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1630-第1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α恕3瞧浦保吃舨⒉恢澜蟛炕乖诰┲校砸豢几揪兔蝗ニ巡端罄刺凳谴蛱隼戳耍偃プソ蟛浚凑也坏浇蟛康娜肆恕F涫到蟛坎还亲俺善矫穸选#ㄔ谠镜睦飞希颅Z就是原本失陷在北京城中,但李自成并不知道他还在城中,于是被他找了个机会,装成平民,逃出了北京。在这个时空里,也许因为其他的一些变故,蒋德璟倒是一直都在京城里。)”郑森便回答道,“若是监国殿下和老师还有马总督来晚一点,小子便要去请蒋阁部和李阁部来认一认了。”
  “你的这个考虑也有一些道理。不过大木,你觉得这位永王是真的还是假的呢?”钱谦益目光闪烁的道。
  郑森知道,钱谦益这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入阁拜相。在历史上,钱谦益的那些笑话和骂名,包括水太凉,头皮痒的投降满清,也都和这个追求相关。甚至包括投降满清后,又和郑成功来往,暗中搞反清复明,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只怕也并不是因为当了汉奸感到羞愧,想要赎罪什么的,而是因为他以堂堂东林领袖的身份带头投降,而满清居然不肯给他一个宰相的官衔。其实,郑森的这位老师,说的明白些就是个迷宰相已经迷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了的官迷而已。郑森也知道,一开始他是非常的反对福王监国的,但是一旦发现福王监国乃至成为天子的势头已经不可阻挡了,他就立刻改变了态度。在原来的历史上,弘光皇帝上台后,东林党人和阮大铖内斗得一塌糊涂,但是作为东林领袖的钱谦益,却为了能当上大官,在家中设宴款待马士英和阮大铖,甚至还让自己的小妾柳如是出来敬酒。以至于被黄宗羲骂成是“丑态百出”。而在这个时空里,他也是一受到召唤,便不再顾及当年自己是如何鄙视福王的了,也不管北方战乱未定,立刻就从江南马不停蹄的赶了过来。他这样做,为的是什么?还不是为了一个入阁的机会。他在册立天子的事情上已经败了一次了,这一次,突然冒出来的永王显然又是一个变数,他这一次可绝对不能再走错了位置。所以虽然前面郑森讲过,自己并不能分辨真假,但他还是问了一句。
  听到钱谦益的话,马士英的眼睛也一下子睁开了。
  “此事正要和老师商量。”郑森回答道,“我们给老师和马总督安排的临时的住处倒是正好和末将在一处。不如老师和马总督就乘末将的马车一起过去?我们在马车上商量一下?”
  “大木你们家的泰西马车舒服,那是出了名的。我这一路上过来,坐轿子却也坐得腰酸背痛,正好借着这个机会享受一下。”钱谦益笑道。
  “老夫一向对那些没见过的东西好奇,确实正好要打扰一下。”马士英也笑道。
  三个人上了马车,坐了下来。马车夫挥动马鞭,马车就在几十个骑兵的护卫下,沿着街道缓缓前行。
  马士英坐了下来,用手按了按车上的鲸皮沙发,笑道:“大木真是会享受。大木,如今京师已经收复了,福王殿下,也算是有功于祖宗社稷。而且先帝的儿子也找到了,这真是宗庙之福,大明中兴有望呀。只是……不知道大木你对于今后有什么想法?”
  郑森道:“老师,马总督。若是太平时日,依据法统,这皇位自然只能给先帝之子孙。只是如今大明依旧危如累卵,而且永王殿下却还很小,不过十四五岁。而且当初也不是太子,并没有作为储君培养……若是将如此复杂而危险的局面,交到这样一个半大孩子的手里,我不知道永王承担得住不?况且,若是永王直接继位,将置福王殿下于何地?”
  福王已经是监国了,理论上手握过天子的大权,而且对社稷有功。在永王出现前,他就是毫无疑问的皇位继承者。如今永王出现了,难道就要让福王让出天子的位置?自古以来,行使了天子的权力的人,让出权力后有几个有好下场的?
  “大木,那福王又将置永王于何地呢?”钱谦益问道。
  东林党和福王是有嫌隙的,若是福王顺利地成了天子,钱谦益觉得这对于东林,尤其是对于自己,未必那么有利。虽然钱谦益也知道,在如今的局面下,想要用永王来挤掉福王,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若是福王顺顺利利的就当上了天子,他就算代表着东林挤上去抱大腿,又能排到第几呢?若是福王登基的事情出现一点波折,然后自己再起到一点关键的作用,这样等福王再坐上天子的位置的时候,自己倒是更有机会进入内阁一些。而且他发现刚才郑森的说法,也就是“永王直接继位”,似乎也有不少的活动的空间。
  “永王殿下是先帝的儿子,无论如何,一个王爷的位置是肯定有的。而且福王殿下也不是一个刻薄寡恩的人,又怎么会危及永王?况且,学生一家都受先帝大恩,又怎么会让人危及先帝的子孙呢?而且先帝扫平魏阉逆党,江南之人大多心存感念。福王就算是继位了,也不能不考虑江南的人心,又怎么会去危害永王?”郑森道,“而且论礼法,皇位的确应该是先帝的子孙的。况且先帝殉国,若是他的子孙不能继位,学生也觉得似乎不妥。而且江南士绅,大多感念先帝恩德,若是先帝的子孙都不在了,那皇位转到福王一系,大家自然没话说,但如今若是永王是真的,而他却不能继承大统,学生又有些担心江南会发生变故。如今天下危亡,江南却是天下的根本所在,却是万万不能出事情的。”
  这话一说,钱谦益大致上倒是明白了郑森的意思,微微的笑了笑,倒是马士英皱起了眉头:“大木,你前面说的,我倒还明白,后面说的这些,我怎么就听不明白了呢?我听你前面的意思,大概是国赖长君,永王年纪小了,不能继位。而且福王有功于社稷,而现在,你这话好像又变成了,先帝的子孙才能继位,你这葫芦里卖的是啥药?干脆说明白一点不好吗?”
  “老师应该已经明白了学生的意思了吧?”郑森笑道。
  钱谦益一笑道:“大木你该不是想要搞个‘兄终弟及’吧?这也算是个办法,虽然最终会如何还不可知,但至少目前是个好办法。”
  钱谦益这样一说,马士英便似乎明白了。于是他又道:“兄终弟及的确是个办法,如此江南之人大概也能接受。而且,自古以来,说是兄终弟及,最终却还是传位给了自己的儿子的,不知道有多少。先应承下来,却能避免直接的危险,所以想来福王殿下,也能接受这个办法。”
  钱谦益却知道,郑森想的恐怕还不止这么一点。有这样一个“兄终弟及”放在那里,对于福王便是一个大大的牵制,手里有这样的一个后备皇帝,就可以保证在福王将来登基做了皇帝之后,也不会做出什么不符合郑家的利益的事情。当然,若是一般的大臣敢这样做,那他一定会被皇帝记恨,就算他权倾朝野,甚至能行伊尹霍光之事,只要他没有篡位,等他一死,恐怕全家都不会有好下场。就像张居正,一旦死了,家人要么获罪流放,最后被活活饿死,要么干脆被。自。杀。但是钱谦益知道,郑家并不怕这个,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钱谦益知道,郑家在海外有根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更像是羁縻州的那些土司。他们拥有自己的地盘,自己的军事力量,自己的经济来源。甚至于明朝很大程度上还要依赖于他们的武力。所以,郑家不必太担心将来会被清算的问题。那么故意弄出一个“皇太弟”出来,来牵制朝廷,从而保证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倒真的是不错的做法。
  而且,钱谦益相信,永王也能想得明白,一旦成为了“皇太弟”,他就成了他的“皇兄”的眼中钉肉中刺了,整个天下,也只有郑家有实力保护他,他自然不能不依赖于郑家。这自然对郑家更为有利了。
  想清楚了这些,钱谦益忍不住在心里给郑森树了个大拇指,然后又开始思考,自己该如何利用这件事情来获利。


第四百八十八章 登基(4)
  “老师,其实福王也好,永王也好,最重要的还是能行先王之道,复三代之治。”郑森又悠悠然的道。
  这话马士英听了倒没太在意,只以为是一般的场面话。但是钱谦益却和马士英不一样,马士英的精力大多都用到了如何跑官,如何做官上面了,钱谦益却是个文化人,对于各种新的学说格外的敏感。他知道,郑森所谓的“先王之道”和“三代之治”和普通的儒生嘴里的“先王之道”,“三代之治”是完全不一样的。普通儒生所说的“先王之道”无非是君王负责给天下做一个服从儒家思想的榜样,要安贫乐道,不要和与民(士大夫)争利,要举贤与能(这里贤能都自动代入为自己),将天下大事都托付给贤能的儒家士大夫;至于“三代之治”更是一个可望不可即的画饼。但是郑森所说的“先王之道”却不是这样的。
  在一开始收郑森为徒的时候,钱谦益当然是打了借助于郑家的力量的主意的。但那时候,他最看重的还是郑家的财力,而不是现在威震天下的武力。那时候的他,也想不到郑森会成为一位将领,而只是惊讶于郑森的才学,觉得他可能成为一代大儒。后来直到李自成攻克京师之前,郑森在大家眼里,确实也是朝着这个方向发展的。他弄出了“天授”之说,提出了“物竞天择”之说,又对“先王之道”和“三代之治”有了全新的阐释。在郑森那里,所谓的“先王之道”,就是先王们以分封的方式,带领、协调华夏之民,不断地将华夏灿烂的文明向外传播,从而变夷为夏(对外扩张),让华夏人民以及原来的夷人都得以沐浴清化(文化同化),过上好日子的治国之道。而所谓三代之治,就是这样的治国之道下必然的结果。所以,钱谦益知道郑森所说的“先王之道”在这个时候,恐怕更多的指的就是“变夷为夏”的封建制了。
  “大木,福王殿下知道你说的‘先王之道’是什么意思吗?”钱谦益悠悠然的问道。
  “福王殿下聪明好学,自然是明白这些的。”郑森也微笑着回答道。
  “那老夫就放心了。”钱谦益摸了摸胡子笑道,“这样将来无论是福王还是永王,也都能有个好结果呀。”
  这时候马车已经到了钱谦益的住处了,钱谦益便先下了车。郑森又接着将马士英送回去。马士英见钱谦益不在了,便直截了当的道:“大木,我能做上这个总督,是靠了你帮忙的。大木你如今要做什么,我不是很明白,但是要有什么事情,只管对我开口就是了。”
  郑森知道,马士英的这话并不是客气话,这位历史上被骂作奸相的家伙,其实是个非常重感情,知恩图报的人。有时候甚至会把个人感情看得比政治利益的博弈更重要。他也便不和马士英客气,微笑着答应了下来。
  第二天一早,郑森便邀请了马士英钱谦益,还有李建泰和蒋德璟一起去见见那个自称是永王的人。
  马士英和钱谦益和永王并不熟,但是李建泰和蒋德璟却不一样了,所以他们一见到朱慈焕便立刻下拜行礼,两个人甚至还都落下泪来。一直忐忑不安的朱慈焕也忍不住痛哭起来。
  “能活着见到殿下,老臣就是死了,也可以放心的去见先帝了!”李建泰拉着朱慈焕的手痛哭起来。
  “殿下无恙,真是天佑大明。不知道殿下可知道太子的消息?”蒋德璟也哭了一阵子,却这样说道。
  “大哥……大哥已经去世了……”朱慈焕刚刚止住哭声,听到这话,却又忍不住放声痛哭了起来。
  等朱慈焕的哭声渐渐平静下来,蒋德璟又问道:“太子殿下是被闯贼所害?”
  “不是,”朱慈焕摇摇头哭泣道,“大哥和我都被义士们救了,闯贼大索城中,我和大哥分别藏在地窖里。京师中本来就有疾疫,地窖里面……大哥就染上了病,然后就……”
  “太子殿下!”钱谦益大喊一声,痛哭起来,哭得惊天动地,一时几乎接不上气来,差一点就晕倒在地上。弄得原本还在流泪的朱慈焕都停下来安慰起了钱谦益。
  “虞山先生,大哥死了,不能复生,还请先生节哀。”朱慈焕道。
  马士英在一边愣了愣,想要放声痛哭,却又觉得自己就算哭起来,也肯定不能如钱谦益那般哭得恳切,便只是装模作样的抹了抹眼睛,也算是哭过了。
  “好在如今京师已经收复了,大明还有中兴之望,闯贼吃了败仗,损失惨重,已经没有再战之力,吴总兵的大军也已经准备出发追击贼寇,一定能拿下李闯的人头告慰先帝和太子在天之灵。如今正是文武用命之时,还请先生节哀,留下有用之身,为大明中兴努力。”郑森也在一旁劝解道。
  “先帝殉国,太子又不在了,大明如今群龙无首,如何是好呀!”钱谦益哭道。
  “虞山先生错了!”
  “钱先生错了!”
  两个声音几乎同时响了起来。
  钱谦益睁大了朦胧的泪眼,却见开口的是马士英和蒋德璟二人。
  “钱先生,如今大明还有永王殿下在,永王殿下也是先帝的血脉,我们只要效忠永王,便可中兴大明,怎么能说是群龙无首呢?”蒋德璟厉声道。
  “蒋阁部错了!”马士英也立刻大声道,“监国福王殿下,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奖帅三军,一战而退东胬,再战而复神京。实在是天下仰望归心,今日蒋阁部要我等效忠永王,是欲置监国于何地?”
  “福王殿下的确于社稷有功。但有功朝廷自然可以予以表彰奖赏,哪里有用天子之位酬功的道理?将来要是有一天,你马士英也立下了大功,难道也要给让你做天子?”蒋德璟立起眉毛来呵斥道。
  “哼!如今天下危如累卵,却不是太平年月。正所谓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监国殿下的治国之才,天下有目共睹。永王殿下如今才十四岁,真的有协调各方,中兴大明的才能吗?”马士英也似乎是豁出去了,厉声怒喝道,“况且蒋德璟你也受过朝廷大恩,身居高位,辅佐先帝,却使得京师沦于贼手!你这阁部是做的什么?如今你还有什么资格乱议朝政!”
  “某深受先帝大恩,只要先帝的血脉还在,某就没有支持他人为天子的道理!况且先帝刚继位的时候,又有多少春秋?还不是立刻就能惩治魏阉,拨乱反正,挽救了天下的危局?马士英,你为了一己的荣华富贵,祸乱朝纲,将来一定会遗臭万年!”蒋德璟也反唇相讥道。
  马士英听了,气的胡子都抖动起来了。他在心里想,先帝就是继位的时候太年轻,又是废东厂,又是废税监矿监河监,什么都听你们的,结果把国库搞得空得可以养老鼠,最后把天下都差点弄没了。可是这话却是没法说出口的。所以马士英最后只能指着蒋德璟道:“先帝遗诏道,你等皆是亡国之臣。你这个亡国之臣,有什么脸面再提及先帝?哼,我从未见过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蒋德璟也不再理会马士英,而是转头向朱慈焕下跪道:“殿下不要怕,有老臣在,老臣就是拼了性命,也绝不能让殿下的皇位旁落!”
  说完这话,他又转过头,对钱谦益道:“虞山先生,你是东林的领袖,先帝的大恩你也受过,不知道虞山先生你?”
  原本钱谦益已经和马士英商量好了,一个支持福王,一个支持永王的,没想到蒋德璟跳出来,一下子把他的台词都快要抢光了。虽然在心里,钱谦益已经在痛骂抢戏的蒋德璟了,但是他脸上却也只能是笑嘻嘻的道:“我深受先帝厚恩,自然要好好地保护先皇的遗孤,绝不能让先皇的遗孤被人欺负。”
  “好!”蒋德璟大声喝彩道,“说得好!我相信,天下士绅也都会站到先帝的遗孤一边。”
  “只是,马总督所说的也不无道理。”钱谦益却又说道,“如今大明危如累卵,若是再发生内乱,那真是徒使亲者痛而仇者快。况且,永王殿下的确还年轻,比先帝当年登基时候还要小一下,微臣和永王殿下不是很熟,不知永王殿下以为自己比先帝如何?蒋阁部又以为永王殿下比起先帝来如何?况且如今的局面,却是又比先帝刚继位的时候更加险恶,微臣实在担心,永王殿下一时间未必挑得起这副担子。”
  “虞山先生,你这是什么意思!”蒋德璟见钱谦益的口气突然变了,赶忙问道。
  “蒋阁部,我觉得,既然福王殿下监国做的不错,那不妨让福王殿下继续监国。”钱谦益不慌不忙的道,“永王殿下是先帝唯一的血脉,这九五至尊的位置自然不做第二人想。只是永王殿下还年轻,未必能驾驭如今的局面,这也是马总督所最为担心的事情。所以完全可以先让福王殿下继续监国听政。等到永王殿下长大一些了,再还政于天子。这岂不是两全其美的办法吗?”


第四百八十九章 登基(5)
  虽然马士英和蒋德璟发生了矛盾,但是朱慈焕的身份却是毫无疑问的得到了证实。这个消息也立刻就被不同的人出于不同的目的传了出去。第一个得到这个消息的是监国的福王。
  当时郑森和钱谦益、马士英一起来拜见福王,并将发现了永王的事情向福王做了报告。
  若是几个月前,知道崇祯还有儿子活着,福王一定会非常高兴。因为那个时候的福王,一心只想要保全性命而已,从来有想过自己要当皇帝的事情。在那个时候,大明如果能有一位大家都能接受的皇位继承人,那就意味着他就不必卷入复杂的政。治。斗。争,可以继续当他的王爷。这对于其实本来并没有太多的野心的福王来说,确实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只可惜,这永王出现得太晚了一些。此时的朱由崧已经是代行天子权力的监国了。朱由崧知道,到了如今,他就算愿意让出这个皇位,也未必能够如意了。
  “真的是永王吗?”朱由崧问道。
  “启禀监国殿下,”马士英回答道,“根据李建泰和蒋德璟的辨认,确实是永王无疑。”
  “永王殿下是如何躲过闯贼的残害的?”朱由崧又问道。
  这个问题却是郑森回答的。郑森将朱慈焕被“义士”所救的事情又说了一遍。
  “永王如今安在?”朱由崧听完了郑森讲述朱慈焕脱险的经历之后,又问道。
  “永王殿下如今在末将住处。永王殿下原本打算要跟着末将一起来拜见殿下,只是永王殿下刚刚脱险,身体本来也不算好,今日又见到两位熟悉的大臣,激动之下,又痛哭了一场,一度晕了过去。末将担心他见到殿下又想起家国之变,太过激动,以至于损伤身体。所以就劝说永王殿下先在末将那里将养一些日子,等身子大好了,再来拜见殿下。”
  朱由崧听了点了点头道:“皇兄能留下这样一位皇子,实在是祖先保佑。郑总兵你先让永王好好保养身子。啊,卢九德……”
  太监卢九德赶忙应声道:“殿下,奴婢在。”
  朱由崧转过头来对卢九德道:“你去取些补品,跟着郑总兵去看看永王,让他好好养病。”
  ……
  不多时,卢九德便又回到了皇宫。刚刚进入皇宫,便有小太监来道:“卢老公回来了,殿下还在等着公公呢。”
  卢九德点了点头,那个小太监便带着卢九德往宫内走。
  我大明的皇帝一直都居住在乾清宫。不过这时候朱由崧还只是亲王监国,并不是天子,自然不会住在乾清宫,甚至严格来说,都不该直接住进内宫之中,所以如今朱由崧只住在外朝的文华殿。这里一向是太子居住的地方,如今以朱由崧的身份,住在这里,倒是正合适。
  卢九德跟着那几个太监,进了文华殿,进入一间便殿,便看到朱由崧正坐在里面,赶忙上去下拜道:“殿下,奴婢回来了。”
  “嗯,”朱由崧点点头道,“起来吧。”
  卢九德便站起身来。朱由崧又看了看其他的太监,那些太监们就都退了下去。
  “卢九德,你去看了,可真的是永王?”朱由崧问道。
  “回殿下的话,的确是永王殿下。”卢九德回答道。
  “那就好。先皇总算是有后了。”朱由崧皱着眉头道,“嗯,永王殿下身体如何,说了些什么没有?还有郑总兵说什么没有?”他没有什么自己的班底,不要说系统的东厂西厂锦衣卫,就是身边的太监大多也都是原本跟着崇祯皇帝的那些太监,或者是南京留守的那些太监,真正和他从小在一起的太监,大多都在洛阳失陷的时候,失陷在城中了,和他一起跑出来的太监只有一个而已。就着仅存的一个朱由崧完全信得过的太监,前些日子偏偏还染上了病,如今还在静海养病,完全起不了床。所以如今,他只能依重于当初支持他,帮他联系到马士英和郑森的卢九德了。
  “永王殿下的气色不太好。”卢九德斟酌着回答道,“看得出这些日子很是吃了些苦。殿下想想,一个十三四的孩子,在一个暗无天日的地窖里躲了几个月,真不知道是怎么撑下来的。殿下让奴婢送过去的东西,永王殿下都收下了,永王殿下说,只要身体好一点,就立刻来拜见殿下。永王殿下还说,若不是殿下监国,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