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1630-第1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差不多的王。还有闯贼,还说什么要是我愿意投降他们,就让我做什么‘一字并肩王’,真是好笑。”
  “吴总兵为什么不借这个机会,和建胬联络,来个以夷制扣,先让黄台吉和李闯打起来来呢?”孔璋又道。
  “黄台吉不是那么好骗的。他多半也想着先让我和闯贼拼命呢。”吴三桂又摇了摇头。要不是孔璋带来了一批粮食以及武器,以及他对郑家的实力有一定的了解,只怕他如今早就真的和建胬勾在一起了。
  “黄台吉的确不太好骗,但是有一点是应该是黄台吉预料不到的。那就是我们可以通过大海,一次性将上万人的军队投放到数千里之外去。而且我军的力量,黄台吉虽然不能说一无所知,毕竟我们打着‘荷兰人’的旗号,和他们交战不是第一次了。只不过他大概估计我们的人数也就几百上千人,到时候,我们可以给他一个大大的惊喜。”孔璋笑着道。
  吴三桂想了想,点了点头,的确,郑家的力量之强的确是超出了他的预料的。事实上,因为生意上的往来,他对于郑家的情况的了解应该是要远远的多过一般人,但是,即使如此,当郑芝虎带着孔璋和数十船的粮食、武器、物资出现在山海关附近的时候,他们表现出来的实力还是让吴三桂大吃一惊。而此后,郑芝虎提到的,一次派出上万人的军队,通过海运,直接运到静海,并投入战斗的时候。吴三桂更是差点就以为这位是在和自己开玩笑呢。甚至直到今天,吴三桂也很难相信,能够利用大海,跨越数千里,执行这样的作战任务。
  “孔先生,不瞒你说,在没有看到你们的那些军队之前,我心里还是没个底。毕竟海上风云变幻。我们还是等郑总兵的大军到了,再细细谈如何收复京师的事情吧。”
  ……
  “快要到了吧?看到陆地了没有?”郑森站在一条巡防舰的船头,手扶着舰首斜桅,抬着头,一边眺望着远方,一边朝着站在一边的舰长张海生说话。这时候从侧面吹来的海风正把舰首斜桅上的三角帆吹得猎猎作响,这使得他们不得不提高了声音,若是让一个不懂汉语的外国人听到了,单听声音,弄得不好都要以为怀疑他们在吵架了。
  “就要到了。”张海生道,“少将军,你看那边,有海鸥了,静海应该就在前面了。”


第四百二十二章 到达
  海鸥不会飞到距离海岸很远的地方,看到海鸥,就意味着海岸很近了。这一点郑森当然也知道。他点点头道:“看来再有一两个时辰,就应该能到静海了。”
  果然,一个多时辰之后,静海港的高高的白色等它就出现在了郑森他们的视野中。船队开始减速,郑森的坐舰并没有直接进入港口,而是带头转向了右侧,并在那里抛锚暂时停泊。这些年静海港作为郑家的商品向北方销售的重要口岸,以及郑家在中国北方最为重要的据点,一直得到了郑家的极度重视。就港口规模而言,至少在渤海一带,肯定是第一的了。但即使如此,面对今天到达的船队,静海港的泊位依旧是非常紧张的,装卸货的压力也很大,所以抗风能力强,更适合远洋航行,而且没有装载多少物品的护航舰只就被安排在这片水域暂时停泊。免得挤占了宝贵的泊位。
  护航的几条战舰卷起了风帆,下了锚,而这时候,从静海港中出来的几条快船也已经行驶到了战舰们的近旁,其中的一条小心的靠了过来。
  “少将军,这是来接您上岸的。”张海生道。这时候,水手们也已经将绳梯放了下去。郑森的几个护卫人员也已经先下到了快船上。
  “张舰长,你今天上岸不?”郑森问道。
  “少将军,今天是到静海的第一天,作为舰长,我和赵训导当然都要留在舰上值班。大概到明天,赵训导就能上岸了,至于下官,在回程前找个时间上岸看看吧。反正静海其实也没什么好玩的。”
  郑森点了点头。静海确实是没什么好玩的,至少远远不如台湾,也远远不如吕宋那边好玩。
  这时候赵训导官也从甲板的那边过来了,和模范军的大多数军官一样,他年纪不大,也就十八九岁,不过因为吹多了海风,黑红色的面皮很是粗糙,这让他看上去差不多老了十岁,只有一双炯炯有神的小眼睛,倒是充满了年轻人的活力。
  “少将军,您该下船了,下官等祝少将军旗开得胜!”
  郑森走到绳梯旁边,几个水手立刻立正,向郑森举手敬礼。郑森也还礼道:“一路上辛苦大家了。”
  “为华夏奋斗!”水手们大声回应道。在模范军中,这是一个固定的回答模式。而这种回答模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种洗脑灌输。配合着海军每条战舰,陆军每个连队的训导官的教导,对于提升士兵们的士气有很大的作用。
  郑森微笑着点了点头,便顺着绳梯,下到了快船上。他朝着巡防舰上的水手们挥了挥手,快船便掉了个头,向着镇海港驶去。
  这时候,其他的一些运输船也正在陆续进港,整个港区忙成一团。一只只运输船在引水员的引导下分别在刷着不同颜色的油漆的栈桥旁停靠。其中油漆成绿色的栈桥是给运兵船停靠的。因为士兵们可以自己携带随身物品和武器下船,所以这一类的栈桥设施相对简单,数量也最多。在这类的栈桥上,只要有梯子或者跳板就行。甚至,如果没有这些,也不是大问题,船上自备有下船用的网梯。
  另一种涂着蓝色油漆的栈桥,则是专门供运输战马和火炮的船只靠岸的。这类栈桥都是双层的,顶层栈桥的高度几乎和马匹专用运输船的第一层甲板的高度平齐,栈桥的下层也正好和战马运输船的二层甲板高度相当。这样战马运输船打开船舷上的侧门,马匹以及沉重的火炮就可以直接通过一个坡度不大的跳板走上或者推上栈桥来,从而大大提高了卸货的速度。当然,在舷侧开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船只的结构强度,不过这种船毕竟不是战舰,这倒不是太大的问题。
  还有一种栈桥则被涂成了黄色,这是运输一般的物资,比如铠甲,火药,粮食之类的物资的,在这类的栈桥上,有一些起重滑轮,可以相当方便的将这些东西吊运上来。
  这次在静海上岸的是模范军的第一骑兵团,三千多名官兵,数千马匹,以及各种物资,装满了整整一百条大小船只。要把他们全弄上岸,还是很要花些时间的。依照计算,第一骑兵团大约要花费两天时间才能完全上岸。然后因为从济州岛到静海的长途海运,一些马匹的状态也不太好,又需要好几天才能恢复。而在这些天里,依照计划,第二步兵团和第三步兵团也将陆续抵达。
  郑森乘坐的快船吃水很浅,它们有自己的小码头。这些码头处水深不够,大船是不能在这里停靠的。快船上的桨手们整齐的划着船桨,很快就到了小码头,郑森看到,郑芝虎郑芝熊已经带着郭怀一等人带着几辆马车等在这里了。
  “二叔!熊叔!”一下船,郑森赶忙上去行礼。
  “阿森,总算把你等来了。”郑芝虎哈哈笑道,“看着你带着这么多的模范军过来了,我这心里也就有底了。嗯,这里风大,我们先上车。”
  郑森和郑芝虎郑芝熊上了马车,一上车,郑森便问道:“熊叔,如今京师里面怎么样了?”
  “并没有什么新的消息。”郑芝熊道,“李闯继续搜刮。官员,我估计他大概弄到了数以千万计的银子。然后他还在想办法招降吴三桂。还答应吴三桂如果愿意投降他,便封他为什么‘一字并肩王’。几位皇子的情况也还好。不过暂时困在京师里面出不来,但是我们准备得不错,哪怕在京师中再躲个一年半载的,都没问题。”
  “用不了躲这么久,李自成不会在京师呆很久的。”郑森道,“不过我们先不去京师,我们先去等着福王,等他来了,我们就去会会黄台吉的八旗兵,先给建胬一个教训,然后我们再去京师。等拿下了京师,就让福王登基。”
  “让福王登基?”郑芝熊道,“那崇祯天子的几个皇子怎么办?”
  “呵呵。”郑森只是笑了笑,并没有立刻回答。
  郑森知道,江南那边的那些东林党人可不会闲着,如今他将福王骗到静海这边来了,东林党的人肯定会打个时间差,以“国不可一日无主”为名,抢先让潞王登基的。郑森估计着消息传播的速度,等这消息传过来的时候,他大概已经击退了黄台吉的大军,取得了一次大捷,然后他就可以挑唆福王登基,然后一边调转枪口靖难,趁机将江南地区真正的控制住。一边转头夺取京师,顺便把李自成抢到的那些银子再抢过来。
  等到收复了京师,福王作为理论上的领导者,自然是有功于社稷的,这样一来,再将崇祯的几个儿子放出来,他们也不可能和福王抢这个皇位了。但是他们的存在,本身就是对福王的一种威胁。郑森便又可以利用这几位皇子,牵制,控制福王。必要的时候,甚至可以冒充福王,做出一些“无人君体”的事情来,让他的声名狼藉起来,然后顺理成章的将明朝皇帝变成一个如东周天子一样的橡皮图章。当然,这种考虑,即使是当着自己的两位叔叔,也不是可以随便说的。
  “建胬那边有什么举动吗?”郑森又问道。
  相比我大明,建胬在保密工作上做得要好不少。再加上这个时候建胬正处在上升期,内部的团结也还过得去,所以要想混到建胬内部去直接获取情报并不容易。不过,因为认识上的不足,建胬对于一些经济情报毫无保密意识。因此,通过对于建胬控制区的物品价格的变动的研究,倒是可以发现不少东西。
  “最近在山西,蒙古人收购了不少粮食生铁,具体的数字一会我让人拿来给阿森你看。”郑芝熊道,“另外,建胬购入的火药和硝石也大量增加了。根据这个我们推断,建胬应该是扩大了他们的火炮部队。不过,建胬买进的铜的数量倒是没有增加太多,所以,我们估计,他们可能从锦州得到了不少现成的大炮。”
  郑森点了点头,他觉得这个推断应该是可靠的。当年祖大寿对自己的老巢锦州还是很下了一番功夫的。锦州城中有关宁军的火炮作坊,能够自己制造一部分的火炮,此外,祖大寿当年也从郑家这里购买过一些大炮,所以郑森估计,清军在松锦之战之后,应该至少能弄到四五十门各类火炮,再加上祖大寿的火炮作坊也被清军完整的俘获了,这段时间里,他们多半也帮着我大清铸造了一些火炮。不过郑森对此并不太在意,因为无论是祖大寿自己铸造的,或是郑家卖给祖大寿的火炮,都是威力大,射程远,但是却过于沉重,难以移动,只能用于攻城和守城的大炮。这些火炮太重,搬运困难,跟不上军队的速度,所以在野战中,这些炮几乎是没有办法用的。这一次郑森的计划是要寻求和建胬野战,野战中,这些大炮自然是不需要考虑的。


第四百二十三章 风起
  就在郑森在静海登陆后的第三天,第二步兵团和第三步兵团的部队也赶到了静海,再加上原本就驻扎在静海的守备部队,如今在静海附近,郑家第一次在一个地方集结起了包括六千多步兵,五十门12磅炮,三千多骑兵,总数在一万人以上的陆军部队。
  和这一批部队一起来到镇海的,还有福王朱由崧。
  李自成当初发出檄文,挥军东进的时候,被李自成吓怕了的朱由崧立刻就离开怀庆,跟着他的朋友朱员外一起一路向东,一口气逃到了淮安。即使如此,朱由崧依旧觉得不够安全,便又托朱员外帮忙,在淮河上找了条船,住到了船上。因为他听人家说,李自成并没有水军,所以住在船上比较安全,一旦有什么情况,也便于逃跑。也就在找船的过程中,通过朱员外,他认识了负责郑家的很多生意的郑彩。不多久之后,北京沦陷的消息就传了过来。紧接着崇祯天子殉国的消息也传来了。
  天子殉国,其他皇子又都下落不明,国不可一日无君,南京那边自然就开始讨论起了该立谁为君了。从血统上来说,泰昌皇帝有两个儿子,老大朱由校,也就是天启皇帝早就死了,他没有儿子,皇位传给了他弟弟朱由检,也就是崇祯。如今崇祯天子也已经殉国,而他的几个儿子都下落不明,有人说他们被李自成抓住了,有人说他们死在乱军之中了。总之,如今泰昌皇帝这一系,已经没有可以继承大统的人了。
  依照礼法,既然泰昌皇帝一系已经没有可以继承大统的人,那么皇位的第一顺位继承人自然应该从万历皇帝的儿子,泰昌皇帝的弟弟的子孙。泰昌皇帝只有一个弟弟就是老福王朱常洵。如今老福王也不在了,他也只有一个儿子,那就是朱由崧。所以如今,朱由崧在理论上应该是整个大明帝国中顺为最高,最合乎礼法要求的皇位继承人了。
  然而,东林党因为在争国本,还有梃击案中和老福王的矛盾,对于福王一系格外排斥。钱谦益首先提出“当此大变之时,国赖贤君,当以立贤为上”。接着史可法也跟着大骂福王“不孝”,有“七不可立”!所以,最好还是立“贤明”的潞王为帝。虽然他和崇祯皇帝的血缘关系更远。
  在原本的历史上,朱由崧得到了南京镇守太监卢九德的帮助,和江北四镇勾搭上了,最后靠着江北四镇的支持,当上了南明皇帝。只是在这个时空里,局面却发生了不少的变化。首先,原本历史上的江北四镇如今只剩下了高杰和黄得功,另外的两个都不在了。而且高杰的防区,也比原本的历史上的位置更为偏北,远在德州,有点鞭长莫及。而且他的驻地距离北京很近,他本人又和李自成有仇。高杰原本是李自成的部将,却拐跑了李自成的老婆,给李自成带上了一顶绿油油的帽子。在一般人看来,这夺妻之恨几乎是仅次于杀父之仇的。如今李自成距离高杰这么近,手中的力量也远不如李自成,如今自然是战战兢兢,半夜里睡觉都要睁开一只眼睛,生怕什么时候,李自成就挥军南下,来找他的晦气。自然也顾不得别的事情了。至于黄得功,他手上的力量也有限,正所谓孤掌难鸣,自然不可能单靠自己就像历史上的四镇一样背着自己的直属上司马士英,直接就逆着文官们的意思,直接将朱由崧送上皇位。所以如今,一时间朱由崧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了。
  这时候,那位朱员外又找到朱由崧,游说他和福建总兵郑芝龙合作,以亲王身份监国,帅闽军军反攻京师。他告诉他,收复京师其实并不难,因为北京城不是一座可以自给自足的城市,它的粮食和物资供应几乎完全依赖于漕运。如今显然没有漕运给李自成用。所以,只要对峙着拖久一点,缺乏粮食的李自成自然就会撤出北京的。到时候,便可以追着李自成,抢在第一个收复京师。而一旦收复京师,凭着这样的旷世大功,再继承大统,还有谁能说什么呢?
  不过一听说要打仗,尤其是要和李闯打仗,朱由崧便恐惧万分。他对朱员外表示,自己其实也不是很想当天子,只要能做个安稳王爷便别无所求了。这个天子,潞王愿意当,便让他当好了。
  对此,朱员外自然也只有大摇其头的了。不过他告辞离开的时候,还是提醒朱由崧,自古以来,为了争夺皇位,从来都是无所不用其极的。正所谓“人无伤虎意,虎有害人心”,自身的安全却是不能不防的。劝福王悄悄地换一条坐船。
  事实证明,朱员外的担忧并不是多余的,几天后的一个晚上,福王原来住着的那条船突然遭到一群武装分子的袭击。那些武装分子将船上的人杀了个精光,还放了把火,把船也烧了。这一家伙可吓坏了朱由崧,虽然事后,南京那边一口咬定,干这事情的一定是闯贼,但是朱由崧的心中却认定,这些凶手一定是南边的东林党派来的。因为袭击发生的时候,他就在不远处的一条船上,距离现场非常近。而他的一个内侍也听出了,带头杀人的那个贼人头目操着一口的南京话。
  这次未遂的袭击让朱由崧觉得,如今已经不是他愿不愿意当皇帝的问题了,而是他还能不能保住性命的问题了。袭击发生后的第二天一早,他就亲自出马,找到朱员外,然后通过他,搭上了郑家的线。虽然依照郑家的计划,亲临前方(其实也就是坐镇静海)很危险,但如今,对于朱由崧来说,天下虽大,却也已经没有任何一处安全的地方了。
  就这样,朱由崧上了郑家的船,然后跟着第三步兵团来到了静海。
  因为在路上晕船,所以到静海港之后的第一天,朱由崧都在临时居住的府邸中修养,并没有见什么人。到了第二天才强打起精神来,接见了以福建总兵郑芝龙的儿子郑森,以及登州水营总兵郑芝虎等将领。勉强的和他们说了几句话,鼓励他们奋勇杀敌,报效大明什么的,然后便露出精神不济的神气来,表示身体不适,要送客了。
  几个人自然便谢恩告辞出来。出了门,郑森对郑芝虎道:“二叔,你看这人如何?”
  “一看就不是个能当皇帝的料。”郑芝虎也不客气,直接就给了个“望之不似人君”的评价,“看他那身体,那脸色,虽然有晕船的原因,但是一看就是被酒色掏空了的人。这种人最是没有志气。而且这人胆子小,我刚刚看了他一眼,他吓了一哆嗦,这样的人应该会比较听话。”
  “二叔说的是。原本还想给他用点福。寿。膏,如今看来,倒是用不上了。至少在他有儿子之前是用不上了。”郑森也点点头笑道。
  两人正说着话见,突然看到郭怀一和刘德并肩疾步走了过来。
  “少将军、二将军,有军情。”刘德道。
  “什么消息?”郑森问道。
  “建胬、还有李自成都动了!”刘德简要的回答道。
  “哦?二叔,我们一起去作战室!”郑森立刻道。
  ……
  在静海的作战室里面,铺着一张很大的地图。这幅地图是这些年来,模范军的参谋人员以郑家商队的身份作掩护,到处实地考察绘制出来的。本来依着郑森最初的设想,他是很想要在这间作战室中,弄出一套超大号的包括整个京师,向北一直延伸到宁远,向南一直到沧州。向东到大海,向西到大同一带的沙盘的。不过真正的执行起来之后,却发现,这个工作量实在太大,真要想在几年内完成这样的东西,除非整个的模范军学校,以及郑家其他的所有技术类的学校全都改成测绘学院,而整个模范军,全部专业成测绘人员。这显然是不现实的。所以,如今这些地图,总的来说还是相当的粗陋的,只有官道附近的地形相对精确一点,至于远离官道的地方,地形就粗略多了,很多时候都只是个大意,比如说一些远离官道的村庄,它们的位置并不精确,实际上的位置可能差出一两里。不过官道附近的高度和距离,倒是可以用尺子和圆规来做测量。所以,虽然在郑森看来,这幅地图并不理想,但在这个时代来说,这张地图,简直就是无价之宝。
  “三天前,依照和我们的约定,山海关总兵吴三桂向清军请降。清军迅速的做出了反应。按照他们对吴总兵的约定,他们将派出五万大军,作为关宁军的后盾,共同向依旧盘踞北京的李自成发起进攻。
  李自成可能也有所察觉,所以他抢先动员了自己的军队,开始向山海关移动。按照李自成宣传的说法,他的军队有二十万人,不过这多半是吹牛的。我们认为,李自成应该是试图靠着手中的兵力迫使吴总兵投降。不过,具体的情况还有待核实。”一个模范军的参谋正在介绍着当前的局势。
  “阿森,我们要不要派出更多的斥候加强侦察?”郑芝虎皱着眉头问道。
  “当然需要。”郑森点点头道,“不过,这些斥候最好穿上关宁军的衣服。”


第四百二十四章 判断
  “又是那些关宁军的探子?”鳌拜满脸不耐烦的对半跪在他面前的那个斥候问道。
  “是,关宁军的探子,他们的马好,我们追不上。”那个蒙古斥候回答道。
  关宁军的斥候的马好,这是鳌拜知道的。因为我大清在关宁军那里是有不少的探子的。他们自然知道这一年来,关宁军通过福建郑家,从泰西人那里买进了一些泰西宝马,这些马跑起来就像飞一样。我大清也从关宁军那里买入了两匹这样的宝马。这些马的确不错,跑起来远远不是一般的蒙古马可以比的。在大校场上,这两匹马只需要跑上两圈多一点,就可以套哪怕是最好的蒙古马的圈。
  “这就是天马呀,人间哪能有这样的骏马!”一些养马的蒙古人是这样评价这些马的。然而遗憾的是,这些骏马都是被骟过的公马,没法用来配种,而关宁军那里,也只有一些骟马。
  这两匹马鳌拜都见过,自然知道,如果真的是骑着这种马的关宁军的斥候,那的确不是他手下的这些蒙古斥候能追得上的。不过,关宁军派出这些高级斥候,是的,是高级斥候,普通的斥候哪里有资格用这样的骏马?关宁军派出这样的斥候一直盯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