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魏宫廷-第7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然而,雁门军似乎看穿了秦魏联军分兵的意图,抢在武信侯公孙起等人面前回援了临县,在此地巩固了防御设施,再次成功地阻止了秦魏联军前进的步伐。

    “要进入雁门郡,就只有穿过娄烦关么?”

    武信侯公孙起转头询问手捧行军图的临洮君魏忌,后者皱着眉头看了半响地图,随即抬手指着远方临县东北侧的那片群山,说道:“这片山脉,叫做「吕梁山」,东西两侧群山中,有一条山间谷道,由此地蜿蜒崎岖通往马邑,娄烦关就建立在那些群山之中……不太好攻。”

    武信侯公孙起等人闻言不由地沉思起来。

    而就在这时,韩将李睦率领着万余雁门骑兵从南边抵达了临县。

    远远瞧见河对岸大量的雁门骑兵,武信侯公孙起多瞧了两眼,却根本未曾想到,比他们还要晚几个时辰抵达临县的这支雁门骑兵,其实已经重创了张瑭军。

    临洮君魏忌也瞧了几眼河对岸的雁门骑兵,不过旋即便将目光再次投向手中的地图,沉声说道:“还有一条路,就是继续往北,在接近「云中」的地方,有一座「偏关」,若是能攻克偏关,却也能依此路进入雁门郡境内。……行军图上就只有这两条路。”

    听闻此言,武信侯公孙起愣了愣,接过临洮君魏忌手中的地图仔细瞅了瞅,随即又抬头看了眼远处的「临县」,在反复几次之后,他皱着眉头心下暗暗嘀咕。

    本来他还在纳闷,李睦既然有雄关「娄烦关」可以阻挡他们秦魏联军,为何偏偏还要派重兵驻守临县这座小城,在这座小城巩固防御。

    可在对比过此地的地貌与手中的行军图后,他终于明白了:驻军临县,是李睦为了防止秦魏联军偷袭北方的「偏关」。

    因为娄烦关就建立在吕梁山的山间谷道中,它只有一条路,便是通往雁门郡的马邑(朔县),且谷道蜿蜒崎岖,不好行走;反观吕梁山的西侧,却是一片比较平坦的临河平原,若无临县这颗钉子,秦魏联军完全可以继续往北攻打偏关,到那时,身在娄烦关的李睦,几乎是赶不及支援偏关的。

    因此,尽管临县只是一座小县城,但李睦仍旧在这里部署了重兵,一方面可以作为娄烦关的第一道防线,另一方面,也能对秦魏联军起到威胁作用:倘若秦魏联军仍一意孤行企图攻打偏关,那么,就要考虑到韩军很有可能在这一带截断其后路的可能性。

    想到这里,武信侯公孙起心中暗暗说道:这个李睦,战略眼光甚是独到,不愧是连魏公子润都未能战胜的对手。

    『……那么,该如何击败对方呢?』

    眯了眯眼睛,武信侯公孙起心中暗暗思考着。

    可能在秦魏联军的诸将当中,唯有武信侯公孙起没有被韩将李睦那「未尝一败」的骇人战绩所震惊、也丝毫没有兴趣取代李睦去摘取那中原第一擅战名将的荣誉,因为他本身,亦是至今未尝一败——‘败’给魏公子润的那场并不能算是战败,因为魏公子润当时选择了偷袭秦国本土,并没有真正意义上击败公孙起,甚至于,反而被公孙起堵得心烦意乱,因此最终才选择了破釜沉舟的战术。

    从地利判断,武信侯公孙起本能地不想进攻娄烦关,因为从行军图上看,娄烦关前有「娄烦径」这条狭长的山间谷道,保守估计最起码有两百里左右,无论是着眼于兵法还是着眼于经验,似这种狭长地形,那是最最容易出事的。

    可若是选择攻打「偏关」的话,那就得先拔除「临县」这颗钉子,将这些韩军驱赶到娄烦径内。

    此后,秦魏联军可以派一支军队驻守在此,堵死娄烦径的出口,到那时候,秦魏联军就能高枕无忧地北上进攻偏关。

    想到这里,武信侯公孙起暗自做出了决定:先拿下临县!

    当日返回军营后,武信侯公孙起便在帅帐中向诸将讲述了他的战略意图,在经过他缜密严谨的分析后,临洮君魏忌、韶虎、王龁、王陵等将军,皆同意了他了观念。

    而也就在这时,诸将收到了「韩将李睦偷袭张瑭军于高狼,致使张瑭军惨败」的消息。

    不得不说,在得知这个消息后,包括武信侯公孙起在内,帐内诸将是面面相觑,因为他们非但也没有料到李睦居然会在皋狼设下伏兵,甚至于,连李睦那支亲率军队的行踪都没能掌握,始终误以为李睦已早早率军撤退到了这边。

    此时,武信侯公孙起的面色稍稍变得有些难看了,因为这样一来,他们秦魏联军就算是连续吃了三场败仗了,虽然说这场战败与他公孙起并没有什么直接关系,但作为秦魏联军目前推举出来的主帅,他对这三场败仗责无旁贷。

    八月初六,武信侯公孙起亲率大军攻打临县。

    确切地说,这场仗的主角并非是担任先锋的步卒,而是秦魏联军与雁门军两者当中的弩手。

    在这场战事中,秦魏联军与雁门军隔河对射,由于陵水的宽度远远不及大河,因此这次,秦魏联军的弩兵,首次真正意义上对李睦麾下的雁门军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只见两军那密集的箭雨,仿佛乌云般笼罩陵水两岸,无论是秦魏联军的将领,亦或是雁门军的韩将,皆不敢在这种情况下冒头。

    不过最终,当日的战事还是以平局收场。

    对于这个战况,武信侯公孙起还是比较满意的,因为在这场仗中,他们秦国的军队总算是展现除了应有的实力,虽然对面的雁门军确实很顽强,但他毫不担心,毕竟他秦魏联军一方有三十万兵马,而对面的李睦却只有十万军队、且还要兼顾雁门郡的防守,在这种情况下,他公孙起完全耗得起,然而李睦却耗不起。

    当日以平局收场后,李睦亦皱着眉头思考着这个问题。

    正如武信侯公孙起所判断的那样,李睦之所以派重兵驻守临县,就是为了能更好地援护北方的偏关,可没想到的,秦魏联军的主帅,似乎是看穿了他的这个意图,逼着他在临县地域决战,这让李睦感到十分苦恼。

    因为他也明白,在正面战场上,他麾下十万军队几乎不可能战胜对面的秦魏联军,哪怕对方在魏将司马安、秦将王戬、张瑭等人分走了近七八万军队后,只剩下二十余万,亦不见得是他麾下十万雁门军可以正面交锋的对手。

    要战胜秦魏联军,只能用出奇制胜的手段,就像前几日他偷袭秦将张瑭时那样。

    最终,在经过深思熟虑后,李睦毅然放弃了临县,将临县的驻守兵马撤入了娄烦径。

    当得知此事后,武信侯公孙起颇为惊讶,他原以为李睦还要再等几场战事后,才会选择撤出临县,却没想到,李睦居然撤地这么果断。

    『这个李睦,必须铲除!』

    在暗自决定下来之后,武信侯公孙起请魏国的临洮君魏忌北上进攻「偏关」,而他自己则在临县一带设圈套企图诱杀李睦——在他看来,若发觉他秦魏联军有北上进攻偏关的意图,李睦很有可能会再次兵出娄烦径,设法截断他们的粮道,从后勤方面打击他们。

    然而,足足等了四五日,都不见李睦率军出娄烦径,对此武信侯公孙起心中也是暗暗嘀咕:这个李睦,未免太沉得住气了吧?

    就这样,刨除掉率军北上进攻偏关的临洮君魏忌、韶虎等人所率领的魏军外,秦军在娄烦径与韩将李睦率领的雁门军,陷入了僵持的局面。

    大约九月初前后,西河战区这边的战报,陆陆续续送递魏国王都大梁,再由大梁的青鸦众,送到了魏国太子赵润的手中。

    当得知「西河战区」的战况后,尤其是秦魏联军目前「一平三负」的战绩后,纵使赵弘润也有些愕然。

    他根本没有想到,集武信侯公孙起、长信侯王戬、阳泉君赢镹、临洮君魏忌,以及司马安、韶虎、王陵、王龁、张瑭等诸多悍将的秦魏联军,面对一个李睦,居然在兵力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打出了「一平三负」的糟糕战绩。

    『这个李睦……确实难缠。』

    暗自点了点头,赵弘润不禁有些佩服李睦,在如此劣势的情况下,居然还能隐隐占据上风。

    当然,话虽这么说,但他并不担心「西河战区」,他觉得,秦魏联军前期的失利,大概是秦魏联军的诸将不了解李睦所致,而随着战争的继续,李睦的能力就会逐渐被诸将压制。

    想到这里,赵弘润便将战报放下,走到窗口,负背双手看着窗外的景色。

    他还在等待。

    既是等待南梁王赵元佐按照计划,将韩国邯郸方向的劲旅,比如上谷军、北燕军、渔阳军等等,将其诱入河内郡腹地,使韩国后防空虚,方便他日后率领奇兵偷袭韩国本土。

    除此之外,他还在等待楚国的军队,等待后者来接盘齐鲁两国的军队。

    总的来说,目前整个中原的战局,还在他的预料之中。

正文 第70章:楚国战略大概【二合一】

    当「河西战区」的战报送到魏国太子赵弘润手中时,楚国那边的出兵情况,亦以书面形式,由分布在齐楚边界的青鸦众,送到了后者手中。

    作为「魏秦楚卫四国同盟」的一员,楚国的出兵分为两个大方向,其一是「泗水郡」方向,其二是「吴越之地」,也就是越国。

    七月末,在楚国对外宣布站边魏国,对韩、齐、鲁、宋、越五国宣战之后,楚公子暘城君熊拓便下令驻守「昭关」的守将上将「项娈」,命其出征越国。

    刨除「伪宋」这个在「韩齐鲁越宋五国联合」中纯粹充数的国家以外,就属越国的整体实力最弱,虽然吴越之地的军民的确悍勇,但奈何复国未久的越国国力基础太差,当年「四国伐楚战役」时,有正面战场的齐鲁联军与魏公子润率领的魏军牵制楚国的主力,这才使得吴越之地的东瓯军大将吴起能够顺利攻入楚国腹地——虽然最终还是被楚国当时的三天柱、西陵君屈平率军挡住,并未与齐鲁魏三国军队在楚国王都寿郢城下会师。

    然而这次,魏国与楚国成为了盟国,且齐国的军队有一半被魏公子润牵制在宋鲁之地,余下的一半军队顶多只能固守本土,根本无力支援越国,这使得楚国在出兵攻打越国时,毫无顾虑。

    八月初一,楚将项娈于昭关起兵二十万,攻打「邸阳郡」的失地「越章」,在仅仅只持续了两日的攻城战后,「越章县」被项娈攻破。

    此后,楚将项娈兵分两路,一边令副将、族人「项续」率领八万军队挥军东北,攻打「朱方」、「云阳」、「曲阿」等地,而他自己,则率领大军进兵「爰(yuan)陵」,继而进逼「鄣地」。

    不过话说回来,虽然越国是「五国联合」中刨除伪宋外最弱的一个,但肩负出兵越国重担的项娈,心中并不轻松。

    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越国的东瓯军,作战方式与宋国的北亳军有几分相似,他们在无力正面抗拒敌军的情况下,会选择游击战术,而吴越之地相比较中原极为落后,虽然不能说是穷山恶水,但当地多的是人迹罕至的深山密林,在这种恶劣的地形下与越国作战,说实话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至少,项娈就十分希望跟兄长项末换一换,被调到「泗水战区」,而不是在这边。

    因为越地战区这边的战事,甚至根本不能被称之为战争,若硬要描绘一番,无非就是两国的军队在这片深山密林中躲猫猫,一方搜查围剿、一方潜藏反击,仅此而已,几乎没有什么像中原地域那边的大规模战事。

    可尽管没有像中原地域那边的大规模战事,但论凶险,这里却丝毫不亚于中原战场。

    相比较越国的东瓯军,楚军的兵将,其实更忌惮他们蔑称为「越夷」的当地土著。

    越夷,是生活在吴越之地更南边的蛮族人,在文化方面可能仍停留在刀耕火种的阶段,在曾几何时,这些当地土著是越人的敌人,但由于彼此有了楚国这个共同的敌人,越人的首领,也就是如今的越王少康,他说服了南边的蛮夷站在了越人这边,共同抗击楚国。

    与中原国家的战斗方式不同,越夷擅长在深山密林中猎杀他们的敌人,他们大多三三两两出动,采用吹箭、短弩等物作为武器,且箭矢上皆喂有从毒草中采集的毒汁,往往一支微不足道的箭矢,就能令楚兵全身麻痹、中毒而亡。

    当初楚国几次想征剿吴越之地,但几乎次次草草收场,就是因为攻打此地的回报,远远无法弥补出兵的消耗。

    要知道,越人甚至比楚国的平民还要贫穷,更别说那帮被他们蔑称为越夷的当地土著,几乎没有什么看得上眼的财富,在这种情况下,楚国攻打吴越之地有什么回报?没有回报!

    可近几年的情况不同,越人的首领少康不满足于在深山密林里称王,他非但复辟了越国,并且跟楚国至少三十年的仇敌齐国结成了同盟,严重威胁到了楚国对这片土地的所有权。

    就像魏国对待宋郡的态度一样,楚国亦将吴越之地视为自己的禁脔——不可否认这片土地的确很落后,但我的就是我的,哪怕烂在那里也是我的。

    因此,齐国支持越国复国的这件事,事实上楚国是非常抵触的,只不过当初齐国联鲁联魏,声势浩大,楚国不敢造次罢了。

    如今,魏楚结盟,这正是覆灭越国,重新制定楚国东边国界的机会。

    楚国不求诛灭吴越之地的人,只求攻破他们所认为的「伪越」。

    而在楚将项娈出兵吴越之地的同时,在八月初三,在楚国的正面战场,楚公子暘城君熊拓亲自担任主帅,任命新任三天柱之一的上将「项末」、以及继承了「寿陵君」爵位的景舍之子「景云」二人担任副将,并带来其余楚国将领项燕、新阳君项培,以及季琮、申屠亢、侯榆、司败长河、屠燊、公羊简、边仓轲、周隗、牟泺、乜鱼、俞骥、吴康等几十名将军,携「正阳军」、「新阳军」、「虎方军」、「西阳军」等十几支重新组建的楚东军队,攻打「泗水郡」。

    此番出兵,楚军的总兵力超过五十万,号称百万,可谓是气势汹汹。

    泗水郡,起初乃是楚国的领土,直到齐王吕僖号召盟国,发动「齐鲁魏越四国伐楚战役」之后,泗水郡被齐鲁魏三国联军攻克,像境内的「相城」、「房钟」、「铚县」、「濉溪」等等,包括「符离塞」,皆宣告失陷,甚至到最后,就连楚国的王都寿郢都被联军攻陷。

    而在楚公子暘城君熊拓入主楚东前后,楚国夺回了王都寿郢,当时驻守寿郢的齐将田耽,见楚人来势汹汹,而他齐国内部当时又还未平定诸公子的内乱,因此变相地将寿郢还给了楚人,退守符离塞。

    而如今,楚公子暘城君熊拓打着「收复失地、问罪齐国」的口号,率领几十万大军出征泗水,逼近符离塞,当这个消息传到齐国王都临淄时,临淄亦是大为震动。

    八月初五,齐王吕白将左相赵昭、右相田讳,以及鲍叔、管重、连谌等士卿请到宫殿,与他们商议此事。

    其实在齐王吕白上位后没过多久,齐国就采取了尝试与楚国修好的外交策略。

    这是上卿高傒的建议。

    上卿高傒认为,他齐国在先后经历「先王吕僖过世」、以及「诸公子之乱」后,在中原东部的声势与威望已大受影响,而魏国却趁着「五方伐魏战役」的惊人胜利,声势日益高涨,长此以往,魏国必将威胁到齐国在中原的地位,因此在高傒看来,齐国眼下最大的威胁,反而不是那边的楚国,而是西边的魏国。

    倘若说这起初只是上卿高傒的一个判断,当时还未施行,那么,待等魏公子赵润处死齐国使臣田鹄后,上卿高傒就毅然提出了「打压魏国、修好楚国」的外交策略,并在派出「琅琊军」、「东海军」驻军宋地的前后,亦向楚国派出了使臣,希望能与楚国化解干戈。

    也正是这个原因,楚公子暘城君熊拓起初打算在这场旷世之战中袖手旁观,任凭其余中原各国打得你死我活,而他楚国则趁此机会努力发展国力。

    只是暘城君熊拓当时也没想到,他会被他堂妹夫、魏国公子赵润托魏使唐沮转达的几句话所说动。

    见宫廷内气氛凝重,右相田耽率先开口打破了沉寂:“楚国这次支持魏国,其实倒也并不意外,毕竟楚人对我大齐怀恨已久。虽然楚国跟魏国也有些许龌蹉,但说到底,不过是暘城君熊拓与魏国的龌蹉,可如今,魏公子赵润迎娶了暘城君熊拓的妹妹芈姜为妻,并奉此女为储妃,凭借着这门联姻之情,楚国也会站在魏国那边。”

    听闻此言,管重、鲍叔等人亦露出了无可奈何的神色。

    虽说他们齐国近段时日有意与楚国修好,可再修缮关系,也抵不过魏公子赵润迎娶了暘城君熊拓的妹妹芈姜,人家可是重量级的联姻,待等魏公子润日后成为魏王之后,楚女芈姜就是王妃,芈姜所生之子赵卫就是魏国的王储,得叫暘城君熊拓这位日后的楚王一声舅舅——似这种亲份上的关系,还怎么拉拢楚国?

    更要紧的是,暘城君熊拓在入主楚东之后,推行的是其叔父「汝南君熊灏」生前建议的政令,总得来说就是调理楚国内部的阶级矛盾、发展基本国力,这意味着楚国在未来最起码二十年内将着眼于内部,不会去奢求中原霸主的地位。

    因为,楚国与魏国是不存在矛盾的。

    当然,这也是齐国想楚国的原因——暘城君熊拓掌权的楚国,与齐国也没有太大的冲突。

    因此总的来说,楚国是这场旷世之战中本可以置身事外的一个国家,但是,楚国却毅然支持魏国,不得不说,魏太子妃芈姜的存在,在这件事中起到了不少推动作用。

    而对此,齐国毫无办法,毕竟亲疏有别嘛,任凭他们对暘城君熊拓说得再多,也不及人家魏太子妃芈姜几句话来得有用。

    在沉默了片刻后,左相赵昭沉声说道:“不管怎么,楚国如今已亮明旗帜支持魏国,那么,我大齐眼下应该考虑的,是如何抵御楚国的军队……”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有意无意地看了一眼右相田讳。

    田耽与赵昭乃是近十年的挚友,自然明白后者那一记眼神的用意,遂附和着开口道:“左相大人所言极是,田某以为,大王当尽快将田耽调回符离塞,只有田耽,才能抵挡楚国的百万大军。”

    『此时将田耽调回符离塞?』

    士卿管重愣了一下,心下着实有些不解。

    要知道在他看来,目前统帅商水军鄢陵军驻扎在「宁阳」的魏公子润,此人的威胁,丝毫不比楚国的军队来的小,为何左相赵昭与右相田讳,却好似主张要将田耽调回符离塞,那魏公子润怎么办?

    管重可不认为上卿高傒挡得住那位魏公子润。

    不过在细细一想后,管重便明白了。

    在他看来,虽然不知出于什么原因,魏公子润在驻军宁阳之后,始终维持着与田耽的僵持,两者至今为止尚未爆发恶战,哪怕田耽几次逼战,魏公子润都没有行动。

    说实话,如此消极怠战的统兵方式,根本不像是魏公子润的性格,要知道,魏公子润在近十年的南征北战中,那可是崇尚进攻的统帅,用兵方式与他的性格一样强势。

    由此可见,魏公子润心中肯定是有什么别的图谋,至少他丝毫未曾考虑与他齐国的军队交战——很有可能是想偷袭韩国,管重个人是这么认为的。

    倘若魏公子润果真无意与他齐国交战,其目标只是为了韩国,那么,将田耽以及其麾下的军队调往符离塞,也算是为他齐国变相地留下一条退路。

    尤其是眼下,楚国大举进攻泗水郡,这是极好的机会,让他齐国可以从宁阳退兵派往符离塞,却又不至于被世人认为是他们齐人畏惧魏公子润。

    至于他齐国的军队从宁阳撤兵后,魏公子润是否会趁机攻打鲁国,管重毫不怀疑:倘若魏公子润果真要打鲁国,在其偷袭宁阳得手之后,有的是机会攻陷鲁国的王都曲阜。

    依魏公子润带兵打仗的能力,以及商水军、鄢陵军这两支魏国劲旅的实力,若是前者果真要打鲁国,在他齐国的即墨军火速支援曲阜前,曲阜早就被魏军攻陷了。

    可魏公子润那样做了么?

    没有!

    并且,期间哪怕有任何一名魏卒踏足鲁国境内么?

    没有!

    由此可见,魏公子润根本未曾想过攻打鲁国。

    至于复辟于滕城的宋国,管重完全没去考虑:管他死活!

    想到这里,管重微微点头,正准备出声符合右相田讳,却忽然听士卿连谌冷笑着说道:“唯田耽能抵挡楚国的军队?右相大人这话,恕连某不敢苟同。其他人暂且不论,单单「临淄田氏」,便是人才济济,无论是田骜老大人,还是田武大人,在下认为,皆足以任帅阻挡楚国的军队,未见得一定要将田耽大人调回符离塞。……难道右相大人觉得,魏公子润的威胁尚不如楚国的军队么?”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