛后,会不会破罐破摔,叫其族人将背叛者杀尽?
但是古依古却摇了摇头,沉声说道:“(羱族语)你们先去魏军那边吧,我……我还有一件必须要做的事。”
左右心腹族人面面相觑。
而此后,古依古也不再理睬那两名族人,径直朝着比塔图的毡帐而去。
一路上,古依古瞧见了许许多多的羯族部落的骑兵,这些人在望向他时的眼神很古怪,已没有平日里的尊敬,普遍带着轻视与陌生。
见此,古依古暗叹了口气:这些羯角部落的战士,显然已经得知了城内诸部落陆续向魏军投降的事。
只不过,为何比塔图至今还没有丝毫反应呢?
要知道,据古依古对比塔图的了解,后者那可是相当憎恨背叛者的。
这个疑惑,直到古依古来到比塔图的毡帐外,他这才解惑。
原来,自回到河南城之后,比塔图便一直在毡帐内喝酒,或者说给自己猛灌着酒,仿佛欲借酒劲麻醉心中的愤懑。
这不,古依古亲眼见到一名羯角部落的头领在毡帐外焦急着大喊,大喊『城内诸部落陆续向魏军投降』的这件事。
然而,毡帐内比塔图的答复,却只有一个字。
“(羱族语)滚!!”
听着比塔图在那一声怒吼中所夹杂的怒火与愤懑,古依古暗暗叹了口气。
在他看来,比塔图本来是有望成为羯族人的英雄的,毕竟他所领导的羯角部落,将北地的胡人打个屁滚尿流,使得北地的南部成为了他们羯角部落的狩猎场,随时可以肆意楚兵抢掠胡人的财富,羊群、奴隶、女人。
只是没想到,这位本有望成为羯族人英雄的人物,却折在魏国那位年轻的肃王手中。
“(羱族语)你还来做什么?!”
可能是注意到了古依古的靠近,守在毡帐外的羯角战士们,皆露出了愤慨的神色。
“(羱族语)我想见大族长。”古依古沉声说道。
然而那些羯角战士对他的答复,却是一口肆意吐于地上的唾沫,以及,一句带着浓浓敌意的『叛徒』。
就在古依古思忖着究竟用什么办法才能见到比塔图时,毡帐的帐幕撩了起来,比塔图的养子博西勒走了出来,朝着古依古低头行了一礼,请道:“古依古,请入内。”
见是博西勒出面为古依古解围,那些羯角部落的战士们遂没敢轻举妄动。
见此,古依古亦是暗自松了口气,一边迈步走入毡帐,一边对博西勒说道:“(羱族语)多谢替我解围。”
可没想到的是,博西勒却摇了摇头,正色说道:“请族长入帐的,不是我,而是大族长。”
『诶?』
古依古显然是愣住了,猛地转头望向毡帐内,这才发现比塔图袒胸露怀大刺刺地坐在帐内主席,双臂揽着一只用来盛酒的瓦罐,用带着浓浓醉意的眼眸瞧着他。
“(羱族语)是来向本大族长告别么,古依古?”比塔图打着酒嗝,嗤笑着问道。
古依古闻言脸上闪过一阵复杂之色,默默走到帐内一个席位坐下,这才转头望向比塔图,正色说道:“(羱族语)我灰角部落的族人,此刻已出城向魏军投降了,我已没有牵挂。”
“(羱族语)没有牵挂……”比塔图喃喃念叨着这句话,也不晓得是否是听懂了古依古话中的深意,哂笑一声说道:“那就陪本大族长喝酒吧。”说罢,他指了指博西勒,又指了指古依古。
博西勒会意,从帐内捧起一只盛满酒的瓦罐,将其搬到古依古面前。
古依古也不矫情,直接对着瓦罐的嘴大口喝了起来,转眼间,就将一只瓦罐的酒给喝完了。
见此,比塔图哈哈哈笑了起来,在笑了一阵后,惆怅地问道:“(羱族语)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