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数据三国(天书)-第2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上仙界了。见惯了南烨种种技能手段,麾下将官早就把南烨当成了天神下凡,一点都不为此感到奇怪。
看过南烨这幅世界地图,众人有些明白南烨国师为何不将中原诸侯放在眼中了,那是因为南烨国师心中的天地太大了。一群武将在看过这副地图之后不由摩拳擦掌,指指点点,都想要开疆扩土,让地图上大汉的疆域更加广阔。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就在众武将还在对着地图议论不休时,戏志才已经拿起了桌上一张书稿吟诵起来。
郭嘉听到这诗便是眼前一亮,拿起另外一页念道:“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念罢之后郭嘉赞叹道:“国师所作诗文令人敬服!”
二人这一吟诗,众人便将注意力从地图转移到了这满地的书稿。赵云随手拿起一本翻看,发现上面不诗词而是许多数字,他一眼便看出这是一本关于数学的书籍。数学这一学科在交州已经十分普及,南烨所建的学校中,数学已经成了必修课,赵云自然可以看懂一些。不过杨雄拿起一本《化学》来,就完全不知所云了。
众人惊讶的发现,这满地的书籍竟然天文、地理无所不包,更有许多著作如同天书一般,根本没人能看懂。此时众人看向南烨的眼神完全变了,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敬佩。假如说知识是一种力量的话,那此时的南烨在众人眼中就是力大无穷。
蔡琰、貂蝉二女立在南烨身后见众将折服,心中喜滋滋的。南烨这些年书法水平虽小有提高可还是不如蔡琰。所以这些书籍只有一半是南烨所书,其他的都是几个妻妾轮流代笔,南烨口述所成。几个妻妾在著书的同时也被南烨的博学多才所折服,对于能拥有这样一位夫君感到幸福无比。
一群文武被书中的内容所吸引,直到天黑才告辞离去。自此再也无人过问南烨著书之事了。而南烨写出这些书来自然是为了让人看的,每抄一本便交给蔡邕印刷成册。这些书籍一部分用作教材送到学校,一部分内容登上报纸作为知识普及,还有一部分是机密文件,被南烨妥善保存,只有心腹才能观看。
南烨所作的诗词歌赋、小说散文在报纸上一经刊登便震惊天下。这些文章雅俗共赏,不论是文人墨客还是寻常百姓都对报纸上南烨的文章津津乐道,一时间洛阳纸贵,报纸供不应求。
如今的报纸可不止在交州一地贩卖,南烨治下州郡都有报纸发行。虽然报纸还没卖到孙、曹、刘三家的地盘,可是三家在交州都有细作,得到报纸并不困难。南烨的大作很快摆上了刘备、孙权、曹丕的案头,这三人同样对南烨的才学赞叹不已。诸葛亮、司马懿、周瑜三人看到这些报纸则是皱紧了眉头,因为南烨的影响力越大,对他们来说就越是不利。
孙、曹、刘三家也不是没想过模仿南烨发行报纸控制舆论,可是却没有这个技术能力。不论是造纸术还是印刷术,交州的技术都遥遥领先,不是谁想模仿都能随便模仿的。
南烨埋头写书的日子过得很快,数年时光转瞬即逝。在这几年间,南烨治下和平发展,新得的州郡从混乱到稳定再到高速发展,百姓的生活日新月异。这难得的安稳生活对于乱世中的百姓来说极其珍贵,他们通过支持南烨的每一个政令,来感谢南烨国师给他们带来的和平生活。
孙、曹、刘三家不敢与民心所向的南烨开战,相互之间却有不少争端。孙、刘两家几次联合进攻曹丕,有时是两家合力进攻许昌,有时是两家分兵进攻并州与青州,不过由于他们各自保存实力并不齐心,所以每次出兵都徒劳无功。曹丕对两家也进行了反击,可是同样没捞到什么便宜。
曹丕经过这些年的成长也逐渐成熟起来,将权利收回手中。虽然对孙、刘两家作战没有成果,可是曹丕在辽东战场上却大获全胜,斩杀了公孙度,占领了辽东全境。在这一战中司马懿崭露头角,得到了曹丕的信任和重用。
大权在握的曹丕得了辽东,又见南烨多年兵马未动,孙、刘两家奈何不了自己,野心便逐渐膨胀起来,有了称帝之心。遂命中郎将李伏、太史丞许芝炮制出许多祥瑞,为称帝造势。
一时间幽州凤凰来仪,兖州麒麟出现,黄龙现于邺城等等消息满天飞。朝臣纷纷议论种种祥瑞,乃魏当代汉之兆。
献帝刘协在宫中听到消息不由与伏皇后抱头痛哭。想当初曹操在时都没有篡汉之心,大面上对刘协也还说得过去,想不到曹丕却有篡逆之意。
伏皇后哭了一阵对刘协道:“妾父伏完常有报国之心,今当修书一封,密与家父图之”
刘协犹豫道:“昔日董承行事不密,反遭大祸。今若再次泄漏,朕与你皆休矣!”
伏皇后道:“曹丕已有篡逆之心,陛下若不谋之,日后再无机会。何况我等旦夕如坐针毡,如此为人不如早亡!妾看宦官内忠义可托者莫如穆顺,当令其寄书与家父商议大事。”
刘协一想也对,若等曹丕篡位,自己肯定没有好下场。于是便召穆顺入宫。待见了穆顺,刘协退去左右近侍大哭道:“曹丕谎称各地祥瑞现世,早晚必行篡逆之事。朕欲令后父伏完密图此贼,而左右之人皆是其心腹,无可托之人。今欲令你将皇后密书寄与伏完。望你心怀忠义,不负朕所托。”
穆顺闻言泪下道:“微臣感陛下大恩,当以死相报!这便起行。”
伏皇后将手书交付穆顺藏于发髻之中,随后潜出禁宫,来到伏完宅邸,将书信呈上。
第五十六回曹丕废帝篡炎刘南烨仗义再兴兵(2)
伏完一见穆顺所持是女儿亲笔所书,信上还用了刘协印信,当时便心中一惊。伏完希望刘协掌权不假,可也认得清形势。如今朝中心向刘协的正直忠义之士比董承讨衣带诏时更少。伏完怎敢轻举妄动?
穆顺见伏完禁皱眉头沉默不语,心中很是不屑,说道:“某一宦臣尚知忠义报君,国丈何故迟疑?”
伏完被穆顺一激,心中有了定计道:“曹贼心腹甚众,不可急图。除非蜀王南烨、吴王孙权、关中王刘备,三处起兵于外,曹丕必亲往应对。此时结连朝中忠义之臣,一同谋之。内外夹攻,事或可成。”
穆顺虽勇于任事,可并非擅长谋划之人,也不知伏完此计有几分把握,便道:“国丈可作书答复帝后求取密诏,而后暗中遣人往交州、扬州、豫州三处,令三家起兵讨贼救主。”
伏完并不指望此计可以成功,他出这计谋只是因为此计风险最小,用不着他亲自出马去对抗曹丕。具体三家人马是否会来,来了之后曹丕又是否亲征,伏完并无半点把握,但至少此计可以对穆顺、刘协和女儿有个交代。
穆顺将伏完写好的回书藏于发髻之中告辞回宫。却没想到早有人将他与帝后密语而后出宫之事报知曹丕。
曹丕闻报便在宫门外等候。穆顺回宫正遇曹丕。曹丕问道:“你出宫何事?从何处归来?”
穆顺没想到会被曹丕堵个正着,编了个瞎话道:“皇后有疾,命求医去。”
曹丕不信,问道:“召得医人何在?”
穆顺答道:“还未召至。”
曹丕喝令左右搜身,两名亲卫遍搜穆顺身上,并未发现夹带。曹丕虽然心疑,可苦无证据只得放行。
穆顺被两个士卒搜出一身冷汗,心脏差点从嗓子眼跳出来。此时听曹丕放行,穆顺总算将心放回了肚子里。可是他刚抬脚要走,忽然一阵大风吹落其帽。原来刚才两个士卒检查完他的衣帽,并未给他戴好,这才被风吹落。
帽子这一掉,穆顺便是一慌。书信就在他的发髻之内,帽子也是一道掩护。穆顺见帽子掉了,便慌里慌张的去捡,差点扑倒在地上。
曹丕见穆顺如此在意帽子,顿生蹊跷之感,大喝道:“等等!”
这一声喊可把穆顺吓了一跳,呆立当场不敢再动。曹丕命人将帽子取来左右翻看,却并未发现一物,这才将帽子还给穆顺。
穆顺的心理素质本就一般,经过连番惊吓之后只想快点离开曹丕面前。于是双手接过帽子看也不看,往头上一戴便走。
“嘿嘿~”刚才给穆顺搜身的士卒突然笑出声来,原来穆顺情急之下将帽子戴反了,看上去十分滑稽。
曹丕作为曹操的儿子倒是很好的遗传了曹操疑心重的毛病。他见穆顺倒戴帽子而不察,便知他心中不安。曹丕没有发笑,而是再次将穆顺唤回,令左右摘下他的帽子用佩刀割破查看,以防衣带诏之事重演。
穆顺见曹丕如此小心谨慎就更加紧张,脸上变颜变色,汗珠子“啪嗒~啪嗒~”直往下掉,低着头也不敢正视曹丕。
帽子在两个侍卫的摧残下已然成了碎片,曹丕依然毫无所获。可是穆顺的表现分明是心中有鬼,曹丕便仔细打量起穆顺来。刚才穆顺戴着帽子还不显发髻如何,可是他帽子一没,曹丕当时便发现他的发髻形状有些臃肿怪异,当时令左右搜其头发。
穆顺见曹丕要搜头发,脑中当时一片空白,在恐惧本能的驱使下抹头就跑,这下更坐实了他心中有鬼。
曹丕岂能放过穆顺?很快便命侍卫将他抓了回来,搜出伏完书信。当曹丕看到信中说要勾连南烨、孙权、刘备为外援,顿时怒不可遏。命人将穆顺囚于密室问其事情经过。
穆顺自知难逃一死,无论如何不肯招供。不过就算他不说,曹丕也知书信是伏完所写。连夜点起士卒三千,围住伏完宅邸,将满门老幼尽皆拿下。待士卒搜出伏皇后亲笔之书,曹丕便将伏氏三族尽皆下狱。
次日天明,曹丕遣御林将军郗虑持节入宫,去收皇后玺绶。献帝刘协见郗虑引三百甲士直入内廷,惊问道:“爱卿引兵而入所为何事?”
郗虑直言道:“奉魏王之命来收皇后玺。”
刘协闻言便知事泄,不由心胆皆碎。郗虑直入后宫,向看管玺绶的女官索取皇后玉玺。伏皇后情知事发,惊恐不已,慌忙逃到殿后椒房内夹壁之中躲藏。
稍后董昭又引五百甲士入后殿搜捕,问宫人道:“伏后何在?”
宫人无人敢言,皆推说不知。董昭搜遍朱户寻觅不见,便料到伏皇后躲藏于夹壁、暗道之中,便喝令甲士破壁、挖地搜寻。
曹丕给刘协建的寝宫能有多大地方?很快士卒便发现了伏皇后藏身的夹壁。说是夹壁其实只是一个木屏风而已,刘协、伏寿凭自己力量布置的藏身处也不可能十分隐秘。
众士卒见伏皇后浑身颤抖缩在屏风与墙壁的缝隙之中,谁也不敢伸手去拉,毕竟刘协此时还是名义上的皇帝,寻常士卒当然不敢去拉扯皇后。于是一名士卒提议道:“不如我等拆了屏风!”
“何必如此麻烦?”得到消息的董昭一边说着一边踏入椒房中,亲自动手揪住伏皇后发髻拖了出来。
伏皇后疼的眼泪直流,哀求道:“还望将军免我一死!”
董昭怒叱道:“早知今日何必当初?你自去见魏王诉苦。”说罢命两个武士将披发跣足的伏皇后推搡出屋。
献帝刘协见一众军士将伏皇后拥至外殿,不由上前抱住伏寿痛哭。有董贵妃之事在前,刘协断定皇后伏寿此行必死,哭声之哀伤令周围士卒也不禁动容。
董昭可没有那个耐心看二人生离死别,催促道:“魏王有命,可速行!”
伏皇后抱着最后一丝希望问刘协道:“此去尚可活否?”
刘协实在不知如何回答,若说不可实在无情,若说可活难免自欺欺人。悲痛交加的刘协最后憋出一句道:“我命亦不知在何时也!”说罢泪如雨下。
伏皇后闻言花容失色,被甲士簇拥而出。刘协望着伏皇后背影捶胸大恸,哭了一阵之后抬眼望见四周无人,只有郗虑在侧,便道:“郗公!天下之大可有此等事乎?”说罢哭倒在地。
郗虑见帝后如此凄惨心中也是黯然,命人将刘协扶入宫中,自己拿了皇后玺印去向曹丕复命。
曹丕见了伏皇后和玺绶怒骂道:“我以诚心待你等,你等反欲害我!今日我不杀你,来日你必杀我!”说罢喝令左右将伏皇后乱棒打死。而后又命人入宫,将伏皇后所生二子皆鸩杀。
当天晚间曹丕又下令将伏完、穆顺等宗族二百余口皆斩于市。朝野之人,无不惊骇。
刘协自从失了伏皇后心情低落,连日无心饮食。曹丕有意令刘协主动禅让,便想缓和二人关系,入见刘协道:“陛下无需忧虑皇后之事,臣妹已嫁与陛下为贵人,我素知此妹大贤大孝,此时正宜为正宫皇后。”
献帝闻言岂敢不从?只好按曹丕授意,册立曹操之女曹丕之妹曹节为正宫皇后。群臣皆来祝贺,并无一人敢言曹丕错处。
曹丕原以为妹妹做了皇后,定会帮自己说话,劝刘协禅让皇位,没想到一连半月毫无动静。期间曹丕也数次暗示妹妹禅让之事,可每次曹节皆不应声,要么干脆拂袖不理。这让曹丕感觉很没面子,干脆暗示众文武去逼宫。
李伏、许芝早有准备,会同一班文武官僚四十余人来见献帝刘协,请他禅位于魏王曹丕。众人之中除了司马懿征讨辽东未归,李儒镇守许昌不在,荀彧不赞同此事没来,其余曹丕麾下文武几乎全到。
董昭奏道:“魏王自登位以来,德布四方,仁及万物,越古超今,虽唐尧、虞舜不过如此。群臣会议,以为汉祚已终,望陛下效尧、舜之道,以山川社稷,禅让与魏王。此举上合天心,下合民意,则陛下安享清闲之福,祖宗幸甚!生灵幸甚!臣等议定,特来奏请。”
刘协虽知曹丕早有此心,却没想到事情来的如此之快。当时大吃一惊,半晌无言。呆了良久才目视百官而哭道:“朕思高祖提三尺剑斩蛇起义,平秦灭楚创造基业,世代相传四百年矣。朕虽不才,并无过恶,安忍将祖宗大业,等闲弃之?你等百官且再从公计议。”
董昭引李伏、许芝到近前言道:“我等所言皆从天意,陛下不信可问此二人。”
李伏奏道:“自魏王即位以来,麒麟降生,凤凰来仪,黄龙出现,嘉禾蔚生,甘露下降。此乃上天示瑞,魏当代汉之象也。”
许芝又奏道:“臣等职掌司天,夜观天象,见炎汉气数已终,陛下帝星隐匿不明,魏国乾象,极天际地,言之难尽。更兼上应图谶,其谶云:鬼在边,委相连;当代汉,无可言。鬼在边,委相连,是魏字也!以此论之,陛下可早禅位。愿陛下察之。”
第五十六回曹丕废帝篡炎刘南烨仗义再兴兵(3)
献帝刘协听朝臣搬出天象、图谶之说,心中不由暗怒。他好歹也做了这么多年皇帝,自然知道祥瑞之说子虚乌有,便是汉高祖斩蛇起义,自称赤帝也不过牵强附会故弄玄虚,只是众人不说破罢了。
刘协心中虽怒,面对来势汹汹的群臣却不敢发作,只能说道:“祥瑞图谶皆虚妄之事,岂能以虚妄之事,而令朕舍祖宗之基业?”
董昭道:“神仙祥瑞之说自古有之,南烨国师就曾亲见,得传大道,岂是虚妄之词?”
刘协一听董昭提起南烨不由想起南烨屡次救驾的好处,心头更是悔恨,不由高声道:“既有国师执掌天命,你等便将国师请来。若国师言朕当禅让,朕便禅让也无妨。”
董昭被刘协噎的说不出话来,他哪里请的动南烨啊?真到了南烨见刘协的时候,估计曹丕也就玩完了。
李伏不愿刘协在此事上纠缠,便上前道:“自古以来,有兴必有废,有盛必有衰,岂有不亡之国,不败之家?汉室相传四百余年,待至陛下,气数已尽,宜早退避,不可迟疑,迟则生变矣。”
假如说刚才众人还是劝谏,此时李伏所言就是**裸的威胁了。刘协也意识到众人根本不是来请自己禅让,而是来逼宫的,不由放声大哭,起身入后殿而去。百官见状哂笑而退,今日不成还有明日,他们也不用着急。
次日百官又集于大殿,令宦官请献帝刘协临朝。刘协忧惧不敢出。皇后曹节问道:“百官请陛下设朝,陛下何故推阻?”
刘协泪下道:“你兄欲篡位,令百官相逼,朕不敢出。”
曹皇后大怒道:“我兄竟敢为此乱逆之事?!”
话音刚落,曹纯、曹休带剑而入,请刘协上殿。曹皇后大骂道:“皆是你等乱贼,妄图富贵,共造逆谋!我父功盖寰宇,威震天下,且不敢篡窃神器。今我兄嗣位不久,便思篡汉,皇天必不佑你等!”言罢痛哭入宫。
曹纯、曹休也没想到会被曹节骂了一顿,面现讪讪之色。左右侍者见曹节并不偏向兄长曹丕,反而忠于皇室,也都唏嘘不已。
献帝刘协被逼迫不过,只得更衣上殿。董昭奏道:“陛下可依臣等昨日之议,免遭大祸。”
刘协痛哭道:“卿等皆食汉禄久矣,中间多有汉朝功臣子孙,何忍作此不臣之事?”
董昭道:“陛下若不从众议,旦夕之间萧墙祸起。非臣等不忠于陛下也。”
刘协闻听董昭威胁之语,不由大怒道:“谁还敢弑朕不成?”
董昭冷哼一声道:“天下之人,皆知陛下无人君之福,以致四方大乱!若非魏王在朝,弑陛下者,何止一人?陛下不知恩报德,欲令天下人共伐陛下不成?”
刘协大惊,拂袖而起,便要退朝。董昭目视曹休,曹休纵步上前,扯住龙袍,厉声而言道:“许与不许,早发一言!”
献帝刘协见如此阵仗,吓的战栗不已,口不能言。曹纯拔剑高呼道:“符宝郎何在?”
掌管天子玉玺的符宝郎祖弼应声出道:“符宝郎在此!”
曹纯道:“速将玉玺取来。”
祖弼怒道:“玉玺乃天子之宝,不得皇命岂能擅取?”
曹纯喝令武士推出斩之。祖弼大骂不绝而死。刘协见祖弼死于面前,又见阶下甲士数百人皆是魏兵,心中更加惊惧,对群臣哭诉道:“朕愿将天下禅于魏王,苟延残喘,以终天年。”
董昭看曹纯杀鸡儆猴起到了作用,当时大喜道:“魏王必不负陛下。陛下可火速降诏,以安众人之心。”
刘协为了活命,无奈之下只得命人起草禅让诏书,令董昭捧诏书、玉玺,引百官到魏王宫进献。
曹丕见诏大喜,展开读道:“朕在位十余载,天下震荡不定,幸赖祖宗之灵庇佑,危而复存。然今日今时仰瞻天象,俯察民心,炎汉之数已终,天运在于曹氏。魏王神武,光耀明德,四方臣服,万姓归心。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唐尧不私于亲子,而流芳于百世,朕心甚慕。今欲追仿尧典,禅位于丞相魏王。魏王毋辞!”
读罢诏书曹丕更喜,便欲受诏。司马朗道:“丞相不可。虽然诏玺已至,丞相还当上表谦辞,以绝天下之谤。”
曹丕从之,令人作表,自称德薄,请刘协别求大贤以嗣天位。刘协见到表章,心中惊疑不定,搞不清楚曹丕费了那么大劲逼宫,为何又推辞不受。于是问群臣道:“魏王谦逊,朕该当如何?”
董昭道:“陛下可再降诏,魏王自当应允。”
刘协此时也明白过来,曹丕这是当了婊子还要立牌坊,于是命人再次草诏降旨,持节奉玺至魏王宫。
曹丕接诏欣喜,对司马朗道:“虽二次降诏,然不免篡窃之名。天下后世悠悠众口如何可堵?”
司马朗道:“此事极易!丞相可再退回玺绶,令汉帝筑一坛,名曰受禅坛。择吉日良辰,集大小公卿,尽到坛下,令天子亲奉玺绶,禅天下与丞相,便可以释群疑而绝众议矣。”
曹丕闻言大喜,再次退还印玺,仍作表谦辞。刘协此时已经无奈了,全由曹丕与群臣摆布,于是问道:“魏王又让,此是何意?”
董昭得了曹丕授意道:“陛下可筑一坛,名曰受禅坛,再集公卿庶民,明白禅位。则陛下子子孙孙,必蒙魏恩矣。”
刘协闻言只得应允,在城中筑起三层高坛,又择良辰吉日禅让。到了当日,献帝刘协请魏王曹丕登坛受禅。坛下云集大小官僚二百余人,御林虎贲十余万,又有百姓无数。刘协亲捧玉玺与曹丕,曹丕这才受之。
坛下群臣百姓跪听册封诏书道:“昔日唐尧禅位于虞舜,舜亦禅位于禹。由此可知天命不归于一家,而归于有德。汉室陵迟,世失其序,待及朕躬,大乱四起。全赖武王神武,平乱于四方,以保我宗庙。昔虞舜有大功二十,而放勋禅以天下。大禹有疏导之绩,而重华禅以帝位。汉承尧运,有传圣之义,魏王之功,更胜于舜、禹。今用唐虞之典,禅让与魏王……”
第五十六回曹丕废帝篡炎刘南烨仗义再兴兵(4)
受禅坛上读罢册封诏书。魏王曹丕即受八般大礼,登了帝位。大小官僚朝拜于坛下。改年号为黄初元年,国号大魏。曹丕当即传旨,大赦天下。谥父曹操为太祖武皇帝。
董昭奏道:“天无二日,民无二主。汉帝既禅天下,理应退于藩属之地。陛下请降明旨,安置刘氏于何地?”
曹丕见献帝刘协已然跪于坛下等着听旨,心中十分快慰,便降旨封刘协为山阳公,命其即日便行。
刘协虽说从一继位便是傀儡天子,可毕竟还顶着个皇帝的名头。如今一朝失了天下,想到刘氏江山断送在自己手上,心中失落可想而知,一时间竟呆立不动,也不领旨谢恩。
董昭见刘协不动还以为他心有不甘,要出什么幺蛾子扰乱禅让大典。于是手按剑柄厉声而言道:“立一帝,废一帝,古之常道!今上仁慈,不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