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魏宫廷-第6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逆不道!”

    “目无君父!”

    可能是嫌这些人太烦了,暘城君熊拓忽然暴喝道:“住口!再敢妄言者,我立诛之!”

    说罢,站在殿口附近的,暘城君熊拓的亲兵们,以及细阳君项恭的部下们,纷纷拔剑出鞘,惊地殿内的虎方军士卒亦摆出了迎敌的架势。

    而就在一触即发之际,却见楚王熊胥平静地说道:“诸卿稍安勿躁,容寡人问他几个问题。”说罢,他直视着暘城君熊拓,看似平和地问道:“吾儿,你说寡人老了?不足以再引领大楚?你是想取代寡人的位置么?”

    看得出来,在众目睽睽之下暴露自己的野心,纵使是暘城君熊拓亦稍稍有些紧张,但在深深吸了口气后,暘城君熊拓还是坦然地说道:“不错!”

    楚王熊胥的眼中闪过几丝异色:“凭什么?就凭你麾下这十几万的军队?”

    “凭我能使大楚变得更加强盛!”暘城君熊拓不亢不卑地说道。

    听闻此言,楚王熊胥忽然笑了起来,摇摇头,似笑非笑地说道:“是因为魏公子润在背地里支持你?”

    闻言,殿内一些公卿贵族眼中露出几许鄙夷之色。

    但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暘城君熊拓淡淡说道:“魏公子姬润,呵,他虽是我的妹夫,但他终究是魏人,他打的什么主意,我心知肚明。……当初我势弱,他为使我大楚陷于诸公子争夺的乱兆,故而背地里支持我。……但若是有朝一日,我在国内成为了大势,说不定他会改变主意,暗地里支持熊吾或者熊盛……”

    听了这话,楚王熊胥的目光中露出了几许赞赏,而殿内原先那些看不起熊拓的公卿贵族中,亦有不少人露出了刮目相看的表情,终于肯真正静下心来,听听暘城君熊拓的论调。

    而此时,暘城君熊拓接着说道:“……我说过,我是为援护楚东而来,这并非信口开河。你们以为,楚东与魏国的战争结束了?痴人做梦!……此番寿陵君景舍大人率领百万大军进攻魏国,你等当真以为,魏国能咽下这口气?哼!率军进攻他国,打了败仗这就算完了?天底下哪有那么便宜的事!……你们收到魏国派人送来的谴责国书了么?唔?”

    听闻此言,殿内诸多公卿贵族的面色微微有些变色。

    因为确实如暘城君熊拓所言,魏国至今都没有派人向楚国送递国书,哪怕是谴责楚国、索取赔偿的国书。

    “这场仗,还没有完!”

    环视了一眼在场的诸多贵族公卿,暘城君熊拓冷冷说道:“魏公子润,他是什么样的性格,我最清楚,不过相信你等多少也应该明白……如若我所料不差,此时他正在积极备战,等待今年秋收之后,或者来年来春之后,率军进攻我大楚,作为报复。那时,魏国关于宋地的内乱,多半亦将结束。而齐国那边,左相姬昭也将结束诸公子内乱,或将对我大楚用兵,转移其国内国民对诸公子内乱的结果,再加上视我大楚为仇寇的东越首领少康,到时候,保不定我大楚又将面临一场『四国伐楚』之战,试问,楚东挡得住『魏、鲁、齐、越』四国的军队么?”

    这一番话,说得在场的贵族公卿面色顿变。

    记得上次齐王吕僖主持的『四国伐楚』战役,让楚国损失惨重,连王都陷落了,至今都还未夺回,倘若再来一次四国伐楚战役,楚国如何招架?

    “你有何良策?”楚王熊胥皱着眉头问道。

    “革新政令!”暘城君熊拓沉声说道:“推行汝南君熊灏大人的政令!”

    听闻此言,殿内顿时哗然,许多以楚东熊氏王族为首的贵族,脸上皆露出了惊骇之色。

    这也难怪,毕竟汝南君熊灏的政令,那可是会从根本上动摇贵族的地位,是他们一直以来极力抵触的。

    而就在这时,就见暘城君熊拓厉声喝道:“难道你们就从未反思过,为何当年魏公子润能在我楚地卷走两百余万楚人么?!”

    听闻此言,在场诸多贵族、包括楚王熊胥,都感觉面庞有些灼热。

    也难怪,因为当年这件事在传开后,引起了天下人的嗤笑:明明是作为侵楚一方的魏公子润,居然得到了楚地民众的拥护,反过来抗击楚国的军队,甚至于到最后,魏公子润在撤兵时还从楚国卷走了两百余万楚人,而不可思议的是,这些楚人并非是被胁迫,而是心甘情愿跟随那位魏公子润逃离本国。

    甚至于到如今,每年陆陆续续还有不少在本国活不下去的平民,带着家人投奔魏国的商水邑。

    这件事,简直就是天底下最大的笑话。

    “当年的战败,在于楚地平民的不拥护、不支持!”提高了几许声音,暘城君熊拓厉声喝道:“看看这次的魏国,同时面对韩、楚、秦、南宫、三川五方兵马的攻打,可国内魏人上下一心,有几人投降?有几人反叛?为何?为何同样遭到外敌的进攻,魏人与我楚地的平民,竟有这等的差别?”

    “……”殿内诸贵族公卿哑口无言,不得不说,此次战争中魏国平民的坚韧与顽强,亦使他们大吃一惊。

    “我曾与魏公子润聊过「国家」这个话题,他告诉我,国家,即为「以国为家」,只有千千万万人视自己的祖国为家,这才可称之为国家。……王视民如子,民视国如家,这样的国家,会很强大。”

    暘城君熊拓面无表情地说道。

    倘若赵弘润此刻在这里的话,他肯定会大呼冤枉,因为他从来没有对暘城君熊拓说过这样的话——他与暘城君熊拓本来就是潜在的敌人,怎么可能会将这种道理告诉暘城君熊拓?

    事实上,这些理念,皆是汝南君熊拓的理念,只不过暘城君熊拓套用在魏公子润身上罢了,一来时魏公子润在楚国的威慑力,不比已逝去的齐王吕僖相差多少;二来,楚东贵族对于汝南君熊灏的理念,有种发自心底的恐慌。

    “魏公子润,当真说过这样的话么?”宫廷中卿「公羊韫」吃惊地问道。

    话音刚落,殿内亦有其余公卿窃窃私语,仿佛是吃惊于魏公子润居然还有这等政见上的见地,毕竟在许多楚人的印象中,魏公子润的厉害应该在于他的武略。

    面对着这些质疑,暘城君熊拓淡淡说道:“如若我所料不差,他日姬润必定会成为魏国的君王,到时候,这就又是一个「齐王吕僖」!”

    听闻此言,不少公卿贵族面色微变:一个齐王吕僖,让楚国被齐国打压了二十几年,好不容易等到齐王吕僖过世了,倘若魏国那边再出现一个齐王吕僖,那他们楚国……

    渐渐地,宫廷中那些在诸公子之争中抱持中立的公卿们,开始重视暘城君熊拓的这些言论。

    看着这一幕,固陵君熊吾坐立不安,溧阳君熊盛亦是皱眉不语,因为他们发现,殿内这些公卿贵族,逐渐被暘城君熊拓的言论所吸引,竟无人再追究后者方才那等同于犯上作乱般的举动——对于这两位楚国公子而言,这可不是什么好现象。

    “……依我之见,对外,应当迅速向魏国承认战败、送上赔款,如此一来,魏国再无他日进攻我大楚的口实;而对内,当立刻推行汝南君熊灏大人的政令,笼络民心,只要民心向我,就算日后魏国仍旧连同齐鲁越三方进攻我大楚,我大楚亦有四千万国民,会像此次魏人抗击外敌那样,坚守国家……”说到这里,暘城君熊拓看了一眼某些面色难看的熊氏贵族,冷笑道:“究竟是死死攥着至高无上的权利,继续视国民于猪狗牲畜,等他日国民拥护魏军将你们绞杀,还是改变政令,宽容对待国民,让国人真正对我等心生忠诚,待他日拥护我等抗拒外敌……不妨可以仔细思量。”

    顿了顿,暘城君熊拓又说道:“如今魏国的强势已不可阻挡,要破此困局,我建议着眼于齐。……若破齐国,则鲁、越两方不再话下;若得齐地,我大楚仍可与魏国争雄。”

    听闻暘城君熊拓的话,殿内不少人亦暗暗点头。

    相对而言,暘城君熊拓的这番话倒是中肯,远没有方才那句「推行汝南君熊灏的政令」叫诸人吃惊。

    毕竟如今的魏国太过于强势了,纵使是楚国有些发怵,相比之下,齐国虽说即将平定诸公子内乱的局面,但因为遭受内乱,齐国的内耗十分厉害,倘若聚集力量击破齐国,则鲁、越两国不在话下。

    想到这里,便有许多人后悔于之前派遣寿陵君景舍进攻魏国,倘若那时这支军队打的是齐国,或许局面就不会是眼下这个样子。

    当日,暘城君熊拓凭着自己的口才,说动了一部分公卿贵族,尽管仍然有不少楚东熊氏贵族坚决反对,但依旧无法阻挡这位楚公子进入楚东权利中枢。

    迫于暘城君熊拓口称的「魏国威胁论」,楚王熊胥终于在得到一些贵族公卿支持的情况下,做出了两项决定:其一,推行汝南君熊灏的政令,提高平民社会地位,笼络民心;其二,将齐国作为楚国下阶段的攻略对象。

    在此之后,暘城君熊拓在楚东,地位等同于「储君」一般,让固陵君熊吾恨得直咬牙。

    至五月下旬起,楚国一方面派使臣前往魏国王都大梁,与魏国缔结停战和约,防止魏国的报复;一方面积极备战,准备今年末或者来年对齐国的战争。

    为了拖延魏国,暘城君熊拓还建议联系宋地的叛军首领宋云与窃取睢阳的桓虎,暗中给予支持,尽可能地拖延魏国收复宋地的时间。

    此时的楚国,已将原本的对外攻略对象从「魏国」变为「齐国」,以为齐国在失去齐王吕僖后会变得异常虚弱。

    然而,待等日后楚国与齐国真正交战,他们才会明白,齐国纵使失去了齐王吕僖这位明君,却还有后者的女婿、原魏国六皇子、左相姬昭。

    楚国那打算在吞并齐国与魏国争雄的策略,未见得能顺利施行。

    但不管怎么说,暘城君熊拓跻身楚东权利中枢,可视为直接促成了下一场『楚齐之战』,并且将鲁国、越国亦牵扯到了其中。

正文 第1305章:六月

    “熊拓,已然在楚东安稳立足了……”

    在听说了有关于暘城君熊拓的消息后,赵弘润将幕僚介子鸱唤到了书房。

    起初介子鸱并不理解赵弘润的顾虑,直到赵弘润原原本本将这件事告知介子鸱后,介子鸱这才意识到其中的问题所在。

    “……楚国诸公子中,唯独暘城君熊拓继承了汝南君熊灏的理念,此番熊拓入主楚东,必定会设法推行汝南君熊灏的政令,到时候,楚国会一扫此前积弱,变得空前强大……”说着这话时,赵弘润深皱着眉头,看得出来对此颇为忌惮。

    介子鸱闻言沉思了片刻,半响后感慨道:“殿下,您真不应该养虎为患……既然当初就已察觉到暘城君熊拓的威胁,您就应该除之以决后患。”

    尽管介子鸱乃是楚人,但既然已投奔魏国,效忠肃王赵弘润,他自然要为主公分忧,为魏国考虑。

    听闻此言,赵弘润苦笑一声,随即瞥了一眼屋外。

    在屋外,府上的下人们仍在为数月后的婚娶之事忙碌着。

    “莫非是因为芈姜夫人?”介子鸱面露恍然之色。

    赵弘润摇了摇头,说道:“那只是其一,更主要的……是我没想到熊拓这么快就有实力入主楚东。”

    的确,正所谓计划赶不上变化,想当初赵弘润有意扶持暘城君熊拓,让其与固陵君熊吾以及溧阳君熊盛争位,本来也并非真心实意,无非就是要挑起楚国诸公子的内乱。

    可没想到,此番寿陵君景舍百万大军战败于魏国雍丘,让暘城君熊拓看到了楚东的虚弱,当机立断地率军前往楚东夺权。

    对此,赵弘润是鞭长莫及。

    他只算到暘城君熊拓的实力短时间内无法出入楚东,却没料到楚东会因为寿陵君景舍战败一事而变得空前虚弱。

    看着赵弘润一脸唏嘘的模样,介子鸱在略一沉思后,宽慰道:“殿下且放心,我观熊拓,暂时也就是在楚东夺取了一些权力,并不意味着他能接掌王位。……溧阳君熊盛暂且不说,固陵君熊吾的生母乃是楚王后,背靠「季连氏」,想来不会轻易让熊拓占得王位……”

    “但愿吧。”

    赵弘润微微点了点头。

    见此,介子鸱笑着说道:“殿下何不设法联络一下熊吾或者熊盛?”

    赵弘润闻言笑道:“那就是把熊吾与熊盛当傻子耍了。……不会成功的。”

    他知道介子鸱是什么意思,无非就是改变扶持的对象,但赵弘润觉得,这样就太明显了:原本鼎力扶持暘城君熊拓,还可以用芈姜的关系作为借口,可如今突然间改变支持对象,相信傻子都看得出来他这是故意在搅和那几位楚公子的王位之争。

    别说溧阳君熊盛这位素有贤名的楚公子,哪怕是固陵君熊吾,恐怕也能猜到他赵弘润的意图。

    “猜到又如何?难道熊吾与熊盛会甘愿将王位拱手让给熊拓?”介子鸱一针见血地说道。

    赵弘润闻言仔细思忖了片刻,不可否认,介子鸱的话的确有几分道理,但转念又一想,他又觉得这件事不太靠谱。

    倘若到时候看穿了他目的的熊吾或者熊盛,对他狮子大开口,索要诸多军备、钱粮呢?到时候他给是不给?

    再者,为了搅和楚国的诸公子争位,他一改之前支持熊拓的决定,改去支持熊吾与熊盛,倘若后者成事倒还不算亏,万一后两者不能成事,他非但恶了暘城君熊拓,可能还会影响到他与芈姜的关系。

    这就太亏了。

    想到这里,赵弘润摇摇头说道:“算了,阴谋诡计终归是旁门左道,就算楚国因为暘城君熊拓而变得强盛,但只要我大魏比他更为强大,楚国就不足为惧!”

    “殿下英明!”介子鸱拱手赞道。

    恭维了两句后,介子鸱又提到了关于楚国使节的事:“此番楚国派来使臣,主动献纳战争赔款,这还真有些出人意料……”

    赵弘润端起茶盏喝了一口,淡淡说道:“也没什么意外的,无非就是怕我大魏起兵报复罢了。”

    说着这话时,他的眼眸不经意地闪了几下。

    正如暘城君熊拓所猜测的那样,若非这次战争让魏国陷入了钱粮窘迫的尴尬,事实上赵弘润是有意率军反攻楚国的——百万楚军杀到魏国领土,邸阳君熊商麾下的军队在魏国的国土上杀烧抢掠,并不是说楚国吃了败仗,这笔仇恨就这么算了。

    赵弘润并无倾向出兵宋郡,一来是宋郡太弱了,让他提不起劲;二来,宋郡并不算是真正的敌人。

    要打,就要打楚国!

    最好再从楚国拐带个几百万人口回来。

    打赢了战争,抢掠楚国贵族的财富,收取楚国战后给予的战争赔款,除此之外还能拐带几百万楚民心甘心愿地投奔魏国——纵观中原各国,哪个国家能有楚国这么‘大方’?

    因此,见朝廷迟迟不向楚国投递谴责以及索赔的国书,赵弘润是支持的:等他魏国缓过这一阵,头一个就打楚国这丫的!

    没想到的是,楚国居然如此‘识趣’,主动派来使臣投递国书承认战败,愿意向他魏国献纳战争赔款,这还真让赵弘润感觉有些遗憾。

    毕竟敲竹杠敲地再狠,也没有直接将人家的家底都抄了来得多。

    但问题是此番楚国都主动承认战败了,魏国再要是不依不饶,这就显得有些过头了。

    而此时,介子鸱亦捧着茶杯,皱眉说道:“楚国主动投递国书承认战败,这就意味着,楚国短时间内不想再与我大魏交恶,看来,楚国是打算向齐国动手了……”

    赵弘润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

    想当年齐王吕僖还在世时,楚国是万万不敢主动对齐国开战的,因此,楚国将他魏国视为对外扩张的目标,而如今,魏国强势崛起,让楚国不敢争锋,而齐国却失去了齐王吕僖这位明君,随后又陷入诸公子争位的内乱,难免会遭到楚国的觊觎。

    之所以楚国不攻打鲁国或者越国,那是因为在中原的东部,曾经的「齐鲁宋三国联盟」已被「齐鲁越三国联盟」所取代,齐国仍然是这个联盟的盟主,且仍旧是其中最强大的一个。

    倘若楚国率先对鲁国或者越国动手,那么,待等齐国缓过来之后,楚国先前取得的优势可能都会一一吐出去,既然如此,索性就先打齐国,只要将齐国打趴下,鲁国与越国,就没有什么威胁了。

    更要紧的是,倘若楚国在今年或者来年上半年对齐国动手,魏国这边在解决掉宋郡的问题前,可能还无法出兵帮助齐国,顶多就是陈兵于魏国与楚西的边界,这对于楚国来说不痛不痒——贫穷落后的楚西就算遭到魏国入侵,又能怎样?楚国的财富有七成都集中在楚东。

    “唉。”

    对于这个局势,赵弘润也一筹莫展,只能期待远在齐国的六哥姬昭尽快平定国内的内乱,抵挡住来自楚国的威胁,毕竟就算魏国与齐国存在着某些情义,也不会不计利害地全力支援齐国,除非有迹象表明齐国或将被楚国吞并。

    所以说,齐国的事,还得由齐国人自己来解决。

    几日后,楚国的使节与魏国朝廷礼部谈妥的停战和约,以献纳战争赔款的方式,将两国「敌对」立场改成「中立」,说到底就是花钱买断了魏国一个出兵楚国的「理由」而已。

    在这个需要正当理由才能名正言顺对他国开战的年代,楚国虽然损失了诸多的钱财,但总得来说还是值得的。

    否则,待来年赵弘润率兵往楚国走上一遭,损失恐怕就不止这个数了——对于赔款的数额,赵弘润派宗卫高括前往礼部打探过,还真是一个无论让他还是让朝廷都无法拒绝的数额。

    对此,赵弘润暗暗嘀咕:暘城君熊拓还真是懂得慷他人之慨。

    不用问,楚国的这笔战争赔款,肯定是楚东的贵族们来凑,暘城君熊拓借此一方面削弱了楚东贵族的财力,一方面又与魏国达成了停战协议,以此增强了名声,这笔买卖还真是赚。

    遗憾的是,这笔战争赔款虽然价值不菲,但大多都是些黄金、白银、珍珠、铜矿、青铜器、玉石、翡翠等死物,对于目前正等着米粮下锅的魏国来说,并不能解燃眉之急,顶多就是暂时堆放在国库内,等到日后国内的市集恢复原本的兴旺后,才能陆陆续续流向市面,创造利润。

    六月中旬,继楚国的使臣刚刚离开魏国王都大梁后,大梁又迎来了韩国的使臣。

    对此,赵弘润感到很纳闷,因为韩国与魏国的停战协议,早在一个月前就已经签署完毕,怎么韩国又派了使臣过来?

    派人一打听,赵弘润这才得知,原来这批韩国使臣的来意,是因为将一位韩国公主送至大梁,据说这位韩国公主还是韩王然的堂妹,「饶阳侯韩邙」的小女儿,年仅十五,生得花容月貌,在韩国素有美名。

    听说这个消息后,宗卫穆青笑着打趣赵弘润道:“殿下,莫非韩国也有意与你联姻?哈哈,这就有三位公主了。”

    然而听到穆青的话,赵弘润却面色微变。

    要知道,此时韩国早已得知他赵弘润与秦国公主赢璎以及楚汝南君熊灏之女芈姜二女的婚事,断然不会没脸没皮再送一位公主来联姻——纵使是战败国,韩国也是要脸面的。

    就拿秦国来说,若非秦少君的身份尴尬,秦国岂会允许本国公主给赵弘润做小?

    那么事情就很明显了。

    在魏国,如今就只剩下一位尚未婚娶的皇子。

    也就是他的弟弟,桓王赵弘宣。

正文 第1306章:六月(二)

    当日,赵弘润带着雀儿与宗卫长卫骄,乘坐马车径直来到了弟弟桓王赵弘宣的府邸,在叩开府门后,直接闯入了府邸。

    此时,桓王赵弘宣与幕僚兼北一军参军将领周昪,以及几名宗卫,正在书房内对照着一份北一军的「伤亡名册」,筹拟抚恤伤兵的章程,毕竟这次北一军虽然通过一场「雍丘之战」打响了名气,但伤亡人数着实严峻,堪称是这场战争中伤亡人数最多的几支军队之一。

    因此,对于阵亡士卒家属的安顿,对于伤残士卒的安顿,这都需要桓王赵弘宣与其心腹仔细斟酌商量——毕竟北一军是桓王党的家底,目前唯一的家底。

    而就在赵弘宣与周昪以及几名宗卫商议此事时,忽然看到兄长肃王赵弘润带着雀儿与宗卫长卫骄闯入府内,径直来到他的书房,赵弘宣不禁为之困惑。

    “哥,你不是在王府筹备婚娶之事么?怎么有闲情跑到我这儿来?”赵弘宣笑吟吟地迎了上来:“不会是想偷懒吧?”

    看着弟弟一如平日的表情,赵弘润思忖了一下,说道:“我听说今日城内的驿馆,入住了一位来自韩国的公主……”

    听闻此言,赵弘宣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在看了一眼兄长一本正经的表情后,强打笑容说道:“哥,可曾派人打探过?据说此女长得颇为美貌……”

    赵弘润深深看了一眼弟弟,沉声说道:“周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