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1630-第1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在另一边,李自成也在和他的心腹们研究下一步的动作。
“顺王,今年秋天襄京一带的收成还算不错,今年一共收了……这样一来,我们手中的军粮甚至都可以有结余了。”牛金星对李自成汇报道。
李自成在消灭了孙传庭的秦军,消灭了大明朝最后的一副家当之后,便将襄阳改名为襄京,自封为新顺王,开始建立起了自己的一套政权架构。牛金星作为最早追随李自成的,拥有举人功名的读书人,就成为了内政的总负责人,未来的宰相。而恢复农业生产,也正是宰相最重要的职责。
“牛先生辛苦了。”李自成笑道。如今对于李自成来说,日子真是一天比一天好了。地盘稳固了,军粮什么的也有保障了。这么多年来,李自成第一次感觉到,皇帝的宝座就在眼前。
“顺王千岁,我国的根基还不是很牢固。从前明太祖起义的时候,曾经问计于枫林先生,枫林先生告诉他九个字,乃是‘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正是厚积薄发的正道。后来明太祖遵此以行,遂有天下。如今朝廷官军虽然已经衰落,但我国还没有到天下无敌的地步。先不说朝廷的东南半壁还基本完好,除此之外,关外还有建胬,四川还有张献忠,都是我国的威胁。”李岩也上前道,“这里面尤其是北方的建胬,这么多年来,他们对明军几乎是战无不胜。这些年来他们多次入寇,每次都掠夺了大量的人口和财物。对他们来说,这些年每一仗,都是赚了的,都让他们的力量得以加强,如今,微臣估计他们的手中恐怕有不少于十万人的精锐能战之兵,而且不缺钱粮,单就兵力财力而言,恐怕都是最强的。所以,他们会是我们最危险的对手。相比关外的建胬,我国无论财力兵力都不如对手,但是我国却有一个大优势,是建胬无论如何也没办法比的。”
“屁,建胬算个鸟。”刘宗敏骂道,“老子就不信……”
“老刘,李兄弟说的有道理,你乱嚷嚷什么?李兄弟,你继续说。”李自成说道,他的声音虽然不大,但是刘宗敏立刻就不说话了。自从李自成火并了罗汝才之后,在军中就威权日重,有时候,就算是刘宗敏这样的老人,也不敢再胡乱说话了。
“顺王千岁。”李岩又拱了拱手道,“刘将军说的不错,建胬其实也没什么可怕的。都不过是两个肩膀扛一个脑袋而已。而且建胬有一个极大的弱点,那就是他们人少。”
“你不是说建胬有十万精兵吗?这还少?”刘宗敏又忍不住了。
“刘将军,建胬的确有这么些兵这是不假,这些兵的确不少。但是建胬的兵却是难以补充的。建胬全族其实都没多少人,若是死了一个,便少了一个。区区十万兵怎么够用呢?他们虽然历次入寇,都掠夺了大量的人口,但这些人都是汉人,都是抢去做奴隶,给他们种田的。这样他们的人就不用种田,每日里都只要操练便可以了。这样一来军队固然精锐,但军队人数却无论如何没法再多了。若是用汉人当兵,我看他们多半也不放心,而且也没法像八旗兵那样训练,这样的军队也厉害不到哪里去。我们却不一样,我们只要能种出足够多的粮食,要养多少军队,都不怕没人。这是建胬比不了的。”李岩道,“只是他们那十万八旗没有消耗完之前,还真是难对付。所以,末将觉得,我们应该先经营好自己的地盘,没有够吃两年的粮食,没有三五十万能战之军,就不要贸然做夺取天下的打算。先还是让朝廷和建胬去顶着吧。”
李自成听了,皱了皱眉头道:“要这样,这夺取天下,却还很要等一些年呀。”
“顺王,古语云‘欲速则不达’。”宋献策也在一边道。
“不过这些年中,我们也不能空等着。”刘宗敏道,“我们在休养生息,朝廷也会的。朝廷的地盘可比我们大,所以光是休养生息是不行的。我们还得打,不停地从我们的地盘往外面打,不停地干掉朝廷新组建起来的军队,而且要趁着这些军队都还不太能打的时候干掉他们。要不然……嘿嘿。”
“李岩兄弟,你觉得老刘的这个看法如何?”李自成问道。
“刘将军说得非常有道理。”李岩道,“我们的确要不断地出兵打击明军,而且,我们的军队还必须能就食于敌,不能增加我们自己的地盘的负担,嗯,其实建胬一直以来都在这样做。不过要小心的是,不能因为这些战事消耗了我们自家的家底子……”
“这容易,不就是抢劫嘛,咱们当强盗出身的,别的不会,这个可是绝对精通的。”郝摇旗突然大笑道。
李自成瞪了郝摇旗一眼,郝摇旗立刻知道自己说错了话,这个“强盗出身”“擅长抢劫”什么的让已经有了当天子的意思的李自成有些不满了。于是他自己尴尬的一笑,伸手摸了摸后脑勺道:“李岩兄弟,只是我们如今也不是贼人了,这抢劫的事情好像不太好做呀。你,还有牛先生都说过,我们要爱护百姓的不是?”
李岩听了,笑着回答道:“郝兄弟,我啥时候说不能抢了?只是不能抢老百姓罢了。再说,老百姓那里有个什么值得抢的东西?我们不抢老百姓,我们……”
“我们劫富济贫!”刘宗敏道。
“准确的说,我们应该劫官济贫。”李岩道,“若是劫富济贫,那些富户就会联合起来支持官府对抗我们。若是我们只劫官府就不一样了。我们把官府想要用来养军练军的钱粮都抢走,实在拿不走的粮食就分给附近的百姓。我们对百姓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他们自然就不会痛恨我们,不会站在大明官府一边和我们拼命。而官府少了这些钱粮,他们要么就不养兵练兵了,那自然是我们要怎么打他就怎么打他。他们若是还要养兵练兵,就要重新从老百姓那里再收一遍钱粮,这样一来,老百姓自然是个个痛恨官府。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大明官府要真这样做,那就是为渊驱鱼了。”
“真不愧是读过书的,心眼就是多!”刘宗敏在旁边一拍大腿道,“不过我喜欢,哈哈,好处我们都占了,黑锅都给丫的朝廷背,真是好盘算,真是好盘算。闯王……啊,顺王,咱们啥时候出去替天行道一回?这都有两个多月没动了,在不出去晃晃,手都生了。”
李自成看了看大家,见大家并没有什么反对的意思,便道:“如此也好,不过马上就要过年了,先让将士们好好过个年,我们也先准备起来,等过完了年,我们看看哪一块的官军……明军有所恢复,我们就先去打他。”
……
“这也没有,那也没有,钱粮都不够,却让这兵怎么练!”大同总兵姜瓖正在发着牢骚。姜瓖出身将门,一家都是明朝的将领,在如今名将凋零的时候,他们家的人却都受到了重用,他的长兄姜让如今被任命为陕西榆林总兵,弟弟姜瑄被任命为山西阳和副总兵。而他一家能够得到提拔的原因也简单,因为以前的那些比他们家更牛掰的将门,在这些年的战争中,不是被建胬干掉了,就是被李自成干掉了,要不,就是被自己人干掉了。所以姜家冒出来了,而姜家之所以能够独存,靠的也不是骁勇善战,正好相反,靠的是实力有限不太能打仗。
只是宣大一直是我大明的边防重地,如今边防的压力也并没有因为大同总兵是姜瓖就减弱,甚至还进一步加强了,因为如今不但要面对建胬、蒙古的压力,甚至还要面对闯军的压力了。姜瓖也知道,就他手下那么点人,尤其是那么点家丁,无论对上那一方,都只是人家的一盘菜而已。而且姜瓖还非常担心一件事情,那就是崇祯皇帝会不会一着急,就又逼着自己带兵出去剿匪,所以在这个时候,姜瓖还是很认真的想要多少练出一点精兵出来的。而且,而且,就算练出了精兵,依旧打不过这些家伙,但手上有一支稍微能打一点的队伍,就算投降,也能有个更好的待遇不是?在原本的历史上,姜瓖就当了墙头草,李自成打来了,他立马投降了李自成,建胬打来了,他又立马投降了建胬。然而无论是李自成还是建胬,都没把他放在眼里。投降李自成之后,李自成虽然还封他为总兵,但却并不重用他,不给他任何实权;后来李自成败了,我大清打来了,姜瓖杀了李自成派去监视他的人投降了我大清,结果依旧不受重用,甚至于英亲王阿济各还打算在他家的女性身上找找曹操的快乐。相形之下,我大清对手里面多少有些能打的军队的那些汉奸可是要优待得多。
第四百零五章 扫荡
虽然面临着军饷不足的问题,姜瓖还真的努力振作的想要练点兵出来,他想尽了办法,凑了点钱量,开始练兵,而他没想到的是,这种举动反而引起了李自成的关注。
在我大明,宣大一直是最重要的边防重镇,宣大的边军也一直是我大明军队中的精锐。虽然这些年来,宣大军不断地被调往其它战场,并不断地被消耗掉,以至于如今的宣大军,其实已经没有什么能打的部队了。但是多年来,宣大军在各个战场上建立起来的威望还在,人们还是不太敢随随便便的就不把宣大军放在眼里。这就像后世的二战后期,曾经号称“蝗军之花”的关。东。军的主力,都已经被调到太平洋的各个岛屿上,然后被美国人用飞机大炮教做人了,或是干脆被大家忽视,然后在那些荒岛上当贝爷,到处找小虫子吃。留在中国东北的关。东。军其实都已经是一群刚刚从日本国内征发来的半大孩子了,基本上已经只能算“关东煮”了,但是因为“关。东。军”的名气还在,所以哪怕是老毛子,在要动他们之前,都要老老实实的准备几个月,直到获得从人员到装备上的全面的压倒性的优势之后才动手。
虽然李自成也知道宣大军其实已经是个空架子,但是在知道宣大军在练兵之后,他还是倍感压力:因为宣大是可以出强兵的。所以这个年刚过完,李自成便将诸位将领召集了起来,讨论宣大地区的局势。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宣大地区的明军将来会是顺军的巨大威胁,所以为了能和平的种田,大顺军队有必要对宣大地区的明军发起先发制人的打击,趁着这些军队还没训练好去打他们,总比等他们训练好了再打来得容易。
所以,新年刚过没多久,李自成刚刚称帝,就组织起了五万大军,准备出发去消灭还在襁褓中的宣大军。李自成手下的头号大将刘宗敏带着一万人担任先锋,李自成自己则和众将一起带着余下的四万人跟在后面。
为了震慑,或者说是吓唬明军,李自成对外宣称自己的这次军事行动,乃是效法武王“吊民伐罪”,要彻底消灭以崇祯皇帝为首的明朝反动派。为此,他动用了五十万大军。反正大明朝廷也不能派个文官来核实他的兵员。而且,在中国历史上,夸大军队数量来吓唬对手,也是通常的规矩了。一般来说,也没人会把人家宣称的军队数量当真。不过即使如此,很多时候,用夸张的数字吓唬人也还是有效果的。就比如说,三国那会儿,曹操吞并刘表的荆州之后,写信给孙权说:“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当时就把东吴群臣吓得魂不附体,位居文臣之首的张昭干脆就主张“大计不如迎之”,打算投降了。如果曹丞相老老实实的说:“今治水陆军二十余万。”只怕断然没有这样的效果。
总之,这个虚构的数字还是很吓人的,而闯军此后的一系列迅速的胜利更是让这个数字显得很像是真的。当李自成出兵的时候,正挡在他面前的是山西总兵周遇吉和巡抚蔡懋德的军队。
周遇吉并不是将门出身的将领,他是真正的明末边军中的一个小兵,靠着英勇敢战,才一步步的升到山西总兵的位置上的。所以,相比很多出身将门的,比如姜瓖这样的将领,在军事上他要更有经验一些,更骁勇善战一些,但是在另外的一些方面他却有着明显的弱点,比如说:他缺乏足够的家丁,更缺乏养活这些家丁的资源,所以虽然身为山西总兵,但他手中的力量却相当有限。
顺军的进攻准备并没有保密,事实上,顺军也没打算保密,他们更希望能够用夸张的数字先吓住明军的那些将领。因而,在顺军准备进攻的时候,周遇吉便有所察觉,并开始准备迎战顺军。
只是周遇吉手中的军队实在是太少了,虽然他到任后一直致力于淘汰老弱残兵,修缮兵器,加强练兵,积级备战,但他出身寒微,本身的基础太差,加上我大明的财政危机,使得他很难拿到足够的军饷,结果经过了两年的努力,他的手下能战的部队也不过两三千人而已。于是周遇吉只好向京师求援。
只是这个时候,崇祯手中也没有可以迅速的调动过去,支持周遇吉的能打的军队。崇祯皇帝想了很多办法,最后也只能从京营中调了两千人,让副将熊通带着,作为援军给他派了过去。
周遇吉自己就在京营中待过,他知道京营之中的将领很多都是靠家庭背景和裙带关系取得职位的官宦子弟,根本就不会打仗,而京营中的士兵大多也都是些老弱病残。这样的军队根本就没什么大用,但是周遇吉也没有其他军队可用了,便让熊通带着这两千人防守黄河,然后自己带着两年时间里训练出来的那些军队驻防代州。
刘宗敏带兵首先攻击了山西巡抚蔡懋德驻守的太原。蔡懋德对于军事并不精通,作为一位心学信徒,他最擅长的就是“等闲袖手谈心性,临难一死报君王”。在顺军兵力明显优势的情况下,他却派主力出城和顺军野战。结果仅仅半天时间,五千多明军,就在太原城下全军覆没了,带兵出战的将领牛勇、朱孔训、王永魁也都战死了。
这场在城下的大败对守军的士气是毁灭性的打击,而蔡懋德此时,却不是想办法激励士气,而是当着大家的面,跑回官衙去写遗书。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如今作为太原城的最高指挥官的蔡懋德都对战斗失去了信心,准备要殉国了,手下人的士气自然直接就成了负数。结果第二天负责把守城门的将领张雄干脆就投降了,于是太原城仅仅两天就落入了顺军手中。至于蔡懋德,倒是很顺利的殉了国,成了忠臣。
城高池深的太原不过两天时间就失守了,这个消息给山西的明军很大的震动。原本李自成宣称自己有五十万大军的时候,明军将领们大多是不太相信的,但是当李自成的军队仅仅用了两天就拿下了太原之后,很多明军将领都开始相信,李自成真的有好几十万,至少是有好十几万大军,要不然,怎么能在这样短的时间之内就攻占太原呢?
太原陷落之后,李自成继续进军,然后,自觉无法抵挡李自成的攻击的榆林总兵姜让,就主动派人和李自成联系,表示愿意投降李自成。
对于投降的官军,李自成一向是很欢迎的,因为不管怎么说,官军都是正规的军队,普遍的水平不差,很多时候,很多手艺,他们都是从这些投降的官军那里学来的。而他的战斗部队中,最为精锐的部分,也大多都有过当官军的经验。
于是李自成对姜让的投降表示了欢迎,并且让姜让写信给自己的兄弟,大同总兵姜瓖,劝说他也“弃暗投明”。同时继续向前进军。
被周遇吉留下来守黄河的京营副将熊通,自然也被闯军的闪电进攻吓得魂不附体,他也知道,自己手下的那两千人,都是些什么货色。他估计自己这两千人要是和守太原的那些明军打,估计连一顿饭时间都撑不住,可是守太原的那些明军,依托坚城都没挺过第二天,更何况他的这两千人呢?结果,刘宗敏的斥候刚一出现,熊通就忙不迭的投降了。
李自成照例接受了熊通的投降,只是在看到熊通的兵之后,却显得不太高兴。在听说他是京营出来的之后,李自成又打听了一下京城的情况。而且李自成知道,山西总兵周遇吉同样出身京营,便打发他去劝降周遇吉,李自成和周遇吉也打过一些交道,知道这个人倒是很能打,如果,熊通能把周遇吉劝降过来,那接受熊通的投降,并且还要养着他的两千垃圾兵也就不算亏本了。
然而周遇吉却是一位忠臣,见到前来劝降的熊通,他大怒道:“我备受国家恩遇,岂能降贼?汝带兵两千,不去为国杀贼,却来当贼人的说客!”立即喝令部下将他推出斩首。
李自成的军队休整了几日,继续前进,开始攻击周遇吉据守的代州。代州城大,周遇吉兵少,难以支持。抵抗了数日之后,便退守宁武关。
宁武关宁武关是三关镇守总兵驻所所在地。关城始建于明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在明成化、正德、隆庆年间,均有修缮。关城雄踞于恒山余脉的华盖山之上,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李自成带兵追赶到这里,见关隘险要,又见周遇吉态度很坚定,而且知道周遇吉那里全无油水,对于是否继续攻击,倒是很有些犹豫。于是周遇吉便派兵出城挑战,闯军自然应战,却不想周遇吉的军队掉头就跑,闯军追赶过去,明军关城门的动作太慢,居然被闯军冲入了城门。
“坏了!坏了!城门不能进的呀!里面是瓮城呀!”刘宗敏一见忍不住高呼起来。然而为时已晚,见闯军进了瓮城,周遇吉一声令下,城门上的千斤闸被放了下来,上千名闯军就被隔断在瓮城中。明军从四面城墙上乱箭齐发,不多时就将这一千多人杀了个精光。周遇吉便让人将这些闯军的脑袋都砍了下来,挂在城墙上向李自成示威。
第四百零六章 危城
一下子损失了上千人,这让李自成很是肉痛,不过对于是不是要继续强攻,李自成还是有点犹豫的。因为在他知道,宁武关是一座兵城,并没有太多的人口,城里面肯定不会有太多的油水。而要攻下它,不死个几千人估计是一点戏都没有。所以,强攻宁武关,显然是个亏本的买卖。所以李自成没有立刻发起攻击,而是召集诸将,商议对策。
“万岁,这周遇吉实在可恨,不灭了他,俺出不了这口气。”刘宗敏却并不想放过周遇吉。
“这城不好打,要死好多人。”李过说道。
“死人也要打,死再多的人也要打。而且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打下来。”李岩突然开口道。
“李岩兄弟说说你的道理。”李自成道。
“万岁,我军自出兵以来,所攻者克,所击者破。旌旗所指,莫不按兵束甲,南面而降。这是为什么的,不就是因为我军连战连胜,敢于和我军对抗的伪明军队,都会被我们消灭吗?所以那些伪明军畏惧我军如虎,望我军旌麾而降。如今周遇吉依仗着一座小城,几千士卒,就敢抗拒王师。若是我们不能将他剿灭,只怕会涨了敌人的威风,以后怕就有更多不识时务的家伙敢于抗拒王师了。所以臣觉得,这座城一定要打,而且要迅速的打下来,这样才能让伪明军队越发的畏惧天兵。”
李自成听了点了点头,猛地拔出剑来道:“李岩兄弟说的有道理呀,要想今后日子好过,今天就要吃点苦。等我们杀进这城里去,就砍下周遇吉的人头来,给那些胆敢抗拒我们的家伙做个榜样!”
既然李自成做出了这样的决定,继续进攻的事情也就按部就班的被安排下去了。首先是炮击,李自成在太原缴获了两门红夷大炮,这个时候就把它们也拖了上来,对着宁武关猛烈开火。
随着轰隆的一声,两枚炮弹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飞出炮口,然后重重的撞击在宁武关的城墙上,发出沉闷的撞击声,炮弹所击中的位置的城砖立刻变成了碎片,整个的城墙也随之一震,腾起了一层薄薄的白灰,甚至就连城楼上,也有瓦片从上面坠落了下来。
在红夷大炮开火之后,其他的一些小炮也纷纷开火。它们的威力自然无法和红夷大炮相比,但是胜在数量多,噼噼啪啪的打起来,对于城上的人也能造成相当的杀伤,对于女墙之类的防御结构也能造成很大的破坏。太原陷落的时候,守军甚至都没有来得及烧掉府库,这让李自成缴获了不少的火药。所以如今大炮是敞开来的,就这样炮击了一整天,虽然没能直接摧毁宁武关的城墙,但是也对城墙和城楼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在闯军集中火力攻击的那段城墙处,大部分的女墙都已经不复存在了,这使得守城的一方失去了很重要的依托,城墙上有些地方也出现了一些坍塌,虽然还没到整个城墙倒掉的地步,但是很多地方已经不太好站人了,这也让城上的火力在某些位置变得相对较弱了。
“好了,差不多了。”李自成望着城墙上的情况说,“让郝摇旗把炮火向着两边打,让刘宗敏指挥人马登上去!”
顺军的大炮转向了两边,中间一段则空出来给顺军士兵登城。顺军的士兵们扛着长长的云梯向上冲去,将云梯搭在残破的城墙上,然后两个人一左一右的扶住梯子,另外的人便把钢刀咬在嘴里,一手举着盾牌,一手抓住梯子,向上攀爬。
虽然顺军的炮火非常猛烈,但是周遇吉却一直在城头上亲自指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