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魏宫廷-第3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毫不怀疑,眼前这位才能绝不逊色于他的八王弟,会将魏国治理地很好。
可不知为何,当他有意想用旁敲侧击的手法鼓动这位八王弟时,他心底隐隐泛起一种莫名的情绪。
不由得,他回想起了一段往事。
那是去年四月,他带着新婚的妻子嫆姬返回魏国看望父母双亲,几日后,眼前这位八王弟在大梁外的十里亭送别了他。
那时,他也曾鼓动眼前这位八王弟去争那个他们兄弟们皆向往的位置。
而当时,眼前这位八王弟说了一句玩笑,一句颇有豪言意味的玩笑,惊地他恍惚间看到了某种幻觉。『注:具体在第二百五十九章。』
赵弘润的心,很大。
是典型的『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人,要么不去做,既然要做,就要尽可能地做到最好。
其中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博浪沙河港。
在这个年代,没有人会用金属桩子取代木桩,但是赵弘润就偏偏要不惜代价,用巨大的铜柱来作为固定的基础。
他不想建什么十几二十年就会腐朽的河港,要建,就建百余年、数百年亦不会坍塌的宏伟建筑。
这样一个心很大的人若果真成为了魏国的君主,这对中原各国而言,真的是一件好事么?
『……』
赵弘昭无法回答自己内心的疑问。
此刻他的内心,着实有些纠结。
他不敢再细想下去,因为若是在想下去,他所身处的立场,便变得十分尴尬。
于是,他从怀中取出了一封地图,向赵弘润道明了他今日前来的最大目的。
“弘润,这是泗水一带的地略图,你看一下。”
说完,他并没有直接递给赵弘润,而是在帐篷内左右瞧了几眼,最后将地图铺在了赵弘润昨晚歇息的简易睡榻上,且坐在了一端。
赵弘润微微一愣,随即顿时明白过来:这位六王兄,想必是要向他解释这场战役的战略。
于是,他也走了过去,坐在地图另外一边的床铺上。
泗水,或者确切地称之为泗水郡,它与魏国颍水郡的情况差不多类似,一部分在齐鲁两国手中,一部分则在楚国手中。
因此,泗水郡历来是齐楚交锋的第一战场,当地的农业受到战火的影响,相对萧条,很多土地被白白荒废。
“这里是『邳』。”
赵弘昭指了指地图上标注着『邳』的县城。
确切地说,『邳』并非是一座县城,它是齐国从前年开始修缮的驻军城池,可以理解为是一座要塞,也是此番齐、鲁、魏三国伐楚的大本营。
据赵弘润所知,这座要塞内囤积了大量的粮食,供养齐鲁魏三十万联军的粮食,并且,齐国还会源源不断地从国内运输粮草到这座要塞。
关于这点,赵弘润忍不住有些羡慕齐国的财大气粗,毕竟他五万五千魏军在这场战役中的粮食消耗,皆由齐国供给,犒军的钱财,亦由齐国供给。并且看这情形,鲁国军队的钱财消耗,恐怕亦是由齐国供给。
虽说这是理所应当,但也足以证明齐国的殷富。
相比之下,赵弘润打了场三川战役就消耗了魏国两年的税收,实在是弱爆了。
此时,赵弘昭可没料到赵弘润正在眼红齐国的财力,用严肃的口吻讲述着齐王吕僖对这场战役的安排。
“此番讨伐楚国,大王决定『一主两辅』,由他亲自担任联军的主帅,再由两个人担任副将,从旁协助。……其中一个人,就是你。”
“我?”赵弘润微微一愣。
要知道在这种规模的战役中,联军主帅的副将,那可不是在帅帐出谋划策的参谋那么简单。
虽说是『副将』,但其实可以理解为是『偏师的领兵大将』,是相当高级别的战争期间的职衔,并且,拥有着相当大的自由发挥空间。
说得直白点,齐王吕僖不会管赵弘润如何打这场仗,只要结果对整个战局有所贡献即可,哪怕魏军偃旗息鼓几个月,然后突然间打下了楚国的王都寿郢,这都是可以的。
当然了,话虽如此,但作为偏师,自然要起到掩护主力军的作用。
而这个临时职衔,让赵弘润很满意,毕竟他也不希望齐王吕僖随便派个什么人过来,指手画脚的命令他麾下的鄢陵军、商水军、汾陉军。
『齐王吕僖,倒是挺会做人的嘛。』
赵弘润微微笑了笑。
岂料,赵弘昭好似是看穿了他的心思,摇头说道:“弘润,你想错了,并不是你想的那样。……大王任命你为副将,并非是因为我大魏出兵五万的份上,而是因为你的战勋。”说到这里,他语气莫名地补充了一句:“别忘了,这是大王最后一次伐楚,这或许是他此生最后一件事,他不会允许任何人干扰。”
赵弘润闻言不由地愣了愣,随即好奇问道:“不知另外一位副将是何人?”
“田耽。”赵弘昭简洁明了地说道。
“……”赵弘润张了张嘴,有些吃惊。
齐将田耽,曾经作为护送赵弘昭与嫆姬夫妇二人前赴大梁的使节,与赵弘润等人,甚至是当时碰巧出访魏国的暘城君熊拓等人碰过面。
也正是在那个时候,赵弘润这才得知,齐国有一位相当相当凶猛的战将。
记得赵弘润第一次出征,其战绩是花了前后五个月的工夫,攻克楚人十八座城池,击溃楚军十六万。
而那位猛将田耽,他的战绩则是在一年之内攻克了楚城五十四座。
此人,花了两倍于他的时间,创造了三倍于他的辉煌战果,让楚国畏之如虎。
『居然是田耽……』
赵弘润不觉有些意外。
因为按理来说,最佳的分配方式不该是他与鲁国国主或者鲁国什么重要的将领担任副将么?
没想到,作为联盟成员之一的鲁国,居然没有捞到副将的职衔。
基于这一点,赵弘润相信了赵弘昭的话:对于人生中最后一场战事,齐王吕僖力争做到最佳。
微吐了一口气,赵弘润正色问道:“总的战略是什么?”
听闻此言,赵弘昭手指着地图上『邳』县的位置,沉声说道:“在你还未率军前来之前,试探性的交锋由大王亲率的齐鲁两军负责,目的是给楚国施加压力,让楚国对符离塞增兵。”
他口中的符离塞,是楚国专门为了提防齐鲁两国的进攻而建造的要塞。
“齐王所率领的主力军,亲自充当诱饵?”赵弘润隐隐听出了些端倪,颇有些兴致地问道。
赵弘昭闻言微微一笑,点头说道:“符离塞不好打,若是用常规战术,只要楚军闭门不出,撑到入冬恐怕也不难,但……我方却等不了那么久。因此这一仗,就要看你与田耽将军了。”
“怎么说?”赵弘润目视着地图问道。
只见赵弘昭将双手的食指按在地图上的邳县位置,随即一根手指向东移,一根手指向西移,口中沉声说道:“田耽将军打东南的溧阳,至于弘润你,则强渡浍河。”说到这里,他将两根手指移到地图上『符离塞』的后方,沉声说道:“迂回绕后,到时候对符离塞前后夹击。”
“唔……”
赵弘润没有急着发表看法,只是默默地看着这张地图。
在他看来,这个总战略谈不上高明或不高明,只能说是很正确的进兵选择,毕竟绕开了符离塞这个楚国的雄关。
可问题在于,此次作为对手的,那可是传说中『能用人海战术淹死两个国家的军队』的楚国啊,虽说齐王吕僖亲自作为诱饵,但说到底,他能吸引多少楚军?
二十万?
四十万?
对于一个国内人口以两千万起步的国家来说,百万都不是什么大数目。
相信此刻盯着覆国危险的楚国熊氏贵族们,恐怕早已纠集了数百万的军队。
总结下来一句话:这仗,不好打。
而赵弘昭显然也明白这一点,正色说道:“此战关系重大,大王已明确表示,齐鲁两国会鼎力支持这场战事,若是弘润你有何需要,尽管提出来。”
“这事先不急,有需要的时候,我自然会提出来。”
赵弘润点点头,随即聚精会神地望着地图上浍河中游一个标注着『铚』的楚国县域。
没有料错的话,这就是他势必要想办法攻克的目标了,否则,强渡浍河只是一句空谈。
然而,从地图上显示,『铚』并不好打,因为它的下游就是符离塞。
就算齐王吕僖再怎么吸引楚军的注意力,一旦『铚』遭到攻击,符离塞的士兵势必会出动协助。
到那时,别看赵弘润手中有五万多魏军,但迎上在兵力上呈现压倒性优势的楚军,说实话并没有多大的赢面。
『不过在此之前……』
赵弘润的目光,向地图的北面移动,目不转睛地盯住了标注着『相』城的地方。
。。。
正文 第627章 :首仗,相城!
铚县,是赵弘润『强渡浍河』的最终目标,但『相城』,这才是他所率领的魏军首先要攻克的战略地点。
『注:铚(zhi),即今安徽省濉溪县临涣。相城,即淮北的古称。在此解释一下主要是使书友了解伐楚的战场究竟发生在哪个位置,好有个参照,但请勿与现实挂钩。』
相城,在十几年前时仍是宋国的边戍,后来南宫垚投靠魏国,宋国覆灭,当时负责治理宋郡的南宫垚与宋云所率的叛军打地不可开交,这一带便被楚国趁机所夺。
此后,楚国便在相城一带部署重兵,侧应符离塞。
两日后,赵弘润赶在七月的尽头,率军来到了相城东北方大概二十里的位置,吩咐鄢陵军、商水军、汾陉军三支魏军就地砍伐林木,建造军营。
而同时,在百余名肃王卫的保护下,赵弘润带着卫骄等五名宗卫,另有汾陉军的大将军徐殷、鄢陵军的屈塍与晏墨,以及商水军的伍忌,一行人悄然向南,窥探相城一带的地貌。
从赵弘昭所给的地图显示,相城虽然谈不上是四面环山,但不可否认它的西北、东面、东南皆有不矮的丘陵围绕,依次是『孟山』、『龙脊山』以及『烈山』。
而对于此刻身处于相城东北方的魏军来说,想要攻克『相城』,就必须想办法拔除『孟山』与『烈山』上所驻扎的楚军。
至于龙脊山,赵弘润觉得暂时没有必要去动它,因为据地图上的方位显示,龙脊山位处相城的正东、符离塞的正北偏西,与两地的距离都很接近,因此再怎么想,龙脊山都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毕竟假若赵弘润是楚国的一方的人,他势必会在龙脊山部署重兵,侧应相城与符离塞。
因此,除非日后恰逢合适的时机,否则,赵弘润不准备去啃龙脊山这块硬骨头,索性就叫齐王吕僖去解决吧,反正龙脊山并不在他赵弘润所率领的西路偏师的进兵路线上。
不过话虽如此,眼瞅着地图上龙脊山的坐落,赵弘润亦感到有些危机感。
龙脊山,顾名思义,俨然是一片连绵的丘陵群所组成的山脉,意味着魏军一旦靠近相城,龙脊山这个天然的屏障,会将魏军这支联军的西路军,与齐王吕僖所率领的齐鲁联军的主力军隔开,形成两个不同的战场。
这就意味着赵弘润无法支援齐王吕僖,而齐王吕僖,也无法支援魏军,除非迂回绕过这片山脉。
在对照着地图观望了一阵实地后,赵弘润决定将他们魏军第一仗的重心,放在『檀山』。
原因很简单,只因为攻打檀山的难度最低——那只是一座很普通的丘陵,且只有一个山头。
在一般情况下,对于这类只有一到两个山头的丘陵,即是所谓的高地,笼统的解释就是地势高的地方,不过最正确的解释,则是地势高且能够俯视四周、方便控制四周视野的地点。
之所以选择这种只有一到两个山头的丘陵,那是因为这类地形的空间相对狭隘,这就意味着少数兵力就能抢占高地,对于兵少但是精锐的魏军而言是非常有利的。
而似龙脊山那种连绵的山丘,就谈不上是合适的战略要地了,倘若赵弘润贸贸然去攻打,很有可能会让麾下的魏军陷进去,开始漫长的与楚军争夺龙脊山的战斗。
所谓战场上的制胜诀窍,就是在敌军尚未击穿你的防线前,先击穿敌军的防线。
这听上去仿佛是一句废话,但仔细品味,其实很有道理。
而如何抢先击穿敌军的防线呢?
就是要将有限的兵力集中到一个点,利用各种阴谋、阳谋,来达到战略上的目的。
“楚军的数量,真不是说笑的啊……”
在赵弘润的左侧,汾陉军大将军徐殷目视着远处檀山山头的楚军营寨,喃喃说道:“这么小一座山丘,居然设立了那么广的营寨……”
也难怪徐殷心中惊讶,毕竟檀山据目测,山底仅两里方圆,这在见惯了十几二十几地山底的魏人看来,纯粹就是个小土坡罢了。
对于这种“小土坡”,你意思意思安置个千余兵力差不多了吧?
可是对面的楚军倒好,居然从半山腰开始围建营寨,硬生生将檀山改造成了一座军营堡垒。
初步估计,檀山上的楚军最起码有五千以上。
『人多就是好啊……』
赵弘润在听了徐殷的喃喃低语后,心中暗自感慨道。
别看比较下来,檀山的楚军仅有魏军的十分之一左右,问题在于,檀山只是相城附近一个很普通的据点,按照比例算下来,相城大概有三到五万楚军。
暂且不计算龙脊山与符离塞的楚军,单单相城一带,就有差不多四万到七万的楚军驻扎。
更要命的是,『相城』仅仅只是赵弘润授命强渡浍河路线上的第一个必须攻克的楚国城池。
照这样算下来,魏军前往浍河的途中,沿途何止驻扎有二三十万的楚军?
这个数量,已经可以与整个齐鲁魏三国联军的兵力持平了,更别说强渡浍河之后,还有楚国的第二道天然河险——涡河。
『看来日后还得想办法从各国拐人,否则,碰到像楚国这样国家,我大魏好比是先天不足……』
赵弘润暗自叹了口气。
走神了片刻,他将目光投向屈塍、晏墨、伍忌等一干鄢陵军、商水军将领,微笑着问他们道:“有压力么?”
率先开口的是屈塍,只见他笑容亲和地说道:“于公,我军此番是为『解放楚东受熊氏一族压迫的楚民』而来,于私……肃王您恐怕难以想象我屈氏对熊氏的怨恨,那可是就连末将这个庶出的屈氏子弟,都会感到愤怒的……”
而在旁,鄢陵军的副将晏墨亦附和着说道:“殿下,楚东的熊氏贵族,比您能想象到的还要腐朽****,就算是作为一名楚军,哼哼……”
他冷笑着没有说下去,但从他的表情不难猜测,他对楚东的熊氏贵族,俨然也是抱持着浓浓的反感甚至是厌恶的。
这不奇怪,因为作为同样是阶级地位森严的国家,魏国尚能约束国内的贵族势力,使后者不敢明目张胆地榨取平民的利益,说得难听点,好歹还是披着一层遮羞布的;但是在楚国,贵族对平民完全就只剩下赤裸裸的压榨。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楚国境内叛乱四起。镇压下去、又冒出来,镇压下去、又冒出来,剿之不尽,以至于强盛的楚国,明明拥有着问鼎中原霸主地位的楚国,始终被齐、鲁、宋三国所制裁。
众人又观望了一阵,原本赵弘润还打算再靠地近些,仔细瞅瞅檀山楚营的大概。
但很可惜,檀山上的的楚营发现了他们这队骑士,派出了大概五百名士卒,下山前来驱赶。
因此,赵弘润只好原路返回,返回他们仍在建造中的魏营。
回到魏营帅帐之后,赵弘润便要分派任务了,毕竟他所率的魏军虽然只是西路的偏师,但好歹也有五万五千人,况且麾下还有好几位能够独当一面的将领,将这些骁勇将领拴在身边,这俨然是一种浪费。
而见此,鄢陵的屈塍与晏墨,商水军的伍忌,以及汾陉军的大将军徐殷,这几人的兴致都颇为高昂。
毕竟这是他们魏军的第一仗,意义重大,只要胜地漂亮,那绝对是可以扬名的。
这不,功利性颇重的屈塍,第一时间就向赵弘润请缨,甚至于,他对此甘愿立下军令状。
“殿下,我魏军的第一仗,务必请交给我鄢陵军。……如若不能胜,请斩屈某首级。”
听闻此言,慢了一步的徐殷与伍忌都有些无语地看着屈塍。
要知道,鄢陵军足足有两万兵,而檀山的楚军充其量也就是五六千,这都不能取胜,鄢陵军还有存在的必要?
可奈何屈塍抢在前头,这怎么办呢?
伍忌想了想,迈前一步说道:“殿下,还是请交给我商水军吧,我商水军只需出动五千人,便足以为殿下攻克檀山!”
话音刚落,那边鄢陵军的副将晏墨有些不悦地说道:“伍忌将军,上回三川之战,你商水军就已拔地头筹,难道还不知足么?”说罢,他朝着赵弘润拱了拱手,正色说道:“殿下,我鄢陵军只需四千人!”
“晏将军这话言重了,伍某没有抢功的意思,只是伍某觉得,首仗当赢得漂亮,重创敌军士气……因此伍某以为,首战最好是交给精锐之士。”
“伍忌,你这话什么意思?……你是说,我鄢陵军不如你商水军咯?”
“晏将军误会了,伍某只是觉得,我商水军的将士,皆是在三川磨砺过的悍勇之士……在应付人数较为的敌军方面,稍有经验。”伍忌笑呵呵地说道。
晏墨眯了眯眼睛,想要反驳却无从说起,毕竟商水军的确是经受住了羯角部落二十余万大军的攻击,但这并不表示他会就此退缩。
只见他转头望向赵弘润,面色严肃地抱拳说道:“三千人,晏某为殿下攻下檀山!如若不胜,请斩我头!”
伍忌皱皱眉,亦向赵弘润说道:“殿下,我商水军只需两千人!”
“我鄢陵军只需一千人……”
“我商水只需五百人……”
眼瞅着二人的话越来越没谱,赵弘润虽心中好笑,脸却板了起来,故作不悦地呵斥道:“够了!再说下去,就只剩下你们两人单枪匹马了!”
说着,他不理睬面色怏怏的晏墨、伍忌二人,转头望了一眼徐殷,见后者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遂不容反驳地说道:“首仗,就交给汾陉军!”
听闻此言,汾陉军大将军徐殷面色一正。
“末将遵令!……多谢肃王殿下!”
他徐殷,太需要一个让人信服的战功,来挽回国内魏人因为那则谣言而对他产生的偏见与怀疑。
。。。
正文 第628章 :楚国的底蕴
既然首场出战的先锋军已经确定了归属,屈塍、晏墨、伍忌也没有再多说什么。
虽然心中有些遗憾,但说实话并没有必要为了首战出场而与汾陉军闹地太僵,毕竟倘若没有意外的话,汾陉军日后势必还会回到他们原本驻守的汾陉塞。
这就意味着鄢陵军、商水军、汾陉军将会是日后的“邻居”,何必为了一件小事而引发什么矛盾呢?反正有的是机会捞战功。
抱持着这个想法,屈塍、晏墨、伍忌等将领纷纷向汾陉军的大将军徐殷表示祝贺,在说了几句恭祝马到功成的吉言后,便陆续退出帅帐,忙碌他们各自的任务去了。
毕竟虽说汾陉军拔到了头筹,但野外的控制,赵弘润却交给了鄢陵军与商水军,保不准期间就会碰到几支出来巡逻探路的楚军,蚊子腿虽小但好歹也是肉嘛。
屈塍、晏墨、伍忌等将领离开之后,简易的帅帐内便只剩下了赵弘润与徐殷二人。
此时,赵弘润看了一眼徐殷,微笑着问道:“徐大将军莫非有什么话要对本王讲?”
徐殷和善地笑了笑,随即压低声音,正色说道:“殿下,我汾陉军作为先锋,这会不会……有什么不妥?”
“唔?”赵弘润闻言一愣,一时没反应过来,略微皱眉问道:“你是说,屈塍与伍忌二人会不会因此有所抱怨?”
岂料徐殷摇了摇头,压低声音说道:“殿下误会了,徐某只是觉得,殿下对鄢陵军、商水军,给予了太多的信任……您想,他们终归是……”
“好了。”赵弘润抬手打断了徐殷的话,皱眉说道:“本王知道徐大将军并不信任鄢陵军与商水军,对他们有所偏见,毕竟这两支军队两年前还是我大魏的敌人……本王也不求徐大将军信任屈塍、伍忌等人,本王相信,他们会在随后的战争中证明自己对我大魏的忠诚。”
“好罢,可能是徐某多虑了。”
见赵弘润将话说到这份上,徐殷也只好点点头表示认可。
毕竟他虽然也憎恨楚国,但终归还没有到像以往砀山军的司马安那样非我族类尽屠之的地步,他只是出于谨慎,提醒一下眼前这位肃王殿下罢了。
可能是觉得徐殷心中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